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幸福感調查問卷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幸福感調查問卷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幸福感調查問卷

第1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現狀提升措施近年來,隨著高校規(guī)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與輔導員人數也在不斷增加。輔導員作為高校從事學生思想工作的主要力量,承擔著學生政治素質的培養(yǎng)的重任,其心理健康以及職業(yè)幸福感直接影響到高校學生工作的質量。所謂的職業(yè)幸福感是指個體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進行全面評價,具有穩(wěn)定性、主觀性以及整體性,而影響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主要有職業(yè)價值觀、個人職業(yè)應激水平、社會因素以及經濟因素。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是指高校輔導員根據自身標準,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產生的持續(xù)以及穩(wěn)定的幸福體驗。因為高校輔導員自身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其職業(yè)幸福感也具有特殊特點,即延展性、精神性以及持續(xù)性。

一、當前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現狀

本文通過調查某市200名高校輔導員,發(fā)放200份調查問卷,收回問卷有198份,回收率為99%,有效問卷有195份,有效回收率為98.48%。其中調查問卷中有題為“您對高校輔導員的整體體驗是?”有四個選項,分別為非常幸福、比較幸福、基本幸福以及不幸福。根據所收回的問卷中,僅僅有36為輔導員選擇非常幸福,占總人數的18.46%。由此可見,我國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幸福感不容樂觀。另外,經過調查分析,從中發(fā)現影響職業(yè)幸福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對高校輔導員職業(yè)認識存在偏差

長期以來,社會上仍然認為高校輔導員就是學生的保姆,人人都能干的工作,將輔導員工作作為低水平以及低層次的職位。正因為這種錯誤認識使得高校輔導員的社會支持度普遍偏低,打擊了高校輔導員工作積極性以及職業(yè)幸福感,影響到輔導員的職業(yè)忠誠度。根據調查發(fā)現,這種錯誤認識不僅來自于學校外部,同時還來自于學校內部的教師以及學生,直接影響到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幸福感。

2.學校用人機制存在缺陷

從目前來看,高校的用人機制以及管理還不夠完善,缺乏科學以及統一的管理規(guī)范。尤其在高校輔導員的薪資待遇以及培訓上沒有嚴格的規(guī)定,以及輔導員的職稱評定與職務晉升都沒有完善的制度對其進行規(guī)定。很多高校只是一味強調輔導員的職責以及義務,而沒有對其進行獎勵或者評級。不僅加大了輔導員的工作量,而且在工作考核上較為苛刻。典型表現在:只要學生違反規(guī)定或者出現任何問題,就是輔導員的工作沒有做好,追究其責任。這樣一來,使得輔導員產生職業(yè)倦怠感。

3.高校輔導員自身綜合素質不高

高校輔導員的工作主要為學生事物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工作內容以及事項比較繁雜,加上如今大學生具有鮮明個性,思想較為前衛(wèi),就加大了高校輔導員的工作量,增加了工作難度。一旦高校輔導員沒有良好的綜合素質,處理問題能力低下,不能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對其進行解決,就會降低職業(yè)幸福感。通過本次的調查發(fā)現,很多高校輔導員的綜合素質不高,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時一時拿不出有效措施。最終導致了身心疲憊,產生職業(yè)倦怠感,影響輔導員個體成就感。

二、提升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措施

鑒于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普遍較低的現象,應從社會,學校以及輔導員自身三方面入手,最終提高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幸福感。

1.提高高校輔導員福利待遇

本次調查問卷中,其中一項為“您對高校輔導員福利待遇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以及不滿意,在收回的調查問卷中發(fā)現有52為高校輔導員選擇非常滿意,占總人數的26.67%。由此可見,福利待遇直接影響著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幸福感。為此,應通過相關制度提高輔導員的福利待遇,尤其是一些青年輔導員,幫助他們穩(wěn)固家庭等保障,讓輔導員們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另外,學校應為輔導員建立專門的分配方法,由于輔導員的工作量大同時較為復雜,應不斷優(yōu)化獎勵機制,通過獎勵來調動輔導員工作積極性,提供更多的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能,讓他們感受到工作的價值以及意義。

2.提升高校輔導員的社會地位

從本次調查數據可知,男性輔導員的跳槽欲望高于女性輔導員,由此看出,高校輔導員職位的吸引力對于男性輔導員而言較小。為此,應從人本角度出發(fā),全面提升輔導員的社會地位,進而幫助輔導員實現自身價值,從根本上改變輔導員對于職員的盲從。另外,通過晉升機制以及評級制度,鼓勵輔導員進行進修以及再學習,改變思想觀念,為輔導員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huán)境。當然,學校應為輔導員設立一些專業(yè)培訓基金,對于有經驗的輔導員進行鼓勵攻讀思想政治類的博士學位,或者考取一些職業(yè)規(guī)劃師證等。通過這些措施,提升高校輔導員的職業(yè)幸福感。

3.轉變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認知

傳統社會觀念認為高校輔導員工作就是一份雜差,人人都能做,事事都能干。為此,應轉變對高校輔導員工作的認知。高校應定期開展有針對性的心理輔導,對于一些新上崗的輔導員,對其進行調節(jié),幫助他們釋放壓力;同時增設輔導員咨詢中心,舉辦一些活動進而緩解其工作壓力。

4.高校輔導員自身樹立正確職業(yè)價值觀

高校輔導員幸福感的提升最為主要的就是自身,對自己進行合理定位,科學合理規(guī)劃自己的職業(yè)生涯,進而使自己拿出最佳工作心態(tài),擁有一個有價值的人生。高校輔導員應具有較強的自我效能感,在面對突發(fā)事件或者工作困難時,應學會自我調節(jié)。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校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直接關系到高校學生工作的質量以及高校文化建設,為此,應從社會、學校以及高校輔導員自身做起。另外,將輔導員工作成為一門正規(guī)專業(yè)的學科,得到政府以及社會人們的認可,這樣一來,才能夠最大限度提升職業(yè)幸福感。

參考文獻:

[1]何海燕.影響高校青年輔導員職業(yè)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J].當代青年研究,2011,(10):77-80.

第2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離退休人員 幸福感 影響因素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188

對象和方法

研究對象:為了解哈爾濱市衛(wèi)生系統離退休人員的身心健康狀況,對市直衛(wèi)生系統2020名離退休人員中,能夠找到的1635人進行了調查。以哈爾濱市市直衛(wèi)生系統離退休人員,年齡>55歲作為研究對象。目前居住本地,無重大精神疾病與記憶、智能損害,能回答調查問卷的各項內容,同意參與該項研究者。

調查方法:對哈爾濱市市直衛(wèi)生系統各單位離退休工作人員統一進行調查方法培訓,并委托其對本單位符合條件的調查對象進行問卷調查。

樣本的選?。簩⒄{查問卷匯總之后,篩除不符合條件問卷,將最后的結果統計之后分為感到幸福與感到不幸福兩類。感到不幸福的調查對象全部選取,以1:1選取與其相匹配的對照,即感到幸福的對象。并且選取的樣本性別比例接近1:1。本次研究共選取感到不幸福人員200例,感到幸福人員 186 例。

結果分析方法:采用SAS 9.0對研究結果進行l(wèi)ogistic回歸分析,逐步回歸法分析。

結 果

結果見表1。

結論:居住環(huán)境、組織生活、工作壓力、與老伴同居、養(yǎng)老金、心態(tài)、社會治安等因素對哈爾濱市市直系統的離退休人員主觀幸福感有影響。家庭居住環(huán)境好的易感到幸福,社區(qū)有組織生活的易感幸福,退休后沒有工作壓力的易感到幸福,與老伴同居的易感到幸福,養(yǎng)老金夠用的易感到幸福,心態(tài)健康的易感到幸福。其中,心態(tài)、居住環(huán)境,與老伴同居的對哈爾濱市市直系統離退休人員的主觀幸福感影響程度最大,為主要影響因素。

討 論

研究發(fā)現社會心理因素、社會支持,家庭因素、經濟收入均對哈爾濱市市直衛(wèi)生系統離退休人員的主觀幸福感有影響。其中,心態(tài)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因素最大,其余因素通過心態(tài)影響著哈爾濱市市直衛(wèi)生系統的離退休人員的主觀幸福感。

人都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一定社會的文化背景、社區(qū)環(huán)境、社會風氣和學習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都對人們的主觀幸福感發(fā)生著影響,改善社會心理因素有利于提升人們的主觀幸福感水平。趙立軍等對120名老人進行主觀幸福感研究指出,社區(qū)、街道等應充分重視培養(yǎng)老年人的正性情感,合理組織和開展各種文化及體育活動,進行老年保健的宣傳與教育,還可適當地為部分老人提供再就業(yè)的機會,使老人們老有所樂、老有所養(yǎng)、老有所為,從而生活充實、幸福[2]。我國學者從心理健康、應激水平、時間管理、自我概念、抑郁情緒、人格特征、應對方式等方面探討了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劉仁剛和龔耀先對老年人的研究發(fā)現,老年人的應激水平與主觀幸福感存在著顯著性的相關[3]。

養(yǎng)老金與哈市離退休人員的主觀幸福感有關,對于老年人來說,經濟環(huán)境寬松與否直接關系到他們的主觀幸福感高低。研究表明老年人個人收入與主觀幸福感呈正相關。有足夠的退休金養(yǎng)老,老年人往往顯得自信心十足,自尊心較強,無用感較弱。相反,如果經濟方面比較拮據,那么老年人就易產生焦慮不安的情緒,形成自卑感。

與老伴同居、子女經常探望的哈爾濱市離退休人員易感到幸福。這是因為家庭對個體主觀幸福感的影響是持續(xù)的,影響時間最長。因此,從家庭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對提高人們的主觀幸福的維護,很大程度上有賴家庭網絡的支持對此應加強宣傳和教育,形成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家庭關系,維護和提高哈市市直衛(wèi)生系統離退人員的主觀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王大華,佟雁,周麗清,等.親子支持對老年主觀幸福的影響機制.心理學報,2004,36(1):78-82.

第3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 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影響因素

主觀幸福感(SWB)是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價,是反映生活質量的重要心理學參數〔1〕。目前國內以老年人為對象的研究認為SWB較高,即大多數老人對自己的生活比較滿意〔2〕。另外,從單純的橫斷面研究長達35年以上〔3〕。這些研究大多只在確定某些因素有影響,沒有進一步分析各因素的影響力;大多數用于老年幸福感評定的量表引進后沒有適當的修訂,有的連起碼的信、效度研究也沒有〔4〕。本研究立足于中國老年人的特點,在參考相關文獻的基礎上,自編老年人SWB調查問卷,對老年人進行系統地調查。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從江蘇省淮安市北京新村社區(qū)、北京路老年人活動中心和淮安市福利院采用完全隨機抽樣的方法抽取120名老人(年齡≥60歲)作為調查對象,共回收有效問卷112份,回收率為93.33%。涉及調查對象五個方面的社會和人口統計學變量,分別是性別、年齡、就業(yè)狀況、婚姻狀況和養(yǎng)老方式。其中,男女各56人(50%);60~69歲29人(25.9%),70~79歲54人(48.2%),80歲及以上29人(25.9%)。

1.2 方法

以邢占軍的中國人SWB九大維度〔5〕為基礎,結合中國老年人的具體特點,自編“老年人主觀幸福感調查問卷”,作為老年人SWB實證研究的工具。整份問卷共包括40道題目,每道題目都采用李克特五點量表法從“完全不符合、基本不符合、一般符合、基本符合、完全符合”五個程度選項中選擇作答,“完全不符合”記1分,“基本不符合”記2分,“一般符合”記3分,“基本符合”記4分,“完全符合”記5分。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回答完整性與真實性的檢查,漏答項目超過5條的問卷予以剔除,作答有明顯反應傾向(如答案以某種規(guī)律出現)的問卷予以剔除。

1.3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統計、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F檢驗)等。

2 結 果

2.1 總體狀況

老年人SWB指數普遍在3.50上下浮動??傮w幸福感指數為3.554 2±0.812 53,知足充裕體驗指數為3.558 0±0.847 61,心理健康體驗指數為3.678 6±0.934 20,目標價值體驗指數為3.484 4±0.894 35,自我接受體驗指數為3.773 2±0.876 31,身體健康體驗指數為3.573 2±0.811 85,心態(tài)平衡體驗指數為3.645 8±0.924 89,人際適應體驗指數為3.448 2±0.976 57,家庭氛圍體驗指數為3.559 5±1.025 90,環(huán)境駕馭體驗指數為3.554 2±0.812 53。這說明老年人的SWB與其物質生活水平之間并非完全同步,兩者之間還存在一定的差距。雖然物質生活條件日益豐裕,老年人仍然沒有感覺到很快樂、很幸福。

2.2 具體狀況

2.2.1 不同性別老年人的SWB狀況

無論是在總體幸福感指數還是在各個維度的分幸福感指數上,男性的得分都是略高于女性(P>0.05),老年人對幸福感的體驗受性別的影響不大,見表1。表1 老年人SWB性別差異的t檢驗(略)

2.2.2 不同年齡老年人的SWB狀況

從表2可見,無論在總體幸福感指數還是在各個維度的分幸福感指數上,70~79歲得分總是高于80歲及以上,60~69歲得分總是高于70~79歲(家庭氣氛體驗方面除外,中齡老人略高于低齡老人)。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在總體幸福感和心理健康體驗、自我接受體驗、身體健康體驗、環(huán)境駕馭體驗四個分幸福感方面差異顯著(P<0.05)。進一步的兩兩比較結果表明:在總體幸福感指數和心理健康體驗、自我接受體驗、身體健康體驗指數上,60~69歲均顯著高于80歲及以上,而70~79歲與低齡老人和高齡老人均不存在顯著差異;另外,在環(huán)境駕馭體驗指數上,60~69歲和70~79歲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并且均顯著高于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表2 不同年齡老年人的SWB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略)

2.2.3 不同工作狀況老年人的SWB狀況

無論是在總體幸福感指數還是在各個維度的分幸福感指數上,有工作的老年人的得分都是略高于無工作的老年人。在總體幸福感和身體健康體驗、人際適應體驗、環(huán)境駕馭體驗三個分幸福感方面差異顯著(P<0.05)。見表3。表3 老年人SWB就業(yè)狀況差異的t檢驗(略)

2.2.4 不同婚姻狀況老年人的SWB狀況

無論在總體幸福感指數還是在各個維度的分幸福感指數上,終身未婚的老年人得分總是最低,已婚并且配偶尚在的老年人得分最高,離婚和喪偶的老年人得分居中。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在總體幸福感和九個維度的分幸福感上差異顯著(P<0.05)。已婚并且配偶尚在的老年人在總體幸福感和每一個方面的分幸福感均顯著高于終身未婚的老年人。除外之外,在心態(tài)平衡體驗方面,喪偶老年人和離婚老年人顯著高于終身未婚的老年人;在人際適應體驗方面,已婚并且配偶尚在的老年人高于離婚老年人;在家庭氛圍體驗方面,已婚并且配偶尚在的老年人高于離婚老年人,離婚老年人和喪偶老年人均高于未婚老年人;在環(huán)境駕馭體驗方面,已婚并且配偶尚在的老年人高于喪偶老年人。見表4。表4 不同婚姻狀況老年人的SWB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略)

2.2.5 不同養(yǎng)老方式老年人的SWB狀況

無論在總體幸福感指數還是在各個維度的分幸福感指數上,機構養(yǎng)老的老年人得分總是最低,家庭養(yǎng)老的老年人得分最高,社區(qū)養(yǎng)老的老年人得分居中(只有在知足充裕體驗和心態(tài)平衡體驗兩個方面社區(qū)養(yǎng)老的得分略低于機構養(yǎng)老)。單因素方差分析的結果表明,除身體健康體驗之外,這種差異在其他各個方面均達到統計學上的顯著性水平,P<0.05。進一步的兩兩比較結果表明:在總體幸福感和知足充裕體驗、心理健康體驗、目標價值體驗、自我接受體驗、心態(tài)平衡體驗、家庭氛圍體驗六個分幸福感方面,均表現為家庭養(yǎng)老的老年人顯著高于社區(qū)養(yǎng)老和機構養(yǎng)老的老年人,在人際適應體驗和環(huán)境駕馭體驗兩個分幸福感方面,則表現為家庭養(yǎng)老和社區(qū)養(yǎng)老的老年人顯著高于機構養(yǎng)老的老年人,而家庭養(yǎng)老和社區(qū)養(yǎng)老的老年人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見表5。表5 不同養(yǎng)老方式老年人的SWB的單因素方差分析(略)

3 討論

本文表明,老年人的SWB水平并不理想,需要社會各級部門制定相應的政策、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提高老年人的SWB。影響老年人SWB的因素主要包括年齡、工作狀況、婚姻狀況、養(yǎng)老方式等四大因素,而性別對老年人的主觀幸福感不會造成影響。

一般來說,低齡老人的幸福體驗高于高齡老人的幸福體驗。1972年,瑞利等明確提出了年齡分層理論,把對個人的認識歸于一定的社會同期群。他認為,年齡是整個生命歷程中所經歷的各種角色分層的基礎,不同年齡的人有著不同的歷史經驗;年齡等級規(guī)定了某一年齡群體所擁有的生活機會、權力、特權和回報;社會文化的內涵規(guī)定了年齡地位,是社會文化規(guī)定了人們生命歷程的標準化模式,人們在社會中必須按照社會時間表的規(guī)定來參與社會活動。瑞利的理論說明,年齡會對人的生理、心理以及周圍環(huán)境帶來影響,而人對生理(身體狀況,生理功能等)、心理(心理健康,目標價值,心態(tài)平衡等)和周圍環(huán)境(人際適應,環(huán)境駕馭,家庭氛圍等)的體驗都是SWB的構成維度,因此這三方面的差異必然表現為老年人SWB指數的差異。

工作狀況會影響到老年人的SWB。參加工作的老年人在生活的應對方式往往是采用解決問題型的,而且這是一種比較成熟的應對方式,而采用這一應對方式的老年人,他的SWB是較高的〔6〕。老年人SWB在工作狀況上的差異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①身體健康體驗,參加工作所付出的必要勞動往往使得有工作的老年人比無工作的老年人身體狀況要好;②人際適應體驗,老年人參加工作,能夠保持與社會的人和事的聯系,并且人際適應能力不僅不會退化,反而還可能得到持續(xù)地發(fā)展;③環(huán)境駕馭體驗,老年人繼續(xù)工作,為社會作貢獻,自身的價值得到進一步的體現和升華,從而感覺自己是有力的、強壯的,獲得一種能力感,也就是他對自己生活的一種控制感,這樣的一種能力感就會增強老人的環(huán)境駕馭感。

婚姻狀況會影響到老年人的SWB?;橐鰰o人帶來一種歸屬感,而且也是人的心理需求的一部分〔7〕。婚姻關系是最重要的人際關系,這種關系作用于個體的心理過程,尤其是各種情感體驗和對生活的主觀評價,從而顯著影響SWB。婚姻質量是維系心理健康最重要的社會關系之一,婚姻質量不良必然對個體產生不良的影響〔3〕。但是離婚和喪偶這樣的兩種婚姻狀況,他們之間又存在著性質上的不同,離婚較之喪偶更能給老年人帶來不愉快的體驗:離婚是一種非自然的失去,它的發(fā)生不管老年人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都是一種心理、情感上的傷害,并且如果沒有得到很好的調節(jié)就會留下陰影;而喪偶,它是一種自然的失去,它給老年人留下的是對過去的回憶。

養(yǎng)老方式會影響到老年人的SWB。老年人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從照顧別人到了需要別人照顧的階段,所以他們的養(yǎng)老方式也對他們的SWB有著影響,研究發(fā)現機構中養(yǎng)老的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指數較低于居家養(yǎng)老的老年人〔8〕。老年公寓中的老年人不但失去家庭感、生活私密性,還失去了安全感和歸屬感〔9〕。中國人傳統上就注重家庭養(yǎng)老,這是一種社會認同感較高的養(yǎng)老方式。

參考文獻

1 Diener ED,Diener RB.New directions in subjective wellbeing research: the cutting edge〔J〕.Indian J Clin Psych,2000;27(1):2133.

2 劉萃俠,肖 健,耿曉峰.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測量結果的正向分布及其影響因素淺析〔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4):2046.

3 劉仁剛,龔耀先.老年人主觀幸福感及其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 (2):738.

4 劉仁剛,龔耀先.老年人主觀幸福感概述〔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3):191.

5 刑占軍.測量幸?!饔^幸福感測量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出版社,2002:110.

6 胡可芹,蔣曉蓮.老年人主觀幸福感與應對方式的相關性研究〔J〕.現代護理,2007;16(6):11512.

7 林崇德.發(fā)展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465.

第4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大學生;幸福感;現狀研究;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5918(2016)02-0060-02

2010年3月5日,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講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人民生活的更幸福,更加有尊嚴,讓社會更公正,更加和諧。中央電視臺也曾走向街頭采訪普通老百姓:你幸福嗎?可見幸福是成了全民共同關注的話題,也是每個人不懈追求的目標。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振興中華的偉大使命,影響著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因此我們要特別關注這一類主流群體,他們的幸福感決定著社會的穩(wěn)定發(fā)展及和諧共存,也決定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成果,因此研究大學生的幸福感,了解大學生的現狀并找出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路徑與方法,是一件十分有社會意義的事情。

一、大學生的幸福感涵義

幸福感,我們可以理解為人們所具備的客觀條件及需求價值等多個影響因素而共同作用產生的一種積極的心理體驗,這種體驗可以是對自身存在,也可以是對自身發(fā)展狀況來評價的指標體系。具體到大學生而言,他們的幸福感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學業(yè)進展、父母健康、家庭和睦、愛與被愛、個性自由、經濟寬裕、就業(yè)前景等方面。這些也反映出大學生其實追求的是一種穩(wěn)定、平和的心理狀態(tài),這種心理狀態(tài)可以看出是積極向上的,有利于他們的心理調適與成長成才。本論文根據大學生的實際狀況編制了“大學生幸福感現狀研究的調查問卷”,共設32道單選題和一道開放式問答題。主要是想了解大學生當前的人際交往、個人幸福、家庭幸福等幾個指標。

二、研究的對象與方法

本次調查對象是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大校本科生,調查范圍涵蓋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的18個學院25個專業(yè)的學生,學生年級主要集中在大三、大四。調查時間從2015年11月開始,此次共發(fā)放問卷350份,收回有效問卷330份,有效率為94.2%。

三、大學生幸福感現狀分析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fā)現大部分大學生對當前的學習生活還是較為滿意,其幸福感也是積極向上的,但是也不難看出也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的幸福感不強,心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人際關系及學習能力、自主能力方面。同時家庭環(huán)境也會對大學生的幸福感造成很大的影響,也不難看出,家庭關系和諧相處,幸福感指數較高,反之,幸福感指數較低。同時,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只是大學四年的一部分,伴隨著他們的還有學業(yè)壓力、就業(yè)競爭、人際交往能力缺乏和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這些都會影響大學生的幸福感。隨著社會技術革命的日新月異,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發(fā)生了很大的改變,很多人都是金錢至上的價值觀,導致正確積極的價值觀出現迷失,心理承受能力降低,嚴重的還會離幸福越來越遠,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問題。在目前讓你感謝到最幸福的事情的問題上,同學們的回答主要集中在收到生活費時、與父母與好朋友在一起、生活和諧、家庭幸福、學習進步,還有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假期在家、與家人溝通話題多、經濟獨立、與室友快樂相處、有時間去旅游、人生有目標、畢業(yè)找到一份好工作、有人愛有人關心等方面。

四、提升大學生幸福感的主要對策

幸福不是單純的享受,幸福也不僅僅只是擁有物質生活,更多的表現為人的精神生活,幸福是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幸福是一種不斷進取、不懈奮斗的人生過程,幸福也是一種善良的能力和品格,只有真正理解了幸福的涵義,才能體會到幸福的意義。因此如何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提升自己創(chuàng)造幸福的能力,也是高校每個教育工作者的使命與責任。

(一)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幸福觀。隨著社會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的豐富,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學生們享受著科技進步帶來的物質文明的同時,也必然會對其幸福觀產生負面的影響,比如享樂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傾向。雖然人活著是為了享受生活,也是為了滿足自身的需求,但是物質享受并不是衡量幸福的唯一標準,當代大學生更需要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明白幸福的真諦,用先進的理論思想去武裝頭腦,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見識,加強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完善自身的專業(yè)能力,形成自己的處事風格和人格魅力。

(二)提升大學生應對挫折的能力。在成功的道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會阻礙既定目標的實現,甚至無法完成任務,這些挫折會影響大學生的信心,也會產生不良的消極情緒。因此學會面對挫折、戰(zhàn)勝困難也是每個大學生需要學習的必修課,只有這樣才能形成樂觀、積極、向上、自信的良好品格,培養(yǎng)自己的抗壓能力,這樣即使遇到困難也不會產生畏難情緒,內心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去戰(zhàn)勝一切問題,相反如果總是生活在消極、頹廢、自暴自棄的陰影下,將不利于形成健康積極的心理素質,這樣遇到一點挫折將無法承受,久而久之幸福感也會蕩然無存。幸福之神只會擁抱那些熱愛生命、樂觀向上、豁達開朗的人,因此挫折并不可怕,選擇冷靜應對、從容淡定、積極面對才能夠走出困境,才能體會到幸福。

(三)教育大學生珍惜美好生活。家庭教育對一個孩子的影響至重要,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的言行舉止?jié)撘颇挠绊懼优虼思彝サ暮椭C、父母無微不至的愛都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幸福觀。作為家長,要讓孩子明白幸福是人生存的一種境界,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才能取得,幸福和不幸福都是相互的,每個人都要經歷幸福或者不幸福,讓其明白幸福其實也蘊含著痛苦。所以大學生要明白幸福并不是自始至終都陪伴著身邊的。當代大學生生活在和平年代,他們每天都過的衣食無憂,沒有經歷過貧窮的年代,所以無法理解過去一代人的辛苦,所以當碰到一些小挫折時就無法承受,只會一味抱怨生活的不平平,這都說明生活中幸福中卻不能珍惜幸福。用古人的話講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因此父母也多從自身的經歷教育子女,讓他們學會通過自身的努力去改變困境,去爭取獲得更多的幸福。

(四)培養(yǎng)大學生良好的品格修養(yǎng)。國外研究表明,人格因素是影響幸福感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也是最穩(wěn)定最有效的因素。積極人格品質的人認為生活都是美好的,因此他可以看到更多有利的因素,淡化消極的情緒,他們也更容易走出困難,享受美好人生。積極心理學認為,幸福與否不在于發(fā)生在人們身上的事件本身,而是人們對這件事情的看法及態(tài)度,人格品質也會決定對一定事件幸福感的評價。不難看出,一個人如果擁有樂觀向上、積極進取、寬宏大度、堅忍不拔的良好品質,那么他內心的幸福感會更加強烈,一點小小的收獲都會感到幸福的存在。從調查問卷的分析可以看出,當前的很大一部分大學生普遍缺乏這種人格品質,內心焦慮不安、患得患失、消極不滿會弱化他們的幸福感,因此不愿面對挫折、逃避困難也在所難免。培養(yǎng)大學生積極、樂觀、寬容、淡定、執(zhí)著的品格會對大學生未來的學習生活產生很大的幫助,使他們可以更好地去適應社會,更好地去工作。

第5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就業(yè)現狀;調查

近年來,生物醫(yī)藥產業(yè)作為國家戰(zhàn)略發(fā)展的支柱產業(yè),藥學領域的發(fā)展突飛猛進,在醫(yī)療界的影響力更是不容小覷,藥學的發(fā)展也是不可估量的,而且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識逐漸加強,重視養(yǎng)身,注重醫(yī)療。藥學領域飛躍性的進步引起社會對藥的青睞,必不可少對藥學生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藥學界的不同領域度藥學人才的要求也是不同的,此次的調查結果對在校藥學生的自我發(fā)展及學校培養(yǎng)教育模式的改進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我們進行了如下的調查問卷。

1 調查資料

分別制定紙質版和網絡版調查問卷,前者主要用于顯示走訪相對距離較近的校友并從他們那里得到一些就業(yè)的經驗等,后者用于相對距離比較遠或者不方便見面的校友使得我們的調查結果更具有普遍性。調查對象是來自湖北醫(yī)藥學院藥學院近10年畢業(yè)的校友,填寫方式為紙質版和網絡版均為匿名填寫調查表。

2 調查結果與討論

參與調查的校友人數為348人,其中各屆校友參與人數不等,調查問卷回收率為84.3%,紙質版126份調查問卷如數收回。在調研時所有被調查人員都已離校并參與工作或者選擇繼續(xù)深造。因此可以收集到更加具有普遍性和準確性的數據。

2.1藥學畢業(yè)生去向分析 在我們所有回收的調查問卷中男女比例為50.39/49.07。在所有調查人員中70.37%的畢業(yè)生在畢業(yè)之后選擇直接就業(yè),而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從事其他方向的總數為8.33%,其中女生中選擇繼續(xù)深造的人數要比男生多2.64%,但是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和其他方向的人數中男生要比女生多8.94%,見表1。

2.2從事工作與藥學專業(yè)的相P程度和其幸福感 在所有參與調查的人員中發(fā)現只有6.48%的人從事的工作是與藥學專業(yè)不相關的。并且從表2可以看出從事與藥學不相關工作的被調查人員中感到自己不幸福的人數達71.43%,而從事藥學相關工作人數中幸福比例高達一半以上。通過分析數據可知建議在校藥學生畢業(yè)之后選擇與藥學專業(yè)相關的工作可能會更加幸福。

2.3藥學專業(yè)在不同等級的城市的就業(yè)形勢與薪水 認為就業(yè)形勢比較樂觀的分布來看,二線城市要占58.14%,其薪資水平77.77%的人在4000元以上,一線城市就業(yè)形勢比較二線城市更加嚴峻,但其薪資水平都在5000元以上。三、四線城市雖然就業(yè)形勢不是十分嚴峻但其薪資水平卻遠不如一線二線城市,所以綜合考慮就業(yè)形勢,薪資水平,幸福感三個方面更加建議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在二線城市發(fā)展,見圖1

2.4就業(yè)時遇到的主要問題和工作單位對于藥學專業(yè)畢業(yè)生應具備的技能 40.74%的校友認為就業(yè)過程中求職方法和經驗的欠缺是最大的問題,其次是專業(yè)知識的欠缺和崗位信息不足,也是制約應屆藥學畢業(yè)生就業(yè)的主要因素,再次,不了解藥學的就業(yè)市場,對自己所要求職的單位缺乏了解,缺乏就業(yè)信息處理的技巧也是其影響因素(見圖2)。針對就業(yè)遇到的問題我們此次調查過程中畢業(yè)生一致認為人際溝通能力、綜合素質、社會實踐能力、思維與分析能力、專業(yè)知識、職業(yè)工作能力是用人單位比較看重的地方,見圖3。

2.5藥學畢業(yè)生就業(yè)信息獲取渠道 調查總人數中50%藥學生通過學校就業(yè)部門獲取就業(yè)信息(見圖4)。 表明求職過程中,學校對于就業(yè)信息的,就業(yè)過程中的指導至關重要。若學校就業(yè)指導工作不到位,必然會對學生就業(yè)造成影響。其次,通過參加校外招聘會、通過報紙、電視等得到相關就業(yè)信息分別占到24.07%、20.37%,所以學校要積極鼓勵畢業(yè)生貼合實際情況盡可能多的去關注就業(yè)相關信息。

3 總結

3.1藥學生就業(yè)指導工作 醫(yī)藥學院可以根據醫(yī)藥市場單位的需求調整課程設置,調整大學生培養(yǎng)計劃,形成畢業(yè)與就業(yè)的"無縫銜接"人才培養(yǎng)方式。本科畢業(yè)生個體的主觀能動性、性格特點、自我認知、心態(tài)觀念等在就業(yè)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因人而異、量體裁衣的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設計對促進大學生就業(yè)就顯得十分關鍵。

3.2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積極拓寬就業(yè)渠道 首先,樹立正確的就業(yè)觀。當前藥學生普遍存在擇業(yè)思想不實際、擇業(yè)目標期望值高等特點。目前市場就業(yè)環(huán)境促使畢業(yè)生首先要解決生存問題,然后是發(fā)展問題。因而必須引導藥學生樹立競爭就業(yè)思想,明確先就業(yè)后擇業(yè)觀念,再次,加強和發(fā)揮校企合作優(yōu)勢。最后,完善創(chuàng)業(yè)教育培養(yǎng)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創(chuàng)業(yè),拓寬藥學畢業(yè)生的就業(yè)途徑。

這次調研不僅深入地了解到藥學專業(yè)畢業(yè)就業(yè)形勢,也為各大醫(yī)藥類高校藥學專業(yè)在校生提供了一個對當今就業(yè)形勢的指導并提出了相關意見和建議,對在校藥學生和各大醫(yī)藥類高校更好地培養(yǎng)適用型人才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胡人杰,劉艷霞,張曉梅,等.藥學專業(yè)本科生畢業(yè)實習需求與就業(yè)意向調研[J].中國高等醫(yī)學教育,2010(11):26-28.

[2]米燕燕.高等藥學畢業(yè)生就業(yè)指導工作探究[J].教育與職業(yè),2013(17):96-98.

[3]湯文璐,茅以誠,洪蘭.在藥學生中開展醫(yī)學基礎教育的探討[J].中國臨床藥學雜志, 2014(4):256-258.

第6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文科;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情緒智力

作者簡介:孫虎林(1980-),男,江蘇灌云人,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講師。(江蘇?連云港?222006)

中圖分類號:G64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7-0079(2012)25-0137-02

幸福是人們一直追求的一種狀態(tài),人一切有目的的行為,其最終的目標都是追求幸福。幸福是什么,如何才能獲得幸福?研究者們一直在研究和探討幸福感的含義、成因和影響因素等。心理學家Diener(1984)從被研究者的立場和主觀感受來研究人的幸福,認為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就是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價。Diener認為主觀幸福感具有主觀性、相對穩(wěn)定性和整體性三個基本特點,主觀幸福感由認知成分和情感成分兩個基本成分組成,認知成分是指生活滿意度,情感成分包括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即現在學者一般都認同的主觀幸福感的三個緯度。

情緒智力是影響有效適應環(huán)境要求的一系列情緒的社會性知識和能力,是決定一個人在生活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將主要探討文科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及其與情緒智力的關系。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取整群隨機抽樣法,從連云港師范高等??茖W校中文系、經法系、外語系、學前教育系選取451名文科女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

2.測量工具

采用情緒智力量表(EIS)和主觀幸福感問卷對文科女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EIS是由Schutte等人(1998)根據Mayer & Salovey1990年的情緒智力理論編制而成的。EIS共有33道題目,采用5點量表形式,可以評估人們情緒感知、自我情緒調控、調控他人情緒和運用情緒能力。本次測驗EIS及四個分量表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85、0.72、0.64、0.64、0.60。

主觀幸福感問卷由三部分組成:總體生活滿意度量表(SWLS)、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量表(PANAS)、具體生活滿意度量表(LS)??傮w生活滿意度包含5個條目,積極情感包含6個條目,消極情感包含8個條目,具體生活滿意度包含20個條目,其中總體生活滿意度量表使用7點評定法,其他量表使用9點評定法。本次測驗主觀幸福感的三個問卷的內部一致性系數分別為0.76、0.82、0.88。

3.調查與統計方法

在輔導員與班長的支持配合下,研究者本人發(fā)放問卷,進行團體測試,問卷當場測試,當場收回。本研究共發(fā)放調查問卷451份,收回450份,剔除廢卷和不完全問卷后獲得434份有效問卷,有效率為96.2%。在這434名女大學生中,大一女學生241名,大二女學生193名;城市女學生64人,城鎮(zhèn)女學生119人,農村女學生251人;獨生子女136人,排行老大140人,排行老二及其他158人;她們年齡在18~22歲之間,平均年齡20歲。對于所得數據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二、調查結果

1.文科女大學生主觀幸福感特點

調查結果表明,文科女大學生總體生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3.76±1.14(滿分為7,中等水平為4),略低于中等水平;積極情感平均得分為5.28±1.45(滿分為9,中等水平為5),略高于中等水平;消極情感平均得分為3.16±1.10(滿分為9,中等水平為5),處于中等偏下水平;具體生活滿意度平均得分為5.70±1.06(滿分為9,中等水平為5),略高于中等水平。具體生活滿意度得分最高的五個項目分別是家庭(7.7)、道德(7.2)、朋友(6.7)、室友(6.5)、健康(6.5),得分最低的五個項目分別是實現自己的目標(4.7)、實現父母的期望(4.7)、學習習慣(4.9)、戀愛(4.9)、分數(4.9)。

從表1可以看出,大二女大學生的積極情感、具體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大一女大學生,大二女大學生的消極情感顯著低于大一女大學生;總體生活滿意度在出生排行上存在顯著性差異;總體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在家庭所在地上存在顯著差異。LSD平均數多重比較結果表明,獨生子女的總體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具體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排行老大的總體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顯著高于排行老二及其他的,城鎮(zhèn)的總體生活滿意度顯著高于農村的,城市的積極情感顯著高于城鎮(zhèn)的。

2.文科女大學生情緒智力與主觀幸福感回歸分析

以被試在主觀幸福感各個分問卷上的得分為因變量,以情緒感知、自我情緒調控、調控他人情緒和運用情緒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回歸分析結果表明,情緒智力各維度都進入對總體生活滿意度的回歸方程,總解釋率為9.8%,其中自我情緒調控最先進入回歸方程,接下來依次是調控他人情緒、情緒感知、運用情緒,只有運用情緒起負向預測作用;情緒智力各維度都進入對消極情感的回歸方程,總解釋率為9.3%,其中自我情緒調控最先進入回歸方程,接下來依次是運用情緒、情緒感知、調控他人情緒,只有運用情緒起正向預測作用;只有自我情緒調控和調控他人情緒進入對積極情感的回歸方程,總解釋率為16.4%。

以整體生活滿意度為因變量,以具體生活滿意度各個項目為預測變量,進行逐步回歸分析,只有經濟、自己、教育、實現自己的目標和社會關系進入回歸方程,總解釋率為27.6%,經濟滿意度的預測力較大。

三、討論

第7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

醫(yī)護人員;總體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R19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4208(2010109-0001-03

隨著社會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新型農村合作醫(yī)療的實踐,人們的醫(yī)療保健需求標準越來越高,從而對醫(yī)療服務體系的服務質量和水平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機構醫(yī)護人員作為基層醫(yī)療服務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關系著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的質量和效率,因而作為農民健康守門人的基層醫(yī)護人員的總體幸福感近年來受到了學界的關注。本文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WB)對240名貴州省余慶縣鄉(xiāng)鎮(zhèn)醫(yī)療機構醫(yī)護人員進行調查,并進行統計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采用隨機整群抽樣方法,選擇貴州省余慶縣下屬鄉(xiāng)鎮(zhèn)的9家衛(wèi)生院和衛(wèi)生室的醫(yī)護工作者為調查對象,本次調查共發(fā)放問卷260份,回收250份,剔除廢卷10份,有效問卷240份。在最終的樣本中,共有137名醫(yī)生,103名護士;男性共95名,女性為145名;高級職稱12名,中級職稱154名,初級職稱74名;較高學歷(本調查界定為本科及其以上)50名,較低學歷(本調查界定為大專及其以下)190名。

1.2 研究工具本調查采用總體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Fazio,1977,簡稱GWB)的前18項內容進行問卷測量。該量表是為美國國立衛(wèi)生統計中心制訂的一種定式型測查工具,用來評價受試者對幸福的陳述。本量表共有33項,其中的1、3、6、7、9、11、13、15、16項為反向評分,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測試樣本包括79名男性和119名女性,他們均為大學心理系一年級的學生。本量表前18項的男性平均得分為75分,女性為71分(標準差分別是15和18分)。本量表還通過將其內容組成6個分量表從而對幸福感的6個因子進行評分。這6個因子是:對健康的擔心,精力,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憂郁或愉快的心境,對情感和行為的控制以及松弛與緊張(焦慮)。

1.3

調查與分析方法調查前,研究者組織各醫(yī)院的護士長協同發(fā)放問卷,并對調查問卷進行說明,讓受測人員理解調查表的項目,問卷的內容包括一般情況(性別、類別、學歷、職稱)和總體幸福感量表兩個部分。參與調查的醫(yī)護人員獨立填寫并不記名完成并當場收回。調查數據采用SPSS16.0錄入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總體幸福感性別差異按照平均得分(男性75分,女性71分)比較,不同性別醫(yī)護人員總體幸福感水平:男性/>75分51人(54%),71分97人(67%),

2.2

總體幸福感及各因子得分性別差異對幸福感的因子進行分解,以顯示醫(yī)護人員的總體幸福感在性別上的差異,見表1。在性別的比較上,男性的總體平均分接近常模的平均分(75分),而女性的總體平均分稍高于常模平均分(71分)。6個因子得分在性別上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D>0.05)。

2.3

總體幸福感及各因子得分職稱差異本調查將職稱作為變量之一,通過方差分析比較不同職稱醫(yī)護人員的總體幸福感差異。結果表明,不同職稱醫(yī)護人員的總體幸福感得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4

總體幸福感及各因子得分醫(yī)護類別差異見表3。結果表明醫(yī)師和護士的總體幸福感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Jp>0.05)。在“松弛和緊張”因子上,醫(yī)師和護士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5 總體幸福感及各因子得分學歷差異按學歷劃分,醫(yī)護人員總體幸福感在學歷層次上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第8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關鍵詞 大學生 重復夢 幸福感

中圖分類號:B845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76

A Research on Repeated Dream Theme of University Students

LV Sansan[1], HONG Ming[2]

([1]Education Science School,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01;

[2]Education Science School,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

Abstract By investigating 264 university students, Repeated Dream Survey and Campbell Index of Well-Being are used to research. The results show as follows: The frequencie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Repeated Dream is comparatively high, 80.3% subjects have had Repeated Dream; The Repetitive Dream Themes is the most popular in university students' Repeated Dream, it is about 40.1%; The frequencies of Repeated Dreams varies differently among individuals, we haven't found the rule; the most popular emotion in Repeated Dream is negative, dread is the most emotion thereinto, it accounts for 31.8%;Being chased ,past experience, god and phantom, others and falling down are five most frequent themes in university students 'Repeated Dreams.

Key words university students; repeated dream; well-being

國外對重復夢進行了較多的理論和實證研究。Domhof.f G.W.①將重復夢分為五類,分別是:(1)創(chuàng)傷性的夢(Traumatic Dreams),曾經經歷的創(chuàng)傷情景不斷在夢中重復,給夢者帶來極大的不適;(2)完全重復出現的夢(Recurrent Dreams),使夢者感到困惑或驚恐;第三類,典型的夢(Typical Dreams),比如被追趕;第四類,重復某類主題的夢(Repetitive Dream Themes),比如總是夢見墜落等;第五類,重復某個成分的夢(Repeated Dream Elements),比如重復出現某人,某事,某一個地方等。有研究發(fā)現,②經?;蚩偸亲鲋貜椭黝}夢的成人被試的總體心理幸福感水平顯著低于很少或幾乎不做重復主題夢的被試,且前者夢中的消極情感體驗顯著多于后者。Calvin Kai-Ching Y.對香港大學生的調查結果表明,大多數人都會做典型夢且傾向于重復做。③重復夢的意義在于,它可能是在提醒我們注意某些在清醒狀態(tài)下容易被忽略的信息,或幫助我們解決困擾,或預示夢者的未來。④但國內對重復夢的研究成果很少,實證研究僅見于尹芳對青少年(調查對象為中學生)重復夢主題的調查,⑤而針對大學生重復夢的實證研究尚未見到。因此,筆者擬對大學生的重復夢進行調查并與尹芳及其他學者的研究結果進行比較,以便全面客觀深入地了解中國大學生重復夢的特點及其心理涵義。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對象

對隨機抽取的粵西某高校大學生被試進行團體施測,二份問卷同時發(fā)放,同時收回。共發(fā)放問卷273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得到有效問卷264份,問卷有效率96.7%。

1.2 測量工具

1.2.1 大學生重復夢調查問卷

由筆者在查閱相關文獻并結合訪談和預調查結果的基礎上編制,包括被調查者的個人基本信息,是否做過重復夢,重復夢的類型,夢中的情緒,夢發(fā)生的頻率及重復夢的主題等內容。重復夢的類型主要參考Domhof.f G.W.(2004)的分類,重復夢的主題采用尹芳(2010)的分類。

1.2.2 幸福感指數量表

由Campbell et al. (1976)編制,用于測查被調查者目前所體驗到的幸福程度,由總體情感指數量表和生活滿意度問卷兩部分組成,前者包含8個項目,它們從不同的角度描述了情感的內涵,而后者僅有一項。該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數據分析

對收集的數據使用SPSS17. 0進行管理和統計分析。

2 研究結果

(1)只有19. 7%的大學生報告從來沒有做過重復夢,做過重復夢的占80.3%,說明大學生重復夢的發(fā)生頻率較高。(2)重復某類主題的夢是最普遍的,占總數的40.1%,其次是重復某個成分的夢,占總數的31.3%。(3)重復夢無規(guī)律出現的次數占總數的78.3%,說明重復夢的發(fā)生無規(guī)律可循。(4)重復夢里的情緒多為負性情緒,占總體的69%,其中恐懼是重復夢中發(fā)生最多的情緒,占31.8%。(5)大學生重復夢發(fā)生頻率較高的五大主題依次是:被追趕(16.9%)、過往經歷(10.6%)、神靈鬼怪(9.4%)、其他(8.3%)、墜落(5.9%)。但飛翔的夢主題一個也沒有。(6)從來沒做過、做過但不記得、做過還記得三類被調查者的幸福感不存在顯著差異。

3 討論及展望

3.1 是否做過重復夢、重復夢發(fā)生的頻率、重復夢的類型和情緒體驗

本研究結果表明,80.3%的大學生做過重復夢,重復某類主題的夢占40.1%,重復夢無規(guī)律出現的次數占78.3%,恐懼、焦慮、憤怒和悲傷這四種主要的負性情緒占總體的69%,其中恐懼占31.8%。在尹芳的研究結果中,上述比例分別是86.4%,32.4%,40.3%, 58. 4%和38. 0%。很明顯,兩研究結果勾畫出大中學生在“是否做過重復夢”等四方面有基本相同的特點,雖然各自所占的百分比有些差異。這說明大中學生重復夢的特點具有很高的一致性,他們在夢心理方面具有很強的延續(xù)性。

3.2 重復夢的主題

本研究發(fā)現,大學生重復夢發(fā)生頻率較高的五大主題依次是:被追趕(16.9%)、過往經歷(10.6%)、神靈鬼怪(9.4%)、其他(6.3%)、墜落(5.9%)。而尹芳則發(fā)現,中學生重復夢發(fā)生頻率較高的五大主題依次是:被追趕(20.4%)、墜落(11.1%)、被侵犯(6.9%)、神靈鬼怪(6.3%)、性與愛種種(6.0%)??梢?,“被追趕”“墜落”“神靈鬼怪”在兩研究結果中都位列前五,且“被追趕”主題在兩研究結果中都位居榜首,遙遙領先于其他主題。

“被追趕”成為高居榜首的夢主題與現代人壓力過大有關?,F代人,無論東方西方,無論城市農村,無論學生成人,無論哪行哪業(yè),都存在著較大的壓力,而且是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大的壓力。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社會環(huán)境、工作壓力、個人成就是社會轉型期的“特色壓力”,企業(yè)中職位越高,壓力越大,20~30歲的人群成為各年齡段壓力之首。這些壓力沒有得到有效緩解,就會以“被追趕”的形式反映在夢中。無論追趕者是什么形象,野獸、妖魔鬼怪、陌生人、黑影或其他什么,都只不過是自己內心壓力的化身,被追趕的過程只不過是現實中被壓力追趕得或無路可逃或無處可藏的一種變形反映。Fang Yin等(2013)的研究結果證實女性比男性感受到更大的壓力,這會導致前者比后者做更多的“被追趕”夢。但并不是任何壓力都會轉化為“被追趕”的夢,只有當現實中的壓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又沒有得到有效緩解時,才會出現“被追趕”的夢。

奇怪的是,在本研究中,沒有發(fā)現一例飛翔的夢主題。而在尹芳的研究中,飛翔的夢主題占3.3%,超過其它13類夢主題。弗洛伊德把夢見飛翔同性聯系起來,認為飛翔的興奮可以等同于性興奮?,F代的夢研究者們一般認為,飛翔的夢主題顯示的是高高在上、不斷提高、青云直上、好高騖遠、逃避現實等,還可以表示性的快樂。用這兩種觀點都無法解釋在本研究中沒有重復出現過一例飛翔夢主題的事實。也基本可以排除由于研究缺陷而導致這一結果。因為該調查全部由本人親自施測,嚴格控制了可能影響測試結果的因素。測試后又進行了大范圍的訪談。訪談結果證實被調查對象中有極少數人做過關翔的夢,但沒有重復做過。為什么會出現這種不同的結果?這對大學生意味著什么?對此,筆者目前還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3.3 幸福感與是否做過重復夢的關系

本研究發(fā)現,從來沒做過、做過但不記得、做過還記得三類被調查者的幸福感不存在顯著差異。這與尹芳(2010)的研究結果一致,但不同于N.Pesant等的研究結果。一項以美國大學生為被試的調查研究發(fā)現,現在還在做重復夢的被試的心理幸福感顯著低于從來沒做過重復夢和以前做過重復夢的被試。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幸福感的差異,文化因素就是其一,文化差異可能導致國家之間的平均幸福感存在著穩(wěn)定的差異,同一國家內不同民族間幸福感也存在差異,而重復夢也只是影響因素之一。同時,影響因素有積極和消極之分,它們之間會發(fā)生復雜的相互作用,從而使得研究結果不一致。

3.4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除了要搞清楚上述飛翔夢主題調查結果出現差異的原因外,后續(xù)研究還要在以下幾方面下功夫:

首先,本研究被試來源于粵西某高校,樣本的代表性及數量都有所欠缺,后續(xù)研究要擴大被試的取樣范圍,要考察不同文化特別是不同亞文化(比如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下大學生重復夢的特點。

其次,本研究只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加之影響幸福感的因素眾多,因此不能對諸如重復夢對主觀幸福感是否有影響,有多大影響,如何影響等問題作出肯定的回答。后續(xù)研究要在已有研究基礎上,采用多變量多方法設計,探明各相關因素間的關系及其作用機制并探索幫助深受重復夢困擾的人群走出困境的有效方法和途徑。

最后,要進一步厘清重復夢和典型夢各自的特點、心理涵義及其相互關系,要進一步明確不同的夢主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對不同人群(如男人,女人,老人,孩子,孕婦等)的意義及重復夢的內容與夢者現實生活經驗的關系。

注釋

① DomhoffG W. Finding Meaning In Dreams: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Berlin: Springer, 2004: 186-203.

② N. Pesant,A. Zadra, M. Miller, D.C. Donderi..Repetitive Dream Them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Well-Being. Journal of Sleep Research , 2000 (9), Supplement 1 ,151.

③ Calvin Kai-Ching Y. Typical Dreams Experienced by Chinese People. Dreaming, 2008,18(1),1-10.

第9篇:幸福感調查問卷范文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及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老齡人口越來越多,而農村的孤寡老人與空巢老人又占了相當大的比例。部分農村地區(qū)老年人養(yǎng)老保障無著落,生活照料無依靠,心理狀況上表現出主觀幸福感較低,尤其是高齡老年人體弱多病,生活狀況堪憂,心理生理狀況更讓人擔憂。

目前,國內外已有大量有關農村地區(qū)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但其研究對象多以經濟較發(fā)達、社會福利制度較完善的地區(qū)的老年人為主,而對西北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指數的研究目前比較少。然而,西北農村地區(qū)老年人所處環(huán)境和自身生理和心理的特殊性,使得其幸福指數與經濟較發(fā)達、社會福利制度較完善等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指數存在明顯的差異,西北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指數不僅影響到其自身晚年的生活質量,而且還會影響我國老年人整體的晚年生活質量。

因此,從實際出發(fā),研究并提高農民幸福指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著力提高農民幸福指數,將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基于西北五省部分農村地區(qū)中老年人幸福指數調查,分析當前影響農民幸福指數的因素,旨在反映民生民意,為政府制定出臺相關政策、提高農民幸福感、構建社會主義新農村起到重要作用。為我國各級政府及社會,以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感為標尺,有針對性解決農村孤寡老人的養(yǎng)老問題,提升其晚年生活質量,進而提高我國老年人整體的晚年生活質量提供建設性建議有重要意義。

二、調查設計

1.調查方法

(1)調查對象的選取。本次調查對象是西北五省農村地區(qū)50歲以上的老年人,隨機選取西北五省農村地區(qū)50歲以上的老年人,發(fā)放調查問卷400份,有效問卷364份,有效回收率91.0%。

(2)抽樣方法。本次調查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由于老年人的身體狀況和文化程度等原因,在問卷調查時,我們采取讀出來由老年人選擇回答的方式,由于我們事先說明了問卷的匿名性和保密性等問題,絕大多數老人都能如實回答問題。為了對調查對象進行更加深入的了解,在問卷所問問題之外,我們對部分老年朋友進行了訪談。

2.研究變量

本研究采用的問卷,參考國家對于幸福指數的設計,結合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實際生活狀況,以及西北五省特點三方面綜合設計而成。問卷的主要測量工具涉及以下幾個部分:

(1)個人基本情況。包括年齡、民族、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婚姻狀況、有無子女及子女數量、老人居住情況、健康狀況等變量。

(2)幸福指數的構成。構成幸福指數的指標有為個人幸福指數,包括生活水平、健康狀況、人際關系、社會參與、未來保障等內容。

在影響老年人幸福指數指標的設計上,我們考慮更多的是以下幾點:

(1)根據農村地區(qū)老年人情況的特殊性,我們在設計問卷時,更多地注重老年人實際生活的狀況,如:身體狀況、財務狀況、居住條件、人際關系等。與此同時,為了解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希望,問卷中也涉及到了感情方面和愿望方面的問題。

(2)在中國家本位的社會中,老年人以家為生活的中心,兒女是老年人生活幸福與否的重要影響因素。對于和兒女一起住的老人來說,兒女的生活狀況與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對于單獨住的老人來說,兒女仍然是他們生活中的希望和寄托,所以我們設計了對于兒女生活滿意度和家庭氛圍(兒女們是否孝順、老兩口是否和睦等)兩個問題。

3.幸福指數計算方法

在幸福指數計算方面,本文采用百分制,最高分為100分,分數越高表示幸福感越強烈。我們將其設定為91~100分為很幸福,81~90分為比較幸福,71~80分為一般幸福,60分及以下為比較不幸福,61~70分為感覺不到幸福幾個檔次。詳見下表:

三、結果與分析

1.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幸福感的總體狀況

根據以上數據統計與分析(詳見上表),我們得出:西北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指數是比較高的,他們總體上生活得很幸福。

2.滿意度與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幸福指數

(1)財務總體滿意度與幸福指數之間的關系。財務狀況涉及人的基本生存權,它分為收入狀況、享受的國家保障、對醫(yī)療費用的承擔能力、居住條件等方面。這也許是調查中幸福指數選擇一般偏上分數(61~100)的人占到92%的原因。

(2)情感滿意度與幸福指數之間的關系。在調查中,我們也發(fā)現一些老年人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寂寞感,以及對被人關心、陪伴的渴望。美國社會學家羅伯特?韋斯將老年人的孤獨分為情感性孤獨和社會性孤獨兩類,情感性孤獨是指缺乏家庭成員間的交流,社會性孤獨是指缺乏朋友間的交流。被調查的農村地區(qū)有部分喪偶老年人,無論是在情感性還是在社會性上都呈現出孤獨感較高的情況,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

(3)子女生活狀況滿意度與幸福指數之間的關系。每一代人的生活狀況注定要受到自己所處的關系網絡中其他人的巨大影響,老年人也是如此。這主要體現在子女狀況影響老年人心情和對生活質量的感受。在分析老年人對生活滿意的原因時,除了經濟上無憂無慮之外,不用操心兒女、兒女生活條件好、兒女家庭幸福、兒女有工作、兒女孝順等也都是重要原因。

(4)民族及與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幸福指數之間的關系??紤]到西北五省是蒙、藏、回等少數民族較為集中的地區(qū),我們在設計問卷時,特意加入了民族與的問題,旨在探究民族及與農村地區(qū)老年人幸福指數之間是否存在相關關系。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地區(qū)老年人的幸福指數還是比較高的,認為自己生活幸福的調查對象比例占到了79%。在訪談中很多老年人談到在經歷了這么多的磨難后能夠活到現在已經很不容易了,趕上了這么好的社會環(huán)境,生活中沒有不幸的事就是幸福了。

四、小結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