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輔導教學范文

輔導教學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輔導教學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輔導教學

民族器樂藝術輔導教學探究

“民族器樂的藝術輔導”就是我們俗稱的“民樂伴奏”,它的功能與作用不僅體現在專業(yè)藝術院校的日常教學和各類演出中,更貫穿于國內各大賽事和展演中。在民族音樂蓬勃發(fā)展和多元創(chuàng)作的趨勢下,民族器樂的藝術輔導的重要性日趨顯現,藝術輔導在民族器樂演奏的舞臺上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藝術輔導作為一門獨立的音樂表演學科,在西方音樂體系中歷史悠久,且具有很好的系統(tǒng)性與延展性。相比之下,我國民族器樂的藝術輔導在整個中國民族音樂體系中顯得較為年輕、稚嫩。顯然,當下的學科建設還存在很多不足,教學體系仍需完善。作為一名任職于民樂系的藝術輔導教師,我一直在思考和自問:“我們的民族器樂是否需要和西方音樂體系一樣的藝術輔導教學?如何將這一課程在專業(yè)音樂院校中系統(tǒng)、規(guī)范地推進與執(zhí)行?如何將民族器樂的藝術輔導建設成一個全新的教學體系?”帶著這些想法,我覺得我們有必要對這一學科的概念重新審視、定位,從多重維度對民族器樂的藝術輔導教學進行整合、改進。多年的藝術輔導教學工作雖使我獲益良多,但因這一學科常年處于一個被低估的環(huán)境中,所以它的教學建設和開展并不盡人意。近年來,隨著民族音樂的重新崛起和民樂新作品的大量出現,民族器樂藝術輔導開始展露出新的面貌和強大的功能及作用。這意味著我們的教學也要推陳出新、與時俱進,和新時代的民樂共同進步。我提筆寫下這篇文章的初衷,不僅是基于對這份事業(yè)的熱愛,更是職責所在。

一、民樂藝術輔導教學開展的難點

1缺少系統(tǒng)的教學大綱和完整的教學體系

任何學科的教學體系建設和發(fā)展,最根本的就是教學大綱制定。制定好大綱,該學科才能得到推進和加強。盡管在專業(yè)獨奏的教學中,民族器樂演奏的教學水準和教學體系有了長足的提升和完善,但遺憾的是,與其配套的民族器樂藝術輔導學科的開展和推進并不盡人意。整個本科及研究生的教學架構中一直缺乏對這一學科的系統(tǒng)教學設置和建設,這使得民族器樂藝術輔導多年來處于相對無序的教學狀態(tài)中。零散、自由、隨機,一度是我在藝術輔導教學中的感受和實際情況。只有制定出適合民族音樂的、適用于演奏專業(yè)學生使用的藝術輔導教學大綱及教學規(guī)劃,這一學科才能順利地發(fā)展,并成為系統(tǒng)、規(guī)范的教學體系。

2缺乏與藝術輔導合作的規(guī)律性、計劃性

西方音樂體系中的藝術輔導學科之所以教學架構完整,是由于演奏者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一直與藝術輔導課教師進行學習與磨合。藝術輔導的課程安排、教學規(guī)劃都穩(wěn)定地貫穿于整個專業(yè)學習過程中。反觀民族器樂演奏專業(yè)的學生,由于所處教學狀態(tài)的影響,他們對藝術輔導課程的理解和學習并不深刻,隨意性和隨機性明顯。長期以來,民族器樂藝術輔導的教學合作經常是在不固定的時間和頻率中進行,教學秩序缺少良性循環(huán)。盡管民樂作品或樂器不是都有與之搭配的伴奏和標準的伴奏譜,但是近年來由于民族音樂的大力發(fā)展促使許多帶有伴奏的新作品涌現,因此學生對民族器樂藝術輔導課程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在這樣的現狀下,我們意識到專業(yè)教學系統(tǒng)性、計劃性地實施迫在眉睫,必須重新改革、設置這一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規(guī)劃,將民族器樂藝術輔導課程推入新的層次和新的軌道。

3缺乏完善的民族器樂藝術輔導教材

點擊查看全文

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模式的實踐

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大學生規(guī)模不斷擴大,心理問題也日益突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大眾教育,知識普及型的教學方式效果不夠理想,諸多實踐證明以學生為主、強調互動的教學方式能滿足學生的需求。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普及心理知識。探索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心理健康教育;教學模式

心理素質教育不是為大多數學生服務的健康教育,也不是為少數學生服務的咨詢和輔導,而是面向全體大學生的素質教育,是高等學校人才培養(yǎng)體系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教學效果不佳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如何科學構建課程教學,切實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養(yǎng)應用型學生的良好心理品質,是擺在高校面前的一項緊迫任務。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是一種依托團體活動,根據學生當下產生的感受與體驗進行引導或輔導,從而使學生形成良好心理品質的教學方式,發(fā)揮了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強調活動的互動性。團體心理輔導教學模式可以很好地應用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堂中,能有效改善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普及心理知識。

一、團體心理輔導教學的一般形式

(一)主題辯論

根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教學內容,結合當下熱門心理焦點問題,拋出適合辯論的主題,分組進行正方、反方的辯論。搜集辯論資料的過程即學習心理知識的過程,組織辯論語言的過程即自我學習和重新自我定位的過程;與辯方辯論的過程即接受不同知識、學會多維度看待問題的過程。能讓學生在準備過程、參與過程、總結過程中,收獲很多心理知識,學會團隊合作,學會站在不同角度理解問題,掌握共情等。

(二)案例分享討論

點擊查看全文

小學作文教學輔導方法淺議

作文輔導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難題。小學生寫作文時審題后不知道寫什么,寫下標題后又不知道怎么開頭,開頭后又不知道怎么展開,好不容易寫滿字數,又全都是流水賬,以至于不少小學語文教師認為,輔導小學生寫作文實在是“難”。筆者結合多年的作文教學經驗,就如何破解小學作文輔導中的“難題”拋磚引玉。

一、說寫法

說話是用聲音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而寫作是用文字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說話是表達基礎,寫作是說話的發(fā)展。說話具有易逝性與不可逆性,而寫出的文章具有保存性和可修改性。說話和寫作都要邊思考邊表達,才言之有物,說之有序。小學低年級學生,言語表達過于簡短而導致內容不完整。作為語文教師與家長要有意識、有目的地引導學生把話說明白說完整,待到學生有一定識字量后,再逐步用文字寫句寫段,表達自己思想,把學生引入寫作之門。例如:“我是學生?!敝鸩揭龑W生把話說具體,“我是二小的一名學生?!薄拔沂嵌∷哪昙?10)班的學生?!薄@個方法就是語文教學中的擴句練習,通過長時間的擴句練習輔導,就可以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引導孩子把句子寫具體寫生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二、看圖寫文

看圖寫文就有意識訓練學生觀察能力。引導學生從上到下或從下到上,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先局部后整體或先整體后局部,從近到遠或從遠到近的順序觀察圖片,寫出圖中內容再加以合理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游記作文中“移步換景”寫法就是看圖寫文的升華。比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冊里的《七月的天山》就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描寫方法。在移步換景中再融入時間、空間等觀察順序,邊寫景邊抒發(fā)自己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感情。

三、故事法

有些學生為什么怕寫作文?主要有如下幾個原因:一是不善于觀察,課外書讀的少,不關注生活,缺少想象,胸中無物可寫;二是對寫作不感興趣,有畏難情緒,把寫作看成是苦差事。近年來,各種故事類期刊暢銷不衰,就其原因在于故事類作品貼近生活,給人以思想啟迪,故事情節(jié)曲折離奇,結局又在情理之中,引發(fā)人們的好奇心同時,激發(fā)人們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自孩子小時候起,教師和家長要就有意識、有目的地為孩子多講些故事,篇幅可由短可長,內容由簡單到復雜,并可以將中長篇故事分章節(jié)講給孩子聽。每次講故事結束時,問一問孩子故事情節(jié)可能會怎么發(fā)展,并與原故事情節(jié)相比,誰優(yōu)誰劣,訓練學生對故事作品的欣賞力與想象力。通過一段時間的講故事互動訓練后,讓孩子將故事再轉述給老師和家長聽,就可以從中發(fā)現孩子的記憶能力、理解能力如何?語言表達能力怎樣?具有一定識字量的孩子,則可以把聽到的故事用文字寫下來,逐步訓練孩子文字表達能力。久而久之,孩子的想象力、理解力、寫作能力自然就夠得到提高。

點擊查看全文

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教學探究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教學現狀,然后提出了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教學策略,具體包括以培養(yǎng)團體輔導能力為教學目標、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結合理論和實操的“四步走”教學模式、多種評價方式相結合。

關鍵詞: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團體輔導能力;評價方式

團體心理輔導作為應用心理學的專業(yè)課程,應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為教學目標。但在我國高校教學中,團體心理輔導課程出現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脫節(jié),教學方法單一,實踐教學模式不足,缺乏師資和實踐教學環(huán)境等問題,不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能力。筆者認為,本課程應以培養(yǎng)團體輔導能力為教學目標,采用講授、演示、實操練習、實踐等多種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應結合理論和實操,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培養(yǎng)學生團體心理輔導的專業(yè)能力。

一、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教學現狀

根據教育部十二五教育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的指導思想,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應著重培養(yǎng)具有從事行業(yè)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團體心理輔導作為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心理咨詢方向的一門重要課程,應以培養(yǎng)學生團體心理輔導能力為目標,注重理論和實踐相結合,重視實踐教學。但在實際教學工作中,卻存在許多問題。

(一)教學目標與培養(yǎng)目標脫節(jié)

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目錄》中指出,本科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具備心理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能在教育、工程設計部門、工商企業(yè)、醫(yī)療、司法、行政管理等部門從事教學、管理、咨詢與治療、技術開發(fā)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強調課程設置的應用性,教學目標應該是培養(yǎng)具備一定專業(yè)實踐技能的應用型人才。但在當前高校團體心理輔導課程教學過程中,基礎理論教學仍是主要組成部分,缺少對學生團體輔導能力的訓練,難以將理論知識轉化成專業(yè)實踐能力,導致教學目標和培養(yǎng)目標脫節(jié)[1]。

點擊查看全文

高考美術輔導中的素描教學方法

針對高考美術生的美術輔導教學一定要針對性強,教師要能夠抓住最后的這個沖刺階段,盡可能地給學生知識體系和創(chuàng)作技法上進行查漏補缺,讓學生的能力有提升的空間。素描在高考美術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素描對于技法和能力的要求也比較高。不少美術生在素描能力上都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教師可以在高考沖刺階段給予學生更多有效的輔導與點撥,讓學生從繪畫技巧上和應試能力上都有所提升。

一、用觀察來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視野

素描看似簡單,但是對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chuàng)作能力都有較高要求。在進行素描創(chuàng)作時首先需要學生有一定的視野,要能夠從整體層面進行作畫,這樣呈現出來的作品才會更有感染力。素描作品創(chuàng)作能力的具備其實對學生的很多能力都有要求,學生不僅要有基本的繪畫功底,還需要有良好的構圖和畫面的布局能力,這樣才能夠讓整幅畫作飽滿充實。在高考美術輔導教學中,教師對一些核心能力和素養(yǎng)要加以強調,首先要讓學生的創(chuàng)作視野得到拓寬,讓學生具備更加敏銳與細致的觀察能力,并且可以將這些反映到自己的作品中。教師可以利用典型作品的創(chuàng)作來對于觀察方法加以說明,以這種直觀的形式讓學生的觀察視角得到有效構建,并且更正學生在作畫時的一些不良習慣。這對學生創(chuàng)作水平的提升起到的幫助會非常明顯。在進行素描繪畫時,觀察是作品創(chuàng)作的開端,這也是學生能夠對整個畫面進行合理布局的基礎。教師要讓學生能夠一眼看到整個對象,而不是將視點焦聚對準整個對象的某一部分,就好像是在看著整個對象想心事發(fā)呆一樣,而對各個局部的細節(jié)視而不見。這些問題在學生創(chuàng)作時十分普遍,也是素描指導時一定要讓學生改變的創(chuàng)作習慣。因為不能將視點焦聚對準整個對象的某一局部,所以視覺只能得到一個似乎清楚又模糊的整體印象,這種印象也恰好是我們所要求的整體感覺。而在這種整體感覺中,我們可以比較容易地全面感受到對象的基本形態(tài)特征、動態(tài)與神態(tài)氣勢、比例、結構及體會明暗深淺對比和虛實關系。仔細觀察畫面,在頭腦中設計構圖,這是素描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礎,在進行教學指導時只有拓寬學生的創(chuàng)作視野,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的作品質量更高。

二、加強學生構圖能力的培養(yǎng)

由于色彩上的單一構成,整個素描畫作能否帶給人以吸引力和沖擊力,構圖是一個重要決定因素。構圖能力是對學生創(chuàng)作水平提出的較高要求,學生如果能夠有效構圖,畫作的質量會有本質上的提升。即使臨近高考,但是很多美術生在素描作品中的構圖能力還是不夠理想,因此,教師在進行教學輔導時對學生的這方面能力一定要有所加強。構圖能力的形成除了前期大量的繪畫基本技能的培訓外,讓學生在這個最后關頭掌握一些構圖中的實用技巧也很重要。因此,教師在進行繪畫指導時可以從兩個方面出發(fā),要最大程度利用最后的寶貴時間。一方面,對于基礎能力培養(yǎng)中的一些核心素質,教師可以進行強調,這些基礎知識還是需要學生有較好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在一些靈活的構圖技能上對學生加以輔導,讓學生具備更好的臨場發(fā)揮能力。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在素描創(chuàng)作中由于形體自身體面起伏而不同,各自轉折的邊緣線也就會隨之產生不同的清晰虛實轉折線,比如我們對簡單的幾何形體中的圓球和正方體的輪廓線進行觀察就會發(fā)現這種不同的變化。既然簡單的形體都是這樣,更何況形體變化復雜的結構呢?打輪廓的時候我們應按照從整體到局部的方法,根據整體觀察時得到的具體感受,在畫紙上多采用比較長的低括直線來輕輕地畫出對象大的基本形特征。這是構圖的一種基本方法與理念,如果能夠在構圖上比較出色,整幅作品的感染力才會更強。

三、注重素描創(chuàng)作技法的教學指導

作為最后沖刺階段的美術輔導課程,再來大篇幅地給學生講基礎知識或者創(chuàng)作手法顯然不實際,教師要能夠最大化地利用這個最后的時機,找到合理的教學輔導切入點來提升學生的作品創(chuàng)作水平。給學生講一些實用素描的創(chuàng)作技法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這會給學生臨場作畫以非常實用的指導,能夠給學生畫作水平的提升帶來很明顯的幫助。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現有的能力水平來進行指導,將那些真正能夠發(fā)揮效用的創(chuàng)作技法傳授給學生,并且結合學生現有的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查缺補漏。一般來說,素描創(chuàng)作常用到的有兩種激發(fā),一種是作品實物對比法。將作品與實物對比,感覺一下所畫的對象,但一定要記住是看到畫面的整體,而不是畫面中對象的某一細節(jié)。這種方法在很多素描中都會用到,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回顧這一技法,尤其是要回顧利用這種方法進行作品創(chuàng)作的一般模式。另一個則是作品感覺對比法。初學素描的學生在打輪廓時雖然應該主要依靠感覺來進行觀察比較,著重加強對眼力的訓練,使它能比尺子或兩腳規(guī)更準確地判定距離,但有時也需要借助手中的鉛筆來進行形的確定和校正檢查工作。這種技法可以利用一些工具作為輔助,在臨場作畫時應用較為廣泛。在高考輔導階段加強對作畫技法的教學,是一種非常實用的教學方法,尤其是對那些作畫能力并不是太強的學生而言,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考試,在高考中有更好的表現與發(fā)揮。

點擊查看全文
相關熱門標簽
友情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