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德治與法治教育的融合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21世紀以來,我國在貫徹落實科學發(fā)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發(fā)展指導方針下,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也成為不可缺失的一環(huán)。如果說道德是規(guī)范社會主義行為的上限,那么法律就是社會主義社會中,對社會行為進行約束的最后一道屏障。本文通過對我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的分析,找出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性;在其辯證統(tǒng)一中探討我國高校教育關于德、法教育的不足;立足于其中不足,分析探討我國高校應當如何在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中找到平衡點,實現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關鍵詞高等教育德治教育法治教育
一、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
(一)我國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內容
德治教育指通過一定的組織形式,對公民進行道德思想上的教育及宣傳,使其具備符合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道德素養(yǎng)。德治教育通過對人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培養(yǎng),使得社會公民具備健康的,符合社會和諧的人格及精神世界。有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德治教育是基于人們思想層面的教育,因此當伴隨人們的一生。根據所處的人生階段及社會角色的不同,德治教育也分為不同的階段。主要有:第一,基本人格塑造階段。我國道家自古有“性善論”和“性惡論”的爭論。然而,站在科學的角度看。人之初,只作為自然界生物出生,而并無善惡之別。因此,在初生到青少年階段。我國的德治教育主要培養(yǎng)公民實善惡,明是非為。并在此基礎上,規(guī)范自身的社會行為,與人相處和諧友善,互幫互助。第二,探索人生價值階段。在具備基本的是非善惡觀后,對于進入社會,并成為社會中堅力量的青壯年。我國的德治教育主要為培養(yǎng)引導公民找尋自身價值。通過社會及企業(yè)的培養(yǎng)訓練,在符合社會主義思想建設的基礎上,找到并實現自身的人生價值。第三,定位社會價值。在找到自身于社會中的定位,實現自身人生價值的基礎上,找準自身的社會價值。在已有的自我社會定位中,找到自身可以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作出的貢獻。在德治教育的三個階段中,公民的人格不斷地得到完善。這對我國社會生活的穩(wěn)定,人民的幸福都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法治教育是指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培養(yǎng)公民的依法治國意識。用法律來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同時用法律來維護自身的權利。法治教育要求我國公民:學法、識法、懂法、用法。在學習法律知識的基礎上,懂得依照法律要求規(guī)范自身行為,尊重他人權利的同時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利。我國目前的法治教育內容主要有:第一,對公民進行法治意識培養(yǎng)。不同于封建社會的君主專制制度,當代的我國是科學的先進的社會主義共和制國家。強調依法治國的同時,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對我國公民的法治意識培養(yǎng)在于,要使其學法、懂法、用法、遵法、守法,摒棄舊社會封建專制下的無人權思想。第二,宣傳弘揚我國的法律體系,建立法律權威性。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憲法,它規(guī)定我國的社會制度、國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國家機關的組織活動原則等等。在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中,強調憲法的權威地位,同時普及相關法律的權威性,有利于我國公民自覺依法規(guī)范自身的行為,建設和諧社會。第三,將法治教育與堅持黨的領導相結合。我國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工人階級為代表的社會主義國家。工人是我國社會的主要群體,是我國社會生產力的核心力量。堅持依法治國,與堅持黨的領導密不可分。法治教育在培養(yǎng)人民依法享受社會權利,履行社會責任的同時,應當與我國共產黨的領導理念相統(tǒng)一。
(二)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辯證統(tǒng)一
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從根本上來說,都是對我國社會公民進行的思想層面的教育。其根本目的都是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發(fā)展。首先,社會公民是我國德治與法治教育的主體,這是由我國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的。在我國,人民是社會的主人。因此,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離不開高素質人民的領導。其次,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都是在思想層面的教育,是兩者間第二個統(tǒng)一性?!暗隆北揪土⒆阌谖覈鴤鹘y(tǒng)的文化素養(yǎng)中,而“法”立足于當代新時代社會下我國的實際國情。“依法治國,以德治國”是我國當下的主要治國方針,則在思想層面對我國公民進行道德及法律知識上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最后,德育與法育都以促進我國社會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為根本目的。高素質的社會公民是社會和諧的必要因素,通過對國民道德思想以及法治思想的培養(yǎng)引導,提高其社會素質,使其行為符合社會發(fā)展的要求,是我國德治與法治教育的主要目的。但兩者間又有區(qū)別:德治相對于法治,對公民的素養(yǎng)有更高的要求。而法治相對于德治,對公民有更高的約束力。我國古代就有”上善若水“一說。如果說道德是流水,那么法律就是規(guī)范其流向的水渠。高尚的社會道德可以像流水一樣不爭于萬物,又洗滌萬惡,說明道德教育對我國公民的素養(yǎng)有更高的要求。通過德治教育,我國公民能夠在明是非,知善惡的基礎上,找到自身的價值,實現其社會價值;而法律就如同規(guī)范水流流向的水渠,是對我國公民社會行為規(guī)范的最底線法則。通過法治教育,我國公民應當了解到最低的社會行為規(guī)范,不危害國家社會安定。
二、我國高校目前的德治與法治教育現狀
(一)社會生存壓力下,我國高校教育本末倒置
我國北大教授錢理群,在其《大學里絕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一文中認為:我們現在的中國大學里正在培養(yǎng)出一批“絕對”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以一己的利益為自身做事的唯一的絕對的驅動力……在他看來,真正的社會精英,應當是有社會承擔的,有民族國家承擔的社會人才。然而我國當下的高校教育,在關于社會道德的教育還遠遠不足。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的現狀下,生存壓力使得我國當代青年也越來越焦慮。高校為迎合當下勞動力市場的需求,以學生成績?yōu)橹饕P注點,而忽略了對其全面健康人格的養(yǎng)成。近年來,高校高層次人才犯罪事件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是對這一現象的佐證。
(二)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相孤立
我國踐行“依法治國,以德治國”,說明“德”與“法”是我國社會和諧發(fā)展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整體。但目前,我國的高校教育并未從根本上將兩者統(tǒng)一起來?!端枷氲赖滦摒B(yǎng)與法律基礎》是我國大學生必修的基礎課,國內高校也都針對這門課程制定了對應的教學計劃。然而,在課程內容上卻并未將“法治”與“德治”有機結合。道德與法律依然只作為兩個單獨的內容進行講解。這就容易使得學生對道德與法律的認識不夠全面,無法形成完整的社會道德觀與法治觀。
(三)高校的法治教育薄弱
目前,我國高校對于法治教育并沒有單獨的課程安排,只在道德教育體系中安排部分課時,來向學生普及法律知識。這表明我國高校對于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不利于在校學生法治意識的建立。這就不免的陷入了我國填鴨式教育的大坑,學生在課堂上背誦法律,在考試中取得合格的成績,法治教育就算完成。這于我國高校學生建立健全的法治意識而言,沒有太大作用。其次,學生未能在實踐中透徹的了解、學習到我國法治內容,則無法與道德教育所學習到的內容結合,無法融會貫通,更無法形成健全的、符合社會主義法治及道德教育要求的人格。
三、我國高校如何實現德治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
(一)立足思想道德與文化素養(yǎng)并重的教育原則
當代社會高強度的市場競爭下,我國對于人才需求大,要求高。人才市場競爭大,高校針對市場需求培養(yǎng)人才文化素養(yǎng)與專業(yè)知識無可厚非。但應當首先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yǎng)觀念,“先成人,再成才”。只有具備正確的社會主義價值觀,道德感的人才,才是我國社會主義建設所需要的。而忽略道德思想層面的教育,徒有高端的文化素養(yǎng),稍有行差踏錯就有可能會成為我國社會的“高級毒瘤”。而這與我國和諧社會建設的理念明顯背道而馳,反而有可能為社會帶來弊病。
(二)在實踐中實現法治教育與德治教育的融合
真理來源于實踐。我國高校在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中,不僅要立足于教材,更要將其置于實踐中。在實踐中檢驗道德與法律的必要性,了解其中的重要價值。在實踐中將學習到的道德及法律知識運用起來,則更有利有學生加深理解,形成完整健全的知識體系。并在深入理解的基礎上形成自身的社會觀、價值觀、法治觀,實現法治觀念與道德觀念在每位大學生人格中的融合,使其形成健全的、綜合的、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三)平衡法治教育與德治教育在教育中的比例
法治教育與德治教育都是我國的上層建筑范疇,都是適應于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基礎,并服務于我國經濟發(fā)展的制度建設的一環(huán)。德治對于人的要求高于法治,而法治對于人的約束強于德治。二者相輔相成,沒有先后高低之分。因此,我國高校的德治與法治教育應當一視同仁,提高法治教育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的比例。在實現二者均衡的基礎上,尋求道德與法律的辯證統(tǒng)一之處,進而實現二者在課堂教育上的有機融合。
四、結語
德治教育與法治教育的有機融合,能夠在思想層面提高我國國民的文化素養(yǎng),為我國建設法治國家奠定堅實的基礎。而高校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基地,是我國未來中堅力量的孵化器。未來的社會人才能否在成才的同時,具備符合社會主義發(fā)展要求的思想道德文化素養(yǎng),是未來社會能否穩(wěn)定和諧發(fā)展的關鍵。所以,高校的德治與法制教育尤其重要,而實現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是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人才,提高培養(yǎng)質量的關鍵。
作者:李艷紅 單位:蘭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