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

第1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關鍵詞: 后現代主義 “去中心”主義 現代教育思想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二十世紀中葉以來,在批判現代主義強調絕對理性、規(guī)范性、確定性基礎上形成的一種哲學思潮。它提倡超越理性,主張世界的多元性、開放性和不確定性,在歷史、文化、自然、教育、美術、建筑等多個領域對現代主義哲學進行了批判和解構,從而構建了后現代主義哲學范式。自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以來,后現代主義成為西方社會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思潮。它對社會的各個領域,包括教育思想領域,都產生了較為深刻的影響。

一、后現代主義及其特征

后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是一場二十世紀六十年生于歐美,并于七八十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藝術、社會文化與哲學思潮。盡管后現代主義的各種理論觀點不盡相同,但是如果從總體上對后現代主義的特征進行把握,可以發(fā)現,后現代主義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傾向。

(一)批判理性主義,崇尚非理性。

在后現代主義看來,正是現代主義的理性主義的泛濫造成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和人類的災難,因而批判、否定、解構理性主義,推崇非理性,成為后現代主義所致力的目標,認為以理性或邏輯為基礎制定出來的條理和方法論不過是某種類型的游戲規(guī)則而已,如果將其當作普遍規(guī)范,必然會限制人的個性發(fā)揮,束縛人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

(二)解構現代主體性。

張揚主體性,這是現代化的一個特征。而后現代主義則反對人類中心主義,對主體性采取解構策略。在現代性中,個人主義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礎。個人主義的極度膨脹造成了諸多的社會問題。因此,后現代主義強調人與人之間的內在本質關系,主張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體形式,即用“主體間性”替代現性主義中的主體性,使人我相互開放,打破和消除主體自我與主體他人之間的界限和距離。

(三)反對“同一性”、“整體性”,崇尚差異性。

與反對“同一性”、“整體性”相適應,后現代主義倡導多元化。對他們來說,異質的、矛盾的東西完全可以拼貼在一起,不需要統一與綜合,差異不應該消除,而應該保留,分析和表述問題應從微觀入手,反對所謂的“宏大敘事”,主張多元主義。由此派生的是后現代主義對于確定性的否定,強調不確定性。

總的來看,后現代主義實際上主要表現為思維方式的轉換和變化。它并未向人們展示一幅完整的現代狀態(tài)下的社會圖像,而強調對現代性的批判和解構。①

二、“去中心”主義

后現代主義提出了“去中心”的觀點,指取締任何中心事物和壓倒一切的真理對人們思想和行為的統治,打破現代的等級體系,把注意力集中到邊緣事物上去?!叭ブ行摹敝髁x是后現代主義的一個重要思想。其涵義就是消除科學中心主義及主流文化等的霸權地位,關注邊緣文化、邊緣學科及邊緣群體。例如,在后現代主義者看來,不能只關注歷史和社會上的中心人物,還要關注以往被忽略的所謂邊緣人物。后現代主義者德理達對西方哲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進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解構”主義理論。邏各斯中心主義來源于希臘語邏各斯(logos),意為“理性、理念”或“世界的規(guī)律性”,是關于正確闡明什么是“本真”的說明。

后現代主義是天生的平等派、天生的自由派、天生的多元主義者,它不承認主流、主導,只承認差異、斷裂,它強調“碎片化”,強調每一種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相對性,認為每一個碎片都有它的不同質性、特殊性,而不能用一個先驗于這一碎片的觀念來統攝它。在后現代主義者看來,沒有一種超現實的本質存在,沒有一種絕對的中心存在,后現代主義使現代主義所包含的“歐洲中心主義”失去立足之地。

隨著經濟的騰飛和互聯網的發(fā)展,全球化已成為毋庸置疑的現實。同時,信息時代的來臨和知識經濟的發(fā)展,使得人的個性、個體性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張揚過。世界政治、經濟和個人生活的多元化已成為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潮流。否定“中心”和“同一性”等觀念及其賴以建構的二元對立的“世界模式”,主張“非中心化”、“多元化”和“零散化”為本質特征的后現代哲學思潮已經逐漸波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去中心”主義與現代教育思想

后現代主義對以理性主義和科學主義為基調的二元對立思維模式進行了徹底的解構,它否定二元對立的思想,反對以一種知識統領另一種知識,以一種標準來限制另一種標準,從根本上動搖了理性中心的合法性和終極價值的可能性。同時后現代主義主張“去中心”的思維策略,反映在教育領域,不僅是學科知識的“去中心”,而且有教育權威、教育控制的“去中心”。后現代主義希冀以差異和流動來替代中心和基礎,以使個體能盡其可能地從較廣闊的視野來思考問題。

(一)去除“教學方法中心化”。

大部分教師為了完成教學進度,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單純采用以自我為中心的“灌輸式”、“填鴨式”的講授法,以及過于強調系統性、完整性,講細講透的方法,在課堂上,只是自己一味地講,缺乏與學生的交流,甚至在習題課上,也是講大量的例題,不給學生留有自己思考的時間和余地,使學生被牽著鼻子進行學習,有很多地方只能按照老師的思路方法去做,遇到問題缺乏獨立完成的信心。如此便忽視了大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背離了大學教學的基本任務,不可能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談不上科學研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學習內容的掌握程度,跟教學與學習方式有很大的關系。研究表明,在學生掌握知識信息的各種方法中,只通過閱讀或只聽講解,能夠記住10%―20%的內容;對看到的的實物或動手實踐的,能記住30%;若既聽講解又看實物或動手實踐的,自己又能講述或描述的,可記住70%。

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教授曾經說:中國的留學生學識成績都是很好的,但知識面不夠寬;還有就是膽子太小,覺得書上的知識就是天經地義的,不能隨便加以懷疑,跟美國的學生有很大的差別。199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朱棣文教授也認為:中國的學生學習很刻苦,書本成績很好,動手能力差,創(chuàng)新精神明顯不足。他們的評價一針見血地指出了我國傳統教育方法的弊端。

(二)教育目標多元化。

現代教育的課程觀一般過于重視“學科中心”和“知識中心”,對于社會需要、學生自身發(fā)展及大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育有所忽視。受后現代主義的影響,在制定教育的目標之初,教育家們就開始提倡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及個性的發(fā)展。同時,設定課程目標的依據,從單純的“學科中心”轉向社會需要、學科體系和學生發(fā)展的實際,并做到將三者結合起來。培養(yǎng)學生的宗旨被定位在知識、能力和情感態(tài)度等方面的綜合發(fā)展上。再者,教學過程中對批判思維、個性化學習及多元思考的倚重鮮明地體現出后現代教育的特征來。分別是針對:權威和知識的形式;對個體的關注;團體和傳統的位置。以前人們都比較強調某一個人對一件事所發(fā)揮的作用(權威),而后現代主義強調的是團體的作用,共同參與、進行對話及多種形式參與。

(三)消解教師權威中心和學生中心。

在我國,傳統觀念中“師傳生受”的教學模式已經成為定式?!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在學術上,教師對于學生有著絕對的權威。然而這種典型的師生關系在后現代主義的強勢沖擊下,已經逐漸消解。教師不再是教學過程的中心或權威,其主要作用是引導學生研究其所教領域中的問題;學生是一個獨立的、在人格上與教師平等的社會個體。然而擺脫了“課堂主角”的身份后,又出現了另一個中心:如何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如何調動學習者的積極性,使他們名副其實地充當課堂的“主人公”,并且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后現代主義認為,在教學過程中,師生關系應是動態(tài)的,應該隨著教學情況的變化而變化,他們不是一個圍繞另一個的關系,應該交換意見和見解,共同探究、互相尊重。師生關系已變成一種全方位的動態(tài)交互式關系。

(四)教育評價多樣化。

現代教育管理研究執(zhí)著于理性和科學技術,津津樂道于對于評價過程的簡約化、標準化和還原化處理。而后現代主義傾向于形成性的評價,從關注結果轉向對過程的關注,從生成、反思、轉變的角度來考查學校、教師、學生在各方面的變化,并且“傾聽一切人的聲音,甚至是最卑微的小人物的聲音,以防人微言輕的悲劇再度發(fā)生”。

教育不應只受邏各斯中心主義一個聲音的擺布,更應該在不同的思想、文化中汲取營養(yǎng)。教育不應該是差異、個性的壓抑者,而恰恰應該是其倡導者和協調者。學校應成為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場所。

四、結語

后現代主義豐富了人們對于教育的認識,為教育研究,為解決教育中的各種實際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視角,這是其積極意義所在。但是,后現代主義往往是以反傳統的姿態(tài)出現的,他們站在懷疑主義和相對主義的立場來看待現實的社會問題,就不免會走向極端,即懷疑一切,否定一切,這樣就可能滑向過度膨脹的相對主義,盲目放棄人的主體性,將非理性絕對化,拋棄理想和責任,拋棄科學精神。后現代主義理論既有其合理的因素,又有其極端破壞性的一面。我們對于后現代主義的理論觀點,必須本著科學精神加以認真的審視,吸取其合理的因素,拋棄其消極的破壞性的因素。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我們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注釋:

①陳利民.后現代主義的特征及其對現代教育的審視[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4):5-6.

參考文獻:

[1]陳孝彬.教育管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2]利奧塔.后現代性與公正游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3]陳建華.后現代主義教育思想評析[J].國教育研究,1998,(2).

第2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關鍵詞]后現代主義思潮;批判的思維方式;青年大學生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六七十年代誕生于西方的具有重大影響的文化思潮,隨后蔓延至全世界,成為“一個家喻戶曉的用語?!盵1]但后現代主義從誕生以來一直是個容易受到曲解的概念,是一個各種意見沖突的戰(zhàn)場,相當多的人對其印象是負面的,對它的批評很多。本文試圖對后現代主義的本質特征及其青年大學生如何應對這種思潮的影響進行再討論。

一、后現代主義既是一種歷史分期,也是一種批判性的思維方式

“后現代主義”并非誕生于歐洲或美國這樣的文化中心,而是源自拉丁美洲的西班牙語世界。根據米歇爾?昆勒在《后現代主義:一個概念史的考察》中的考證,“后現代主義”一詞最早出現于《1882-1923年西班牙、拉美詩選》中,菲德里柯?德?奧尼斯1934年出版這本書用來描述現代主義內部發(fā)生的逆動,[2]這種所謂的“后現代”風格觀念在當時的西班牙成了文學批評話語的焦點。1947年,英國著名的歷史學家湯因比將這個術語引入英語世界,他在文本《歷史研究》中將普法戰(zhàn)爭所開啟的時期稱為“后現代時代”。在湯因比看來,“后現代”標志西方文明史中的一個新的歷史周期――“西方統治告終,個人主義、資本主義和天主教教權衰落,非西方文化抬頭、壯大”。[3]這里的“后現代”表征一種否定的意義。直到L?費德勒將后現代主義與當時激進的文化潮流(比如后人道主義、后男權、后白種人等)融為一體時,才明確地具備了肯定的意義。

20世紀70~80年代,后現代主義開始向全世界蔓延,不再僅僅局限于狹隘的文學墻圍,一躍而成為一種廣泛的文化思潮。1979年,法國哲學家利奧塔出版《后現代狀態(tài)》,此書對于后現代主義在歐洲大陸的擴散和傳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整個80年代,??隆⒐愸R斯、羅蒂等哲學大師推動了“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大討論,指出后現代主義不僅是一個歷史分期,也是一種思考問題的范式。??略浾f過,現代性不是一個處于前現代與后現代之間的一個時代(anera),我們更應該將現代性看作是一種態(tài)度。“后現代一詞不是總被理解為繼現代之后或后于現代的,它還可以指與現代同時代的,或者像利奧塔所寫的那樣,先于現代?!盵4]??碌人枷爰抑刚J了,后現代主義并不僅僅是現代主義之后的歷史分期,它也是一種以大膽的標新立異、徹底的反傳統、反權威精神作為其靈魂的思維方式。

哈貝馬斯認為尼采是從現代性到后現代主義轉折點處的人物,有兩個陣營的人繼承著他的遺產,一個追求一種更加懷疑和準科學的理解,另一個尋求對本體論的顛覆。前者主要代表人物有巴塔耶、拉康以及???而后者有海德格爾和德里達。值得提出的是,以上這些大師的研究視野并非是唯一的,他們從屬于不同的哲學流派,比如“反基礎主義”、“視角主義”、“后人道主義”、“解構主義”、“后現代解釋學”、“非理性主義”等等。而讓這些哲學家能走到一起的是一種共同的批判性思維方式,即后現代思維方式。這一思維方式是以強調否定性、非中心化、破碎化、反正統性、不確定性、非連續(xù)性以及多元性為特征。

二、對后現代主義的辯證認知

對于后現代主義思潮,從來都不缺乏批評的聲音。C?詹克斯在《什么是后現代主義》中稱后現代主義所走的是一條“蜿蜒曲折之路”。有學者干脆將后現代主義斥之為“頹廢的虛無主義”,指責它“無目的,無政府,亂七八糟”,是一種“東拼西湊的大雜燴”。筆者以為,后現代主義本身確實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它過分強調多樣性、差異性與不確定性,在思想方法上陷入了形而上學;其次,它過于遵從“均一性的邏輯”,從而客觀上否定了進步觀念;再次,它過分執(zhí)著于否定性、流動性和破壞性,使它陷入否定主義、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多元論的危險,就是馬克思說的“一種最終成為極端的非批判的批判”[5]

但是,我們不能忘了,同一個整體中必定共存著兩個方面,我們既要看到缺陷,也要看到積極之處。作為一種文化思潮,后現代主義是對現時代的人類實踐以及人類自身進行反思的思想活動,是對現代資本主義的文化批判;作為一種思維方式,后現代主義哲學是對傳統思維方式的挑戰(zhàn)和揚棄。它并不試圖超越它、抵制它甚至去界定包含在其中的“永恒與不變的”各種要素。后現代主義在分裂和混亂的變化潮流中游弋,甚至顛簸,似乎那就是存在著的一切。[6]我們需要站在歷史主義視角來審視“后現代”這股洶涌而來的大潮。

首先,后現代主義的產生有一定的歷史合理性,它并非空穴來風,而是一種歷史的必然。60年代后,西方已經處于信息化的后工業(yè)社會。信息爆炸使得舊有的知識體系破碎,過程化和多元化日漸成為后工業(yè)社會的主要標志。而二戰(zhàn)的直接后果是將人們心中所存的美好信念(比如理性、人道主義等)摧得粉碎。因此,哲學家們紛紛逃離盾世,正是這樣的背景下,后現代思想家們對資本主義體系發(fā)出了憤慨和不滿的吶喊聲。其次,后現代主義的產生有一定的自然科學依據。簡言之,現代自然科學所提示的現實事物的相對性、非確定性、不完全性,潛在的破壞了舊有的頑固的確定性的世界觀,為后現代思維方式的形成提供了科學依托及支柱。再次,后現代哲學深深地根植于西方文化傳統中的。后現代主義的懷疑主義,對一切進行質疑的態(tài)度,是對古希臘“專務批評”的辯證法的繼承。[7]最后,后現代主義關注時代、關注現實。后現代主義的出現,既源于對西方社會現代化變得敵視人這一狀況的激情批判,同時又是這種激情批判中的理論建立,即后現代主義是在反思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命運、反思現代化過程的利弊,以及反思作為資本主義現代化的理論基礎的理性主義和啟蒙精神的正確與否的基礎上建構起來的。[8]因此說,后現代主義具有一定的現實性和時代性。在筆者看來,后現代并不取消現代性的本質的成果――理性、自由、人權、主體性、對話等等,只是在新的境遇下以一種激進的方式匡正和重構這些思想和行為模式。面對今日危機四伏的世界,這樣一種高遠的整合精神遠較非此即彼的“支離思維”來的高明,也更富有創(chuàng)造性。

三、青年大學生如何應對后現代主義思潮

對于我們青年大學而言,我們要學習的是后現代主義批判性的思維方式,比如說,我們可以從盧卡奇那里學習時期劃分和敘事;從布洛赫那里,學習尊重客體世界中隱匿的希望和夢想;從薩特那里學習把握直接經驗的實質;從列斐伏爾那里學習對都市空間的異常關心;從馬爾庫塞那里學習追蹤高科技產品消費的痕跡;從阿爾都塞那里,學習從正面認識意識形態(tài)是一種必要的社會想象等等。

首先,青年大學生要敢于想象、思考“希望的烏托邦”。從歷史上講,現代主義實質上是一個事后(postfacto)范疇,它在事后把范圍廣泛、樣式繁復的實驗形式和運動統一在自已的名下,而這些實驗形式和運動本身對現代主義這個名稱一無所知。相比之下,后現代主義更近似于一個預期(exante)的觀念,它的領域沒有固定的界線,于是便出現了創(chuàng)新意識。后現代生活方式鼓勵人們換一種活法,鼓勵突破自我,挑戰(zhàn)自我,鼓勵人們開拓新的領域,進行新的嘗試。??抡J為,人生勞作的主要樂趣就在于使自已成為不同于昨日的另外之人。作為一種“別思”,這啟發(fā)我們青年大學生要敢于去思、去想、去發(fā)明、去創(chuàng)造。哪怕是烏托邦,我們也要充滿希望。

其次,青年大學生要有批判否定的意識。我們知道在今天,社會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需要一種向社會發(fā)問的方式。大學需要履行的偉大職責是“展現全部知識,既展現原理,也展現基礎”。[9]可是,沒有思辨精神,就不存在科學創(chuàng)造力。學院是功能性質的,而大學則是思辨性質的,即哲學性質的。哲學不是對現實的鏡式反映,自然科學的成果也不能直接代替哲學的證明。哲學代表著時代精神的精華,勢必要對一切進行反思,勢必要對一切作出自已的回答。任何社會形態(tài)的發(fā)展,都需要有能夠沖擊傳統的思維方式,同樣,社會主義也不例外。向舊的思維方式進行挑戰(zhàn),做人類尊嚴和自由“捍衛(wèi)者”,是當代青年大學生不可推卸的責任。

再次,時刻警惕后現代主義思潮的“矯枉過正”。青年大學生需要有“度”的概念。對不合理性進行否定、批判是正確的,但是將這種否定擴大化,推向極端就遠離真理了。目前有兩種傾向,一類人主張一切向西方學習,另一類人主張抵制西方的一切。這兩者都偏離了“度”。向一直在西方占統治地位的認識方式、思維方式和文化的霸權進行挑戰(zhàn)是合理的,為非正統、非主導的、非西方的正統文化爭取生存和發(fā)展的空間和權利也是合理的,但相反,將西方正統文化貶得一文不值則走上了極端。這就要求我們當代青年大學生需要保持積極樂觀、放棄偏執(zhí),不要被一些消極的大浪淹沒,經常抬起頭,四周看一看,便會發(fā)現希望的小船就在不遠處等著,而在更遠處還有燈塔在閃爍。

參考文獻:

[1]斯科特?拉什:《后現代主義社會學》[M],英文版,倫敦:路特里奇出版社,1990年版,第1頁。

[2][3][4]王治河:《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版,第3頁,第4頁,第6頁。

[5]《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355頁。

[6]戴維?哈維:《后現代的狀況》[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版,第63頁。

[7]亞里士多德:《形而上學》[M],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年版,第20頁。

[8]段忠橋:《當代國外社會思潮》(第3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109頁。

[9]利奧塔:《后現代狀態(tài)》[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第120頁。

第3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東北林業(yè)大 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摘 要:后現代主義思潮傳入我國后,在不同的領域發(fā)揮著積極作用的同時,但也帶來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后現代主義對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比如一些大學生出現了理想信念淡化、信仰逐漸功利化和世俗化以及政治信仰不堅定等問題。如何使當代大學生正確理解和認識后現代主義思潮,減少其負面影響,已成為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之一。

關鍵詞 :后現代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當代大學生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2596(2015)04-0221-02

后現代主義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在西方出現的具有反西方近現代體系哲學傾向的思潮。后現代主義思潮影響廣泛,不僅是教育、文化領域,它的影響力也波及其他意識形態(tài)領域;后現代主義作為一種社會思潮,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后現代主義在我國改革開放時期傳入,由于我國當時處于改革開放初期,對外來文化和思想充滿了好奇和渴望,使后現代主義思潮在我國得到了迅速傳播。而大學生易于接受新鮮事物,思想開放,因而成為受后現代主義思潮影響最深的群體。

一、后現代主義的特征

(一)反對理性主義

面對日益增加的社會問題和人類與自然界的問題,后現代主義者將產生問題的源頭歸結為人們對理性主義的普遍認可,認為人們過分依賴理性主義并以它為準則,使人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很難得到充分發(fā)揮,使人的生產生活變得過于機械化和一體化。后現代主義批判和反對理性主義,同時主張打破既定的規(guī)則,對權威和真理也保持反對的態(tài)度。后現代主義提倡非理性主義,主張充分發(fā)揮人的主體性、創(chuàng)造性,倡導充分發(fā)掘人的本質使其自然地發(fā)展起來,使人獲得真正的自由。

(二)反對科學

人類進入現代工業(yè)社會以來,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人們更加相信科學主義和實證主義。而后現代主義者則持有不同的觀點,他們認為一些自然災害就是科學技術的發(fā)展所引起的,人們過度推崇科學技術,對其有很強的依賴性,導致人的精神意識的喪失,使人成為被統治者,成為“工具人”。后現代主義反對科學使人變得工具化,同時提出沖出現有的社會秩序的束縛,打破常規(guī)科學,從而真正解放科學。

(三)堅持“非中心化”

中心與主體在西方哲學本體論、認識論與方法論中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后現代主義思潮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反對中心化,也稱“非中心化”。后現代主義者反對主體性、反對主體中心地位的存在,主張主客體之間的關系是內在的、本質上的聯系,相互間能夠理解和溝通。后現代主義者反對人類中心論,否定人類已有的權威,主張人類與自然界重新建立和諧、平等的關系。

(四)主張“多元論”

后現代主義者反對一元論、二元論,主張多元論。后現代主義認為不同的人對事物的認識是不同的,因為客觀世界具有多樣性,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也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不是統一的。也就是說,人類對世界的認識一定是多元化的。后現代主義大師利奧塔曾經說過:“讓我們向統一的整體性開戰(zhàn),讓我們成為不可言之事物的見證者,讓我們毫不妥協地開發(fā)各種歧視差異,讓我們?yōu)楸植煌臉s譽而努力。”

二、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

(一)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首先,后現代主義所倡導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由于后現代主義強調差異性,注重創(chuàng)造性、人的主體性,加上大學生自身所具有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就會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使他們更加敢于打破陳規(guī),有助于思維的多元化發(fā)展,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意識,充分發(fā)揮主體能動性。后現代主義思潮為大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提供更寬廣的空間。

其次,后現代主義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及合作意識。后現代主義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交往以及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相處,認為中心主義是行不通的,主張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理解和學習。當代大學生雖有著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但他們仍然處于成長期,對一些問題還不能夠完全認清,而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是大學生實現自我發(fā)展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同時,整個社會的發(fā)展也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與溝通。后現代主義反對中心主義,這就會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一定的影響,使他們學會相互合作,相互學習,使他們共同進步。

第三,后現代主義有助于大學生思維多元化的發(fā)展。后現代主義主張個體應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對事物要有多方面的認識和理解,從不同的角度看待某個問題或某個事物,要敢于突破舊有思維的限制,打破傳統常規(guī)。當代大學生善于接受新鮮事物,思維靈活,有著自己獨特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就使后現代主義的多元價值觀很容易被其接受,形成多元思維,從而對事物有更全面的認識。

(二)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我們應正確認識這些不利影響,找到正確的解決方法,從而趨利避害。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后現代主義影響大學生的個人信仰。改革開放以來,西方思潮在大學校園的傳播,必然影響大學生個人信仰的形成。后現代主義中反理性反中心的觀點,在很大程度上對大學生產生著消極影響。一些大學生盲目追隨后現代主義,對信仰逐步淡化,對社會主義道路產生懷疑,導致錯誤的政治觀點形成,這對大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會產生不良影響。

第二,導致大學生社會責任感缺失。后現代主義在反對中心觀點的同時,也忽視了個人的責任感,認為個人的社會責任感不能真正發(fā)揮作用,個人行為與社會的發(fā)展也不存在必然的聯系,個人的行為不能被責任束縛。受這種觀點的影響,一些大學生在面對社會上各種各樣的誘惑時,做出的決定更趨于利己,使其逐漸喪失社會責任感。而這種現象如果普遍發(fā)生,對社會的發(fā)展必然產生不利的影響。

第三,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負面影響。后現代主義的傳入,在一定程度上與傳統文化產生碰撞。大學生自身對傳統文化的接受還不牢固,受后現代主義的影響,一些大學生會對傳統文化產生懷疑,對一些正確的行為規(guī)范加以排斥,從而抵制主流文化,同時對一些事物持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集體和他人漠不關心,這就嚴重阻礙了大學生的發(fā)展。

三、應對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產生影響的對策

對后現代主義對大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應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采取合適的方式方法,正確引導大學生,使他們認清一些思潮的實質,從而趨利避害,發(fā)揮其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積極作用。

首先,應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是我國在改革開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總結出來的歷史經驗。要想使大學生更加堅定的相信,就要從思想政治教育著手,加強對大學生的的灌輸,使其真正理解,并以為指導,規(guī)范自身行為,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自覺抵制外來思想的不良影響,使他們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第二,培養(yǎng)大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面對大學生多樣化的文化需求,高校應投其所好,積極開展課余活動,引導大學生正確利用課余時間,通過集體活動培養(yǎng)大學生的興趣愛好,幫助其健康的發(fā)展。同時要堅持“以人為本”理念,做到理解人、尊重人、關心人,使大學生在一個優(yōu)良的環(huán)境中成長。

第三,高校應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說到底是對人的教育,其理論知識需要通過各種途徑傳授給人,其中最重要的渠道就是開展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這也是最基本的傳授途徑。目前多數高校對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課程內容枯燥,上課方式單一,對學生的影響力并不大,大多數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沒有將其上升到影響自己人生的高度。面對這種情況,高校應積極采取措施,使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上課方式多樣化,與學生展開充分的交流和互動;不要一味地講授理論,要更多地開展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實踐中對理論產生認同。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敗直接影響著社會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在多種文化思潮相互交錯的今天,面對外來文化,大學生應學會汲取其積極的部分,摒棄消極部分,抵制不良文化的傳播,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從高校的角度來看,應重視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為大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與大學生共同努力,為祖國的未來培養(yǎng)出合格的加班人。

參考文獻:

〔1〕張耀燦,等.思想政治教育學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黃釗.儒家德育學說論綱[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6,(3).

〔3〕劉永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關懷研究[D].武漢大學優(yōu)秀碩士論文,2008.

〔4〕巫陽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問題與對策[D].重慶:西南政法大學,2009.

〔5〕李仲元,王國鑫.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價淺析[J].經濟與社會發(fā)展,2008,(3).

〔6〕劉朝陽.論后現代主義思潮對當代青年大學生的影響[J].鄭州航空工業(yè)管理學院學報,2007,(8).

〔7〕王治河.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第4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關鍵詞:課程領導;課程管理;以人為本

中圖分類號:G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10-0008-03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課程領導(Curriculum leadership)的概念本世紀初從美國逐步影響到我國,并越來越為各級各類教育管理人員和廣大教師所接受。關于課程領導的研究,國外在1980年就已出現,到“20世紀90年代之后有逐漸增加的趨勢,焦點集中在相關人員對課程領導者的角色、角色知覺與行政責任等方面的研究上”[1]。經過課程領導理論十多年的普及,我國教育理論工作者越來越關注這一領域,并產生了一系列論文與論著,但是就研究的整體水平與層次而言,我國有關課程領導的研究仍然處于起步階段,遠遠沒有真正走向成熟。由新興的課程領導逐漸替代傳統的課程管理(Curriculum management),社會各界特別是教育工作者對其理解十分必要。因為從課程管理到課程領導,并不是進行一個簡單的概念替換,而是在新課程理念引領下的革命,課程管理與課程領導之間有著本質意義上的不同。

就課程改革的背景看,早在1970年的美國,新興的管理理論就代替了1900年以來的傳統管理理論。“人們認為,一個成功領導者的角色不是去命令、控制和監(jiān)督,而是傾聽、合作、引導和協調,這種管理思想與當時社會中追求民主、公平、公正的社會思潮遙相呼應,廣泛影響著社會變革”[2] 。這種變革反映在課程領導理論和實踐中就是要求課程實施者乃至于整個社會,對傳統的課程管理理念進行徹底的革命,與傳統課程管理理念揖別,從而由過去封閉、呆板和缺少活力的監(jiān)管控制狀態(tài)轉變?yōu)榘颜麄€課程行為看做是有機運轉的整體,是一個合作、發(fā)展和具有極強自我修復能力的有機統一體。這個統一體可以隨時吸納新知識、接納新觀點、融匯新理念,讓學生的奇思妙想得到展示或實踐,并引領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成長。在這個統一體的課程體系建構上,處于課程不同層次的決策者和組織者都能夠充分發(fā)揮引領作用,形成效率最大化,發(fā)揮最大的影響力和作用。

一、課程領導的指導思想與主體向度

領導相對于管理,就概念而言,是有明顯區(qū)別的。領導的含義更加豐富,它更多地包含自然而然地引導與引領,而非強制的權威。由于課程領導是對傳統課程管理思想的變革與發(fā)展,因此,其中既包含著繼承,更有著豐富的新內容。這些新的元素就是我們研討課程領導的定義所應該重點考慮的問題。它們一是課程領導的指導思想是什么,如何發(fā)揮作用;二是課程領導應該包含怎樣的指標,也就是課程領導的主題向度有哪些;三是這些指標的具體涵義是什么,每一個指標在課程領導的模式中承擔怎樣的作用,亦包括各個組成部分的具體表現。

1.課程領導的指導思想

建立課程領導的新理念,是為了在課程領域改革傳統課程管理的弊端,適應社會發(fā)展新的趨勢和要求。確定新的指導思想尤為重要,從指導思想上看,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領導以后現代主義的哲學理念和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為指導。

(1)后現代主義哲學思潮

去中心化、分權化和多樣化是后現代主義哲學理念的核心。后現代主義具有批判意識,從某種意義上說批判也是一種建構。后現代主義不再強調統一的中心,不再突出絕對的權威,而是強調平等和對話,在交流與溝通中實現新價值觀的重構。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后現代主義強調多樣性與差異性,避免同質化與單一性,這為新課程背景下的課程領導提供了理論上的支撐。反映在具體變化上就是知識學習途徑的多元、教師角色的嬗變和師生關系的調整——互為主次、相互影響的互動關系成為關系主體;它主張獲取知識不再主要通過單一的灌輸,學生的體驗、與外界的交往及自發(fā)或被動的研究都可以獲得知識,都可以成為學習的渠道;對學生的評價不再突出以考定性,而是在學生發(fā)展的全過程中進行動態(tài)評價;校長與教育主管部門的功能應更多地向營造積極健康的教育氛圍,造就有創(chuàng)造力、分析研究能力、民主思維和世界眼光的教育對象上轉化,領導者會更加注重傾聽各方面的聲音,使課程領導成為領導者發(fā)揮想象力和權威影響力的過程,成為各種課程利益主體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

(2)人本思想

后現代主義哲學理念的啟示就是建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領導,這是人本理念的基本體現?!墩軐W大辭典》對“人本思想”的定義是“以人為價值的核心和社會的本位,把人的生存和發(fā)展作為最高的價值目標——一切為了人,一切服務于人”[3]。人本理念指導下的課程領導正是以學生為主體和核心的、服務于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的新的模式。

由于人本思想推崇人的主體地位和能動作用,關注人的本質和價值,強調個體人的自主等基本權力,稱頌人的智慧、能力和品德,要求人們在分析、處理和解決具體事務時堅持以人為目的、以人為根本的價值準則,其基本思想體現著對人自身的生存境況和生存意義的關懷?;谶@一理念,要求課程領導者特別是教師,要把學生看做課程領導的中心和重心,課程領導的全部教學活動都應該以學生為核心,為學生服務。學生在課程實施過程中,不是消極被動地成為被改造的對象,不是一個被不斷灌輸知識的貯存器,而是一個積極主動的主體,是主客體的統一體,學生是有血有肉的、有感情的、有意志的、有獨特個性的和有特殊興趣的活生生的人。

這一理念反映到學校教育層面,特別是學校,就是要以學生為本,把學生看做是辦學的主體,在課程領導的建構中充分考慮學生的情感需求與發(fā)展需求。

第5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后現代教育管理視角發(fā)展方向“后現代社會”,即20世紀中期以后的社會,在該社會背景下,以現代教育管理思想的反思與批判為基礎,教育管理理論逐步開始探究理論體系的構建。因此,后現論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得到諸多專家、學者的關注與重視。

一、后現代教育管理研究視角基本概述

后現代主義屬于哲學思潮范疇,同時,其是多樣性領域的混合,包括哲學、生物學、語言學以及生物學等。后現代教育管理理念下,主張重新解釋現實,提出對“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和實踐的挑戰(zhàn)。在此背景下,后現代教育管理理論得到教育管理學者、專家的關注與重視。

1.教育組織的特殊性與差異性

現代主義所主張的統一性、普遍性以及整體性和二元論信仰,遭到后現代主義的反對,且提出事物多樣性與差異性的主張。對于教育管理組織而言,即不同組織存在不同特性,即使組織類型相同,其仍存在各自的特點。格林菲爾德提出,人并非生活在組織中,而是組織生活于個體中,以個體為載體。在組織過程中,人們做出決定,并采取相應的措施。與此同時,在人的作用下,組織得以創(chuàng)造,并以社會性存在物的方式存在,但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創(chuàng)造方式,致使組織理論難以得到統一化標準。

2.價值問題的思考

現代教育管理學將教育管理領域的事實問題視為焦點,且十分重視管理技術的研究,圍繞“事實怎樣”開展質問,忽視對事實背后的問題探究。格林菲爾德,后現代主義代表人物,其認為:現代教育管理學屬于狹隘的科學觀念,是將教育管理推入羊腸小道的罪魁禍首。在后工業(yè)時代背景下,必須以廣義科學概念為依據,正確看待教育管理科學,打破科學控制決策和組織的狀態(tài),摒棄科學是強有力控制的思想。簡言之,教育管理在研究事實問題基礎上,重點研究價值問題。

3.質性研究方法的應用

后現代主義認為,世界上不存在普遍真理,且沒有總的原則,每一組織均具有特殊性與差異性。在管理研究過程中,以研究大范圍組織為基礎,深入微觀世界,開展獨立且細致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定性的、質的研究方法得到研究者的關注。數據、問卷調查不再是研究的唯一憑據,研究者開始走向學校,在談話訪問過程中,體驗學校生活并記錄,為研究提供更為豐富的資料和依據。

二、基于后現代教育管理視角分析我國教育管理發(fā)展方向

1.基于教育組織的特殊性和差異性,實施校本管理模式

20世紀80年代,在西方基礎教育改革運動中,校本管理作為新型教育管理模式正式出現?;谛1竟芾硐?,針對管理方面,學校被賦予更大權力,為做出最好的決策,應以接近教育實踐為前提。在此背景下,校本管理主張依靠群眾的智慧,提高決策有效性,合理采用分權制度,培養(yǎng)組織成員的責任感和義務感。校本管理是后現代主義“去中性化”和“權力下放”思想的重要體現。具體而言,即任何學校均具有特殊性,其學校發(fā)展狀況存在差異,完全適用所有學校的管理理論并不存在??v觀我國教育管理,仍采用“研究――開發(fā)――推廣”的模式,并未以學校實際情況為依據,易導致教育資源的浪費,阻礙學校發(fā)展。在校本管理模式下,學校不再扮演政策被動執(zhí)行者的身份,而是自主變化管理系統方式的決策者,轉變外控管理為內控管理,培養(yǎng)學校自我更新能力,制定符合學校發(fā)展的管理方案。

2.科學融入“柔性管理”

關注價值問題,即關注人文因素。柔性管理模式下,管理者以非強制性方式和非權力因素方式為主導,充分發(fā)揮其影響力,達到預期管理目標。換言之,即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利用說服、勸說以及解釋等方法,開展教育管理活動,將人文情懷作為關注的重點,達到激發(fā)人內在動力的目的,培養(yǎng)人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長期以來,管理技術的研究是我國教育管理關注的焦點,忽視對價值問題以及主觀因素的探究。因此,在我國教育管理發(fā)展中,應適當引入柔性管理模式,以組織文化性為基礎,激發(fā)個體的價值與創(chuàng)造性,為個體自我實現創(chuàng)造機會,提升教育管理效率。

3.踐行開放管理政策

原有學校以封閉式教育管理模式為主,然而耗散結構理論指出,系統開放性是系統具有自動生成秩序能力的保障。教育管理受校內外諸多因素影響,在因素間相互作用下,致使復雜的縱橫交錯網得以建立。教育管理并非一層不變,而是時刻存在變數的組織。因此,教育管理必須實現封閉向開放的轉變,正確認識非線性變化在教育管理中的價值,促使人們的創(chuàng)新精神不再受到限制,促進教育管理發(fā)展,推動社會進步。與此同時,在知識經濟影響下,更新管理理念顯得尤為重要,尤其是以開放式管理“代替”封閉式管理的管理理念。

三、小結

總而言之,在不斷努力下,我國現代化建設得到較大發(fā)展,逐步朝著后現代社會發(fā)展。與此同時,我國在經濟、文化、政治、制度等多方面與西方存在差異。因此,我國教育管理應在借鑒、吸收國內外先進理論與經驗基礎上,結合自身發(fā)展特點,以我國國情為出發(fā)點,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管理方案,促進我國教育管理發(fā)展,推動我國教育事業(yè)進步。

參考文獻:

[1]禹露,魏斌.從后現代教育管理視角看我國教育管理的發(fā)展方向[J].綿陽師范學院學報,2008,(06):119-121+145.

[2]張曉峰.教育管理研究:從現代走向后現代[D].華東師范大學,2003.

第6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農村、農業(yè)、農民是農村文化活水的源泉,對農村文化的思考是良知的思考,對農村文化的有所作為是大作為。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美國經濟危機的時候,美國農業(yè)安全局的一個專項攝影工程,就是農民的生存狀況、失業(yè)與貸款的攝影調查。當然這是資本主義價值體系下的一項工作。羅伊?斯特賴克所組織的攝影工作,前后持續(xù)了七年之久。后來面世的蘭格?多羅西亞等人的作品是一些拍農民的集錦,都是嚴格審查出來的照片。面對我國農村社會的深刻變革,出于歷史感,我們有一些同行在一起常說,中國怎么沒有人做大覆蓋面、系統地紀錄農村變革的事情呢,如果做了肯定會非常豐富。

有人認為新聞攝影能夠利用技術模仿人的視覺,使人直接“觀看”到被報道的對象,從而能讓事實與報道之間的距離縮短為零。建構主義理論表明人們通過“觀看”得來的新聞信息很大程度上建立在報道者對事實進行建構的基礎之上。因此,把對新聞攝影的研究從單純的攝影技術層面和美學層面解脫出來進行系統分析,是發(fā)現隱藏于報道之中報道者自我意識的重要途徑,即在承認建構的前提下對“如何建構”問題的必要回答。

建構主義研究來源于眾多思想和方法的影響。就建構主義研究的興起而言,它實際上是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知識社會學和哲學思潮匯流的結果。后現代主義的產生體現了人類對啟蒙運動以來的現代化工程(包括科學技術工程)的負面效應,如環(huán)境污染、文化侵略等的深刻反省和反思?;谶@種反思,后現代主義社會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利奧塔、???、波德里拉、保曼、哈維等人認為西方主要工業(yè)化國家已進入后現代社會時期,在后現代社會,知識成為社會斗爭的焦點,科學成為政治的工具,其客觀性和權威性將會受到懷疑;在社會科學研究方面,他們提倡對社會進行微觀研究、多元化理論視角、話語分析和本土方法考察。

作為當代西方社會科學的一股重要思潮,建構主義強調科學或技術都是社會地建構成的。這固然有助于人們從內部理解科學或技術,但它過份考慮社會因素的影響,不免帶有反科學、反技術的色彩。

眾所周知,改革開放以來是中國社會發(fā)展中一個特殊的時期。對比發(fā)現,對于農民的再現,社會學研究與黨報攝影報道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黨報攝影報道是怎樣建構農民的形象呢?

借用了當代建構主義思潮中關于“表征”的概念,把攝影報道的文本視為一種視覺表征,通過定量、個案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探討農民攝影報道中被表征的農民媒介形象。 首先,對報道中的文字進行敘事學分析。

在大量的圖片報道中,農民這個符號被賦予了受愛護和做貢獻的形象內容。就具體主題而言,在有關農民科技、文化的圖片報道中,圖片更多地轉向對文化、科技人才的宣揚和對農民的教化,農民形象成為報道中的陪體與背景。

在農民工進城務工題材中,許多攝影記者的報道態(tài)度,實際上讓農民工的生存狀態(tài)難以真正顯現,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受眾對農民工的社會認知。

其次,對報道中的圖像進行攝影范式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支配性表征觀念主導的視覺樣式。對景別、構圖和反復出現的視覺要素(取景)及其特征的分析表明,視覺形象加強了文字的指向意義,農民的受愛護和做貢獻的形象得到再次強調。再次,把生成于90年代坊間影像中的農民形象與黨報、政府機關報進行對比。不同的報道者使用共同的攝影媒介、對準同一拍攝對象,結果卻呈現出迥異的農民形象。

研究發(fā)現,黨報攝影報道對農民形象的視覺表征在體制意識主導下帶有片面性,盡管符合黨政角色的期待,但其有效傳播的問題值得商榷。在提出相應對策之后, 面對日益復雜的傳播環(huán)境,問題已經不僅僅關乎農民報道,在黨的組織功能和報的社會功能之間找到一種適宜的視覺傳播機制是黨報必須直面的現實問題。

目前,新聞攝影的功能已經不僅僅是再現事件與傳播信息。無論是瑪格南,還是自第二次后開始關注普通中國人生活的約翰-湯姆森,他們照片的主流特點就是在記錄事件,傳播某種信息。

第7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研究方法是旅游研究者順利開展旅游研究的必備工具,具體的研究方法又受到特定的研究范式的制約,中國的旅游研究者在努力掌握各種研究方法時,往往對其背后的方法論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從而限制了研究水平的提高。本文認為,中國旅游研究者要想提高研究水平,必須首先系統理解西方的科學哲學思潮和研究范式,在此基礎上,再采用本土化和跨文化的研究策略。

關鍵詞:

研究方法; 研究范式; 本土化旅游研究; 跨文化旅游研究

收稿日期: 2011-05-01; 修訂日期: 2011-08-31

基金項目:

安徽省社科規(guī)劃項目《皖南國際旅游區(qū)品牌權益的評價與管理:基于顧客視角的研究》(AHSK09-10D90);安徽師范大學博士科研資助計劃項目“中國國家旅游形象的跨文化比較研究”(160-751056)

作者簡介:

張宏梅(1969-),女,博士,安徽師范大學國土資源與旅游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旅游消費行為、旅游目的地營銷、跨文化管理。

1 問題的提出

中國旅游研究已走過30年。30年來,旅游研究隊伍不斷壯大,研究成果數量持續(xù)增加,研究內容日益豐富,研究水平有所提升,旅游研究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但當我們仔細審視這些研究成果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1) 很多研究是對國外研究的簡單模仿和復制,這些研究借用國外的理論模式,將國外的測量工具翻譯成中文,然后以中國旅游目的地作為案例地,以中國的旅游者、居民或旅游企業(yè)員工作為調查對象,對國外研究進行簡單復制,而很少能基于國內外已有的研究成果來推進旅游知識的積累;(2) 很少有研究在借用國外理論和方法時能考問這些理論和方法在中國應用時的適用性問題;(3) 盡管解釋性研究數量在增加,但旅游研究仍以描述性研究偏多,很多研究滿足于對現象的定性或定量描述,而缺少對現象背后原因的分析,或只是想當然地列出一些解釋;(4) 很多研究缺乏理論基礎,只是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和堆砌,而這些分析結果很難放置在一定的理論脈絡中加以解釋;(5) 缺乏理論構建意識,很多研究滿足于對案例地或調查樣本特征的具體描述,而對理論概括和抽象無所涉及。

以上問題嚴重制約了中國旅游研究的發(fā)展,使中國旅游研究的整體水平無法提高,旅游學的學科地位無法確立。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國研究者在參考國外旅游研究文獻時,多依葫蘆畫瓢。雖然在具體的數據收集和分析方法上容易模仿,但存在于具體研究方法背后的方法論和研究范式卻很難直接從文獻中看出并被理解,而研究范式及相應的科學哲學是構建知識和理論的基礎。由于對西方的科學哲學和研究范式缺乏了解,從而導致中國的旅游研究者只能在理論和方法上對國外研究進行簡單借用和模仿,而很少在旅游知識積累和理論構建上有所貢獻。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強調西方的科學研究范式在旅游研究中的哲學基礎作用,并探討如何進行中國本土化的旅游研究,以期引起中國旅游研究者對研究范式和本土化研究的關注。

2 對國內旅游研究方法的反省

中國古代思想家孔子有句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研究者做研究工作同樣如此。研究者要想把研究工作做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必須首先掌握各種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對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已得到廣泛認同,沒有科學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就無法進行有效的研究工作,研究方法簡單粗糙會限制研究者的研究工作,進而限制理論和學科的發(fā)展。

國內早期的旅游研究多以定性分析和描述為主,陸林(1997)對國內旅游地理文獻的分析發(fā)現,國內旅游地理研究描述性工作多,低水平重復工作多,缺乏深入細致的調研和先進的研究方法,影響研究的深度和廣度。謝彥君(2003)認為旅游作為一個獨立學科所應具有的特殊的研究方法體系還沒有成型,理論范式單一,研究方法不夠系統。張宏梅和陸林(2004)對《旅游學刊》1999~2003年刊出文獻的研究方法進行分析發(fā)現,約80%的文章運用傳統定性方法,即主要以文字作為表現手法,對所研究內容進行理性的分析,屬于科學研究的傳統思辨階段;運用現代定性方法的文章約占文章總數的8.8%,這些文章主要運用定性資料、統計數據、訪談和開放式問卷數據進行分析,包括對各種定性數據進行頻數和頻率的統計分析;運用定量方法的文獻只占總數的11%,且大部分使用基礎統計方法(均數、頻數等),比如因子分析、回歸分析等多元復雜統計方法使用較少。

近些年來,這種局面有所改觀。定性研究中,個體深度訪談和焦點組訪談等質性研究方法受到一些研究者的青睞;定量研究中,數據收集和分析的規(guī)范性在不斷提高,因子分析、聚類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被廣泛使用,回歸分析和結構方程模型對旅游研究者來說也不再陌生。旅游研究方法的改進促進了旅游研究質量的提升,讓我們對旅游研究的未來充滿期待。但當撇開這些成績的光環(huán),將旅游研究與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等學科成就進行比較的時候,我們會發(fā)現旅游學科和上述學科的差距還很大,這固然與旅游學科的復雜性有關,但更與國內的旅游研究者缺乏科學哲學、研究范式、方法論、以及具體研究方法的系統理解和訓練有關。旅游學科可以說是旅游業(yè)快速發(fā)展背景下催生的一門新興學科,從其產生之初就存在很大的實用性和功利性,加上旅游現象涉及面極廣,具有高度復雜性,這都給旅游學科樹立獨立的學科地位提出了挑戰(zhàn)。目前,無論在國外還是國內,旅游學科的學科地位仍然沒有得到學界認可。作為旅游研究者,當然首先應該對旅游學科的發(fā)展前途持樂觀態(tài)度,但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反省目前的研究現狀,思考如何跳出盲目模仿、簡單重復、多零散的案例描述、缺乏理論建樹的怪圈,還旅游學科作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本質,建立起屬于自己的一整套理論體系,摒棄過度的實用主義傾向,處理好旅游科學研究與科學知識應用之間的關系。雖然建立獨立學科的路很艱難,也很漫長,但有志于旅游學科發(fā)展的仁人志士應當勇于挑戰(zhàn)這種艱難。不過光有勇氣和決心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尋找克服這種艱難的有效途徑。我覺得這種有效途徑至少有以下兩條:一是理解西方的科學哲學和研究范式,二是進行本土化和跨文化旅游研究。

3 西方的科學哲學和研究范式

在西方國家中,科學哲學和各門學科之發(fā)展存有一種互為體用的關系:各門學科的發(fā)展,變成科學哲學反思的題材;科學哲學的發(fā)展又能回過頭來,促進各門學科的發(fā)展(黃光國,1999)。與各種科學哲學思潮相對應的研究范式更是西方學者進入研究工作的敲門磚,方法論課程是西方高校研究生入學第一學年必修的基礎課程。反觀國內的旅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我們會發(fā)現,很多高校沒有開設方法論課程,甚至一些高校連研究方法課程都尚未開設,研究生們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結果只能是盲目模仿,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這樣就會不可避免地錯誤地使用研究方法,更難有自覺的理論建樹。

目前,中國的旅游研究者多在自己摸索和嘗試使用各種具體的研究方法,如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各種數據分析方法等,雖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總體狀況仍令人擔憂。一方面,碩士生甚至博士生們,對各種具體的研究方法一知半解,似懂非懂,盲目使用;另一方面,國內旅游學界雖然已經開始重視研究方法使用的規(guī)范性,但很多人會滿足于對具體研究方法的正確理解和使用,很少有人關注具體研究方法背后的方法論和研究范式問題。科學哲學和研究范式是科學研究和建構知識的基礎,要進行高質量的旅游研究,研究者們不僅要掌握各種具體的研究方法,更要理解各種研究范式,在范式的指導下從事旅游研究工作。

3.1 西方科學哲學的演變脈絡

西方科學哲學的快速發(fā)展始于20世紀初期,在整個20 世紀,科學哲學出現了實證主義、后實證主義、結構主義、詮釋學、批判理論、女性主義、后現代主義、混沌理論、建構實在論等多種思潮或范式,這些范式為自然和社會科學研究提供了哲學基礎。

最先提出、持續(xù)時間最久的科學哲學是實證主義。實證主義是建立在自然科學基礎之上的,它排斥神學和形而上學,認為外部世界是客觀存在的,是由普遍規(guī)律和真理支配的??茖W的目的是發(fā)現和揭示真理,其路徑為科學觀察和邏輯歸納,“科學始于無偏見的觀察”,遵循“觀察-歸納-理論-證實-新的觀察”的真理累積增長模式。實證主義采取一種極端經驗論的立場,認為:人類知識應當僅限于收集事實并找尋其間關系,借以對世界做出正確描述;超出主觀經驗的知識是不可靠,也是不可知的。這種極端經驗主義的立場致使實證主義在20世紀初就遭遇了危機和挑戰(zhàn),對實證主義思想的批判推動了后實證主義、詮釋學等哲學思潮和流派的涌現。

以波普為代表的后實證主義以其“否證論”哲學最先對實證主義提出挑戰(zhàn)。波普在《科學發(fā)現的邏輯》(1932)一書中,提出科學方法應當是以理性批判為基礎的演繹推理:科學家先針對特定問題提出假說和猜想,再依據事實對假設進行檢驗,并在檢驗過程中不斷修改原來的假設和猜想。他否定科學理論是由歸納過程發(fā)現的,主張演繹才是經驗科學正當的方法,并始終認為“一切觀察都滲透著理論”,“理論先于觀察”,提出科學發(fā)展的證偽模式:“問題-猜想(理論)-批判(反駁或證偽)-新問題”。波普認為,以經驗觀察作為檢驗理論的標準,必須堅持否證原則,我們可以證明一種理論為假而予以摒棄,或者因為還不能證明它為假而暫時予以保留,但不論多少經驗事實,都不能證實一種理論。

實證主義和后實證主義主要源于自然科學領域,但在科學和理性之風盛行的背景下,它們也被廣泛地應用于社會科學研究,被很多社會學科作為自己的哲學基礎和研究范式,如管理學中的實證研究,心理學中的實驗心理學和行為學派,并成為20 世紀社會科學的主流研究范式。

實證主義、后實證主義和結構主義主要采取客觀主義的研究立場,認為在主體(研究者)之外存在一個客觀、獨立的客體(研究對象),研究的任務是發(fā)現和解釋客觀規(guī)律和真理,尋找現象間的因果聯系。這種立場遭到現象學、詮釋學(解釋學)、后現代主義等持主觀主義立場的哲學流派的批判。這些哲學流派反對“自伽利略和笛卡爾以來一直統治著歐洲思想的無所不在的客觀主義”,認為:在每一個地方生活的人們都可以構建出他們所特有的“實在”,即世界是由多重事實組成的,而不是一個客觀的、等待研究者去認識的世界;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也不是“主體/客體”二元對立的關系,而是互為主體的關系,在互為主體的交互作用中,雙方共同構建知識,這種知識是主觀的、創(chuàng)造性的,因而也是不可重復的。

西方各種哲學流派之間互相批判和論戰(zhàn),推動了科學哲學的發(fā)展,許多科學哲學家在與他人的論戰(zhàn)中也不斷發(fā)展著自己的思想,以至于有時很難將一些科學哲學家劃歸哪個流派,如皮亞杰的思想中就既有結構主義成分,也有建構主義成分。一個哲學流派內部的哲學家們的思想也存在很大差異,以致要概括某一科學哲學流派的基本思想變得非常困難。

各種哲學思潮和相應的研究范式都存在一些優(yōu)勢和不足,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建構實在論試圖整合客觀和主觀兩種不同的研究取向,為跨學科和跨文化的知識融合提供哲學基礎。建構實在論在本體論層面上主張存在兩種“實在”,一種是“實在自身”(actuality),另一種是“建構之實在”(constructed reality)?!皩嵲谧陨怼笔俏覀兩嬗谄溟g的世界,是獨立于人的感官之外而不為人的感官所掌握的既定世界,這個世界或許有某些結構,這些結構或許是以距離、空間、因果性或時間作為其運作的基礎,但我們無從獲悉;我們對其特性所提出的都只是預設,我們只能理解我們用自己的語言構建出來的世界,除此之外,我們不能理解其他任何東西。這個構建的世界,我們稱之為“建構的實在”(黃光國,2010)。

3.2 研究范式對研究方法的制約

范式(paradigm),又被翻譯成范型、典范,是美國物理學家?guī)於?Kuhn)在《科學革命的結構》(1962)一書中提出的概念,意指組織觀察和推理的基本模式和參考框架,是指導行動的一套基本理念,是從事某一科學的知識共同體(科學社群)所共同遵從的世界觀和行為方式??茖W哲學思想決定了相應的研究范式,如后實證主義哲學決定了遵從該哲學流派思想的研究者必然采用后實證主義的研究范式。研究范式的差異可以從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三個方面加以比較。

范式是研究者開展科學活動的基礎,是知識共同體從事科學活動的指南,研究者要進入某一科學社群,從事研究工作,必須首先從理解范式開始(黃光國,2010),只有理解了各種范式的基本觀點,“才能確保研究者在設計自己的研究方案時,保持資料的收集方法與此后的基于資料的知識建構之間的一致性”( 詹寧斯,2007)。

每一種范式的本體論、認識論和方法論之間都是互相聯系、互相制約的,如果研究者采取客觀主義的立場,即認為世界是獨立于人的意志的客觀存在,那么,他必然采取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論,并采用客觀的研究方法,不管是質性的還是量化的方法,都不能帶有研究者的任何主觀因素。反過來,如果研究者使用了客觀的研究方法,那么他必須同時接受“客觀實在”的本體論和主/客二元對立的認識論,他建構的知識就是客觀的知識,即客觀規(guī)律或真理。

具體研究方法的選擇受制于研究范式,一般來說,研究者采取某種研究范式,就需要相應地采用某些研究方法。如后實證主義研究范式多采用問卷調查、實驗法、觀察法等方法收集數據,并主要采用定量的統計分析方法對數據進行分析,以檢驗理論和假設。但后實證主義也不排斥質性方法,如他們通常會通過個體訪談或焦點組訪談等質性方法收集被訪者對研究問題的看法和觀點,作為設計問卷和量表的基礎。解釋學研究范式多采用深度訪談、參與和非參與觀察、焦點組訪談、案例研究、文本(如旅游日志、照片等)等方式收集數據,采用內容分析、主位(或局內人)視角、三角互證等方法分析數據,也可以在此基礎上建構扎根理論。雖然解釋學研究范式主要采用質性研究方法,但它也不完全排斥量化方法,如內容分析方法就會用到頻數和百分比等定量描述指標。

因此,研究范式對具體研究方法的制約是有限度的,同一種研究方法可以服務于不同的研究范式,但不同范式對同一方法的使用方式有所不同。比如,同是訪談法,后實證主義和狄爾泰的歷史主義解釋學都主張客觀主義,認為需要擺脫研究者個人偏見對訪談過程及其結果分析的影響,而伽達默爾的辯證詮釋學則強調解釋者的“偏見”或“視域”在理解中的積極作用,將研究者的偏見合法化,認為訪談是雙方共同建構知識的過程,在訪談結果的分析中明確研究者的個人偏見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需的。在Denzin和Lincoin(1994)的質性研究五階段框架中,他們認為質性研究在第四個階段,即陳述的轉折時期(crisis of representation),研究者將自我融入到認識的整體過程中,并將自己寫進文章,使野外研究和解釋過程具有很強的個性化特征。Denzin和Lincoin的第四階段質性研究與伽達默爾的詮釋學哲學觀點是相一致的。

每一種研究范式和每一種研究方法都有適用自己的研究情境,因而國外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爭論已趨于平息,研究者可以根據研究問題的性質選擇適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不過,不同的學術期刊對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會有所偏好,作為主流的研究范式,采用后實證主義范式和定量研究方法仍受到更多青睞。國內的旅游學者由于對各種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缺乏全面深入的了解,加上有些研究方法被一些研究者錯誤地使用,導致有些人完全否定一些研究方法,這種認識不利于提升中國旅游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3.3 旅游研究范式選擇

研究范式是研究者進入某一科學社群進行研究工作的起點。當一個研究者想進入旅游研究領域,進行科學研究時,他必須首先理解各種研究范式的基本觀點,并根據自己的研究興趣和研究問題選擇適當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國外旅游領域對研究方法的關注在上世紀80年代得到加強,此階段出現了一批方法論專著和關于研究方法的論文,經過近30年的爭論,學者們基本達成了共識,即,旅游研究同時需要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應將兩者結合起來或根據研究情境適當地取舍。

旅游現象非常復雜,既涉及自然科學領域(如旅游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響),又涉及社會科學領域(旅游學科的性質是社會科學);既涉及心理學領域,也涉及經濟學、管理學、地理學、社會學、人類學、美學等諸多學科領域。所以,旅游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是一門典型的跨學科性質的復雜學科,對旅游現象的研究不能采用單一的研究范式,而必然需要采取多元范式的研究取向,多元研究范式的立場最適合旅游學科的性質。

由于旅游現象的復雜性和廣域性,所以對旅游現象的不同問題可以采用不同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即使是同一研究問題,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范式和方法,以互相補充,取長補短,達到對研究問題較深入的認識。如旅游體驗研究可采用詮釋學研究范式,旅游行為預測可采用后實證主義范式,旅游影響研究則既可采用后實證主義研究范式,也可采用詮釋學研究范式。無論采取何種研究范式,研究者都應對該范式的優(yōu)勢和不足有較清晰的認識,避免過于美化某種范式,而完全否定另一種范式。

旅游學科具有跨學科性質,但目前,旅游學科的發(fā)展還不夠成熟,這種跨學科性還沒有真正實現,而仍然處于多學科階段。多學科的特點是相關學科分別從各自興趣和角度介入旅游研究,相互之間缺乏有效的交流、溝通和整合,在旅游領域的研究成果也只能用來充實原有學科的知識體系,而對統一的旅游學科的形成無太多幫助??鐚W科則要求介入旅游領域的各相關學科以某個統一的內核為基點,實現知識的整合,謝彥君認為這個統一的內核就是旅游的本質,即“旅游是人們利用余暇在異地獲得的一次休閑體驗”(謝彥君,2010) 。

旅游學科在由多學科向跨學科發(fā)展過程中面臨很多的障礙和困難,但我們可以在西方研究范式的發(fā)展中找到旅游跨學科整合的哲學基礎,以幫助我們在哲學層面上找到旅游跨學科整合的依據和方法,這個科學哲學流派就是建構實在論。建構實在論的主要目的是推動不同學科的跨學科、跨文化整合,在哲學上提出一套知識論的策略,讓不同學科所構建出來的知識體系整合在一起。旅游領域的不同分支學科、不同范式下的旅游研究成果需要互相理解和整合,以改變目前各自為政、互不溝通的局面,這也是旅游學科走向成熟的必然選擇。

4 中國旅游研究的本土化

4.1 本土化旅游研究的必要性

科學哲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西方學者對各種哲學思潮有較好的理解和把握,在科學研究中自覺地遵循一定的研究范式,因此西方學者在知識積累和理論建構上屢有建樹。我們熟悉的心理學、管理學、社會學、經濟學、地理學等許多學科的理論都是產生于西方,我們自己很少提出有影響力的理論。李炳全在其所著《文化心理學》一書中指出,中國心理學比較落后的主要原因是,“中國是在西方已有深厚積淀的領域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生成的心理學框架內進行研究”( 李炳全,2007) ??茖W哲學是西方文化的產物,東方文化背景下的中國學者對西方的科學哲學缺乏深入的理解和系統的認識,這可能是導致中國社會科學研究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因而,中國學者要想在由西方制定游戲規(guī)則的科學研究領域有所作為,必須對西方科學哲學思潮的發(fā)展有一種“相應的理解”,不過,這種理解只是進入學術這一行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黃光國,2010)。

雖然中國旅游研究與西方旅游研究在起步時間上相距不像其他學科那么久,但與其他社會學科一樣,中國的旅游研究也主要在西方的研究框架下進行。西方的旅游研究在各種哲學思潮影響下出現了多元化的范式,中國的旅游研究者要想在西方的研究框架下有所建樹,也必須去熟悉這些框架或范式。但是,中國的旅游研究者不能總是跟在別人后面,在中國的研究情境中采用西方的概念、理論、方法和工具,來驗證西方研究得到的知識。改變這種狀況的一種途徑是進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中國的文化、社會、經濟、政治等環(huán)境與西方國家存在較大差異,那么中國人的旅游行為、旅游業(yè)發(fā)展模式和旅游企業(yè)的運營管理必然與西方存在較大差異,僅靠簡單借用西方理論和模仿西方的研究方法,很難理解和解釋中國社會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現象。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可以使我們著眼于中國語境下的旅游現象,構建本土化的旅游理論,改變總是步西方研究后塵的局面,為全面理解旅游現象做出貢獻。但提倡本土化研究并非認為理解西方的研究范式已不重要,為了提高研究水平,中國的旅游研究者必須首先理解西方的研究范式,在此基礎上再進行本土化研究,才有可能對建立和完善旅游學科的理論體系有所貢獻。

4.2 本土化旅游研究的方法和策略

本土化概念在20世紀60年代后風靡全球,港臺的一些心理學者在80年代初期開始致力于本土心理學研究,并發(fā)起社會科學本土化運動。心理學領域的本土化運動給旅游研究以很大啟示,中國的旅游研究者與其盲目地復制西方的研究,倒不如在我們熟悉的社會文化背景中進行本土化的旅游研究。

“本土化”旨在突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特色或特征。根據李炳全對心理學本土化的分析,我們可以將旅游研究的本土化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對西方旅游研究中的理論、方法、技術和工具進行改造和處理,使其適用于中國旅游研究,如在西方旅游動機的“推-拉”理論框架下修訂旅游動機的測量量表,使其適用于中國旅游者。其基本步驟一般為:學習和接納外國研究范式改造或轉換本土化后的研究范式。這種本土化本質上仍是國外的理論,又被稱為“外源性本土化”,但因為操作比較簡單,適用于剛進入旅游研究領域的學者。第二個層次是以中國語境下的旅游現象為研究根源或素材,通過對中國語境下旅游現象的研究,建構與之相適應的旅游學理論體系,這種本土化可稱為“內源性本土化”。

本土化旅游研究可以采取多種方法和策略:(1) 主位研究策略,即研究者在觀察、分析、理解和解釋旅游現象時站在被研究者的立場,采取被研究者的觀點,為此,研究者需要參與到研究對象中,如在某個景區(qū)停留較長時間,觀察旅游者的行為,與旅游者進行交談或訪談。(2) 客位研究策略,即研究者更多從自己的視角,而不是從被研究者的視角來觀察、分析、理解和解釋旅游現象,這種策略下,研究者可以完全獨立于被研究者之外,如請學生或市場調查機構進行的問卷調查,旅游本土化研究并不排斥西方主流的實證方法和方法論。(3) 同文化研究策略,即研究者與被研究者有同樣的文化背景,這樣更容易達到研究者和被研究者心靈的相通,研究者會更容易理解被研究對象,更容易得出正確的結論,如中國的旅游研究者對中國旅游者的旅游行為更容易理解。(4) 異文化研究策略,即研究者與被研究對象分屬不同的文化背景,如西方學者對中國旅游現象的研究、中國學者對西方入境旅游者的研究,異文化研究可避免“只緣身在此山中,不識廬山真面目”的狀況(李炳全,2007)。以上四種方法和策略并不是互相排斥的,我們可以同時采用幾種研究策略。

4.3 本土化旅游研究與旅游跨文化研究

本土化研究與跨文化研究是相互聯系但又互相不同的兩種研究方式。本土化研究強調對本土(特定語境下,主要是不同于西方的語境下)的旅游現象進行研究,以突出本土旅游現象不同于西方旅游現象的獨特性。不過,本土化研究并不反對普遍性或普適性的旅游知識和理論,中國旅游研究者在中國語境下得到的旅游知識和理論如果能在別的語境下重現,就有可能發(fā)展成普遍性的知識和理論,從而為世界范圍內的旅游學科發(fā)展做出貢獻。跨文化研究主要是一種比較的研究方法或策略,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旅游現象的差異,目的在于驗證知識和理論在不同文化語境下的普適性,關注文化對旅游者心理和行為的影響。

旅游跨文化研究始于上世紀80年代,國外已有大量的旅游跨文化心理和行為、主客跨文化交往方面的研究成果。國內跨文化研究起步較晚,研究成果也較少(張宏梅,陸林,2008;張宏梅,陸林,2009;馬耀峰,等,2008),但跨文化旅游研究的重要性已得到一些學者的關注(王健,2010)。旅游現象本質上是一種文化現象,旅游者與目的地居民的交往是一種跨文化交往,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旅游者的心理和行為會深深打上文化的烙印,但由于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者存在一些共同的特征,如都是作為旅游者的人,因而,他們也會存在一些共性的旅游心理和行為。跨文化旅游研究能夠幫助我們識別這些差異和共性,加深對旅游現象的理解,避免盲目使用西方的理論和知識解釋中國旅游現象時出現的困惑。

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都可以說是一種研究策略,且都重視文化的影響。通過本土化和跨文化旅游研究,中國旅游研究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熟悉本土文化的優(yōu)勢,在旅游知識積累和理論建構上有所作為。不過,與本土化研究側重單一文化下旅游現象的研究不同,跨文化研究需要同時考察和比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旅游現象,這給跨文化研究帶來了很多困難和挑戰(zhàn),有興趣進行跨文化研究的學者必須首先搞清楚跨文化研究的含義,以及跨文化研究在方法論、研究方法和技術上的特點和要求,以免使用不當的方法和技術進行跨文化研究,結果是付出了精力和成本,卻得不到可靠的知識(張宏梅,陸林,2009)。

5 結語

旅游學科作為一門新興而又異常復雜的學科,其研究水平與其他學科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中國的旅游研究與國外的旅游研究相比也還比較落后,表現在我們總是步西方的后塵,從研究選題到理論和方法的運用上都是對西方研究的簡單模仿,而沒有去深度理解指導西方學者進行研究工作的科學哲學基礎和研究范式。雖然我們提倡通過本土化研究和跨文化研究策略來改變中國旅游研究整體水平不高的局面,但無論是采取哪種研究策略,對西方科學哲學和研究范式的基本觀點和演變路徑的理解是希望對旅游知識積累有所貢獻的旅游研究者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對于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的系統性掌握不能僅靠研究生們零散、盲目地去摸索,而需要旅游專業(yè)研究生教育對此給予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 Denzin N K,Lincoin Y S.Introduction:Entering the Field of Qualitative Research[M].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Thousand Oaks CA:Sage,1994.

[2] 黃光國.多元典范的研究取向:論社會心理學的本土化[J].社會理論學報,1999(1):151.

[3] 黃光國.社會科學的理路[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4] 李炳全.文化心理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5] 陸林.旅游地理文獻分析[J].地理研究,1997(2):105111.

[6] 馬耀峰,鄭鵬,白凱.入境游客決策行為差異研究――以旅華日美游客為例[J].干旱區(qū)資源與環(huán)境,2008(1):102106.

[7] 王健.跨文化比較:旅游研究的共性思維[J].旅游學刊,2010(5):2024.

[8] 謝彥君.旅游的本質及其認識方法[J].旅游學刊,2010(1):2631.

[9] 謝彥君.旅游與接待業(yè)研究:中國與國外的比較[J].旅游學刊,2003(5):2025.

[10] 詹寧斯.旅游研究方法[M].謝彥君,陳麗譯.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11] 張宏梅,陸林.國內旅游研究方法的初步分析[J].旅游學刊,2004(3):7781.

[12] 張宏梅,陸林.入境旅游者旅游動機及其跨文化比較――以桂林、陽朔入境旅游者為例[J].地理學報,2009(8):989998.

[13] 張宏梅,陸林.跨文化旅游態(tài)度和行為研究述評[J].旅游學刊,2008(4):8287.

第8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helpthemselves)。具體說就是幫助那些有困難的人解決他們自己的問題。

助人的過程就是社工解決問題的過程,

并在工作過程中實現專業(yè)價值。社工助人并非單純提供物質的幫助,而是致力于案主(client)自信的恢復,幫助他們重新走上社會正軌。所以社工助人的過程更是對于案主一種心靈支持的過程。

這種助人自助的專業(yè)特征可用諺語概括為:與其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以人為本

社工直接把人作為服務的對象。這種以人為本的工作特征,是社工的價值源泉。在幫助困難人群渡過難關的過程中社工的專業(yè)價值獲得提升。由于直接服務于人,并堅信人是可以改變的,社工本身被賦予新的創(chuàng)意。宏觀而言,人類發(fā)展的問題同時也是生存的問題,且隨著人類歷史的推進,人們對于自身命運的關注與日俱增。社工從根本上關注人的生存狀態(tài),自覺的充當個體內在潛能與外在資源相溝通的橋梁,基于此,社工的專業(yè)價值其實與人類的生存意義相統一,由此引申開來,此種社工精神可就的名言斷章取義,作一不太恰當的類推:與人斗,其樂無窮。

.尊重、同理、自決、個別化

就人類的發(fā)展而言,民主和自由始終是人們的終極追求,生存權和發(fā)展權是個體的基本權利。社工基于這一起點,堅信人的可變性,尊重個體的生存價值,自覺站在案主的角度考慮問題,維護其應有權利,

并喚醒民眾意識,推進民主化進程;在工作過程中結合內外資源幫助案主發(fā)揮潛能,適應社會,

最終達至自我超越。尊重(respect)、真誠(authenticity)、同理(empathy)是社工的基本職業(yè)操守。尊重是溝通的前提,正因為具有這樣的理念,社工才能在助人過程中游刃有余。所以,諸如源于西方的“何必硬要教會豬唱歌?把它逗惱了,還會被咬!”及來自中國傳統的“朽木不可雕、孺子不可教”的思想應被社工完全加以否定。相反,應本著“有教無類”的精神,堅信案主的創(chuàng)造性及自決能力,堅信自身的感召力及案主的領悟力,幫助案主回歸社會主流。

以上僅對社工義理作了一點理念層次的梳理,除此之外,

還有幾個有關運作層面的問題:

.本土化

社會工作作為一門專業(yè)源于西方,其助人精神多來源于教會之教義,當然不可避免受相關價值觀念的影響。作為一門根植于西方價值體系的專業(yè),要在中國倫理傳統社會中獲得成功移植,須解決價值沖突問題。最為關鍵的是要找到中西價值體系的契合點。如何本土化?(常有學者論述中國社工的“民政模式”;因此總教人聯想到諸如“中國式”、“中國特色”的政治化字眼,也無意中使學術與政治“聯姻”)我們應該基于的認識是:信仰無國界。社工的信仰就是:人有本質上的受助和助人的愿望。這種愿望并無地域和文化之分,幫助弱者的心理自人類社會產生之時就存在,同情心是人類的共性,如西方以人為本的精神、對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對個體生命的關注、扶弱濟貧的思想,以及中國遠古對于“大同之世”(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yǎng))的追求,有本質上的共通性。因此就助人特征來說,中國傳統的家庭倫理及仁愛知信賦予了社工發(fā)展空間和生存土壤。所以在社工的本土化過程中,關鍵在于把源于西方的專業(yè)價值與中國傳統助人特征相結合。

.專業(yè)化

所謂專業(yè)有它共同的特質。一般認為,成熟專業(yè)應具有五項基本特質:1.一套理論體系(abodyoftheory).2.專業(yè)的權威(professional

authority).3.共同信守的倫理守則(codeofethics).4.社會和社區(qū)的認可(sanctionof

thecommunity).5.專業(yè)的文化(professional

culture).(Greenwood.E,1957).泛化說,就是要得到政府支持、高校接收、社會認可。就此而言,社工在中國本土的發(fā)展已具備基本雛形,作為一門很具時代特征的重實踐的學科,在社會問題層出不窮的當今具有更多的發(fā)展機會。但由于年輕,社會工作比起經典學科來顯得積淀不深。所以,前提是學科專業(yè)化。專業(yè)化是學科成熟的必經之途,目的是使學科構建趨于完備,產生持久生命力。社工作為一門學科在解決社會問題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專業(yè)本身,在實踐之中積累經驗,構建理論體系,提高專業(yè)性,走向成熟。當然,在當今多元化社會變遷的歷史背景下,社工應不斷的應變和反省,提高專業(yè)層次。換句話說要不斷注入新血液,敢為新并且常為新。同時亦要有自己的方向,不能人云亦云,亦步亦趨。例如,在后現代思潮的影響下,有些人提出要取消社工的“專業(yè)霸權”,提倡“瞬時快樂”,即社工要在具體實務工作中體會專業(yè)價值和個人價值而不刻意追求專業(yè)回報。這其實是要取消專業(yè)化發(fā)展,消釋專業(yè)個性。這種呼聲僅體現了困難的冰山一角,表明了社工在成長中將迎接許多挑戰(zhàn),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道路不會一帆風順。終歸來說,學科的成功首先須學科的專業(yè)化。

.后現代視角

第9篇:后現代哲學思潮研究范文

一、西方代表人物和流派的研究

伴隨著新世紀的來臨、全球化的浪潮和全球范圍內的科技革命景觀,以及國內哲學創(chuàng)新的迫切性,國外的西方研究似有重“熱”之趨向。因此,整理并發(fā)掘已有的史料,立足于新的視野,重新研究西方的代表人物和思想流派,就成為一項擺在面前的重要工作。就過去的一年看,西方的研究覆蓋了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列斐伏爾和阿爾都塞等人,也包括了各個思想流派,如法蘭克福學派、西方國家理論、英國的等。既有新譯著的面世,也有立足新角度的深入挖掘。

1.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

在過去的一年中,對盧卡奇、葛蘭西、布洛赫和晚期列斐伏爾等人的研究是國內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首先要提及的是盧卡奇的一本重要著作《理性的毀滅》,于2005年由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該書以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背景,從意識形態(tài)上對德國法西斯主義做了“追究既往”式的思想清算。作者把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罪責追溯到了非理性主義的思想學說,對自20世紀起的西方非理性主義思潮的源流、演變和社會后果等做了系統的考察和批判。作者認為叔本華、尼采等人的非理性主義思潮在德國法西斯主義的興起和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的爆發(fā)中承擔了不可推卸的“思想責任”。盧卡奇的這一觀點在我們看來并不陌生,也不一定完全贊同,但此書的出版為國內的盧卡奇研究提供了另一新的材料來源。另外,其他學者也從各個角度對盧卡奇的思想做了分析。張亮對盧卡奇的研究進行了方法論的反思,在對盧卡奇自傳文獻產生過程進行歷史分析的基礎上,揭示了其政治辯護的本質和自我遮蔽的不良后果,并為國內研究走出盧卡奇晚年自傳的陰影提供了建設性的向度。張雙利在《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一文中闡釋了早年盧卡奇思想向其著作《歷史與階級意識》轉變的內在歷程,以此為基礎,作者在現代性批判的論域中,重新闡釋了《歷史與階級意識》中物化理論和階級革命之間的內在關系。作者認為,盧卡奇的《歷史與階級意識》對現代性的批判是一種末世論的洞見,它既看到了資本主義的末日,也預示了末日之后災難重生的光明道路,喚起了理論中革命的階級意識。張秀芹以“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為題,仔細地考察了盧卡奇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盧卡奇作為西方的鼻祖,雖然國內對其研究較多,但對有關其意識形態(tài)理論則關注不夠;而且盧卡奇本人可能也沒有系統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論述,所以從意識形態(tài)角度來考察盧卡奇,不失為一個較好視野。

2005年有關葛蘭西的研究應當引起學界的關注。這不僅僅是因為葛蘭西是西方的重要代表,而且還因為葛蘭西的理論,特別是其意識形態(tài)和“霸權”(也有譯為“文化霸權”或“領導權”等)理論與我們當今的中國現實社會發(fā)生著密切的關系。隨著國內學界對后研究的關注,特別是隨著國內近年來后研究的興起,葛蘭西思想與后的關系成了一個重要的理論問題。如何理解和翻譯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本身就包含著對葛蘭西思想的不同取向和視野。因此,對葛蘭西的思想及其影響給予格外的關注,自有其合理性。周凡和楊海鋒都對葛蘭西的"hegemony"概念做了辨析。周凡在《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一文中,從"hegemony"的譯名,即目前國內將之翻譯為“霸權”、“文化霸權”、“領導權”和“主導權”等數種譯名出發(fā),結合葛蘭西對"hegemony"的使用及其理論擴展,詳細考察了葛蘭西的"hegemony"一詞的意義及其演變。他認為,"hegemony"描述的是某一社會集團爭取其他集團對其表示積極贊同,自覺地服從并自動融入到該社會集團的權利結構中來的一種控制方式。葛蘭西的"hegemony"的產生既表現為一個負責的歷史綜合,也表現為一種意義的把握和延伸,而其理論內涵在市民社會、完整的國家和意識形態(tài)概念的闡發(fā)中得到了深度而充分的展現。因而,將"hegemony"譯為“霸權”是恰當的。楊海鋒在《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一文中也比較詳細地考察了"hegemony"一詞的含義及其延伸意義。此兩篇文章都與國內對"hegemony"一詞的多種譯名有關,也與葛蘭西理論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意義有關。楊海鋒還在《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一文中就葛蘭西與歷史學家克羅齊的關系做了探討。他認為,葛蘭西批判地改造了克羅齊的哲學,而克羅齊的哲學則構成了葛蘭西思想的一個重要的理論基礎。

2005年是德國哲學家恩斯特·布洛赫誕辰120周年。布洛赫的思想研究,是中國的西方研究的相對薄弱環(huán)節(jié)。有學者發(fā)表多篇文章,對布洛赫思想加以評述。夢海發(fā)表《思想就意味著超越》和《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等文,對布洛赫的思想予以評論。他認為,布洛赫著作是具有包羅萬象性質的形而上學體系,在哲學的貧乏時代,布洛赫通過《希望的原理》等一系列著作使形而上學重新成為真理與現實。20世紀西方世界是人性嚴重扭曲、精神普遍衰退的世紀。與聽天由命、悲觀絕望和虛無主義相反,布洛赫的希望哲學具有一種面向未來、積極進取、富于挑戰(zhàn)的思想。在此意義上,他的哲學思想遠遠超出了20世紀西方哲學史。此外,夏凡對布洛赫哲學在國內外的研究狀況做了概述和評論。他認為國內外的主流意見有兩種,第一種意見是把布洛赫當做一位烏托邦的者,第二種是把布洛赫哲學看做與猶太—基督教的彌賽亞主義的結合。夏凡則傾向于把布洛赫哲學理解為一種人本主義倫理學。他在總結各主要觀點的基礎上,提出了布洛赫思想淵源的“五基音”說,認為布洛赫哲學是由基督教倫理、古典人本主義、哲學唯物主義、德國古典哲學和現代人本主義共同譜寫而成的交響曲。

列斐伏爾是西方的重要代表,是法國后現代主義大師、消費社會的研究者鮑德里亞的導師,其日常生活理論與當今世界的消費社會有著內在的密切關系。但長期以來,國內學界對列斐伏爾的思想研究不夠,而對其晚期思想研究,國內學界更是缺乏應有的重視。劉懷玉近年來一直在對這位西方學者進行研究。他強調了長期處于默默無聞狀態(tài)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重要而不可替代的地位和價值,指出其意義在于它是列斐伏爾一生中惟一一卷將日常生活概念及其基本范疇進行周密而系統地闡述的著作。劉懷玉還對晚期列斐伏爾所提出的“空間的生產”思想進行了評介,指出晚期對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包含著更深層的邏輯分歧,而晚期列斐伏爾在生產的歷史辯證法與空間的生產辯證法之間的左右客串和搖擺對這種分歧的產生具有重要影響。另外他還在現代日常生活批判的視域中介紹了列斐伏爾引發(fā)的消費社會批判思潮,并把它與馬爾庫塞的“單向度社會”批判理論和哈貝馬斯公共生活領域理論進行了比較分析。

當然,關于2005年西方代表人物的研究絕不止上述幾位,諸如對阿爾都塞、柯爾施和柯亨等人的思想的研究。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其研究重心基本轉移到了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雖然國內學界對阿爾都塞的意識形態(tài)理論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但有關這一理論及其影響,仍需給予更深入的探討。但從總體來看,2005年有關阿爾都塞的研究并未超越張一兵的《問題式:癥候閱讀與意識形態(tài)》一書所涵蓋的范圍。當然,這并不排除在阿爾都塞研究方面的一些補充性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阿爾都塞早期政治哲學論文集《黑格爾的幽靈——政治哲學論文集》,已由南京大學唐正東等人翻譯出版,它為阿爾都塞的早期思想研究提供了最新的文獻資料。此外,“西方”早期代表人物柯爾施和西方的分析學派的代表人物柯亨的思想也受到了國內學界的注意。

2.西方流派的研究

(1)法蘭克福學派研究。多年來法蘭克福學派一直是學界關注的重點,諸如馬爾庫塞、霍克海默爾、阿多諾和哈貝馬斯等人的研究。2005年,仍有不少學者對法蘭克福學派傾注了心血。如張亮從歷史的視角,對阿多諾的胡塞爾現象學研究的歷史緣起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并在此基礎上對其批判的思想進行了重新評判。法蘭克福第二代代表人物哈貝馬斯目前仍是學界研究的重點。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哈貝馬斯的其他思想,諸如有關精神分析理論與批判理論、哈貝馬斯有關科學技術(特別是有關基因技術)的論述,已引起國內研究者的重視,并可能成為未來關注的熱點。另外,在已有多本哈貝馬斯研究專著的基礎之上,2005年我們又看到了有關哈貝馬斯的另一本研究專著。賀翠香的《勞動交往實踐——論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一書于2005年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基于哈貝馬斯為什么要重建歷史唯物主義,他是如何重建的,他重建的怎樣這三個方面的分析,討論了哈貝馬斯對歷史唯物論的重建及其不足。本年度,除相關研究論文和專著外,也還有相關的譯著面世。馬爾庫塞弟子,現已移居到加拿大的芬伯格教授的技術批判理論綜合了技術建構論和馬爾庫塞的社會批判理論,并在此基礎上批判了哈貝馬斯的社會批判理論和科學技術觀點。芬伯格的研究路徑和觀點顯然不同于法蘭克福學派,其理論已受到了國內學界的關注和研究。他的《技術批判理論》一書也于2005年由韓連慶等人翻譯出版,這將有助于人們進一步了解和研究芬伯格的技術批判理論。

近年來,學界關注和研究的重點已轉移到了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諸如哈貝馬斯的學生韋默爾和霍耐特等學者的身上。必須承認,法蘭克福第三代學人所面臨的是不同于早期霍克海默爾和阿多諾等人的理論語境和和社會實踐背景。語言學的轉向和后現代哲學思潮的興起、西方社會物質匱乏的消失、消費社會的來臨,以及西方社會的階級結構和當代資本主義制度的內部變化,都向社會批判理論的第三論家提出了更多理論挑戰(zhàn)。韋默爾和霍耐特二人雖然都是哈貝馬斯的弟子,但二人與哈貝馬斯的思想的遠近卻并不等同。相比較而言,韋默爾更多地繼承了哈貝馬斯的新啟蒙和新理性的思想,他的思想的核心目標仍是建立后形而上學的現代性理論,批判地重建啟蒙和現代性的思想。而霍耐特則試圖另立門戶,創(chuàng)建自己的思想體系,這就是近年來國內學界關注較多的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從總體而言,國內學界對法蘭克福學派第三代代表人物的研究還僅僅剛剛開始。近年來,學界對韋默爾的思想已有所關注和研究,如在《現代性的現象學》一書中就有專章介紹,而對法蘭克福學派的第三代掌門人霍耐特的思想還缺乏系統的研究。但可喜的是,這一狀況將在短時期內可能會得到改觀,因為霍耐特的承認理論已普遍地引起了國內學界的關注。

(2)生態(tài)研究。生態(tài)學是西方的最新流派之一。2005年,學界對生態(tài)學有較多的關注,發(fā)表了不少相關的研究論文。20世紀以來的現當代社會,生態(tài)問題已經成為困擾著現代人生存的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因此,對生態(tài)的關注,某種程度上就是對人類自身的關注。王雨辰對奧康納的生態(tài)學理論進行了系統的論述,并分析了奧康納與其他生態(tài)學理論家在理論上的異同及其理論得失。郭劍仁則對以福斯特、奧康納為代表的北美生態(tài)學進行了考察,指出福斯特理論的特點是力圖通過對馬克思理論文本的解讀,挖掘其中的生態(tài)哲學思想,從而建構出他自己的生態(tài)唯物主義哲學和物質變換裂縫理論。在此基礎上,福斯特分析了資本主義制度同生態(tài)危機的關聯,其理論側重點是環(huán)境社會學研究。奧康納則是通過建構歷史唯物主義的文化和自然緯度,揭示資本主義二重矛盾同生態(tài)危機的關系,提出生態(tài)社會主義構想,其理論側重點在于生態(tài)政治學。王建輝認為生態(tài)學的重大理論貢獻在于其整體性方法。陳食霖針對部分論者將生態(tài)學看做是后思潮或后現代哲學思潮,指出應當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tài)學。郇慶治在《西方生態(tài)社會主義述評》一文中概述了國外生態(tài)社會主義的發(fā)展。他認為,20世紀以來,北美的生態(tài)學比歐洲的理論更活躍。

(3)西方的國家理論。國家理論是歷史唯物主義的重要內容。但隨著時代的變化,特別是20世紀發(fā)生的兩次世界大戰(zhàn),使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結構和功能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新葛蘭西主義國家理論研究者R·米利班德等人圍繞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性質和功能展開長時期的爭論??梢哉f,西方理論家在這一領域已做了一些有意義的探討。因此,加強對這一領域的追蹤研究,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任務。就國內目前已有的文獻和已發(fā)表的論文看,有關西方國家理論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對這一課題不斷地進行追蹤研究。2005年南麗軍、尹樹廣以“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為題介紹了雅索普的國家理論。他們認為,雅索普在綜合了制度主義、西方的話語分析理論、自組織理論和生活世界理論基礎上,發(fā)展了西方的國家理論。在國家的方法論層次上,雅索普提出了資本主義國家與資本主義經濟之間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并強調國家、經濟和生活世界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雅索普認為,雖然國家自身的規(guī)定性建立在經濟與政治之間的制度化分離的基礎之上,但其分離的界限則是復雜多變的,它們構成了資本主義國家策略選擇能力的前提。

(4)英國的研究。英國的研究具有長久的歷史傳統。20世紀中葉以來,英國學界左右兩翼圍繞著展開長期的爭論。20世紀60年代阿爾都塞的結構主義傳入英國之后,又引發(fā)了結構主義與歷史主義,以及其他研究派別的爭論。綜合國內近年來的研究,可以說,英國的,特別是文化學派的研究已引起國內學界的關注,但總的來說,對這一學派的研究力度還遠遠不夠。喬瑞金、師文兵在《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一文中,對英國在20世紀中期以來的的發(fā)展做了追蹤考察。他們認為,自20世紀中期后,英國出現了一批新者,也形成了許多新學派,其中歷史主義的和結構主義的兩個學派尤為引人注目。歷史主義學派包括M·多布、E·霍布斯鮑姆、C·希爾、R·希爾頓和E·P·湯普森等。湯普森是歷史主義學派的代表人之一。而結構主義的學派則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它們由P·安德森、T·奈恩和布萊克伯恩等人組成,安德森是其領軍人物。由于研究方法和角度的不同,這兩個學派之間產生了激烈的爭論,其中尤其以湯普森和安德森的長期論戰(zhàn)最為突出。湯普森繼承了英國的經驗主義的傳統和歷史主義的研究方法。而安德森則對來自于歐洲大陸的結構主義方法,尤其是法國的結構主義方法特別關注,并將這一研究方法運用到英國工人階級的分析。喬瑞金、師文兵從這兩個學派的不同的學術傳統和方法的對立出發(fā),具體分析了兩派爭論的焦點、實質和目的,并對歷史主義方法與結構主義方法的區(qū)別及其特征做了對比分析,認為雙方雖然在研究中各有重點,但并非是拒絕相互借鑒和吸收。英國歷史主義學派并非僅僅使用歷史主義方法,而結構主義學派也并非僅僅使用了結構主義方法,他們常常是二者的相互結合,其中的差別僅僅在于其側重點不同。這可能是關于這兩個學派研究中應該予以注意的。

二、后的研究

2005年,后研究逐漸成為國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并迅速地擴張其研究領地。涉入到這一領域研究的主要是一些中青年學者。盡管對“后”這一稱謂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但這不并妨礙對這一最新的國外思潮的研究和挖掘。事實上,如同“西方”這一概念已經存在的歧義和爭議一樣,筆者以為,有關“后”這一稱謂,最終也不可能取得一個完全一致的規(guī)定。但隨著研究的深入,取得越來越多的共識,當是我們所期望的。而且,我們也有理由相信,有關“后”這一術語的探討和爭論,會有助于該概念的澄清。

1.拉克勞、墨菲與后

拉克勞和墨菲作為后的代表人物是學界研究的重點。周凡分別以《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等文,對后的源流和概念譜系進行了詳細的追蹤考察。他認為,后是20世紀70年代以來興起的國外的一種新思潮,其盛行的主要根源可追究到資本主義的新變化、社會主義的挫折、的復興、新左派的思想轉變、工人階級在社會和政治領域內重要性的衰微,以及新社會運動的興起等一系列政治和社會背景。后解構了古典的核心范疇,并在話語理論的支撐下,對社會主義概念進行了戰(zhàn)略性的重建。正由于此,后自從它一出現起,就引起了廣泛而持久的爭論和來自不同方向的理論回應。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標榜“后”而聞名的拉克勞、墨菲只能算是后的旗手,而不能被視為后的鼻祖。因為在其之前的70年代,就既有英國的赫斯特和辛達思這樣的后的先行者,也有50年代末的波蘭尼和70年代的D·貝爾等西方學者。而圍繞后的有關爭論,則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擴大了拉克勞、墨菲在西方學界的影響和知名度。付文忠在《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一文中,比較系統地分析了墨菲的后的政治哲學思想。他認為,作為后的重要代表人物,墨菲在后期介入到了當代西方政治哲學有關政治自由與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墨菲拓展了《霸權與社會主義策略:走向一種激進的民主政治》一書中有關“政治先于社會”的命題,強調沖突和對抗是現代政治的本質特征,政治競爭的對手不是有待消滅的敵人;現代民主的整個問題均與多元主義有關,并力圖在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的爭論中力圖超越二者之間的爭論,等等??酌靼苍凇丁八摺钡木辰缗c“對抗”的世界——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勞和墨菲的“社會對抗”理論》、《后的政治哲學批判——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理論研究》等文中對以拉克勞、墨菲為代表的后的觀點做了評述。他認為,“社會對抗”學說構成了后的核心概念,它是拉克勞、墨菲在葛蘭西的領導權思想、阿爾都塞的作為意識形態(tài)的國家機器的思想、拉康的精神分析學說,以及著名哲學家德里達的解構哲學基礎上精心構建的一個核心概念。這一概念不僅體現了拉克勞、墨菲在構建后理論方面的苦心孤詣,也是后理論區(qū)別于其他流派學說的關鍵。而且,“社會對抗”概念使拉克勞、墨菲與當代社會主義的理論和實踐溝通了起來,并通向其所主張的“多元、激進的民主社會主義”的政治學說。這一學說使拉克勞、墨菲成為后政治學說的核心,并使其區(qū)別于當今政治哲學中的自由主義和社群主義兩大流派。因此,對“后”的政治哲學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

2.《馬克思的幽靈》與廣義的后研究

從廣義上而言,后當然絕不僅限于拉克勞和墨菲二人??梢哉f,20世紀70年代之后那些從后現代主義或后結構主義角度來解讀馬克思的學者也可以被納入到后的行列之中來。就此點而論,南京大學早在本世紀之初,已率先對該流派進行了較多的關注和研究。2005年,張一兵在以往構建的全新理論平臺的基礎上對該領域個案人物拉康、德波和德里達等進行了深入細致的文本學解讀。他系統地對精神分析大師拉康的哲學思想進行了研究,出版了一本專著《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映像》(商務印書館)。他還解讀了德波的《景觀社會》的一些重要章節(jié),發(fā)表了相關的系列文章。同時,張一兵近年來在完成了對阿爾都塞的研究之后,開始關注德里達。雖然德里達在國內的影響頗大,他的《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也早已翻譯出版,但國內學界對《馬克思的幽靈》的系統解讀也只能說剛起步不久。圍繞著德里達的思想,張一兵在《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一文中,比較詳細地分析了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的理論邏輯基礎,并闡釋了德里達試圖維護“馬克思的幽靈們”的真實含義。尚杰多年從事德里達研究,近來他也開始涉獵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他在《“看不見的現象”暨“沒有宗教的宗教”——再讀德里達〈馬克思的幽靈們〉》一文,試圖把《馬克思的幽靈》一書中的德里達與德里達的解構哲學聯系起來。他認為,德里達隱晦哲學的思想并非無“規(guī)律”可尋,但目前國內大多數學者對德里達的理解是不正確的,因為德里達的主要哲學貢獻不是對傳統哲學的消解和顛覆,而是揭示出哲學從未有過的新面貌,即事物如何出場和如何傳播;德里達正是根據這樣的思路來閱讀馬克思的《資本論》的,而這樣的閱讀同時也是對《資本論》中“看不見的現象”的閱讀,是對書中“幽靈性”的閱讀,這一態(tài)度,表明了德里達所持的是一種“沒有宗教的宗教”的立場。楊生平則從一種通常的視角來解讀隱晦哲學家德里達。他認為,德里達所理解的馬克思的批判精神實際上是一種解構主義精神,德里達所提倡的馬克思的解放精神實際上是一種延異精神。因此,德里達的《馬克思的幽靈》不是為了發(fā)展,而是借馬克思的文本進一步完善解構主義,使解構主義一開始就具有而始終未得到系統表達的政治思想得到進一步的展開?!恶R克思的幽靈》抓住的至多只是馬克思的“幽靈”,丟失的卻是馬克思的“靈魂”。

當然,有關國外的研究,絕不止上面所述。2005年有關研究還涉及到當代的一些西方學者,如鮑德里亞、利奧塔、吉登斯、德里克,以及日漸走紅的齊澤克等。另外,還召開了幾個比較重要的學術會議。如2005年4月由南京大學召開的“《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的文獻學研究及其當代價值暨第二屆廣松涉與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2005年11月,法國《今日馬克思》雜志和復旦大學當代國外研究中心聯合舉辦“馬克思哲學與現時代”的國際會議;2005年12月由中國當代國外研究會、中央編譯局當代研究所、與中國現實問題研究中心在北京共同舉辦了西方專題研討會。

另一方面,就問題而言,對當代資本主義的研究,似也應納入到哲學研究者的視野之內。因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以來,特別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當代資本主義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新問題,如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科技革命與生產力的發(fā)展,所有制形式、社會分配、經濟運行機制方面的調整與改革,階級結構與階級關系的新變化,政治民主的新發(fā)展及其危機,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全球化擴展與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21世紀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兩種制度關系及其變化的新課題,等等。這些都是國外研究的主要內容,也是國內哲學工作者今后必須加以追蹤和研究的問題。我們注意到,目前國內已有一些相關的文章和研究專著面世,但當代資本主義研究是一個艱深的理論課題,需要更多的哲學工作者參與其中。

【參考文獻】

[1]張亮:《讓盧卡奇從晚年自傳的陰影中走出來》,《學術研究》2005年第3期;《阿多諾對胡塞爾現象學的解讀》,《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2]張雙利:《對資本主義危機的末世論的洞見》,《與現實》2005年第4期。

[3]張秀芹:《物化、總體性與階級意識——盧卡奇意識形態(tài)理論研究》,《社會科學論壇》2005年第7期。

[4]楊海鋒:《葛蘭西的霸權概念研究》,《山東社會科學》2005年第11期;《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改造》,《現代哲學》2005年第2期。

[5]夢海:《思想就意味著超越》,《現代哲學》2005年第4期;《布洛赫的希望哲學與》,《哲學動態(tài)》2005年第12期。

[6]夏凡:《恩斯特·布洛赫哲學研究狀況綜述》,《哲學動態(tài)》2005年第12期。

[7]劉懷玉:《為日常生活批判再辯護——論列斐伏爾,〈日常生活批判〉第二卷的基本意義》,《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歷史唯物主義的空間化解釋:以列斐伏爾為個案》,《河北學刊》2005年第3期;《消費社會批判:西方的重要轉向》,《理論探討》2005年第2期。

[8]畢芙蓉:《穿越意識形態(tài)的迷霧》,《哲學動態(tài)》2005年第9期。

[9]段忠橋:《談談柯亨對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相互關系的功能解釋》,《哲學研究》2005年第5期。

[10]王雨辰:《試評科爾施的哲學觀》,《江漢論壇》2005年第6期;《略論早期西方的哲學觀》,《學習與探索》2005年第3期;《文化、自然與生態(tài)政治哲學概論:評詹姆斯·奧康納的生態(tài)學理論》,《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

[11]郭劍仁:《北美生態(tài)學述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2]王建輝:《略論生態(tài)學的整體性方法》,《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3]陳食霖:《在西方論域中認識生態(tài)學》,《哲學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14]郇慶治:《西方生態(tài)社會主義述評》,《與現實》2005年第4期。

[15]南麗軍、尹樹廣:《雅索普的資本主義國家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2期。

[16]喬瑞金、師文兵:《歷史主義與結構主義——英國新哲學探索的主導意識》,《哲學研究》2005年第2期。

[17]張異賓:《顛倒再顛倒的景觀世界》,《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6期;《景觀拜物教:商品完全成功的殖民化》,《江海學刊》2005年第6期;《虛假存在與景觀時間》,《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6期;《景觀意識形態(tài)及其顛覆》,《學?!?005年第5期;《德里達幽靈說的理論邏輯》,《理論探討》2005年第5期。

[18]周穗明:《后關于當代西方階級與社會結構變遷的理論述評》,《國外社會科學》2005年第1、2期。

[19]周凡:《回答一個問題:何謂后?》,《江蘇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后:概念的譜系學及其語境》(上、中、下),《河北學刊》2005年第1-3期;《重讀葛蘭西的霸權理論》,《與現實》2005年第5期。

[20]付文忠:《對政治自由主義與社群主義之爭的超越》,《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3期。

[21]孔明安:《“他者”的境界與“對抗”的世界——拉康的“他者”到拉克勞和墨菲的“社會對抗”理論》,《哲學動態(tài)》2005年第1期;《后的政治哲學批判——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激進民主理論研究》,《南京大學學報》2005年第4期。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