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翻轉課堂的特點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翻轉課堂的特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翻轉課堂的特點

第1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旅游管理方面的企業(yè)需要的工作崗位,很多都是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實踐能力,實踐能力是提升,是培養(yǎng)應用型高級人才的關鍵。旅游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通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是比較適合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因此翻轉課堂在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中有一定的應用價值與研究價值,符合提升旅游管理專業(yè)學生的實踐技能,提高學生的就業(yè)能力。

一、翻轉課堂模式概述

翻轉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最早應用于美國的高中化學教師,在高中化學課上應用取得一定的效果?,F在已經發(fā)展到高校的一種教學模式,現在各個高校都在嘗試在課堂上應用翻轉課堂,翻轉課堂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學生成為主角,教師主要起到組織教學、管理教學、輔導答疑作用。由傳統(tǒng)的講授知識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知識,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翻轉課堂能順利進行,學生課前要做到充分預習,只有學生對課上內容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在課堂上成為主角,能主動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課堂的效果。

二、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程的特點

(一)實踐性和應用性較強

旅游管理專業(yè)核心課程基本都具有實踐型和應用性強的特點,是比較適合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開展。翻轉課堂需要學生課前預習,學生需要掌握基本理論知識與一些基本實踐技能,這是利用翻轉課堂能有效進行的前提,學生對于一些理論性比較強的課程,尤其涉及一些數學、邏輯、經濟等一些n程,學生理解比較困難,不適應應用翻轉課堂,利用傳統(tǒng)的講授教學方式,可能效果更好一些。在利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科特點,課程內容特點,科學合理的進行翻轉課堂教學,翻轉課堂教學不是萬能的,必須符合學科發(fā)展特點,合理利用新的教學模式,提高課堂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效果。

(二)參與性較強

利用翻轉課堂教學課程必須具有一定的參與下,翻轉課堂最大特點就是師生互動性好,課堂氣氛活躍,有利于提高學生實踐技能。但是旅游管理專業(yè)不是所有課程都具有很強的參與性,翻轉課堂必須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成為課堂主角,教師搭建教學平臺,讓學生在其平臺中進行學習,提高自己的實踐技能。參與性強的課程,一般在內容方面與學生的知識背景有一定的交集,或者會涉及到學生感興趣的方面,如其有利于解釋社會熱點,或者有一定的實用性等等。參與必須教學內容,參與的內容多數學生有所了解,學生對知識還有一定的見解,這樣學生能積極主動去參與課堂教學,不是被動的去參與,為了參與教學而教學,這樣就失去翻轉課堂教學意義,不能達到課堂教學參與效果。因此教師在利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要科學的選擇,不是所有教學內容都適合翻轉課堂教學,必須科學準確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三)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

課程內容的開放性,主要指學生在學習課程內容過程中,在知識掌握和應用方面,不是只能通過死記硬背或者標準答案的考核方式進行學習。討論的內容沒有標準答案,讓學生根據自己思維去討論,學生可能從不同層面討論教學內容,利用其發(fā)散思維去思考問題,去解決問題,這樣有利于提高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是旅游管理專業(yè)培養(yǎng)學生的重要指標,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yè)能力,符合現代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現在高校都在研究如何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以適合現代企業(yè)發(fā)展需要。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體系

根據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特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對旅游管理專業(yè)課程進行分析如圖1所示:

第2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高校教學;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7)10-0018-03

一、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內涵

1.綜合評價理念下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概念

翻轉課堂翻轉了在課堂上教師教授和學生學習的時間順序。對翻轉課堂的評價要適應這種結構特點,突出翻轉課堂系統(tǒng)性的特點,所以,翻轉課堂的評價應以科學的評價理念為理論依據,通過合理的評價方式和先進的指標體系,對其教學過程進行綜合評價。

根據綜合評價的理念,對復雜對象系統(tǒng)的綜合評價過程,是一個在評價人員維度、評價層次維度、評價目標維度、評價對象維度四維空間中進行的、并涉及大量定性與定量因素的復雜過程。[1]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體現了多個評價對象、多個評價主體、多種評價角度、多重表達形式的突出特點。根據綜合評價的基本過程,對高校翻轉課堂的評價可分為五個連貫的步驟:分析翻轉課堂的突出特點,確定評價的內容、方式以及方法;根據翻轉課堂的特點,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確定評價主體、評價原則和相應的評價模型;實施評價;得出評價結果并做出解釋。

2.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意義

對高校翻轉課堂進行綜合評價,具有重要意義:第一,有利于整體把握高校翻轉課堂的實施現狀。第二,有利于系統(tǒng)優(yōu)化高校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第三,有利于豐富和發(fā)展信息化教學評價的理論與實踐。在當今MOOC時代,翻轉課堂作為網絡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連接橋梁,成為典型的信息化教學形式。傳統(tǒng)教學評價方法對其已無能為力,而當前對翻D課堂評價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不僅數量有限,內容和深度也有待擴展和加強。

二、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模型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的評價是對較為復雜的教學系統(tǒng)進行的規(guī)劃、組織、管理和評價的過程。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過程就是一個復雜的系統(tǒng)體系,需要從整體的視角來審視,而系統(tǒng)科學領域的霍爾三維結構理論對于指導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最為適合。

美國系統(tǒng)工程專家霍爾(A?D?Hall)于1969年提出的霍爾三維結構,是將系統(tǒng)工程整個活動過程看作由知識維、時間維與邏輯維而組成的三維結構,并以該立體結構來表示系統(tǒng)工程的各階段、各步驟以及所涉及的知識范圍,是解決規(guī)模較大、結構復雜、因素眾多的大型項目管理問題的系統(tǒng)工程方法論。其中,時間維表示系統(tǒng)工程活動從開始到結束按時間順序排列的全過程,分為規(guī)劃、擬定方案、研制、生產、安裝、運行、更新七個時間階段。邏輯維是指時間維的每一個階段內所要進行的工作內容和應該遵循的思維程序,包括明確問題、確定目標、系統(tǒng)綜合、系統(tǒng)分析、優(yōu)化、決策、實施七個邏輯步驟。知識維列舉需要運用包括工程、醫(yī)學、建筑、商業(yè)、法律、管理、社會科學、藝術等各種知識和技能。[2]

近年來,霍爾三維結構理論不僅在工程設計、系統(tǒng)管理等領域取得了廣泛應用,同時也被運用于教育教學領域。為了科學地實施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過程,本文借助霍爾三維結構理論,嘗試構建了立體化的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模型(圖1)。

對高校翻轉課堂的綜合評價,就是運用系統(tǒng)工程的思維來分析和解決高校翻轉課堂評價問題,這與霍爾三維結構理論“邏輯維”的步驟相一致。具體邏輯過程如下:(1)明確高校翻轉課堂評價要解決的問題。(2)設計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指標體系。(3)綜合分析影響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各種因素。(4)優(yōu)化并選擇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方案。(5)做出最后決策并實施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方案。

“時間維”反映的是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實現過程。具體流程包括七個階段:規(guī)劃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實施方案、擬定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具體內容、分析初步制定的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方案、擇優(yōu)選擇適合于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方案、實施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方案、運行并處理高校翻轉課堂評價信息、改進并更新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方案。

“知識維”反映的是在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過程中所需要運用的專業(yè)知識。這些知識主要包括高等教育評價、教育技術學、系統(tǒng)評價學、教學系統(tǒng)設計、教育學等。

三、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基本內容

通常,教學評價應考慮三個要素:評價理念、評價方式、評價指標。評價理念是評價者對教學、評價的思想認識,決定了評價的高度,合理的評價方式和先進的評價指標均受制于此;評價方式界定了評價主體和方法,是評價實施的具體規(guī)定;指標體系是評價理念與評價方式的外顯,恰當的評價指標是保證評價成功的關鍵。教學評價的三個要素相互影響,缺一不可。

基于以上綜合評價的理念,在指標設計方面,為了全面而系統(tǒng)地反映高校翻轉課堂整體實施的情況,選取開展條件、教學過程、教學績效作為一級指標,構建了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框架(圖2)。

1.高校翻轉課堂的條件指標

翻轉課堂的條件指標是反映翻轉課堂實時環(huán)境和條件的指標,是綜合評價的物質基礎。任何學校的管理工作要素都有人、財、物、事、時間、空間、信息等七個方面,其中,人、財、物是最基本的物質性要素,是學校辦學不可缺少的資源條件。[3] 為了診斷高校開展翻轉課堂的條件及可行性,本文從學生、教師和環(huán)境等方面,設計了高校翻轉課堂開展條件的二級指標和三級指標。需要指出的是,由于開展條件評價屬于診斷性和可行性的評價范圍,宜于學期開課之前進行。

2.高校翻轉課堂的過程指標

過程指標集中反映了翻轉課堂的實施狀態(tài)和具體過程,與教學計劃、教學方法、教學流程等密切相關。為了實現過程評價,本文從學生、教師、教學活動三個維度,設計了高校翻轉課堂教學過程的二級指標。值得說明的是,因過程評價涉及翻轉課堂的每一節(jié)課,宜于每節(jié)課的課中進行。

3.高校翻轉課堂的成果指標

成果指標反映了翻轉課堂實施的效果和水平,與學習成績、教學成績、推廣效果等內容高度相關。為反映高校翻轉課堂的教學效果,本文從教學績效、經驗與改進等方面來說明。該總結性評價一般適合在學期末進行。

通過專家調查法,本文最終確定了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對具體指標的主要觀測點進行了概括,詳見表1。需要說明的是,本文主張對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的目的不是證明而是改進,因而未對指標的權重進行分配。

四、總結與展望

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是一個發(fā)展的過程,需要在應用中不斷更新,在持續(xù)更新中得以完善。具體應用時應注意:第一,可根據具體需要確定評價頻次。對高校翻轉課堂開展條件的評價,如果一次評價后無法保證翻轉課堂的順利開展,可以循環(huán)進行多次評價,直到滿意為止。同樣,是否每堂課都要進行過程評價,仍取決于具體需要,比如,根據條件可以隨機抽取幾堂課進行過程評價。而教學績效評價可根據實際情況,在學期末的課程結束之前,進行一次或多次終結性評價。第二,可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該評價體系。教師在充分了解翻轉課堂的教學特點、組織結構的基礎上,以該評價模型和指標體系為載體,勇于創(chuàng)新,對評價內容“再加工”、“再設計”、“再整合”,使評價體系更貼合高校教學改革的實際,從而提高評價的有效性。

總之,建立教學評價體系已經成為翻轉課堂深入發(fā)展的關鍵因素。[7]本文對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內涵的闡釋,指明了綜合評價理念之于翻轉課堂的重要意義。而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理論的綜合評價模型的建立,能夠引導高校決策者從多個維度對翻轉課堂進行系統(tǒng)而全面地分析,為解決高校翻轉課堂評價提供了方法指導。尤為關鍵的是,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的確立,方便了課前、課中、課后全部教學過程的信息采集,實現了多種評價主體的參與、多元評價方式的整合、多個評價過程的統(tǒng)一,驗證了教學評價的決策導向、形成性定位和改進之于翻轉課堂的重要性。總之,高校翻轉課堂綜合評價研究,為客觀衡量和科學審視翻轉課堂的教學質量、優(yōu)化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配置、改進教學策略,提供了參考和依據。但是,該研究只是對高校翻轉課堂評價的開展提供了思路與方法,要使評價真正起到促進教學的作用,仍需要更加精細的設計和更多的實踐檢驗。

參考文獻:

[1]王宗軍.綜合評價的方法、問題及其研究趨勢[J].管理科學學報,1998,1(1):75-79.

[2]郁濱.系統(tǒng)工程理論[M].合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2009:171.

[3]康宏.立體化視聽教育網絡綜合評價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1999,(03):68-72.

[4]張韻君.大學生自主新能力培養(yǎng)的三維模式研究[J].技術與創(chuàng)新管理,2011,(06):583-586.

[5]李力.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雙語教學模式研究[J].昆明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2):97-100.

[6]車莉.基于霍爾三維結構的大學生培養(yǎng)體系研究[J].中國青年研究,2013,(10):70-73.

第3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 實踐教學 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0-0201-01

一、引言

傳統(tǒng)的實踐教學主要是將課程的知識點結合案例方式傳遞給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老師仍然起到主導作用,學生只是被動模仿老師的操作進而學習知識。由于教學信息量大,課堂時間有限,有的同學接受能力稍差就會掉隊從而失去學習課程的信心。在現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的支撐下,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基于信息技術的教學手段,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翻轉課堂的特點是:1.需要先進的信息技術作支持。2.以學生為中心,充分調動學生之間的合作。3.增加了師生互動[1]?;谶@些特點,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教學手段很適合在實踐教學中使用。本文就以《虛擬現實應用》課程為例,來研究基于翻轉課堂的實踐教學模式改革。

二、翻轉課堂在《虛擬現實應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與改革

《虛擬現實應用》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該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理論知識、軟件技能還需要綜合各種能力,設計并開發(fā)一個虛擬漫游系統(tǒng)?;谠撻T課的特點和要求,將翻轉課堂融入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以案例和項目為依托,提高學生興趣,發(fā)揮學生特點,將個性化和人性化融入教學中[2]。

(一)課程設計

根據翻轉課堂和實踐教學的特點以及課程要求,將《虛擬現實應用》課程設計分為三個階段:1.基礎學習階段。該階段主要是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軟件基本操作的熟悉。2.案例深入階段。這個階段教師要尤為重視差異化教學,根據不同的學生給予不同的任務和鼓勵。3.項目實踐階段。根據每個學生的特點和優(yōu)勢進行分組,指導學生進行完整項目的策劃、設計與開發(fā),培養(yǎng)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和項目設計開發(fā)能力。

(二)課程開發(fā)

課程開發(fā)主要分為兩部分:1.教學文檔編寫。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將知識點整理、歸納,并融入適合的案例中,通過案例的講解和操作來強化知識點的掌握。2.課程視頻制作。收集教學資料和資源,將教學文檔和案例講解進行視頻錄制及制作,同時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來修改制作好的視頻內容。

(三)課程實踐

根據課程設計的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課前準備、課堂活動以及評價反饋等課程實踐都有所不同。

在基礎學習階段,課前準備主要是教師問題和練習,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學習理論知識和基礎操作并思考問題和完成練習。課堂活動一方面是學生討論老師提出的問題,并由教師點評學生的發(fā)言。另一方面教師根據學生完成練習情況,針對重點和難點進行強化和鞏固。在這一階段主要是教師針對學生作業(yè)進行評價。

在案例深入階段,學生的課前準備主要是通過視頻學習和作業(yè)發(fā)現問題,并且首先嘗試自己解決問題,如果仍無法解決就在線提出給老師,那么老師通過收集整理學生的問題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發(fā)現學生掌握知識的差異程度。課堂活動中,教師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解決,并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難度不同的作業(yè)進行練習。在這個階段,教師要結合個人特色給予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方案。

在項目實踐階段,課前準備是主要是教師項目要求,學生進行分組,并在課前收集項目相關資料為項目開發(fā)做準備。課堂活動主要是在教師的指導下,鼓勵團隊合作和發(fā)揮每個學生的特性來完成項目實踐。 在這一階段,教師要給與學生充分的自由發(fā)揮空間,調動學生積極性,并及時幫助學生解決項目實踐中遇到的問題。教師根據每組同學的最終成果和每位同學在各個項目中發(fā)揮的作用給予評價。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分析與研究

基于翻轉課堂的《虛擬現實應用》課程教學完成之后,對教學改革的效果給予調查和分析。對班級34名同學進行調查,調查結果顯示92%的同學認為這種教學模式增加了師生交流,提高了課堂效率,改善了教學效果。73%的同學認為提高了對課程的學習興趣。但也有65%的同學認為需要花更多的時間用于學習。通過對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的總結和分析,結合翻轉課堂和實踐教學的特點,本次教學改革創(chuàng)新了一種基于翻轉課堂的實踐教學模式,即以微課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翻轉課堂為手段,以實踐項目為依托,發(fā)揮學生特點從而實現人性化教學為目標的實踐教學模式。

四、結束語

這種以微課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翻轉課堂為手段,以實踐項目為依托,發(fā)揮學生特點從而實現人性化教學為目標的教學模式,對教師和學生都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就是要將“教師為中心”的教學轉變?yōu)橐浴皩W生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翻轉課堂是一種教學手段,要適當篩選翻轉內容,不能為了翻轉而翻轉,要與案例教學和項目實踐相結合。在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抓住學生的個性與差異,發(fā)揮學生的特點和專長,這樣才能真正達到翻轉課堂的效果,強調個性化教學從而實現人性化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第4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高職教學 翻轉課堂 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4)9-049-02

翻轉課堂的理念來源于美國科羅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園”高中[1]。在2007年的春天,因為考慮到給因病而無法到課的學生進行補課出現的困難,這所高中名叫納森?伯爾曼和亞倫?薩姆斯的兩位化學老師利用相關軟件錄制了ppt的演示文稿以及教師講課的音頻,并將制作好的視頻上傳到網站中,使缺課的學生在網上可以進行自主學習,當然沒有缺課的學生也可以使用上傳到網上的教學視頻和資料,這一類學生主要是利用這種途徑來強化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達到良好的復習效果。沒過多久,這兩位教師重新開始思考怎樣開展課堂實踐才能夠取得更優(yōu)的教學效果,由此他們便提出了翻轉課堂的教學理念。

1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之間存在的最主要的區(qū)別是傳統(tǒng)教學是一種先教后學的教育方式而翻轉課堂教學則恰恰相反,它是一種先學后教的模式[2]。傳統(tǒng)的教學中主要包括了組織教學、復習舊課、講解新課、鞏固新課以及布置課后練習等五個環(huán)節(jié),一般教師會將這五項環(huán)節(jié)分成兩個階段即課前知識傳授與課后知識內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主要是:課前學生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完成知識傳授,課堂教學中通過小組討論、分組實驗和教師答疑等方式完成知識內化。翻轉課堂通過對知識傳授和知識內化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tǒng)教學中的師生關系,并重新設計組織課堂教學。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tǒng)教學結構,在翻轉課堂的教學中再也不會讓教師在課堂上有“唱獨角戲”的機會。傳統(tǒng)的教學是讓學生在課后進行大量的練習來使學生得到知識的內化訓練,翻轉課堂教學在課中就可以通過老師的引導、學生間的相互討論和知識的綜合運用得到知識的內化訓練,所以學生再也不需要在課后進行題海戰(zhàn)略,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

2 翻轉課堂在高職教育中的模式

在職業(yè)教育別是高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將知識轉化成能力,是一種典型的要求理論結合實踐的教育[3]。翻轉課堂教育主張學生在課前根據老師所發(fā)的視頻教學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在課中學生則根據老師的指導進行實踐,這種教學模式將理論有效指導實踐的教學理念有效的體現出來,進而將知識轉化為能力。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要依據高職教育的特點進行設計。首先課堂外的學習要依靠豐富的網絡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同步完成自測工作,將學習中的疑問整理出來并制定出將要參加實訓的方案;課堂內的學習首先進行學習方面的交流,通過交流提出學習中所碰到的疑難問題并展開討論,共同將疑難問題解決,然后讓學生匯報出自己的實訓方案,教師則根據學生的實訓方案對學生的實訓操作進行指導,最后對學生做出綜合性的評價[4]。

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教育中的運用

3.1在高職教育中實現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條件

信息化的技術手段以及網絡設施環(huán)境是實現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保證[5]。具體而言主要有教和學場所中的信息設備、基礎的校園網絡環(huán)境、信息化的教學資源與在線學習平臺。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中,為學習者利用信息技術建構出一種協(xié)作式的學習氛圍,不僅能夠使新型的學習文化得以形成,還有良好的現實可行性。一方面是建設MOOCs 資源,教師可以通過錄制微型和碎片化的教學視頻來給學生講解知識點,并將教學視頻傳到教學空間的云端讓學生根據自己學習上的需要進行自行下載,微型的教學視頻片段是MOOCs 的核心,MOOCs還包括了適應教學內容的視頻教學設計、練習測試、素材課件、教學反思以及專家點評等,其視頻的主要特點是短小精悍,MOOCs是實現翻轉課堂教育模式的理想載體,更是共享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面,云空間有利于學習者構建個性化的個人網絡學習方案與學習空間。

第5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課堂教學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概況及提出背景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指教師組織學生就某一問題進行課下網絡資料收集,課上進行學生互聯(lián)網學習成果展示;學習小組間交流學習資料,互相取長補短;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給予輔評價和方法性指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充分借助互聯(lián)網的信息化資源優(yōu)勢和互動性體驗優(yōu)勢,將教師由以往的課堂主宰者變?yōu)檎n堂教學參與者,學生也由以往的課堂教學的被動接受者變?yōu)檎n堂探索者、自主學習者。雖然之前也有關于翻轉課堂模式的探究,但是自從互聯(lián)網技術真正融入學生課堂學習與課下生活以來,“互聯(lián)網+”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才做到了有效融合。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激發(fā)學生課堂學習興趣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學生主動思考知識,發(fā)現自己的困惑與學習知識的樂趣,這也與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自身的特點息息相關。首先,相比傳統(tǒng)意義上的紙質學習資源,互聯(lián)網上的學習資源形式更加豐富,如音視頻學習資源,甚至游戲式學習資源等。近年來互聯(lián)網上日益多樣化的游戲式學習軟件,顛覆了傳統(tǒng)意義上呆板枯燥的學習資料模式,符合青少年興趣特點和認知特點。另外,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的更新速度較以往學習資源更快。調查顯示,互聯(lián)網信息更新速度要遠超過紙質媒體信息的更新速度,這就決定互聯(lián)網學習資源具有更加貼近學生日常生活的優(yōu)勢。

2.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當今社會知識量巨大,更新速度快,學生如果僅靠學校所學知識已經難以滿足社會需求,所以相比掌握知識,課堂教學更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如運用互聯(lián)網課下收集知識資料的能力,依托現代傳媒設備展示自我的能力等。這也符合新課改提出課堂教學要注重學生能力培養(yǎng)的要求。

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策略

1.教師的課前設計要引導學生參與

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離不開教師精化、科學化的課前教學設計。第一,互聯(lián)網自身的特點決定了其在擁有豐富資源量的同時也具有許多固有的弊端。如信息質量參差不齊,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適合青少年學習。第二,學生受制于自身知識局限,在課前準備過程中能否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進行學習也是一個問題。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學生必要的信息收集技術指導。

課堂上的互動是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以及翻轉課堂的精髓所在。為此,教師應該為學生創(chuàng)設必要的交流環(huán)境,充分尊重學生在交流互動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由學生按照自己喜歡且貼合教學的方式進行網絡學習成果交流,避免教師的過分干涉,真正將課堂主體地位交還給學生。

2.加強“互聯(lián)網+”模式下師生間交流互動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過程是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間高效良性互動的過程。首先,“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資源的獲取條件已經充分具備,所以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更應注意突出重點,注重學習方法傳授和指導。其次,“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也為師生間的課下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條件,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社交平臺在課下固定時間段進行學習交流。為了師生間良性互動的展開,教師要關心學生的日常生活及心理狀況,拉近師生間的感情距離,這樣,學生才會愿意與教師展開互動交流。

3.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學生課堂主體地位的突出與教師輔助作用的發(fā)揮

首先,課堂民主,師生平等。師生平等是師生對話的前提保障,只有在師生關系上實現翻轉,才能在具體教學中實現翻轉。其次,“互聯(lián)網+”的精髓在于鼓勵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不僅在于先進的教學技術手段的運用,更在于以頭腦引領創(chuàng)新。教學過程中要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優(yōu)勢鼓勵學生積極創(chuàng)新,從而使教育教學符合未來社會的人才需求。

綜上所述,在“互聯(lián)網+”背景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最終趨勢,為此,教師要重視“互聯(lián)網+”教學模式,深刻領悟“互聯(lián)網+”的精神內涵,即創(chuàng)新、互動、平等、有效,在此基礎上借助現代互聯(lián)網教學技術手段促進教學創(chuàng)新,適應未來社會人才的培養(yǎng)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巖.“互聯(lián)網+教育”理念及模式探析[J]. 中國高教研究,2016(2).

第6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高中地理

翻轉課堂是一種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先進教學模式,它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重構,其已經被逐步運用于高中教育中,同時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果。但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教師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認識還并不到位,需要得到進一步完善和發(fā)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初探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促進高中地理教學改革與創(chuàng)新。

一、運用翻轉課堂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性

在傳統(tǒng)的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多數教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yōu)橹饕虒W目標。因此,教師從主觀上忽視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知識的灌輸。這就導致學生獲得的認知并不深刻,求知的興趣也不高,教學的質量也隨之降低。

教師在高中地理教學中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主體性,讓學生在主動的探究中建構知識。以《冷熱不均引起大氣環(huán)流》為例,教師根據課標,在分析重難點的基礎上自己操作演示熱力環(huán)流實驗,同時配合教學內容的講解,錄制一段15分鐘左右的視頻,讓學生課前在家中提前觀看。這樣一來,學生失去了教師的限制,不再被動地接受知識。拍攝的教學微視頻可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夠清楚直觀地看到熱力環(huán)流形成的全過程,從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進而主動探究熱力環(huán)流原理,明白冷熱不均是引起熱力環(huán)流的直接原因,使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問題、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

在此過程中,學生成為真正的主人,利用自身的能力解決其中的問題。因此,學生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主體地位,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提高學生的探究與學習能力。

二、運用翻轉課堂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

與此同時,教師還能夠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在課前預習時,學生能夠梳理和總結學習中的疑難點,課堂就成為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交流,相應的節(jié)省出時間來完成作業(yè)或為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為個性化的學習提供真正的平臺。教師也能以此為基礎開展更有針對性的課堂教學。

例如,教師要求學生在課前學習中國自然災害的特點,但教師發(fā)現,學生自主學習對其中的特點難以把握,因為學生沒有將重點放在中國這個地域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這個問題進行詳解,結合中國的地理特點向學生闡述中國自然災害的類型與特點,并對其他學生已經基本掌握的知識點進行簡潔的講述。

這就減少了教學內容,變相地提高了課堂教學質量。

總的來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還處于起步探索階段,它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翻轉的是課堂,更新的是理念,是一種先進的教學方法。它為高中地理教學改革指明了方向,同時也需要教師在實踐工作中對其進行完善,進一步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

第7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 翻轉課堂 任務單 IP分類

一、翻轉課堂的核心與內涵

英特爾全球教育總監(jiān)Brian Gonzalez是這樣介紹翻轉課堂的:“翻轉課堂,是指教育者賦予學生更多的自由,把知識傳授的過程放在教室外,讓大家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接受新知識;而把知識內化的過程放在教室內,以便同學之間、同學和老師之間有更多的溝通和交流?!睆倪@段話可以發(fā)現:對傳統(tǒng)“教學流程的顛覆”和“以生為本”的思考,是“翻轉課堂”的本質。下面我們從七個緯度,將傳統(tǒng)課堂與翻轉課堂進行對比研究,以更好地揭示“翻轉課堂”的核心與內涵。

1.“翻轉課堂”的核心。

“翻轉課堂”的核心是“先學后教”。

在傳統(tǒng)課堂中,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建立在“不教不會”的基礎上,因此先講再練便順理成章了。傳統(tǒng)課堂的特點決定了教師與學生之間是核心―從屬、傳授―接收的關系。這種關系在很大程度上會導致學生學習內驅力的削弱和自主學習能力的退化。此外,“翻轉課堂”則建立在“無師自通”基礎上,放手讓學生先學,再以學生學習后的反饋作為教學的基點,靈活調整教學內容和教學策略。這種理念和操作流程能激發(fā)學生的內驅力,也能更好地把握“學情”,將課堂上寶貴的時間集中在難點、困惑點、易錯點的攻克和學科高階思維和培養(yǎng)上。

“翻轉課堂”與傳統(tǒng)課堂最大的差異在于:“翻轉課堂”中的學生是帶著“認知困惑”和“觀點碰撞”在聽課,學習效度大大提升,結果便是對知識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2.“翻轉課堂”的內涵。

(1)主動學。

“翻轉課堂”的特點決定了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時心態(tài)是積極的,心情是放松的,選擇是多樣的,思考是充分的,結果是真實的。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學習便具有“主動”的色彩。

(2)自主學。

“翻轉課堂”充分相信學生的學習潛力,將學習掌控權交給學生,學什么、怎么學、學多深都由學生做主。這就好比,在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吃的是標準化的“快餐”,在“翻轉課堂”里,學生吃的是可選擇的“自助餐”。

(3)相互學。

在傳統(tǒng)課堂上,學生思維交流的途徑是單一的,程度是淺顯的。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可與“微課”交流,與“老師”交流,與“同伴”交流,與“其他可獲得的資源”交流。更重要的是,這些交流在程度上是充分的,在時間上是實時的,在選擇上是多樣的,在平臺上是多元的。

(4)差異學。

“翻轉課堂”教傳統(tǒng)課堂的另一個亮點便是關照學生的差異性。對于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慢行軍”、打“攻堅戰(zhàn)”,對于自己不會的知識點可以通過各種幫助資源慢慢理解和消化;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則可以“急行軍”、打“游擊戰(zhàn)”,挑戰(zhàn)學科高階思維的培養(yǎng)。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任務單設計的基本原則

在厘清了“翻轉課堂”的核心與內涵之后,我們便可以思考基于“翻轉課堂”的任務單的設計問題。我認為,在設計任務單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原則。

1.“細”――以“任務”為載體,任務設計清晰、具體,難度遞進。

教學內容要分解為一個個任務明確、具體、可操作的小任務落實,在設計這些任務的時候務必要注意“小步子”、“漸進式”。

2.“精”――任務單的語言表達考慮學生特點,使用方便、貼心。

在描述這些任務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學生的理解水平和思維特點,任務單語言表達盡量貼近學生的語系和表達習慣,在使用過程中讓學生盡量方便、貼心。這些小小的“人文關懷”將讓學生更主動地學習。

3.“趣”――“任務”富有趣味,任務設計“生活化”。

有趣是任務設計的永恒難題。任務設計“生活化”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鑰匙。任務單上的問題要以學生的“既有經驗”為依托,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為主題,這樣的任務會讓學生覺得“親切”而“有價值”。

4.“力”――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設計多層次、可選擇的學習支持。

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困難。這時候多層次、可選擇的學習支持便變得非常重要了,這些支持是保護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力武器。

5.“彈”――“任務”要有“彈性”,夯實基礎、兼顧拓展,滿足個性化需求。

在設計任務的時候,務必要注意彈性問題,就是我們常說的讓大伙都“吃飽”,讓小部分人“吃好”的問題。

6.“思”――能實時記錄學習過程中的困惑和心得。

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必然會有思維火花的閃耀和認知困惑的襲擾。這時就需要指導學生將這些寶貴的“中間產物”加以記錄和分享,成為知識的新“生長點”。

三、基于“翻轉課堂”的任務單設計模型

在設計“翻轉課堂”任務單的時候,務必記住一點:任務單是學生在前置學習時的關鍵性資源?!胺D課堂”的本質是“以生為本”,所以,在設計任務單時,必須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和設計。圖1是“翻轉課堂”任務單設計模型,與大家分享和交流:

四、基于“翻轉課堂”的任務單設計案例

基于以上思考,我選擇高中《網絡技術應用》中IP分類為教學內容,嘗試設計了一份基于“翻轉課堂”的任務單,和大家一起交流。

此處,我選擇了EXCEL作為任務單的編輯軟件,主要是出于以下兩點考慮。

其一,EXCEL中的單元格能很好地表現IP地址32位二進制數(32個單元格)及分為網絡地址和主機地址兩部分的特征(用單元格不同顏色的填充區(qū)分)。

其二,EXCEL能方便地調用VBA,通過編寫一些VBA代碼,讓學生在使用時更方便,界面更友好(圖2中設計了計算器按鈕方便學生直接調用計算器程序)。

2.上課平臺。

“翻轉課堂”使用了未名課堂(http:///index.php)作為上課平臺,在平臺中備課,上傳各類資源(微課、任務單、試題、教案等),作業(yè),設計上課流程,查看學生情況。

3.其他說明。

(1)課時:本課是IP知識模塊的第2課時。

在第1課時中,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IP的定義、IP的格式和IP的使用,并且學會了使用計算器將32位二進制IP轉換為4段十進制IP的方法。

(2)學生能力。

本課的授課對象為高一學生,這些學生來自本地的最好的高中,學生具備較好的知識儲備和較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與學生的非正式訪談和調查結果看,學生更傾向于自主探究式的、開放式的、能自我掌控學習節(jié)奏的個性化學習。此外,他們認為:在自組探究的過程中,豐富多彩的、便捷友好的實時幫助和老師的個性化輔導非常重要。

四、“翻轉課堂”任務單使用中要注意的問題

“翻轉課堂”較傳統(tǒng)課堂,固然有理念新穎、以人為本的亮點,但是在具體操作過程中,翻轉的效果會受到多種因素制約,結合自身使用體會,在用“翻轉課堂”任務單上課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學生學習進度的監(jiān)控。

如上文“翻轉課堂”內涵中提及的,“翻轉課堂”是建立在“主動學”和“自主學”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學生的主動程度和自主程度,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學生的學習進度和效度。此外,在“翻轉課堂”中,學生自主掌控學習進度,教師任務單設計的進度,是建立在學生平均能力和自我約束力較好的基礎之上的,那么,在平均能力之下的學生和自我約束能力弱的學生的學習進度如何監(jiān)控?

2.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實時幫助與反饋。

“翻轉課堂”的核心是“先學后教”,這種學,是學生在學習資源的支撐下的“自主學”。那么,在學習過程中勢必或多或少地會遇到“思維沖突”和“認知困惑”。此時,實時的、可選擇性的幫助就凸顯其重要性了。此外,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師生反饋和生生反饋也是非常寶貴的知識“生長點”,這些認知發(fā)展中的“中間產物”如何保存下來就顯得尤為必要。

3.學習效度的兩極分化。

傳統(tǒng)課堂“齊步走”的特點在很大程度上保證了學習的整體效度?!胺D課堂”內涵中的差異學使學生間的學習效度較易產生兩極分化。作為學習的組織者,教師首先要尊重這種兩極分化,其次要想辦法利用和調和這種分化。

“翻轉課堂”尚在發(fā)展和探索階段,其“以學定教”和“以人為本”的核心特征是值得肯定的。當然,“翻轉課堂”在翻轉中還存在許多問題需要探索,“翻轉課堂”――還在路上。

參考文獻:

[1]張躍國,張渝江.透視“翻轉課堂”[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第8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關鍵詞: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5-11-05

一、“翻轉課堂”概論

“翻轉課堂(Filpped Classroom)”

指的是重新調整課堂內外的時間,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讓學生主動學習,使他們成為課堂上的主體,在學習中能相互討論得出富有創(chuàng)造性想法的結論?!胺D課堂”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動手能力的同時,也為教師解決學生問題提供了充裕的時間?!胺D課堂”的優(yōu)點主要表現在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發(fā)掘學生潛能;教師能有針對性地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推出是教育革新的重要標志?!胺D課堂”融合了混合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多種學習方式,可最大限度地從學生的角度實施教育,提高教學效率和學習能力?!胺D課堂”在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同時,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轉換進行變革,在汲取傳統(tǒng)教學優(yōu)點的同時又進行創(chuàng)新,提高了教學的可行性和可接受性。

二、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應用“翻轉課堂”的有效措施

1.合理分析計算機教學內容和“翻轉課堂”教學內容

要將“翻轉課堂”模式應用到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就需要充分結合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育的發(fā)展現狀。本文通過分析計算機教學特點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中職計算機課程的教學方式進行研究。計算機學科具有較強的專業(yè)性,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知識應用能力,才能有效掌握計算機專業(yè)知識。應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時,要注重理論教學,還需要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

2.設計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翻轉課堂”教學方案

設計中職計算機專業(yè)“翻轉課堂”教學方案,實現計算機教學和“翻轉課堂”教學的有效結合。將“翻轉課堂”概念融入計算機課程中,教師通過播放教學視頻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在計算機專業(yè)課堂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展開討論,共同解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課后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進行鞏固和復習。

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可提前對學生的興趣程度進行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有針對性地制訂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真正認識到計算機教學的意義,便于學生更好地投入到學習中來,從而將學生培養(yǎng)成為具有真正計算機技術的新時代人才。

3.開展項目活動

計算機技術迅速發(fā)展,信息化教學逐漸成為主要教學形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通過互聯(lián)網和視頻等信息化手段對學生進行項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教學,實現資源共享,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教學視頻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翻轉課堂”的作用,成立興趣學習小組,組織小組學生展開討論、辯論以及情境模仿等教學活動,使計算機課堂更具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充分發(fā)揮教師指導作用

面對面式互動學習活動是“翻轉課堂”教學的精華所在,學生通過課前知識傳遞、課堂教學活動、課后知識鞏固等幾個方面,提高學習效果和成績。教師可組織開展多種教學活動,提升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充分發(fā)揮教師在教學中的指導作用。教師在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應該幫助學生構建計算機知識體系,指出重難點知識,方便學生更好地學習。

實施“翻轉課堂”,能夠有效提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課的教學效率。中職院??刹扇 耙宰C代考”的方式,采用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高新技術考試等試題對學生進行考核,并及時了解學生的考核情況,通過互聯(lián)網,幫助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tài)。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實踐教學,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在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中,合理融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加強對翻轉課堂的研究的同時,還需要有效結合計算機教學與“翻轉教學”的特點,以提升中職計算機專業(yè)教學質量,培養(yǎng)更多的計算機人才。

參考文獻:

第9篇:翻轉課堂的特點范文

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更深層次地看待“翻轉課堂”及其意義,特別是要認真對待小學階段的“翻轉課堂”及其意義。

一、“翻轉課堂”是教育發(fā)展的體現,是時展的產物與需要

縱觀古今,教育一直都是隨著社會生產力技術的發(fā)展而發(fā)展,從農業(yè)社會的個別教育、工業(yè)社會的學校教育,再到信息社會的終身教育,教育無處不流露出需要與時代同步的痕跡:教育目標與時代需要同步、教育手段有時代特征、教育模式與生產技術相聯(lián)系,教育對象隨社會組成而變革……這一切都告訴我們,我們享受著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生活的便利。就像倉央嘉措的詩歌《見與不見》中說的那樣:“你見,或者不見,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苯逃淖兏镆彩侨绱耍还苣憬邮芑蛘卟唤邮?,它都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變革著自己!與其被動接受,莫不如主動迎接。至少可以嘗試去觀察認識一下,而不要畏難回避,或者直接地簡單否定。

變革并不是全盤否定,并不是摒棄傳統(tǒng)。先圣孔子所處的年代距今已遠,但是孔子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guī)煛薄耙虿氖┙獭薄皩W思結合”等教育觀點千古流傳,雖為古代,但與現代并行不悖。“任何時候,技術都不能替代教育,它只能促進教育的發(fā)展”,在變革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清醒地意識到技術的變革僅僅是技術,不等于教育變革的本身。

“翻轉課堂”,將學習新知的環(huán)節(jié)調整到課堂之前,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引導學生接受新知,引導學生感受信息技術的“工具性”,在學生的頭腦中給予信息技術一個正確的定位,這在信息時代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學生感受到“信息技術”實質的存在,他們才有可能正確地處理“技術”所帶來的“信息”,對其甄別、加工,成為自身發(fā)展的有利因素。

二、“翻轉課堂”是什么,不是什么

人們對突然出現的“翻轉課堂”這一名詞感到陌生,但是細觀起來,“翻轉課堂”背后的教育理念與教學思想卻是教育人耳熟能詳的。

我們一次又一次地強調教育要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將學生的學習從“要我學”,轉變成“我要學”的模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但是我們卻總是遇到“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的問題:學生的智力情況、學生家庭背景、父母對子女的關注程度、學生對知識接受的快慢……總是不能看到我們理想中的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

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而言,我們還遇到這樣一個問題:現實生活中學生所要面對的誘惑很多,有很多東西不需要付出努力就能收獲快樂,學生怎么可能自我控制,獨自通過學習,去追求自身的成長呢?

“翻轉課堂”不是視頻替代教師,而是學生根據自己的智力情況、對知識接受的快慢程度,在教師的一定引導下觀看視頻(視頻中有關于暫?;蛑貜筒シ?,思考問題的提示),它可以在教師強調的重點、難點,自己困惑的地方停下來,進行反復地、重點地學習;而對低年級學生而言,“翻轉課堂”中所需要的視頻,還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心理特點的需要,具備一定的趣味性,以增加其吸引力。由此來看,“翻轉課堂”與蒙臺梭利教學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蒙臺梭利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活動環(huán)境是實體的,“翻轉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設的活動環(huán)境是網絡的。

此外,我們一直強調教學要體現層次性,讓“好學生吃飽,中等生吃好,后進生吃了”,但在常態(tài)教學時,很難做到。我們是否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模式,讓學生在自己興趣方面先行一步,通過點餐式學習,一舉打破中小學課堂教學齊頭并進的模式,真正實現因材施教的局面呢?

三、小學階段的“翻轉課堂”該做什么

當越來越多的學校投入到“翻轉課堂”的時候,不知是否注意到實踐中以中學及大學居多,小學階段的“翻轉課堂”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自學能力,這種能力的培養(yǎng)和習慣的改變,要從娃娃抓起。

首先,強化對學生學習注意力和習慣的培養(yǎng)。教師在制作視頻微課時,要注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需要教師投入數倍的精力,因為孩子的關注點、興趣取向不一定相同,匠心獨運、設計精巧的微課視頻才能吸引注意力薄弱的孩子,把問題解決在萌芽時期。應從小學乃至幼兒園抓起,盡力培養(yǎng)學生的注意力。

其次,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翻轉課堂”不能隨著視頻的結束而結束,它要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去思考,在結束之后有收獲,要讓自己的思維隨著視頻的展開而旋轉,把視頻展示的知識吸收到自己的頭腦中去。所以,在“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習慣與思考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而這種思維習慣與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會因人而異,需要重點培養(yǎng),從小培養(yǎng)。

第三,形成自我檢測與接納能力。如果看完了,想完了,“翻轉課堂”就結束了,那么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一些不為自己所關注的知識與要點很快就會被遺忘掉,為了避免這一情況的出現,在“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學生還需要具備自我接納與自我檢測的能力。 (下轉46頁)(上接39頁)自我接納――在同等的學習條件下,有同學看完一遍視頻就什么都會了,有的同學即使看幾遍還會有這樣那樣的問題存在。學習過程的“快”與“慢”,是一個無所謂的存在,關鍵,在于學習之后我們都學會了。同時,在“翻轉課堂”的過程中,學生也要善于“自我檢測”,對于檢測出現不滿意的結果,也不能氣餒。而自我檢測與接納的能力,也不會一蹴而就,需要有個培養(yǎng)的過程,這個過程的起點,應該是孩子越小越好。

第四,應有從扶到放的過程?!胺D課堂”本身就強調了學生根據自身情況確定學習時間,調整學習進度,掌握學習方法,從而走上“學會學習”的道路,只不過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還有待于提高,學習的自覺性需要監(jiān)督,但隨著這種學習模式的逐步開展,學生學習能力的不斷提高,家長或老師就可以逐步由輔導、陪伴到最終隱身,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了。

四、為“翻轉課堂”而提升教師業(yè)務水平

首先,教師應從教育教學的角度出發(fā),深入研究學科知識與學生年齡、認知特點,找出有效激發(fā)學習欲望的“觸控點”,以把握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方向,使之有效完成學習,所以教師設計教學的用心程度和導學思路,在提供給學生課前學習的視頻資料和導學案的設計中會有所體現,教師也必會傾其心力,精心設計。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