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

第1篇: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教育部:奧賽獎不再獲得2012高考保送資格

2012高考考生在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參加全國中學生(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學、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獲得全國決賽一、二、三等獎的學生,應屆畢業(yè)當年由生源所在地省級高校招生委員會決定是否在其高考成績基礎上增加不超過20分向高校投檔,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

同時,獲得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省賽區(qū)一等獎的學生,不再具備高校招生保送資格和高考加分資格。有關獲獎學生擬參加試點高校自主選拔錄取考核的,在同等條件下高校應優(yōu)先考慮給予參加考核資格。

中國教育在線資料顯示,奧林匹克競賽活動的宗旨主要是激發(fā)青少年對科學的興趣。通過競賽達到使大多數(shù)青少年在智力上有所發(fā)展,在能力上有所提高的目標。并在普及活動的基礎上,為少數(shù)優(yōu)秀的青少年脫穎而出、成為優(yōu)秀人才創(chuàng)造機遇和條件。

南京學生今后可在本地參加美國高考

從南師附中江寧分校獲悉,該校已經(jīng)通過美國高考ACT協(xié)會的考評,成為ACT官方授權的“GAC課程學習示范中心”和"ACT示范考點學?!?。

美國高考分為SAT和ACT兩種,一般學生考SAT要到香港,而考ACT在南京就可以了。結束高一課程學習的學生均有機會參加,通過考試可以打通直達美國、英國等世界前五十強大學的入學綠色通道,

別樣高考:上海交大試水“入學申請制”

上海交通大學已經(jīng)正式試水“入學申請制”,82名高中生帶著各自的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接受相關專業(yè)教授們的面對面考評,并有望借此免考入學。校方表示,實行這套新機制的目的在于發(fā)現(xiàn)用考試無法獲悉的未來科學家。上海交大今年率先在蘇浙滬三地開展“自主選拔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人才”試點,共有300余名學生申請以科技創(chuàng)新潛質人才身份入學。校方對申請材料進行審核,確定了這82名復試入選。

中國留學生―年為美國經(jīng)濟至少貢獻44億美元

據(jù)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近日,北京教育考試院公布,北京高考報名人數(shù)已連續(xù)6年下降。另據(jù)教育部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棄考人數(shù)接近100萬,其中出國留學選擇棄考的比例達到21,1%。

報考

內地生兩方式可申請報考香港大學

香港大學日前公布2012年內地招生計劃,預計招收本科生350人。內地生可通過書面申請或網(wǎng)上申請兩種方式報名。香港大學是12所在內地招生的港校中最先公布今年招生計劃的學校。該校內地招生有關負責人介紹,申請報考港大的內地學生可通過網(wǎng)上申請或書面遞交申請表格方式報名,兩者只選其一,不必重復申請。書面申請4月30日截止:網(wǎng)上申請6月15日截止。申請人要確保所有提交的資料真實無誤,該校有權要求申請人出示有關證明以作核對。若申請人不能提供所需資料,該校有權拒絕其申請,或取消其錄取資格。所有已繳納的申請費及學費均不退還。

港大加入“2012年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lián)合考試”,主要面向綜合素質優(yōu)秀、特長突出、品學兼優(yōu)并參加當年高考的高中畢業(yè)生,根據(jù)考生報名材料進行初審,合格者獲得筆試資格。

重慶大學自主招生350人學科特長生占三成

重慶大學公布了2012年自主選拔錄取計劃。該校今年將面向全國自主招生350名。其中,成績排名全校前十、獲得省級三好生等榮譽的“綜合優(yōu)秀生”將成為招生重點,占計劃2/3左右,“學科特長生”占招生計劃1/3左右?!熬C合優(yōu)秀生”選拔采取中學推薦為主、學生自薦為輔的申請方式:而“學科特長生”選拔采取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和學生自薦相結合的申請方式。重慶大學將組織專家對報名考生進行資格初審。

最新大學排行榜出爐:

北大連續(xù)5年奪冠

中國校友會網(wǎng)了《2012中國大學評價研究報告》,公布2012年中國大學排行榜。榜單顯示,北京大學高居榜首,這已經(jīng)是北大連續(xù)第5年蟬聯(lián)榜單冠軍。該報告還公布了最新的“2012中國一流大學”名單,來自我國兩岸四地的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和臺灣大學等41所大學入選。

2012年中國大學排行榜(前五):

1.北京大學

2.清華大學

3.復旦大學

第2篇: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始于2003年的“5%自主招生政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已整整10年。這10年里,高校自主招生改革,一直受到公眾的高度關注,應該說,旨在“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打破高考‘一考定終身’”的自主招生制度,從一開始就被賦予很高的期望值,人們普遍希望,通過它,可以讓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走進高校的課堂。這場旨在給予招生環(huán)節(jié)更多自的改革,在10年間卻爭議不斷,而爭議的關鍵詞,多集中在社會認可度、社會期待度、聯(lián)考時間“撞車”、是否“二次高考”、是否良性競爭、招生效率、招生公平、雙向選擇等問題上。那么,當自主招生走到第十個年頭時,有哪些需要總結或反思?政府和高校應以什么樣的舉措更好地推動這項改革?

“結盟”、“退盟”,是掩不住的火藥味

2006年,北京交通大學、北京郵電大學等5所在京高校實行自主招生筆試的聯(lián)合考試,在當時并未引起多大關注。但2011年,清華大學聯(lián)合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高校參與的7校聯(lián)考,北京大學聯(lián)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的13校聯(lián)考,讓聯(lián)考升溫成為公共話題。兩大聯(lián)考組織分別被稱為“華約”和“北約”。隨后,同濟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等9所以工科見長的學校組建起“卓越聯(lián)盟”,將兩大陣營對峙變?yōu)椤叭龂鴼ⅰ本置妗?/p>

2011年,自主招生的公眾關注度空前提高,“結盟”、“退盟”事件紛沓而至,自招一度火藥味十足!更為戲劇性的一幕出現(xiàn)在年底。12月1日、2日,南開大學和復旦大學相繼宣布,2012年不會參加聯(lián)考。根據(jù)兩校的解釋,并非聯(lián)盟內部產(chǎn)生矛盾,而是兩校根據(jù)各自的人才培養(yǎng)方案,推出了新的招生改革方案,希望通過自主選拔,招到真正符合本校理念的學生。復旦大學校方表示,反對圍繞分數(shù)線做文章,甚至把招生政策作為爭取高分生源的手段。該校還表示要“真正用好自”。

而2011年高考過后,復旦大學和上海交大的“隔空對壘”多少反映了這一現(xiàn)狀。復旦大學首先指責“上海某理工類高?!泵俺鋸偷┱修k致電考生,稱學校與該學生簽訂的招生協(xié)議已被取消,并勸說學生更改志愿選擇其他學校。上海交大則回應,“有高校招生老師在招生宣傳中肆意貶低上海交大”。同時,火藥味還體現(xiàn)在“華約”、“北約”的聯(lián)考時間上——它們宣布,2012年的筆試都在2月11日,考生只能“非此即彼”。

“下一個十年,高校要去找適合自己的道路”

“與‘統(tǒng)一高考’相結合的‘自主招生’體現(xiàn)了在把握教育公平和更科學的選優(yōu)擢能方面的深入探索。如果用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人,而且只用這一把尺子,很難說這就是公平。人本來就是擁有各式各樣才能的。底層人員向社會高端流動,高等教育無疑是其中的途徑之一,但如果把所有的‘寶’都押在高考上,顯然不合理。”同濟大學副校長陳以一說,傳統(tǒng)的高考和已經(jīng)實施10年的自主招生,兩種選拔學生的方式各有側重。

他說,“現(xiàn)行的一些大學招生制度,仍有意無意地‘偏愛’高分考生,迷失了自己的招生宗旨。一些真正在某個學科上有專長的學生或是有創(chuàng)新潛能的學生在筆試時就被淘汰了?!睘榇耍衲?,同濟大學將與全國7個省市、20所知名高中攜手合作,首度推出“苗圃計劃”,目標人群是高一、高二的學生。

據(jù)同濟大學招生辦主任廖宗庭介紹,在正式推出“苗圃計劃”前,同濟已經(jīng)主動做了幾次“育苗”實驗?!耙粋€學生從小學讀到大學,至少有兩三年的時間浪費在應付考試上,比如小學五年級、初三以及高三。把這些時間省下來,讓他們從事自己有興趣的學科?;蛟S,一些專業(yè)人才就能提前冒出來。”

根據(jù)“苗圃計劃”,同濟將結合這20所中學教育的實際情況,把相關的學科、專業(yè)與這些中學對接,建立興趣小組、實驗小組或特色班。每一個小組和特色班,都像一個“苗圃基地”。同濟方面將組織教授們走進基地“育苗”,對學生集中開展能力培訓。在達到學校制定的相關學業(yè)標準和要求后,這些被選出來的“好苗”可以享受自主招生相關優(yōu)惠政策。

“這是同濟大學在招生和人才培養(yǎng)改革方面的突破之舉!”陳以一說,同濟今年之所以推出這項政策,目的在于能從高一、高二開始激發(fā)學生對學科的早期興趣,“在一些有辦學特色的高中建‘苗圃基地’,就是希望能讓一些學科專業(yè)和中學第二課堂對接起來,讓學生有機會了解和提前接觸大學的學科和專業(yè)。”

“我們要為那些有創(chuàng)新潛力的學生開出一條新的通道。他們不一定需要成績全面優(yōu)秀,可以有些學科不那么強甚至有些‘蹺腳’,高考的分數(shù)也不需要很高,只要有創(chuàng)新的潛力,就有資格進入交大?!鄙虾=淮蟾毙iL黃震表示,教育要回歸到以學生為中心,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不能簡單地克隆國外大學的做法,大學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總結好自己的案例,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

“寒門子弟更需要一個有效的‘補丁’”

第3篇: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2012年,香港大學與劍橋大學啟動聯(lián)合招生計劃,首次聯(lián)合面向內地招收優(yōu)秀學生攻讀工程類本科專業(yè)。申請者在向港大申請的同時,還須在填報志愿時注明希望參與港大與劍橋的聯(lián)合招生計劃。

此項計劃名額不超過15名,所有參加2012年內地高考的學生都可申請。獲選的內地考生將進入香港大學工程學院學習一年,此后,港大將根據(jù)學生的學科成績及英語能力安排面試,成功通過考核的學生將赴英國劍橋大學修讀4年,畢業(yè)后可拿到劍橋大學的工程學碩士學位。

今年港大將開設7個新的本科生專業(yè),包括中文、城市研究、教育學與社會科學、工學、教育學及理學、生物醫(yī)學、建筑文物保護,新增專業(yè)也將接受內地學生申請。

12所港校

將招1400余名

內地學生

今年香港不少高校都將增加內地招生人數(shù),12所港校將在內地共招收1400余名學生。

招生數(shù)量增加較為明顯的是香港大學和香港理工大學。2011年,香港大學在內地的招生計劃數(shù)是300人,最后實際招收了291人,而2012年該校預計招生400人。香港理工大學2011年在內地招生計劃為230人,最后實際錄取了約240人,而2012年,該校預計在內地招生280人。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教育學院等院校的招生人數(shù)也有小幅增加。

雖然到香港就學有很多優(yōu)勢,但競爭壓力也不小。香港大學透露,2011年,港大共收到來自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qū)的內地本科生入學申請10362份,最終,港大只錄取了291名內地學生,相當于每36個人中錄取一個。被錄取的學生中有11名學生為省級狀元,6名學生為市級狀元。

另外,高考僅僅是香港高校接受內地學生的一種途徑,這幾年來也有不少內地學生通過參加外國高考報考港校被錄取。以港理工為例,其2011年就錄取了約100個這樣的內地學生。

內地63所高校

免試招

香港學生

2012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3所內地高校將免試招收香港學生。內地高校招收香港學生不占學校當年招生計劃名額,每校計劃招收30至50人。

據(jù)了解,這63所高校分布在京、津、滬、蘇、浙、閩、鄂、粵、渝、川、滇等11個省份,包括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北京語言大學、中國政法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南開大學、天津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南京大學、浙江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暨南大學、西南大學、成都中醫(yī)藥大學、云南大學等高校。

具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或非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及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者,只要是2012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應屆生,或是2012年香港高級程度會考應屆生,且愿意按照內地高校要求完成相應學制學習的考生均可報名。

每位考生可在內地63所對港免試招生高校中選擇4所學校,在每所學??蛇x擇4個專業(yè)。高??筛鶕?jù)香港考生報考材料組織面試形式的復試,除個別特殊專業(yè)需進行專業(yè)加試外,不再進行其他筆試。高??筛鶕?jù)考生復試情況、香港中學文憑考試成績或高級程度會考成績,參考考生中學期間學習經(jīng)歷以及招生計劃決定是否錄取。

國內百所高校

將免費

網(wǎng)絡授課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103所高校宣布加入“高校課程資源向公眾開放項目”。普通民眾可以通過網(wǎng)絡在家學習這些高校的專業(yè)課。

據(jù)介紹,該項目的目標是在“十二五”期間,建成較為完善的普通高校繼續(xù)教育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開放共享服務平臺。有數(shù)千名優(yōu)秀教師參與、數(shù)萬門課程開放的這一項目,希望探索建立普通高校繼續(xù)教育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開放與服務的模式與機制。103所高校免費向社會提供的數(shù)字化學習資源,既包括專業(yè)性課程資源,也有大眾化學習資源。

高校自主招生

考生字漂亮

更吃香

在流行“握著鼠標忘記筆桿”的今天,寫一手好字似乎變成了“稀缺品”。能否寫一手工整漂亮的好字,已悄悄納入大學自主招生考察申請學生的法眼。

據(jù)了解,中國人民大學2012年自主招生簡章要求,個人申請由考生本人手書,通過個人申請全面展示考生本人的申請理由、性格特點、愛好特長、學習能力、未來規(guī)劃等各方面情況,字數(shù)不超過1200字。北京理工大學對此的規(guī)定簡明扼要:“個人自述材料,1000到1500字,學生本人撰寫,并手抄?!北本┼]電大學自主招生簡章規(guī)定,考生個人陳述應說明申請理由、愛好特長、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自身成長經(jīng)歷及體會、進入高校的努力方向及設想等方面情況,必須由考生本人手寫,字數(shù)1000字以內。

北郵招辦有關負責人分析,通過個人陳述,大學招辦既可了解考生的基本情況和特點,還能直觀發(fā)現(xiàn)考生的報名態(tài)度和部分素質。他舉例說,兩份自薦材料,一份字跡潦草,錯字不斷,一份字跡工工整整,這肯定會帶給高校自主招生專家不同的印象。

北航

對飛行學員

勸退了事

經(jīng)過歷時10個月的4次身體檢查和層層篩選,17歲的劉順天成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級飛行學院新生。然而,入學僅兩個多月,他就因心率不達標被要求退學。后劉順天重新進行心臟檢測,結果顯示一切正常。負責體檢的民航總醫(yī)院表示,復檢結果不能替代異常心率檢測,學生不合格的體檢結果不可變更。

一紙“休書”,將云端上的劉順天摔倒在地,17歲的美麗人生被改寫,劉順天以及他的家庭,除了承受巨大的失落與痛苦,還有困惑。劉順天一旦被退學,不可能再被其他高校錄取,哪怕他的分數(shù)再高。于是,劉順天只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重新高考,一條是自謀生路,這兩條路對劉順天來說都未免殘酷。

第4篇: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有媒體形容:“港校就猶如一雙牢牢豎起的筷子,在內地名校瓜分高分考生的盤子中里翻外撿,極盡所能吸取盤中精華,留給內地名校的是爭奪剩余高分考生的口水戰(zhàn)?!?/p>

這樣的形容稍顯苛刻。然而,從“校長實名制”推薦,到“北約”、“華約”、“卓越聯(lián)盟”等高校陣營格局的形成,再到“預錄取協(xié)議”的簽訂,號召學校進行勸導等等。一道道防線均不能抵擋高分考生的流逝,已是不爭的事實。

7月1日,之前被保送或已經(jīng)與北大簽過“預錄取協(xié)議”的北京市三名文科狀元(并列676分)全部“反水”投奔港大,而一直猶豫不決的北京市理科狀元也在8日正式接過香港科技大學的橄欖枝。北大一再被“放空”,然而這僅僅是個典型而已。

“討價還價”上港大

7月 1日上午,香港大學率先公布2011年度內地本科生招生計劃。

當上榜者互相道賀,社會討論迅速升溫之時,即將就讀香港大學經(jīng)濟金融專業(yè)的葉知卻早已度過了興奮期,“我在6月28日就接到了港大老師的錄取確認通知?!?/p>

葉知是高考招生中各大高校都意欲“拉攏”的學生典型,就讀于南方某省會城市的外國語中學,高考總分全省文科第三。在此前的北京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中,葉知以高分獲得北大加分。在確定就讀港大之前,她填寫的志愿是――北京大學光華與管理學院。

6月25日,葉知所在省份的高考成績,葉知立刻接到學校的電話,北京大學的招生老師已經(jīng)駐守她學校,要求與高考成績出色的學生進行交流。參加了北大自主招生考試的她自然成為北大老師重點關注的對象。但葉知沒有趕回學校,當天她人在上海,正在準備6月26日的香港大學面試。

面試當晚,香港大學的老師給葉知打來電話,告訴她港大準備對她進行單獨面試。第二輪單獨面試的時間是第二天――6月27日,形式是電話面試。此時,葉知已從上海趕回家中,就在同一天,她會見了北京大學負責招生的老師,并且簽訂了去北大光華就讀的協(xié)議。

第二天,港大方面打來電話,告訴她港大已經(jīng)確認錄取,并提供了一筆數(shù)額并不小的獎學金――36萬港元。在此之前,葉知已經(jīng)通過各種途徑了解到就讀港大的費用,因為第一年要在北大委培,費用為3萬元,住宿費和生活費另算,據(jù)葉知所知,每個月兩人間宿舍的費用要2000元。后面三年他們將在港大就讀,每年的學費近11.9萬港元,如果算上生活費與住宿費,四年下來大概要用到50萬元人民幣左右。

“我問過到其他學校委培的人,他們的住宿費沒有那么高,36萬港元的獎學金不夠讀完四年本科。于是我就主動給港大打電話,希望能夠與港大商議一下,提高獎學金的額度?!比~知在家人的陪伴之下給港大的招生老師打了電話?!靶疫\的是,他們同意了我的要求。7月1日錄取情況公布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拿到了48萬港元的獎學金。”

在葉知看來,相比于北大來說,港大對學生“咬”得并不緊?!俺嗽谖覀儗W校開了兩場宣講會外,港大和學生交流的主要平臺就是報名系統(tǒng),你可以時時登錄看港校提供的一些信息。分數(shù)出來之后,北大這邊追著問,但是港大就是按照程序走,并沒有私人的交流。反而是我‘咬’港大比較緊,打電話過去要求提高獎學金額度。據(jù)我所知,一些人在7月1日才知道自己被港大錄取以及是否獲得獎學金?!?/p>

咨詢過已在港大就讀的師兄師姐之后,葉知覺得港大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港大看中的就是社交能力。有人說內地大學也可以培養(yǎng),但是我覺得內地大學限制更多。香港大學社團豐富,做的事情也很實在,學校不會設置條款限制學生發(fā)展,有想法就可以去做。感覺香港的大學巴不得拿出所有的資源讓學生來用,而內地的大學資源雖然也很多,但總有一種藏著捂著的感覺?!?/p>

都是獎學金點的火?

在香港大學內地招生過程中,與“港大”出現(xiàn)頻率同樣高的就是最高可達50萬港元的“全額獎學金”。據(jù)統(tǒng)計,北京市從2005年至今7年間產(chǎn)生了17名文理狀元,有11名選擇去港校就讀,剩下的6名沒有選擇港校的一個重要原因在于:沒有拿到全額獎學金。

獎學金,似乎成為了香港大學與內地高校競爭優(yōu)秀人才的利器。北師大二附中教務處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跟你講個最通俗的道理,就是錢的原因。每年給你16萬元,不用你花錢,學校也不比北大清華差,你會怎么選擇?”而北京四中等高中的工作人員紛紛表示,考生選擇港大,獎學金是一個重要因素。

一時間,外界紛紛表示很多考生是被港校豐厚的獎學金所吸引,言下之意是,沒有如此豐厚的獎學金,港校還會這么熱嗎?

“這是對獎學金的錯誤理解?!苯逃龑<倚鼙嫦颉毒┤A周刊》記者表示:“獎學金本來就是教育服務的一部分,優(yōu)質的教育服務、優(yōu)秀的高校應該擁有廣闊的資金來源,來保證獎學金、助學金等的發(fā)放。”

據(jù)了解,國外大學早已將獎學金作為吸引優(yōu)秀生源的重要手段。哈佛大學每年用在學生獎學金的花費上就有一億多美元。而作為國內最高學府的北京大學年度獎學金金額不過2000多萬元,其本科生人數(shù)是哈佛的近3倍。

實際上,根據(jù)媒體披露情況,在進入香港大學讀書的學生中,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學生可以獲取全額獎學金,而獲取三年獎學金的學生在四分之一左右。這意味著,大部分學生需由父母提供50萬元人民幣的學費與住宿生活費用就讀港大。

即便如此,不少人依然選擇了自費讀港大,何陽就其中的一員。他來自江蘇的一所重點高中。在高考之前,他已經(jīng)獲得了浙江大學的自主招生考試加分。

何陽自己在網(wǎng)上搜集了一些資料,也咨詢了一些人,得出的結論是“無論從師資力量、學術氛圍、就業(yè)前景、繼續(xù)深造、能力培養(yǎng)來看,港大都更勝一籌”,而他自己對于內地與香港學校的直觀感受,卻是在面試之中。

“給我的感覺就是,浙大喜歡問‘用一句話描述一件事’、‘用一個詞解釋一件事’,不讓你多說話,控制學生的回答時間,可能更傾向于考察概括能力吧。而港大老師會用開場白打消同學的緊張狀態(tài),后面設置的小組討論和單獨面試等,讓學生有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彼硎尽?/p>

對于中國的工薪家庭來說,做出花50萬讀港大的決定并不容易?!爸辣桓鄞箐浫≈?,我打電話咨詢浙大問可不可以進竺可楨學院。但浙大方面告訴我,只可以進入竺可楨學院的面試。”何陽特地在網(wǎng)上查找了一下,發(fā)現(xiàn)每年大概有一半的人在面試環(huán)節(jié)被淘汰。幾番權衡之下,何陽最終還是決定就讀港大。

河北考生于敏放棄了中國人民大學,選擇就讀港大的工商管理類專業(yè)。于敏的理想學校是北京大學,但只拿到了人民大學的自主招生加分,“覺得不甘心”的她趕在港大報名截止之前參加了報名,“我個人不是特別在意自由的氛圍啊什么的,畢竟咱是學生,哪里能學到更多當然去哪里。我咨詢了一些高校的教授,多數(shù)都說港大的學術水平會更高,建議我去港大??纯锤鄞缶W(wǎng)站上的學術成果,還有同學們參加的比賽什么的,感覺都要比內地大學好很多?!?/p>

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科學研究所教授楊東平也多次在媒體上表示:“與其說是名校之間的競爭,不如說是兩種大學制度的競爭。選擇香港的大學,意味著選擇了與內地大學的教育理念、教育內容、校園文化等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教育?!?/p>

似乎,一切正如一位考生家長所言:“在內地上大學已經(jīng)沒有多少想象力了?!?/p>

“搶”之間的距離

近年來港校在內地“沖鋒陷陣”,高調錄取優(yōu)質生源,其背景是香港本地生源的日益萎縮。從香港大學資助委員會的公開資料可以看到,2004年5月份,在香港修學士學位的本地學生數(shù)量為48631人,2010年11月份為50844人,七年來只增長了4.5%。而在同一時段,非本地學生數(shù)量從1378人上升到到5598人,增長率高達306%。

為吸引非本地生源,2008年香港政府將大學非本地生比例上限由10%提升至20%,香港教育局官員多次在公共場合中表現(xiàn)出求賢若渴的姿態(tài)。同時,香港各高校也在積極行動。記者在網(wǎng)上隨機調查了一下,幾位考入港大的浙江、江蘇、河北、湖北、四川考生一致表示,一年內香港大學在其所在的高中做過一到兩次宣講。

今年港校在內地收獲頗豐,7月7日結束招生工作的香港大學宣布共錄取了291名內地考生,其中有17名“省市狀元”,光省級狀元就比去年多出近一倍。而在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北京大學之間進行抉擇的北京市理科狀元梁思齊最終也“花落”香港科技大學。

與香港高校在內地爭搶優(yōu)秀生源步伐一致的是,內地各高校爭奪生源的“戰(zhàn)爭”也愈演愈烈,各種有關招生錄取工作的爆料也層出不窮。今年,上海兩家名牌高校復旦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的口水戰(zhàn)更是占據(jù)了媒體的大量版面。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香港各高校態(tài)度較為淡然。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招生處的陳女士表示:“梁思齊最終能選擇我們并不如外界所想象的那樣,是我們采取了怎么樣的爭取手段,完全是考生考慮到港科大的實力、雄厚的師資以及未來的發(fā)展前途等?!倍愀壑形拇髮W學生處一位陳姓負責人表示:“這幾年香港的優(yōu)質生源是有所減少,但香港中文大學每年在內地的招生人數(shù)并沒有太大變化,內地學生踴躍報名,我們并不擔心生源的問題。”

此次招生競爭中的“贏家”香港大學,在“招攬”了眾多優(yōu)秀學生之后異常低調,《京華周刊》記者按其要求將采訪大綱發(fā)過去,對方也多次表示將立即回復,但截至發(fā)稿,仍未收到港大方面的回應。

這幾天,中國各大高校的招生正在火熱進行中,其中北京大學的招生也在收官之中。記者從北大招生網(wǎng)上看到,“高考信息”版面捷報連連,充斥著“尖子生青睞北大”、“七成頂尖學生進北大”、“錄取人數(shù)破記錄”等信息?!毒┤A周刊》記者就如何看待港?!皳屓恕钡默F(xiàn)象詢問北京大學招生處一位蘇姓負責人時,他表示:“無可奉告,你還是去問港大吧?!?/p>

第5篇:上海交通大學自主招生范文

關鍵詞:通識教育;高考;制度;改革

一、引言

通識教育作為一種教育理念,它最早源于亞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通識教育的目的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社會責任感的公民和理性與專業(yè)協(xié)調發(fā)展的高級人才,從情感和理性兩個方面促進人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使學生獲得作為合格公民的最基本的素質。通識教育的基本任務是教會學生學會做人和如何學習。通識教育與專業(yè)教育的結合,就是今天我們提倡的素質教育的主要內涵。

幾十年來,高考為我國高校科學有效地選拔人才,引導中學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發(fā)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摒棄了權力、出身和人際關系等因素對教育公平的于擾,體現(xiàn)了客觀性和公正性,保證了個人憑才能平等地接受高等教育的權利。但不可否認,高考有自身的一些弊端,以高考為指揮棒的培養(yǎng)模式使得中小學無奈地推行應試教育,“一考定終身”導致選拔人才上出現(xiàn)不少問題。

通觀近年來我國的高考改革,不論是在考試組織上的國家統(tǒng)考分省命題改革,還是在考試內容上的“3X”科目設置方案,以及在考試時間上的春季、秋季兩次考試,甚至全國53所高校享受5%“招生自”,這些高考改革措施的效果均不盡如人意。筆者認為,所有這些措施都沒有涉及到高考制度改革的根本,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高考指揮棒的作用,沒有能夠有效扭轉中小學深陷應試教育的可悲局面。高考制度是難以從真正意義上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實施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

2006年,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開始高考改革,進行自主招生,通過“面試”選拔了近600名學生。作為高考制度改革的“破冰之旅”,各種觀點薈萃網(wǎng)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很多人對面試招生的公平性表示質疑。比如,面試考官的認識與價值取向本來就有主觀差異,對人才的識別能力也有高低之分,見仁見智。有的人性格內向,不善于表達自己,也許會給考官以“木訥”的印象,但實際是有真才實學的。面試在一些需要溝通能力的專業(yè)或行業(yè)如藝術、管理等比較重要,然而對于一些不太需要溝通能力的專業(yè)或行業(yè)如技術、研究等就相對不那么重要,存在制度“失靈”的情況。相反,不少人認為,如果在考試內容的改革上下功夫,筆試完全可以考查出應試者的素質。筆者認為,這兩所高??绯龅牟阶犹螅菍υ谥袊鴩橄赂呖贾贫雀母锏暮唵位幚?。

我國地域遼闊,地區(qū)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發(fā)展差異極大,建立統(tǒng)一、公正、合理的高考制度對推動我國教育公平和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以及國家的整體發(fā)展尤為重要。高考制度的公平性是當今中國社會公平和社會正義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考制度改革是涉及當今中國千家萬戶的大事。在高考制度改革的主張上,我們可以看到有相當一部分人片面強調高等學校的辦學自,執(zhí)意廢除高考,由各個高校自主招生。然而,從十多年高考改革的脈絡可以看出,國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也只是在考試科目設置等方面做點改進,一直沒有輕易廢除高考的說法。廢除高考是不符合中國國情的,即便是在“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的過去,人情關系因素也還是存在著。如果在當今學風浮躁、關系盛行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放開政策、自主招生,那會使得高校招生的狀況更加糟糕。因此,如何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推進高考制度改革,保證高考制度公平與效率改革的相對可控性,顯得十分必要和緊迫。只有在這個框架下的改革策略才是可取的,這也是對國家、對人民負責任的做法。高考制度的改革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必須從制度設計的科學性、嚴密性和可操作性上進行改革。推進高考制度改革,既不能操之過急,草率行事,又不能因循守舊,無所作為。

二、通識教育理念下為什么必須改革高考制度

通識教育通常指適應現(xiàn)代科學技術和社會生活需要而進行綜合性的、普適性的使人獲得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它要求學校教育不能片面強調科技知識或者人文知識的重要性,而是在兩者融合的基礎上,給予學生全面完整的知識教育,讓學生具備基本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和人文素養(yǎng)。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國高等教育存在著人文教育薄弱、專業(yè)設置過窄、教育功利性過強等問題,導致學生思想底蘊不深、創(chuàng)新能力不強、知識面不廣、社會適應能力不強等問題的產(chǎn)生。這種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人才顯然不能滿足時展的要求。不僅如此,當今中國的高等教育依然忽視人文精神,較為普遍地存在著“工具理性化”傾向。關注一些可直接帶來利益和好處的東西,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傾向明顯。熱衷于追求功利和實用而忽略人文素養(yǎng)的專業(yè)教育使得大學生缺乏人文素養(yǎng)和人生價值目標,片面強調專業(yè)化導致了知識的狹窄化。

進入新世紀,盡管我國一些高校積極推進通識教育,但足,通識教育依然步履維艱,困難重重。比如,目前的大學本科階段仍然注重專業(yè)教育,學生的知識面比較狹窄,高校提供的通識教育卻差強人意;高校對學生的精神世界關注不夠,在學生批判意識和個性的培養(yǎng)等方面不能充分滿足學生的需要。究其原因,無不與我國高中階段過早的文理分科、未能有效地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有關,而所有這些的原因又歸結于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

1.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使中小學實施素質教育成為空話,過早的文理分科造成人才知識結構的“先天不足”,是難以從真正意義上實施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F(xiàn)行的高考制度已成了扭曲整個基礎教育的指揮棒,使得中小學無奈地推行應試教育,把高中教育,甚至初中、小學教育也導入了應試教育的歧途,且有愈演愈烈之勢。在應試教育的引導下,中小學生緊張忙碌地應付學校的各種考試、升級、取證,泯滅了探求奧秘的好奇心,失去了追求真理的熱情,扼殺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試想這種教育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有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嗎?

長期以來,在我國高中的教學實際中,為了適應高考考試的需要,大部分學校從高二起就將學生按文、理科分班。從知識結構方面講,過早的文理分科使得高中畢業(yè)生的知識結構不夠全面,這不僅不利于中小學推行素質教育,而且還為高中畢業(yè)生以后進入高等教育階段帶來了問題?,F(xiàn)行的“3X”高考科目設置依然未能改變高中階段文理分科的局面,相反使學生更容易偏科。“3X”并沒有很好地實現(xiàn)有利于中學實施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也沒有減輕學生的負擔?!?X”與以往高考選拔相比,沒有顯露明顯優(yōu)勢。鑒此,高考考試科目的設置不能沿襲以往一貫文理分設的老路,機械地通過各種考試科目的組合設計而力圖反映不同群體考生的不同知識結構,盲目追求高校不同學科專業(yè)對知識結構的差異性要求。這會使得考試科目設置過多,依然改變不了高考對高中課程設置的指揮棒作用,因此精簡壓縮考試科目仍然是高考制度改革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只有精簡壓縮考試科目才能避免高中階段文理分科,減低基礎教育、中學教育對高考的“依賴”,真正使得高考指揮棒“失靈”。

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只講“分數(shù)面前人人平等”,學生只懂得通過反復的識記和演練考得好分數(shù),使得高校選拔的人才只會“考試”,即所謂高分低能,造成人才知識結構的“先天不足”,而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以及人格的缺失比單純的知識缺失更可怕。高考以卷面考試成績?yōu)橹鞯倪x拔方式存在“一考定終身”的問題,一個人的素質和能力有多方面的考核內容,考試成績只是其中一個重要方面,高分數(shù)的考生往往并不一定是高素質的學生:高考的目的是為了選拔全面發(fā)展的人才,但卻成為準以認真正意義上推行中小學素質教育和大學通識教育的根本原因和巨大制度障礙?,F(xiàn)在國內有不少大學熱衷于通識教育,殊不知我國高中階段已經(jīng)文理分科后選拔的人才怎么能有“通識”呢?如果通過高考選拔的人才本身就有“缺陷”,那么再好的大學通識教育也很難從真正意義上實施。

通識教育的目的是培養(yǎng)完整的人,是著眼于整個社會,培養(yǎng)健全完整的公民,強調人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通識教育理念必須貫穿到基礎教育和中學教育,這實際上就是中小學推行素質教育。其實,無論從中國古代的“六藝”,還是西方的“七藝”,及至文人稚士提倡的“琴棋書畫”,都可以看到素質教育、通識教育理念的影子,都是旨在使學生獲得全面發(fā)展,以達到文武并重、知能兼求、陶冶情操、促進人格養(yǎng)成和心理健康的目的。因此,筆者認為基礎教育階段和中學教育階段仍然是打基礎,貫徹以人為本的理念,給予學生全面完整的知識教育,促進知識融合,讓學生具備基本的人文素養(yǎng)和科學文化素養(yǎng),使人獲得全面發(fā)展,同時兼顧學生的興趣和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力,陶冶學生情操,促進人格養(yǎng)成。

2.觀行的高考制度難于擴大高等學校辦學自,不能夠發(fā)揮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現(xiàn)行的高考制度使得高校只能根據(jù)劃定的分數(shù)線按照成績的高低“被動地”錄取學生,毫無選擇的余地,國家管得太多太死:成績并不能完全反映一個人的知識結構和能力:高等學校是辦學的主體,高等學校應享有充分的辦學自。而招生的自是最基本的一項;對于高等學校來說,首先要明確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需要什么樣的學生,然后再根據(jù)既定的規(guī)則和標準由學校自己來選拔,過多的限制必然會使得高校喪失在人才的選拔和培養(yǎng)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能夠有大的作為。因此,應通過高考制度改革。充分給予高校在選拔人才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高校有更大的自,發(fā)揮自身的辦學理念和特色,使高校真正成為人才培養(yǎng)、知識創(chuàng)新的主體。

高考改革本質上是制度的改革,而且是系統(tǒng)化的制度改革。所以,必須站在制度的角度去認識,而不是簡單地站在體制角度去認識。體制的背后是制度,僅僅在體制上做文章,高考改革沒有出路。要注重高考制度改革的系統(tǒng)性和銜接性,推動高校選拔人才和擴大辦學自,促進高校通識教育。所謂系統(tǒng)性就是改革要徹底,制度設計不留漏洞和死角,能想到的問題在改革之前就想到。所謂銜接性就是高考制度改革一定要與高中階段教育改革以及高等教育改革相銜接,使高考制度真正成為溝通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橋梁和紐帶。既要避免改革動作過大對中學教育造成的沖擊,使其對高中階段教育、基礎教育產(chǎn)生良好的導向作用,實現(xiàn)高中畢業(yè)生的平穩(wěn)過渡,同時還要兼顧大學通識教育的實施。因此,國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應該站在我國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發(fā)展全局的高度,去認識高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在經(jīng)過精心設計、縝密論證的基礎上出臺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三、高考科目設置與考試內容改革

(一)目前的高考科目設置

目前高考實行的“3X”科目設置可追朔到1991年,原國家教委決定在高中會考基礎上實行高考科目改革,提出“31”四個科目組的方案,并在湖南、云南和海南三省試行?!?1”中的“3”是語文、數(shù)學、外語,“1”是物理、化學、歷史、地理的任意一科。1993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試行了“32”的高考科目設置方案,一直實行到2001年?!?”指物理與化學或歷史與地理。1994年原國家教委開始在部分省市推廣試行“32”方案。1995年以后,全國除上海外都實行此方案。1999年廣東省率先進行了“3X”高考科目沒置改革,2000年推廣到五省,2001年擴大到13個省,2002年全國務省市都實行了“3X”方案。2003年秋季高考,全國各省市同時實行著幾種不同模式的“3十X”方案。

從10多年的高考科目設置改革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實行的“3x”方案脫離不了原來考試科目設置的藩籬,依然存在文理分科的情況,仍在考試科目的組合上做文章,而且每個省市考試科目設置都不完全一樣。“x”的組合有很多種,很復雜。顯然,“3X”方案只有當考生選擇“X”科目完全相同時成績才有可比性。高考制度設計的核心是考試內容與形式,具體地講是考試科目設置、考試內容與形式和招生錄取的方式。所以,必須把高考科目設置與考試內容的改革作為高考制度改革的突破口??荚嚳颇吭O置是大方向,而考試內容則顯得較為具體,必須在有限的考試科目數(shù)內,讓考試科目設置基本或主要反映考生的知識能力結構,而通過考試內容的改革,強化能力立意的命題指導思想,解決相關能力的考核。

(二)高考制度改革方案

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又是一個充滿人情與資歷的社會,托關系、找路子的事情實在太多,尤其是像高等教育作為稀缺資源,競爭又十分激烈的情況下,真正靠高校自主招生,即便有了各個高校承諾的所謂“自律”,徹底廢除高考、完全放開也不現(xiàn)實。不但老百姓擔心缺乏公平,而且在全國范圍內光搞“面試”成本就很大,更何況面試的公平性本來就值得懷疑。由此可見,全國范圍內的高考制度改革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是公平性和可操作性。有鑒于此,筆者提出的高考制度改革方案仍然是一種“折中”之方案,即采取“高考高中會考”的模式,實行國家層面上的高考和各省市(或各中學)會考相結合的招生錄取模式。主要觀點是:一是高考考試科目只設二門,即語文和數(shù)學,實行全國統(tǒng)一試卷,統(tǒng)一時間考試,可分存秋兩次;允許多次參加考試,可以最好成績申請入學,成績兩年內有效。二是以省劃線,分省招生。二科成績達到一定要求者,即達到分省的本科線、??凭€兩條線。三是各高??刹辉僭O置其他考試科目,由各高校自主選拔。高校錄取學生的主要依據(jù)是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以及結合中學的表現(xiàn)等。

1.高考考試科目只設語文和數(shù)學。高考考試科目為什么只設語文和數(shù)學?

(1)避免文理分科,推進中小學素質教育,為高校實施通識教育鋪平道路。文理分科必然造成高中生的知識結構缺陷,甚至偏科?,F(xiàn)行的“3X”單純按照科目的組合必然打上文理分科的烙印,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高考指揮棒的負面影響。取消英語(理由后述)以及“X”,把它們放到高中階段的會考中解決,不但能夠避免文理分科,防止偏科,引導基礎教育、中學教育轉向以素質教育為核心,起到中學教育重視這些科目教學的作用,扭轉現(xiàn)在的應試教育的被動局面,而且還能夠為以后的大學通識教育鋪平道路。

(2)語文和數(shù)學是最最基本的科目,語文強調會“寫”,數(shù)學強調會“算”。在門數(shù)眾多的高中課程中是否存在基礎性核心課程?因素分析的結果表明,無論對于文科學生還是理科學生而言,存在著兩種不同類別的基本能力:語言能力與數(shù)理能力,語文與數(shù)學因其較高的負荷量而成為眾學科中的核心學科。語文和數(shù)學是最最基本的科目,對絕大多數(shù)人來講,語文和數(shù)學都屬于工具性質的科目。語文雖然作為一門語言,但涉及的知識面相當廣泛,如文學、歷史、地理、政治、經(jīng)濟、法律、科技、文化等等。沒有一定閱讀量,是很難學好語文的。學語文用于交流,能讀懂別人的文章,能熟練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學語文說到底就是要會“寫”,把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清晰地寫出來。實際當中,不少學生有了想法、有了實驗結果就是不會寫,寫不出來,缺的就是寫作的基本功,特別是一些學術論文更是需要一些寫作規(guī)范、技巧和能力。這就是為什么同樣的素材或題材、一樣的實驗結果,有的人寫的文章條理清楚,令人信服,而有的人卻缺乏嚴密的論述,不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

數(shù)學知識已廣泛地滲透到各個學科專業(yè)領域,自然科學不必說,經(jīng)濟管理等社會科學已越來越多地用到數(shù)學知識,就連文史哲這些文科味最重的經(jīng)典文科也越來越需要數(shù)學工具。數(shù)學是具有嚴密邏輯推理的知識體系,是一種思維訓練。數(shù)學知識源于人類解決生產(chǎn)實踐中碰到的問題,把他們進行抽象精煉后又指導生產(chǎn)實踐。數(shù)學的系統(tǒng)性和嚴密性決定了數(shù)學知識之間、數(shù)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深刻的內在聯(lián)系,很多學科把它作為解決問題的手段,將復雜的現(xiàn)實問題抽象化,通過建立各種-~-I~的數(shù)學模型,進而通過數(shù)學推導、演算來求其解。因此,數(shù)學強調“算”。這里的“算”不單單是簡單的計算或運算,還包含了對復雜的實際問題通過數(shù)學手段進行求解的能力。

(3)不考英語。英語同語文一樣,本質上是語言,也是工具性的科目,這是必須明確的。我們可以拿《2006年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全國統(tǒng)一考試大綱》語文和英語的考綱內容作簡單對比。除了英語有聽力,語文和英語在考試內容及能力要求上主要體現(xiàn)在閱讀和寫作:閱讀就是要讀懂文章的主旨要義、作者的觀點、意圖和態(tài)度并能做出適當推理;寫作就是要求清楚、連貫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作為語言,本質的東西是通的,沒必要重復設置兩門語言作為考試科目,此外,外語語種不同,考分同樣缺乏可比性,這也是不考外語的理由之一。

仔細想來,從小學到研究生,英語居然要學20多年!世界上恐怕沒有一個國家能像中國一樣對一門外國語的教育如此重視!英語教育投入過多已對人才的培養(yǎng)和選拔等諸多方面產(chǎn)生了嚴重的負面影響,也會嚴重制約一個民族的創(chuàng)新思維與創(chuàng)新能力。英語教育投入過高,導致人力、智力、財力的極大浪費,教育界應該好好測評一下英語教育的投入與科技創(chuàng)新產(chǎn)出之間的投入產(chǎn)出比。事實上,沒必要這么多人、花這么大的精力去學外語。在我國,真正需要的是一大批專職翻譯,他們能夠迅速翻譯國際上最新的科技發(fā)明,使得更多的國民省下精通英語的時間去搞創(chuàng)新或干實事上。

總之,在實行語文、數(shù)學二門科目入學水平考試制度時,作為選拔性考試,必須從重視知識立意、強調知識點及覆蓋面向注重能力考查轉變;考試題目不應是通過集中強化訓練所能解答的,也不是死記硬背能夠回答了的;重點考查和檢測學生語文、數(shù)學的基本功以及熟練運用語文、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只要是命題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目的確定了,有那么多的語文、數(shù)學專家自然會知道該怎么去出題目了。

2.語文和數(shù)學之外的其他所有高中科目,放在高中階段的會考考查。關于高中會考成績的參照性,以往對浙江、江蘇、北京等省市的研究表明,學生的會考成績與高考成績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上的顯著性正相關。這充分說明,會考與高考雖具有不同的性質,但都在不同程度上考查了學生的學力水平,會考成績完全可以作為平時學業(yè)成績的一部分,與高考分數(shù)一起,作為高校錄取的有力參照。

會考可以是高中自己命題,以減少招生命題考試的工作量和考生的負擔??紤]到會考成績的可比性,會考可在分省范圍內進行,即分省命題。會考的成績是高校錄取學生的重要參考。要完善高中會考制度,加大管理力度,確保會考成績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會考究竟采取哪種形式為好,可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確定,在此不再展開論述。

高校錄取學生的主要依據(jù)是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再結合中學的表現(xiàn)等??忌盟J為最滿意的一次考試成績,向多所學校提出申請。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學校,可根據(jù)學生提供的高考成績、高中會考成績,結合中學的表現(xiàn)以及學校自行組織考試等綜合表現(xiàn)決定是否錄取??忌梢酝瑫r拿到不同學校的錄取通知,學校也可以提供學生不同的機會選擇,最終讓學生和學校進行合理的雙向選擇。

3.我國高等教育地區(qū)發(fā)展極不平衡,地區(qū)差距明顯,目前以省為單位確定分數(shù)線即以省劃線,分省招生的辦法不失為好的辦法。以省劃線要分清層次,錄取線可直接分為本科線、??疲ê呗殻┚€兩個層次。取消大多數(shù)省市人為地區(qū)分重點錄取線和一般錄取線(第一批錄取線和第二批錄取線)的做法,即打破重點、非重點的界線,由考生自己選擇個人理想的第一志愿。在分配給每個省的招生名額時,應根據(jù)每個省考生數(shù)量的多少來決定每個省的招生數(shù)量。根據(jù)當年全國的招生數(shù)量和考生數(shù)量來確定一個錄取率,再按照全國錄取率和各地考生數(shù)來確定每個省的招生數(shù),即“按相同比例錄取”的方法。這樣,考生在每個省機會都是平等的,既照顧了公平,又照顧了不平衡。這樣做對國家的整體發(fā)展非常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