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文件管理系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文件管理系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文件管理系統

第1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電子文件管理系統 MVC架構 設計

作為信息技術發(fā)展的重要產物,電子文件管理系統能夠滿足現代企業(yè)文件生成、歸檔、處理等要求,為企業(yè)文件管理帶來較多便利。盡管現行該系統設計中逐漸引入MVC模式與其他配套技術,但系統應用效果并未得到真正改善,究其原因在于設計過程中未做好系統需求分析,制約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綜合性能的進一步提高。因此,本文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設計中MVC架構的應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 MVC相關技術分析

關于MVC模式,其主要由模型、視圖與控制器構成,可作為一種設計模式,被廣泛用于現代較多平臺開發(fā)中。MVC模式早期應用中,很難被引入到WEB應用開發(fā)中,原因在于WEB開發(fā)下,要求進行HTML的創(chuàng)建以及網頁流程的控制等,這樣便可能有程序處理復雜、調試困難以及強耦合等問題出現。針對該問題,要求利用model2完成頁面導航處理工作,但這種處理方式極為復雜,需投入更多的資源,此時的便有的Struts產生。對于Struts架構,其本身為MVC設計模式的優(yōu)化體現,將視圖層、模型層設置其中,如視圖層方面,XSL、JSP都可與該架構結合,而模型層中的JDBC或EJB等數據訪問技術,都可作為架構的重要技術支撐。加上Struts自身設置的控制器,可使架構應用下的系統在綜合性能上得以提升。

2 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構建需求分析

做好系統構建需求分析是系統設計的基礎。其中的需求內容具體表現為:

2.1 確保滿足電子文件生成以及歸檔要求

系統設計中電子文件在分類的同時應達到相應的標準,如電子文件關聯性、完整性以及文件可被系統讀取等。

2.2 分類配置電子文件

系統在配置電子文件中,可采取分層次方式,利用每個層次組織對一個記錄或卷進行表示,且配置分類中要求做好命名工作。同時,若涉及分類配置導出問題,應注意導出后的格式為xml格式,這樣系統能夠按照該格式進行類、卷的導出。另外,分類配置電子文件中也需考慮到維護問題,如電子文件中出現變動情況時,應保證系統能夠將分類配置活動相關信息提供給管理員。

2.3 文件控制要求

由于電子文件類型較多,可能涉及到敏感數據信息如商業(yè)記錄、個人記錄等,若系統難以保證文件的安全性,很可能導致數據丟失或被竊取。因此,系統設計中應做好電子文件訪問控制、活動跟蹤以及備份恢復等設計工作,如其中電子文件訪問控制上,可采取權限設定形式,根據不同用戶級別,進行不同權限的設置。而在活動跟蹤方面,主要指系統能夠對動作進行記錄,如管理員動作或用戶動作等,系統都可跟蹤與識別。對于備份恢復需求,其可使系統故障情況下數據被快速恢復,需注意的是備份恢復實現要求做好存儲介質的選擇與備份頻率的控制,保證系統恢復快速實現。

2.4 系統設計中需滿足文件保持與處置要求

如系統在保持記錄時間方面為多久,且在記錄時間結束后如何進行文件處理等,這樣可保證電子文件得到有效管理。除此之外,系統設計中還需考慮到電子文件查詢、表現等問題,確保用戶在使用系統中能夠快速查找電子文件,且可展示與打印記錄。

3 系統設計與實現

3.1 系統設計

本文在研究中,對于MVC架構的應用,主要將系統架構細化為5部分,包括系統管理模塊、展示管理模塊、調度計劃模塊、用戶管理以及文件管理模塊等。其中在文件管理模塊設計中,由于整個系統以文件管理作為核心,所以需保證模塊具有文件查找、管理以及分類配置等功能。以分類配置為例,要求在創(chuàng)建分類中按照創(chuàng)建位置選擇、信息輸入、分類目錄創(chuàng)建、數據記錄創(chuàng)建、日志創(chuàng)建等流程實現。在滿足分類管理要求的同時,還需保證文件管理與文件查找等流程設計合理。而從用戶管理設計看,其涉及的內容主要體現在組管理、角色管理以及成員管理等。再如系統管理,設計時要求從數據庫管理、日志管理以及文件備份恢復等方面著手,需注意的是這些內容設計中要求數據格式以XML或類似格式為主,這樣才能滿足系統管理要求。除此之外,MVC架構下系統設計中,也需保證元數據設計、業(yè)務設計以及數據庫設計的合理性,如元數據中包括較多記錄相關、控制相關以及安全相關的數據,都要求達到具體設計標準。

3.2 系統實現

系統實現中主要由MVC設計模式作為指導,并在Struts應用下進行B/S架構系統構建。在保證系統設計合理的基礎上,要求在文件獲取、用戶登錄以及文件處置計劃上進行控制。如對于文件獲取部分,可按照MVC連接圖構建、視圖設計、控制器編碼以及業(yè)務編碼等流程實現。同樣,對于用戶登錄部分,也需在MVC連接圖構建的基礎上,完成視圖設計、邏輯編碼以及業(yè)務編碼等工作。除用戶登錄與文件獲取實現外,也要求在系統部署上進行強化,可考慮安裝文件索引服務器、數據庫以及文件服務器等,這樣可保證整個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應用效果得到最大程度的發(fā)揮。

4 結論

MVC架構的應用為現代電子文件管理系統設計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實際進行系統設計中,應正確認識MVC架構的基本內涵,分析電子文件管理系統設計中的需求,包括電子文件的生成、分類、處置、安全以及查詢等,在此基礎上做好系統設計工作,保證系統在文件管理、用戶管理以及調度管理等各方面設計合理,且注意在系統設計中保證文件獲取、用戶登錄與文件處置都得以實現,這樣才能使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綜合性能得以提高,更好的為企業(yè)服務。

參考文獻

[1]楊儒良.基于MVC架構原理的電子文檔權限管控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5.

[2]陳明明.基于MVC和三層架構的水資源管理系統的研究與應用[D].安徽大學,2015.

[3]牛建瑞.基于Windows Azure的門禁管理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浙江理工大學,2014.

[4]向禹.基于SOA架構的高校檔案資源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D].中南大學,2013.

第2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文件(檔案)生命周期

文件和檔案是生命的連續(xù)體,但是,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觀念,對文件和檔案這一事物的認識也有所不同。英語國家認為文件(檔案)生命周期可以在總體上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文檔(Doeument)階段、文件(Record)階段、檔案(Archive)階段。文檔形成并存在于電子辦公環(huán)境(如OA)之中,發(fā)揮現行作用;文件捕獲并存在于單位文件管理機構之中,發(fā)揮半現行作用;文件移交檔案館后才叫作檔案,發(fā)揮非現行作用。然而,法語國家認為文件一旦形成就叫作檔案,包括文件的現行作用、半現行作用和非現行作用三個階段在內?!斗ㄌm西共和國檔案法》(1979年公布)規(guī)定“任何自然人或法人,任何國家機關或組織,任何私人機構或部門,在自身活動中產生或收到的文件整體,不管其形成日期、形式和制成材料,都是檔案。”我國認為,文檔(對應英語國家Document,習慣上稱作文件)形成并存在于電子辦公環(huán)境之中,發(fā)揮現行作用,文檔向單位檔案部門歸檔后到移交進館這兩個時期均叫作檔案(對應英語國家的Record+Archive),它包括文件的半現行作用和非現行作用兩個階段。

需要指出的是,盡管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名詞不同,各個國家都是按照文件(檔案)生命周期三階段,分別由不同機構和不同的系統,依據不同要求來實施管理的。

三種不同的管理系統

交通警察,各管一段。經典理論認為:在文件(檔案)生命周期三階段中,應該分別由EDMS(Electronic DocumentManagement System,電子文檔管理系統),ERMS(Eleotronic RecordsManagement System,電子文件管理系統),AIS(Archives Informationsystem,檔案信息系統)三種不同的信息管理系統加以管理。這是因為,在文件(檔案)生命周期3階段中,管理系統承擔著不同的角色,需要滿足不同的需求。需求分析是系統開發(fā)的起點,滿足需求是項目建設的歸宿。美國國家檔案局館(the 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Administration,NARA)在2005年宣布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公司中標ERA(the Electronic RecordsArchives,電子文件檔案館)項目時,特別強調的一個重要理由是:該公司對NARA電子文件管理職責的深刻理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在建設電子文件(檔案)管理系統時,不僅要尋覓和信賴開發(fā)商的領先技術,更要進行認真的需求分析,并考察開發(fā)商對需求的認知程度?!吧钐幏N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我國的文件(檔案)管理管理機構和開發(fā)商們,過去缺乏且現在亟需的是:找準系統設計開發(fā)的路段,并對號入座。

單位電子文檔管理系統

單位電子文檔管理系統(EDMS)管理的對象是由辦公自動化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電子辦公環(huán)境形成的電子公文、計算機圖形等現行文檔。EDMS管理的文檔和元數據通常不斷更新,因此是當前的、動態(tài)的、可逆操作的。在系統中,如果有新的版本文檔出現,它必將替代舊的文檔,如果在審核流程中發(fā)現文檔不合格或是存在重要錯誤,文檔還可被返回給上一道流程進行重新起草。EDMS通常不是獨立的系統,它作為一個子系統,集成在電子辦公系統中,它扮演的是一個配角。EDMS明白,整個系統的目標是電子辦公,所以,EDMS缺失“自我意識”,它致力于為整個系統的運轉提供一個實現工具――以文檔作為信息表現形式,協同完成系統擔負的科研、生產、建設、管理任務。EDMS的具體任務是保障文檔流轉、版本控制和文檔的現行效力。它能夠區(qū)分文檔的草稿、定稿、歷次修改稿,能夠保證文檔按照草擬―修改審核(會商)―簽發(fā)(會簽)―復核繕印―用印―登記一分發(fā)交換流程有序地進行,能夠保證經它分發(fā)的文檔在特定范圍內具備執(zhí)行力。ERMS的使用者不是檔案工作者,而是業(yè)務人員、文書人員和各類管理者。在ERMS中形成的電子文檔,有保存價值的部分最終移交到電子文件管理系統(ERMs)中,由于文檔/文件/檔案是生命的連續(xù)體,因此EDMS需要承擔文件(檔案)“優(yōu)生優(yōu)育”的使命。一個良好的ERMS系統,能夠保證電子文檔在源頭上符合電子文件(檔案)長期保存和管理利用的需求。

單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

單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ERMS)的管理對象是經過鑒定,歸檔保存的電子文件。與EDMS系統相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中的文件并非動態(tài)關聯當前業(yè)務活動的,因而,盡管人們認識到,元數據是永遠的進行時,在文件歸檔以后,文件管理--活動自身也會產生新的元數據,這些新增的元數據最終會動態(tài)地跟隨文件保存下來,但歸檔文件本身是靜態(tài)的、固化的、不可逆操作的,文件一經歸檔便成為歷史數據,不可修改。ERMS通常是獨立的系統,盡管在部分環(huán)境中,它也可能會作為一個子系統,集成在電子辦公系統(如ERP)中,但它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電子文件管理是服務科研、生產、建設和各項管理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建立并通過ERMS收集、管理、提供利用電子文件是人們有意識的行為,ERMS鎖定的首要目標是在文件歸檔保存的過程中,保障文件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實現檔案化和具備證據價值。與ERMS不同,ERMS的使用者是機關、企業(yè)、事業(yè)單位和各類社會組織中的檔案工作者,ERMS系統要滿足單位檔案管理的需求。

目前,我國各級各類機構(單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的開發(fā)建設已經很普遍了,但至今在國家或者行業(yè)的層面上沒有形成一個需求標準,因此,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大量的低水平重復研究與開發(fā)。反觀國際,ERMs的建設通常是從需求分析開始的,而需求分析往往又借道于標準化。國際上有三個頗具影響的ERMS需求標準,值得我們在單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建設時借鑒參照。一是美國國防部DOD5015.2(Design Criteria Standardfor Electronic Records Management

Software Applications,電子文件管理應用軟件設計標準),該標準于1997年出臺,并很快為美國各聯邦機構和美國國家檔案局館所遵從,私營部門在選擇電子文件管理軟件時,也將是否遵從DoD5015,2標準作為入選條件,因此,美國的軟件廠商一般要花費2萬多美元將自己開發(fā)的軟件交由JITC(the JointInteroperability Test Command,聯合交互測試辦公室)進行與DOD50i5.2標準一致性測試,JTC認證已經成為實際上的文件管理軟件市場準入條件。DOD5015.2為美國各類機構ERMS的設計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正如Gable Julie所說,“標準不是靈丹妙藥或是保證書,但它對于渴望得到指導的人來說無疑是實實在在的貢獻”。二是歐盟Moreq(Model Requirements for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Records.電子文件管理通用需求),它于2001年推出,由英國的康維爾(Cornwell)管理咨詢集團召集10個國家的專家共同完成。2008年,MOReq出臺了第二個版本即MOReq2,其目標是適用于每一個歐盟成員國,它將系統需求劃分為功能需求、選擇性需求、非功能需求、元數據需求四個方面,同時在內容上保持了與最新的國際標準的一致性和兼容性,為了兼顧歐盟成員國的不同情況,MoReq2專門設置了“第0章”,允許成員國加入自己特殊的管理需求,MOReq2所提供的模型具有一定的靈活性,能夠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中保證電子文件質量。三是國際檔案理事會ICA-req(Principles and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Records in Electronic Office Environments,國際檔案理事會電子辦公環(huán)境中文件管理原則和功能需求)。由于國際社會就文件管理軟件的功能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規(guī)范(如上述DOD5015.2、MoReq),2006年,國際檔案理事會(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0n Archives,ICA)決定基于現存地區(qū)性規(guī)范,制定一套協調一致的、通用的、與文件管理的國際標準ISO 15489相一致的文件管理功能需求規(guī)范,ICA-req便由此誕生。ICA-req由3個模塊構成:1.概述與原則說明。主要介紹目的、受眾、術語、電子文件及軟件的作用、與文件或系統相關的原則、實施事宜等。2.電子文件管理系統指南和功能需求。主要規(guī)定了專門設計用來管理電子文件的獨立的ERMs功能需求,包括保障電子文件的完整性、真實性、可靠性、可用性,維護其憑證價值。一個ERMS系統通常包含文件的歸檔(如捕獲、鑒定、分類等)、保管(如保存、遷移、處置、安全控制、與紙質文件雙套制管理等)、利用(如查詢、檢索、呈現等)、管理(日常維護等)等具體功能。在某些環(huán)境中,ERMS會與EDMS整合為一個EDRMS(Electronic Document and Records Management System,文件檔案一體化管理系統),但它并不改變上述功能需求。3.業(yè)務系統中文件管理指南和功能需求。這里所說的業(yè)務系統包括電子商務、財務系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等各種業(yè)務應用系統。該模塊指出,業(yè)務系統中形成的文件可能由業(yè)務系統自身管理,也有可能由業(yè)務系統形成和存儲文件,同時通過集成的文件管理系統來控制這些文件,還有可能由業(yè)務系統按照保存證據性要求形成文件并輸出給文件管理系統來管理文件。業(yè)務系統中文件管理功能需求的核心是四大塊,一是在業(yè)務環(huán)境中形成文件(固化文件、記錄元數據等)、管理文件(文件復制、再分類等)、文件交互(輸入、輸出等)、文件處置(審核、銷毀等)。ICA-req以至尊的姿態(tài)宣稱,它是“需求”規(guī)范的集大成者,廣泛適用于軟件開發(fā)商、地區(qū)性的標準制定者、政府機構、私人機構,能滿足國際檔案界的普遍需要,并使國際檔案界能夠以統一的方式與全球軟件產業(yè)進行聯系與協作。在相關組織的努力下,ICA-req最近得到了ISO大力支持,被吸納為國際標準,編號ISO16175,其中,模塊1和模塊3已完成最終國際標準草案,進入最后闖關階段,一旦通過,將作為ISO標準正式,有望成為這一領域的“終結者”。

電子檔案管理系統

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管理的對象是需要長期保存和提供利用的電子檔案信息資源。在單位電子文件管理系統中,文檔(D0cument)已經完成了到文件(Record)的嬗變。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職責是從單位文件管理系統中接收永久和長期保存的文件,同時繼承文件的真實性、完整性、可用性,并將文件的這些屬性維護到底。電子檔案管理系統的主要目標是保證電子文件的長期保存和有效利用。在國際上,通常把致力實現數字資源長期保存和利用的項目稱為TDR(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y,《可信數字倉儲)。有關TDR的進一步信息可以查看RLG和OCLC發(fā)表的》可信數字倉儲:屬性和職責(Trusted Digital Repositories:Attributes and Responsibilities)》報告,以及《可信數字倉儲審核與認證:標準與審核表(Trustworthy RepositoriesAudit&Certification:Criteria andChecklist,TRAC)》。TDR并不指定資源的類型,所以它有多種存在形式,比如數字圖書館(Digital Library)、數字博物館(Digital Museum)、數字檔案館(Digital Archives)、電子文件中心(Electronic Records Center)等。建設一個合格的TDR首先應當主體合法,有職能,有人財物保障、流程清晰,其次,一個合格的TDR能全面履行數字對象的收、管、存、用四大職能,再次,合格的TDR要具備技術條件與安全性。

第3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網絡技術;服務器;文件管理;權限

中圖分類號:TP393.0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7712 (2012) 16-0035-02

一、引言

Windows Server 2003是微軟的服務器操作系統。最初叫作“Windows .NET Server”,后改成“Windows .NET Server 2003”,最終被改成“Windows Server 2003”。相對于Windows 2000做了很多改進,如:改進的Active Directory(活動目錄)(如可以從schema中刪除類);改進的Group Policy(組策略)操作和管理;改進的磁盤管理,如可以從Shadow Copy(卷影復制)中備份文件。特別是在改進的腳本和命令行工具,對微軟來說是一次革新。

二、FAT文件系統的管理

運行Windows Server 2003的計算機的磁盤分區(qū)可以使用三種類型的文件系統:FAT、FAT32和NTFS。下面將對FAT及NTFS這兩類文件系統進行比較,以使用戶了解NTFS的諸多優(yōu)點和特性。FAT (File Allocation Table)指的是文件分配表,包括FAT和FAT32兩種。FAT是一種適合小卷集、對系統安全性要求不高、需要雙重引導的用戶應選擇使用的文件系統。

(一)FAT文件系統簡介。FAT16是用戶早期使用的DOS、Windows 95使用的文件系統,現在常用的Windows 98/2003/XP等系統均支持FAT16文件系統。它最大可以管理2GB的分區(qū),但每個分區(qū)最多只能有65525個簇(簇是磁盤空間的配置單位)。隨著硬盤或分區(qū)容量的增大,每個簇所占的空間將越來越大,從而導致硬盤空間的浪費。FAT32是FAT16的增強版,隨著大容量硬盤的出現,從Windows 98開始流行,它可以支持大到2TB (2048GB)的分區(qū)。FAT32使用的簇比FAT16小,從而有效地節(jié)約了硬盤空間。FAT文件系統是一種最初用于小型磁盤和簡單文件夾結構的簡單文件系統,它的主要特點是向后兼容,最大的優(yōu)點就是它適用于所有的Windows操作系統。另外,FAT文件系統在容量較小的卷上使用比較好,因為FAT啟動只使用非常少的開銷。FAT在容量低于512MB的卷上工作時最好,當卷容量超過1.024GB時,效率就顯得很低。而對于400MB~500MB以下的卷,FAT文件系統相對于NTFS文件系統來說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這是因為,NTFS文件系統需要引入額外磁盤的空間開銷。所以對于使用一般操作系統的用戶來說,FAT是一種合適的文件管理系統。不過對于使用Windows Server 2003的用戶來說,FAT文件系統則不能滿足用戶的要求。

(二)FAT文件系統的優(yōu)缺點。FAT文件系統的優(yōu)點主要是所占容量與計算機的開銷很少,支持各種操作系統,在多種操作系統之間可移植。這種可移植性使FAT文件系統可以方便地用于傳送數據,但同時也帶來較大的安全患。從機器上拆下FAT格式的硬盤,幾乎可以把它裝到任何其他計算機上,不需要任何專用軟件即可直接讀出。

三、NTFS文件系統的管理

NTFS(New Technology File System,新技術文件系統)是Windows Server 2003推薦使用的高性能文件系統,它支持許多新的文件安全、存儲和容錯功能,而這些功能也正是FAT文件系統所缺少的。Windows 2003 Sever的NTFS文件系統提供了FAT文件系統所沒有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兼容性。其設計目標就是在大容量的硬盤上能夠很快地執(zhí)行讀、寫和搜索等標準的文件操作,甚至包括像文件系統恢復這樣的高級操作。NTFS文件系統包括了文件服務器和高端個人計算機所需的安全特性。它還支持對于關鍵數據、十分重要的數據訪問控制和私有權限。除了可以賦予計算機中的共享文件夾特定權限外,NTFS文件和文件夾無論共享與否都可以賦予權限,NTFS是惟一允許為單個文件指定權限的文件系統。但是,當用戶從NTFS卷移動或復制文件到FAT卷時,NTFS文件系統權限和其他特有屬性將會丟失。NTFS文件系統設計簡單卻功能強大。從本質上來講,卷中的一切都是文件,文件中的一切都是屬性,從數據屬性到安全屬性,再到文件名屬性。NTFS卷中的每個扇區(qū)都分配給了某個文件,甚至文件系統的超數據也是文件的一部分。

(一)NTFS文件系統的優(yōu)點。NTFS文件系統是Windows Server 2003所推薦的文件系統。它具有FAT文件系統的所有基本功能,并且提供如FAT文件系統所沒有的優(yōu)點。更為安全的文件保障,提供文件加密,能夠大大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二)NTFS的安全特性。NTFS實現了很多安全功能,包括基于用戶和組賬號的許可權、審計、擁有權、可靠的文件清除和上一次訪問的時間標記等安全特性。許可權。NTFS能記住哪些用戶或組可以訪問哪些文件或記錄,并為不同的用戶提供不同的訪問等級。審計。Windows Server 2003可將與NTFS安全有關的事件記錄到安全記錄中,日后可利用“事件查看器”進行查看。系統管理員可以設置哪些方面要進行審計及詳盡到何種程度。擁有權。NTFS還能記住文件的所屬關系,創(chuàng)建文件或目錄的用戶自動成為該文件的擁有者,并擁有對它的全部權限。管理員或個別具有相應許可的人,可以接受文件或目錄的擁有權??煽康奈募宄?。NTFS會回收未分配的磁盤扇區(qū)中的數據,對這種扇區(qū)的訪問將返回0值。這樣可以防止利用對磁盤的低層次訪問去恢復文件已經被刪除的扇區(qū)。

四、管理文件與文件夾的訪問許可權

第4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1.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化平臺建設的研究背景

近幾年來,國民經濟增長迅速,城市進程的加快促進了建筑行業(yè)的飛速發(fā)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大型建設項目,建筑工程日趨復雜化,對建筑工程項目的自我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標準。建筑工程項目的管理不僅要符合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要求,還要保證工程質量,體現施工企業(yè)的優(yōu)良服務,如此龐雜的項目想要全方位的做好各項工作,就需要工程項目管理向著更加高效精確的方向發(fā)展。信息溝通的程度決定了工程項目管理的高度,工程項目管理涉及的信息是龐雜巨大的,不僅數量多,類型多樣,而且信息之間的交換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此一來,無疑增加了生產成本。所以為了建設更加高效快速的工程項目管理模式,就需要施工企業(yè)不斷提升自身的項目管理水平。政府有關部門也開始重視項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對該項目的資金投入比例也逐年增加。政府的指導作用促進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到項目管理平臺的研究中。

1.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化平臺建設的研究意義

項目管理的信息化是當今建筑行業(yè)項目管理的發(fā)展趨勢,在提高項目管理的工作效率、管理水平,降低生產成本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工程項目的管理引進先進的信息技術之后,工作效率較之前的傳統管理模式有了明顯的提高。信息化平臺建設的根本就是構建一個合理有序的信息網絡,使項目管理中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能夠通過這個信息網絡平臺進行信息交流和日常管理[2]。有些建筑行業(yè)的佼佼者,已經開發(fā)了適應本企業(yè)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統,利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科學的信息化管理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2.1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思路

該課題的研究思路是通過參考一些現有的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和已有的理論基礎,分析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的具體分類,最終構建項目信息管理的集成網絡。研究伊始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就是大量查閱國內外有關工程項目管理的文獻資料并進行系統分析,總結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論基礎,對不同層次種類的信息分門別類,設計出科學系統的整體框架。對信息化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風險進行分析,提出合理有效的風險規(guī)避措施。最后根據各個子系統之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建筑工程項目管理的特點,設計最科學有效的工程管理系統。工程項目管理軟件在實際安裝過程中的實際效果則是驗證理論的有效途徑,對驗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還要不斷改進,以期構建更加合理適用的信息管理系統。

2.2建筑工程管理系統信息化建設的研究方法

該課題的研究過程中主要采用了理論分析與效果驗證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除此之外,每個研究階段都采用了不同的研究方法。在理論研究階段,采用最多的就是文獻分析方法,分析已有的文獻資料中涉及的關于該課題的研究成果與理論基礎。在項目集成框架構建階段,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方法論。在最后實際開發(fā)驗證階段,則是通過系統分析的方法,對項目管理軟件的安裝和實際應用、項目共享效果等方面進行更深層次的完善。

3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施

3.1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要參考“需求指引、技術推動”的指導原則,從建筑施工的實際需求出發(fā),對系統的整體性、交互性、可操作性等進行實際的設計規(guī)劃。系統的整體性原則就要求設計者站在全局的角度考慮各個管理項目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方式,全程控制工程管理的各個子項目。交互性是指人機交互的程度,用戶能否從信息系統中獲取需要的信息,以及系統能否對用戶的信息及時反饋就是系統交互性的判定標準。對于信息系統的可操作性原則就是指信息系統能否及時應對施工過程的不斷變化并提供新的技術支持,促進突發(fā)問題的解決和管理的科學性。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與用戶之間信息交換的主要方式就是用戶界面,所以用戶界面的設計是否簡單易操作,是否符合用戶的差異性標準就是信息系統的主要評價因素。用戶界面一般需要包括信息的輸入控制、多窗口協同控制等功能。在進行界面設計時考慮到用戶的實際體驗,就要避免界面的雜亂無序,種類太過繁多等問題,種類太多不僅會增加用戶的信息處理負擔,還會由于信息處理太過頻繁而導致錯誤頻率增加。最后,考慮到不同用戶的特殊需求,還要為用戶提供不同的交互界面,達到項目管理方式的個體差異性。

3.2建筑工程管理信息系統的實施

工程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在設計過程中包括了業(yè)主項目管理系統、采購系統、工程監(jiān)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等各個子系統。下面以采購系統為例進行實際分析。采購部門主管在接到新的采購任務之后,將具體的采購任務分配到各個采購業(yè)務員。采購業(yè)務員在分析采購任務是否可以直接執(zhí)行后,對可以直接采購的任務,直接進入采購流程。根據不同的采購方式應當進入不同的采購流程,如果是招標方式的設備采購,就應當指示招標業(yè)務員來執(zhí)行具體的招標工作,最后才能進入采購合同簽訂流程。詢報價類的設備采購與招標采購流程不同,它需要按照詢報價標準業(yè)務的具體流程進行。這些采購項目進行過程中,系統會自動生成計劃費用和實際費用的對比圖以及實際執(zhí)行進度,這為采購人員及時管理采購流程提供了詳細的依據。

4結語

第5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溝通;管理;工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TL372+.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一 項目管理中出現的問題

1.溝通問題

在項目建設管理的過程中經常發(fā)生以下情況,客戶提出的項目建設的具體細節(jié)要求,并沒有包含在實際的建設成果中。對于客戶當時只是口頭描述的具體要求和條件,只是反映給了我們相關的負責員工,而并沒有告知項目經理;或者是設計師在設計的過程中并沒有達到客戶想象中的設計效果。這些情況都是由于沒能很好地與客戶溝通好導致的。所以及時有效的與客戶溝通是十分有必要的。再者,就是在溝通過程中的單方面或者雙方的過于執(zhí)著。溝通方的過于執(zhí)著對于溝通過程的結果達成是十分危險和不利的。因為執(zhí)著的一方總是想著去說服對方。但是作為工程管理建設,溝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相互的說服對方,而是能夠通過溝通交流達到工程建設以及客戶之間共同的利益和要求。在這個溝通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是項目經理,其在溝通過程中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幾乎占到其工作的大部分。良好的溝通交流是發(fā)現潛在問題、獲取足夠信息以及控制項目的各方面問題的重要保障。

2.溝通成本大

項目建設中的溝通可以拓展工程建設的思路并統一相關問題。但是同時在相互溝通的過程中,是要花費成本的,一方面是在交流溝通中相互之間的信息傳達可能導致的信息的失真,形成信息成本。另一方面就是溝通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信息成本以及花費精力和時間主要是取決于交流雙方的觀點、思維、理解以及表達能力的一致性與否,以及雙方能否達成意愿的程度和傾向。但是在兩個人具有很強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的情況下,他們想達成一致的意見和建議要花費的時間精力也是成本很大的。

二 建立項目管理溝通的方法

1.完善溝通計劃

我們要制定一個完善的項目溝通計劃,其中主要包含績效報告、信息分發(fā)、管理收尾等溝通計劃的編制。制定的溝通計劃決定著雙方溝通所需要的時間、相關信息以及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條件。傳播執(zhí)行的信息和績效報告主要包含預測、進度報告以及相關的狀況報告。而項目結尾所需要的管理收尾報告主要包含對于項目的分析、經驗及保證最終的規(guī)范要求下項目進行的相關運行記錄。項目的溝通計劃的制定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經常被一些公司所忽視。把溝通的效果成果完全寄托在之前的預算及客戶關系,或者把大部分的責任依托在項目經理的身上,繼而導致整個的溝通過程的混亂,成功的概率大大的降低。所以說對于一種高效的運行體制來說,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上,或者某個負責人的身上,而是應該制定合理有效的溝通計劃,來真正的保證最終的溝通有序的進行下去。

2.建立多種溝通方式

我們要采用各種溝通方式,項目管理的溝通方式有很多種的,主要包含書面和口頭兩個方式。書面方式包括對內的計劃書以及對外的通知報告,對內主要有年報、項目報告以及報事貼等。對外的通知主要是來進行確認、要求以及通知的作用的。書面方式一般語言比較簡潔,避免增加理解的負擔。而口頭的溝通方式主要是自由討論、會議、私人接觸以及評審等。這種方式比較簡潔也容易讓人理解,更加坦白、清晰,這樣避免了民族差異用詞表達、文化背景等一些因素影響。在溝通的過程中,雙方一定要及時的表達清楚自身的要求和意見,以使得對方能夠理解,最終達到

共識。

除了這兩種方式外,還有身體的語言的應用。就像體育課上老師會用自身的肢體的標準動作來向同學們展示一些動作,使得學生的概念更加清晰,更加容易的學到。在我們的項目管理建設的溝通過程中,同樣是需要這種更加形象具體的方式,如圖形展示、手勢以及視頻會議等。這樣的方式既擺脫了單純的口頭描述的枯燥,同時可以更快更有效的把信息傳達出去。

3.及時有效溝通

我們要及時的進行溝通交流。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有很多是由于溝通不及時造成溝通效果的不明晰、不到位。所以及時進行溝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作為項目建設的負責人,要有一定的預見性和前瞻性。對于項目建設的過程可能出現的問題一定要與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員進行及時的溝通,并給予一些解決方式方面的指導。然后,項目的相關負責人員也要及時的與客戶進行溝通。溝通的越早,發(fā)現的問題越早,越全面。項目未來可能出現的問題越可以更加有效的避免。項目建設的過程中,不管是項目經理與上級領導、客戶的溝通,還是項目負責人員與項目經理的溝通,都是需要及時主動的溝通交流的。這樣不僅可以使雙方建立密切的溝通關系,同樣也有利于提高客戶溝通交流的滿意度。

4.保障溝通渠道

一定要保證暢通的交流渠道及方法,因為溝通的過程存在很多復雜的方面。比如說,當溝通交流的人數增加,在溝通的過程中就可能產生很多的理解差異,主要原因包括語言、知識、文化、信息、權利、名譽、道德規(guī)范等。同時由于各自的工作背景環(huán)境的不同,也可能導致各種誤解的產生。所以,要及時的保證溝通方式媒介的暢通,在雙方互相交流之后,要及時的檢查自身的反應意見,來保證傳達信息的準確性。項目經理也可以通過項目報告的方式及時傳達給項目負責人員及客戶。建設暢通的意見反饋機制,使得客戶可以很好的反應自身的要求和意見。

5.提高溝通技巧

我們要保證高效的溝通技巧。作為項目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項目經理的責任是很重要的。相關專家根據經驗指出,高級管理人員在用于溝通交流過程中所花費大概 80%以上的精力和時間,而對于普通的管理負責人也要花費大概 50%的時間來傳播信息。所以說掌握必要的溝通技巧和方法對于提高交流溝通的效率是很重要的。

三 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管理過程中的溝通是很重要的,直接關系到項目進行的效率和水平,同時也關系著最后客戶的滿意程度。作為項目的主要負責人的項目經理在項目的建設溝通的過程中,必須發(fā)揮其重要的溝通領導組織才能,對項目已經出現的問題和未來項目進行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及時的與項目負責人員與客戶溝通,保證項目正常運作。

參考文獻:

田野.淺談項目管理中的溝通[J].經營管理者,2009(17)

第6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改革

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積極構建“四雙”人才培養(yǎng)模式,即雙元——產學合作和校企合作的辦學模式;雙綱——理論教學大綱與實踐教學大綱并舉;雙師——任課教師具備雙師素質;雙證——既發(fā)畢業(yè)證書,又發(fā)職業(yè)資格證書。

1)校企合作辦學,學校引入企業(yè)推薦的優(yōu)質核心課程資源,在專業(yè)教學計劃修訂中明確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實行“2.5+0.5”學制。

2)改革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體系。按照高職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要求,教師確定以培養(yǎng)職業(yè)技能和操作技能為主線,對課程內容進行優(yōu)化調整,減少了一些理論性較強且在實際工作中使用率較少的內容,加大課內實踐教學的課時比例。在各理論課中也強調實踐性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落實,使得專業(yè)整體的實踐課時量超過50%。

3)強化教師任課基本要求。承擔專業(yè)核心課程授課任務的教師必須具備計算機行業(yè)相關中級資格證書,具有雙師素質。

4)鞏固和落實教師“雙證書”制度,重視學生的職業(yè)資格證考試,將教學與學生的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資格證考試有機結合起來,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引入“雙證書”制度。教師通過實行“雙證書”制度,將教學內容與職業(yè)素質和職業(yè)技能緊密結合,使學生能夠很快適應企業(yè)和社會的需要。

課程改革

1課程體系設置

在課程體系設置上,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采取了兩大特色舉措。

1)逐步建立進階課程體系。以“解決網絡應用”的核心能力為依據,按照“崗位能力課程”的主線和“學網”、“組網”、“建網”、“管網”、“用網”的過程設置課程,使學生按“模塊化、組合型、進階式”的進度逐步深入掌握網絡知識和技能,并自主選擇強化某個方面的課程模塊,兼顧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

2)進一步細分核心課程群組,實行課程群組聯動機制。我們將內容關聯性較強、內在聯系緊密、同屬一個培養(yǎng)能力范疇的課程重組,重新劃分為課程群組或基本模塊,并交叉確定責任教師。以單門課程的建設帶動課程群組的發(fā)展,通過課程群組的總體規(guī)劃促進單門課程的建設,進而促使優(yōu)質課程的形成,全面推動課程群組建設,逐漸形成課程群組聯動機制,為申報重點課程和精品課程打下基礎。

2課程內容整合

1)進行課程整合優(yōu)化。例如,我們將原人才培養(yǎng)方案課程設置中的“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和“操作系統及常見故障的排查”整合為一門課程;將“數據庫基礎”內容納入到“企業(yè)級數據庫的安裝、配置設定及管理”中;將“網絡安全設計”、“無線局域網絡技術與安全”、“信息系統安全”整合為“信息安全技術”等。

2)拓寬專業(yè)技能課程。結合海南打造國際旅游島、大力發(fā)展旅游信息化、推進海南“智能島”建設以及海航集團信息化建設的基本情況①,我們增設了“電子商務”、“無線網絡與移動

技術”、“網頁設計”、“無線網絡與移動技術”、“Linux操作系統”、“JAVA語言程序設計”等課程以及IT專題講座。3)以重點課程和省級教改項目帶動基礎課程建設?!坝嬎銠C應用基礎”是學院的首批精品課程之一,經過三個階段的建設,其教學已經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目前,“‘計算機應用基礎’教材改革與創(chuàng)新”教改項目已成為省教育廳2010-2011年度基金項目,計算機教研室正在著手構建基于網絡環(huán)境的教與學模式,探索分層次教學改革模式,全面提高計算機基礎教學質量。

3重組課程教學及考核標準

教師可將職業(yè)資格證書課程納入到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參照計算機行業(yè)如Microsoft、Cisco、H3C、CIW等企業(yè)的IT行業(yè)認證的初、中級考試標準以及“計算機網絡管理員國家職業(yè)標準”,逐漸建立每一門課程的教學標準。教師根據課程的不同特點,采用筆試、實踐技能考核、項目實施技能考核、崗位績效考核、職業(yè)資格技能鑒定、廠商認證、技能競賽等多種考核方式,客觀并全面地考查學生的理論和實踐技能水平,逐步改變閉卷筆試的單一考試方式。

實踐教學條件與校企合作改革

1加強校企在課程實踐教學方面的合作力度

教師邀請行業(yè)企業(yè)專家成立專業(yè)建設指導委員會,會同企業(yè)管理與技術人員進行專業(yè)建設研討,共同探討和研究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中的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設置。根據職業(yè)崗位(群)的任職要求,教師參照相關的職業(yè)資格標準,分析專業(yè)面向的職業(yè)領域崗位群所需要的知識技能,進行專業(yè)培養(yǎng)方案的修訂工作,將專業(yè)對應職業(yè)技能標準融入教學計劃中,將教學內容同國家職業(yè)資格標準相結合,將實踐教學考核與職業(yè)技能鑒定相結合。在此基礎上,教師合理安排各專業(yè)的實踐教學模塊,設置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

2加大校企在實驗實訓軟環(huán)境方面的合作

校企共同設計和開發(fā)教學、實訓項目,共同編寫實訓指南。校內引進企業(yè)標準和企業(yè)文化,其生產性實訓室按企業(yè)真實工作環(huán)境建設,從而更好地開展以企業(yè)真實項目為情境單元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及項目實踐,培養(yǎng)學生從初學到熟練職業(yè)的能力,同時使學生在校內實訓過程中受到企業(yè)文化的熏陶,培養(yǎng)學生的職業(yè)素質。

依據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信息化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以及網絡技術行業(yè)發(fā)展和職業(yè)崗位工作的需要,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在兩年的建設過程中投入近120萬元人民幣,初步建成了“計算機組裝實訓室”、“網絡實訓室”和“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室”三個實訓室?!坝嬎銠C組裝實訓室”的計算機設備全部是從三亞鳳凰國際機場調撥,該實驗室主要用于學生進行計算機拆機、裝機實訓;“網絡實訓室”配備了71臺主流配置的教學用機以及服務器、交換機、路由器、無線AP等網絡設備,可以進行約16個實訓項目;“網絡綜合布線實訓室”以高職高專國家職業(yè)技能大賽標準為依據建成,設備主要由網絡和布線兩個部分組成,包含了防火墻、路由器、三層交換機、二層交換機、交換機模塊、網絡培訓實訓裝置、網絡綜合布線實訓裝置、操作臺及銅欄工具箱等,能夠開展8個大類的實訓項目,滿足了基本的人才培養(yǎng)需求。

3加快外實習基地的建立

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目前已與海南百成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海南海航航空信息系統有限公司、海南易建科技有限公司等簽署校外實習基地簽署合作協議,積極探索“校企共建、共管”的校外實習基地的建設與發(fā)展機制,為學生實習和就業(yè)提供渠道。

教學團隊建設

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在加大,“雙師素質”教師逐年增加。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網絡系統管理專業(yè)現有專任教師9人,兼職教師6人。專、兼職教師中,10人具有行業(yè)資格證書,占總人數的67%;雙師素質教師占總人數的53%;具有碩士學位(含在讀)及以上的有8人。為加強專任教師隊伍建設,形成教學主力軍,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做起:

1)要求青年教師提升學歷,爭取在三年內使青年教師全部擁有研究生(含在讀)以上學歷;通過人員引進,爭取三年內使教師職稱結構合理化,以具有中、高級職稱的教師為主,其中,中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70%以上。

2)引導教師向“雙師”素質方向發(fā)展,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職業(yè)技能,力爭“雙師型”比例達80%以上。安排教師利用寒暑假到對口企業(yè)進行掛職鍛煉與輪崗,從而形成“教學—實踐—教學”的良性互動,積累實踐教學經驗;鼓勵教師參加職業(yè)資格考核,獲得計算機技術行業(yè)相應的職業(yè)資格證書,成為具有雙師素質的教師;積極鼓勵教師參加校內外實習和實訓基地的建設,在實踐教學中邊干邊學,逐步提高技能水平和實踐指導能力。

3)定期組織教師集體備課,及時解決教學工作中出現的情況與問題;強化聽課制度,開展教師互評和學生座談會等活動,促使教師取長補短,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與教學質量。

4)建立一支實踐能力強、教學水平高的兼職教師隊伍,改善現有教學團隊的結構,以適應產學結合,利于團隊發(fā)展。

教學評價體系構建

1建立督學制度

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按一定程序報請海航集團,聘任海航集團各產業(yè)集團綜合管理部(或人力資源部)總經理為學院各專業(yè)督學。督學代表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的舉辦單位,海航集團及各產業(yè)集團對學院教學工作、學生實習就業(yè)、青年骨干教師培養(yǎng)等工作進行監(jiān)督、檢查、指導、評價。督學按集團文件要求積極參與學院、系(部)教育教學工作、評估督導工作,參與教研室和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督導工作,參與專業(yè)建設和制定教學計劃,負責學院與相關產業(yè)集團協調工作,做好學生實習和就業(yè)指導工作。

2實施教學督導制度

三亞航空旅游職業(yè)學院聘任由系(部)主管教學工作的領導、副高以上職稱教師和資深教授等教學和管理經驗豐富的人員組成教學督導組,他們在教務部門的統一安排下,對教學秩序、教學水平、教學質量進行全面監(jiān)督、檢查、評估和指導。教學督導按計劃或隨機對課堂教學、實驗教學等進行聽課檢查和指導;參與教學常規(guī)檢查,了解各教學單位和教學管理部門的教學安排情況;參加期中教學檢查工作,發(fā)現日常教學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找出影響教學質量的原因,提出改進意見和建議;定期提交教學情況分析文章,針對突出問題進行專題調研,撰寫調研報告,為深化教學改革和提高教學質量提供決策依據;參與各教學單位的教學活動和任課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3完善學生評教制度

改革以往以紙質問卷調查表進行評教的方式,充分利用網絡教務系統,組織學生進行網上評教。評教觀察點逐漸在教學態(tài)度、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語言組織表達、課堂管理、教學效果等方面的基礎上,增加教師對學生的鼓勵與幫助、師生關系、學生學習積極性等方面的因素,客觀并全面地評價教師的工作,并將此作為教師評優(yōu)和評獎的重要依據。此外,教師可通過開展學生座談會及個別交流等方式,從多方面了解學生對教師的評價。

4落實畢業(yè)生回訪反饋機制

教師定期做好對畢業(yè)生及用人單位的回訪,了解畢業(yè)生在單位的工作情況,通過與畢業(yè)生及單位人力資源部門進行座談,掌握畢業(yè)生在專業(yè)技能方面存在的不足。根據用人單位的反饋和建議,教師需重新調整和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及課程設置,使得培養(yǎng)的畢業(yè)生能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第7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關鍵詞】信息系統;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

隨著各種先進技術的進步,互聯網的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的各方面都發(fā)生了極大變化,信息化、網絡化、數字化高速發(fā)展給高校圖書館事業(yè)的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zhàn),我國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也必須由傳統的管理模式向現代管理模式轉變。

首先,圖書館的集成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不同層次、不同區(qū)域的人能夠不受空間和時間限制獲取相關的文獻資源.同時使得圖書館的借閱、還書、預訂以及續(xù)借等工作更加方便有效.減輕了圖書館人員很多的物理負擔。

其次,在對圖書館服務的影響上.傳統的圖書館服務主要是以物質的文獻資料為主,查閱、儲存等既占空間.又存在質量保障問題。而隨著信息技術的應用,數字化的文獻資料逐漸引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購書的代價,同時也促進了文獻資料的方便閱讀和管理。因此.傳統的文獻與數字化文獻的結合是當前圖書館服務的主要特點。

再次,信息技術的應用也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有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傳統條件下的圖書館館藏文獻以印刷型為主.圖書館工作人員主要工作方式以手工操作為主,服務內容以紙質文獻為主服務方式以人與人面對面為主。而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的廣泛應用,館藏以印刷型與電子文獻相結合.管理與業(yè)務工作以計算機操作為主.服務方式以人與計算機(網絡)及面對面相結合,同時利用計算機網絡進行文獻信息收集加工文獻信息管理、文獻信息傳遞、個性化針對性信息咨詢與讀者輔導,逐漸成為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日常工作。

因此,可見信息技術的應用對當前高校圖書館管理有著很重要的影響.促進了高校圖書館工作的有效運行但同時也暴露出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許多問題.亟需管理人員認真對待。當前,如何加快高校圖書館的數字化改造,主動跨入數字化時代,是我們面臨的一項迫切任務。

1傳統圖書館與數字圖書館技術融合是現代圖書館發(fā)展的主體方向

因為計算機的大規(guī)模普及和Internet的暢通為數字圖書館的產生和發(fā)展提供了前提條件,而傳統圖書館的館藏、分類、編目、查詢、資源共享、傳遞等固有的模式,則是數字圖書館產生與發(fā)展的堅實基礎,沒有傳統的圖書館,就沒有日后的數字圖書館。

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這種既有區(qū)別又具有內在發(fā)展聯系使圖書館人認識到傳統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技術融合是現代圖書館發(fā)展的主體方向。圖書館務必要適應社會信息化的發(fā)展,充分應用各類信息技術和網絡環(huán)境進行技術革新和服務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煥發(fā)蓬勃的生機與活力。高校數字化建設也應把握這一主體方向,進行全方位的技術革新和服務創(chuàng)新。

2人力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關鍵

傳統圖書館時代的工作人員的工作基本模式是人與書的結合,或者說是以書為媒介與讀者的結合,也就是人與人的結合。而數字圖書館時代圖書館員工作的基本模式是人與計算機的結合,也就是所謂的“人機結合”,工作人員得通過計算機和計算機通訊網絡來獲取或提供信息服務。因此,數字時代圖書館員既要有扎實的傳統圖書館學知識,又要兼?zhèn)溆嬎銠C網絡技術.而在我國,由于圖書館數字化起步較晚,計算機在全社會普及率不很高,目前,各類高校特別是地方高校圖書館尚囿于傳統的館藏、借閱工作模式。工作人員中的“兩多”和“兩少”現象較為普遍,即低學歷者多,非圖書館專業(yè)畢業(yè)者多;圖書館學專業(yè)者少,懂信息技術者更少。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實施數字化建設,首先要解決人力資源這“短腿”問題,必須注重對現有人員的信息素質培養(yǎng),突出圖書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專業(yè)教育,使之緊跟信息化的發(fā)展步伐。同時,要花大力氣進一批能駕馭計算機開發(fā)、運行管理和維護的專業(yè)人才,并配備若干名知識產權方面的專業(yè)人才,為圖書館的數字化改造、信息化發(fā)展和網絡化管理作好人力資源的準備。

3數字化資源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前提

數字化資源建設是發(fā)展數字圖書館的前提條件,不然,圖書館的數字化發(fā)展猶如無米之炊、無本之木。數字化資源建設要立足于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館藏資源數字化;二是社會資源館藏化。

館藏資源數字化,就是根據各高校的學科特點、科研方向和日后的發(fā)展規(guī)模,建立個性化的數據庫,實現目錄檢索、主題檢索和全文檢索;同時,還可根據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對相關的教學參考書、學術期刊作數字化技術處理,在此基礎上建立全方位搜索引擎,實現網上輕松閱讀和下載。

社會資源館藏化,指對社會上已數字化的信息資源進行收集、整合和利用,大力拓展網上資源,通過對信息的搜索、跟蹤和過濾,將有關資源分門別類地加以組織,供教師、學生使用。如根據學校教學的需要開通相關鏡像站點,有用Web方式提供網上檢索服務。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數字化是一項關聯度較高的工程,鑒于圖書館又是一項社會公益性事業(yè),政府部門務必在政策上給予特別的扶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在這一方面,國內一些地方高校已有所動作,據某省圖工委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的調查,目前,該省29所高校圖書館已有23所通過了自動化工作的評估,自動化建設的總經費達1855萬元,購置各種硬件設備共計1317臺(件),自動化應用集成系統計23套。在軟件應用方面,采訪子系統應用的有22所高校;流通子系統應用的有21所高校;查詢子系統應用的有19所高校;期刊子系統應用的有18所高校;文獻開發(fā)系統應用的有12所高校。21所高校擁有校際局域網,聯入Internet的有18所高校。其中,某大學圖書館建立了中國船舶文獻等5個專題數據庫,存儲14萬多條數據。此外,許多大學圖書館都建立起來頗具特色的數據庫,既充分收集了相關信息資源,為社會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又為學校教育、研究工作提供了優(yōu)良的保障。

4組織模式創(chuàng)新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保證

數字圖書館是一種嶄新的圖書館形態(tài)。建設數字圖書館,必須要構筑一個能與之相匹配的新的組織模式。對此,我們通??梢詮娜齻€層面去理解:一是從數字圖書館構成要素去理解,即數字資源、網絡化存取和分布管理;二是從技術層面去理解,主要包括用戶接口、預處理系統、查詢系統和對象庫等基本構件;三是從社會組織系統方面去理解,作為社會整個的數字圖書館與行為個體的高校數字圖書館之間各自的組織結構及相互關系。

從宏觀角度去探析數字化后的高校圖書館,它僅僅是日后社會廣義數字圖書館眾多節(jié)點的一個點,是狹義的數字圖書館。目前,學術界對狹義數字化的高校圖書館機構設置(組織模式)觀點各異。筆者傾向于按主題來設置和劃分高校圖書館的工作部門:

1)人文科學部門。負責人文科學方面數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詢、傳播等工作。

2)自然科學部門(可根據各高校的科學設置狀況,設置若干小組加以細分)。負責自然科學方面數字信息的采集、整合、咨詢、傳播等工作。

3)數字系統維護部門。負責軟、硬件的維護,網絡系統運行安全,數據保存?zhèn)浞莸裙ぷ?兼管知識產權(版權)保護及訴訟工作。

4)管理部門。保障圖書館內部信息的通暢,負責管理指令的下達、執(zhí)行和反饋,進行上下溝通業(yè)務聯系及館際間橫向協作等工作,并對圖書館的總體發(fā)展方向、管理目標,作出科學、前瞻性的規(guī)劃。

按主題進行部門設置、工作分工的數字圖書館組織模式,是對傳統圖書館時代組織模式的創(chuàng)新,大大精簡了傳統的龐大工作部門,便于按學科,按工作性質加以劃分,著重、著力于對信息的采集、整合、傳播,突出信息咨詢服務,有利于優(yōu)化人員結構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按主題進行圖書館組織創(chuàng)新,實質是充分發(fā)揮專家型館員的學科“領頭羊”作用,同時也迎合了數字圖書館各項業(yè)務之間相互交叉、滲透的發(fā)展趨勢。

同時,還要注重圖書館人員的素質提高。日后數字化高校圖書館的人員結構應加大高級專業(yè)人員的比重,按數字化的發(fā)展建設進程,逐步增加既具圖書館專業(yè)知識,又有信息學、計算機系統運行管理方面一技之長復合型人才的比例;要加大現有工作人員的繼續(xù)教育工作力度,使之知識結構能適應數字化的發(fā)展要求。

5改善硬件是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基礎

目前,高校圖書館大多在籌劃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盡管起點不盡相同,但都還屬轉型發(fā)展期。數字化發(fā)展,硬件先行。硬件建設要有前瞻性,要建立一套先進的計算機網絡系統和靈活的結構化布線系統,這樣,才能為日后數字化建設留足發(fā)展空間??紤]到高校數字化圖書館以數據處理和應用為主,最大限度地滿足全校師生訪問館藏資源、網上資源的需求,因此在選擇技術和產品時應選擇具有一定的先進性,可即時擴展,且易于維護??傊?高校圖書館的硬件條件改善要突出能創(chuàng)造開放式的信息環(huán)境,重點要抓住以下三個方面工作:

1)建設高性能、高可用性的圖書館網絡及服務系統。目前,各地高校相繼建設校園局域網,建議網絡主干采用千兆以太網,同時配備1000M高速以太模塊為主干的交換機和交換集成器,使圖書館局域網骨干帶寬達到1000M的能力,能基本滿足日后數字信息包括多媒體信息傳輸和交換的容量之需。

2)多媒體閱覽室建設。多媒體閱覽室的開設滿足師生多樣化信息需求的有效服務手段。各校的多媒體閱覽室建設要立足高起點、富規(guī)劃,有條件的可配備交互式多媒體教學網絡系統,同時,能為讀者提供掃描、拷貝、打印等系列化配套服務,實現文獻檢索課程的網上教學、人員培訓。

第8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1.1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組成結構和工作原理分析

(1)利用傳感器信息裝置將檢測到的物理量轉化為電信號,電信號可以依據運行情況對其進行診斷,當出現問題時會及時的對其進行預報且顯示問題所在原因。

(2)電信號必須通過顯示設備將其作業(yè)狀況完整的顯示出來,然后轉化為可控的傳輸信號,對其實時掌握。

(3)通過預先設置好的接收方式對信號進行接收,通常情況下,采取分站接收然后復用信息將其傳輸在主站上加以顯示。對于分站來講,它必須將接收到的信息加以整合、分類,對簡單數據進行校驗,防止不準確信息被利用,這樣不僅僅會造成一定損失,且會增加發(fā)生事故的概率,所以在進行傳輸主站前,必須對信息進行準確的掌握。

(4)電源箱是確保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正常運行的主要交流電源,它能確保在臨時停電的基礎上讓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可以有效的運行,維持正常的基本用電量且供電量大于二小時的蓄電量。

(5)主站在接收信號的同時,要對其信號進行及時的處理。傳輸接口在確保接收信號后,要再次將主站整理好的信息傳輸至相應分站。從某種角度上而言,傳輸接收器具備了分站與總站相互傳輸信號及自動檢驗、調節(jié)等功能,所以使用過程中不容忽視。

(6)主體正常運行的前提下,要利用計算機對其進行掌控,主機的主要作用是聯網、控制輸出打印、控制輸出、人機的對話、聲光的報警、顯示、磁盤的存儲、統計數據、判別報警、校正、接收檢測的信號等。

1.2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的作用

第一,通風及瓦斯監(jiān)控,也就是監(jiān)測局部的通風機停開(特別重要)、風筒的狀態(tài)、風門的狀態(tài)、饋電的狀態(tài)、風壓、風速以及甲烷的濃度等。一旦局部的通風機掘進巷道出現停風狀況或出現停止運行現象時或瓦斯出現超限時,相應的煤礦其安全監(jiān)控的系統就會自動切斷各自區(qū)域電源,同時閉鎖與報警,這一措施可以達到以下目的:

(1)規(guī)避與降低了因電氣設備違章作業(yè)或失爆、或電氣設備出現故障的危險溫度或電火花導致瓦斯爆炸的發(fā)生率;

(2)規(guī)避與降低了運、掘、采等設備在運行狀態(tài)下因危險溫度或摩擦碰撞出火花而導致的瓦斯爆炸的發(fā)生率;

(3)可以起到提醒作用,督促生產的調度員、領導及時把工作人員安置到安全位置;

(4)督促生產的調度員、領導及時處理好事故的安全隱患,提前預防瓦斯爆炸事故的發(fā)生。

第二,瓦斯抽放系統的監(jiān)控。

(1)監(jiān)測抽放管路里閥門開度、溫度、壓力、流量、甲烷的濃度以及一氧化碳濃度等各管道的參數;

(2)對瓦斯抽放泵站室里甲烷的濃度以及井下臨時的抽放瓦斯泵站其下風側的柵欄外的甲烷濃度環(huán)境參數進行監(jiān)測;

(3)對抽放泵軸溫、抽放泵的真空度以及電機溫度等進行監(jiān)測;

(4)監(jiān)測冷卻水池的水位、水溫以及水壓與水量等供水的參數;

(5)監(jiān)測功率因素、電壓、電流等供電的參數;

(6)對供氣管道其供氣閥的開度、流量、甲烷的濃度、溫度、正壓等供氣的參數進行監(jiān)測;

(7)監(jiān)測密封的水溫、密封的水位、罐內其甲烷的濃度、罐壓和罐高等儲氣罐的參數;

(8)對瓦斯抽放供水、閥門、泵等狀態(tài)進行監(jiān)測;

(9)對瓦斯抽放純瓦斯量和混合量進行監(jiān)測;

(10)對瓦斯抽放閥門與泵進行控制。第三,煤礦安全監(jiān)控系統可以有效的對火災進行實時監(jiān)控,了解火災發(fā)生的原因及火災過程中煙霧、二氧化碳的濃度及溫差變化,這樣就能有效的控制火情,降低風險的蔓延、擴大。第四,監(jiān)控系統可以有效的對瓦斯做出預警報警信息,從而將瓦斯所處的地質信息進行分析,進一步提高防治風險發(fā)生的預警能力。第五,針對往期事故的發(fā)生要對其進行調研,依據事故發(fā)生原因進行經驗總結,這樣不僅僅能夠為其提供參考依據,更能為日后同類事故的發(fā)生提供預防預警的作用,所以針對每次煤礦事故的發(fā)生都要進行系統檢測。

第9篇:文件管理系統范文

1.1基本理論

1.1.1定義

績效考核(performanceexamine)是一項系統工程??冃Э己说亩x為:組織在一定的戰(zhàn)略目標下,使用某種的標準和指標,對組織內部管理者和員工進行定量評估,同時運用評估結果正面引導員工將來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業(yè)績。

1.1.2績效考核意義

績效考核對檢驗檢疫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著導向、杠桿、評估和拉動作用。實施開發(fā)并使用該類系統會為檢驗檢疫機構落實“抓質量、保安全、促發(fā)展、保安全”戰(zhàn)略目標的重要抓手,助力“四步走”戰(zhàn)略的重要手段,對檢驗檢疫機構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具有下列顯著優(yōu)點:①簡化工作流程,調動整體工作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工作效率,促進工作的落實。②方便數據尋根,增強安全保護。③實現公正考核,支持可靠決策。④調整管理方法,適應新形勢要求。

1.2績效考核方法

績效考核常用方法有:圖尺度考核法(GraphicRatingScale,GRS)交替排序法(AlternativeRankingMethod,ARM)配對比較法(PairedComparisonMethod,PCM)強制分布法(ForcedDistributionMethod,FDM)關鍵事件法(CriticalIncidentMethod,CIM)目標管理法(ManagementbyObjectives,MBO)等,本文采用目標管理法對本體系進行研究。

1.3績效考核的內容

①績效考核主體確定。根據目標管理法的考核思想,成立績效考核領導小組、績效考核辦公室、績效考核聯席單位、被考核單位四個主體。②績效考核模式確立。組織結構:由局領導小組、績效組、工作人員三個部分構成;考核對象由所有分支機構、省局機關處室、直屬單位??己酥笜藶橹攸c工作、基礎工作、質量管理體系、部門民主互評、黨組評議以及突出成績加分構成。

2績效考核工作信息化設計

2.1檢驗檢疫機構績效考核信息系統需求分析

目前,很多單位結合自身的實際需要,已經開發(fā)出多種管理信息系統,這些管理信息系統都有各自的優(yōu)缺點和適用范圍。對檢驗檢疫機構來說,績效考核信息系統的特點,主要包括:①方便性:通過該系統,考核主體能夠對績效進行考核,同時能夠得到考核的登錄密碼,考核時間、考核地點,考核過程能夠方便地評分;②穩(wěn)定性:在系統操作過程中,為了避免出現等待時間過長、內容不完整,甚至服務中斷等現象,通常情況下,需要確保系統的穩(wěn)定性;③安全性:互聯網作為一個開放的網絡,在使用過程中,需要采取技術手段,防止作弊現象的出現;對于數據庫、WEB服務來說,需要制定一定的安全措施;④可擴展能力:根據目標考核系統的規(guī)劃,可以將相應的功能設計成不同的模塊,進而在一定程度上便于系統功能的擴展和集成;⑤可維護性:通過網絡進行績效考核時,有的數據操作系統可以自動完成,但是,有些系統需要借助維護人員對網站的數據做出及時的處理和回應。

2.2系統運行環(huán)境分析

①結構選擇。本系統采用的是“瀏覽器/服務器”(B/S)模式。②平臺選擇。根據B/S結構的要求,借助現有的軟硬件產品,以及軟件開發(fā)工具,通過對性能價格比進行綜合的考慮,選擇如下平臺:1)數據庫:數據庫選擇SQLServer2000數據庫作為應用軟件。2)硬件:網絡服務器、工作站、網卡、集散器組成系統硬件。3)開發(fā)工具:本系統采用C#編程語言實現編程,開發(fā)工具為MicrosoftVisualStudio。③網站架設。在Internet服務管理器(IIS)中創(chuàng)建WEB站點。

2.3系統的功能需求

系統應是根據檢驗檢疫機構績效考核的流程,自行設計開發(fā)的一套軟件系統。①總功能需求。一是對省局機關處室、直屬單位的績效考核;二是對各分支機構的績效考核。每個功能都針對被考核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進行管理,其中,評分統計中包括:基礎工作、重點工作、體系運行情況、黨組評議、突出成績加分、民主測評。②權限功能需求。本系統對績效考核主體設置了相應的權限。1)績效管理辦公室:可實現部門和員工名單、添加和刪除部門,參與對各部門的考核評分,對各部門的績效考核成績進行統計、計算、等功能;2)績效管理聯席單位:可參與對各部門的績效管理考核評分;3)普通用戶:向系統內任何人開放,主要用于查看績效考核結果,提交考核所需各項資料。

2.4系統的技術支持

本項目研究開發(fā)的信息系統是在B/S結構網絡模式下利用作為系統框架,采用SQL,C#等編程語言編程實現的。①技術。作為一種技術,主要用于建立動態(tài)Web應用程序。與現在的Web開發(fā)模式相比,作為.NET框架的一部分,通常情況下能夠提供許多強大的優(yōu)勢。②SQLServer2000。SQLServe:2000是Microsoft推出的SQLServer數據庫管理系統。其具有易分析、高安全、易管理、高實用、可伸縮、易操作的特點。③C#。C#是專門為.NET應用而開發(fā)出的語言。這從根本上保證了C#與.NET框架的完美結合。在.NET運行庫的支持下,NET框架的各種優(yōu)點在C#中表現得淋漓盡致。④B/S體系結構。B/S模式是一種以Web技術為基礎的新型的信息系統平臺模式,簡化了客戶端,簡化了系統的開發(fā)和維護,使用戶的操作變得更簡單,還使信息系統維護的限制因素更少。

2.5系統的操作流程

從系統用戶輸入口令開始,到選取相應的系統模塊是系統運行的主體流程,然后才能在其權限下進行工作。

3績效考核信息系統設計

3.1總體設計方案

①系統的設計目標。本系統通過領導小組、績效辦、聯席會議、普通用戶四個考核主體的各自功能和權限、執(zhí)行操作對績效成績進行分析、匯總,最后得出績效考核結論。②系統的整體結構。

3.2系統功能模塊設計

①登錄模塊設計。系統起始頁,檢驗用戶代號和密碼是否正確。用戶進入系統網址后打開的缺省頁面,要求用戶在進入系統前驗證用戶輸入的代號和密碼后,查詢其代號和密碼是否匹配。②考核模塊設計。按照考核流程分為:考核輸入、考核、考核輸出模塊。③管理模塊設計。

3.3權限設計

本系統權限設置劃為兩級,分別為管理員(局領導小組授權)和普通用戶(包括績效辦、聯席會議和其他未授權人員)。

3.4代碼設計

代碼的種類包括順序碼、區(qū)間碼、表意碼、合成碼等多種。本系統主要使用的是表意碼,即把直接或間接表示編碼化對象屬性的文字、數字、記號原封不動地作為編碼。

4總結與建議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