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勞動經濟學問題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勞動經濟學問題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勞動經濟學問題

第1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關鍵詞】高校就業(yè);勞動經濟學;形勢

1 大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形勢分析

隨著高校畢業(yè)生的增多,大學生面臨的就業(yè)壓力越來越大,因此,大學生在擇業(yè)的選擇上應該能夠向著適應新時代的要求的方向考慮,多到基層就業(yè),或者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

從2003年,高校應屆生數(shù)量就開始以跳躍式的幅度增長,全國高校畢業(yè)生總數(shù)達到212萬,比前一年增長46%,而到2010年更是高的630萬比2003年翻幾番了,2013年高校畢業(yè)生699萬,而今年各大企事業(yè)單位提供的崗位又少之又少,就業(yè)壓力較大。有時候,一個工作崗位會吸引數(shù)百名以上的求職者,或者數(shù)千名競爭者,令許多畢業(yè)生望而生畏。自從2008年的金融危機過后,全球經濟出現(xiàn)回暖現(xiàn)象,中國經濟又恢復得比較快,工作崗位依然是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主要原因是高校擴招,導致大學生數(shù)量越來越多,學生質量也越來越差;其次由于社會提供的招聘崗位不僅沒有增長,反而有下降的趨勢,使得大學生逐漸由“買方市場”過渡到“賣方市場”。

就業(yè)率的高低和就業(yè)滿意度的高低決定了大學生就業(yè)的難易?,F(xiàn)在讀一所大學,光學費就很貴,而出來就業(yè),招聘單位不僅挑剔學校,而且在各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大學生對高中也是很挑剔,邊遠的地方不想去,待遇不好也不想去,這些都導致了就業(yè)的難易。

2 從勞動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大學生就業(yè)市場

從“供需均衡”理論上來說,如果我們把各高校所培養(yǎng)的大學生看作是社會勞動力市場上的供給品,社會勞動力需求市場是需求方的話。那么只有當供給與需求達到平衡點時,社會才不會存在失業(yè)現(xiàn)象[1]。如圖1所示

也就是說只有當需求曲線D和供給曲線S相交于A點時,供需之間才能達到平衡。而此時供需之間供需平衡量為0Q1,均衡價為0P1。但是隨著各高校不斷擴招學生后,那么圖1就變成了圖2。

從圖2中我們可以看出,當畢業(yè)生的數(shù)量不斷增大時,供給曲線S向下平移到了S’,而勞動力的需求根本不能滿足巨大的供給量。因此,需求曲線D也相應的向上平移到D’。此時就出現(xiàn)了新的供需曲線交于A’,形成了一個新的供給平衡。但這時的均衡收入為0P2[2]。

因此,看著當前的就業(yè)形勢,有不少大學生開始選擇繼續(xù)讀書的出路——考研,或者有一部分學生選擇在家待業(yè)等待崗位的到來,但是他們自己無法保證等待是否是更好的選擇,于是出現(xiàn)了很多自愿失業(yè)人員,俗話說:大學生一畢業(yè)就失業(yè)的說法,比比皆是。

Ld:代表市場上所需求的勞動力總量;Ls代表市場上所提供的勞動力總數(shù)

從圖3中,我們可以看出,這正是表明了一部分大學畢業(yè)生選擇自愿失業(yè)。當Ls與Ld相交于E點時,勞動供給方和勞動需求方在0Wo的工資報酬上達到均衡,此時勞動力供給平衡,數(shù)量為0Lo。但是這個圖僅表現(xiàn)出在0Wo的工資報酬下,整個勞動力供給方僅有0-Lo的畢業(yè)生選擇就業(yè),仍有Lo-Lf的畢業(yè)生選擇自動放棄就業(yè),因此而形成自愿失業(yè)的現(xiàn)象[3]。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少學者認為是跟大學生擇業(yè)價值取向過高有關,不過也有的學者則認為這是大學畢業(yè)生是對自身的價值定位標準不同所導致,定位點不同,所以等待。是希望自己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發(fā)揮的工作。

3 用勞動經濟學原理分析就業(yè)取向

大學生畢業(yè)之后,往往會有兩種打算,即要么考研,要么就業(yè)。

3.1 考研的認識。

隨著國家擴招政策的提出,現(xiàn)在本科生越來越多,但是有的單位所需要的本科學歷往往不行了,為了提升自己在職場中的競爭力,一部分畢業(yè)生選擇繼續(xù)升學考研,讀三年研究生,不僅可以增加知識的專業(yè)性,而且也能夠為以后就業(yè),提供更大的上升空間。

近年來,考研究生的大軍也越來越多,考研的競爭壓力也越來越大,而且對于專業(yè)的選擇也需要慎重,應該選擇熱門好就業(yè)的專業(yè)區(qū)讀,否則出來也是不好找工作。如有的學生選擇熱門的金融專業(yè),不僅未來收入可觀,而且這個行業(yè)發(fā)展很大。通過勞動經濟學的學習可知,研究生比本科生具有更多大的上升空間而且在就業(yè)中更具有競爭力。

3.2 就業(yè)的覺悟方面來說。

大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階段,就明白畢業(yè)后的工作不好找,必須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很多學生在學習本專業(yè)時候,還學習了其他一系列的知識,如考取一些資格證書,像會計、計算機等級考試、駕照、英語等級考試等,現(xiàn)在社會上有各種各樣的資格考試,為大學生的資格認證提供了更好的證明。大部分畢業(yè)學生在每次的招聘中都積極的去參加,但是應聘上的畢竟是少數(shù),剩下的未能找到工作的則會選擇銷售等行業(yè)。等到有機會參加正規(guī)單位組織的公務員考試,投入到浩蕩的公務員之中。每年有很多的公務員考試,但是錄取的名額卻很少,錄取的比例甚至達到上千比一。雖然如此但還是有很多學生義無返顧的投入到公務員考試之中。主要原因在于企事業(yè)單位的穩(wěn)定性和各種保障的全面。

通過學習勞動經濟學我們知道,現(xiàn)在的市場是勞動力的“買方市場”,用人單位具有主動權,所以在選擇用人的時候,會盲目的提出很高的錄取條件,他們不用擔心招不到人。而他們所提出的條件在工作的時候根本就用不到,只是盲目的提高用人條件,造成了近年來網上“研究生去賣豬肉”的新聞報道。所以為了以后更好的就業(yè),在大學期間應該學到真正用得到的知識,而不是僅僅靠一張文憑就想找到一份工作,現(xiàn)在用人單位越來越看重你的能力而不是你的文憑。在大學期間我們應該全面提高各方面的能力,而不是僅僅局限于書本上知識的學習。增強自我的動手能力和交際能力,為踏入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

綜上所述,我覺得只要我們擺正心態(tài)我相信我們還是可以找到一份相對較好的的工作,無論在什么地方工作,只要我們付出努力一定會走向成功。

4 改善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形勢的對策和建議

4.1 應對社會上供大于求的現(xiàn)狀,大學是否還應該擴招。

目前隨著大學生人數(shù)的增多,但平均每人享受的教育卻急劇的減少,一個禮拜才20幾節(jié)課,還有一些值不值得開的課程就不需要提了。所以現(xiàn)行的教育機制并不是最好的,社會并不需要那么多的大學生。所以要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xiàn)高等教育與社會接軌,增強畢業(yè)生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高素質人力資源的主要陣地,社會和市場發(fā)展的需要應該成為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導向。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lián)系,根據(jù)社會需要開設專業(yè)、設置課程,不斷革新教學形式和內容,才能使高等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職能。在培養(yǎng)中應充分重視市場需求,建立科學的評價、分析和預測體系,把握社會實時經濟走勢和就業(yè)市場的變化情況,按照社會發(fā)展方向設置專業(yè),有效地消除結構性失業(yè)。

4.2 加快完善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建設,為畢業(yè)生就業(yè)提供更多的選擇。

為畢業(yè)生就業(yè)提供更多的就業(yè)渠道,國家、地方和高等學校要必須要重視和加強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的建設,促進就業(yè)市場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不僅可以降低市場成本,提高效率,而且還能實現(xiàn)節(jié)省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標。

國家、地方和高等學校要圍繞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建設體系,通過完善的就業(yè)服務信息,促進就業(yè)市場中的充分信息,為畢業(yè)生就業(yè)提供更多的選擇。

4.3 國家一步完善大學生就業(yè)的各項政策措施

通過一些就業(yè)宣講會,鼓勵青年大學生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如西部、基層去工作,或者畢業(yè)生選擇自主創(chuàng)業(yè),以及人才在跨區(qū)域、跨行業(yè)、跨企事業(yè)單位的流動等政策。

對于去西部工作,大學生心中有著許多的困惑:國家的各項補貼和優(yōu)惠政策能否落實,是否還回得來,回來后就業(yè)壓力是否更大;去農村工作,戶口、社會保障等問題如何辦;搞自主創(chuàng)業(yè),怎么解決資金缺、注冊難、審計難等問題。有些高校畢業(yè)生還面臨出地區(qū)、出系統(tǒng)要交費的政策障礙。

4.4 從學生自身方面思考。

由于大學生剛剛踏入社會,往往是心高氣盛,過高的看重自己,認為自己一定要每月拿多少錢多少錢,殊不知,正是這樣不正確的心態(tài)導致自己就業(yè)的問題,所以大學生應正確估價自己,正視現(xiàn)實,調整就業(yè)的期望值,保持健康的就業(yè)心理,切忌眼高手低,好高騖遠,要樹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就業(yè)觀。由于大學生競爭日益激烈,所以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的修養(yǎng)和素質,在大學期間,應該多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不反對在有空余時間下去做一下兼職,豐富自己的生活,同時應在學好自己專業(yè)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去做這些,無論在什么情況下,都應首先學好自己的學習,因為學習還是第一位的。所以,大學生要有自己的真才實學,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李麗霞.《大學生就業(yè)難的經濟學分析》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五”規(guī)2003年度滾動課題:《高校產權變革與江蘇省高等教育發(fā)展的對策建議》

第2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一、經濟關系中的政治問題:所有權關系的本體論基礎

所有權在經濟領域體現(xiàn)的是人與勞動對象的法定關系,是人們一切經濟行為的基礎。馬克思在寫作《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以下簡稱“《手稿》)時開始其研究思路由哲學向經濟學的轉向,所有權關系成為其討論中的基本關系。這從兩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其一是人與勞動對象的關系,其二是人與自身活動對象化結果的關系;前者體現(xiàn)為勞動與資本、自然資源(土地等)的關系,后者體現(xiàn)為勞動與勞動結果的關系。在1857-1858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以下簡稱“《大綱》”中,馬克思從更加廣泛的意義上關注這一問題:一方面是縱向的歷史進程,另一方面是橫向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展開;《大綱》的魅力也許正在于此。1859年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第一分冊》(以下簡稱“《第一分冊》”是馬克思在《大綱》基礎上嘗試出版的政治經濟學批判著作六分冊中的第一冊,實際上也是這一計劃中出版了的唯一一冊;該分冊出版后,馬克思的整個研究計劃發(fā)生了改變。我們在該分冊的初稿片段中能夠看到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的批判思路在前期研究基礎上的反思,這其中就包括所有權問題。

在《第一分冊》的初稿片段中,馬克思對所有權問題的關注對象,除了洛克的勞動本體論,即以個人勞動為基礎的對其勞動對象的所有權解釋之外,還列舉了其他經濟學家對所有權問題的認識,并對這些觀點進行了歸納,指出:無論是偏重于經濟學還是法學的所有現(xiàn)代經濟學家們,都把個人自己的勞動說成是最初的所有權依據(jù)(即洛克觀點),與此相應,把對自己勞動成果的所有權說成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前提,亞當?斯密就持這樣的觀點。(cf.Marx/EngelsGesamtausgabe,Bd.II/2,S.48;參見《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第2版,第348頁。下引只標卷數(shù)和頁碼)

不過,他們的這一理論解釋在現(xiàn)實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被顛覆了。因為,勞動所有權作為經濟交換關系的前提,在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中是建立在以交換價值為前提、而并非以簡單交換關系為前提的基礎上的。(ibid,S.48-49;同上,第348-349頁)言下之意,由于勞動力的交換價值與其創(chuàng)造價值的價值不相等(這在《手稿》時期并沒有得到充分論證),勞動所有權的基礎受到了侵犯。

顯然,馬克思的批判并不是指向勞動所有權這一原則本身,而是指向勞動所有權在以交換價值為基礎的經濟交往關系中被顛覆的現(xiàn)象,而政治經濟學原理則試圖論證勞動所有權是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基礎,這是馬克思與政治經濟學家們的區(qū)別所在。

在馬克思看來,古典經濟學家們把來自資產階級社會本身的觀念,即勞動所有權理論,稱為一般規(guī)律,又把這一規(guī)律的現(xiàn)實性延伸至還不存在所有權的黃金時代(原始時代)(ibid,S.49-50;同上,第349-350頁),也就是說,將這一資本主義社會的所有權占有規(guī)律看作是存在于人類社會一切發(fā)展進程中的永恒的規(guī)律。

與國民經濟學家不同,馬克思則從資本主義的經濟交換關系中去理解這一觀念的形成,將其看作是資本主義經濟交換關系的產物。那么,資本主義經濟交換關系的基礎是什么呢?在1859年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馬克思從生產力發(fā)展水平對此進行解釋。

馬克思對經濟學家們的批判不是指向他們對所有權的勞動基礎的解釋,而是指向他們將所有權規(guī)則抽象為永恒的規(guī)則。在馬克思看來,經濟學家們的這一認識方法在兩個方面引起麻煩:第一,從不存在所有權的史前社會那里去尋找所有權的本體論基礎;第二,看不到勞動所有權在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存在著的悖論。(ibid,S.50;同上,第350頁)

馬克思從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去解釋資本主義所有權理論的生成,進而從社會生產發(fā)展狀況去論證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的形成,這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經濟學家們的兩個麻煩:第一,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權只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第二,這一所有權被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所顛覆。

不過,在這里我們同樣應該看到,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形成的歷史條件與這種經濟關系形成的內在機制,是解讀這一問題的兩個不同的認識維度:一方面,我們看到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權及其被顛覆的客觀性,這是馬克思嘗試去論證的東西;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進一步看到并且分析這一悖論現(xiàn)象之所以產生的內在機制。

馬克思對政治經濟學家仰賴于普遍原則的批判,促使他關注資本主義經濟形態(tài)的歷史演變,這是第一個認識維度。他對以勞動為基礎的所有權悖論現(xiàn)象的揭示,促使其關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形成的內在機制,這是第二個認識維度。前者是縱向的,后者是橫向的;對前者的分析維度能夠包含后者,但是不能夠取代后者。

從橫向的意義上來看,這一勞動所有權原則的被顛覆具有一定的歷史條件;從縱向的意義上來看,這一條件是歷史的,而非永恒的。對這一條件的形成歷史和運行機制的分析,一方面進一步將馬克思的研究思路與古典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區(qū)分開來;另一方面將這一研究思路與哲學家的思路區(qū)分開來。從橫向的意義上來看,這一條件實際上涉及到兩個因素:其一是與勞動相關的對勞動對象(如土地、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對外化了的勞動結果(貨幣資本)的所有權;其二是勞動與資本的交換(并非簡單交換)。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程序;在一定的程序中,前提成為占有他人勞動的條件,被資本雇傭者的勞動所有權受到顛覆。對于自然勞動對象的占有問題,馬克思在更大程度上是通過人類學的歷史資料來關注的。

國民經濟學家關注的問題是以這一原則為基礎的經濟發(fā)展、物質財富的增加。他們既然沒有將資本的利潤看作是工人的剩余勞動,也就不會去關注勞動原則的被顛覆問題。在他們看來,資本主義經濟的所有權原則是對自然狀況下存在著的原則的延續(xù)。而哲學家只是提出了抽象的原則,而沒有去分析這一抽象的原則為什么在現(xiàn)實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中被扭曲;哲學視角中的異化勞動并不能夠對這一扭曲現(xiàn)象進行論證。

根據(jù)馬克思對財產與勞動所有權分離的歷史程序及其結果的闡述(cf.Bd.II/1.2,S.367-369;參見第30卷,第2版,第450-452頁),我們可以理解,勞動所有權原則的被顛覆為什么能夠說明在資本主義社會,增加了的物質財富在一部分人手上集中起來,而大多數(shù)人則陷于貧困(或者相對貧困);而且這些集中起來的財富能夠成為進一步顛覆這一原則的客觀條件。

顯然,與國民經濟學家不同,馬克思從歷史進程中來理解所有權的形成及其原則。但是我們同時應該看到,原則的形成與原則的實現(xiàn)條件是同一個問題的兩個不同方面:其一,扭曲原則得以實現(xiàn)的歷史條件與原則形成的歷史路徑,涉及的是不同的問題。其二,扭曲原則得以實現(xiàn)的歷史條件并沒有否認原則本身的存在,它仍然能夠成為其自身被扭曲了的社會制度的理論支撐;盡管這一原則本身已經成為“幻想‘幽靈'被顛倒了的意識形態(tài),但是仍然作為正統(tǒng)的意識形態(tài)支撐著這一社會。

二、經濟關系中的哲學問題:原則、程序與悖論

我們看到,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國民經濟學對所有權問題在認識上的分歧,并非產生于對所有權形成的自然基礎在認識上的差異;雖然馬克思強調的是其形成的歷史性,不過這是縱向意義上的。馬克思對人類社會早期生產方式、財產權形式的認識,并沒有一個先入之見或者抽象原則:從《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到晚年的人類學筆記,馬克思都非常關注歷史資料和人類學研究的最新進展。馬克思與古典經濟學家們對所有權問題在認識上的差異,植根于對一定歷史條件下這一原則的一致性及其背離在認識上的分歧。這一分歧緣起于對異化勞動的認識,有待于對剩余勞動的論證。這里已經存在著如何理解觀念與現(xiàn)實的關系問題。

在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中,所有權原則與現(xiàn)實之間的悖論進一步構成了自由和平等原則與現(xiàn)實之間的悖論。在《大綱》中,馬克思的研究思路進一步深入到經濟關系之中,從原則的形成與原則實現(xiàn)的程序上來分析悖論的形成:

在流通中發(fā)展起來的交換價值程序,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產物;它是自由和平等(dieFreiheitundGleichheit)的現(xiàn)實基礎。作為純粹觀念,自由和平等是交換價值程序中各種要素的一種理想化的體現(xiàn)。作為在法律的、政治的和社會的關系上發(fā)展了的東西,自由和平等只不過是從另一個方面再現(xiàn)出來。(Bd.II/2,S.60;參見第31卷,第362頁)

資本主義經濟關系產生了自由和平等的觀念,前者是后者的基礎;這些觀念在社會生活的其他方面例如法律的和政治的方面再現(xiàn)出來。這是馬克思的理解思路,對于馬克思而言:一方面,觀念是現(xiàn)實的產物(cf.ibid;同上),但是另一方面,現(xiàn)實中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是對這些觀念的背叛(cf.Bd.11/1.2,S.685-686;同上,第230-231頁),體現(xiàn)出來的是不平等。

那么,反映現(xiàn)實的觀念是如何形成于被扭曲了的現(xiàn)實的?換句話說,既然觀念是現(xiàn)實的反映,為什么不直接反映被扭曲了的事實,而是反映被扭曲前的假設?

一方面,抽象的觀念是現(xiàn)實社會經濟關系的產物,以等價交換為基本內容的經濟關系體現(xiàn)的是人們?yōu)榱藵M足生存需要的生產和交換活動,它自發(fā)地依據(jù)于自由原則和等價交換原則,在此基礎上形成了自由觀念和平等觀念;另一方面,現(xiàn)實社會的經濟關系扭曲了這一觀念,但是這一觀念仍然是其奉行的原則,是其基本的理念支撐。

意識到這一問題并非始于馬克思,當時的其他思想家已經提出了這一問題:自由和平等的觀念為什么帶來的是非自由和不平等。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批判是嘗試揭示這一觀念被扭曲的現(xiàn)實依據(jù)。

如果說自由和平等觀念是支撐資本主義體制的理念,那么作為經濟關系的產物,它們形成于前資本主義階段。簡單的經濟交往關系即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勞動)產品和等價(值)交換為基礎,自由和平等的觀念在此基礎上形成。這種簡單商品經濟的狀態(tài)存在于前資本主義社會的不同社會形態(tài)中。當然,這并不意味著前資本主義社會就不存在資本因素,也不意味著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交往關系就是一種平等的交換關系;經濟關系并不能獨立于整個社會關系。

但是,當這些觀念被高舉著作為一種理念、一種意識形態(tài)用來支撐資本主義社會時,在現(xiàn)實中它們實際上已經走向了自身的反面。這一發(fā)生轉折的契機,存在于簡單商品交換向勞動與資本交往關系的發(fā)展進程中;這是歷史的程序。

在《手稿》中,馬克思比較充分地討論了資本主義經濟關系形成的歷史進程,并且揭示了前資本主義時期的經濟交換與資本主義經濟交換的區(qū)別:

關于公平和正義的空談,只是要用適應于簡單交換的財產權關系和法的關系的標準,去衡量交換價值的較高發(fā)展階段上的財產和法的關系。(Bd.II/1.1,S.236;參見第30卷,第279頁)

將前資本主義經濟交換關系與資本主義經濟交換關系區(qū)別開來,是為了彰顯后者在質上所發(fā)生的變化:正是這一變化使得簡單經濟交換關系的理念不再符合于資本主義經濟交換關系。對于此時的馬克思來說,他已經清晰地看到勞動與資本交換的表面平等與實質不平等。

自由、平等、公平、正義這些觀念在用來評價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時,實際上包含著三個基本內容:自己擁有(以所有權為基礎的自主權),規(guī)則平等(這是資產階級革命所強調或者政治經濟學所討論的平等觀:這里的平等并非指收入或者物質財富的分配平等,而是指經濟交換關系中的原則平等),等價交換。前者體現(xiàn)為自由原則,后兩者體現(xiàn)為平等原則,三者缺一不可。

從現(xiàn)象上來看,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似乎符合這三個基本條件,但是實際結果為什么走向了反面呢?換言之,我們有什么理由認為不斷分裂的資本主義現(xiàn)實社會是由于其前提而走向了反面呢?

馬克思的批判并沒有針對前提本身,而是從前提進入其得以實現(xiàn)的程序:馬克思的分析對從價值的形成(勞動)到價值的實現(xiàn)(工資、利潤)的整個過程的程序進行層層解析、剝離,將問題的癥

結歸結于勞動力與資本的交換這是_個不等價(值)交換。不過,這_認識本身也有著一個過程,而并非是一下子完成的。這可以從馬克思所使用的“勞動”概念向“勞動力”概念的變化中看出。另外,從馬克思在手稿中所留下的一些沒有得到回答的問題以及對抽象的價值概念的論證問題等等中,我們又看到問題并未完結。

顯然,對原則與其結果之間的悖論關系,從原則的實現(xiàn)程序中去進行批判,與對觀念的虛假、顛倒進行的批判比較起來,要更加具有說服力、更加深刻。后者是哲學領域的批判,前者是政治經濟學領域的批判。

三、經濟關系中的倫理問題:個別性與普遍性

個別性與普遍性是抽象的哲學概念,個人利益與普遍利益是經濟倫理概念,對后者的問題在抽象的意義上進行討論,或許就是(政治)經濟哲學問題。這樣的區(qū)分可能顯得機械、累贅,但這個問題是在反思基礎上必然要生成的問題:對于古典經濟學家、政治經濟學家,或者對于進行政治經濟學批判性研究的馬克思來說,他們對這同一個問題的討論有時是在非常不同的層次上進行的。

對于馬克思來說,在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體系下,以普遍性形式存在著的自由、平等原則在現(xiàn)實的資本關系中被顛覆,與此同時,社會財富的增長同時意味著社會分裂的進展,對象化了的勞動脫離其創(chuàng)造主體而日益集中于其他少數(shù)人之手。馬克思看到的普遍性是以個體、階級之間的對抗為基礎的。

與馬克思的時代不同,在今天的資本主義社會,上述情況既可以通過生產領域也可以通過非生產領域發(fā)生,例如文化產業(yè)與文化消費、信息產業(yè)與信息消費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后者預示著新的需要進行研究、發(fā)掘的領域。

黑格爾在哲學觀念上對個體與社會的關系從普遍性、特殊性和個別性的不同層次進行推論,用抽象的普遍性統(tǒng)一特殊性、個別性。這其中的具體關系并不在他的關注視野之內,他的使命似乎是構建一個能夠把握社會的概念體系,用自在和自為的統(tǒng)一預測未來的社會。

而對于古典經濟學家、政治經濟學家甚至今天以所有權、契約原則、等價交換為基礎的自由主義理論家來說,原則的普遍性是最重要的,是構建現(xiàn)代社會的基礎。至于現(xiàn)實社會為什么會因為普遍原則的實施而日益分裂,他們對此又有著非常不同的解讀和認識。諾齊克并不認為普遍原則在資本主義社會受到了顛覆;相反,他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關系在原則上具有邏輯一致性。羅爾斯也沒有認為普遍原則在資本主義社會受到了顛覆,但是他試圖在原則的現(xiàn)實化程序中對其極端的社會分化結果加以矯正。

各類非理論家并非訴諸于一種有違倫理的理念作為現(xiàn)實資本主義社會的理論支撐,相反,在他們看來,只有普遍的原則才能符合倫理的基本要求。至于奉行普遍原則的資本主義社會在現(xiàn)實中為什么不斷強化著貧富分化、從而產生整個社會的不斷分裂,這似乎沒有進入他們的關注視野。至少在信念上,他們并不認為這些原則在現(xiàn)實社會中被顛覆,或者反過來說,他們并不認為社會分化是因為奉行普遍原則的結果。

馬克思與他們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嘗試揭示使普遍性原則受到顛覆的現(xiàn)實社會條件,而不是僅僅將這些普遍原則作為虛幻的、顛倒的意識形態(tài)并且滿足于抽象的批判。即使從古典經濟學、國民經濟學甚至當今自由主義的理論視角來看,如果不是借助于整個社會關系體系,那么只依靠一種抽象的普遍原則,少數(shù)人是不可能僅僅憑著一種能夠積累起來的符號(從實物貨幣到數(shù)字信息)而占有整個社會、自然的大部分資源的。

因此問題就在于:這一普遍的原則借助于什么樣的魔力,在合法的途徑下產生了社會分化的現(xiàn)象?這是問題的一方面;另一方面,人們在自覺意識中又是如何認識這一矛盾的現(xiàn)象的?

在《大綱》中,馬克思在當時的語境中嘗試揭示和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關系中自欺欺人的普遍性:主體還盡可以有這樣一種神圣(erhebende)的意識:他不顧他人而謀得的個別利益的滿足,正好就是被揚棄的個別利益即一般利益的實現(xiàn)。(Bd.II/2,S.56;參見第31卷,第358頁)

即使在今天這也是一種很常見的觀點。個別性與一般性體現(xiàn)在人們意識中的矛盾,是以現(xiàn)實經濟關系中存在著的個體與整體之間在利益關系上的相關性、沖突性為基礎的:自愿的交易;任何一方都不使用暴力;只是作為自身的手段或自我的目的,才能成為他人的手段;最后,意識到一般(allgemeine)利益或共同(gemeinschaftliche)利益只是自私(selbstsUchtigen)利益的全面性(Allseitigkeit)。(Bd.11/2,S.56-57;參見第31卷,第358頁)

馬克思在這里沒有使用個人的“自我利益”這一中性詞匯,而是選擇了“自私利益”這一貶義性詞匯。這說明馬克思沒有簡單地來看待各個個體的利益與一般利益的關系:在馬克思那里,這個一般利益并不是個人利益的簡單集合,在財產權占有發(fā)生社會分化的前提下,人們彼此之間的利益是分裂的、異化的。在互為手段和目的的經濟交往關系中,資本的利益是在犧牲和占有他人利益的前提下而獲得的。

馬克思所看到的資本主義經濟關系,不僅使得所有權的持有原則發(fā)生了悖論,而且使得勞資關系之間等價交換的原則也發(fā)生了悖論。于是,從所有權的持有到所有權的交換原則都走向了自身的反面,普遍的原則成為虛假的觀念一顛倒了的意識形態(tài)。馬克思的這一批判性認識在最初的意義上是以異化勞動理念為基礎的。

這是馬克思與其他政治經濟學家們的分歧所在。這一分歧并不產生于對抽象原則的認同與否,而是產生于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運行機制與其原則之間存在著的悖論;這一悖論在人們的意識中又以個體與整體之間的矛盾關系體現(xiàn)出來。在馬克思那里,對這一悖論的認識是以其勞動價值理論及其核心內容剩余價值理論為基礎的,換言之,只有借助于剩余價值理論才能論證原則及其悖論的存在。

在馬克思的研究維度中,哲學問題與政治經濟學問題是交融在一起的:一方面,人們的對象化勞動結果具有個別性,但是當人們將自己的勞動產品作為交換價值與他人進行交換時,他的個人勞動產品已經具有了社會性,他的個別性在一般性中得到體現(xiàn);另一方面,正是這一對象化的程序、交換過程,或者說個別性轉向普遍性的過程,孕育了社會分化的可能性。

這一可能性在資本主義交換關系取代簡單商品交換關系的前提下發(fā)展成為現(xiàn)實性:簡單商品交換關系中存在著的等價交換,在資本與勞動的交換過程中被否定。不過,這一可能性一方面并不涉及這一轉折的契機,作為結果的現(xiàn)實本身不能夠又成為原因;另一方面也不能用來解釋前資本主義社會階級關系的形成。

這一理論解釋模式具有歷史階段的局限性,它仰賴于剩余價值理論,首先仰賴于勞動價值概念的形成。馬克思從古典經濟學家(李嘉圖)那里承襲了勞動價值概念,但是已經賦予其不同的涵義。

為了更加清晰地使用這一概念去把握資本主義的經濟關系,馬克思以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作為衡量勞動價值的尺度(cf.MarxEngelsWerke,Bd.^,S.83;參見第4卷,第1版,第94頁):個別性只有在一般性意義上被認同才是有效的,否則少、慢、差、費也在創(chuàng)造著勞動價值,這種一般性的認同程序自然地在市場競爭中完成。但是,這只是勞動價值概念的一部分內容,另一部分內容取決于勞動者的生存成本(同樣以勞動價值來衡量)。(cf.Bd.II/1.1,S.72;參見第30卷,第84-85頁)勞動者獲取的報酬(部分勞動時間),不是以其創(chuàng)造的價值(全部勞動時間)來衡量的,而是以其生存成本(部分勞動時間)被支付的。兩者之間的差價構成了能夠被異化的剩余價值(剩余勞動或者積累勞動)。

剩余勞動的情況在任何社會都存在,并且是社會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沒有剩余、沒有積累,就沒有發(fā)展。直至今天,從世界范圍來看,也并不缺乏這樣的例子。但是在資本主義社會中,這一剩余價值被資本占有和支配,并且是在原則平等、公平交易的理念中進行的。

在這種歷史條件下,個人自主活動變?yōu)楸粍踊顒?,對象化了的勞動變?yōu)楸划惢说膭趧右贿@是從勞動者一方來說的被異化現(xiàn)象。從勞資雙方來說,或者從資本主義經濟交往關系中的個體來說,人們彼此之間的經濟交往活動出自于個人的自由意愿,這是一種自主行為;在這一交往過程中形成的社會性、共同體,從整體的意義上來說,又形成了規(guī)律性,具有必然性,超出任何個體的可控性。

對于馬克思來說,這涉及到個體在經濟交往活動中的自主性與異己性問題:經濟規(guī)律作為外在于個體的社會存在,是個體不得不受其約束的力量,它們對于個體來說具有偶然性。這一思路的發(fā)展,就是個人的自由交換行為與客觀的、異己的規(guī)律性問題,例如難以為個人所預料、所抗拒的經濟危機(生產過剩)、金融危機(信貸過度)。但是,這一必然性對個體經濟行為的制約與普遍原則的制約,是完全不同的兩個范疇,不可同日而語。

簡言之,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批判中,馬克思從以下幾個不同層次涉及了經濟交往關系中個別性與一般性的關系:第一,現(xiàn)實中個體、群體之間的利益沖突關系;第二,意識到了的倫理關系及其困惑;第三,個人自主行為與其社會結果客觀規(guī)律性之間的關系。

第3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日前,世界范圍內對經濟學的數(shù)理分析之風漸盛。對于經濟學研究及教學呈現(xiàn)的數(shù)理化趨勢,國內外都展開了爭辯。下面是編輯老師為大家準備的淺談數(shù)理經濟學教學的研究。

贊同者甚至是身體力行的實踐者們認為,數(shù)學已成為現(xiàn)代經濟學研究中最重要的工具。在分析經濟問題時采用數(shù)理方法可以得到在純語言的定性分析中難以直觀得出的結果,它使得分析的邏輯更加嚴謹,表述更加準確精煉,且能將已有的經典經濟理論拓展延伸。而批評者們則認為,經濟學最重要的是注重理論思想的研究和傳播。數(shù)理模型過度建設和使用無益于理論的創(chuàng)新,也無法準確反映現(xiàn)實復雜且不穩(wěn)定的經濟活動。數(shù)理經濟學的本質是探討如何用數(shù)學語言準確、精練描述經濟學問題,并推敲通過數(shù)理分析而導出的數(shù)學關系式所表達的經濟學含義及揭示的經濟規(guī)律。在不脫離經濟思想本質的情形下,科學地應用數(shù)理工具,進行經濟理論的理解、應用和延伸,將有助于經濟學科的長足發(fā)展。

數(shù)理經濟學是一門方法論,它不是經濟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就分析對象而言,它可以是微觀或宏觀經濟理論,也可以是勞動經濟、產業(yè)經濟、公共財政等經濟學分支學科。因此,數(shù)理經濟學囊括了經濟學各個方面內容,也涉及到了非常多的相關數(shù)學理論和模型,內容極其龐雜。這給教學工作帶來了難度。國內關于數(shù)理經濟學這門課程也一直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通用教材,除了國內學者們編寫的少數(shù)教材之外,比較有影響力的是華裔經濟學者蔣中一編寫的《數(shù)理經濟學的基本方法》《動態(tài)最優(yōu)化基礎》。有些高校直接采用了北美經濟學研究生的相關通用教材進行授課。教學內容上以學習和參照國外的教學內容為主。

針對數(shù)理經濟學覆蓋內容眾多、理論過于抽象、模型研究方法復雜等特點,筆者認為在進行數(shù)理經濟學教學時,首先讓學生了解相關經濟學理論的精髓和核心思想,秉承從基本分析框架出發(fā)的思路,使學生掌握解決經濟學優(yōu)化問題的基本方法和原理,培養(yǎng)學生利用基本方法分析具體實際經濟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把握數(shù)理經濟學的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我們回顧整個西方經濟思想的發(fā)展歷程,從亞當·斯密開辟西方主流經濟學的先河到西斯蒙第高舉人本主義經濟學的旗幟再到馬克思《資本論》的問世,可以說將人本主義的理念發(fā)揮到了極至。也正是基于對人的深切關懷,哲學與經濟之間才結下了某種不解之緣。正如馬克思所強調的那樣,哲學的觀察方法是“從現(xiàn)實的前提出發(fā),而且一刻也不離開這種前提。它的前提是人,但不是某種處于幻想的與世隔絕、離群索居狀態(tài)下的人,而是處在一定條件下進行的、現(xiàn)實的、可以通過經驗觀察到的發(fā)展過程中的人。”[1]馬克思全部經濟學遺產,從最早的《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到其頂峰著作《資本論》,無不蘊涵著對人的尊嚴、自由和權利的執(zhí)著追求,無不滲透著深切的人文關懷。它們不僅對政治經濟學、哲學、科學社會主義來說具有深刻的意義,而且對一般的經濟學、哲學也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馬克思的學生、后仰者們通過對這一理論體系的繼承、運用和發(fā)展,使得其日臻完善與成熟。那么,我們有必要對馬克思的經濟思想作以具體的探討。

1 人本主義和經濟學的統(tǒng)一

馬克思對經濟學的研究始于他對哲學問題的思考,科學的人本主義是他對經濟學研究的根本觀點和方法。自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以來,一系列重要科學發(fā)現(xiàn)和社會成果的取得都是建立在透過人本身來觀察、理解和洞悉人類社會的基礎之上的。馬克思曾高度贊揚這些成就所具有科學性的觀點和方法,稱之為“人本主義”。他批判地繼承歷本文由收集整理史上的人本主義,形成以“實踐”和“勞動”為人的主體活動和本質的唯物辯證的歷史觀和方法論,即科學的人本主義。他一方面從人本身及其勞動來理解一切社會經濟現(xiàn)象及其本質為“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所謂徹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2],并據(jù)此來闡明實際的經濟運動;另一方面從歷史發(fā)展著的社會經濟關系來認識人的豐富的現(xiàn)實性,認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3],并以此來衡量經濟發(fā)展史上的一切進步。人本主義的哲學傳統(tǒng)和經濟學的統(tǒng)一,使他對經濟關系的研究和對人的研究達到了完全的統(tǒng)一。也正是基于這種統(tǒng)一性,馬克思在探討社會經濟運動規(guī)律的同時,更深入探討了人。

無論是亞當·斯密的本性論抑或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的工具主義,基本上都是從孤立的個人出發(fā)來解釋一切經濟現(xiàn)象,與此相對立,馬克思經濟學的方法論是從“經濟關系人格化”出發(fā),強調對人的動機和行為作出歷史的具體的解釋。如馬克思所說的:“在社會中進行生產的個人,……因而,這些個人的一定社會性質的生產,自然是出發(fā)點。”[4]鑒于方法論的不同,對人的動機、行為及其經濟現(xiàn)象的解釋自然也就產生了根本的差別。

馬克思經濟學認為作為社會的個人,在其現(xiàn)實性上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是一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以往歷史的結果。“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5]因此,歷史地具體地分析經濟活動中的人及其動機和行為,便構成了馬克思經濟學研究的重要內容。相反,西方經濟學則排斥對經濟活動中的人作出歷史的具體的研究,導致了其經濟分析中的人只是經濟范疇的人格化,其動機和行為只能由這些經濟范疇所涵蓋的經濟關系來解釋,經濟關系的客觀內容便成了經濟主體的主觀動機。

此外,馬克思從社會的個人出發(fā)來考察經濟問題,則必然要考慮經濟發(fā)展和制度變遷的歷史延續(xù)性。與之相悖,西方經濟學則從孤立的個人出發(fā),把自利性和理性作為解釋一切經濟現(xiàn)象的萬能鑰匙,又勢必排斥經濟范疇的歷史性質,把特定的歷史的生產方式當作永恒的自然形式。馬克思認定人與物的關系是物質生產的內容,作為人與人關系的中介是經濟關系的構成部分。但,他更側重于研究物質生產過程中的人與人的關系,來豐富對人的現(xiàn)實性的認識,包括他們所處的社會地位、經濟活動的動機和行為,并通過分析這些動機和行為實現(xiàn)的社會形式,揭示特定社會的經濟運動規(guī)律。

2 “異化勞動”與經濟學中的人本性質

馬克思并不否定古典經濟學對勞動、資本、地產互相分離以及私有制和物化社會的交換、分工、商品價值等所作的客觀描述,而通過對“異化勞動”的批判,揭示了經濟學以勞動為根據(jù)的人本學性質。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系統(tǒng)地闡述了此觀點。在他看來,古典經濟學雖然確立了勞動是財富的主體本質,但它只關心勞動的某種經濟意義,不考慮勞動的屬人性質。它的無批判的前提和非歷史觀的形而上學性質,使國民經濟學從私有財產的事實出發(fā),把社會交往的異化形式,作為本質和最初的形式,作為同人的本性相適應的形式確定下來了,并通過對“社會交往的異化形式”的分析肯定了私有制,從而肯定資本和勞動的關系,掩蓋其非人化后果。因而,古典經濟學所理解的勞動并不是真實的人類勞動,而是異化勞動。它實質上是在勞動的概念上表述了異化勞動的規(guī)律。

“異化勞動”概念的提出,成為馬克思批判地研究資產階級政治經濟學的重要成果。它既分析和說明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事實”和經濟關系,又著眼于把人擺在首位和對現(xiàn)存社會進行價值評判。因而,自古典經濟學之后,與西方經濟學抽象掉勞動概念的人本性質,降低勞動范疇在揭示人的本質、人的社會經濟關系乃至社會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中所處的基礎地位不同,馬克思的批判強化了勞動范疇在其經濟學體系中的核心地位,也強化了其經濟學的人本性質。

這種批判首先使反映經驗事實的經濟學范疇得以從人的勞動及其本質來揭示其發(fā)生和發(fā)展的邏輯。馬克思將經濟學的客觀范疇直接回歸至人的本質活動的根源,把私有財產的起源問題變?yōu)楫惢瘎趧油祟惏l(fā)展的關系問題,通過異化勞動來解析私有財產及其經濟范疇的本質和起源,并把其理解為發(fā)展著的歷史本身產生出來而又加以揚棄的歷史暫時現(xiàn)象,使這些范疇得到合乎歷史主義原則的解釋。馬克思說:“正如我們通過分析從異化的、外化的勞動的概念得出私有財產的概念一樣,我們也可以借助這兩個因素來闡明國民經濟學的一切范疇,而且我們將發(fā)現(xiàn)其中每一個范疇,例如商業(yè)、競爭、資本、貨幣,不過是這兩個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開了的表現(xiàn)而已。”[6]這條線索開辟了直到《資本論》的全部馬克思經濟學的批判研究的道路。

同時,這種批判還使經濟學得以全面展開關于經濟異化和人的發(fā)展的研究。在異化勞動概念上,馬克思深刻分析了勞動產品同勞動者異化、勞動本身同勞動者異化、人同自己的類本質異化、人同人之間相互關系的異化等客觀的經濟異化現(xiàn)象,提出了工人的解放至人類的解放是私有財產和異化勞動的揚棄,而這種揚棄只能是私有財產充分發(fā)展的結果。這揭示了私有制條件下財富的積累和勞動者的非人化發(fā)展的矛盾,也為當代人思考經濟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的關系提供了基礎和基本結構。

3 馬克思經濟思想人本主義的現(xiàn)實意義

哲學思維的最大特點在于反思,其本身即融合于對(下轉第6頁)(上接第40頁)人類生存問題的深切思考,是對人性在生活領域的深刻反省,是人的生存活動面向理性的逐步展開過程。大自然肯于把自主權交給人類,信賴的也主要是奠基于人性根基的這個理性自我反省的能力。于此,我們應看到經濟活動本身又蘊涵有許多“非人性”的因素,會自然產生一種趨勢——導致人性的扭曲或者說人的異化。功利原則和效率原則是經濟活動的兩條基本原則。在大多數(shù)的情況下這兩條原則的結合,表現(xiàn)為對個人利益最大化的追求;不講功利和效率,人類社會就不可能進步。然在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又不可避免地會產生各種形式的物本主義,容易使人變得自私和貪婪,這兩者的結合便是人的罪惡之源。如亞當斯密在其《國富論》及《道德情操論》中所總結的那樣,人性中既有“野獸”又有“天使”的一面。前者,人是利己的;后者,則強調人的同情心。如此利己與利他、私欲與道德構成了市場經濟的內在矛盾。人的利己性是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是人本身的發(fā)展還處于“物的依賴性”的社會背景下表現(xiàn)出來的人的行為特征,一個符合人性的社會就應該承認人利己行為的合理性。“物質文明是經濟發(fā)展的碩果,人間罪惡也有其經濟根源。”[7]在私有財產存在的條件下,只要有經濟活動,就會有自發(fā)產生惡的趨勢。因此,在這個意義上說,經濟活動是把雙刃劍。

第5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一、勞動經濟學及其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一)勞動經濟學概述

勞動經濟學是專門研究勞動力的一門學問,勞動力和一般商品存在明顯差別,一般商品的價值理論學說在勞動力方面并不一定特別適用,進而也就需要專門針對勞動力進行研究,這也是勞動經濟學致力于研究的重要內容。勞動經濟學主要針對勞動力生產要素的應用狀況,對于勞動力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經濟效益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在更少勞動力應用的背景下,取得更大經濟利潤。基于勞動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來看,其不僅僅要關注勞動力供給需求關系,還需要關注勞動力市場均衡、工資差異、勞動力激勵、人力資本以及勞動力遷移率等相關因素,以此更好實現(xiàn)對于勞動力應用價值的不斷提升。在勞動經濟學的研究中,探討其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同樣不容忽視,是重要研究方向和課題。

(二)勞動經濟學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價值

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是當前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關注的重要任務,其要求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能夠充分關注企業(yè)總體發(fā)展愿景以及戰(zhàn)略目標,以此實現(xiàn)人力資源管理的優(yōu)化調整,促使人力資源構成較為適宜合理,可以較好實現(xiàn)對于各個崗位的有效配置,進而更好完善組織結構體系,最終實現(xiàn)勞動力和企業(yè)發(fā)展的共贏?;趹?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落實要求來看,勞動經濟學的引入應用極為必要,其作用價值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方面,勞動經濟學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實現(xiàn)人力資源成本的控制,直接實現(xiàn)該方面資金支出的節(jié)約,避免呈現(xiàn)出較為嚴重的人力成本浪費問題。從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具體要求上來看,應該力求以最小投入帶來最大產出,進而也就需要不斷優(yōu)化人力資源配置,如果能夠得到勞動經濟學的指導,必然也就可以在該方面發(fā)揮積極作用。在勞動經濟學的指導下,企業(yè)可以更好實現(xiàn)人力資源數(shù)量的降低,切實解決了企業(yè)人力資源數(shù)量過多帶來的嚴重浪費現(xiàn)象,對于企業(yè)經濟效益保障意義重大。

另外一方面,勞動經濟學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還能夠較好提升企業(yè)員工工作效率,這也是優(yōu)化人力資源管理效果的重要路徑。因為企業(yè)人力資源配置不合理,或者是在人力資源激勵方面存在明顯缺陷,必然也就會嚴重影響到員工工作成效,這也是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應該解決的重要問題。在勞動經濟學的指導和引領下,企業(y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能夠較好規(guī)避盲目性問題,能夠從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角度進行人力資源需求的分析,同時兼顧員工積極性的調動,依托勞動經濟學中的激勵手段以及工資績效等理論,更好實現(xiàn)企業(yè)人力資源的優(yōu)化管理和積極調動,進而在不斷提升人力資源工作效率的同時,更好保障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的實現(xiàn),發(fā)揮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的最大價值。

二、基于勞動經濟學的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一)創(chuàng)新人力資源管理理念

在勞動經濟學指導和引領下,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首先需要轉變理念,規(guī)避傳統(tǒng)“管人”的簡單模式,充分研究勞動力資源,將企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目標和人力資源管理聯(lián)系起來,同時考慮到經濟層面的要求,最終確保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具備更強效益?;诖耍磥砥髽I(yè)管理人員以及人力資源管理負責人除了要高度關注該項工作,對于該項工作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往往還需要重點關注勞動經濟學理念下以及戰(zhàn)略性要求背景下,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的新發(fā)展,深入剖析原有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缺陷,進而也就可以采取相匹配的策略,不斷完善和調整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促使其體現(xiàn)出更強新意。

(二)完善管理規(guī)劃

基于勞動經濟學的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開展還需要高度關注前期規(guī)劃階段,確保人力資源管理得到更為適宜科學的規(guī)劃,以此有效指導后續(xù)各項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開展,尤其是在人力資源招聘以及安排上,更是需要引起高度關注。比如從企業(yè)人力資源的需求量上來看,人才數(shù)量的確認是比較核心的前提,如果數(shù)量方面存在明顯偏差,必然會引起后續(xù)人力資源應用的混亂,過少則會干擾企業(yè)正常運行,過多則又會帶來嚴重經濟浪費。這也就需要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能夠立足于企業(yè)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分析不同崗位的人才需求量,實現(xiàn)對于企業(yè)所需人才數(shù)量的明確,由此制定的人才招聘計劃可以體現(xiàn)更強實效性和經濟性。在此基礎上,針對企業(yè)人力資源進行崗位安排也需要遵循戰(zhàn)略目標要求,以確保相應人力資源的安排較為適宜合理,能夠有效規(guī)避閑置崗位存在,進而杜絕該方面存在的嚴重經濟浪費問題,體現(xiàn)出良好的經濟性優(yōu)勢。

(三)勞動力市場預測

基于勞動經濟學進行企業(y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除了要重點關注自身企業(yè)內部人力資源需求以及安排,往往還需要考慮到勞動力市場狀況,針對勞動力市場予以準確預測,以此更好實現(xiàn)對于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落實。勞動力市場預測的難度較大,因為其往往表現(xiàn)出了較為明顯的動態(tài)變化特點,傳統(tǒng)預測模式很難達到理想效果,甚至會出現(xiàn)嚴重偏差,導致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策略不當,出現(xiàn)明顯經濟損失。這也就需要積極引入和運用一些新技術,比如云計算、大數(shù)據(jù)等手段,都應該應用到企業(y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中來,以便輔助管理人員對于勞動力市場準確掌握,進而促使自身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更為精確適宜,能夠根據(jù)勞動力市場變化而變化,趨利避害,規(guī)避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不當損失。

(四)優(yōu)化人力資源配置

基于勞動經濟學開展企業(y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還需要高度關注企業(yè)內部人力資源配置工作,以促使人力資源配置較為適宜合理,可以在滿足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要求的基礎上,實現(xiàn)對于人力資源的最優(yōu)化安排。這也就需要企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人員可以準確掌握企業(yè)長期、中期以及短期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進而予以人力資源的科學配置,促使人力資源能夠在優(yōu)化安排后更好推進各個戰(zhàn)略目標的達成。為了較好促使各個人力資源發(fā)揮出應有價值,在人力資源配置中還需要高度關注員工方面的要求,充分考慮員工的特長以及意愿,進而在雙方都滿意的前提下,優(yōu)化各個人力資源的安排效果,避免企業(yè)員工在崗位安排后出現(xiàn)嚴重消極懈怠心理,也避免出現(xiàn)人力資源崗位和自身特長嚴重不匹配現(xiàn)象。當然,結合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調整,在人力資源崗位配制適應性改變時,同樣也需要綜合分析,以便采取對于企業(yè)以及員工影響最小的方式。

(五)優(yōu)化薪酬、績效管理

在勞動經濟學的指導和引領下,企業(yè)戰(zhàn)略性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優(yōu)化落實還需要高度關注薪酬和績效管理,這也是企業(yè)員工較為關注的內容,在企業(yè)經濟效益方面占比同樣不容忽視,是優(yōu)化企業(yè)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對于企業(yè)薪酬體系和績效管理機制的優(yōu)化應該綜合考慮到企業(yè)戰(zhàn)略目標以及員工實際狀況,力求尋找到最佳平衡點,既避免該方面出現(xiàn)較高的費用支出,也能夠有效調動企業(yè)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其可以為企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大利潤。人力資源管理人員需要結合未來戰(zhàn)略發(fā)展目標以及勞動經濟學理論,針對所有員工進行差異化薪酬和績效管理,切實優(yōu)化人力資源管理效益。

第6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關鍵詞]休閑經濟;非理性;生活方式;勞動時間;自由時間

[中圖分類號]F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5006(2006)10―0020―06

1 經濟學何謂?

1.1 經濟學與財富之根

重商主義認為經濟學是國家間貿易之學,多出口,少進口,是國家財富的源泉。重農學派認為經濟學是生產之學,只有生產,尤其是農業(yè)生產,才創(chuàng)造財富。亞當?斯密綜合前人觀點,認為經濟學是財富之學,是如何致富之學。古典經濟學家對財富的關注雖各有側重,但都強調時間對于價值形成的意義。這個傳統(tǒng)一直延續(xù)到馬歇爾。他在《經濟學原理》中慨嘆:“我們必須考慮的第一個困難是由于時間因素而引起的,時間因素是經濟學上許多最大的困難的根源”。正因為如此,他在供求均衡的一般原理分析中,始終對時間因素給予了特別的重視。然而,19世紀后期,由于邊際效用原理的引進,理論經濟學開始了心理分析轉向,時間要素在理論經濟學體系中開始邊緣化。凱恩斯革命引領經濟學走出微觀研究的狹小范圍,開始關注宏觀經濟運行問題,以應對市場失靈和反危機,其關注焦點由個人勞動轉向政府調控,時間要素淡出其研究的視野。20世紀六七十年以來,經濟學又經歷了一場博弈論革命,它從信息不對稱和不完全信息的預設前提出發(fā),研究人們在市場博弈中的行為選擇規(guī)律。在博弈論視域內,經濟學被置于抽象數(shù)學化的邏輯推演境界,成為信息和對策之學??傊?,經濟學不斷科學化(即數(shù)學化、符號化和心理學化)的歷程,也就是經濟學研究和經濟分析逐漸疏離和遮蔽真正財富之根的歷程。

1.2 新經濟與財富觀念變革

20世紀末以來,隨著知識一信息社會漸露端倪,新經濟日益興起,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也進一步拓寬。有人認為,新經濟是知識經濟,新經濟學是知識經濟學,是研究知識的生產、傳播和應用的學問,它是繼采集漁獵經濟、農牧業(yè)經濟和工業(yè)經濟之后,人類經濟發(fā)展的新階段。也有人認為,新經濟是體驗經濟,新經濟學就是體驗經濟學,它是繼產品經濟、商品經濟和服務經濟之后,人類經濟發(fā)展的新階段。還有人認為,新經濟是注意力經濟,新經濟學就是眼球經濟學。更有人認為,新經濟是“娛樂掛帥”的經濟,新經濟學就是娛樂經濟學。如此等等。隨著理論界對于新經濟理解的變化,財富的形式以及人們對于財富的觀念均開始發(fā)生革命性變化。

1.3 經濟學的實質

那么,到底什么是經濟學?或者說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到底是什么呢?我個人更傾向于馬歇爾的觀點,認為經濟學是一門人學,是人類生存狀態(tài)及其保障條件創(chuàng)造之學。具體來講,它是研究在一種特定社會情境下,人類生存狀態(tài)及其交往規(guī)則的學問。這種交往既包括人與自然界之間的物質變換,也包括人與人、人與各類共同體之間的物質和精神交流。

人是一切社會問題學科的總主體根源,人性的復雜性和人類行為選擇的主觀多樣性構成所有社會問題學科的總背景。經濟學也不例外。總而言之,經濟學就是研究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創(chuàng)造、選擇和享受自身生存條件的科學。它的發(fā)展與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息息相關。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構成其生存狀態(tài)的基本圖景,它內在地決定社會的需求方式和需求結構。此外,科技進步也是一個富有巨大影響力的要素,它不僅為更好地滿足人們的現(xiàn)實需要提供可靠的技術手段,還不斷拓展人們需要的新領域和新空間??梢?,以人們社會交往為核心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變革以及作為這種變革重要動力之一的科技進步,是推動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根本力量,無論其中的哪一方面發(fā)生改變,都將影響社會的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拓寬經濟學的內涵,放大經濟學的復雜性,是經濟學研究必須考察的內容。

2 休閑經濟挑戰(zhàn)傳統(tǒng)經濟學視野中的人性假設

既然經濟學的復雜性根源于人性的復雜性,以及在此基礎上的主體選擇的不確定性,那么,如此復雜的主體選擇活動,定性和定量研究何以可能?

2.1 傳統(tǒng)經濟學立論的假設前提

為了便于對經濟主體復雜的選擇活動開展研究,傳統(tǒng)經濟學確立了三大假設前提,分別是理性人假設、資源稀缺性假設和完全信息假設。

(1)理性人假設 這是西方經濟學最基本的假設前提。在經濟學說史上,它源于“經濟人”假設。該假設認為:經濟活動中的個人是自利的,他們會合理利用自己所收集到的信息來估計自己在機會集合中不同選擇的各種可能性結果,以實現(xiàn)其期望效用的最大化。亞當?斯密較早明確地把自私自利的經濟人確定為經濟分析的出發(fā)點。據(jù)此,他出色地描繪了通過市場配置資源的機制。在后來經濟運作和演進實踐中,經濟人假設逐漸演化為理性人假設,強調經濟主體總是追求其目標值或效用函數(shù)的最大化,至于這種目標是利己還是利他則不做具體的界定。主流經濟學的成功在于它的有理性的自私人假設恰好描繪了日常經濟活動中大多數(shù)人的實際情況,即其對滿足和快樂的追求具體表現(xiàn)為利己動機。

(2)資源稀缺性假設 資源稀缺性假設是理性人假設的直接外在前提。如果資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人類理性也就失去了意義,事實是,人類生存所必需的資源是一個既定量,且很多是不可再生資源,無法循環(huán)利用,必然越用越少。同時,世界人口在急劇增長,已經突破60億關口,對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加之很多發(fā)達國家追求奢侈豪華生活,本已十分緊張的生存資源就顯得更加拮據(jù)。如果再將生活時間資源考慮在內,即使是當今世界富豪們,也都無法逃脫資源稀缺性的束縛。

(3)完全信息假設 這是理性人假設的默認隱含前提。在現(xiàn)實生活中,再理性的人也只有在把握完全信息的情況下才能做出真正符合理性的抉擇。沒有完全信息,也就談不上真正理性的選擇。傳統(tǒng)經濟學理論認為,市場可以實現(xiàn)完全經濟信息最有效傳遞。

2.2 有限理性熱潮

傳統(tǒng)經濟學的三個假設前提,有兩個在國內外經濟學界經常遭到質疑,即理性人假設和完全信息假設?,F(xiàn)在,隨著信息經濟學的發(fā)展和完善,主流經濟學已經吸收了不完全信息這一昔日始終回避的事實。以沃德(Wald)為代表的主流經濟學家將不完全信息引入傳統(tǒng)的最優(yōu)決策模型和全部均衡及博弈論模型,使得主流經濟學中的最優(yōu)決策和全部均衡模型可以用來揭示不完全信息對經濟行為及其交互作用的影響。然而,理性人假設的處境卻日益尷尬,它面臨“有限理性”學說的嚴峻挑戰(zhàn)?!坝邢蘩硇浴备拍钭钤缬芍Z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西蒙(Simmon)教授提 出,但他的有限理性概念并沒有抓住問題的實質山。八十年代以來,伴隨最新數(shù)學方法的應用,一些經濟學家從不同方向開始觸及有限理性概念的實質。

(1)個人理性與社會理性的差異 博弈論經濟學家早就用“囚徒困境”的模型證明,個人完全理性決策的交互作用可能導致全社會無理性的后果,而尼爾曼(Neyman)和羅賓斯坦(Rubinstein)發(fā)展了有限固定規(guī)則機制模型。在這類模型中,博弈局中人沒有什么最優(yōu)決策的理性,只是按固定規(guī)則決策,而社會理性卻有可能在個人有限理性的基礎上出現(xiàn)。可見,個人理性和社會理性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所有個人的個人理性可能產生社會無理性的后果,而缺乏個人理性的決策的交互作用之演化有可能產生從全社會而言看似理性的后果。

(2)游戲規(guī)則理性和個人行為理性的區(qū)分 一些經濟學家將游戲規(guī)則理性與個人行為理性相區(qū)別,他們認為規(guī)則理性是一種有限理性,他們用社會實驗證實人們追求規(guī)則理性的行為看似個人行為的非理性,而規(guī)則理性往往不能由個人行為的理性產生。

(3)華人(裔)經濟學家對有限理性研究作出了重要貢獻 黃有光、楊小凱將他們描述有限理性的模型稱為瓦爾拉斯序貫均衡模型(Walrasiansequential equlibrium)。姚順田用不動點定理證明了序貫均衡存在的條件。最近,浙江工商大學何大安教授提出了“有限理性存在著一個實現(xiàn)程度”這一命題,并建立了描繪有限理性實現(xiàn)程度的理論模型。

2.3 休閑生活放大人的非理性特質

人性之復雜,自古就是困擾先賢哲人的一大難題。千百年來,爭訟不休,始終難于歸為一尊。這個過程透露出來的基本事實是,人類對于自身復雜性的認識在不斷深化,人性復雜性的秘密正在一步步被揭開。理性人假設只是部分反映了人性的本真狀態(tài),人的非理性特質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這為休閑生活的經濟學意義的彰顯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分析基礎。休閑生活是一種非理性特質很強的生活,它置身于社會行政控制域外,是主要由個人自主決策和選擇的生活領域。休閑生活是人們經歷持續(xù)單調工作壓力后,放縱自我的生活,是人的非理性內存宣泄和釋放的廣闊天地。只要不觸及法律,其行為選擇就不受行政干預。因此,休閑生活的繁榮,以及休閑生活對經濟社會發(fā)展影響的擴大,勢必強化經濟生活的非理性內在特質,挑戰(zhàn)傳統(tǒng)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

3 休閑經濟澄明傳統(tǒng)經濟學視野中的生活方式盲區(qū)

古典經濟學以生產和勞動為核心,主要研究社會生產方式,較少關心居民生活方式。20世紀初以來,隨著自動化生產線的日益普及和科學管理的迅猛發(fā)展,造就了規(guī)模經濟,產生了絕對意義上的生產過剩問題。在發(fā)達國家,消費率先成為制約經濟發(fā)展的瓶頸。居民生活方式的經濟學意義突現(xiàn)。

3.1 經濟學與消費生活方式

1929-1933年經濟危機后,西方經濟學家開始思考從宏觀上調控市場,防范危機,促進消費,繁榮經濟,宏觀經濟學應運而生。發(fā)達國家政府和企業(yè)想盡一切辦法擴大市場,刺激需求,于是,高工資和高福利逐漸成為西方國家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普遍模式,分期付款消費方式不斷繁榮,各種媒體廣告掀起了對奢侈消費的大力鼓噪與宣傳?,F(xiàn)代傳媒技術的突飛猛進發(fā)展,文化工業(yè)的崛起和加盟,世界范圍內涌起了大眾文化的滾滾狂潮。人們的消費方式第一次與社會生產如此緊密聯(lián)系起來,成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性驅動力。其重要后果是使發(fā)達國家的意識形態(tài)開始商業(yè)化,娛樂、影視、流行音樂、社會時尚和鋪天蓋地的廣告等均成為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載體和表達;品牌和明星等既是價值連城的商品,也是融入億萬人靈魂的追求與夢想。消費生活開始符號化和虛擬化。人們很難想象,離開這近乎瘋狂的消費浪潮,西方經濟社會發(fā)展和物質繁榮的命運將是如何?很快,“豐裕社會”或“消費社會”批判成為西方思想界的重要話題,與羅馬俱樂部的警告遙相呼應。但是,批判歸批判,“消費社會”發(fā)展勢頭有增無減;而且,這種批判主要是學者的立場,西方國家官方輿論始終在縱容和鼓勵消費主義生活方式。

伴隨著全球化進程的發(fā)展,西方國家的大眾文化和生活方式也在全球化。好萊塢的大片充斥亞、非、拉各地的大小影院和音像制品商店,百老匯和紅磨房的狂歌勁舞不斷被第三世界各角落的娛樂場所克隆或復制,西方的時尚正在引領并不富裕的發(fā)展中國家眾多追隨者樂此不疲。約翰?奈斯比特對此有一個形象而生動的描述:“喝卡普蒂諾或佩里埃牌礦泉水,家中擺設是伊基牌家具,吃的是生魚片,身穿貝內頓高級運動服,聽的是英美的搖滾樂,開著南朝鮮的現(xiàn)代牌汽車去麥克唐納快餐店”。對時尚生活的瘋狂復制與不懈追逐正在成為發(fā)展中國家經濟崛起和國家富強的強大動力??梢哉f,當下世界發(fā)展模式已離不開時尚消費――從時尚的制造,到對時尚的追逐。時尚正在走出富國和富人壟斷的狀態(tài),步入窮國和窮人家,開始大眾化和全球化旅程。

3.2 經濟學與休閑生活方式

與消費生活方式繁榮相聯(lián)系的就是休閑生活方式的時尚化。

早在19世紀中期,縮短工時就成為西方社會勞動階級爭取的重要目標,并逐步取得許多階段性成果,到20世紀初,世界范圍內逐漸普及8小時工作日,48小時工作周,后來,隨著規(guī)模經濟的發(fā)展,發(fā)達國家的工時進一步縮短:1960年,美國工人每周工作時間只有37.5小時?,F(xiàn)在,靈活工時制(flexible working)越來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睞。人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偏好和需要,選擇每天工作的時間段和工作時間的長短,既可以在上午9點上班,也可以在午后3點或晚上7點開始工作,既可以選擇每天工作8小時,也可以選擇工作6小時或3小時,

同時,社會福利化和經濟消費化的發(fā)展,與日益興起的信息化浪潮不期而遇,兩廂耦合,迅速生成工作遠程化(teleworking or remote working)和虛擬化(virtual working)。所謂遠程工作,就是通過互聯(lián)網和個人多媒體電腦,實現(xiàn)異地生產經營管理和日常事務辦公。它使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完成昔日坐在辦公室才能完成的工作。還有許多昔日必須以實物為材料的生產、加工、設計、培訓和管理等,也可以在個人多媒體電腦上虛擬操作,成本大大降低,過程越來越輕松愉快。于是,在西方國家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工作方式――在家辦公(或稱在家上班)。人類在經歷了數(shù)百年工廠化集中勞作和辦公室集中辦公之后,又開始重新回歸家庭。目前,在歐美國家已有數(shù)千萬人實現(xiàn)在家上班或部分在家上班。

所有這些變化,不僅擴大了勞動者的閑暇時空,而且改變著傳統(tǒng)勞動活動的性質,使勞動本身越來越趨向休閑化,勞動與休閑的邊界日益模糊不清。以生產勞動為核心對象的傳統(tǒng)經濟學潛伏著深刻危機,并醞釀革命性變革。

3.3 經濟學與知識一信息生活方式

傳統(tǒng)經濟學無視知識生活的重要性,認為知識生活是一種非生產性生活,是一種單純的消費生活,于社會生產有百害而無一利。直到英國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著名論斷后,知識對于社會經濟生活的意義和價值才開始受到理性的關注。但在此后很長時期里,它依然沒有被納入主流經濟學研究的視野。馬克思較早打破了這一局面,深入研究了以科學技術進步為核心的生產力發(fā)展對資本主義產生和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重要意義。20世紀中期,著名經濟學家熊彼特提出創(chuàng)新理論以來,主流經濟學界開始關注知識創(chuàng)新的經濟意義。

如今隨著知識經濟的初現(xiàn)端倪,知識已經越來越成為社會生產活動的內生變量,成為影響經濟社會發(fā)展的關鍵要素,它與人才一起成為國際競爭的焦點領域。在發(fā)達國家,智力勞動和精神生產在社會生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知識一信息產業(yè)逐漸成為主導產業(yè),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有的比例與日俱增。人們常稱我們今天的世界處于知識一信息爆炸的時代,這并不夸張,特別是日益膨脹的創(chuàng)新知識體系借助四通八達的寬帶網絡實現(xiàn)全球范圍內的零距離即時化傳播,放大了知識和信息對于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巨大影響力,于是,誕生了“注意力經濟”之說,認為:在互聯(lián)網時代,信息非但不是稀缺資源,相反是過剩的。相對于過剩的信息,只有人們的注意力才是稀缺的資源。今天,最重要的資源既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貨幣資本,也不是原材料和能源等實物資源,更不是信息本身,而是人們的注意力。整個世界正在展開爭奪眼球的戰(zhàn)役,誰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誰就能成為世界的主宰。

可見,休閑社會也是一種消費社會,且是一種消費與生產合一的社會。休閑消費就是休閑生產,是體力、精力和智力更新后的新社會主體的生產過程,也是創(chuàng)新性理論和技術生成的廣闊天地。但它又與戰(zhàn)后興起、當下走紅的消費社會不同,后者片面追求物質揮霍和炫耀性消費,而前者則是物質消費與精神文化消費的綜合平衡體,在總體上,它傾向于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性和多元化,在物質消費方面,則傾向于“簡單生活”,以創(chuàng)造人類自身更大量的自由時間,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和更幽邃的享受深度。

4 休閑經濟彰顯傳統(tǒng)經濟學的時間之根

4.1 勞動(工作)與時間

時間是一個極富魅力的概念。從最偉大的科學家,如愛因斯坦和霍金,到最偉大的哲學家,如康德和海德格爾,直到最偉大的社會學家,如馬克思和西美爾,都為之誘惑,對它癡迷。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時間是人生的一種最基本度量,也是任何個人都無法超越的客觀界限,它幾乎可以與“存在”畫等號。人只能在時間隧道中穿梭,去而無返。對于任何一個人而言,時間在冥冥之中都是一個定數(shù),打他一出生就開始了走向終點的倒計時。所以,時間是個人生活中最為富裕也最為稀缺的資源。

現(xiàn)實日常生活中,人們時間資源的利用通常分為三大部分,現(xiàn)代西方學者稱之為“三八制”,即8小時工作(或勞動),8小時睡眠(即必須的生理活動),8小時休閑(即自由選擇的活動)。但在人類社會早期,由于生產力水平比較低,獲取自身生存條件的能力也比較低,勞動時間在人類生活時間分配中的比重較大,遠遠超過8小時。按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法則,農忙季節(jié)日勞動時間可以在15-16小時左右,構成人類生活時間的最大部分。所以,古典經濟學主要關注勞動(工作)時間,對其余兩部分時間不夠重視是有原因的。這無意中限制了他們的視野,束縛了他們的思考空間和創(chuàng)新靈感,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tài)》中曾經分析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5個初始方面,從而揭示了人類3種基本生存狀態(tài),即勞動生存狀態(tài)、生理生存狀態(tài)和自由生存狀態(tài)(馬克思稱之為追求“新需要”)。在《資本論》中,馬克思更是立足于對資本家和工人不同生活時間結構的分析,在批判資本主義社會雇傭勞動制度,揭示剩余價值規(guī)律的同時,隱喻了休閑生存邏輯。一部《資本論》,最偉大的貢獻是剩余價值理論,而馬克思對于剩余價值的分析,完全是在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和個別勞動時間、必要勞動時間和剩余勞動時間、自由時間和工作日等6個生活時間范疇的相互關系分析基礎上展開的。其中,剩余勞動時間和自由時間是一體兩面的關系,對工人來說,剩余勞動時間就是自身自由時間的喪失;在資本家那里,對剩余勞動時間的占有,就是自由時間的獲得。資本家對工人剩余勞動的占有也就是對工人自由時間的剝奪,其實質是對工人生命的占有。所以,《資本論》實質是論勞動―雇傭勞動,其基本分析維度是勞動時間。

現(xiàn)代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fā)達,為工人勞動時間縮短提供極大空間。前述西方發(fā)達國家工人作息制度變革和勞動時間縮短就是以此為背景的。西方發(fā)達國家工人休閑時間早已超過法定工作時間,休閑時間的社會意義日益提升,工人的生存狀態(tài)因此發(fā)生巨大變化,在自身自由解放道路上又向前邁進一步。這也啟示我們:今天應該立足勞動時間和休閑時間這雙重視角認識當代資本主義經濟社會的新變化,思考人類社會未來的走向。

4.2 價值與時間

價值問題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可以在不同層面,從不同學科角度來認識。價值問題的本質就是源自人內心的對世界意義和功用的權衡。由于它涉及到主體,客體和主客體統(tǒng)一三大復雜環(huán)節(jié),長期以來是困擾所有社會問題學者尤其是經濟學者的一大難題。

現(xiàn)代意義上的經濟學始于對市場和交換的研究,價值是整個現(xiàn)代經濟學的基石。古典經濟學抓住了人的勞動創(chuàng)造價值這個根本,找到時間這個度量勞動量的客觀尺度,初步提出奠基于勞動時間分析基礎上的勞動價值論。馬克思批判繼承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并做出了實質性推進,創(chuàng)立了商品二因素和勞動二重性理論,賦予勞動價值論以堅實牢固的科學基礎,進而區(qū)分了勞動和勞動力這兩個長期被混為一談的概念,破解了困擾古典經濟學家們的資本總公式矛盾,最終發(fā)現(xiàn)了剩余價值規(guī)律,創(chuàng)立了剩余價值理論。

第7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關鍵詞: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銜接

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本科教學中的西方經濟學教學的重要地位是十分突出的。無論是經濟學專業(yè),還是與工商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勞動與社會保障專業(yè)等就安排了西方經濟學的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的教學任務,而且大都在學科體系中都是專業(yè)主干課程。與一般院校的西方經濟學講授類似,在教學過程中,一般都是分學期先后講授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劃分往往簡單的根據(jù)關注的視角和范疇,既割裂了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在思想體系上的聯(lián)系,也把方法論和學科地位上的紐帶不經意的阻斷了。以至于后續(xù)課程《世界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課程中學生往往無所適從,不能準確的將已經學習的課程知識與經濟學演化過程進行系統(tǒng)的銜接。導致整個經濟學教學的碎片化傾向。以至于通過西方經濟學的學習后,學生仍然不能鳥瞰整個經濟思想體系,更不能駕馭較為復雜的經濟學問題研究,僅僅是達到了簡單模仿和基本理論應用的水平。并不能完全達到學科體系所要求的教學目標。為此,通過梳理和分析,試圖通過有針對性的教學和實踐活動,有目的的使學生建立起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之間的聯(lián)系,找到能夠打通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積極尋找兩者學科思想和研究方法論上面的統(tǒng)一,從而使學生融合貫通,全面理解和掌握西方經濟學的學科思想,并能夠靈活運用西方經濟學思想分析和解決現(xiàn)實中的綜合性和系統(tǒng)性問題。

一、導致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出現(xiàn)割裂的原因

西方經濟學中的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教學過程中,往往相對獨立。學生對微觀和宏觀部分沒有形成統(tǒng)一的觀點和思想體系有學科體系的原因,有教材選擇和使用的原因,也有教學過程中的問題。首先是學科體系的問題。西方經濟學發(fā)展到今天總共只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雖然在學科體系上形成了主流體系,但總體的學術流派林立,思想和研究觀點呈現(xiàn)百家爭鳴的態(tài)勢,這就導致在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的學習中,并不了解和掌握整個經濟學學科體系的全面,導致學習中不能建立起有機體系,而容易造成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形成割裂的局面。其次是本科教材的選擇問題。當前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的劃分和教材的編寫一般都是遵循西方主流經濟學的視角展開的,同時為了保證全面性和一定的前瞻性,將部分非主流經濟學的流派思想也納入了教材體系中。此外,主要的本科教材都是使用國內學者編著的教材,加入了國內學者的主觀思想,同時也避免不了國內學者思想體系的束縛,導致當前的教材使用中,學生很難通過閱讀教材看到歷史上經濟學微觀部分和宏觀部分的演化歷程和不同觀點的分野。加上大量非主流經濟學思想的編入使當前教材在學科體系的傳播和影響上,作用大為下降。造成學生無法讀懂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密切聯(lián)系的問題也就不足為奇了。最后是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認可教師往往會突出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各自學科中的重點部分,而往往忽略兩門課程的銜接部分。在微觀經濟學部分,消費者理論、廠商理論、市場結構理論等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內容,而其他部分往往安排的教學時間和講授深度有限。而在宏觀經濟學部分,無論是是先講短期模型后講長期模型,還是先講長期模型后講短期模型,都更多從宏觀經濟學產生之初,宏觀經濟學幾點問題入手。忽略了宏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講授過程中,也回避了眾多打通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紐帶的因素。最終導致學生形成一種錯誤的觀念,微觀經濟學介紹消費者、廠商、單一市場結構等微觀問題,而宏觀經濟學介紹政府和貨幣當局如何制定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學關注的統(tǒng)計指標等。

二、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關聯(lián)部分

首先,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關聯(lián)的最為重要的思想紐帶。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都是強調市場在配置資源中的主體作用的。而且,無論是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對特定的社會環(huán)境、歷史傳統(tǒng)、文化法律等有十分明確的限制。這說明,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不僅強調市場經濟的主體地位,還強調維系市場經濟基礎的軟環(huán)境。其次,方法論是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共同的基礎。無論微觀經濟學還是宏觀經濟學都是眾多主流經濟學家通過不斷發(fā)展演化中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了數(shù)學中邊際、均衡等研究方法而形成的。雖然受到研究方法的限制,現(xiàn)代西方經濟學存在眾多局限,但整體上來說,西方經濟學的主體地位在整個經濟學界上不可撼動。作為西方經濟學的兩大板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研究方式、研究思路是相通的和密切聯(lián)系的。最后,存在著許多可以打通和關聯(lián)的知識理論。造成現(xiàn)實上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有明顯割裂之感的重要原因是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興起。由于凱恩斯主義宏觀經濟學強調了政府的財政政策和貨幣當局的貨幣政策積極干預經濟,導致大家往往忽略微觀經濟學中的一般均衡、福利經濟學以及宏觀經濟學中的發(fā)展經濟學、經濟周期理論等。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包含著宏觀思想,宏觀經濟學理論有扎實的微觀基礎。

三、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在教學中的銜接

微觀經濟學與宏觀經濟學既然是相互聯(lián)系密不可分的,那么在教學實踐中就應該消除兩種之間割裂的感覺。使兩者之間真正建立起緊密的聯(lián)系,并使學生對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這兩門西方經濟學不可分割的部分成為有機整體。一是在教學中為學生梳理不同經濟學理論發(fā)展的脈絡,在經濟學思想上的地位,以及不同理論的地位、作用和選入教材的原因等。通過這樣的教學過程,可以使學生很清楚的了解到所學的知識點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之間有著緊密聯(lián)系的。微觀理論的提出的基于既有宏觀經濟學思想的,而宏觀經濟學的演化中,微觀基礎也是其可以發(fā)展和延續(xù)的重要依據(jù)。二是通過課程培養(yǎng)目標、教學目的和考核方式的調整,避免教學過程對學生進行經濟學思想體系學習產生障礙。由于以往教學中經常會根據(jù)難易程度、結構組織、如何考核等問題安排教學的重點內容,這樣一來,往往會導致一些結構較為龐大、聯(lián)系緊密、難易適中,容易考試的部分成為所謂的重點部分。而一些學科體系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就被教學過程人為的刪減了。這樣的后果之一就是造成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之間形成人為阻隔,成為孤立的知識小島。因此在教學中,一方面通過調整整個專業(yè)的培養(yǎng)方案,增加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比重;一方面在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教學大綱中也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調整,增加對必要的思想體系、研究方法的教學時間。此外,對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的后續(xù)課程世界經濟史和經濟思想史也進行了有益的調整,使其教學過程與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的教學能夠密切聯(lián)系。

作者:柯希嘉 單位:中國勞動關系學院經濟管理系

參考文獻:

[1]張守一.對規(guī)范經濟學與實證經濟學的評論[J].經濟學動態(tài),2009(9).

第8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關鍵詞:本質內涵;積極功能;重要意義

文章編號:978—7—80712—971—4(2012)01—001—02

《資本論》的問世,給人類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理論指導。作為中國現(xiàn)時代——構建和諧社會主義的關鍵時期,《資本論》更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強而有力的理論武器。因此,時下討論《資本論》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存在著積極的功能和重要的意義。

一、《資本論》的本質內涵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的積極功能

《資本論》自問世以來,給予評價最多的是一部經濟學名著,然而經過一段認真研讀之后體會到它同時亦是一部哲學名著。我們知道《資本論》所研究的主要內容是:社會關系、勞動價值、工資、資本運營和剩余價值等等,這些內容的闡述都是基于在哲學理性批判的思維基礎上加以進行的。在研讀《資本論》之后,給予了我們最深刻的兩點啟示:1.研究經濟學不能僅停留在實證的經濟領域,也應適當?shù)膶φ軐W加以關注。因為哲學注入能為人們認識經濟與社會問題提供真切的批判力和理解力。2.而在哲學問題研究的過程中亦不能完全沉醉于理性的批判,同時也應當對現(xiàn)實社會中的經濟關系加以關注,并在此過程中批判性地汲取當前社會經濟學領域研究的成果。如果只一味停留在哲學的思維上,就會脫離于現(xiàn)實,只會將《資本論》的本質內涵演化成解決社會一系列問題的僵硬公式??偠灾?,研究經濟學時應當把哲學的批判理性加以應用;而搞哲學研究的亦不能脫離現(xiàn)實世界而完全沉醉于理想的天國之中。

基于以上兩點啟示,《資本論》本質內涵就是教會我們用哲學理性批判的思維來分析當前經濟的發(fā)展形勢。我國在進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中仍然需要它的理論發(fā)揮積極功能。就當今我國所處的整個國際環(huán)境而言,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實力遠遠高于我國的經濟實力。從馬克思的論著來看,知道社會主義的生產關系有著資本主義的生產關系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存在,然而現(xiàn)實社會中的表現(xiàn)卻并非如此。因此我們應當清醒的意識到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于并且還將會長期處于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并且應當意識到社會主義生產關系真正的優(yōu)勢在于經濟的發(fā)展速度遠遠快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發(fā)展速度(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很好的說明),這也是資本主義國家一直以來都想孤立、異化我們的原因所在。因此在當前我國進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關鍵時期更要辯證地看待當前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我們必須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本性,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不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所異化。因此,在為和諧社會主義建設汲取資本主義文明成果的過程中,致力于發(fā)展經濟過程中注入哲學理性批判的精神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

二、《資本論》所揭示的經濟規(guī)律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依然存有重要意義

首先,在《資本論》中所揭示的關于商品生產的經濟規(guī)律,適合在不同經濟形態(tài)下存在。有所不同的表現(xiàn)僅僅在于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所反映的商品經濟關系是資本主義商品經濟關系;而社會主義的商品經濟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公有制基礎之上的,同樣,所反映商品經濟關系是社會主義條件下的商品經濟關系。因為不管是在資本主義條件下還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的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關系,都要通過商品經濟關系來實現(xiàn)。因此,商品經濟并不是為特定社會制度而存在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明確指出:商品作為進入流通領域的產品,不論是在什么樣生產方式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不論是在資本主義生產的基礎上,還是在社會主義生產的基礎上生產出來的),都不會改變自己作為商品的本性。因此,關于商品生產所揭示的經濟規(guī)律在社會主義經濟中需要深化熟悉和發(fā)展。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我們深刻地意識到,不管社會生產關系如何先進,商品經濟發(fā)展階段始終是不可跨越的。在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正處于攻堅階段下,研讀《資本論》內蘊的商品經濟規(guī)律(以勞動價值論為例)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勞動價值論作為商品經濟規(guī)律之一,同時適用于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社會形態(tài)亦是無可置疑的。我們知道《資本論》中所論述的對價值的定義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勞動。顯然“勞動價值論”是把價值定義為一種人類勞動。當前我國實行分配體制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勞動價值論”亦可說明此種分配體制的正當性。例如馬克思在“勞動價值論”基礎上分析商品經濟關系時,談到了勞動生產力和生產效率兩個方面,并闡述了影響勞動生產力和生產效率高低的諸多因素,這些因素包括社會因素、勞動因素、資本運營因素和勞動力因素等等。這些因素在現(xiàn)時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傊?,《資本論》里內涵的許多規(guī)律理論對我國當前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依然有著重要的價值意義。

三、結論

本文只是從《資本論》中所蘊含的一些簡單的方面來論述《資本論》對我國現(xiàn)時代的重要作用。就整個《資本論》著作來說,在我國現(xiàn)時代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許多問題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從《資本論》中我們可以得出遇見當今我國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中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同時

也能防范一些問題的出現(xiàn),做到防范于未然。

參考文獻:

[1][ZK(#]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1995.

[2]列寧全集(第四十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馬克思.資本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洪灝,雷菁.《資本論》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關問題[J].當代經濟研究,2005,(7).

第9篇:勞動經濟學問題范文

關鍵詞:經濟轉型;收入分配;財富倫理

中圖分類號:F047.1 文獻標識碼:A

一、前言

早在18世紀,亞當•斯密就指出,財富使用應該有它自己的倫理,這個倫理對于整個社會的和諧、福利和公平正義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經濟學原理,財富是有主人的,但人類是一個整體,富有的人有責任也有同情心去照顧貧困的人,在捐助的同時,富人也收獲幸福和快樂,整個社會的收益會更大,作為人類須臾離開不了的財富也終將趨向于按照人類的需要去使用。

財富的使用是服從人類需要的么?是最終服從,還是不斷趨向于這一規(guī)律呢?我國經濟增長的同時,國內貧富分化現(xiàn)象也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2007年我國基尼系數(shù)達到了0.48,已經超過大多數(shù)發(fā)達國家水平,社會財富分配問題成為我國建設和諧社會、促進經濟和政治體制改革中亟待解決的深層次矛盾。分析經濟學和西方主流經濟學財富倫理差異,對我國目前建設和諧社會,創(chuàng)造公平公正的分配秩序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二、 財富使用倫理的歷史變遷

分配,就其字面意思,一是分,二是配。分就是財富活動中根據(jù)一定情況對財富進行分取,而配是根據(jù)一定的情況對財富進行配給。在氏族部落時代,財富一般不是采取分割而是分取,例如在家庭里,家庭成員之間就不是弱肉強食的財富分割,而是親情的分取和配給。數(shù)千年以來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采取裸的分割。地主總是想方設法地提高地租,農民辛苦干了一年,所剩下的絕難使自己家庭生活富足。企業(yè)獲得的財富利潤進行分割,通常表現(xiàn)在企業(yè)主盡量壓低工人的工資,甚至是一些不法企業(yè)主克扣工人的工資。在人類社會中還存在許多畸變的財富分割,這些分割采取了非法的形式,為任何社會所不容。如果說現(xiàn)代社會一定要劃分階級,那么應該這樣劃分:勞動階級、資本階級、治理階級、休閑階級、寄生階級。勞動階級和資本階級都是在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財富,他們有權力根據(jù)自己在財富產生中的功勞分配財富。治理階級也參與或協(xié)助了財富的創(chuàng)造實現(xiàn),也理應分配到相應的財富。但當社會法律行為或治理階級自身思想建設無能時往往容易墮落為統(tǒng)治階級,表現(xiàn)出骯臟的行為――貪污、腐敗、官僚、行政不作為。休閑階級是指因某種合法原因擁有財富而一直閑逸享樂者,不是指創(chuàng)造實現(xiàn)了許多財富后偶爾休閑享受所獲財富的人。后者可能是勞動階級、統(tǒng)治階級、資本階級,他們有時的休閑與休閑階級長期的休閑是兩回事。休閑階級也與無業(yè)者不同,休閑階級是指一直休閑,不愿勞動的人。無業(yè)者中除去寄生階級、休閑階級外是勞動階級的一部分;只是他們無機會參與勞動。在人類未來財富很豐富時,休閑階級將可能很龐大。但是那時候能勞動、有機會勞動為社會創(chuàng)造和實現(xiàn)財富,將是最光榮、最值得“炫耀”的事,而不像現(xiàn)在這樣倒置。 寄生階級則是不從事財富的創(chuàng)造與實現(xiàn),不對財富的產生作出貢獻,以非法分割財富寄生于社會的人,應受到社會的壓制。當法律暗弱時,這一階級如雜草般瘋狂生長,吸取著人們的財富,并威脅著人們的安全。

三、經濟學與西方主流經濟學在財富使用倫理上的比較研究

在財富倫理上,經濟學和西方主流經濟學的看法并不一致。在西方,人們創(chuàng)造財富的理念是創(chuàng)造財富,即通過合法的手段,通過生產力的提高來實現(xiàn)財富的創(chuàng)造。這種財富創(chuàng)造理念引導著西方人的財富創(chuàng)造活動,創(chuàng)造財富是為了更好的實現(xiàn)社會責任經濟價值。例如,在霍布斯看來,“把所有各式各樣的人類的相互關系都歸為唯一的功利關系”,他認為利益是道德的基礎,利己是行為的命令,而良心是對行為如何利己的內心的計算。由此,他建立了近代第一個利己主義的功利主義學派,為新生的資產階級和市場發(fā)展提供了倫理動力。

學說,起源于十九世紀后半葉。馬克思在前人研究勞動價值的基礎上,通過研究勞資矛盾,階級斗爭,提出了勞動價值論和剩余價值學說,揭示了人與人關系背后的財富關系,根據(jù)這一財富關系提出了自己的財富倫理,認為勞動是財富形成過程中具有決定意義的要素,從而揭示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運動規(guī)律,并得出結論:資本主義必然走向壟斷走向經濟危機,社會主義必然取代資本主義。學說已經得到歷史的證實和再證實,也成為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理論指導,也是世界范圍內有著主要影響的著名學說。與馬克思不同,西方一些經濟學家,如馬歇爾、門格爾、杰文斯、瓦爾拉斯等,是將勞動者物化的研究方法,切入點是研究勞動力的供需矛盾,勞動者被物化為像商品一樣的勞動力。這樣的價值關系關注的不是人和人之間的關系,而是商品和資本所有者的供需矛盾,是一個靜態(tài)的資源如何配置的數(shù)學問題。這一系列的理論撇開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生產關系,運用的是商品價格隨著商品價值主線上下波動的價值規(guī)律理論,勞動者沒有被作為財富的主人和創(chuàng)造者看待,勞動者處于“被分配”、被支配、被購買的附屬地位。西方一些主流經濟學家和馬克思的差別并不是時間和時代的差別。馬克思理論并沒有隨著一個世紀的過去而過時。在全球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來考察社會矛盾、階級矛盾和國家與國家矛盾,從研究現(xiàn)實的問題來看,馬克思學說正日益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和說服力。而西方一些主流經濟學家,特別是從學院到學院的學院派學者顯然忽視了人和人的差異、人和人的矛盾。財富是來源于人的創(chuàng)造,也服務于人的需求。西方主流經濟學家的研究對考察一般商品的供需矛盾有著巨大價值,但在用于財富倫理的研究上則有著巨大的不適應性。

四、轉型期我國財富使用倫理的價值取向:勞動價值論

社會主義市場體系的完善,必須建立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倫理,也就是說,既要注重法制建設的重要性,又要注重倫理建設的重要性。如果把市場體系自身的建設比作車身,那么,法制法規(guī)建設和倫理建設就是推動市場體系完善的兩個輪子,只有在法制建設基礎上搞好倫理建設,社會主義市場體系才可能進入高水平的有序運行。就我國正在經歷的經濟轉型過程來看,市場交換本身還會存在更多局限性。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是一個利益與權力重新分配的過程。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改革使一部分人受益,也會使一部分人受損;使一部分人受益較大,也會使一部分人受益較小。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也會出現(xiàn)社會階層的大分化、大改組的重構過程。貧富差距的擴大和社會不公的存在,產生不同社會階層之間的相互對立、敵視,這就決定了中國必須在再分配中注重公平,通過政府干預等調節(jié)手段,防止貧富差距過分懸殊,促進財富公平分配,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扶助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qū),而這些政策實施的前提是全社會必須建立符合大眾價值觀念的主導財富倫理核心,而我國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財富倫理思想必須以勞動價值論為導向。一些人誤解了馬克思的按勞分配,他們認為:勞動力和其他生產要素一樣,會隨著市場的波動而波動;馬克思提出按勞分配是純粹站在工人階級的階級立場上出發(fā)的;馬克思的財富倫理是非常片面和偏激的,也是多余的,無用的,帶有鮮明的階級立場的,所以他們持反對意見和立場。但是他們沒有看到,馬克思的按勞分配是有前提的,而且他的理論是建立在勞動價值論的基礎之上的。勞動力雖然是可以作為商品來研究勞動力市場,但毫無疑問是最為特殊的商品,人畢竟是人,是無法物化為物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和關系不可能總是按照市場規(guī)律來運動,隱蔽在這些波動曲線后的是復雜的社會經濟關系、分配關系。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一個基本觀點是,商品的價值是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是指“在現(xiàn)有的社會正常的生產條件下,在社會平均的勞動熟練程度和勞動強度下制造某種使用價值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馬克思總結出來財富是來自人的勞動的,這個勞動是理論上的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都是勞動,無論是體力勞動者還是腦力勞動者都是勞動者。勞動者的勞動是創(chuàng)造財富的源泉,所以勞動者也應該是財富的主人,而不是被分配者。在資本主義早期,許多勞動者都是無產階級,沒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難于創(chuàng)造勞動的機會。而資產階級掌握物質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而且隨著資本的積累和不斷循環(huán)增值,財富和生活、生產資料都集中在少數(shù)剝削階級手中。勞動者為了生存只有廉價出賣自己的勞動為資產階級實利階層創(chuàng)造財富,被迫接受他們的剝削和壓榨。財富的創(chuàng)造和使用天然聯(lián)系被認為割裂,創(chuàng)造財富的不能使用財富,不創(chuàng)造財富的依靠剝削和壓榨日益富裕,財富倫理背離其本來的倫理。財富越來越集中于少數(shù)食利者之手,無產者越來越多,且勞動者社會地位低下,勞動失去了目的,缺乏樂趣,也沒有成為人的第一需要,不滿情緒潛意識的存在,社會和階級矛盾與日俱增,束縛了創(chuàng)造財富的生產力的發(fā)展。當然,由于當時工人的這種狀況比較嚴重,馬克思的按勞分配理論主要是針對工人階級說的,但其中蘊含的深刻理論對企業(yè)家也是適用的。計劃經濟使企業(yè)家也失去了太多的創(chuàng)造財富的勞動權和對自己勞動創(chuàng)造的財富的支配權,所以生產力難以解放。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按勞分配的基本前提依然存在,按勞分配理論作為一種理論工具,可以用于論證在中國轉型經濟條件下,如何協(xié)調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財富分配關系,促進財富的創(chuàng)造和社會與經濟的發(fā)展。

五、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財富倫理現(xiàn)實選擇

財富分配應該考慮如下幾個因素:財富功勞的大小;公正性;對財富創(chuàng)造和財富實現(xiàn)的促進作用等。財富功勞的大小是一個首先必須考慮的因素,否則人類財富的分配就會迷失方向,一切以權勢和非法的方式分割財富的行為便難以被革除。沒有勞動就沒有財富或者說沒有貢獻就沒有收獲,這就是社會分配定律。公正性這一因素顯然是應該給予充分考慮的。我們不能說沒有貢獻的就絕對沒有分配財富的權利,如殘疾人顯然是需要社會的公正與給予照顧。老人和兒童不能參與社會財富的產生活動,但他們在任何時代都應該賦予參與財富分配的權利。財富的分配絕不能演變成裸的利益分割,必須對人類的文明有所促進。人類的文明與人類的幸福是相生相伴的,任何毀壞人類文明的利益分配都不是進步的、合理的財富分配。財富的分配還應該考慮到財富分配對財富創(chuàng)造和財富實現(xiàn)的促進作用,比如在某種要素緊缺的情況下,為了鼓勵和扶持這種要素的發(fā)展以解決財富產生中的“瓶頸”問題,可以適當?shù)靥岣哌@種要素的分配。財富發(fā)展的效率與財富分配的公平之間是存在一定矛盾的。有助于財富發(fā)展的要素多分配財富利潤,那么其他要素所分的財富利潤就會下降,社會就顯得不公平;有助于財富發(fā)展的要素少分配或者與其他要素一樣公平分配,財富發(fā)展的效率就會下降。但我們相信任何時期都有一個平衡點,這一個平衡點就是如何最有利于整個社會整體的財富與幸福,緊緊把握這一點,就不容易陷入思想的誤區(qū)。

財富倫理是一種價值觀念,是人在獲得、支配財富中起主導作用的一系列價值觀念。這些價值觀與制度變遷有關系,好的制度讓壞人變好,壞的制度讓好人變壞。當制度總是讓壞人得逞的時候,再好的財富倫理就會發(fā)生變化,多數(shù)人開始認同壞的財富倫理,這個時候,壞的制度與壞的倫理加起來,社會道德就沒有了底線。計劃經濟時代的倫理是對的,但是制度不好,社會貧困。到了市場經濟改革,由于只改革經濟層面,制度一直不到位,財富獲得總是充滿了大量的空子,有這些空子可鉆,財富倫理開始變化,拋棄了傳統(tǒng)計劃經濟的同時,傳統(tǒng)的財富倫理一同拋棄,空前經濟繁榮與道德的崩潰并存。要解決財富倫理的問題,先要完善制度,制度搞好了,改革到位了,杜絕了鉆空子掙錢的渠道,財富倫理才會有大的改觀。不能因為財富倫理變壞了而否定改革?,F(xiàn)在有一大批人,專門批評30年改革,他們就是借口財富倫理的問題,財富分配失衡的問題攻擊30年改革,要大家再回到計劃經濟時代。其實中國的問題是改革不到位,而不是改革錯了。實際上現(xiàn)在這個制度的狀態(tài),這個財富倫理狀態(tài),有一些人喜歡 ,就是改革當中獲得大量利益的人,他們適應了這種狀態(tài),并能夠迅速積累財富,他們最喜歡了,不愿意再改革下去了,也借助于許多冠冕堂皇的理由阻礙進一步的改革。

最后的結論是要完善制度,同時進行財富倫理的教育。最關鍵的是完善制度,這樣才能培養(yǎng)好的財富倫理。在制度完善后,有了好的財富倫理,使過去形成大量財富積累的人愿意回饋社會,使得改革進程中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得到矯正,這個社會就會回到健康的軌道上來。要把財富分配公平作為下一個30年改革的重點,因為財富分配不公的問題會引發(fā)生產過剩的危機,還會引發(fā)社會危機和政治危機。事實上,公平問題已經威脅到了當前經濟、社會、文化、政治的生態(tài),是整個社會的系統(tǒng)性風險,能否化解這個風險,是中國未來30年的歷史性課題。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