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論文中心 正文

地方歷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學論文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歷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地方歷史文化融入古代文學論文

一、地方歷史文化融入成高古代文學教學的思路

(一)編寫地方歷史文化讀本,作為古代文學教材的重要補充

不同地域有各自的歷史文化,不同地域的歷史文化有不同的特點和特色。齊魯大地,因為是先哲孔子和孟子的故鄉(xiāng),因他們而發(fā)軔的齊魯文化聞名中外;位居我國西北的三秦大地,因為有了半坡遺址、秦始皇陵、兵馬俑、昭陵、乾陵等古代遺跡而使三秦文化大放異彩;地處中原的洛陽、開封因有多朝立都而被國家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即便位處嶺南一隅的桂林,也因為古代文化遺址眾多、古代文人墨客來往者眾多而位列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既然各地都有各具特色且豐富多彩的地方歷史文化,如能將其編寫成地方歷史文化讀本,作為古代文學教材的重要補充,不僅能極大地拓展古代文學的外延,而且能極大地豐富古代文學的教學內(nèi)容;同時,還會進一步拉近歷史與現(xiàn)實的距離,讓學習內(nèi)容在學生的心目中更加可親可近,從而極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果。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為課堂教學與實地參觀并重

以前的成高教學很容易落入普高教育之俗套,即內(nèi)容上以文學史及理論學習為主,方法上以課堂教學為主,全然不顧學校特點和學生實際,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為了扭轉(zhuǎn)這樣的局面,成高教學應大力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變以課堂教學為主為課堂教學與實地參觀并重,著力加強教學的形象性、具體性,從而不斷提高教學效果。以桂林為例,因為桂林擁有眾多的文化遺存遺址(如甑皮巖遺址、興安靈渠、獨秀峰下東晉顏延之讀書處、唐曹鄴南溪山石刻、宋城墻、明王城等)。這些遺存遺跡反映了古代桂林燦爛的文化。它們大多位于市內(nèi)或城郊,有的步行可達,有的騎自行車半小時可到,它們就在我們眼前或身邊。在進行古代文學教學時,我們不妨把更多的時間從課堂搬到具體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使教學從死板變活潑,從抽象到具象,使學生從昏昏入睡到興趣盎然。如當我們學習到先秦文化的時候,不妨帶學生到興安靈渠進行文化參觀,考察靈渠修建年代、修建的原理、修建的巨大歷史意義等;當我們學習到東晉陶淵明的時候,不妨帶學生參觀獨秀峰下顏延之讀書巖,讓學生了解當陶淵明“除荳麥苗稀”“戴月荷鋤歸”的時候,顏延之正在獨秀峰下挑燈夜讀的故事;當我們以愉快、輕松的心情欣賞李白的《朝辭白帝城》“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時候,我們不妨在學期考試結(jié)束以后帶學生到漓江乘舟而下,體驗一下當時的心情;當我們學習元雜劇的時候,我們不妨了解一下古代的桂林(乃至廣西)有哪些戲曲形式,哪些已經(jīng)消亡,哪些還在流傳中,消亡了的“廣西文場”有什么特點,是否還可以挖掘、整理,使之復活?還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桂林彩調(diào)”與“京劇”“昆曲”有什么不同?是否可以找出桂林彩調(diào),如“黃三打鳥”或“三看親”進行排練?等等。其實,在古代文學教學中,只要我們能與地方歷史文化恰當結(jié)合起來,就能使課堂生動起來,形象起來,不斷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深入實地考察,繪制地方古代文化文學地圖

一個地方具有如此豐富的古代文化文學資源,如何讓它們更具象更有效地保留在我們的記憶中呢?通過實地考察,繪制一個地方古代文化文學地圖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桂林既然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文學遺跡遺存眾多,我們不妨在給學生布置作業(yè)時進行大膽的改革,把過去那種以分析作家作品為主,變?yōu)樽寣W生利用課余時間下到實地,分門別類地對文化文學遺跡或遺存登記或拍照,然后根據(jù)登記或拍照的情況,繪制一幅當?shù)匚幕膶W的實景地圖,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印象,從而提高教學質(zhì)量。

(四)舉辦各種沙龍,讓地方歷史文化在我們的手中不斷得到傳揚與傳承

在傳統(tǒng)的成高教學中,舉辦沙龍真是少之又少的。這往往囿于一種觀念:沙龍多數(shù)是普高才采用的一種學習與交流的方式,成高沒有必要搞。其實不然,不管哪一類學校,都是可以搞沙龍的。作為成高來說,圍繞地方歷史文化,搞幾次沙龍,不僅必要而且可行。再以桂林為例,地方歷史文化如此豐富、厚重,不妨舉辦以“桂林石刻”“桂林古代狀元”“臨桂詞派”等為內(nèi)容的沙龍,讓學生搜集、研究這些文化現(xiàn)象的形式、內(nèi)容、特點以及來龍去脈,從而加強學生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認知,加強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自豪感,加強傳承地方歷史文化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為地方當代文化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二、結(jié)語

總而言之,在成高的古代文學教學中,適當融入地方歷史文化內(nèi)容,并加強動手動口實踐環(huán)節(jié),是有效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值得同行推廣、采用。

作者:王一民 單位:桂林市職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