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傳播學概念范文

傳播學概念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傳播學概念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傳播學概念

第1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關鍵詞:中國社會科學;中國傳播學

中國社會科學在改革開放30年的發(fā)展和提升,以迅疾的姿態(tài)影響著不僅僅是學科自身的建設,還正在影響著和建構著我們正身處其中的當代中國社會。傳播學的學科建設也不例外。如何在中國社會情境中,構建屬于中國社會科學的一個獨立類別的中國傳播學,或者說使得傳播學在中國社會歷史和現(xiàn)實環(huán)境中能夠建構獨立的學科理論和學科規(guī)范,這種規(guī)范和理論既是普遍性的又是中國特色的,近10余年來,關于這個問題的研究和探索,已經成為中國傳播學者探討和研究的主要話題之一。中國傳播學者從各自的學科背景出發(fā),在文學、社會學、新聞學、經濟學、管理學、政治學等學科的邊緣,尋找和傳播學的結合點,并輔之以中國社會宏觀的歷史背景和客觀的現(xiàn)實情境。因而,這種研究和探索便呈現(xiàn)出一種未規(guī)范化的狀態(tài)。正是由于非規(guī)范化的狀態(tài),傳播學研究在中國特色的探尋中,使用的概念多是傳播學的本土化。而本土化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這未規(guī)范化的表現(xiàn),并將學者的民族使命感和國家認同感進一步弱化了。

一、原因在于:

1、本土化本身是一個消解了地域和人文界限的話語,社會系統(tǒng)、文化系統(tǒng)和政治系統(tǒng)在這里很隱蔽地被悄悄推后了,空間和時間的綿延度也被降低了,差異性被限制,我們的理解力更為宏觀地走向了外面的世界,外面的世界是什么?一種沒有面目的誘惑和沒有神形的探尋。中國特色的精神在這里幾乎不再是一個命題;

2、本土化是對應全球化或者國家化提出的一個概念,其外延和內涵可大可小,可以是一個村落,也可以是一個地區(qū)。因此,對于本土化概念的提出和使用,對于構建中國社會科學的學科而言并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筆者認為,更為恰當?shù)氖恰爸袊厣边@個概念。準確而言,我們要構建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國社會科學體系,而不是以本土化為目標的學科的建設和探討;

3、本土化的概念與信息社會的逐漸到來和信息這一概念的傳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其優(yōu)勢在于可以給與我們的研究思路提供更為開闊的視野,在更普遍化和更為遼闊的視角下進行一種學術思維上的拓展。

因而,傳播學的本土化的命題對于中國現(xiàn)實而言,應該是如何建構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播學的命題。在建構中國特色中,本土化的視角和研究思路可以提供補充性的研究思路。

二、針對這本土化的特征,筆者再根據(jù)當前社會的實際對傳播方式作出如下歸納:

1、勞作傳播勞作傳播是自古以來一直存在鄉(xiāng)村人際傳播的一種模式,但由于農村的開發(fā),經濟的發(fā)展,使一些勞作場所有所減少,如耕田上并沒有過去那樣群體集中的勞動,而集體產業(yè)也并非每個村莊都有。雖然目前傳播已經發(fā)展到第五個階段,但是傳播手段的產生并不以之前的傳播方式消失為前提,人際傳播中的語言傳播仍是主要的信息溝通方式。在鄉(xiāng)村,勞作傳播有特地的場合和人群,在某一特定人群中進行信息溝通。新晨

而勞作傳播是建立在勞動的基礎上,鄉(xiāng)民們?yōu)樯嫳疾▌谧?盡管在勞作過程中使自身獲得一些信息,但是通過這樣的信息獲取是有限制的。

2、娛樂傳播經濟的發(fā)展,使人們擁有越來越多的空閑時間,在人們交往過程中,可以通過閑聊、趕集、游戲、運動等方式進行傳播。對這類非勞作方式,并使人們得到身心愉悅的交流是一種“娛樂傳播”。在直接交流的娛樂傳播的產生是由于農村固有的文化傳統(tǒng)和溝通方式,使人們一直維持著鄉(xiāng)鄰之間的情誼關系。而間接交流則是通過游戲和運動等娛樂方式進行信息溝通。

中國鄉(xiāng)村傳播學的提出,既是一個嶄新的命題,也是一種不很成熟的建構。提出的意圖是想由此拓展中國傳播學研究的視野,建構的目的是為中國傳播學本土化的命題進行在“中國特色”含義下的界定和糾正,并力圖使得中國傳播學者在面對傳播學在中國的研究時,不僅僅是從理論的普遍性和驗證性出發(fā),更要關切和時代關聯(lián)的整個社會的發(fā)展過程,以傳播學的學科在中國的獨立建構和充分發(fā)展為中國社會科學在未來的持續(xù)進階作出屬于自己的一種姿態(tài)。

參考文獻:

第2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摘要]: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應該走理論原創(chuàng)與借鑒、融合并舉之路。而這兩類傳播學研究路徑必須建立在對傳播理論發(fā)展的反思(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之上。理論發(fā)展的反思性構成了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的學術起點和研究基礎。能否建構一個規(guī)范化的、首尾一致的、能夠反映中華文化特質、歷史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實的傳播學概念、學說、方法體系,是衡量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尺;形成并擴大華夏傳播學學術流派在國際傳播學界的影響,是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研究的重要目標。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主要難點在于“華人本土傳播理論”、“華人文化”等核心概念的邊界如何界定。華人本土傳播研究與傳播學國際化之間的關系如一幣之兩面,是辯證統(tǒng)一的。

Abstract: Either original innovation or international reference is important in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These two research approaches need to be based on reflexivity of communication theory from outward and inward dimensions, and reflexivity is the academic starting point and research basis of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theory. An important criterion used when judging the quality of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should be successful construction of a normal and logical communication theory system based on Chines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historical traditions and social reality.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ims to form and extend influences of Chinese academic school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ircles. The primary difficulty of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s how to delimit boundaries of key concepts such as “Chinese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theory” and “Chinese indigenous culture”. Indigenization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are dialectically unitary just as two sides of one coin.

Key words: Communication Theory;Chinese Communication Theory;Indigenization;Internationalization;Reflexivity

在華人傳播學界,普遍存在如下思考脈絡:我們究竟應該建構什么樣的傳播學?究竟應該如何借鑒西方的傳播學理論和方法?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東方傳播思想、理論資源?上述一系列問題歸結起來,其實就是傳播學界已有相當關注的一個課題——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internationalization)與本土化(indigenization)。在中國大陸,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是學者們近期討論的一個熱點議題。盡管如此,重思傳播學研究的本土化并非不合時宜,更非多余之舉。在全球經濟、文化、科學技術日趨一體化的今天,能否創(chuàng)建具有東方文化特色的華人傳播理論體系,是華人傳播理論能否在世界傳播學理論體系中牢固擁有一席之地的關鍵。因此,從華人社會的歷史傳統(tǒng)、文化特性和現(xiàn)實狀況出發(fā),加強傳播學的本土化研究在當前是非常必要的。筆者不揣淺陋,將自己對華人本土傳播研究若干基本問題的思考試述如下,以求教于方家。

一、理論發(fā)展的反思性: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學術起點

哈貝馬斯在其《知識與旨趣》(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一書中將社會科學知識劃分為三種類型:實證主義的技術性知識、理解溝通的對話知識和旨在解放的批判性知識;以這三種知識旨趣為基礎,哈貝馬斯提出了社會科學的三種研究路徑,即經驗性與分析性的研究路徑、歷史性與詮釋性的研究路徑和批判取向的研究路徑。(J. Habermas,1968)筆者認為,這三種研究路徑均適于華人本土傳播研究。如果我們對哈貝馬斯提出的三種社會科學研究路徑予以簡化,可將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路徑歸納為兩種主要路徑:其一,將植根于華人社會文化土壤的傳播思想、觀念、智慧、經驗、知識按照一定的范式使之理論化、體系化(這涵蓋了哈貝馬斯所言之經驗性與分析性的研究路徑、歷史性與詮釋性的研究路徑);其二,根據(jù)中國的國情,將產生于西方,并得到比其他國家更快發(fā)展的西方傳播學理論,通過引進、消化、改造、創(chuàng)新,使之與東方歷史傳統(tǒng)、社會文化、本土實踐科學融合,成為適合東方文化環(huán)境的傳播理論(這在實質上包含了詮釋性的研究路徑和批判取向的研究路徑),通過兩個層面的努力,最終建立一個區(qū)域性的華夏傳播學流派,建構基于東方社會文化土壤的、具有東方特色的傳播學理論體系。簡言之,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應該走理論原創(chuàng)與借鑒、融合并舉之路。而這兩類傳播學研究路徑必須建立在對傳播理論發(fā)展的反思之上,這種對理論發(fā)展的反思包括對內和對外兩個維度。因此,我們應將理論發(fā)展的反思性(reflexivity)作為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學術起點和研究基礎。

傳播學本土化研究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本土化代表了傳播學研究中的一種反思取向。作為一種本土化研究取向,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研究的一個基本特征便是其反思性。華人傳播理論研究的反思性應該包括如下內涵:從歷史、文化的視角對傳播學的發(fā)展進行思考,把傳播學的發(fā)展與本土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背景聯(lián)系起來,在“社會—文化框架”下對已有的傳播學理論成果在反思的取向中進行分析。這種反思性主要體現(xiàn)在對西方傳播學理論普適性的反思和對本土傳播學發(fā)展的反思。

1. 外向反思維度:西方傳播學理論是否具有普適性?

普適性是包括傳播學在內的一切學科理論所追求的“理想”。[1]傳播現(xiàn)象是人類文明中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我們必須承認人類的傳播活動、傳播現(xiàn)象具有一些普遍適用的、共性的理論與規(guī)律。多數(shù)歐美傳播學研究者在主觀上并沒有將自己的研究刻意局限在歐美區(qū)域,他們也希望得到具有普適性的傳播理論體系。但是,由于“西方中心論”的根深蒂固的影響,使得歐美傳播學研究者自覺或不自覺地將傳播學理論的建構基于西方傳播現(xiàn)象之上,具有較為濃厚的西方色彩。[2]其研究成果對于歐美以外的地區(qū)或國家,尤其是對于與歐美的文化具有較大異質性的地區(qū)或國家而言,未必具有普適性,其研究結論的解釋力也因此受到一定的限制。如有的學者所言,西方學科范疇是對應人類“認知”的目標而建立起來的,而中國傳統(tǒng)的學術分類體系則是服務于人格的成長和人生的終極關懷等實用的需要而建立起來的,前者所遵從的是一種“知”的邏輯,而后者遵從的是一種“行”的邏輯。(趙旭東,1999)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里面,并不存在西方定義的“理論”。(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正是由于這種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傳播學理論在面對華人社會及其傳播現(xiàn)象時注定會出現(xiàn)一些“解讀障礙”和“話語阻斷”。當然,以長遠觀點視之,傳播學本土化和傳播學普適性“理想”之間并不存在根本沖突,經由本土傳播研究獲得對不同文化特質的傳播現(xiàn)象的認識,是最終建構具有普適性的傳播學理論的重要基礎。

知識社會學、科學哲學領域的理論觀點在我們探討傳播學“普適性”命題時具有重要的參照價值。在社會學理論的發(fā)展中,有關知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地位,與此相應,知識社會學得以發(fā)展、興盛,且形成了該領域的一些學術流派,如知識社會學的愛丁堡學派、巴黎學派。許多知識社會學的理論家強調,知識是社會建構的。知識社會學愛丁堡學派的代表學者巴里巴恩斯(Barry Barnes)就這樣認為:像其他任何知識一樣,科學知識也是受社會文化因素影響的;即使是純粹的對事實的描述,由于在這一過程中,人們往往要借助信念來處理自己的知覺,因而這種描述也是受一定的理論或文化制約的;描述要訴諸語言,而任何術語只有在一定的語境中才會有意義,這種語境只能是由群體共享的語境。(Barry Barnes,1980/2001)巴恩斯指出:“事實是被集體界定的;任何知識體系由于其制度特征,必然只包含集體認可的陳述?!盵3]巴恩斯的看法與美國科學哲學家N. R. 漢森的觀察滲透理論的觀點頗為相似。漢森認為觀察是一個有理性因素滲入其間的感性反映形式。因為不同理性因素對觀察的影響,所以使不同的個體對同一事件的觀察很不一樣。(N. R. 漢森,1988)換言之,純客觀的觀察事實是不存在的,觀察中總是滲透著理論,滲透著觀察者的理解。觀察滲透理論并不意味著觀察不能解決任何科學問題,而只是說我們在觀察時,必須要選擇一個標準條件,只有在這個標準條件下觀察到的東西,才是觀察對象本質的屬性,而在任何非標準條件下所作的觀察都是觀察對象非本質的屬性。

如果對華人本土傳播理論所依憑的知識社會學基礎進行考察,我們會發(fā)現(xiàn),作為一種社會科學,傳播學的理論建構不可能超越環(huán)境和文化的影響,而社會文化環(huán)境又會隨著時間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就建構傳播理論的重要基礎——傳播經驗、傳播現(xiàn)象、傳播思想、傳播觀念而言,不同社會、不同文化語境、不同時代的人具有不同的傳播思想、傳播觀念、傳播經驗,其對傳播活動、傳播現(xiàn)象體認的方式和產生的信念也會不同。我們很難斷言,這其中的某一種傳播信念、傳播思想就是唯一真理或是唯一合理的。

因此,從人類傳播觀念、傳播思想、傳播經驗的多樣性來看,傳播學理論的多元化建構和發(fā)展是合理的、必然的。也正因為此,從全球范圍內的傳播理論研究現(xiàn)狀來看,傳播學的本土化具有世界性特征。例如,維莫爾迪薩納亞克、陳國明、三池賢孝等眾多具有亞洲文化背景的傳播理論研究者,從亞洲視角出發(fā),對本土傳播理論進行了可貴的探索。早在1978年,來自哲學、人類學與傳播領域的港、臺、以及美國華裔學者曾集會,探討如何發(fā)展中國傳播理論。(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1987年,D. 勞倫斯金凱德(D. Lawrence Kincaid)出版了《傳播理論:東方視角與西方視角》(Communication Theory: Eastern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1988年,維莫爾迪薩納亞克(Wimal Dissanayake)出版了《傳播理論:亞洲視角》(Communication Theory: The Asian Perspectives),這兩部專著是亞洲傳播理論研究的開創(chuàng)性著作。在中國大陸,1982年在北京召開的第一次全國性的“西方傳播學座談會”(后稱“第一次全國傳播學研討會”)確立了中國大陸傳播研究對待西方傳播學的“16字方針”,即“系統(tǒng)了解、分析研究、批判吸收、自主創(chuàng)造”。自此,傳播學的本土化成為中國大陸傳播學研究的核心課題,也是從此時開始,一批學者為推進中國本土傳播理論的發(fā)展已經或正在付出努力。

2. 內向反思維度:華人傳播研究中的“前反思性接受”[4]取向

西方傳播學理論普適性的困境所映射出的是西方以外的本土文化對西方文化霸權的一種抗拒心態(tài)。就完整的學科意義而言,傳播學是20世紀從西方傳入中國的若干“新學”之一。既然傳播學是來自西方的“舶來品”,那么它就不可避免地帶有異域文化的特質,它在與中國的現(xiàn)實對接時,就必然會有一個適應、融合的過程,這就是本土化的過程。這其間有不少主觀上的努力意圖,但總的說來,這一過程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具有其必然性。

但是,我們在自覺的傳播學本土化研究方面的力量投入還是不夠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時至今日,我們的傳播學研究仍然主要在充當西方傳播學理論的“注腳”!以中國臺灣的傳播學研究為例,1993年臺灣學者臧國仁與汪琪的“國科會”傳播學門檢討報告,1998年臺灣學者鐘蔚文與趙雅麗對于傳播學術期刊的評價報告,以及臺灣學者羅文輝在1995年和2000年的兩項研究均指出臺灣的傳播學研究中存在的一個問題:“大多數(shù)被視為理論性的研究,其實只是利用本地資料測試既有理論;所得到的結果無論是支持、或不支持這些理論,都少有進一步探討?!盵5]陳韜文教授亦認為中國的傳播研究“鮮有創(chuàng)新典范之作,在開放改革三十年后,仍然未能與世界學術平等對話”。[6]

在華人傳播學的現(xiàn)實發(fā)展中,存在著一些亟需改善的傾向:在傳播學研究中不假思索地照搬、不加具體分析地移植西方傳播學的理論和概念;一些研究者對植根于東方歷史文化土壤中的傳播思想、觀念、知識、智慧等重要資源缺乏應有的重視,甚至以反對“閉關自守”為由而對本土化研究持否定的態(tài)度;沉迷于“創(chuàng)造”新概念、追逐新理論,卻對本土傳播現(xiàn)象和傳播實踐缺乏充分的現(xiàn)實關注。就總體情況來說,華人傳播研究在世界傳播學體系中仍然處于話語權缺失的弱勢地位。而這其中的關鍵癥結在于,華人傳播學界中存在一種對待西方傳播學理論和方法“前反思性接受”的取向。這種“前反思性接受”取向具體體現(xiàn)在,一些華人傳播研究者在“西學東漸”的過程中,將西方的傳播學理論和研究方法的有效性和真理性視為理所當然,未經反思就接受下來,所從事的工作多為“知識引進”或“知識移植”,進而導致在傳播學知識生產中對西方傳播學的“路徑依賴”。如果要提升華人本土傳播研究在國際傳播學界的地位,那么就必須摒棄這種“前反思性接受”取向,自覺地對華人傳播學研究中的“路徑依賴”進行反思,在更深層次對傳播學的知識生產與再生產進行跨國界的結構性分析。

概而言之,理論發(fā)展的反思性構成了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研究的學術起點和基礎。正是在一種反思的維度中,華人傳播研究者開始擺脫對西方傳播理論的盲目崇拜,更為自信地從事創(chuàng)新性研究工作。而華人本土傳播學理論的發(fā)展,正是需要建立在這種創(chuàng)新性研究基礎之上。

二、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奮斗愿景及其主要難點

對于華人傳播學研究而言,吸納歐美傳播學的優(yōu)秀成果固然重要,但如果沒有及時、合理地將其與本土社會、文化的一些特殊性結合起來,那么有些外來的理論和概念可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難以在本土生存。因此,我們在引進西方的傳播學理論和概念時,應該注意賦予其一定的新涵義,而不能采取如前所述之“前反思性接受”取向。華人傳播研究者要想通過傳播學的本土化建設體現(xiàn)自身研究特色,取得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首先應該明晰自己基本的奮斗愿景。

1. 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奮斗愿景:創(chuàng)建體現(xiàn)本土文化特質的理論體系和學術流派

作為一種本土化的傳播理論,華人本土傳播學應當是一整套體現(xiàn)本土文化特質的理論體系,具有一些特定的內容和概念。而且通過華人傳播研究者的不懈努力,最終應能形成華夏傳播學術流派。

(1)能否建構一個規(guī)范化的、首尾一致的、能夠反映中華文化特質、歷史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實的傳播學概念、學說、方法體系,是衡量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尺。

任何一門科學,皆是遵循一定的邏輯結構建構而成的。這種邏輯結構是概念、框架、推演、判斷等要素的組合,這些要素應該能夠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在傳播學的一些重要研究領域,西方傳播學的概念和理論并不足以準確描述和解釋華人傳播活動、傳播現(xiàn)象所具有的一些特點。例如,在華人社會的傳播領域之中,“報”、“禮”、“緣”、“人情”、“面子”、“關系”等是發(fā)揮重要影響的特色概念元素。(陳國明,2006)只有從中國的客觀實際出發(fā),理性借鑒西方傳播學的概念和理論,進行創(chuàng)新、融合,從而建構若干能夠準確描述、解釋華人社會傳播現(xiàn)象的概念和理論,才能使中國傳播學真正實現(xiàn)本土化。因此,我們應該將傳播學理論中是否包含民族文化概念及此類相關概念的多少,作為衡量傳播學本土化程度的一個重要尺度。

(2)形成并擴大華夏傳播學學術流派在世界傳播學界的影響,是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研究的重要目標。

世界傳播學學術體系是由各個傳播學區(qū)域流派組合而成的,各個區(qū)域流派以其獨特的研究內容與學術風格相互之間發(fā)生影響、爭鳴、交融。如果某一國家、地區(qū)的傳播學研究在這一過程中并沒有產生什么實質性影響,則在一定程度上可說明這個國家、地區(qū)的傳播學研究還未形成自己的特定內容和風格。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傳播學研究只有重視本土化,才能更好地實現(xiàn)國際化。因此,從這一角度講,華人傳播學能否形成自己的學術流派并在世界傳播學界產生重要影響,也是衡量傳播學本土化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標準。

2. 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主要難點:“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等核心概念的邊界如何界定?

在實現(xiàn)華人傳播理論建設的奮斗愿景的過程中,存在一系列需要攻克的難關,其中首要的難題在于“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等核心概念的邊界如何界定。臺灣學者汪琪、沈清松、羅文輝在對中西文化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提出了兩點與建構華人傳播理論相關的看法:

“首先,由文化屬性的難以掌握、以及其與理論本質的矛盾來看,‘華人傳播理論’這個概念有根本的矛盾與困難存在。其次,我們不可能在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中找到現(xiàn)成的、符合社會科學研究定義的理論;我們所有的,是足以發(fā)展成理論的‘胚胎’?!盵7]

華人本土傳播研究的努力方向之一,是建構規(guī)范化的能夠反映中華文化特性、歷史傳統(tǒng)、社會現(xiàn)實的傳播學概念、學說、方法體系。而這一奮斗目標是建立在一個基本的前提假設之上,即存在一個“華人本土傳播理論”、“華人文化”的清晰邊界,在這個既定的邊界之內,每一個個體都具有近乎相同的社會文化心理和行為特性。但是在許多情境之下,這一邊界并不是十分清晰。

“華人傳播理論究竟指的是它的來源、還是文化取向?如果我們指的是代表源自華人、或華人文化、社會的理論,則我們又會遭遇另外一個問題:‘源自’是什么意思?是由華人所建構、植基于華人社會所觀察到的現(xiàn)象,抑或是取材自中華文化資產、呈現(xiàn)出分明的華人角度?前面兩個問題或許不難回答,然而卻不一定具有華人文化的特質;但即使是后者,所謂的華人角度與文化特質又是什么?”[8]

因此,建構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的一個主要難點便是如何界定“華人本土傳播理論”、“華人文化”等相關概念邊界。如果這樣的理論前提可能會受到挑戰(zhàn),我們便不得不對如下問題進行思考:華人本土傳播研究在何種條件下是有意義的?

要讓我們的研究、考察、描述經受得起挑戰(zhàn),那么明晰“華人本土傳播理論”、“華人文化”等核心概念的邊界便成為我們無法回避的首要任務。而這又必然牽涉到另一個命題:民族的本質是什么?民族的正當性何以獲得?美國學者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理論學說為我們理解民族、民族主義的來源與本質提供了重要的指引。本尼迪克特安德森以“哥白尼精神”獨辟蹊徑,從民族情感與文化根源出發(fā)探討了不同民族屬性的、全球各地的“想象的共同體”,力圖提出一個解釋上述關于民族與民族主義問題的新的理論典范。他將民族、民族屬性與民族主義視為一種“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將民族定義為“一種想象的政治共同體”。他認為這些“想象的共同體”的形成主要取決于以下因素:宗教信仰的領土化、古典王朝家族的衰微、時間觀念的改變、資本主義與印刷術之間的交互作用、國家方言的發(fā)展等。(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05)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觀點為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提供的啟示正在于:建構華人本土傳播理論,有必要對華人傳播行為、傳播觀念、傳播思想賴以存在的社會心理、文化傳統(tǒng)的變遷軌跡和本質屬性進行深刻考察,進而在此基礎上科學界定“華人本土傳播理論”的邊界。這一工作具有一定的難度,但從另一方面也說明,華人傳播學研究發(fā)展的空間是很大的,足以讓研究者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才智。當然,這也需要華人傳播研究者加以更多的重視、更大的投入,使用更為科學、合理的方法和工具。

三、華人本土傳播研究與傳播學國際化是否對立沖突?

在我們探討華人本土傳播研究時,不可避免地會涉及“傳播學國際化”這一命題。在一些學者的心目中,本土化和國際化是必然對立、沖突的,如美國學者斯圖亞特霍爾曾說:“本土和全球之間始終有一種對立,一種延續(xù)不斷的對立?!盵9]因此,一些傳播學研究者也認為,在全球經濟、社會一體化進程日益加快的宏觀背景下,傳播學研究應該突破本土的限制,不能僅僅從一個國家的經驗中汲取養(yǎng)分,追求只有某一國家特色的民族化傳播理論。誠然,這類觀點有其合理之處,但這些研究者在潛意識中將傳播學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置于不可調和的二元對立格局,這一意識是否合理有待商榷。筆者認為,傳播學的本土化和傳播學的國際化是相互區(qū)別又彼此關聯(lián)的兩個命題,二者之間的關系如一幣之兩面,是辯證統(tǒng)一的。

我們有必要對傳播學研究國際化趨勢的背景和終極目標加以考察。在社會科學發(fā)展史上,學術研究的國際化萌芽于19世紀后期,勃興于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現(xiàn)在已成為各國社會科學的一個重要發(fā)展趨勢。有學者認為,社會科學研究之所以會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出現(xiàn)跨國、跨地域、跨文化的交流與合作趨向,是基于下列主要原因:第一,現(xiàn)代世界一體化、經濟全球化以及知識信息的國際化共享和科研國際分工協(xié)作的程度加深;第二,國際社會的彼此依賴和國家、地區(qū)多邊利害關系的加深;第三,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社會科學研究亦走向高技術化,研究和解決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迫切性、實用性與有效性要求越來越高,從而使社會科學研究迅速走向產業(yè)化,而社會科學研究的產業(yè)化使社會科學界接受的跨國研究項目越來越多;第四,大量的國際性社會科學學術研究機構的出現(xiàn)。(鄭杭生,王萬俊,2000:45)這一切合力推動了社會科學研究的國際化發(fā)展潮流。這一整體環(huán)境也適于視作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發(fā)展的主要宏觀背景。

就一般意義而言,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主要目的在于:其一,加強傳播學研究成果與知識產品的跨國、跨文化傳播,使各國取得的傳播學理論、知識能夠被彼此認可;其二,增進各國傳播學研究者在學科理論、方法上的共識,促進傳播學研究在世界范圍內的規(guī)范化、標準化;三是推動各國傳播學研究者對一些具有國際性和普遍意義的重大議題(如國際傳播政治經濟格局與新秩序、非傳統(tǒng)安全與危機傳播)給予關注和研究,促進學科的整體發(fā)展。從發(fā)展形式上看,傳播學研究國際化的形式是多樣化的,如開展跨國合作研究,建立國際性的傳播研究機構、團隊,運作國際性的學術刊物或網絡交流平臺,實施國際性的學術信息資源共享,舉辦國際性的學術會議,研究人員的國際性互派、互訪,等等。華人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步伐正日漸加快,華人傳播學研究人員已經越來越多地走向世界,承擔著對外傳播中華文明、交流傳播學理論研究成果的重任。應該說,華人傳播學研究的國際化是取得了一定成績的。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包括中國在內的后發(fā)國家(地區(qū))的傳播學研究成果的國際化程度并不高。通常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某一門學科是否真正達成國際化,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是看這個學科的研究者在國際性的重要學術期刊上的數(shù)量。而華人傳播學研究者在國際性的傳播學重要學術期刊上的數(shù)量還偏少。(金兼斌,2008;李喜根,2008)

作為傳播學研究發(fā)展的兩個重要趨向,本土化與國際化是存在區(qū)別的。一方面,傳播學本土化的主要目標在于增加傳播學對本土傳播現(xiàn)象的認識和對本土傳播經驗、傳播思想的總結,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傳播學理論與方法;而傳播學國際化的基本目的在于加強傳播學理論、知識的跨國、跨文化傳播、交流、共享和彼此之間的認可,最終增進不同地域的傳播學研究在理論、方法上的共識。但傳播學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決不應是相互排斥的,而是互為前提、互為補充的。華人傳播學研究既要強調本土化,也要堅持國際化,因為只強調本土化而忽視國際化,勢必會影響華人傳播研究的國際交流與協(xié)作,最終導致華人傳播研究步入封閉的死胡同;另一方面,片面強調國際化,而輕視本土化,又會使華人傳播理論失去生長、發(fā)展的最佳土壤,逐漸喪失自己的特色。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處理傳播學本土化和國際化的關系呢?筆者認為:

1. 只有充分認識“國際化”,才有可能實現(xiàn)“本土化”

國際化主要意指相互了解、學習、吸收和借鑒,增進交流和協(xié)作,而不能等同于“全盤西化”。我們必須承認,西方的傳播學研究起步早,取得了大量優(yōu)秀的理論成果,當下在世界范圍內居于強勢地位。因此,華人傳播學研究要取得實質性的創(chuàng)新并獲得與西方平等的對話權,應該以充分了解西方傳播學各流派的理論和方法為必要前提。著名美籍華裔學者杜維明先生曾說,只有先“進入”西方學者已經開拓的園地,才能了解其優(yōu)點和局限,才能“出來”加以中國化。而一開始就停佇在世界學術之門外拒絕進入的人是沒有能力談學科本土化的。(杜維明,2001)臺灣學者楊國樞和文崇一也指出,西方學者所發(fā)展的理論、方法,如能順利地適用于中國社會與中國人的研究,則不但不應該排斥,反而應該大力采用,因為這樣就不必從頭自行摸索。創(chuàng)新是不能憑空產生的,“只有對別人的研究成果了如指掌,才能真正的推陳出新,以締造超越的貢獻”。(楊國樞,文崇一,1991)

2. 只有熟悉西方傳播學的概念、理論和方法體系,才能與之進行平等的學術對話

學術研究需要秉持科學精神,既不能采取虛無主義、否定既有一切的心態(tài),也不應一味盲從。傳播學研究中亦應堅持如是態(tài)度。懷疑是科學發(fā)展之先導,是理論創(chuàng)新之開端。當然,這種科學研究的懷疑態(tài)度決不等于虛無主義。在科學史上,正是由于對已有學說產生懷疑,哥白尼、布魯諾、開普勒發(fā)動了天文學領域的革命,確立了全新的宇宙圖景;伽利略開創(chuàng)了新的物理學,牛頓開創(chuàng)了新的力學,使整個宇宙和人間生活統(tǒng)一了起來,確立了新的科學理念。在華人傳播學研究中,如果沒有對西方已有傳播理論、方法的理性懷疑與科學批判,不了解其理論偏差乃至謬誤,對其加以證實或證偽,那么就難以有突破西方理論和方法的實質性創(chuàng)新成果產生,我們的傳播學研究仍將處于一種“注腳”地位。而這種理性的懷疑、多元的思考和平等的爭鳴,其必要前提就是深入了解西方傳播學的概念、理論、方法體系。

3. 傳播學的本土化建設,并非標新立異、刻意創(chuàng)造完全“另類”的民族主義傳播理論

來源于不同地域、國度和文化環(huán)境的傳播學理論研究成果,歸根結底是屬于世界傳播學理論體系的。正是這些在不同社會文化環(huán)境中形成的各具本土特色的傳播理論,是構成更高層次、更具普適意義、更加完整的世界傳播學理論體系的重要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華人傳播學研究只有真正實現(xiàn)了合理的本土化,才有可能真正實現(xiàn)國際化。作為一門社會科學,傳播學的理論建構受到環(huán)境和文化的影響,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不同區(qū)域的傳播學理論之間完全沒有共通之處。既然如此,在我們進行傳播學本土化的過程中,就不能不認真學習、吸收異域傳播理論研究的優(yōu)秀成果。在這個方面,我們尤其應該注意避免一切皆由自己從頭獨立打造,追求純而又純的民族主義理論的傾向,切忌以不適合國情和文化傳統(tǒng)為借口,閉關自守,固步自封,拒絕學習、吸收、借鑒外來理論的做法。即便是在歐美傳播學研究領域內部,不同的地域、國家的傳播研究的關注重點與研究方法也是各有側重,各具風格,但這并不妨礙各種區(qū)域性的傳播理論學術流派在研究取向上可以彼此學習、包容。因此,華人傳播學的本土化也應跟上時代的步伐,注意吸收、借鑒國外傳播學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

全球化環(huán)境下,資訊交流手段日益發(fā)達,既凸顯了個體力量的單薄,又為跨國、跨文化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契機和便捷的途徑。華人傳播學的發(fā)展,完全依靠獨力“重新打造”或者一味套用別人的模式都并非長久之計。華人傳播學界應該把握機遇,加強與外界交流,向西方學習仍是必要的。但這必須以對自我現(xiàn)況和需要的清醒認識及對未來走向的明確體認為前提,“亦步亦趨”、“隨波逐流”及純粹的“拿來主義”是無助于華人傳播研究發(fā)展的。

[注釋]

[1]社會科學領域是否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這一命題在科學哲學、知識社會學中已有較多探討。即便是被譽為“社會科學皇后”的經濟學,其理論和方法也存在本土化的問題,本土化和國際化更是法學領域的一個重要議題。盡管如此,受自然科學強調學科范式和研究結論客觀性、普適性的影響,普適性仍是現(xiàn)代社會科學發(fā)展所追求的重要目標。

[2]長期以來,根源于現(xiàn)代世界歷史體系邏輯的“西方中心論”和“沖擊——回應”模式在社會科學研究中占據(jù)主導地位。20世紀下半葉,否思這種觀點的潮流在西方學者和非西方學者中興起,其間提出了許多新課題、新觀點。1984年美國衛(wèi)斯理學院柯文教授的《在中國發(fā)現(xiàn)歷史》,嚴厲批判了“沖擊——回應”論和把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完全對立起來的觀點,認為中國歷史中也有走向現(xiàn)代化的積極因素。1998年美國邁阿密大學A. G弗蘭克教授出版《再現(xiàn)東方:亞洲時代的全球經濟》(中文版書名為《白銀資本》),認為1500—1800年的世界經濟中心是在亞洲,尤其是中國,此后,隨著美洲開發(fā)和白銀流動,世界經濟中心轉到西方,而到今天,又有再現(xiàn)于東方之勢。美國漢學家彭慕蘭的《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xiàn)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則認為:1800年以前是一個多元的世界,沒有一個經濟中心;只是19世紀歐洲工業(yè)化充分發(fā)展以后,一個占支配地位的西歐中心才具有了實際意義。

[3][英]巴里巴恩斯(1980/2001).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魯旭東譯).北京:東方出版社,24頁.

[4]本文在此借用了中國大陸學者鄧正來教授提出的“前反思性接受”概念,其所指為中國學界對西方社會科學的一種取向:在未經反思的情形下就將西方19世紀社會科學經由思想運動而形成的學科制度化安排作為一種當然的東西接受下來。關于這一概念的闡述可參見:鄧正來(2000).關于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47頁.

[5]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

[6]陳韜文(2008).中國傳播研究的發(fā)展困局:為什么與怎么辦.新聞大學,春季號.

[7]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

[8]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

[9]轉引自:歐陽楨.傳統(tǒng)未來的來臨:全球化的想象.王寧,薛曉源主編(1998).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70頁.

[參考文獻]

[1]J. Habermas(1968/1981).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tran. by J. Shapiro). London:Biddles Ltd.,p.308.

[2]Guo-Ming Chen & Yoshitaka Miike(2006). The Ferment and Future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in Asia:Chinese and Japanese Perspectives. China Media Research,Vol.2,No.1,1-12.

[3]Yoshitaka Miike(2007). Asian Contributions to Communication Theory:An Introduction. China Media Research,Vol.3,No.4,1-6.

[4]Ronald D. Gordon(2007). The Asian Communication Scholar of the 21st Century. China Media Research,Vol.3,No.4,50-59.

[5][英]巴里巴恩斯(1980/2001).科學知識與社會學理論(魯旭東譯).北京:東方出版社.[Barry Barnes(1980).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Sociological Theory. London:Routledge(Chinese edition translated by Lu Xudong. Beijing:Dongfang Press,2001).]

[6][美]N. R. 漢森(1958/1988).發(fā)現(xiàn)的模式:對科學的概念基礎的研究(邢新力,周沛譯).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Norwood Russell Hanson(1958).Patterns of Discovery:An Inquiry into the Conceptual Foundations of Scien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Chinese edition translated by Xing Xinli & Zhou Pei. Beijing: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Press of China,1988).]

[7][美]本尼迪克特安德森(1983/2005).想象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Benedict Anderson(1983). Imagined Communities: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London:Verso(Chinese edition translated by Wu Ruiren. Shanghai:Shanghai People Press,2005).]

[8][美]彭慕蘭(2000/2003).大分流:歐洲、中國及現(xiàn)代世界經濟的發(fā)展(史建云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Kenneth Pomeranz(2000). The Great Divergence:China,Europe,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Economy. University of Princeton Press(Chinese edition translated by Shi Jianyun. Nanjing:Jiangsu People’s Press,2003).]

[9]楊國樞,黃光國,楊中芳主編(2008).華人本土心理學.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K. S. Yang,K. K. Hwang,& C. F. Yang(Ed.).(2008).Chinese Indigenized Psychology. Chongqing: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10]黃光國(2006).儒家關系主義:文化反思與典范重建.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Kwang-Kuo Hwang(2006).Confucian Relationalism:Cultural Reflection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1]鄭杭生,王萬?。?000).二十世紀中國的社會學本土化.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Zheng Hangsheng & Wang Wanjun(2000). Indigenization of Sociology of China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Beijing:Dangjian Publishing House.]

[12]杜維明(2001).東亞價值與多元現(xiàn)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Du Weiming(2001). The East-Asian Values and Pluralistic Modernity. Beijing: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13]鄧正來(2000).關于中國社會科學的思考.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Deng Zhenglai(2000).Reflections on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Shanghai:Shanghai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14]王寧,薛曉源主編(1998).全球化與后殖民批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Wang Ning & Xue Xiaoyuan(Ed.).(1998).Globalization and Post-colonial Criticism. Beijing:Central Compilation & Translation Press.]

[15]趙晶晶編譯(2008).傳播理論的亞洲視維.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Jingjing Z. Edmondson(Ed.).(2008). Asiacentric Theories of Communication. Hangzhou:Zhejiang University Press.]

[16]邵培仁(1999).傳播學本土化研究的回顧與前瞻.杭州師范學院學報,(4),36-41.[Shao Peiren(1999).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of Indigeniz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Hangzhou Normal College,(4),36-41.]

[17]王怡紅(2008).一個傳播學本土研究規(guī)范的考量——以1982年提出的“16字方針”為例的探討.中國傳媒報告,7(1),42-54.[Wang Yihong(2008).Reflection on a Local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aradigms:Discussing on the Example of “The Principle of Sixteen Chinese Characters” Advanced in 1982. China Media Report,7(1),42-54.]

[18]汪琪,沈清松,羅文輝(2002).華人傳播理論:從頭打造或逐步融合?.新聞學研究,第70期,1-15.[Georgette Wang,Vincent Shen,& Ven-hwei Lo(2002). Chinese Communication Theory Construction:Mission Impossible?.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70),1-15.]

[19]陳韜文(2008).中國傳播研究的發(fā)展困局:為什么與怎么辦.新聞大學,春季號,1-7.[Joseph Chan(2008). Predica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 in China:Why and How to Break. Journalism Quarterly,(1),1-7.]

[20]趙旭東(1999).本土心理學的啟蒙觀:開展本土研究的一些教訓.社會理論學報,2(1),81-103.[Zhao Xudong(1999).The Enlightenment of Indigenous Psychology:Some Lessons of Indigenous Research.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2(1),81-103.]

[21]中華傳播學會(2002).中華傳播學刊之創(chuàng)刊號專題:傳播學的眾聲喧嘩.臺北:2002年6月.[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2002).Chinese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Research,No.1,Special Issue: Heteroglossia i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Taipei:June,2002.]

第3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關鍵詞 知識社會學 傳播學本土化 經典理論反思 研究新進路

2008年的傳播學理論研究焦點大都與這個年份的特別之處有關。首先,2008年時逢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因此,傳播學界在本年度對中國傳播學理論研究30年的歷史和現(xiàn)狀進行了集中的總結反思,并提出多種因應之策;其次,2008年出現(xiàn)了如冰雪災害、3·14事件、四川汶川大地震、北京奧運、毒奶粉等具有重大影響力社會事件,結合這些事件對傳播理論與實踐進行概括與總結,或針對這些特殊鮮活現(xiàn)象探討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播理論發(fā)展之路,是本年傳播學研究的另一個重要方面。

一、中國傳播學研究30年:實績、困境與反思

有多位學者撰文提到,經過30年的發(fā)展,傳播學在教育建制上已經成為國家認可的一個“學科”;如果從相應教研機構、論文著作和研究社群等“硬”指標衡量,儼然已是一門“顯學”。有學者用極其概略的方式總結了大陸傳播學研究的實績:傳播學界出版了諸多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本土教材;西方經典的引進和譯介亦頗具規(guī)模;理論方面的著論已從西方學術介紹轉入本土化應用階段;在部分領域已經產生了一些較為出色的學術成果;實證研究逐步普及,對資料及研究邏輯較為重視。

不過,和許多學者總結大小媒體30年歷程時為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呈現(xiàn)出的明顯激動與興奮相比,很多學者對中國大陸傳播學研究現(xiàn)狀并不持“自豪”和“樂觀”的態(tài)度——更有學者把自己回顧傳播學研究30年的感受形容為“一半是驚喜,一半是驚恐”——這些說法啟人深思。下面將他們的反思進路大致地分為兩類,分別加以概述。

一是通過知識社會學意義上的批判性考察,著眼于中國大陸傳播學知識的歷史建構過程及其得失。

回顧傳播學引入中國的第一個10年,批判學派的“夭折”是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有學者認為“夭折”固然和施拉姆的親身傳播、學者們原有的知識局限等有關。但更深層的原因卻是知識生態(tài)的壓力。這種知識生態(tài)直接受制于意識形態(tài)的壓力,“這種壓力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當時的傳播研究主體被迫采用雙重標準的研究策略:對外批判主義,對內行政主義?!睍r至今日,這種雙重標準的研究策略遠未絕跡。有些學者的觀察可謂犀利:“有機會的時候,中國學者能夠將批判理論運用得相當嫻熟,簡直可以說是如說家珍?!?/p>

“傳播學本土化”問題自傳播學引入時就開始困擾中國傳播研究者。有學者以反思傳播學研究為契機,轉換提問的方式,對“傳播學本土化”話語本身進行問題化。作者以受眾研究為例,從經驗的、歷史的角度對“傳播學本土化”的現(xiàn)實結果進行考察,研究結論大大挑戰(zhàn)了人們的成見:“中國的傳播研究不是沒有本土化,而是過于本土化,以至于我們要對這種以實用為主的本土化策略進行批判性反思?!痹谌绱藝乐氐谋就粱F(xiàn)實被忽視的本土化討論背后,更嚴重的是政治場域和經濟場域對學術場域的滲透,導致中國傳播研究出現(xiàn)了明顯的輕理論、重應用,輕批判、重管理的工具理性特征。造成本土化理論研究的生存空間局促的不是被整體化的“西方”或“西方傳播學理論”,恰恰是成為主導傳播研究的現(xiàn)實需要和政治潮流。

有學者認為,在諸多制約傳播學研究發(fā)展的原因中,最需要解決的,是在思維框架上如何突破功能主義傳統(tǒng)的束縛。功能主義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把“社會需要和傳媒業(yè)發(fā)展”當成一個固定不變的敘述分析框架。由此衍生出傳播領域的“社會需要論”,即把一些傳媒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和變化都視為“社會需要”,使得傳播學研究陷入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也沒有生產任何新知識產生的循環(huán)論證之中。具體到研究中,就是將本該被仔細辨析的對象類型化、對象化和角色化,似乎研究就是用材料證明某些類型的存在,而不是從類型中發(fā)現(xiàn)新的變異。功能主義思維還導致研究中出現(xiàn)了抽象的性質決定論,把研究變成貼標簽和時髦的詞匯競賽。該學者建議,要扭轉這種日漸庸俗化的研究取向需要從“功能主義向建構主義的轉化;從社會決定論向社會互動論轉化;從抽象的因果推論向具體的事實描述轉化;從事例歸納向意義解釋轉化”,在傳播學研究中時時“面向事實本身”。

有學者從學科建設的角度表達了對概念及其闡釋在傳播學研究中處于“失落”境地的擔心,提出傳播學概念和概念闡釋在中國大陸傳播學研究和教學中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學習、厘清現(xiàn)有傳播學及相關學科核心概念是所有研究者必須從事的一種“投入”(input)行為;同時,在歐美的傳播學研究受社會穩(wěn)定、制度完善、固有學科范式的影響,研究議題日趨微觀、瑣碎的背景下,處于社會轉型過程中的中國學者理應提出很多有意思、有意義的傳播學概念、問題和假設,積極參與到理論概念的建構過程中。無論是倡言“厘清”,還是字里行間包蘊的“發(fā)明”沖動,都滿含著作者對于中國大陸處于全球傳播學知識生產的終端位置的焦慮和不滿,以及建立一個自主自覺的學術共同體的熱切期盼。

有學者在整理和研究大量相關著述的基礎上,對1978-2008年間人際傳播研究的歷程進行了初步描述和分析:大陸人際傳播研究經歷了三個發(fā)展階段,以介紹西方人際傳播基本概念、理論、普遍原則和原理為主要目標的引進性研究;套用西方人際傳播學術和概念,嘗試對中國社會人際傳播現(xiàn)象、觀念與問題進行的探索性研究;伴隨中國社會轉型與變革現(xiàn)實需要,逐漸形成和擴大人際傳播研究領域的跨學科研究。。有學者從時間、理論和問題三個層面,對跨文化傳播研究的一些基本公認的研究成果和他本人認可的觀點,做了一個素描式、綱要式的總結。這些學者的主要觀點是:作為傳播學分支之一的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在20世紀80、90年代確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學者們對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一致認同,但對其理論實質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識;國內的跨文化傳播研究體現(xiàn)出一股較濃厚的理論角度而非實踐角度的問題意識;明晰語境、理論落地、理論建設和理論升級是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的幾個現(xiàn)實緊迫要求。

二是對傳播學教育和研究體制進行剖析,注目點在傳播學研究基本學術規(guī)范、學術評價標準和學術自主性建設等相關問題上。

有學者認為當前的傳播學研究存在如下缺陷:研究缺乏規(guī)范,低水平高度重復性研究,其中對政策進行詮釋的注腳式研究、實用性行政研究和論文評論化現(xiàn)象尤為嚴重;研究生力軍聰明有余,基本訓練不足;理論問題意識不強,缺乏突破性研究典范;缺乏跨學科和全球的視野。要解決以上問題,必須首先改革傳播教育,這包括研究生院課程、招生辦法和研究體制方面的改革。對此,該學者提出的操作性建議有11條之多,涉及傳播教育與研究體制等諸多方面。

在有的學者看來,對現(xiàn)行學術體制進行批判固然必要,但如果從學術共同體的角度看,首先要如布爾迪厄所提倡的那樣,將自己的思維路徑和研究活動作為分析和批判的對象。由此反思下去的一個十分觸目的問題就是“我們還太缺乏作為學者社區(qū)的‘主體性’,因此未能形成自主自覺的學術共同體”,其后果是將理論或“被某些以政治或文化資本之擁有而界定的權威所簡約或扭曲的理論”當做教條,將“某些來自他鄉(xiāng)或彼時的概念或現(xiàn)存體制權力的話語支撐當作了事實性的預設,將它們排除出了批判分析的視野,不僅自己無法對之反思,而且不容他人置疑。他們將自己當作權力的侍從和代言人而不自知,甚至以籠罩在權力的光環(huán)下而沾沾自喜?!边@意味著,學術的評判標準不應來自于“行政管理的指標”和“國家權力行使的工具”,而應當是:“是否提出了新問題,是否系統(tǒng)地考察了經驗的現(xiàn)實,是否驗證、發(fā)展或提出了理論解釋,是否展開了結合經驗觀察和理論分析的系統(tǒng)論述,是否以此論述彰顯了普適的人文精神,是否有助于我們所在的社會共同體集體的批判思考能力?!弊詈?,該學者從期刊改革等方面提出了4點建議,借此吁請學者們形成“對現(xiàn)存學術體制的有效的、建設性的抵抗”。

中國的傳播學隸屬于新聞學院的學科建制也成為很多學者關注的焦點。有學者認為,傳播學“沒有被引進到社會學領域或信息科學領域,而是投進了早已失去想象力的中國新聞學的懷抱”,使得傳播學“籠染上舊有的痼疾”。以至于讓人生出“傳播學在中國投錯了胎”0的感喟。有學者認為,在傳播學的安身立命之處,跨學科與多種理論來源,以及基于維系民主制度的目標回答社會實踐問題,從來都占據(jù)一席之地。隸屬于新聞學院學科建制的中國傳播學研究和傳播學在美國的發(fā)生發(fā)展相比,存在這些先天不足:理論層面缺乏社會理論支持;本屬于新聞學科核心的人文關懷及對終極價值的追問和批判精神嚴重缺失;傳播學術研究在尚未建構出自身價值評判標準時,就已經快速地與權力和利益結盟,研究的行政取向格外突出,理論反思嚴重不足。盡管從今天看傳播學在名分上已經獲得和新聞學平分秋色的合法性,但由于它與新聞學和中國新聞事業(yè)過于密切的關系,加上對經驗研究和文化研究兩大理論路徑本身的思想源流演變、社會政治基礎、文化價值起點的認知和理解上的局限,使得中國傳播學研究在30年的發(fā)展中,描述多過闡釋,論斷多過概念,在應用性方面的成就高過理論性。

有學者注意到,在目前傳播學研究的隊伍中,真正接受過系統(tǒng)、科學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訓練、掌握了科學研究的基本手段的學者數(shù)量不多。傳播學研究大量應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而其他學科的研究中卻很少使用目前我們的傳播學的研究成果;研究滯后于傳播技術的發(fā)展和傳播媒介的更新。該學者提出,傳播學研究要同中國的社會發(fā)展密切聯(lián)系,同時要在一般性的研究內容上超越特定政治意識形態(tài)的局限,并在研究方法上擺脫對政治的依賴,探索出本學科必需的、獨特的學術規(guī)范。傳播學雖然在1996年以后被官方以各種形式予以認可和接納,但從此以后“傳播學的學者們不得不在詮釋官方意識形態(tài)、服務當前政策等方面尋找課題、尋找經濟支持,傳播學被體制化。傳播學研究和教學中向大眾傳播媒介偏向,最終將學生的就業(yè)去向都集中在大眾傳播媒介,新聞傳播類的學生脫離了專業(yè)媒介就無法施展才能,從而造成目前就業(yè)難的現(xiàn)實。

有學者借助與相對成熟的西方傳播學教育比較,提出中國傳播學的未來發(fā)展可以歸結為三個焦點:明確傳播學教育“局外人”的視角,倡言傳播學應以批判的眼光審視媒介對受眾與社會的影響,將批判性思維作為傳播學課程的一部分,從更為本質的學術立場、觀察視角、教育目標和教育職能等層面區(qū)別和超越于新聞學;改變過去把傳播學教育狹義化為“美國大眾傳播學”的局面,增加跨學科課程比例,強化理論基礎,將傳播學的若干子領域列入專業(yè)基礎課程中;對傳播學學科建設和理論建構有更多的自覺和承擔,強調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地位。

有學者提出不應僅僅將傳播學者視為對媒介機構、組織、受眾和效果了如指掌的專業(yè)人士,而應首先將自身視為知識分子之一種。只有這樣,才能在商業(yè)化和市場化的浪潮中,“保持研究者自身的學術人格”。有學者結合自身研究經驗,對傳播學實現(xiàn)真正跨學科對話與合作的可能途徑進行了分析。盡管傳播學應是以問題為取向,不應存在跨學科對話的障礙,但目前的跨學科合作還主要依賴于研究者的興趣與同好間的合作。雖然合作可以提高研究效率,也有不錯的學術市場,但缺乏相適應的學術評價體系支持。

二、外國傳播學思想研究與再闡釋

自從德國哲學家和政治傳播家哈貝馬斯的“公共領域”引進漢語學界以來,就其對中國歷史和社會是否具有適用性和解釋力等問題展開過多次較大的爭議,其中最為激烈當數(shù)上世紀90年代被稱為“自由主義”與“新左派”的論戰(zhàn)。遺憾的是,中國傳媒學者不僅整體缺席于這場論爭,也未對涉及的傳媒議題給予必要的關注。有學者認為傳媒學者這次失語的和他們缺乏一種國家一社會關系的分析視野有關。該學者通過展現(xiàn)國家一社會關系的分析框架在中國公共領域研究中的浮現(xiàn)過程,認為對中國國家一社會關系的考察是討論公共領域和中國傳媒問題的前提和關鍵。同時,在此視角下展開的傳媒分析路徑是提升公共領域與傳媒問題研究學術品質的有效路徑,也是促進國內傳媒問題研究范式轉換的一種可能思路。作者指出,這一傳媒研究路徑的建立應擯棄功能主義的認識定勢,把握真實的國家一社會關系,理解國家、社會、市場、傳媒的復雜動態(tài)關系,以及借鑒實踐社會學的研究路徑。

互聯(lián)網的迅猛發(fā)展催生出了論壇、博客、播客等網絡新媒體,重新點燃了人們對“公共空間”這一理想社會模型的熱情。這是否將構建出新的公共空間?又將如何影響政治傳播和民主政治?有學者根據(jù)哈貝馬斯關于“公共空間”的原始:述,析出9個帶有指標意義的、理想狀態(tài)下的“公共空間”所應具有的特征。運用這一標準,作者比較衡量了近現(xiàn)代人類社會所經歷的三個媒介形態(tài)(分別為“印刷媒體公共空間”,“廣播電視公共空間”和“網絡公共空間”),發(fā)現(xiàn)支持哈貝馬斯提出“公共空間”的歐洲17和18世紀的資產階級公共空間事實上并沒有達到可以稱為一個真正“公共空間”的標準,倒是當下得到迅猛發(fā)展的“網絡公共空間”為民主政治傳播前景涂上了一層樂觀的亮色:“實際上,如果從歷史發(fā)展的縱向順序來比較,‘網絡公共空間’的出現(xiàn),與其說是傳統(tǒng)的公共空間的一次復生,不如更準確說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公共空間的誕生?!边€有學者提出新媒體尤其是自媒介的開放性、平等參與性、獨立性更強,獲取的資訊更完整,意見表達總體更趨理性和批判性,這些都為“網絡公共空間的再轉型”提供了可能。在做出比較理想化的分析之后,學者們也對“網絡公共空間”可能存在的問題作出了謹慎的提醒:“網絡公共空間”如何面對政府和利益集團越來越嚴密的管控措施?如何平衡網絡論壇上的低級非理性化傾向?如何讓娛樂強化理性、批判性的效果而不是相反?等等,這些都留待學界進一步觀察和研討。

有學者組織了關于傳播“傳遞觀”和“儀式觀”的辨析討論。傳播的傳遞觀強調訊息在空間內的傳布,以社會心理學和行為主義為基礎,目的在于實現(xiàn)對空間距離和人的控制;傳播的儀式觀不是分享信息的行為,而是共享信仰的表征,強調文化的共享,目的在于維系一個社會。儀式觀的理論創(chuàng)新之處在于:從參入者而非傳者受者角度進入問題;通過符號學理論分析傳播的文化意義;將對傳播作用的分析上升為文化層面,注重傳播對秩序的建構、對信仰的擴散,所涉及的廣度和深度都有所提高。盡管兩種傳播觀有諸如此類的差別,但二者并不是對立的,在實際研究中應根據(jù)具體情境發(fā)揮它們各自的優(yōu)長。不過,從傳遞觀曾大行其道的學術史背景和大眾傳播對現(xiàn)代社會整合作用日漸強大的現(xiàn)實需要看,儀式觀對當下的傳播學研究具有更多理論上的啟發(fā)性和開拓性,學界應投以較多的關注。

拉斯韋爾5w模式是影響經驗傳播學派的重要學說之一,但對它的形成過程進行專門研究的尚不多見。加拿大傳播學者巴克斯頓曾提出一種最新見解——這一模式的真正作者應該是約翰·馬歇爾。對此,我國有學者提出異議,認為對拉斯韋爾來說,5w模式與他早期的宣傳研究和政治思想框架中有著難分難解的關系,這些都可以在他相關著述中找到佐證。明確這一起源除了有助于澄清史實,更大的價值在于可以通過還原5w模式出現(xiàn)的語境來更準確地認知該模式的歷史對應性:這一模式和拉斯韋爾維護統(tǒng)治者利益的初衷有著密切關系,其中曾經包含的意識形態(tài)對立觀念曾在拉斯韋爾論及冷戰(zhàn)時期的傳播戰(zhàn)時閃現(xiàn)。

通過文獻分析對傳播學史成見提出商榷的還有關于拉扎斯菲爾德的研究。有學者針對批判學派對拉氏的實證效果研究“狹窄”和意識形態(tài)的保守傾向等展開辨析。細讀拉氏及其哥倫比亞學派的論述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但看到了媒介導致的受眾態(tài)度和行為的即時或短期的改變,而且關注大眾媒介可能具有的長期、甚至制度性的影響。遺憾之處在于,由于現(xiàn)實關懷的需要和方法論的影響,拉氏等人在繪制了一幅“寬地圖”之后踐行的卻是“窄操作”。同時,拉扎斯菲爾德所代表的效果研究雖然沒有明確提到媒介體制問題,但因此將其指責成為現(xiàn)存體制服務有些失之簡單。事實上,拉氏及其合作者很早就敏銳地觀察到了大眾媒介的產生所帶來的社會控制方式的變化,并對媒介終究是維護資本主義和消費主義的保守特征與霸權傾向進行了批判性描述。

有學者對杜威傳播思想在傳播思想史上的地位和意義進行了深入考察。杜威的傳播思想是他為新時期的進步主義確定基調的集中表現(xiàn)。在“社會有機體”思想的基礎上,杜威提出:“社會不僅是由于傳遞、傳播而得以持續(xù)存在,而且還應該說是在傳遞、傳播之中存在著。在公共(common)、共同體(community)和傳播(communication)這些詞之間的聯(lián)系不只是字面上的。人們由于共有的事物而生活在一個社會中,傳播就是人們達到共同占有事物的手段?!薄皞鞑ァ钡纳鐣嵺`意義在于共同參與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世界,它也是民主政治得以可能的重要途徑。這些極富人文色彩的論述,為庫利、米德等其他早期傳播思想家奠定了理論基礎,并為理解現(xiàn)代西方傳播思想的發(fā)展變化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

議程設置理論早在20年前就已經介紹到中國,可真正系統(tǒng)運用這一理論研究中國媒體和受眾關系的尚屬風毛麟角。有學者基于該理論的基本框架,以實證科學的研究方法,運用時間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及多元回歸模型檢驗了媒體議程、媒體接觸對公眾議程的影響,證實或部分證實了“接觸媒體程度高的公眾,對各議題的關注程度也高,兩者正相關”等三項假設。媒介組織是新聞生產的主要場所,但傳播學界很少涉及媒介組織的內部傳播及其影響。有學者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上海和新加坡兩地6家報紙組織的內部傳播情況進行了探索性研究,并對獲取的有關媒介組織傳播基本狀況及其與新聞生產關系的經驗資料進行初步分析,為日后深入理解媒介組織新聞生產過程提供了參照。

三、傳播學理論研究的新進路

有學者從傳播研究的對象、方法和成果三個方面,分析了傳播學研究兩大流派——經驗學派和批判學派——在對一些關鍵問題認識上的“二元對立”,提出要對“客觀性”進行重新界定。該學者從本體論的角度分析了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對象,無論是傳統(tǒng)學派還是批判學派,他們用來檢驗科學理論或假說的事實只能是“經驗事實”,也只能在認識活動從“經驗事實”出發(fā)去建構傳播學理論。問題的復雜性在于,在經驗社會事實中,還包容著一種構成社會事實并反映到經驗社會事實之中的“客體意識”。經驗學派反復強調的研究“客觀性”,實際上就是經驗社會事實中的“客體意識”。至此,傳播學兩大學派爭論的實質點之一——“研究對象是否是客觀的”和“研究者能否做到客觀”的問題,已經在“客觀事實”與“經驗事實”的概念的建立中得到了解答,而所謂“客觀性”原則成了在獲得“經驗事實”中如何體現(xiàn)“客觀意識”的問題。該學者主張,傳播學研究與其糾纏于用“說明”的方法還是“理解”的方法,不如將問題具體化為“在傳播學研究中,在什么樣的情況下研究者的主觀因素可以忽略不計,而著重運用說明方法研究問題”、“在什么條件下主觀因素對認識過程的影響必須要加以考慮。因而著重運用理解的方法更恰當”。至于傳播學理論,盡管它未必見得就是“真理”。但“對事物做出解釋或分類的有用的方法或深刻的見解就是一種真理”。如此辨析的最重要啟發(fā)是,要堅持傳播學研究方法的多元化,不應用某種單一不變的方法統(tǒng)馭;同時,在傳播研究實踐中,以“以問題為中心”來選用具體的方法,而不是“以學科(派)為中心”畫地為牢。

在個體對傳播信息的微觀加工機制和研究方面,神經科學具有截止目前為止其他任何方法都難以企及的優(yōu)勢和特殊適用性。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傳播心理實驗工作室自2007年9月起,經過6個月的精心籌劃、素材準備和實驗設計,于2008年3月8-30日進行了一項關于傳播效果的erp實驗。這是中國人首次運用神經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按照嚴格的科學規(guī)范,運用腦電測量儀對有關傳播效果問題所進行的科學測定。將神經科學引入傳播研究后的研究空間很大,幾乎在傳統(tǒng)傳播學研究所有方面都能應用,包括傳播渠道研究、傳播內容研究、傳播對象研究、傳播者研究等。在二者研究結合的初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切入:媒介中的群體與個體形象建構;暴力和性等特定傳播內容的影響;媒介體驗中的情感;廣告與營銷效果;不同語境下傳播效果的比較研究等。同任一種科學手段一樣,神經科學手段本身也有難以回避的局限,盡管如此,將神經科學引入傳播學后的研究仍然非常值得學界期待。研究者提出,“一旦神經科學與傳播學經過長期深度融合并形成了特定的研究方法與話語體系時,我們有可能將這一研究領域發(fā)展為‘神經傳播學’。”

與傳統(tǒng)認識中人們知覺習慣對圖像生產的主導作用相逆,有學者通過對媒體再現(xiàn)與空間知覺的關系分析指出,當代視覺傳媒正在反向訓練(mvered discipline)著人們的場所知覺。通過分析滲透著各類影像媒體的當代城市空間的顯形方式,作者進一步論述了光學透視所固定的結構性空間如何被公共空間中各類視頻窗口解體,從而生成不均勻壓縮的、多層疊覆的,無法穩(wěn)定對焦的影像空間。最終,與幾何連續(xù)體相對應的總體場所感被與影像碎片相對應的即時場所感更新。

有學者對大眾傳播心理學領域影響頗大的“傳播的兩級效果論”提出商榷,認為盡管人內傳播是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還是能夠抽象、簡化出一種類似雞蛋結構的“蛋內傳播模式”。人體的相關組織和器官分別擔負著類似蛋殼、蛋清、蛋黃等功能,它們分工協(xié)同,對信息進行把關、整合、再生產,最終的決策信息指導人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產生的結果作為信息反饋給個體,由個體重新調整內向傳播和決策過程。對此,“傳播的兩級效果論”提出者也作出了友好的解釋和回應。

四、傳播學理論的應用:現(xiàn)實解讀

在汶川地震中,政府信息公開以及新聞的開放管理政策產生了壯觀的傳播效用,不僅保障了公民知情權,更可以成為推進公共管理和強化政府公關的重要手段。有學者綜合sars危機、阜陽手足口病到汶川地震等事件中信息公開與否的社會后果,以社會的穩(wěn)定(stability)為分析框架,從社會傳播學的角度做出如下推論:在危機事件中,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固然與其政府或部門的治理水平(governance)相關,但是信息的公開性(openness)也必然與之利害攸關;因此,政府在言行的公信力(credibility)方面的水準也應當是主要的歷史考量維度;與以上因素相反的則是危機(crisis)的程度。此假設用數(shù)學模式表達,則為:s=gxoxccri。以汶川地震中的報道“開放”所達至高度社會動員為正面范本可以發(fā)現(xiàn),這一事件中最可寶貴的傳播學宣言。是一個關于新聞媒體的開放政策。從“政府信息公開”到“新聞公開”,中國新聞公開性的轉向亦成為可能。還有學者從危機傳播的角度分析了汶川地震中政府危機管理的進步和缺憾,提出在借鑒危機傳播“西方范式”的基礎上,將危機傳播納入學術研究視野之內,建立一套符合中國國情的概念、理論和范式體系,是我國新聞傳播學界當前和今后努力的一個方向。

還有學者從汶川地震新聞報道中的經驗和啟示出發(fā),對危機傳播本身特別是信息的開放與控制之間的關系進行了理論概括。“開放”不僅是汶川地震的救災方針,而且是危機傳播的基本準則。從汶川地震的救災過程來看,“開放”應該體現(xiàn)在信息開放、媒體開放和救災開放等三個層面。不過?!伴_放”不等于放任,危機的責任主體在解決危機的過程中對有關信息管理也將圍繞這三個層面展開,這即構成了危機傳播的控制性原則。它與開放性原則的關系是:前者必須建立在后者的基礎上,開放是前提,是首要原則,在當代中國的危機傳播實踐中尤其需要加以強調,控制只能是建立在開放的基礎上必要而適度的控制。至于如何在“開放”和“控制”之間保持必要的張力和內在的統(tǒng)一,作者認為要在危機傳播的動態(tài)過程中和具體信息內容的報道程度或力度的把握中達成二者的有機結合。

汶川地震報道中多位電視臺主持人在播報地震新聞時難忍淚水的畫面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但這種傳播主體的情感介入,與人們長期以來關于傳播主體在實施大眾傳播行為時應該規(guī)避個人傾向介入的慣常認識是有沖突的。有學者通過分析提出在特定的報道情境下。傳播中的情感因素體現(xiàn)人類本質和人類普世價值,而傳播中個人體驗和共同體驗的結合,則強化了傳播效果,起到社會團結、塑造國家形象的功能。事實證明,在一定條件限定下,傳播中的情感介入不僅無害,而且有益。

第4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1 新聞學、傳播學

基于信息發(fā)展環(huán)境下,高等教育在教育改革過程中逐漸將新聞學、傳播學等內容納入到教育范圍內,且利用新聞學與傳播學間的共性引導學生在對該學科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可為重大新聞事件及世界趣聞要點展開深入的分析,達到高效率學科知識學習狀態(tài)。此外,經過大量的實踐研究表明,新聞學的發(fā)展早于傳播學,即傳播學學科是基于新聞學的基礎上不斷進步,且就此完善自身屬性、特質。但由于新聞學、傳播學在本質層面上呈現(xiàn)出差異性特征,因而二者存在著相互促進、相互互補的關系,為此,當代信息社會在發(fā)展過程中應著重深化對此特性的認知[1]。

2 傳播學與新聞學的定位

基于傳播學、新聞學定位的研究中可看出,新聞學、傳播學在發(fā)展過程中為了穩(wěn)固自身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實現(xiàn)了報學新聞學大眾傳播學傳播學的發(fā)展趨勢,但從新聞學、傳播學概念即可看出,二者間存在著相互吸取的關系,因而基于傳播學、新聞學定位的基礎上不能對其進行相互取代。此外,基于教育的角度可看出,新聞學、傳播學間存在著一定的界限。例如英國在相關領域教學過程中即將制作過程作為新聞學教學重點,而傳播學教學中更為注重對學生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因此,實現(xiàn)了對新聞學、傳播學的有效定位。但是,美國在教育活動開展過程中時常將新聞學、傳播學規(guī)劃為同一領域。繼而在此基礎上,我國相關專家學者在對其進行深入研究的過程中應注重對其展開精準的價值定位,避免科學知識交叉問題的凸顯。

3 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異質性、關聯(lián)性表現(xiàn)

3.1 研究方法

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方法的異同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傳播學者在對學科內容進行研究過程中主要崇尚對辯證邏輯方法的應用,即與傳播學形成同中求異的研究形式,同時在研究過程中逐步突破了主流傳播學思想的限制。2)歸納、演繹邏輯方法被廣泛應用于新聞學研究領域中,即其要求研究學者在學科研究過程中應充分發(fā)揮自身邏輯思維對新聞學領域知識進行探討,且通過實驗等形式對知識體系進行實證驗證,形成透徹的研究效果。3)新聞學與傳播學在研究方法的相同之處主要體現(xiàn)在二者在學科體系研究過程中均涉及到了文獻研究、階級分析等研究方法的應用,且在研究活動開展過程中從采、寫、編、評等途徑入手深化研究成果,并借助新聞媒介達到最佳的研究狀態(tài)。

3.2 學術立場

基于主流傳播學與傳播學批判學派產生的背景下引發(fā)新聞學、傳播學在學術立場層面上呈現(xiàn)出相應的差異性。即新聞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其旨在培養(yǎng)富有公共服務意識的媒體人,且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將職業(yè)技能培訓、專業(yè)倫理培訓、人文精神灌輸?shù)纫暈橹饕芯磕康模^而由此凸顯出學術立場的鮮明性。此外,主流傳播學學術立場在設定過程中強調了對政治、軍事、企業(yè)等綜合因素的考慮。例如,美國主流傳播學在學科探究過程中即將媒體企業(yè)商業(yè)廣告效果及政治競選信息的傳播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繼而與新聞學研究立場呈現(xiàn)出相應的差異性特征。另外,傳播學在立場表達過程中強調了對商業(yè)語言的套用,繼而形成了鮮明的學術立場設定,但二者在人文取向等領域研究過程中仍然存在著某些相同之處。

3.3 研究層面

新聞學與傳播學在研究層面的異同首先體現(xiàn)在新聞學領域在研究活動開展過程中將業(yè)務研究視為自身研究重點,即其傾向于對術的研究,因而要求當代學者在對新聞學內涵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基于新聞、廣電、廣告不同形態(tài)的基礎上以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探究形式來達到深入的研究目的,且將公關活動規(guī)律、廣告活動規(guī)律等內容納入到研究范圍內,形成最佳的學科研究狀態(tài)。而傳播學在知識領域研究過程中旨在探討新聞、廣電、廣告等的學理層面,即二者基于探討內容相同的基礎上采取了不同的研究視角,繼而就此呈現(xiàn)出相應的差異性特征。同時,傳播學與新聞學相比,其凸顯出概括性、指導性、抽象性的特點。因此,學者在學科知識研究過程中應注重結合其研究特性[2]。

3.4 研究對象

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新聞學、傳播學在研究對象層面的異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1)基于媒介范圍選擇的背景下,新聞學在知識領域研究過程中強調了對新聞媒介的運用,即將廣播、電視、互聯(lián)網、報紙等作為自身信息傳播的主要途徑,且就此為受眾搭建良好的信息平臺,便于其及時了解到全世界重大新聞事件。而傳播學在發(fā)展過程中將大眾傳播媒介作為自身媒介范圍,即借助電影、書籍等達到信息傳播目的。2)在研究內容層面上新聞學在學科研究過程中將寫作、采訪、編輯等視為研究重點,而傳播學更為注重對言論、文藝等知識的灌輸,繼而導致二者在研究對象層面呈現(xiàn)出異同的特性[3]。

4 新聞學與傳播學互動方法分析

在新聞學、傳播學發(fā)展過程中為了實現(xiàn)二者間的良好互動,加快探索步伐是非常必要的。如1994年著述《新聞傳播學》、1995年《新聞傳播學原理與研究》、1997年《新聞傳播導論》等的出版均在一定程度上呈現(xiàn)了新聞學與傳播學間異同的研究,且在研究過程中明晰新聞學與傳播學的發(fā)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社會生活地進步。同時新聞傳播學概念的引進也逐步實現(xiàn)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有效互動。此外,在新聞學、傳播學研究過程中為了達成二者的互補,在新聞傳播學概念界定過程中基于新視角、新審視路徑的基礎上達到了新聞傳播過程發(fā)展目的,且通過對英文表述方法JournalismCommunication的運用開拓了學者研究視角,最終就此推動了信息社會的進一步發(fā)展。此外,就當前的現(xiàn)狀來看《新聞學》《傳播學》課程也被逐步引入到高等教育中,繼而就此實現(xiàn)了新聞學與傳播學的良好互動[4]。

5 新聞學與傳播學未來發(fā)展方向

基于新聞學與傳播學發(fā)展的背景下,其要求相關專業(yè)學者在對二者學科理論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應倡導學科間的交互學習,且利用二者優(yōu)勢達到互補的研究目的。此外,在新聞學、傳播學未來發(fā)展過程中二者將結合自身重點研究內容建構全面的發(fā)展系統(tǒng),并在系統(tǒng)優(yōu)化過程中保持自身屬性、特點,最終避免同化作用影響到自身發(fā)展成效。另外,在信息社會背景下,要求學者應結合新聞學、傳播學各自優(yōu)勢對社會發(fā)展過程中產生的重大事件展開報道及傳播行為,繼而便于受眾在信息獲取過程中可及時掌控到第一手社會新聞資訊,并對其展開傳播行為。除此之外,基于新聞學與傳播學發(fā)展過程中保障信息傳播過程中的真實性是非常必要的,因而應提高對其的重視程度[5]。

第5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關鍵詞:傳播學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

我國的傳播學是“舶來品”,從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從美國引入我國并得到極大發(fā)展。自1982年傳播學創(chuàng)始人施拉姆訪華并向中國大陸介紹這門學科之后,我國大部分傳媒類專業(yè)高校幾乎都開設了《傳播學》課程。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傳播學教學也面臨新的形勢和挑戰(zhàn),探索一條既能適應時代需求,又能適應“90后”學生特點的傳播學教學模式迫在眉睫且需與時俱進。

1、傳播學教育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首先,傳播學教育大眾傳播化導致培養(yǎng)目標不明確、課程設置不合理。傳播學教育的新聞化源于傳播學與新聞學一直以來的界限不清晰,兩者的膠著導致傳播學教育與傳統(tǒng)的新聞學教育相類似。劉海龍對目前高校中使用的傳播學教材作了如下概括:教材引進側重大眾傳播理論;泛泛的概論介紹偏多,而具有一定深度的理論考察還比較少;在理論范式的介紹方面也不夠開放,仍是客觀經驗主義范式一統(tǒng)天下的局面??傊蟊妭鞑ソ逃皇莻鞑W教育中的重要部分,大眾傳播化一方面使教育界和學生對傳播學的認知狹隘化;另一方面,大眾傳播化指導思想下的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體系則不適應學科的發(fā)展和社會的要求。

其次,由于傳播學是一門理論性課程,教師在講解時,往往流于空對空的講授,而沒有將之和現(xiàn)實尤其是中國當下的現(xiàn)實緊密結合。“在傳播學的教學中比較偏重于傳播理論,而對于應用研究重視不夠。在傳播學的理論教學中,又比較偏重于西方傳播學家特別是美國傳播學家創(chuàng)立的各個學術流派,而對于傳播學的總體理論和一般理論重視不夠。因此,學生在掌握了西方傳播學家創(chuàng)立的各個學術流派以后,并沒有很好地掌握將這些傳播理論應用到實際中去的方法?!遍L此以往,學生無疑會感到理論空虛、現(xiàn)實縹緲,漸漸就失去對這門課程的興趣。

再次,“滿堂灌”和“填鴨式”教育在傳播學教學中的滲透。傳統(tǒng)意義的傳播學課程是講授式的理論教學課程,學生在課堂上主要接受的是理論教學,可能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面學了很多類似“概念、特點、分類、意義、功能”等這樣的內容,考試也是理論考察的方式,以記憶為主,造成學生“學完就忘記了”,根本無法和實際建立聯(lián)系,更不能建立合理的實際聯(lián)想,學生感覺學習之后在工作中根本“用不上”,造成教學資源巨大的浪費,甚至是“學而無用”。

2、傳播學課程教學模式探索

我國傳播學教育經歷了從“蹣跚學步”到“自我意識”的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傳播學教育模式在逐步形成,但鑒于目前傳播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結合筆者教學實踐,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

2.1建立一套邏輯嚴密、簡潔而又科學的教學大綱和教學計劃體系

傳播學課程內容復雜,頭緒繁多,不利于學生掌握。一套好的教學計劃體系按照一定的邏輯性將課程內容分成幾大模塊,無疑有利于學生從宏觀上掌握該課程的內容。基于這個思路,一學期教學計劃可以進行整體重組、安排,將整個學期的教學工作劃分為三個板塊,即“課堂講授+課堂訓練+課外實踐”,從而力求在教學相長、教學互動中不斷提高業(yè)務教學的效果,所以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探究性學習、協(xié)作學習等現(xiàn)代教育理念在教學中凸顯得尤為重要。

2.2解決目前高校課堂教學低效的問題,一方面在于改變目前學生在教學中的被動地位,另一方面在于規(guī)避“噪音”及條件環(huán)境變化給教學帶來的難題

有學者提出,通過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來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如通過案例教學結合課堂討論的教學方法,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可改善目前教師、學生之間的不平衡,增加學生參與教學的機會和意識,緩解學生一味接受知識的習慣。因此,筆者建議師生共同參與,建立《傳播學》課程案例信息庫,將純理論的知識用具體、生動、可感的案例加以闡釋,在教學中廣泛運用案例教學法。根據(jù)教學進程,結合社會現(xiàn)實狀況,讓學生積極參與收集整理傳播案例,并在課堂上進行剖析,以加深學生對傳播學理論的理解。這種教學,改變了過去以概念、原理的抽象講授為主的傳統(tǒng)的靜態(tài)的教學模式,而是以開放的眼光,將傳播理論講授與開放的、動態(tài)的、活躍的傳播現(xiàn)象結合起來,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xiàn)實,培養(yǎng)其開放的視野,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3在《傳播學》課程教學中的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方式

多媒體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對象的特點,通過教學設計,合理選擇和運用現(xiàn)代教學媒體,并與傳統(tǒng)教學手段有機組合,共同參與教學全過程,以多種媒體信息作用于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過程結構,達到最優(yōu)化的教學效果。利用多媒體技術提供的教學信息不受時間與空間、宏觀與微觀限制的特點,根據(jù)教學需要,把教學內容涉及的事物、現(xiàn)象、過程全部再現(xiàn)于課堂,特別是結合新聞傳播、文化傳播和廣告?zhèn)鞑サ确矫娴挠跋褓Y料,通過多媒體手段動態(tài)地表現(xiàn)出來,將師生置身于同一傳播情境之中,由現(xiàn)象到本質逐步地剖析問題,使抽象的教學內容化深為淺、化難為易、化遠為近、化虛為實,更加形象化、簡單化,從而使學生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講課的內容。

第6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英國圖書館活動家麥克考文認為圖書館員的職責不是改善用戶的個性和心靈,而是最大程度地擴大他們的選擇。韓繼章和吳晞也在論文中指出“讀者平等地享用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尚未深入人心”。[1]而傳播學的融入正是要深入這種職業(yè)理性精神的探索,讓圖書館在網絡化時代,立足發(fā)展、開拓創(chuàng)新、繼續(xù)成為知識、文化和信息的中心。傳播學的奠基人施拉姆也說過一段著名的話:我們研究傳播時,我們也研究人,研究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與他們所屬的集團、組織和社會的關系;研究他們怎樣相互影響,受影響;告知他人和被他人告知;教別人和受別人教;娛樂別人和受到娛樂。要了解人類傳播,我們必須了解人是怎樣相互建立起聯(lián)系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來到一起,試圖共享某種信息,他們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由于他們的生活經驗不同,攜帶信息的標志在他們看來很可能不同。經驗愈是不同,他們理解的信息也很可能愈是不同。尊重多元和差異,學習寬容和實踐寬容是兩門學科的共同宗旨。

1知識概念以及相關關鍵詞

知識是管理和傳播的共同對象,也是管理和傳播賴以成立的基礎和材料。根據(jù)美國亞特蘭大Emory大學Goizuete商學院決策與信息分析系教授AmbitTiwana以達文波特(Davenport)和普魯薩克(Pruak)對知識的定義為基礎,提出以下定義:“知識是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語境信息、專家見解和直覺的非固定混合體,它為評價和利用新經驗與信息提供了環(huán)境和框架。它源于所知者的頭腦,并為之應用。在組織中,知識不僅常常內嵌在文件或存儲庫中,而且還存在于日?;顒印⒘鞒毯鸵?guī)范中。”[2]從另一個角度看,知識一般被分為顯性知識、隱性知識和灰色知識,按照上文麥克考文的提法,圖書館能夠提供“內嵌在文件或存儲庫”中的“完成態(tài)”的顯性知識;而對于“源于所知者的頭腦、并為之應用”的“進行態(tài)”知識,圖書館是無法提供這類服務的;灰色知識介于兩者之間,雖然有其獨特性,但如果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的問題能夠解決,灰色知識的服務就可以水到渠成了。傳播的概念和技巧在這方面與圖書館學的交流說基本一致。

從整體論角度講,知識雖然是結構化的,但是也要隨著經驗、價值、語境信息、專家見解和直覺的變化呈現(xiàn)出非固定性,無論是從知識的形態(tài),還是對知識的拓展和創(chuàng)新,都需要傳播以及傳播活動中的人的參與。如果將知識的結構性比喻成芝諾圓圈的話,圓圈的邊界就是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的起點,圓圈越大,邊界就會越長,所以學問越好的人,因為他的知識的結構與外界接觸的機會和領域更加寬泛,不懂的東西隨著圓圈的擴大而增加,人也相應地變得更加謙虛。不同的圓圈的交集,就是傳播的作用和產物,人們常常講的我有一個想法,你有一個想法,交流之后,我們每個人都會有兩個新想法的故事,其實就是傳播的機制和效果。個人要想擴展其知識總量時,知識的發(fā)展是以圓圈的邊界為起點的,而傳播所產生的交集使交流的雙方知識拓展都呈現(xiàn)出跨越式的趨勢,這種知識的遷移容易激發(fā)創(chuàng)新性的想法和主張。

信息與知識是經常一起提及的概念,有時候人們對信息和知識之間的界線并不是十分清楚,或者就是簡單地認為區(qū)別不大,可以互換。所以,當圖書館改為信息中心時,圖書館知識海洋的比喻依然被人們提起,一些學者對圖書館提供的是知識服務還是信息服務也一直在糾纏不清之中。雖然有的學者認為知識包含在信息之中,但從以上知識的定義中,知識明顯更加傾向于個體的、主觀的方面,也就是說如果經驗、價值、語境信息、專家見解和直覺沒有記憶或存儲,以至于能夠隨時取用的時候,知識并不能被稱為知識,它沒有力量。而且結構化的知識,能夠為分析、理解、應用信息提供機制和模式。其實無論是知識也好、信息也好,在沒有被人們掌握和利用之前,都是靜止在世界之中。信息更加傾向于社會化狀態(tài),尤其是網絡化社會的發(fā)展,使人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信息流動帶來的機會、挑戰(zhàn)與壓力,信息的流動過程,也可以簡單地定義為傳播,傳播和信息就如同硬幣的兩面。按照信息論的創(chuàng)立者香農的理論,所謂信息,就是可以減少或消除“不確定性”的內容,從信息流動的過程分析,一般來說信息可分為問題信息、途徑信息和地址信息,圖書館在這三個方面都提供著相應的服務功能。一些專家認為圖書館提供的不應該是知識服務,而應該是信息服務,針對這一點的討論集中在知識和信息那個更加準確和個性化的問題,但是無論知識和信息,在主客觀的本體論層面上做研究和討論,明顯是紙上談兵。由于知識和信息正在社會發(fā)展過程中起到與物質和能源同等重要的地位,并且以知識或者信息搜索為服務方向的互聯(lián)網公司正在顯示出巨大的經濟利益的誘惑,所以這些紙上談兵的引申含義有的是金錢誘惑下的難言之隱罷了?!靶畔⒒蛑R,當它不再是作為工具和實現(xiàn)其他經濟目標的手段,而是作為一種資源的概念時,它對傳統(tǒng)物理空間體系和經濟學體系同時構成了一種系統(tǒng)的架構?!保?]

知識與信息是圖書館最重要的物質基礎,圖書館一方面通過知識管理將無序狀態(tài)的知識與信息組織、協(xié)調到位,另一方面,以用戶為導向的讀者服務工作在新媒體的技術的壓力下,必須將傳統(tǒng)的讀者服務精神與傳播學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在知識傳播的領域,得到更大的收獲和啟示。沒有最終的知識傳播效果,圖書館的知識管理功能就會有被互聯(lián)網技術和新媒體技術取代的危險,而且目前這種恐慌性的不自信,已經在圖書館的館員中有所蔓延,傳播學的融入是圖書館自身發(fā)展的新的起點和定位。

2圖書館學與傳播學的融合

一般來說,能夠構成學科的三方面因素是學科的歷史、理論與實踐。歷史上看,圖書館與傳播學的關系十分具有戲劇性的場景:二戰(zhàn)期間的1942年,包括施拉姆、拉斯維爾、拉扎斯菲爾德等傳播學的前輩,每兩三天便聚集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長方形會議桌旁,研究并決定應該向美國公眾傳播什么樣的信息,以鼓舞國內的士氣。正如D·M·懷特所說:“大眾傳播研究1942年‘始于’國會圖書館”。事實上拉斯維爾的“5W”傳播模式正是在美國國會圖書館的研討班上提出來的。而如果在1943年,施拉姆接受衣阿華大學圖書館館長的位置的話,傳播學就有可能出自圖書館學和信息科學了[4]。目前,中國大學中的圖書館系有的已經和傳播學結合改名為信息傳媒學院了。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的周慶山也在給研究生上傳播學概論課程。

美國圖書館學家J·H·謝拉將“交流說”寫在他的《圖書館學引論》中,并且明確了傳播和交流過程的要素和核心,這些都與傳播學的理論有相通的意旨,從這些年的圖書館專業(yè)期刊論文中,探討傳播學與圖書館學、情報學的關系,探討圖書館傳播效果等相關論文也大量增加。但要真正在理論上達到融合的目的,還需要中國圖書館學界和業(yè)界的實踐努力。張欣毅認為“公共信息資源及其認知機制”、“公共信息文化共同體”等學科范式是圖書館學研究的新的方向和新的開始,當然這個邏輯的起點在于他把傳統(tǒng)的圖書館學看作是“充其量只是一個‘機構范式’,或言‘圖書館管理學’,它在研究對象的本體論尤其是人文本體論(社會價值本體論)建構的‘先天缺失’,使其只能解釋、回答一些屬于‘形而下之器’層面的問題,遇到像‘人文本體論轉移’、‘社會價值觀重構’、‘發(fā)展觀重構’之類的‘形而上之道’層面的問題就顯得太過蒼白無力了?!保?]

第7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關鍵詞】傳播學 教育思維 差異

傳播學是20世紀30年代以來跨學科研究的產物。美國的傳播學教科書《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以下簡稱《傳播學》)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傳播學教程》都是在學界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兩本傳播學教科書,然而對于它們的比較研究卻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筆者選取它們,從宏觀和微觀兩方面進行比較分析。

首先,筆者從這兩本書的目錄著手,作一個宏觀的比較。

1、兩本書的編排思維不同?!秱鞑W教程》在第二章中就介紹了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fā)展,編寫思路是從動物傳播到人類傳播再到人類傳播活動的歷史與發(fā)展。而在《傳播學》的目錄中,并沒有看到明顯的以歷史發(fā)展進程為思路的內容編排。不僅如此,在《傳播學教程》的目錄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章節(jié)都有“……的起源與背景”、“……的起源、形成與發(fā)展”、“……的歷史與發(fā)展”、“……的現(xiàn)實社會影響”、“……的理論與實踐意義”等字眼,而這些很明顯地通過由古至今的歷史脈絡來研究問題的標題在《傳播學》中并沒有看到,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教科書的編排思維以及每一章的寫作思維都是很清晰的。這種思維是按照歷史的發(fā)展脈絡來編撰的,是一種中國式的“史”的思維,而西方的教科書則是以有別于中國式縱向思維的橫向編排思維居多。

2、兩本書的章節(jié)內容標題的用語不同。這里的用語指的是由目錄可以看出的一個宏觀的用語特點。在《傳播學教程》中,我們可以看到絕大部分的章節(jié)都會出現(xiàn)“……的定義”、“……的特點”、“……的概念”、“……的意義與問題”、“……的應用研究及其意義”等用語,這些都是中國教科書在編寫內容時的特定用語,而在《傳播學》目錄中則沒有看到太多這樣的特定用語出現(xiàn),可以看出西方的教科書并不像中國的教科書那樣把每一章節(jié)都編寫得一目了然。

3、兩本書中關于科學方法這一內容在目錄中的編排位置不同?!秱鞑W》一書中將“大眾傳播的科學方法與模式”編排至書的第二篇也就是書的第二章,而在《傳播學教程》這本教材中則是將“傳播學調查研究方法”這一內容編排到書的最后一章也就是第十五章??梢钥闯鲈趯茖W方法這一內容的認識和重視的程度上,西方明顯更重視教育學生如何進行科學研究。

以上是筆者從目錄這一層面的比較,接下來筆者選取議程設置這一具體理論進行比較,這一理論在這兩本教科書中都有介紹。

在《傳播學》中,關于議程設置理論的介紹占據(jù)了書中245頁至269頁共25頁的篇幅,這一部分的相關小標題如下:“查普爾希爾研究”、“理論假設的先驅”、“思路的轉變”、“媒介議程與真實世界”、“夏洛特研究”、“實驗證據(jù)”、“鋪墊作用”、“總統(tǒng)的議程”、“議題的強制接觸”、“抽象的具體的議題”、“議程的偏頗”、“時滯問題”、“接觸媒介的作用”、“議程建構”、“導向的需求”、“誰來設置媒介議程”、“議程設置研究的新領域”、“議程設置研究的新發(fā)展”、“議程設置如何起作用”、“議程設置的應用”。在《傳播學教程》這本教材中,關于議程設置理論的介紹占據(jù)了書中213頁至237頁共24頁的篇幅,這一部分主要有三個相關小標題:一、“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概要及特點;二、對“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研究;三、“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意義與問題。

《傳播學》在議程設置這一章中,一開篇是這樣為讀者引入議程設置這個概念的,書中舉了一個例子:“從1986年到1989年,公眾輿論的調查顯示,美國公眾越來越關注國內的問題,而在同一期間內,非法使用人數(shù)的比例卻在穩(wěn)步下降。那么,公眾關于的這一明顯錯覺是怎樣產生的呢?這一期間,布什政府宣布發(fā)起“禁毒之戰(zhàn)”。在這段時間里,尤其是“禁毒之戰(zhàn)”臨近尾聲的時候,報刊上有關禁毒報道的數(shù)量激增。之所以會有越來越多的公眾傾向于把看作眼下國內最嚴重的社會問題,一個解釋就是,這是出于媒介的議程設置。媒介的議程設置功能就是指媒介的這樣一種能力:通過反復播出某類新聞報道,強化該話題在公眾心目中的重要程度?!倍凇秱鞑W教程》這本教材的議程設置這一章中,一開篇這樣寫到:“社會公共生活中存在著許多有待于解決的課題,例如環(huán)境保護問題、節(jié)制人口問題、體制改革問題、物價問題、下崗再就業(yè)問題等等。在眾多的課題當中,哪些是最重要、最迫切,應該作為當務之急優(yōu)先解決的?……我們對當前各項大事及其重要性的判斷究竟來自何處?對此,“議程設置功能”研究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解釋:就物理視野和活動范圍有限的一般人而論,這種關于當前大事及其重要性的認識和判斷,通常來自于大眾傳播,大眾傳播不僅是重要的信息源,而且是重要的影響源。”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教科書是通過公眾對事件的判斷有錯覺這樣的例證告訴我們,公眾的錯覺是因為媒介的議程設置在起作用,而中國的教科書則是直接告訴我們因為有了媒介的議程設置,某一事件才那么重要。

我們還可以對兩本書的相關論述做一個比較。兩本書都介紹了查普爾希爾研究,但是《傳播學》中所介紹的一些研究者關于議程設置理論的早期表述以及議程設置理論與認知心理學的不謀而合、媒介的報道并不能與事件的真實很好地吻合、學者們所進行的具體實驗過程和研究過程等等,這些內容在《傳播學教程》里沒有被提及。在兩本書關于介紹議程設置功能理論的這一主體內容中,我們可以對比看出,《傳播學教程》將議程設置理論概括為三個方面進行介紹,它們分別是:1、“議程設置功能”的作用機制趨于明確化。2、對“議題”不同類型進行較深入的研究。3、分析不同媒體“議程設置”的不同特點。在《傳播學》中,作者則是介紹了一系列的研究,以此來證實媒介在影響公眾議程方面的確有效果,并且介紹了相關實驗和實驗結果,證明是媒介在影響公眾,而不是公眾在影響媒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教科書側重于把梳理好的內容介紹給學生,而西方的教育則更側重于邏輯和推理,教育學生如何通過實驗得到結果。

通過以上比較,我們可以看出西方的傳播學教科書和中國的傳播學教科書有較大的不同,這不僅體現(xiàn)了中西方思維上的差異,也體現(xiàn)了中西方教育思想上的不同。西方教科書的信息量大,涉及到的知識面也比較廣,尤其是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yǎng),側重于實驗過程和實驗推理的介紹。而中國的教科書則是注重于理論知識的介紹,無論在教科書的編排還是寫作中都按照歷史的順序或是按類別劃分對理論知識進行介紹,便于學生快速清晰地掌握理論知識。

參考文獻

①郭慶光:《傳播學教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②[美]賽佛爾、[美]坦卡德 著,郭鎮(zhèn)之 主譯:《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第8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關鍵詞】跨文化傳播;文獻綜述;理論構建;歷史發(fā)展;學科前景

跨文化傳播指的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個體、群體或組織之間進行的交流活動。美國學者愛德華·霍爾(Edward Hall)首先提出了跨文化傳播(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相關概念。20世紀50年代創(chuàng)立了跨文化傳播學的研究。此后,美國不少大學的傳播學院系相繼開設了跨文化傳播學課程,也涌現(xiàn)出了大量經典著作,如《跨文化傳播讀本》(Larry A.Samovar and Richard E.Porter,1972)、《跨文化傳播學》(L.S.Harms,1973)、《跨文化傳播學入門》(John C.Condon and Fathi Yousef,1975)。我國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關注跨文化傳播學這一領域,早期研究重點為外語教學與文化的關系,后期擴展至傳播學的一個分支學科,旨在研究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是如何進行交流以及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化交流障礙的方法和途徑。在我國有關跨文化傳播的著作也相繼出版,如關世杰的《跨文化交流學》與《國際傳播學》,還有胡文仲的《跨文化交際學概論》。

本文將對2000年至2011年最新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進一步梳理,以理清我國跨文化傳播這一學科的發(fā)展脈絡并試圖探尋該學科未來的發(fā)展路徑。

我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現(xiàn)狀

我國跨文化傳播發(fā)展分為三個階段:(1)借鑒和初創(chuàng)期(1990-1995年)。這一階段開始引入西方跨文化傳播學的研究理論成果,多為譯著型文獻,如高一虹的《文化定型與跨文化交際悖論》、劉燕南的《跨文化傳播的差異分析與因應探討》等。(2)提升和拓展期(1996-1999年),這一階段開始對西方跨文化傳播學進行拓展,與中國實際相結合,拓寬本土跨文化傳播學的研究視野。學者從偏重語言和文化層面的關系研究轉向大眾傳媒與跨文化傳播的融合研究,代表作有胡正榮的《衛(wèi)星電視的影響與控制——一種跨文化傳播研究》、聶小華的《文化差異與傳播規(guī)范——如何把握引進電視節(jié)目跨文化交流的特性》等。(3)深化期(2000年以后),該階段以橫向拓展與學科交叉為主,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學科構建意識,大量的學科從自身的角度出發(fā)介入跨文化傳播的研究領域,包括新聞類、語言類、文學類、心理學、教育學等。國內研究者逐步認識到跨文化傳播中具體存在的誤讀與障礙性問題對中國在國際社會交流中的影響,并著重開展如何提升跨文化傳播能力的研究。如吳予敏的《跨文化傳播的研究領域與現(xiàn)實關切》、張詠華的《試析2005年中國大陸的國際傳播研究》、劉陽的《試論跨文化傳播研究的理論建構——以2000-2008年中國跨文化傳播研究為背景》、姜飛的《試析跨文化傳播中的幾個基本問題——兼與童兵先生商榷》。

本文將以2000年以后的研究成果為分析對象,著重探討大眾傳媒與跨文化傳播學的交叉與融合研究,大致可以細分為以下四類:

跨文化新聞傳播研究。此類研究成果主要對比中西方在新聞報道過程中的差異性特點,著重分析雙方在不同語境下的新聞理念、信息解讀以及寫作風格等方面的不同之處,如張大衛(wèi)的《比較新聞學:歷史、現(xiàn)狀與難題》、程曼麗的《將中國的聲音傳向世界——新華社國際新聞報道的歷史沿革探析》、單波的《淺議跨文化新聞傳播》、張昆的《國家形象傳播》、王祎的《對國家形象研究的反思》等。這些研究一致認為:意識形態(tài)與政治價值觀成為東西方在跨文化交流過程中最主要的溝通障礙,這也是導致雙方彼此誤讀甚至產生敵意的最根本要素。程曼麗教授在其文章中提出,在境外創(chuàng)建我國新聞部門駐外分社以及提高記者的英文采編能力是提升我國國際話語權的主要途徑,這將有助于國際社會傾聽來自西方世界以外的聲音,構建一種更加客觀更加平衡的信息秩序。

跨文化影視傳播研究。此類研究成果包括麻爭旗的《翻譯二度編碼論——對媒介跨文化傳播的理論與實踐之思考》、尹鴻的《中國電影與國家軟形象》、郭鎮(zhèn)之的《試論改進中國電視的國際形象》、李京盛的《電視劇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徐明華的《跨文化傳播的傳媒區(qū)域化分析》等。大量文獻均指出,我國影視節(jié)目的海外傳播一直存在明顯的“文化折扣”(cultural discount)現(xiàn)象,即我國文化產品內蘊含的東方審美和社會主義價值觀等文化信息難以被西方民族所理解和接受,直接導致我國影視節(jié)目在海外市場吸引力下降的結果。研究指出,若要促成我國影視節(jié)目“編碼”在不同文化語境中得到良好的“解碼”過程,我國影視的海外傳播必須盡量減少跨文化傳播的各種影響要素,如減少文化產品中過強的本土民族意識,弱化政治意識形態(tài),增加與其他民族文化的親和力,大量植入具有普世性的價值觀等。

第9篇:傳播學概念范文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傳播學被引入我國,而“傳播教育”這個概念大概最早出現(xiàn)在1986年。該年第1期的《國際新聞界》摘譯發(fā)表了美國卡羅萊納大學新聞系主任理查德•科爾的《美國新聞、大眾傳播教育的現(xiàn)狀》一文。1983年廈門大學廣告專業(yè)改為傳播系,這可能是國內最早以“傳播”命名的系科。此后,新成立的新聞類院系大多冠上“傳播”二字。據(jù)統(tǒng)計,從2001年教育部批準試辦傳播學本科專業(yè)到2006年4月,5年內全國共有24所院校開設了傳播學本科專業(yè)。[1]

社會發(fā)展為大學提供必要的條件,大學通過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和社會服務滿足社會的需求。這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規(guī)律之一。傳播教育就是在信息經濟初現(xiàn)端倪這一大背景下開辦和發(fā)展起來的,總體上是符合高等教育規(guī)律的。但由于它是個新事物,不少問題亟待解決,而這些問題能否有效解決事關傳播教育能否健康、持續(xù)發(fā)展。關于傳播教育的問題,筆者在許多場合發(fā)表過看法[2],也為不少同仁所贊成,但尚沒有引起足夠的注意,不少問題還有繼續(xù)惡化的趨勢。筆者不揣冒昧,再次申論之,以引起更多的關注和進一步的討論。

本文在邏輯結構上,首先從總體上概述傳播教育存在的諸多“剪不斷,理還亂”的矛盾糾葛,然后具體分析國內19所院校傳播學本科專業(yè)的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情況,比較準確地描述當前傳播教育存在的問題,進而探討造成這些問題的關鍵因素。這直接關系著如何為傳播教育定位。我們認為,要給傳播教育定位,首先要探求傳播的本質,其次是分析社會需求。為此,本文在第二部分采取溯源的方法,探求傳播的本質,進而回答傳播教育如何定位的問題,并提出傳播教育應分為傳播素質教育、專業(yè)傳播教育和學術傳播教育三個層次的設想。在對傳播素質做出界定的基礎上,本文第三部分重點闡述了進行傳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及如何開展之。傳播素質教育固然有巨大需求,但如何把這種社會需求轉化為大學里的專業(yè)教育更是我們傳播教育者要思考、解決的問題。筆者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在第四部分重點論述專業(yè)傳播教育的問題。筆者認為,傳播學術教育不是本科生階段的任務,也無法在本科階段開展,具體原因和傳播學術教育本文暫時略去不談。

一、當前傳播教育的迷思

1、傳播教育概念模糊不清

什么是傳播教育?這是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們不妨轉到問題的另一面,問一問什么不是傳播教育?如傳播學教育是不是傳播教育?新聞教育是不是傳播教育?廣告、編輯出版、公關等專業(yè)的教育是不是傳播教育?以及是不是有了建制化的專業(yè)才能稱之為傳播教育?

傳播學實是以一種學術研究為目的引入的,并不涉及傳播教育的問題。[3]這個初衷一旦與“引入傳播學改造新聞學”[4]的思潮結合起來,就更加強化了傳播學的學術色彩。當今新聞傳播學院開設的傳播學類課程,也幾乎都把傳播學作為一種理論、方法,側重其學術面向。這類“傳播教育”實為“傳播學教育”,是本文所區(qū)分的傳播教育的學術教育層次,把其作為傳播本科教育的重點不可取,也不可能。

新聞與傳播的糾纏不清直接導致我國新聞教育與傳播教育的膠著狀態(tài),再加上新聞教育從目標、課程體系和師資方面都相對成熟,它為傳播教育提供了一個參考、甚至模仿的典范,因此,傳播教育的新聞教育化在所難免。但從國際視野來看,既有傳播教育包容、甚至取代新聞教育的現(xiàn)象,也有新聞教育與傳播教育絕然分開的情況。

廣告、公關教育有較長的歷史,教育目標明確,課程體系完備,如果冠以傳播之名,這似乎可以給這類以應用為主的領域抹上不少理論色彩,但如果這類教育也劃在傳播教育的范疇之內,那傳播教育的邊界究竟在哪里?

誠然,不管是側重培養(yǎng)公眾的溝通能力,還是作為一套理論和方法,應該說“有關傳播”的教育早已有之,只是零星散布在文學、藝術、新聞教育之中而已。傳播作為一個本科專業(yè),在中國是2001年以來的事情。問題就出現(xiàn)了,到底何謂傳播教育?是“有關傳播”的教育,還是傳播學的教育?傳播教育從何事算起?只有在大學有了建制化的專業(yè)才能稱之為傳播教育嗎?更進一步問,相對封閉的系科體制能實現(xiàn)以綜合、交叉見長的傳播教育之目的嗎?

無需經過太復雜的思考,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傳播教育是一個相當模糊的概念,這就直接導致了傳播教育目標的不定和課程設置的不當。

2、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設置疑點叢生

我們檢索了19個傳播學專業(yè)(本科)[5]的相關資料,以具體分析當前傳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核心課程設置。

(1)培養(yǎng)目標尚不清晰。比較集中的方向是網絡傳播(占1/3)和媒介經營管理,影像設計制作、科技傳播、國際傳播、媒體市場調查與分析等方向均有。有近1/3的傳播學專業(yè)目標定位不清晰,但也不偏向新聞學,課程設置以“××概論”居多。培養(yǎng)目標實際上是要回答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這一根本問題,目標的混亂說明我們對究竟要通過傳播教育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還不清楚。

(2)開設傳播學專業(yè)的院校以專業(yè)院校為主(農業(yè)院校、師范院校、工程院校),也有綜合性大學。其中,有較長新聞教育歷史的學校,如復旦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中國傳媒大學,其傳播學專業(yè)設置在新聞學院。由于它們有新聞學專業(yè),因此在目標定位和課程設置上有意與新聞學“錯位”,目標相對清晰,課程也較能緊密圍繞著目標而設置。專業(yè)院校的傳播學專業(yè)多在“人文學院”,它們往往無新聞學專業(yè),傳播教育新聞教育化的傾向突出。

(3)技術應用是傳播專業(yè)的主要取向,職業(yè)教育色彩濃厚,尤其是在專業(yè)院校中,如農業(yè)院校。

(4)開設的有關傳播學的課程不能反映出傳播學的整體面貌,口語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等核心課程很少涉及。

3、關于當前傳播教育存在問題的歸納

(1)傳播教育新聞教育化。導致傳播教育新聞化的原因除了前面提到的傳播學引進的初衷外,至少還有兩個:一是師資缺乏,現(xiàn)有師資幾乎都以傳統(tǒng)新聞學為基本教育和學術背景,缺乏嚴格的傳播學系統(tǒng)訓練;二是對傳播學理解的簡單化,或者說“概論化”、“大眾傳播學化”??甲C一下我們引進的傳播學,包括不少譯作和本土研究,都有“概論化”的傾向。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口語傳播都屬于“被忽視的角落”。在“新聞學類專業(yè)畢業(yè)生供大于求”[6]的現(xiàn)實背景下,傳播教育的新聞教育化不僅滿足不了社會需求,還可能帶來更嚴重的就業(yè)壓力,前景并不看好。

(2)傳播教育簡單技術化??赡苷强吹搅诵侣剛鞑ヮ惐究粕┐笥谇蟮默F(xiàn)實,不少傳播學專業(yè)把目標瞄準了“操作性強”等實用人才的培養(yǎng),主要圍繞電視節(jié)目攝制、網絡媒體設計、開發(fā)和制作等安排課程。于是,網絡傳播方向成了目前傳播學專業(yè)的主要方向之一。網絡媒體在整個媒體格局中越來越重要的現(xiàn)實也為這一方向提供了廣闊的空間,特別是網絡編輯被正式認定為一個職業(yè)以后,還將繼續(xù)刺激更多的傳播學專業(yè)朝此轉向。問題是,簡單的技術化是否有違大學教育的初衷?它與此類培訓公司除了證書不同外還有什么區(qū)別?如果沒有,是否還有在大學這個“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研究高深學問”的場所存在的必要?不對這些問題進行思考并尋求解決之道,就會不能解決傳播學專業(yè)存在的合法性問題,一旦開始削減或合并專業(yè),就可能不復存在。這種現(xiàn)象在美國大學中已經出現(xiàn)。另外,這種取向的教育面臨師資和設備的問題。一是就目前傳播專業(yè)所屬的新聞學院或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不能保證大量精懂技術的教師;二是過大的投入目前看來還不能得到保證。最后必然導致技術教育也流于簡單化。

(3)傳播教育泛化。從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來看,不少(1/4)的傳播學專業(yè)非常泛化,至少看不出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或缺少明確的方向,課程設計上隨意性較大。主要的原因在于,這些傳播專業(yè)大多歸屬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這是大多數(shù)專業(yè)院校傳統(tǒng)意義上的文科專業(yè)的大雜燴。受此直接影響,師資力量不整,甚至出現(xiàn)誰能上什么課就安排什么課的情況。由于概論類課程難度不大,所以大量開設概論類課程。

二、傳播教育的定位

上述諸多問題反映出我們對傳播本質的不解、誤解或曲解。因此,必須從源頭上厘清傳播的本質,進而給傳播教育以定位。受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簡要述之。

1、傳播本質探求

(1)傳播是溝通?!皞鞑ァ笔菑挠⑽摹癱ommunication”一詞翻譯而來。有學者認為翻譯成“傳播”是一種誤譯?!皬恼Z言學意義上來說,美國人心目中的‘communication’,也并非是中國人心目中的‘傳播’。”[7]因為,我們理解的傳播無論如何是雙向的溝通,而“傳播”一詞從詞義來解釋可能造成單向信息、傳而不通的現(xiàn)象。

“傳播是溝通”是與“傳播是灌輸”的觀念相對應的。溝通的觀念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發(fā)展歷程――從溝通到灌輸再到溝通?!叭祟惿鐣男畔鞑セ顒映霈F(xiàn)之初,傳播是以溝通為目的的,但是進入階級社會之后,媒介被少數(shù)人所掌握,成了他們宣示思想意志、宣傳政治觀點、傳達朝綱政令的工具。”[8]隨著人的主體意識的增強和民主文明的進步,尤其是互聯(lián)網等新媒體的出現(xiàn),雙向溝通再次成為傳播的基本理念。

(2)傳播是媒介。媒介是傳播中的核心概念之一,沒有媒介,傳播行為就不會發(fā)生。從歷史上看,人類的傳播境界、傳播觀念、傳播效果直接受媒介技術的影響?!皞鞑タ萍嫉倪M步不僅決定了傳播媒介的更新,促進了傳播方式的變革,而且導致了傳播觀念的進化?!盵9]與人類傳播史上的五次革命――語言傳播、書寫傳播、印刷傳播、電子傳播、新媒體傳播相對應,傳播觀念也經歷了四次進化――從“地域”觀念到“全球觀念”、從“貴族觀念”到“全民觀念”、從“等級觀念”到“平等觀念”、從“灌輸觀念”到“溝通觀念”。[10]如今,大眾傳播媒介全面介入了現(xiàn)代人的生產、生活和生存活動,如何與媒介打交道成了擺在現(xiàn)代人面前的一個鮮活課題。

(3)傳播是整合。從最初的原始部落到現(xiàn)在繁雜的社會,社會系統(tǒng)進化的路線是從簡單到復雜,是在高度分化基礎上的高度整合。一個如此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是如何運行的?信息論的一般常識告訴我們,一個系統(tǒng)正是通過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實現(xiàn)其有目的的運動的,即信息傳播是整合社會這一大系統(tǒng)的基本機制之一。之所以說“傳播是社會得以形成的工具”[11],根本原因在于,傳播系統(tǒng)與其他社會系統(tǒng)之間有著重要的關聯(lián)??刂普摰膭?chuàng)始人維納就把傳播比作“社會這個建筑物得以粘合在一起的混凝土”。[12]社會學家勒納則把大眾傳媒比作社會變革的推進器。不僅如此,勒納通過對中東現(xiàn)代化的考察還得出如下結論:傳播體系的變動,既是整個社會體系變動的結果,又是其變動的原因。他從傳播體系的角度,把與口頭傳播體系、大眾傳播與口頭傳播混合的傳播體系、以大眾傳播為主的傳播體系相對應的社會分別定義為傳統(tǒng)型社會、過渡型社會、現(xiàn)代型社會。[13]勒納并非“傳播決定論”者。他這種分析社會的方法首先把傳播體系看成社會變動的結果,又發(fā)現(xiàn)傳播體系也是社會變動的原因。這就說明傳播的基本需求來源于社會的變動,人們有意識地改進傳播體系,結果又推動社會的變動。勒納關注傳播體系在整個社會變化過程中的作用是與其他社會子系統(tǒng)的高度相關,實際上指明了傳播的社會整合本質。

這里要指出的是,我們強調傳播是溝通,并不意味著每個具體的傳播行為都能達到理想的效果,它取決于傳播過程結構的優(yōu)化,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溝通效果。傳播科技的不斷發(fā)展使得溝通效果受技術的影響越來越小,作為傳播主體的人的素質對溝通效果的制約卻越來越大。無疑,傳播的主體和主題都是人,我們研究傳播,就是研究傳播的主體――人怎樣有效溝通的學問;我們強調傳播的本質之一是媒介,并不意味著我們把好奇的目光都會聚在媒介上。事實上,受美國實用主義傳播研究范式的影響,媒介的確成了大多數(shù)傳播研究的焦點,甚至一提到傳播,首先想到的是媒介、內容、效果等。這就人為地割裂、縮小了傳播的內涵。我們認為,傳播研究應在“人―媒介(信息)―人”的框架下開展,要看到傳播自由溝通和社會整合的功能;要透過物質層面的媒介,超越實用主義,來研究“人”的精神的自由交往活動;要研究傳播對人的意義,回到“人”這一傳播的主體和主題上來。

2、傳播教育的三個層次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傳播是每個人的基本需求,是人的基本活動之一。要有效地進行傳播活動,人必須具備一種基本素質――傳播素質。基于此,我們認為,傳播教育的基礎應該是素質教育。從作為人的基本素質的層面來看,人人不僅需要具備,而且需要提高自己的傳播素質,傳播教育要面向社會大眾的進行提高傳播素質的教育。這是傳播教育的基本點,由此向專業(yè)教育發(fā)展,再深化為學術教育。

根據(jù)以上理解,我們對傳播教育有如下三個層次的劃分:

前兩個層面的教育,在社會轉型的今天,都有巨大的需求。為此,我們提出了傳播素質和傳播素質教育的概念,并力圖把這種教育轉化為一門本科專業(yè),通過培養(yǎng)專業(yè)人才來提高全民的傳播素質。

三、關于傳播素質教育

1、什么是傳播素質?

傳播素質可以簡單概括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能力,包括表達與接受、容入與共處、組織與協(xié)調的能力[14]。傳播素質是與生俱來的傳播活動中形成與提升,它既具有整體性,又具有個體性,既包括先天成分,也有后天養(yǎng)成。所謂傳播素質教育,就是通過教育,開發(fā)先天成分,培養(yǎng)后天成分,提升人們參與傳播的綜合素質。

2、開展傳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傳播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一個人事業(yè)發(fā)展空間的大小和生活質量的好壞。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傳播素質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強調:一個人的成功,他所學的專業(yè)知識往往僅占15%,而他的交往能力卻占到了85%。如果將他所說的“交往能力”,加以合理闡釋,實際上也就是我們所強調的傳播素質。在社會急劇轉型的今天,開展傳播素質教育意義重大。

其一,滿足信息社會人們對傳播溝通的巨大需求。在信息化、市場化、一體化的今天,信息流帶動人流、資金流與物流,而這些生產要素的流動又反過來源源不斷地產出信息流,周而復始、螺旋上升。因此,不論是組織或個體,對傳播溝通均存在極大的需求。傳播科技的發(fā)展,帶來了傳播方式的不斷創(chuàng)新,向我們提出了駕馭傳播方式的挑戰(zhàn)。在這樣一個對信息高度依賴的現(xiàn)代社會,對傳播素質教育的需求自然顯得異常迫切。目前,信息技術教育已經納入到從小學到高中的教育體系中,受到了普遍重視。但是,信息技術能力僅是傳播溝通素質結構中一個組成部分,傳播溝通意識、各種傳播方式方法、傳播行為最需要的人文素質在一定意義上是傳播素質更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民主政治中的傳播溝通、市場經濟中的溝通合作與整合營銷傳播、人際生活中的情感溝通等,都無法離開傳播實施者自身的傳播素質。因此,傳播素質教育在一定意義上是與信息社會高度統(tǒng)一的,是信息社會里各種人群最普遍的需求。

其二,適應社會結構、生活形態(tài)變化的需求。在現(xiàn)代中國,由于經濟發(fā)展和時代變遷,人們所處的社會結構與生活形態(tài)相應地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如獨生子女由于沒有兄弟姐妹之間的交流與溝通,不得不較多地與自己的父輩、祖輩打交道,但他們從心理上則傾向于盡可能多地與同輩人、同齡人交往,他們對傳播素質教育提出了需求;我國人口結構中老年人的比例正快速增大,我國已步入老齡社會。他們的子女順應現(xiàn)代社會流動性增大的特點,普遍打破了“父母在,不遠游”的古訓,外出就業(yè)發(fā)展。從進入空巢家庭的50歲開始,到八九十歲的晚年,在這漫長的40年左右的時光中,老年人對傳播素質產生了巨大需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為謀生而工作的中年人往往倍顯忙碌。由于受市場經濟以商品交換為基本特征的制約,這種忙碌工作的本身,便多是借助傳播進行的,如合作傳播、營銷傳播、傳播管理等;同時,在忙碌工作之余,他們對以傳播溝通為方式的情感生活也必然產生新的需求,因此為提高工作效率與生活質量,傳播素質教育同樣為中年人所需。此外,由于人們居住條件的改善,原來大雜院式的、左鄰右舍親密接觸的光景,已被獨門獨戶的單元樓房、單純家庭的生活形態(tài)所取代,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家庭之外的傳播溝通的渴求??梢姡瑐鞑ニ刭|教育應對了如上社會結構與社會形態(tài)巨大變化而帶來的需求,對構建和諧社會具有重大意義。

3、傳播素質教育的途徑

(1)成人傳播素質教育。成人傳播素質教育,能最直接地服務社會,也能最直接地體現(xiàn)其效果,并能拉動其他各層面?zhèn)鞑ニ刭|教育的開展。此一層面的傳播素質教育,最有效的方式是編輯出版相應的閱讀材料或開設網站。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推出的“新概念傳播”叢書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2)中小學溝通素質教育。傳播素質并不是在大學階段靠幾十個課時可以養(yǎng)成的,也不能等到實踐所需時急用現(xiàn)學,而是應該通過一項系統(tǒng)的工程來實施,尤其是“從娃娃抓起”。因此,在中小學教育體系中,就應該著手實施。由于“傳播”的學理性比較濃郁,因此將傳播的精髓――“溝通”抽取出來,作為中小學素質教育內容之一,既必要又可行。因此,可將課程名稱定為《溝通常識》。其“小學版”宜以人際交往禮儀訓練為主,“中學版”則宜以組織傳播與大眾傳播為主。中小學素質教育歷來是一個人素質教育的起點,溝通素質的訓練,有望改變我國學生及成人傳播溝通素質低下的狀況。

(3)大學生傳播素質教育。由于我國中小學基本上處于封閉狀態(tài),學生與社會接觸不多。大學階段有偏向于專業(yè)教育,有限的素質教育則被縮小為人文知識傳輸。因此多數(shù)大學生對與人交往心存恐慌;更有不少大學生心理障礙嚴重,自我封閉,經受不住些許打擊。因此,對他們進行傳播素質如“人際交往”、“公共關系學”教育實有必要。不僅如此,倘若在體現(xiàn)現(xiàn)代傳播精髓的基礎上,對包括“人際交往”和“公共關系學”在內的其他各種傳播意識與能力的內容進行整合,從而形成一門嶄新的“傳播素質”課,可能更受大學生的歡迎。它應該是中小學“溝通常識”課的一個有機延伸,且又自成體系。

四、關于專業(yè)傳播教育

1、什么是專業(yè)傳播?

專業(yè)傳播教育是培養(yǎng)具有一定專業(yè)知識和較高傳播技能人才的教育,即把傳播素質作為某一專業(yè)領域基本素質的教育。它介于公眾傳播素質教育與傳播專業(yè)學術教育之間,是其他專業(yè)教育與傳播教育相結合的產物,如組織傳播、口語傳播、營銷傳播、網絡傳播、健康傳播、對外/國際傳播等。與其他兩個層次的傳播素質教育相比,專業(yè)傳播教育只適應某些專業(yè)。目前我們的廣告學專業(yè)、公共關系學可以考慮相應地向營銷傳播、組織傳播靠攏,這樣不但擴展了原有廣告等專業(yè)教育的視野,而且可以消除名稱上的混亂。

2、專業(yè)傳播教育的必要性

開展專業(yè)傳播教育的初衷是將專業(yè)教育和傳播教育結合起來,提升專業(yè)人員的溝通能力。開展專業(yè)傳播教育也是現(xiàn)代社會的基本需求。社會現(xiàn)代化的過程是一個不斷原子化的過程,職業(yè)也分越細,結構越來越復雜多樣,各個單元之間是高度松散基礎上的高度互動,其中必然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溝通。作為一個自然人,需要提高基本傳播素質;作為一個專業(yè)人,需要提高專業(yè)傳播素質。

比如作為一名記者如果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就無法接近采訪對象,即使接近了采訪對象,也不太用意把采訪向深度開掘,甚至連一些真實的消息也得不到。

再如口語表達能力,包括各種場合的演講、說明、報告、致辭、談判,是貫穿人類生活各個層面的一種活動,我們有百分之八十至九十的清醒時間,是在和他人進行各種形式的面對面溝通。然而,盡管我們都會說話,也經常說話,卻不是人人都有能力把話說好;無論在日常生活中或職場上,溝通不良一直是許多人深感困擾的問題。[14]

污染的加劇、傳染病的不時出現(xiàn)以及大量食品、衛(wèi)生安全問題一下子讓國人繃緊了健康的心弦,于是關于健康信息的傳播、保健知識的普及成了炙手可熱的領域。

另外,獄警和罪犯、醫(yī)護和病患、警察和試圖尋短見的人等之間的“非常溝通”也說明需要把傳播教育和專業(yè)教育結合起來,提高相關人員的整體溝通素質,甚至培養(yǎng)專門人才。衛(wèi)生部近日公布的一項調查結果中指出,超過半數(shù)的醫(yī)院職工認為,醫(yī)患糾紛的最主要起因是溝通不足。[15]

3、專業(yè)傳播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與課程體系

首先,傳播專業(yè)急需為上述基本傳播素質教育培養(yǎng)大量師資。師范院校在中小學傳播素質教育領域有較大優(yōu)勢,它們可以把“公共傳播”作為傳播教育的主要方向,為廣大中小學培養(yǎng)從事傳播素質教育的老師。針對大學生的傳播素質教育最好由該校新聞傳播學院承擔,這就要求相關教師必須重視傳播素質教育,同時提高自身傳播素質。

其次,傳播專業(yè)亟需為一些特殊行業(yè)培養(yǎng)專業(yè)傳播人才,如公共傳播人才、整合營銷傳播、健康傳播人才、與犯罪嫌疑人和企圖自殺者的“非常溝通”人才等,并以此為根據(jù),設置相關專業(yè)方向。專業(yè)傳播教育必須打破目前學科壁壘的阻隔,進一步將傳播教育與專業(yè)教育融合在一起,在投入與師資培養(yǎng)上下功夫。也就是說,專業(yè)傳播教育是高投入的教育,不是憑著一腔熱情、想辦就辦的。這是我們需要認真檢討和反思的。

目前,境內外的一些培養(yǎng)目標和課程設置值得借鑒。美國南加州大學傳播學院的“傳播學”專業(yè)的課程中有諸多關乎傳播素質的課程,如勸說、人際傳播、傳播與沖突、健康傳播、小群體傳播、虛擬群體傳播 、辯論與推理、辯論實驗、傳播工業(yè)的全球策略、美國媒體與娛樂產業(yè)、兒童與媒介、非語言傳播、組織中的人類與技術系統(tǒng)、競選傳播、娛樂和傳播中的倫理問題等等。[17]

我國臺灣世新大學開設有口語傳播系,其最終目標是培養(yǎng)“具備表達、思辯、人際互動、文化包容、沖突解決、領導、讀/寫等溝通能力的專業(yè)人才”,[18]其課程包括12個部分,培養(yǎng)人際溝通、領導、表達、決策、思辨、管理、文化包容等才能。開設了一批極具特色的課程,如家庭溝通、親密關系溝通、危機溝通、沖突調解、政治演講、團體溝通、健康傳播、組織傳播、政治傳播、族群關系與溝通、兩性語言溝通、說服理論、溝通規(guī)范與言論自由等。[19]

總之,我們對目前傳播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作了一番檢討和思考,并結合社會需求、境內外的經驗提出了素質、專業(yè)和學術三個層次的傳播教育設想。如果我們這樣一個設想、探索能夠被教育界所認可,那就可以改變目前傳播教育的混亂局面;如果我們的傳播素質教育設想能夠更進一步的得到全社會的認可,并且對前社會產生一種需要的張力,那么引發(fā)的效力將遠遠突破傳播學教育的本身,對我國國民素質教育是一大貢獻;如果我們的專業(yè)傳播設想能夠得以實現(xiàn),那就可以使傳播教育很好地滿足社會需求;如果我們的傳播學術教育思想能夠成立,那就可以大大提高傳播學和傳播教育在大學中的地位,促進這個學科的順利發(fā)展。

注釋: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