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大學生教育權及法律保護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教育權及法律保護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大學生教育權及法律保護分析

一、大學生教育權法律關系界定

大學生受教育權是指已經與高校建立起法律關系的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的權利,包括要求國家提供受教育機會和條件的權利,有權使用高校各種教育資源的權利。所謂法律關系是指在法律規(guī)范調整社會關系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人們之問的權利義務關系¨J,主要由主體、內容和客體三大要素構成。大學生受教育權在實現的過程中,主體問結成了具有不同內容和表現形式的各種社會關系,而其中被《憲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相關法律調整的那部分社會關系就是大學生受教育權的法律關系。根據法律關系產生的根據、執(zhí)行職能、內容、主體地位等,又可分為不同種類。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是基于公民(包含大學生)的合法行為而產生,主要是調整性的法律關系。其主體包括大學生及其他公民個體、單位組織(主要是高校)、國家(主要是政府職能部門)之問的權利義務關系,他們之間存在地位差別,形成縱向法律關系和平向法律關系。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主體較多且權利義務不一致,因而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是多向法律關系,包括大學生與其他公民個體之間的關系,大學生與單位組織之間的關系、大學生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其中大學生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是第一性的。根據調整的法律來看,受憲法以及其他教育性法律法規(guī)調整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包括憲法層次、行政法層次、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由此看出,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就是在以憲法為核心、具體的教育性法律為主體、其他相關的教育性法律規(guī)范為補充而構成的教育法律體系對大學生受教育權進行調整的過程中形成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體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包含著不同層次的法律關系??梢哉f,大學生受教育權既是憲法層次的受教育權,也是行政法和民法層次的受教育權?;诓煌瑢哟?,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內涵不一樣,其權利和義務主體不一樣,其受保護的方式也就不一樣。

二、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分析

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可以說是多重法律關系的綜合體。根據法律所屬部門確立主體間的法律關系,有利于對大學生受教育權性質和內容的把握。

(一)憲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

在人類發(fā)展史上,公民受教育權首先不是以憲法所規(guī)定的權利(基本權利)形式出現的,而是以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出現的,真正的憲法層次的受教育權是20世紀后期的產物。公民受教育權以法律規(guī)定的形式出現,最早出現在《世界人權宣言》和《經濟、社會和文化權利國際公約》中,“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高等教育應當對一切人平等開放,特別要逐漸做到免費”等。隨后,各國將一般法律層次的受教育權紛紛寫進憲法,上升到憲法層次,中國也不例外。如《憲法》第19條規(guī)定“國家發(fā)展社會主義的教育事業(yè),提高全國人民的科學文化水平。國家舉辦各種學校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發(fā)展中等教育、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發(fā)展學前教育。國家發(fā)展各種教育設施,掃除文盲,對工人、農民、國家工作人員和其他勞動者進行政治、文化、科學、技術、業(yè)務的教育,鼓勵自學成才。國家鼓勵集體經濟組織、國家企業(yè)事業(yè)組織和其他社會力量依照法律規(guī)定舉辦各種教育事業(yè)。”第46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和義務。國家培養(yǎng)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的全面發(fā)展?!笨梢钥闯觯覈鴳椃ㄋ?guī)定的公民有受教育權利,一方面體現為公民需要承擔一定的義務,如非義務教育階段享有受教育權需繳納相應的費用;另一方面體現為國家的義務,如國家有義務舉辦各類學校,提供各種教育設施和條件,鼓勵社會組織興辦學校,解決在教育領域發(fā)生的各種糾紛等。公民受教育權利,應該以國家義務為主,只有從社會、經濟、文化、政治發(fā)展的角度思考公民受教育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其充分實現。雖然我國大學生受教育權沒有在憲法條文中直接體現,但是《憲法》對公民受教育權的規(guī)定理應包含大學生的受教育權,只是主體在履行義務的量上存在差別而已,如在國家承擔教育的成本上,高等教育階段教育成本由國家和公民個人分擔。如果從法律關系性質上加以區(qū)分的話,憲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是憲法所規(guī)定的對受教育權保護的調整性法律關系;大學生和國家之間關系的實質是公民權利和國家權力的關系,在地位上不平等,是隸屬性法律關系;憲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不依賴于其他法律關系,居于支配地位,是第一性的法律關系。所以憲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具有基本性、根本性的特點,對其他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具有決定和制約作用。

(二)行政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

行政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是在教育行政法律調整大學生受教育權的過程中形成的權利義務關系,包括大學生與國家教育行政機關、高等學校之間、法律法規(guī)授權教育性社會組織之間的關系。在這些關系中大學生所享有的受教育權利表現為:有權要求義務主體如行政機關、高等學校、其他社會組織提供教育條件、設施和服務;有權要求其義務主體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其受教育權實現。行政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主要就是大學生與國家教育行政機關、與高等學校之間的法律關系,與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教育性社會組織之間的法律關系般不會對大學生的受教育權產生直接或本質的影響。根據我國憲法和組織法的規(guī)定,各級人民政府及其相關職能部門是具體管理高等教育事業(yè)的主體?!督逃ā返趌4條規(guī)定,“高等教育由國務院和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管理?!薄陡叩冉逃ā返?3、14條規(guī)定,“國務院統(tǒng)一領導和管理全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統(tǒng)籌協調本行政區(qū)域內的高等教育事業(yè),管理主要為地方培養(yǎng)人才和國務院授權管理的高等學校?!薄皣鴦赵航逃姓块T主管全國高等教育工作,管理由國務院確定的主要為全國培養(yǎng)人才的高等學校。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國務院規(guī)定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高等教育工作?!笨梢钥闯?,我國大學生享有受教育權,有權要求行政機關提供各種條件和采取各種措施予以保障。保障的主體包括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具體而言,就是由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在各自職權、責任范圍內制定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行政命令,采取行政措施,舉辦各類高等學校,保護其他社會組織舉辦高等學校的自主權,裁判高等教育領域發(fā)生的各種糾紛等。同時,此類法律關系的成立在一定程度上依賴于法律關系主體的意思表示。一方面是大學生的表示行為,由報考行為和報到注冊兩部分行為組成。大學生高考錄取前的報考行為和錄取后的報到注冊行為都取決于本人自由真實的意思表示。另一方面是教育機構的意思表示行為,由公布信息、招生、注冊等部分組成。教育機構的這些行為必須是普遍和公認的。一旦兩個方面發(fā)生作用,行政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就已形成。高等學校不屬于國家行政機關,作為行政主體在我國現行法律、法規(guī)中沒有明確的規(guī)定,但我國《高等教育法》第41條,《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第53條都對高等學校學生處分權的實施做了具體規(guī)定。由此可以判斷,高等學校在對學生實施學籍管理和處分等行為是由法律、法規(guī)授權或者是由行政規(guī)章確認的,所以高等學校是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具有行政主體資格,行使的是行政權力或公共管理權力。大學生與高等學校之間是一種特殊行政法律關系,適用我國行政法的基本原則。高等學校根據法律法規(guī)的授權和行政機關的具體安排為大學生提供具體的教育管理服務,從一定意義上講,它是大學生受教育權實現的具體保障者。只要大學生行為符合招生、報到、注冊等規(guī)定條件,就與高等學校之間形成行政法律關系,大學生可以享受高等學校提供的各種教育資源和教育服務,有權要求得到恰當的教育和公正評價等。

(三)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

大學生受教育權也表現為民法層次的權利,他有權要求有關組織和個人協助其享受受教育權。我國《高等教育法》第30條規(guī)定:“高等學校自批準設立之日起取得法人資格。高等學校的校長為高等學校的法定代表人?!薄案叩葘W校在民事活動中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責任。”《民辦教育促進法》第5條規(guī)定:“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國家保障民辦學校的辦學自主權?!币蚨?,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主要包括:大學生與公立高等學校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與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和與其他個人(組織)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在大學生與公立高等學校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中,法律關系的主體由大學生和公立高等學校組成;客體由教育性服務和服務費用組成;內容包括高等學校提供教育條件和服務的義務,以及作為受教育者的大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和交付服務費用的義務。在大學生與社會力量舉辦的高等學校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中,法律關系的主體由大學生和民辦高等學校組成;客體由教育性行為和學費組成;內容包括民辦高等學校的教育義務、獲得學費的權利、作為受教育者的大學生的受教育權利和交付學費的義務。大學生與其他組織和個人之間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主體是其他組織和個人,如大學生的監(jiān)護人(組織)、人(組織)等;客體是享受受教育權利的行為;內容包括保證大學生受教育權不被侵犯、不被剝奪,積極為大學生受教育權實現提供力所能及的各種條件。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都產生于法律關系主體的意思表示,而且這種意思表示只在很小的程度上受國家規(guī)制。民法層次的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在內容上與前兩種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相比,其內容不僅是服務有償,而且也是等價的。因而國家沒有當然的義務保證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實現。當然鑒于社會發(fā)展、教育公平,國家也會幫助大學生民法層次的受教育權實現。這種性質的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實現有賴于收取學費、服務費用和高等學校提供的教育服務等。

三、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責任及保護途徑

根據破壞法律關系的性質及所屬部門法的不同,可以將大學生受教育權缺損的法律責任分為三類:違憲責任、行政責任和民事責任?;诓煌姆韶熑慰梢圆扇〔煌?a href="http://www.mug-factory.cn/lunwen/dxsjylw/18627.html" target="_blank">法律保護方法保障大學生受教育權充分實現。違憲責任是一種特殊的法律責任,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各政黨、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和公民的言論或行為違背憲法的原則、精神和具體內容而必須承擔的相應法律責任。違憲通常是指有關侵犯憲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應該是一種直接違憲行為,即國家機關制定的某種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違反憲法的基本原則和精神,侵犯了大學生的受教育權。因此,憲法層次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充分實現,主要是要求國家立法機關根據《憲法》制定保障其權利。首先,應當根據高等教育發(fā)展趨勢,制定保障大學生受教育權充分實現所需要的法律,如鼓勵社會各種力量舉辦各類高等學校的法律、加大教育投入的促進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法律等。其次,應當根據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內容層次,制定不同的保障性法律,如學校采取強制退學等剝奪大學生受教育權的行為,應當適用法律保留原則,即由立法者以法律規(guī)定;對于一般的間接影響大學生受教育權的行為,法律法規(guī)可以授權行政機關或學校制定更加細致、更切合實際的規(guī)定。第三,應當根據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實質和形式,制定相關法律,如除了保障大學生實體權利之外,還應該針對大學生受教育權的救濟做出相應規(guī)定。既要注重實體立法,又要注重程序立法。當前我國大學生受教育權缺損救濟,只在教育部頒布的效力較低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中有規(guī)定,應該提高其地位。最后,高等學校應根據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具體內容,在遵循上位法要求的情況下完善規(guī)章制度和實施細則。

行政責任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和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或者某些法律事實的出現而引起的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從我國行政法理論來看,各級政府和高等學校不履行義務,侵犯大學生受教育權,應負的法律責任是侵權責任,應當申請行政復議或提起行政訴訟予以解決,若引起財產損失的還可以要求行政賠償。就我國目前的行政救濟制度看,只對國家機關或其工作人員職務上的違法行為造成的公民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損害實施救濟。受教育權雖已被寫入有關法律,但對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實現還是缺乏切實的法律保護(救濟)途徑,建議擴充我國現行行政救濟制度的受案范圍,在行政救濟制度的原有框架下,對受教育權利受損進行救濟。首先要充分認識高等學校的法律地位。高等學校是法人,也是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如何區(qū)分其民事行為和行政行為尤為重要。根據我國《行政法》、《行政訴訟法》、《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學生管理規(guī)定》等有關規(guī)定,當高等學校對學生行使教育管理權限特別是行使處分權的時候,應該屬于行政權力或公共管理權力,若因此發(fā)生糾紛可以提起行政復議或行政訴訟。其次,要求各級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高等學校必須堅持依法行政、行政合理的原則,當大學生受教育權被侵害時,利害關系人應當依法向主管行政機關申訴請求處理,行政機關應當依法履行法定職責,切實保障大學生受教育權。第三,大學生應增強維權意識,當教育行政機關、高等學校在學籍管理、學位授予等方面侵犯大學生權利時,利害關系人可以提出行政復議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民事責任是指公民、法人、國家或者其他民事主體因為民事違法行為、違約或者特定的法律事實的出現而依法承擔的不利后果。民法層次的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受損主要由于高等學校的違約行為、其他組織和個體侵權行為引起,造成大學生人身、財產以及其他民事權利受到侵害。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主體雙方必須積極履行義務。民法層次大學生受教育權內容的復合性,要求在各個領域和過程中的義務必須認真履行,若有缺失都將阻礙其實現。因此主體必須積極履行義務和享有自身的權利,這樣才能促進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充分實現。其次,可采取民事救濟途徑予以保護,如民事調解、協商、仲裁、民事訴訟等。綜上,我國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的綜合性決定了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責任表現形式的多樣性。深入分析大學生受教育權法律關系,探究其責任缺損表現形式,提出法律保護意見,有利于大學生受教育權的充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