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教材學習材料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教材學習材料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教材學習材料

第1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一、感覺開展這次教育活動很重要很有必要性。這次教育活動是上學期師德建設活動的繼續(xù)深入和發(fā)展,這次活動主題比上次更實際更具體了,是提高師德水平的有效途徑。周濟部長曾經指出:“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責任就辦不好教育”。愛與責任,是整個教育事業(yè)的立業(yè)之基石、興業(yè)之根本。以“愛與責任”為主題的本次教育活動,就是要從師德建設的領域中做起,著力塑造深切的教師之愛,培養(yǎng)教師的責任意識。區(qū)教育局文件中明確指出:“愛”,就是要立足于熱愛教育事業(yè),熱愛本職工作,關愛每一個學生;“責任”,就是要著眼于為民族復興、國家未來、學生終生幸福負責。對我們特殊教育學校來說,“責任”,就是要著眼于為殘疾學生未來的生存和幸福負責。我將以積極的姿態(tài)滿腔的熱情投入到這次師德建設活動中。

二、對“工作就是服務”的理解。“工作就是服務”這句話很有理論深度,高屋建瓴,是對我們學校的各部門負責人和各位教職員工的工作性質和工作態(tài)度的高度概括,是本次教育活動的具體實踐,也是我們下一步工作的指南。“工作就是服務”就是讓我們在工作中如何體現(xiàn)愛、如何去落實責任,也就是把教育活動同實際工作要結合起來,以“工作就是服務”這一新觀念統(tǒng)領我們的各項工作,以服務的姿態(tài)做好各自的工作。

我們的工作從大處講就是為社會服務,為國家服務,為人民服務,因為教師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各種合格建設人才的重任。往小處說,就是為學生服務、為學生家長服務。學校的一切活動必須從學生和學生家長的需求出發(fā),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和學生家長的愿望。對學生的全面負責就是全面服務,只有服務到位,學生和家長才能滿意。

為學生乃至學生家長提供到位的服務,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要有強烈的為學生服務的意識。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2、要有較強的服務能力。不斷學習業(yè)務知識提高自己的業(yè)務能力,業(yè)務能力提高了才能提高服務能力。

3、要有明確的服務內容、服務范圍。要在自己的工作范圍內干好本職工作,為師生和家長服務。

4、要有規(guī)范的服務過程。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以持之以恒的熱情服務人。

5、要有較高的服務水平和穩(wěn)固的質量保證。要遵守各種法規(guī)制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2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專家型教師主要指在教育教學的某一方面(主要是學科教學或學術研究領域)有專長的教師。專家型教師首先應具備一般教師所具有的素質,同時專家型教師要參與教育科研工作,要成為研究者,不能只是停留在“知識傳遞者”的角色上,而是自己在實踐中進行研究和探索。專家型教師應具備有求知欲、主觀能動性和自學愿望、有合理的工作方式的知識、有演繹、歸納和類比的能力;在進行一項活動時具有確定其不同階段所必須遵循的邏輯順序能力;有形成和修改假設,擬定觀察計劃或實驗計劃以及理出事實與現(xiàn)象之間聯(lián)系的能力;對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材料能夠加以處理,使之系統(tǒng)化,并且予以說明,從而得出結論;有獨自作出具有科學根據(jù)的決定的能力;有清楚、確切、簡潔的表達能力。美國聞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曾提出確定專家型教師不同于新手的三個基本方面:第一個方面是關于知識,專家不僅要有所教學科的知識,如何教的知識以及如何專門針對具體要教的內容施教的知識,而且還要具有從事科學研究方面的知識,尤其在專家擅長的領域內,他運用知識比新手更有效;第二個方面是關于問題解決的效率,專家與新手相比(在專長領域內),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的工作;第三個方面是洞察力,專家比新手(同樣也是在專長領域里)有更大的可能找到新奇和適當?shù)慕鉀Q問題的方法。由此可以看出,專家型教師與一般教師最大的不同在于:專家型教師必須把握一定的從事科學研究的知識和方法,具備一定的科學研究能力,即他們必須具備一定的科研素質。只有教師科研素質的提高,才會有科研質量的提高,才會有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學活動才能真正顯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專家型教師的素質結構

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和進步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要求,教師專業(yè)化為確立專家型教師質量標準提供了依據(jù)。國內外的學者對這一問題紛紛發(fā)表自己的見解,美國學者論述了受學生喜愛的教師特征有三方面:親童性:愛護學生,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考慮學生的需要,鼓勵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與進步;安全感:教師在學生面前的自信和隨和以及由此形成的教師威信;個人組織能力和綜合能力;教學組織、班級治理、課業(yè)規(guī)定等方面的使學生可以接受的能力、魄力和態(tài)度。我國學者葉瀾提出未來教師的理想風格是“對人類的熱愛的博大的胸懷,對學生成長的關懷和敬業(yè)奉獻的崇高精神,良好的文化素養(yǎng),復合的知識結構,在富有時代精神和科學性的教育觀念指導下的教育能力和研究能力,在實踐中凝聚生成的教育聰明?!碧扑闪值热颂岢隽巳S一體的教師的教育素質結構,即教師素質包括認知結構、專業(yè)精神和教育能力三方面,教師的教育素質結構是這三個維度組成的精神世界,其中認知結構起導向和支配作用,專業(yè)精神起動力作用,教育能力起保證作用,三者是彼此聯(lián)系、相互影響、制約、滲透的有機統(tǒng)一整體。

具體專家型教師的素質結構包括如下幾個方面:

1.高尚的師德

師德是教師的靈魂,教師的師德對于學校教育的成敗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高尚的師德包括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強烈的事業(yè)心和奉獻精神;科學的世界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強烈的責任感和對學生的尊重、關心和愛護;處處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師愛是師德的核心,師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它不僅能夠提高教育質量,也會促進學生的成人和成才,影響學生的身心發(fā)展、人格形成、職業(yè)選擇和人生道路的轉變。教師的師德是教師個體的人格魅力的反映。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guī)范、道德的規(guī)范、人們的楷模、父母的替身,教師的人格作為師德的有形表現(xiàn),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能產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教師的人格對年輕心靈的影響,是任何教科書、道德箴言,任何獎勵和懲罰制度都不能替代的一種教育力量。

2.科學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師在對教育工作本質理解基礎上形成的關于教育的觀念和理性信念。是否具有科學的教育理念是區(qū)分經驗型教師與專家型教師的重要標志。教師是教育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持有什么樣的教育觀念,不僅直接關系著教師的教育行為,而且還間接地影響著未來教育的性質與發(fā)展。作為專家型教師要樹立尊重愛護學生,注重開發(fā)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個性全面發(fā)展的教育觀;樹立“教師的主要職責是越來越少地傳遞知識,而越來越多地激勵學生思考,教師將越來越成為一位顧問,一位交換意見的參加者,一位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矛盾論點,而不是給出現(xiàn)成真理的人”的教師觀;樹立學生是有主觀能動性的千差萬別的個體,是教育活動的主體,是學習和發(fā)展的真正主人,學生有多方面發(fā)展的需要和發(fā)展的可能,教育應不斷滿足學生發(fā)展需要,促進學生盡可能發(fā)展的學生觀。

3.相當?shù)膶I(yè)知識和專業(yè)能力

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前提和保證。一般地說,專家型教師的知識結構包括普通文化知識,學科專業(yè)知識和教育學科知識三方面的內容。強調教師對普通文化知識的把握,是因為普通文化知識本身具有陶冶人文精神,涵養(yǎng)人文素質的內在價值,它能豐富人的文化底蘊,使人性更加完滿,專家型教師對普通文化知識的把握不僅要淵博,而且要精深,要內化到個體知識結構中去。把握學科專業(yè)知識,不僅要求教師對自己所教學科的基本內容有深入透徹的了解,還要了解學科的架構,發(fā)展脈絡及學科信念等內容。教育學科知識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生理學、教學法及教育科學研究等方面的知識,這是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要求。專家型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除了應具有教學能力、組織治理能力、決策能力、交往能力外,還必須具備相應的教育科學研究能力。這是專家型教師區(qū)別于一般教師的根本所在。眾所周知,進行教育科學研究是一個復雜的熟悉過程,了解一些科研知識,把握一些具體研究方法,只是為進行科學研究提供了基礎,具備一定的科研能力才是從事科研工作的根本前提。教育研究能力是一個綜合的能力結構,一般來講,它包括以下幾種能力:定向能力、理論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評價分析能力、組織科研活動的能力。六種能力在每個人身上的不同發(fā)展水平,就形成了每個人不同的研究風格。

4.勇于創(chuàng)新,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造性

21世紀的發(fā)展呼喚創(chuàng)造型人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的培養(yǎng)乃至創(chuàng)新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都與教師有著最為直接的關系。沒有教師的創(chuàng)造性,很難培養(yǎng)出適應未來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創(chuàng)造性的學生。是否具有創(chuàng)造性是區(qū)分“教育家”與“教書匠”的重要標志。專家型教師“不是傳聲筒,把書本的東西由口頭傳達出來,也不是照相機,把現(xiàn)實復呈出來,而是藝術家、創(chuàng)造者。”專家型教師要具有創(chuàng)新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即對教育發(fā)展前瞻能力,能迅速感悟、準確判定處于生成和變動的教育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新趨勢和新問題;具有教育聰明,及時把握教育時機,能根據(jù)實際環(huán)境選擇和決策,調節(jié)自己的教育行為;尊重科學,不盲從和迷信權威,有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和新奇別致的教學內容;善于進行科學研究,能創(chuàng)造性地把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融會到自己的思維模式和工作模式中去,對解決問題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主張。

三、專家型教師成長的五大支柱

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提出未來教育的目標即:使受教育者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這就要求專家型教師要學會志遠,學會認真,學會合作,學會學習,學會研究。

1.學會志遠

學會志遠,遠離浮躁,樹立矢志不渝、終身從教的理想,牽引自己不斷攀登個人潛能的高峰。志遠即志存高遠,亦即樹立遠大的理想。理想是人們奮斗的目標。人的一生無論從事什么職業(yè),都需要有高遠的志向(目標)的牽引。理想是遠航的標燈,有了它才有了前進的航向。

教師從事的工作是為了學生的一生發(fā)展負責,為了整個社會的進步奠基的工作,歷史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更需要每位教師要有鴻鵠之志,不斷完善自己,“修身、齊家、治國”,使自己的人格、品行、學識成為學生成長道路上的一面鏡子端端懸掛、一面旗幟高高飄揚、一座山峰巍峨聳立。一位教師只有將國家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立志成為專家型、學者型教師,坦然面對浮躁的世界,甘于清貧,耐得住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矢志不渝,才能激發(fā)出強勁的動力,才能使自己的潛能開挖到極致!

2.學會認真

學會認真,嚴謹務實,養(yǎng)成克盡職守,精益求精的習慣,做教人求真的真人。

認真是一種嚴謹?shù)墓ぷ鲬B(tài)度。有了遠大的理想,在實現(xiàn)的過程中,態(tài)度左右著你的行動。持之以恒,鍥而不舍,愈挫彌堅等這些態(tài)度是把理想達及現(xiàn)實的舟楫。

教師的教育對象是正在成長的、具有鮮明個性的活生生的個體,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逐步形成,這無疑要求從教者要象對待綠葉上的露珠一樣認真精細的善待每一位學生。具體地說:教師平素的工作要一板一眼,要精致每個環(huán)節(jié),細雕每個問題,實事求是,表里如一,沒有半點虛假和浮夸,準確的傳承文明,科學的啟迪聰明,真摯的感悟人生,讓學生追求至真至善至美;教師在與學生交往中有一雙認真的慧眼,對待學生成長中的問題,見微知著,明察秋毫,及時指點,耐心幫助,對于成長中的亮點,善于捕捉,及時鼓勵,促其光大。

認真的人會時時處處都完善細節(jié)。作為認真的教師,應懂得:教育無小事,事事為育人;教師無小節(jié),節(jié)節(jié)皆楷模。教師的人格,就是教育的一切(烏申斯基)。教師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心中永遠裝著學生,為學生的生動活潑發(fā)展,撐起一方藍天。

3.學會合作

學會合作,雙贏共進,形成取長補短、相攜互助的協(xié)作氛圍,共創(chuàng)美好前景。

人類已進入了“合作”的時代,什么是合作?在《沒有人能獨自成功》一書中是這樣界定的合作:合作是所有組合形式努力的開始。一群人為了達到某一特定的目標,而把他們自己聯(lián)合在一起。拿破侖把這種合作稱之為“團結努力”。

知識經濟時代,為什么成了離別了單槍匹馬闖天下“孤膽劍客”時代而成為攜手并肩走天邊“聯(lián)手合作”的時代呢?其一,合作是社會生產力發(fā)展的客觀要求。由于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各個行業(yè)之間、各門科學之間等的分工越來越精細,而每個人所涉獵得知識及能力,相對浩瀚的知識海洋及紛繁復雜的世界而言,又是有限的。故而要完成一件事、成就一項事業(yè),需要多方合作;其二,合作也是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的需求。合作是一種聰明的聚合,采眾家之長,優(yōu)勢互補,眾人劃槳開大船,團結就是力量,這種力量推動著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再者,合作也是現(xiàn)代人自身發(fā)展的需求?!冻晒Φ钠唔椓晳T》中指出:第四項習慣是雙贏,第六項習慣是合作協(xié)調。合作是“1+1>2”的效應,合作是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彼此交換,雙贏共前。合作就是相互支持,相互幫助,相互啟智開思。學會合作以經是現(xiàn)代人的基本的生活方略,必備的基本素質。

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迫在眉睫,而起要害是教師要學會合作;再者,新的課程計劃的頒布,新教材的推行,新的課程理念的逐步滲入,不同學科的相互融合,及與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整合等等這些都要求教師間彼此合作,共同提高;還有,教育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等多方面相互配合,共育英才。在此系統(tǒng)中,教師要學會與家長及時溝通,形成教育合力;教學過程,是師生互動、溝通的過程,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民主、平等合作的伙伴似的關系,這樣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才會有效的開挖。因此,教師學會合作顯得尤為重要。

那么,怎樣合作呢?

首先合作者要有共同的目標,明確的目標,能使合作者形成合力執(zhí)著的去追求。合力在物理學中是指:多個矢量在方向一致(共線同向)時,矢量值最大;而多個矢量組合在一起有夾角時,會形成內耗,矢量值較小。共同的價值追求即方向一致,可以使大家產生合力;再有,合作者集思廣益——凝成合力的智力支持,合作者積極參與——凝成合力的行為保證,合作者相互體諒——凝成合力的情緒協(xié)調。如在課堂教學中的師生合作,要用明確的教與學的目標來指引,要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緯度的準確定位,讓師生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課堂的探究中去,使課堂真正成為師生成長的樂園。

4.學會學習

學會學習,與時俱進,養(yǎng)成苦耕不輟,終身學習的習慣,積極打造學習型組織。

許維誠先生在為《學習科學大辭典》作序中寫道:“從個人來說,在無限廣闊的知識海洋中,如何快速的獲取自己的那一部分知識?隨著事業(yè)的發(fā)展,又如何補充知識來滿足新的需要?面對知識本身的不斷發(fā)展,又如何能做到不落后于時代?這些問題都告訴我們,學習是每個社會成員終身的事情?!睂W習是一生一世的事,是現(xiàn)代人的第一需要。從某種角度說,學習已經成為每個現(xiàn)代人的生存和發(fā)展格調。只有學會學習,我們才能當今社會大潮中搏風擊浪,勇往直前。

學會學習的內涵:學會把握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能夠通過探索,獨立地進行有效的學習。作為一名教師在專業(yè)成長的道路上學會學習尤為重要,其原因有二:

其一:學校的教育功能要求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學習是教師從教的基石,《學習的革命》一書中指出“全世界在爭論這樣一個問題:學校應該教什么?在我們看來,最重要的應該是兩個科目:學會怎樣學習和怎樣思考。”作者提出相互聯(lián)系的四部分課程模式即:個人成長課程、生活技能課程、學習如何學習的課程、具體內容的課程。要指導學生怎樣學習,教師應是學習的典范,應該率先學會怎樣學習。教給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的方法,而非簡單的奉送真理,以即授之以漁。

其二:知識迅猛更新客觀上要求教師學會學習。據(jù)技術猜測專家測算,人類的知識,目前是每三年就增長一倍。西方白領階層目前流行這樣一條“知識折舊率”:一年不學習,你所擁有的知識就會折舊80%。面對知識的蜂擁而至,我們必須學會從中篩選、檢索、加工、整理這些信息,從中提取出最有利于自己生活、最有利于師生發(fā)展的信息,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課堂常教常新,永遠流淌著時代的春水。

綜合國際、國內的一些研究成果,教師要做到“學會學習”,應當具有以下學習能力:把握熟悉世界的工具,學會學習的方法;有效地溝通與表達;泛讀和理解的技能;探究推理、解決疑難的能力;獲得、處理與應用信息的能力;創(chuàng)新的意念;開展研究的能力;終身學習。

教師具備了較強的學習觀念,要漸次形成一定的學習能力,養(yǎng)成了學習的習慣,就需要在教書育人的實踐中學習、學習、再學習,全力建設學習型學校。具體操作層面:

(1)個體學習

教師個人要勤學不輟,學會學習是每位教師的人生主餐。首先教師要主動學習間接經驗。其途徑是向書本學習,博覽群書,一本好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無限廣闊的海洋(凱勒語);向四周其他同仁學習,學習他們的教書育人的經驗和方法,結合自己的實際巧妙移植,可以少走彎路;利用計算機網絡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yǎng),熟練的運用計算機獲取、傳遞和處理信息。再者,要積極主動積累直接經驗。要向實踐學習,實踐出真知灼見,實踐長才干。學習中有三點非凡重要:一是迅速獲取有用信息;二是利用它來解決問題;三是變革它推陳出新。

(2)互動學習

師生間的教學活動,主旨是培養(yǎng)學生學會積極主動的學習。課堂教學是對話、交流與知識建構的過程。教師是師生從事知識建構與發(fā)展的實驗室,要積極實現(xiàn)師生間、生生間的互動探究活動。師生、生生、生與媒體間可以嘗試專注式學習、合作學習、專題學習、網絡探索學習、研究性學習等方式,使我們的學習真正能激發(fā)學生的愛好,使之愿學、樂學、創(chuàng)造性的學。網絡探究學習是一種以單一主體探索為導向的學習活動。它經常以網頁呈現(xiàn)問題作為開始,引導學習者解決問題。在學習活動中,學習者如同一位探險者,與一群各俱專長的探險高手,在網絡中作知識探索。

(3)團隊學習

我們的社會正從“學歷化社會”走向“學習化社會”,學習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生活即學習。許多國家提出如新加坡等建設學習化的國家,上海等城市提出建設學習化的城市,我們教師工作成長的學校也應經過全體員工的努力而打造為學習型的學校。

如何使我們的學校向學習型的學校邁進?

彼得·圣吉在《第五項修煉》一書中提出的五項修煉是改善個人與組織的思維模式,使組織邁向學習型組織的五項技術。這五項技術是: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團隊學習,系統(tǒng)思考。五項修煉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能孤立或分割開來。學校要有自己鮮明的辦學理念和教育哲學,用共同的遠景目標培養(yǎng)成員對學校的長期承諾,客觀的審閱自己,不斷改善心智模式,團隊中成員不斷超越自我,相互學習,取長補短,從全局利益出發(fā),全面提升整體的教書育人水準,全力打造學習型學校。

5.學會研究

學會研究,探索反思,養(yǎng)成勤于思考,勇于創(chuàng)新的習慣,努力做專家型教師。

“教師即研究者”是國際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理念。教師要想獲得持續(xù)性發(fā)展,適應教育改革的要求,就必須在自己的從教生涯中不斷的反思,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改進。教育研究是采用科學的方法,對教育現(xiàn)象和教育實踐中的事實,進行了解、收集、整理、分析,從而發(fā)現(xiàn)和熟悉教育現(xiàn)象的本質和客觀規(guī)律。

(1)教師為什么要成為研究者?

首先,教師成為研究者是時展的客觀要求。教學系統(tǒng)是有教師、學生、教材、媒體等要素構成。其中教材即教學內容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要不斷融入新鮮的血液,教師要更新知識結構,不斷整合教材;新的課程開發(fā)國家把部分權力下放給學校和教師,教師即是課程的消費者,也是課程的開發(fā)者、設計者,這就要求就是應以研究者的身份進行課堂教學實踐;教育的對象學生他們具有鮮明的個性、不同的智力水平等等,這需要教師因材施教,創(chuàng)造性地進行教育,開挖他們的聰明潛能,這些無疑都必須教師具備較濃厚的科研意識,要求教師在研究狀態(tài)下工作。

其次,教育研究是教師成長的必備條件。從教師專業(yè)成長的角度說,教師的專業(yè)知識拓展、專業(yè)能力提高和專業(yè)情意的發(fā)展,都離不開研究。一名師范畢業(yè)生由新教師成為合格教師,可以在實踐中感悟或師于名師,而模擬和向老教師傾角是一條成為合格教師的捷徑,可以少走彎路,縮短成熟期;而又基本勝任到名家名師的成長,則需要像科學家那樣的探索研究,用理性的目光,大膽嘗試,創(chuàng)造性地改進自己的工作,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成為業(yè)內的行家里手。國內外許多教育家,如美國的桑代克、我國的陶行知等人,他們都是教師出身,但他們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探索出教育的真諦,成為大教育家,被后人敬仰。

最后,只有教師成為研究者,才能使教研活動根植于課堂,也才能使教育研究成果很好的在教育實際中加以應用較好的變?yōu)榻逃a力?!敖處熂囱芯空摺边\動的積極倡導者藤豪斯談到:“假如沒有得到教師這一方面對研究成果的檢驗,那么就很難看到如何改進教學,或如何能滿足課程規(guī)劃。假如教學要得到巨大的改進,就必須形成一種可以使教師接受的,并有助于教學的研究傳統(tǒng)?!苯處熗ㄟ^研究,可以轉變傳統(tǒng)的教育思想,樹立現(xiàn)代的教育發(fā)展觀、人才觀、教育教學觀構建新的教育理念,使教育改革發(fā)展的先導和動力;還可以構建以生為本的高效的課堂創(chuàng)新模式,推進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深入,教育研究的理想是,每個課堂都是實驗室,每一位教師都是科學共同體的成員。

(2)教師如何成為研究者?

首先,學校創(chuàng)設優(yōu)良的外部環(huán)境,為教師成為研究者提供發(fā)展空間。學校要以“科研興?!睘榍腥朦c,建立激勵教師進行教育科研的機制,提供必要的研究硬件如研究經費、研究的必要設備等,定期組織教師間、教師與專家間的交流,確實把教師的研究落到實處。

第3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關鍵詞:高校;學前教育;手工教學;材料選擇;

創(chuàng)新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的不斷深入發(fā)展,當前人們普遍要求開展素質教育,而學前教育能夠對人的一生產生重要影響,美術教育在學前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手工是美術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著異常豐富的內容。

一、選擇手工材料

手工材料在現(xiàn)實生活到處都是,不但可以在文具店中買到,而且也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不能解決手工課材料不足的問題,因此教學效果差強人意??梢岳脛?chuàng)新教學模式解決這一問題,創(chuàng)新手工材料,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相同的材料由于認識角度不高也會帶來不同的感受,由于其在質地、肌理等各個方面表現(xiàn)為明顯不同,因此學生可以制作出各種各樣的作品。

二、培養(yǎng)手工材料意識

只有深入實踐當中才能開展創(chuàng)新,在手工教學中,要想培養(yǎng)學生的材料意識就需引導學生制作手工作品,使學生在實踐中認識生活中的材料,才能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材料,開展積極創(chuàng)作,提高材料意識。

(一)指導學生根據(jù)實際情況發(fā)現(xiàn)手工材料

如農村在一年不同季節(jié)當中都有不同的材料,春天柳樹發(fā)芽了,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利用柳枝編一些手工制品。夏天如果能夠看到蘆葦,那么也可以用來編制,還能夠抽去蘆葦中的中心,空的蘆葦管可以制作成哨子。秋天擁有的制作材料更為豐富,可以引導學生去收集不同的谷物或種子制作拼貼與疊畫,利用顏色不同、形狀不同的樹葉制作貼畫等。冬天遇有下雪時可以玩堆雪人打雪仗的游戲,這些教學模式都可以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二)提高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

美術主要利用創(chuàng)造視覺作品使人受到感染,主要目的就是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與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還需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可以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廢品、舊物品開展美術創(chuàng)作,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節(jié)約意識。利用手工制作可以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動手水平,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影響,手工課要求學生能夠積極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材料,能夠正確認識材料、具有較高的材料意識,才能創(chuàng)造美、發(fā)現(xiàn)美,才能養(yǎng)成熱愛生活、熱愛人民的品質。

(三)探索創(chuàng)新技術,培養(yǎng)創(chuàng)作靈感

藝術學習主要就是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利用美術學習提高學生的手工能力是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要支持學生別具一格的想法,教給學生合理的手工技術,如在學習剪紙技術時,不但要求學生掌握魚鱗紋、水波紋、鋸齒紋等技術,而且可以將剪紙技術與幼兒簡筆畫結合在一起,剪出幼兒喜歡的簡筆畫,這種教學模式使手工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有的學生對國畫工筆感興趣,筆者就引導學生利用剪紙表現(xiàn)工筆畫的特點,在進行了多種嘗試以后,終于取得了成功,教師要為學生表現(xiàn)自己創(chuàng)造多種機會,要做到尊重與理解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成長,才能創(chuàng)作出個性鮮明的手工作用。

三、提高創(chuàng)作欲望,敢于創(chuàng)造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是每一個教師職責,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同時也可以使學生受益終生,筆者利用整合各種美術表現(xiàn)手法來體現(xiàn)個性化藝術造型,鼓勵學生努力探索,大膽創(chuàng)造,最近幾年,筆者在手工教學中大力提倡發(fā)揮廢舊物品的作用,使大量廢舊物品成為手工制作的材料,使每一個學生也體驗到手工制作成功的樂趣,發(fā)展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提高了學生的觀察力與動手能力,這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如可以利用人們丟棄的飲料瓶制作啞鈴,利用舊報紙或舊掛歷制作花籃,不但可以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而且也有效利用了廢物。在社會快速發(fā)展中,出現(xiàn)了數(shù)不勝數(shù)的電子產品,越來越多的廢舊鍵盤被人們丟棄,筆者認識到這又是一種不可多得的材料,鼓勵學生利用鍵盤制作出了大量的裝飾品,如鬧鐘、坦克等,使廢品得到了充分利用,將這些物品展示在幼兒的活動區(qū),學生看到自己的作品后就會出現(xiàn)創(chuàng)作欲望。

四、促進學生個性發(fā)展,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

藝術的學習重點就是創(chuàng)新,手工課要真正將學生作為學習活動的主體,鼓勵學生實現(xiàn)個性化成長,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才能在手工課中大膽創(chuàng)造大膽想象,如在制作綜合材料過程中,相同的主題可以存在不同的造型設計,不但可以創(chuàng)新造型而且也可以創(chuàng)新使用材料,在充分嘗試的基礎上創(chuàng)作出個性特點突出的作品,筆者及時對表現(xiàn)突出的學生進行表揚與鼓勵,鼓勵學生積極欣賞、認真觀察、學習各種創(chuàng)作方法,在全面提高學生手工技能的前提下,筆者還重視激發(fā)學生的手工制作興趣,做到尊重與理解學生,保護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學生才能不斷創(chuàng)作出具有鮮明特點的藝術作品,實現(xiàn)了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

參考文獻:

[1]陳柏蘭.淺析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內容的制定依據(jù)[J].時代教育,2013(16).

[2]劉沛芬.對學前教育專業(yè)美術教學的幾點思考[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3(07).

第4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交流匯報的題目是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不遺余力培養(yǎng)時代嬌子>,請同志們批評指正。

首先,交流一下“學習實踐活動”第一階段學院黨委在本單位內的學習實踐情況。

一是高度重視,科學謀劃。作為第二批學習實踐活動單位,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及時研究部署工作,提出了“不折不扣貫徹執(zhí)行,師生支部分頭進行,突出實踐學院科學發(fā)展”的學習實踐方案。二是深入調研,有的放矢。班子成員廣泛聽取了單位各職能部門負責人、黨員、群眾的意見與建議,深入地了解學院發(fā)展中存在的兩大學科如何協(xié)調發(fā)展、專業(yè)課程建設如何后來居上、管理服務如何更高效精準突出老師和學生的中心地位等問題;學院邀請了兩位督評專家就“重師德師風、重教學教研”辦了專場講座。三是措施到位,有序推進。教師支部、行政支部每周三下午集中精力與人員,或學習,或座談,或聽報告;4月學生支部、教職工黨員分別組織了祭掃先烈、參觀風力發(fā)電活動;學生支部結合“基層黨建示范點”創(chuàng)建工作與大學生黨員成長計劃,推出黨員教育、成長等“五大工程”,觀看紀錄片《復興之路》,畢業(yè)生黨員在深造、選調、基層就業(yè)等方面就業(yè)成功率高,熱心配合學院就業(yè)指導工作,榜樣作用突出。

總之,學習調研階段,我院黨委清晰地掌握了第一手材料與數(shù)據(jù),客觀地提交了調研報告及解決問題的思路與對策,每位黨員同志受了教育,寫出了自己的學習體會。下一步,我們將按照學校黨委的部署,一如既往地堅決貫徹執(zhí)行,在“實踐”上下功夫,哪怕是一小步,要真正實現(xiàn)師生受惠。

其次,結合學生工作,簡要交流一下我院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在這方面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

我們學院20*年4月建院,*年始收本科生。幾年來,“環(huán)材人”前赴后繼,孜孜不倦,不甘人后,在一些工作中嶄露頭角,詳細情況請關注我們的網絡主頁。今天特別想就學生工作談談。近幾年,我們的學生出了一點成績:

20*年,劉金軍同學被評為“全國三好學生”,畢業(yè)后選調,現(xiàn)威海市政府工作;同年,學院組織的“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建設新型農村”實踐調研團,被評為“全國大學生優(yōu)秀社會實踐團隊”。

20*年,*等同學的論文獲全國“挑戰(zhàn)杯”大學生學術科技作品競賽銀獎,是我校參加該賽事所獲的最好成績。

20*年,*同志獲山東省“十佳輔導員”榮譽稱號;同年,李彬同學獲“挑戰(zhàn)杯”創(chuàng)業(yè)計劃大賽國家級銅獎,是我校第一次躋身該項賽事全國決賽;“綠色使者”志愿者協(xié)會申請到團中央重點資助,山東唯一,并最終獲得第七屆全國青年志愿者活動“優(yōu)秀項目獎”。

2009年,*事跡反響大,獲“煙臺十大杰出青年”榮譽稱號,感動全社會。

此外,我們的學生在校學生會、社團聯(lián)合會、多類學生協(xié)會中擔任主要學生干部或負責人的,選調名列前茅的,見義勇為的,自強不息的,文筆流暢的,創(chuàng)業(yè)能力突出的、營銷能力強的,大有人在,幾屆學子繼續(xù)強校深造的比例不斷提高。更有一大批同學在校扎實學習專業(yè)知識,低調做人,畢業(yè)后在平凡崗位愛崗敬業(yè),在單位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這些成績背后,我們是如何做的呢?粗淺地總結為:在學生工作中,建立健全“尊重學生,引導學生,實現(xiàn)完美或(兼)個性目標”的育人模式,全面實現(xiàn)“每一個學生的科學發(fā)展”。

首先尊重學生。就是肯定“大學生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我們不是“保姆”。即使是在大眾教育的背景下,我們充分肯定80后、90后大學生是追求做“專業(yè)人、陽光人、文明人”的積極新生代,尊重他們的“志氣、豪氣、銳氣、朝氣”,尊重他們的知情權選擇權,不以“教育者”自居,調動大學生自我激勵、奮發(fā)的積極性。

其次,是引導學生。這是教育的基本職能所在。一是樹立“學生工作一盤棋”的大局觀。學生工作關乎育人質量,必須全院各級人員、各類業(yè)務齊心協(xié)力。誰不落實“對學生認真負責”的要求,我們都毫不客氣地嚴肅批評,責令整改。

二是利用各類平臺,讓學生百舸爭流,百花齊放。年輕人充滿好奇心,表現(xiàn)出征服世界、展現(xiàn)自我的強烈欲望。同時我們建立制度,確認教師指導科學創(chuàng)新活動獲得校級省級以上獎勵的計算為工作量.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同學們積極成立創(chuàng)新團隊,參與校內大學生科學創(chuàng)新基金立項,參與教師科研項目,參加各類比賽,參與社團活動,提供經費支持與業(yè)務指導,鼓勵參與團委、學生會工作,參與寒暑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環(huán)材”大家庭中,又有其感興趣的其它組織歸屬,學以致用,身心愉悅。

三是不舍棄傳統(tǒng)工作渠道.傳統(tǒng)工作渠道,就是“學院學生工作領導小組、學工辦院團委(導師)、班委團支委”三級內部管理機制。這是經過實踐檢驗的,經典的,也是最有效的。

四是我們要求學生“三積極”:即,積極廣泛閱讀、積極社會實踐、積極體育鍛煉。前兩者使我們的學生“有品”、“有智”,后者使學生“有勇”。有品、有智、有勇,才可能有為。正所謂品德、學問、才具兼?zhèn)?,就是真君子?!墩撜Z》所言: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五是在目標上,我們旗幟鮮明地提出三講,即“講理想信念,講綜合素質、講實事求是”。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作為執(zhí)政黨,我們必須要引導青年大學生志存高遠,愛黨愛國,淡泊名利,奉獻社會,在這一點,來不得半點虛假,來不得半點輕浮。要引導大學生全面鍛煉自己,要引導大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實事求是,腳踏實地,不論成為“領軍人物”“中產階層”、“工薪階層”,盡心盡力了,就是成功。

綜上五點,就是我院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培養(yǎng)高質量人才道路上的一點探索。

下一步,考慮我院是工科院系,我們擬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精髓方面加強引導,如歷史、戲曲、禮樂、詩詞等,以真善美育人,繼承優(yōu)良傳統(tǒng),不辱祖宗先人。同時,擬在建設和諧社會中,探索發(fā)揮我院專業(yè)特色,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的長效機制。

另外,我們也清楚地看到我院育人品牌還不鮮明,管理隊伍能力仍需加強,學生整體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第5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關鍵詞] 初中生物 資料分析 探究活動

現(xiàn)行初中生物課程標準中包括了十個一級主題,將“科學探究”題列為十個主題之首,是因為它貫穿于整個教材的教學之中,也是讓學生積極地獲取生物科學知識、領悟科學研究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教材中的“資料分析”占了相當大的比例,是探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百Y料分析”主要是給學生提供圖文資料,讓學生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教材在很大程度中改變了先說結論后舉實例的編排,讓學生通過資料分析與討論自己得出結論,以期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處理生物科學信息的能力。鑒于課程標準的要求,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取了以下方法對這部分內容進行教學。

一、順序分析法

有些資料是按某些結構的順序和生理功能的順序逐一呈現(xiàn)的,每一則資料都蘊含有其結構和功能,順序分析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有利于知識目標的落實及培養(yǎng)學生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如在教學七年級《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這一部分的“資料分析”時,先引導學生復習外界氣體進入肺的途徑,提問:“外界氣體能順暢到達肺部嗎?能保障空氣順暢到達肺部的結構有哪些?”學生閱讀“資料1”很快找到了答案:“氣管有骨和軟骨做支架,保證了呼吸道有足夠的空間讓氣體通過?!弊寣W生閱讀“資料2”,很多學生讀完后不以為然。我就問學生:“這則資料放在這里有何意義?”學生稍做思考后,很快就有人回答:“既然人體的正常體溫是37.5℃,說明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也只能在這個溫度下才能正常進行,因此,進入人體的氣體也必須滿足這一溫度,否則將影響人體正常的生命活動?!苯處熃o予評價,然后接著問:“呼吸道是如何達到這一目的的呢?”學生為了解答這一問題,進行充分討論后,比較了不同地區(qū)人的鼻腔的不同后,得出鼻腔可以起到預熱吸入空氣的作用。之后又以問題“你周圍空氣的質量狀況如何?”引入“鼻腔如何凈化吸入的空氣?”激發(fā)學生解決問題的欲望。學生通過閱讀資料很快找到答案,并由此得出呼吸道的第二大功能:對吸入的空氣進行溫暖、濕潤、清潔。后面幾則資料,讓學生閱讀后發(fā)表看法,使其認識到空氣質量可以引起人的呼吸道疾病,而且呼吸道對空氣的處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要防止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發(fā)生就要保持周圍環(huán)境空氣的清新,提高環(huán)保意識。這也為后面的教學做了鋪墊。

二、綜合分析法

在“資料”呈現(xiàn)的形式中,有些“資料”綜合性地呈現(xiàn)出來,那么這些“資料”將所要認知的內容全部串聯(lián)起來,使學生在分析資料時將知識系統(tǒng)化、整體化,從“資料”中自然得出結論。

筆者在教學《生物圈》這一部分內容時,先讓學生閱讀資料,然后問學生:“河流起源于什么地方?沿途經過了哪些生態(tài)系統(tǒng)?最終匯聚到什么地方?”學生沿著這條線自然就聯(lián)想到了河流生態(tài)系統(tǒng)源自于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沿途經過了農田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還形成一些濕地生態(tài)系統(tǒng),最后匯聚到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從理性上,學生認識了在地域方面生態(tài)系統(tǒng)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同時,直接從資料中的“龜、鱷等爬行動物爬到河岸上產卵,鷺吃河里的魚、蝦、河蚌等動物,卻在大樹上筑巢”獲知:生活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生物也能到達不同的生態(tài)系統(tǒng),進一步認識到“生物圈是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

三、逐一分析法

“資料”不僅可以以圖片的形式呈現(xiàn)給學生以直觀感受,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將不能親身經歷的過程以形象化,同時還可以用大量的文字加以形象化的描述,使知識融于情境之中,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豐富其想象力,使枯燥無味的知識充滿好奇的色彩。

我在教學《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節(jié)的“資料分析”時,先向學生介紹地球的形成,然后讓學生想象出地球剛形成時的景象。學生的想象力相當豐富。我并沒有給他們答案正確與否的評價,而是讓學生閱讀資料,從充滿神奇色彩的文字中想象出地球剛形成時的景象,同時觀看科學家推測出的地球剛形成時的動畫片。學生根據(jù)圖文進行概括:地球溫度很高,火山噴發(fā)出的氣體構成了原始的大氣,天空中經常電閃雷鳴。通過與現(xiàn)代大氣成分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原始的大氣中沒有氧氣。因此,學生達成了共識:在這種惡劣的環(huán)境條件下是不可能有生命存在的。那么生命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接著分析“資料2”,并進一步討論,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推測出有機物形成原始生命的這一漫長過程,從而在腦子里烙下了深刻的印象:生命的起源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

第6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1項目教學法的概念

項目教學法,就是制定一個完整的項目工程,由師生通過共同實施,把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而進行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將學習設計成真實的項目,鼓勵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自主探究,激發(fā)和支持學生的思維,鼓勵對學習內容和過程的反思。學生不再把學習當任務,而是根據(jù)項目需要來學習,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轉變?yōu)橹鲃拥貙で笾R。在項目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每一個小項目獲得成功,都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從而更大地激起求知欲,培養(yǎng)獨立探索,團結合作,勇于開拓進取的自學能力。

2在《建筑材料》課程教學中運用項目教學法

《建筑材料》是土建類專業(yè)學生的一門專業(yè)基礎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主要學習建筑材料如水泥、砂、石、混凝土、鋼材等材料的基本性能、規(guī)格、技術標準、質量檢驗方法;熟悉常用建筑材料在運輸及保管中應注意的事項;具備對常用建筑材料質量性能試驗檢測及評定的能力及在工程中合理選擇及使用材料的能力。該課程在項目設計時應當符合知識、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設計原則。具體實施辦法如下。

2.1精心設計項目

2.2項目的模塊化構成

教學項目確定后,首先要制定出項目實施計劃,要把每個項目分成若干個小模塊,并把每個小模塊所涉及的知識點羅列起來,按照教學時段,用教學計劃的形式固定下來,形成項目教學計劃。這種計劃有可能使教材的同一內容分布在多個不同的小模塊中,也有可能涉及到教材以外的知識,因此應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項目用到什么就先講什么,包括本課程以外的關鍵知識點也要重點講解,而對于完全相同的知識點,如果在后面的模塊中也要用到,則應重點講解,其它知識可以忽略不講,考慮到課程的完整性,項目中所涉及到的內容應該涵蓋整個教材內容,具體見下表2。

2.3具體實施過程

項目教學計劃制定完成之后,就要按教學計劃進行項目教學。其基本步驟為:(1)分組進行。項目教學法要求分組進行,根據(jù)每個學生的能力進行合理編組,采取自愿報名和統(tǒng)一調配的原則,讓全班按4~6人的規(guī)模組成一個項目小組,每組推選出一名小組長。

(2)課表依據(jù)項目任務的計劃進度編排。課表依據(jù)模塊的完成時間編排,而不是傳統(tǒng)的固定式的課表。傳統(tǒng)的課表排課很方便,但經常將課程完整的模塊內容割裂,不利于“一體化”教學的進行。

(3)充分地利用學校現(xiàn)有的試驗室教學資源,實驗室實行開放制度。項目教學要求“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一體化”教學不僅僅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內容的一體化,也是教師在知識、技能、教學能力上的一體化,同時,還包含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對于有些課程而言,教學場所的一體化制約了項目教學法的推廣。但《建筑材料》這門課的各項目之間有其相對的獨立性,同課題組教師制定了多套課程教學計劃,各套教學計劃的差別僅僅是項目執(zhí)行順序不同或項目內各模塊執(zhí)行的順序不同。這種方法使一體化教學場所得到保障,避免了實驗儀器設備的使用出現(xiàn)時緊時松的現(xiàn)象,使項目教學法得以推廣,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試點班級上。此外,實驗室的開放性使學生在課內不能完成的試驗任務,在實驗室開放期間得以完成。

(4)改革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傳統(tǒng)的備課方式往往因循普通高校的傳統(tǒng),備知識多,備方法少,課堂教學缺乏“設計”的理念,老師講得多,學生練得少;理論知識傳授多,實際技能實訓少。

(5)定期檢查進度。按照教學計劃,規(guī)定學生在一定時間完成一個小模塊,及時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相互交流,檢查各自任務的完成情況。

(6)擴大學生平時成績占總評成績的比重,降低期末成績的比重,引入實踐操作考核。加大平時成績在學生總評成績的比重,可以讓學生將重點放在平時的學習上而不只是期末幾天的復習迎考上。平時成績主要通過小組展示成果,教師與學生共同評價組成。教師在進行項目評判時,應以表揚和鼓勵為主,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期末成績的考核包括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實踐考核采用隨機抽查某個實驗的方式進行。

3項目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幾個學期的實踐,本人發(fā)現(xiàn)在實施項目教學法的過程中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3.1教材問題

目前,還缺乏適合《建筑材料》課程項目教學的教材,大部分教材沒有形成一個項目整體。建議在總結實際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項目實例,編寫適合本課程項目教學的教材和實驗指導書,以滿足新的教學模式的需要。

第7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1存在的問題

1.1內容廣,概念多

材料化學工程是以化學和化工基礎,研究、開發(fā)、生產和應用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復合材料的工程領域。研修的主要課程包括物理化學、材料科學基礎、材料力學、材料工藝、高分子材料、金屬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等。在基礎課程中概念多、公式多,如在物理化學中的熱熔、積分溶解熱、積分稀釋熱等,有些概念相似如果不仔細區(qū)分容易混淆。在諸如高分子材料這類介紹性的課程中名稱特別多,如聚丙烯、聚氯乙烯、環(huán)氧樹脂等,這些材料在我們的生活中經常接觸。但通過學習很多學生還是不能識別基本的材料,掌握它們的基本制備工藝和用途。

1.2敘述性的內容多

關于三大材料的學習主要是敘述性的內容多,比較抽象。例如,金屬加工中熱處理的四把火:退火、正火、淬火、回火,退火又分好幾個種類,每種鋼材根據(jù)用途不同,而選擇不同的工藝條件。但是只通過課本的敘述,對于很多材料依舊沒有直觀的認識。雖然很多同學有參加過金工實習課,但是時間不長,很難做到全面深入的了解,對一些材料的性質、加工方法感到陌生,從而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另外,在材料的合成中,每合成一種材料,需要通過一系列檢測看所得物質是否為目標產物。又或者合成一種新的物質,也可以通過檢測分析出其結構性能。材料專業(yè)的學生都有一門必修課《材料結構表征及應用》詳細介紹了材料表征中各種檢測手段。但是很多同學拿到檢測結果卻不會分析。

1.3課程教學與現(xiàn)實聯(lián)系不夠緊密

研究生與本科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在接受系統(tǒng)知識的同時,必須加強研究意識、創(chuàng)新意識和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1]。材料化學工程是一門應用型學科,與實際應用密不可分。課程安排之前的金工實習,目的是鍛煉學生動手能力,對材料的加工有所了解。此外,還有一些實驗操作課,但是很多時候由于時間安排不合理又或者設備少學生多,平均幾人一臺設備,學生動手機會操作不夠,有時候老師只能靠演示的方法讓學生觀摩,學生完全處于一種被動的學習狀態(tài)。還有部分同學在實習中怕臟、怕累,不愿動手操作。另外,在課程結束后還有參觀見習,對材料的加工制作有個直觀的認識,但是很多時候由于人員過多,加上工廠環(huán)境復雜,很多同學在見習過程中往往走馬觀花,只停留在看熱鬧的表面功夫上。

2解決辦法

2.1培養(yǎng)學習興趣

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首先要做的就是激發(fā)學生的最大興趣并使之保持這種熱情。材料化學工程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老師可以在講授過程中結合我們實際生活中的用途。比如高分子材料中的聚丙烯腈,常與羊毛混紡制成毛織物等,可以制作毛毯、軍用帆布、帳篷等。被稱為“人造羊毛”。又如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木制家具,其實很多都是由木塑復合而成:以木材為主要原料,經過處理使其與各種塑料通過不同的工藝復合而成。既保留了木材良好的加工性能,同時具有塑料的耐水、耐腐蝕、使用壽命長等優(yōu)良性能,還符合環(huán)保的大前提。通過這種理論結合實際,能激起學生學習興趣,鼓勵學生自己查閱資料了解更多信息。

2.2疏通知識結構,掌握各學科之間的聯(lián)系

在材料化學工程形成前,高分子材料、無機非金屬材料、金屬材料科學都已自成體系,而且他們之間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可以相互借鑒,促進本學科的發(fā)展。如馬氏體相變本來是金屬學提出來的,廣泛地用來作為鋼材熱處理的理論基礎。但在氧化鋯陶瓷材料中也發(fā)現(xiàn)了馬氏體相變現(xiàn)象[2],并用來作為陶瓷增韌的有效手段。另外,各類材料的研究設備與生產手段也有很多相似之處。雖然不同類型的材料各有專用測試設備與生產裝置,但更多的是相同或相近的,如顯微鏡、電子顯微鏡、物理性能測試和力學性能測試設備等。在材料生產中,很多加工裝置也是通用的。比如生活中很多塑料用品大多是通過注塑成型加工而成,但其實與粉末冶金工藝中的壓坯過程相似。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各學科間已無明顯界限,甚至不同材料之間能相互代替。不過凡事都有規(guī)律可循,只要掌握規(guī)律很多問題便迎刃而解。作為材料的規(guī)律就是:組織決定性能,性能決定應用[3]。再根據(jù)性質選擇材料,依據(jù)用途確定工藝路線。抓住這一規(guī)律,學習時就不會感到毫無頭緒。

2.3傳統(tǒng)教學與現(xiàn)代教學方式相結合

傳統(tǒng)教學大都采用“填鴨式”方式,學生聽課主動性、積極性不高。新的教學改革中應采用啟發(fā)式、互動式和討論式等新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課前布置問題,分小組完成不同的部分,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查找資料,每組選擇代表在課堂進行發(fā)言,然后再各組進行討論。這樣不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活躍課堂氣氛,減輕了老師的授課負擔,還鍛煉了學生自己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比傳統(tǒng)教學,計算機匯集了圖像、文字、聲音等元素,極大的豐富了教學色彩,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具有直觀、生動、形象的元素,可以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和工藝方法生動的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增加課堂趣味性,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利于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可以結合一些相關視頻比如:注塑成型、擠出成型、模壓成型以及金屬材料的冷加工熱加工等。這些視頻網絡上都可以找到,如HOWITISMADE、TEDSHOW等。通過相關的視頻,既可以活躍課堂氣氛,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甚至激勵學生自己在課外繼續(xù)學習觀看。這種多媒體教學與視頻教學相結合的方法,既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積極性,促進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2.4開設軟件分析課程

作為材料化學工程研究生,材料檢測分析應該成為一種必備的基礎技能。但是很多時候拿到檢測結果卻不會分析。軟件分析課程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所有的檢測結果都有軟件可以分析,比如FTIR、XRD、NMR等,借助這些軟件,可以快速地分析所得結果。比如JADE,作為一款分析XRD數(shù)據(jù)的軟件,它可以對物相進行定性定量分析。雖然軟件分析不一定完全正確,更多的時候還是根據(jù)理論基礎來判斷,但軟件分析可以作為一個輔助手段。這樣學生既掌握了一門技能,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2.5課堂教學與實踐相結合

俗話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課堂所學的最終都是要能應用到實際生產中去。在涉及如注塑成型、擠出成型等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藝時,可以穿插一些參觀實習課。通過參觀實習,直觀地了解材料加工制備過程,將自己所學知識配合生產。理論上可行的事情,在實際應用中還需要考慮到原材料、工藝條件的控制、銷售渠道、成本控制等。如果有可能,可以盡量選擇一些大型的工廠基地,接觸現(xiàn)代化的機器設備,體會先進生產力的發(fā)展,感受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實力。為學生豐富見聞開闊視野提供機會,這將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很有幫助,尤其是對于一些非重點名校的學生。另外,通過與企業(yè)或者研究單位聯(lián)合培養(yǎng),即“產學研結合”?!爱a學研結合”一般指企業(yè)、學校、研究單位之間的相互合作和優(yōu)勢互補。李元元等認為產學研結合是培養(yǎng)工科碩士的最佳途徑,學位論文的選題和相關實踐應當與工礦企業(yè)的工程實際相結合,密切結合其技術改造、革新、引進等技術難題或科研攻關項目。這將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學校教育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的問題??s小學校人才培養(yǎng)與社會需求脫節(jié)之間的差距,增強學生就業(yè)競爭力。

3結語

第8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一、實習目的

1、使自己在大學三年學習到的專業(yè)知識、基礎理論和教師技能得到一個檢驗和鞏固的機會,并作為自己踏上真正的教學崗位之前的一次演練。

2、通過觀察和了解實習學校教師在教學崗位上的具體工作,向優(yōu)秀教師學習,更好的提高自己教師技能。

3、通過實習,也可以檢查自己在面對真正走上教學崗位的時候還存在哪些方面的不足,從而及時調整與改進,爭取以最佳狀態(tài)走上日后的教學崗位。

4、進一步培養(yǎng)在實際工作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設計和實施解決問題的能力。

5、在本次教育實習中,更好的學會與人相處,協(xié)調自己的各項組織能力,更有團隊精神。

二、實習時間安排和主要任務要求

1、準備階段:月下旬至月20日

鉆研教學大綱和教師參考書等資料,認真搜集積累相關的教學資料,認真?zhèn)湔n,編寫詳細教案。完成五個一,根據(jù)教育要求認真學習教育實習相關文件,學習教學論和班主任工作在理論知識,進行試講微格教學,練好三筆字等。

2、見習階段:第一周月20日至月25日

(1)聽實習學校領導介紹學校基本情況,特別是實施素質教育情況,本學期工作計劃和學校在管理、教改、科研方面的經驗和特色。

(2)積極與學生們友好相處,參加班級活動,了解學生情況,在原班主任指導下制定班主任工作計劃。

(3)旁聽原任課老師的課,參加科組教研活動,并在指導教師指導下備課、預講。

3、全面實習階段:月26日至11月8日。

包括教學實習、班主任實習、教育調查工作三個方面。

(一)教學實習:

(1)備課:

a、在原任教師指導下,認真細致地鉆研各學科的課程標準和教材,熟悉教學內容,明確任教課題及本單元內容在教學大綱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水平、思想狀況、學習興趣、方法和習慣,特別要了解與本課題的知識、技能教學直接相關的情況。

b、在掌握教材內容和了解學生學習特點的基礎上,確定本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教學方法、手段及教學過程安排(含時間分配)。并考慮教具的采用、制作,練習的內容和方式,板書的設計及演示程序,布置的作業(yè)等。

c、編制教案。教案要寫明課題、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所用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教具的準備及教學過程。

d、先將自己擬編的教案給指導教師閱讀并征求意見,然后修改為正式的教案,在上課前二天送指導教師審批,經簽字同意后字后,方可到班上課。

(2)上課:應根據(jù)教材、教案的要求和試講的經驗,貫徹教學原則,結合學生年齡特征和實際水平,努力把課上好。為此必須做到:

a、認真做好上課前的一切準備工作(物質準備和精神準備)。

b、上課時要做好組織教學工作。努力以各種方式創(chuàng)造性地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保證課堂教學在緊張、嚴肅、生動、活潑的氣氛中進行。教學過程中要注意掌握時間。

c、上課時要注意態(tài)度的從容、大方、鎮(zhèn)靜,要用恰當姿勢幫助說話。板書、板畫要清楚,布局適當。

d、必須使用普通話進行教學,注意教學語言的簡潔、生動、明確、通俗易懂,杜絕方言,減少“語病”。板書要清楚、工整、無筆順、筆畫錯誤,不寫錯別字。

e、注意運用啟發(fā)式教學和鞏固性原則。在講課中應恰當?shù)膯l(fā)學生的思維活動,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同時應隨時使用適當方式幫助學生鞏固知識,課堂提問要給學生回答問題的思考時間,對學生回答評價要中肯,指明正誤及努力方向。

f、注意與原任教師和前后上課的實習同學搞好教學上的銜接工作。

(3)聽課和評議:

a、要虛心學習,經常聽實習學校指導教師或其他教師或在同校實習的同學上課,做好聽課筆記。

b、實習生在課后應主動、虛心地征求指導教師的意見,并重視學生的信息反饋,認真地做好自我分析和評議,并力求提高到理論高度上進行分析和評議。

(4)作業(yè)與輔導:

a、要精心選擇并設計課內外作業(yè),份量恰當,難度適當,完成作業(yè)的時間適度。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質量要求和書寫規(guī)格要求。

b、布置和批改作業(yè),要著眼于鞏固學生知識、培養(yǎng)技能,尤應注意發(fā)展學生的智力和創(chuàng)造才能。

c、對布置的作業(yè)要及時檢查,認真批改,并分析研究學生完成本次作業(yè)的優(yōu)缺點,做好作業(yè)講評。

d、對作業(yè)中的疑難問題,要事先進行研究,得出正確的答案,必要時請指導教師把關。批改作業(yè)給學生寫評語,要持慎重態(tài)度。注意保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評語的書寫要正確、規(guī)范。

e、輔導學生時要深入到班級中去,根據(jù)學生差異因材施教,做到有的放矢進行輔導,如給缺課和基礎差的學生補課,給學有余力的學生適當增加內容等。

f、協(xié)助指導教師做好學生的自習課輔導、批改作業(yè)、評閱試卷等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二)班主任實習:

a、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學生的主體思想,學習現(xiàn)狀,學習成績,優(yōu)秀學生和后進生。通過找原班主任了解情況,開辦干部會議,找學生談心,悉心觀察。

b、做好日常的班級工作,抓好自修課紀律,提高效率。

c、與學生進行談心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及時疏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d、針對各異學生進行不同的教育指導。了解班干部的個性與工作能力,督促班干部努力學習,提高成績,指導班干部開展工作,發(fā)揮班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對后進生進行特別輔導,了解其家庭,學習,思想等各方面的請況,尋找原因幫助進步;與中等學生溝通指導,讓他們保持甚至提高,爭取進步。

e、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

f、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

g、定期開展有益的文體活動,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三)教育調查:

a、搜集瀏覽調查教育研究的有關資料,學習一些優(yōu)秀的研究方案;結合專業(yè)特點初步確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b、在實習過程中,積極了解城關中學的文化底蘊,教學管理特點,教改經驗等;了解優(yōu)秀教師的先進事跡,教育經驗,教學方法等;關注華附學生的心理特點,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知識結構、智能結構和政治思想狀況等,搜集有用的一些資料。

c、國慶假期開展調查研究和教育科研工作,收集整理資料,為做好總結做準備。

3、總結階段:11月9日至11月15日

a、每位實習生寫工作總結和個人鑒定。

b、寫好教育調查報告或教育科研論文,回校后三天內將調查報告和個人總結或專題總結、《教育實習學生工作本》、班主任工作計劃、班或團課講稿交給本系教學法教師。

c、按照實習隊計劃要求,組織好教育實習鑒定工作。

第9篇:教材學習材料范文

一、用細節(jié)材料豐滿歷史

在筆者看來,歷史就像是蘊藏在冰凍了幾千年的頭發(fā)中的DNA(遺傳物質),永恒存在?!皻v史教學就是為抽象的文字添枝加葉,使干枯的樹干變成郁郁蔥蔥的大樹,使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具體的歷史”。[1]具體就是通過提供“骨架類”材料讓歷史變得有序,通過提供“血肉類”材料讓歷史變得豐滿,通過提供“毛發(fā)”類材料讓歷史變得生動,營造一個教師“享受教”,學生“享受學”的教學氛圍。現(xiàn)嘗試分述如下:

1. “骨架類”材料。這類材料是支撐中學生歷史觀的基本要素。“骨架類”材料至少應具備以下特點:(1)足夠的代表性:能代表昨天的發(fā)展大勢,能為今天、明天提供借鑒;(2)足夠的支撐力:能承前啟后,能為“前因”提供回顧性解說,能為“后果”提供預見性鋪墊;(3)足夠的輻射力:通過“骨架類”材料的輻射力,引導學生觸類旁通、舉一反三,重現(xiàn)他們心中的“昨日”。我們的歷史教學大綱和歷史教材就屬于“骨架類”材料。中學歷史教材、大綱通過向中學生呈現(xiàn)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重大歷史事件和著名歷史人物的活動過程,把人類社會在不同歷史階段的生活與生產方式、道德與價值觀念、文明與素質提高等重要活動,形象、具體、生動地呈現(xiàn)給學生,使其通過學習歷史來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實現(xiàn)中學歷史教學最重要、最根本的目的。

2. “血肉類”材料。現(xiàn)行中學歷史教材中,受教材篇幅、課時等諸多因素的限制,部分重點或難點缺少相應的史料作支撐,有的只是抽象的結論而無具體的說明過程,這就無形中給教師講解和學生理解增添了困難,而“血肉類”材料通常能為其提供注腳,解釋原因或講述后果,合理補充這類材料有助于減少理論闡釋,降低學習難度。以講解中國外交史《喬的笑》為例,通常我們只是對中學歷史教材中自由閱讀卡上的介紹材料進行講解,但這樣的講解略顯“單薄”和“骨感”。在講解“喬的笑”之前,筆者通常會補充喬冠華在前往聯(lián)合國途中寫的一首詩:“一九七一,十一月一日,萬里大江橫渡,一望長空盡碧。此去欲何為?擒虎子,入虎穴”。通過對這首詩的講解,同學們初步認識到喬冠華的才氣和睿智,接下來通過對喬冠華在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大笑表現(xiàn)進行解讀,同學們就能自然地體會到喬冠華作為外交家的才氣、睿智以及豪邁的性格特點,人物形象、歷史事件都立刻豐滿起來,以外交家的自豪感帶動中學生的自豪感。

3. “毛發(fā)”類材料。這類材料表面看和特定歷史事件沒有必然聯(lián)系,但通過巧妙地“位移”,實現(xiàn)時間或空間上的“穿越”,對幫助學生理解歷史時間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2011年《歷史課程標準》就要求“注重人類歷史不同領域發(fā)展的關聯(lián)性,注重歷史與現(xiàn)實的聯(lián)系”。[2]比如,我們在講到海峽兩岸關系時,同學們往往覺得這是“大人物”的“大事情”,是陌生而遙不可及的。于是我說到,同學們,海峽兩岸的交流是全方位、多層次的,也許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你們相信嗎?看到大家疑惑的表情,我解釋說,同學們都知道骨髓捐獻,那你們知道大陸同胞中第一個向臺灣同胞捐獻骨髓的人是誰嗎?她就是我們蘇州的,而且就是我們相城區(qū)元和街道的,她叫杭彬,在2007年為14歲的臺灣少女捐獻造血干細胞,成為中華骨髓庫和臺灣慈濟骨髓庫合作的大陸捐“臺”第一人。這個切實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感人事跡不僅提升了同學們的自豪感,也使同學們對海峽兩岸關系有了更感性的認識。

二、甄選歷史材料要注重真實性

與其他知識類型不同,歷史具有過去性和不可再現(xiàn)性,除非“穿越”否則無法親見?,F(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只是各種各樣的史料而非歷史本身,因此注重史料的真實性就顯得尤為重要?!笆妨喜痪呋虿淮_,則無復史之可言?!盵3]因此,在甄選史料時應做到:

1. 去偽存真。筆者認為,至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一是由近及遠,即將歷史事件放在更廣的空間范圍或者更長的時間跨度去校驗。比如,由于修史者的主觀偏見,日本對二戰(zhàn)期間的侵略歷史一直避而不談,甚至強詞奪理,這時就不妨把歷史放在更大的背景之下,放到日本周邊國家、放到亞洲甚至全世界范圍內去校驗,真?zhèn)瘟@,這是所謂的由近及遠;二是由遠及近,運用極致細微的、類似“DNA鑒定”的手段去辨別真?zhèn)危帽辱b賞古玩,先看他的材質是否相符,器形是否相符,是否有加工痕跡,再結合落款等進行鑒別……

2. 去粗取精。人類歷史上保存下來的史料可謂浩如煙海,其種類不可謂不多,有典籍、筆記、民謠、碑文、圖標、實物圖片、考古資料等。歷史教學必須堅持“論從史出”這一基本準則,以史料為依歸,做到言之有據(jù),不能為了提高學生興趣去消遣性地“戲說”歷史,更不能盲目相信荒誕無稽的歷史虛構,而必須從廣泛閱讀歷史材料、通達古往今來的史籍中去體驗和感悟。

記得蘇州市教研室歷史教研員、蘇州市歷史學科帶頭人沈春華老師來我校組織教研活動時提到:“我希望我們的學生,尤其是初一、初二的學生來歷史課堂是來‘享受’的,而不是靠死記硬背類應付考試的?!弊鳛闅v史科學教學工作者,愿以同仁堂“炮制雖煩必不敢減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的古訓自勉,努力做到心中有“史”,手中有“料”,營造教師“享受教”、學生“享受學”的良好氛圍。

注釋:

[1]鄭林.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問題――處理好教學與教科書的關系[J].歷史教學(中學版),2007(20):20.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初中歷史課程標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