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淺析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析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淺析高中學生的德育教育

摘要:高中階段,學生的德育工作非常重要。德育工作,關系學生學習成敗。要做好高中德育工作,關鍵要做好德育理念,關注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完善德育評價體系,完善表彰獎勵機制,形成制度保障。

關鍵詞:德育集體活動;凝聚力;評價;手段;獎勵機制

德育是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精神品質和崇高的理想追求的標準。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應該作為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使學生以良好的心態(tài)看世界,以客觀公正的方式分析周圍的一切,這對于一個人才的培養(yǎng)尤為重要。

一、高中教學要創(chuàng)新德育理念,關注集體活動,增強班級凝聚力

創(chuàng)新是一個民族發(fā)展的不竭動力。在當前教育形式下,只有創(chuàng)新德育工作,才能適應學生和社會的發(fā)展要求。德育教育的重點是道德品質的養(yǎng)成,高中教師只有培養(yǎng)學生具備了高尚的道德品質,才能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高中教師德育工作是整個德育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用更科學有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指導德育工作,開創(chuàng)素質教育的新局面。班級就是一個整體,如果整個班級失去凝聚力的話,那么也就失去了生氣,缺乏活力的整體是不利于進步和發(fā)展的,所以說高中教師在進行德育工作的時候,要注重集體活動的開展,切實地增強班級的凝聚力,讓學生之間能夠做到互幫互助,在展現自身能力的同時也能夠互相學習,感受到集體學習的樂趣。比如,高中教師可以適當地開展一些班級辯論會,找出比較熱點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分組辯論,學生在這樣的活動中能夠感受到團隊精神和集體榮譽感,增強整體的凝聚力。班級凝聚力也是良好班風形成的前提條件,良好的班風有利于德育工作的開展,使得班級管理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

二、高中教學要完善德育評價手段,提升德育工作水平

相比較于高中的教學成績和師德水平,高中學生的德育能力和育人水平更難評價,由于缺少有效的評價和監(jiān)管,高中教師對學生的管理和德育教育積極性不高,多依靠個人內生的自覺性,導致當前學校德育育人水平參差不齊,整體水平較低。要想提高學校的德育育人水平,就必須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高中教師德育評價制度,調動起高中教師的德育工作積極性。我們初步探索從學生評價、家長社會評價和學校評價幾個方面去建立德育評價體系,評價每學期進行兩次,每一方面評價要有具體可量化的評價指標,建立起量化表。例如,學校評價方面可以從班級班風、學風的改變,班級德育活動開展的次數,開展的效果,培養(yǎng)學生獲得德育成果,等等。家長社會評價可從學生在家庭中是否主動幫父母做家務,是否孝敬老人,和睦鄰里等方面,社會方面可從是否學生是否遵守社會公德,鄉(xiāng)規(guī)民約以及是否熱心參加集體公益活動以及文明禮儀等方面。雖然評價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只要有了切實可行的評價制度和激勵措施,相信學校的德育育人水平會有整體的提高。

三、高中教學要完善表彰獎勵機制,形成制度保障

高中德育教學,既要面對現實,又要面向未來,不僅要著眼于提高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質,還要著眼于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學校應加強德育工作管理,設置領導機構,注入一定資金,建立德育檢查表彰制度,不僅要制度化,要透明、適度。表彰獎勵不僅要制度化,還要分層分級化(即校級、班級);表彰要到位,要像表彰智育素質優(yōu)異的學生那樣有聲勢,有分量?,F代德育教育工作更要求全面的素質教育,只有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敢于創(chuàng)新,才能使學校的德育工作不被落下,并保持發(fā)展,才能推進學校德育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因此,我們德育管理工作中做到方向正,目標明,方法新,措施多,持之以恒的開展,學校德育定會結出豐碩的果實。

四、高中德育教育要與家庭聯合

達到家校合作,實現共贏青少年有自身的心理發(fā)展需求,但是由于社會活動的原則不同,青少年在社會生活中處于“弱勢”,在家的行為受到家長的管制和限制,在校的行為受到高中教師的監(jiān)督。加之初中學生要應對“中考”,大多數高中教師和家長對青少年的關注點都在學業(yè)水平上,很少重視他們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即使高中教師在學校的德育工作中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傾聽學生的心事,融入到學生群體中支持他們思想和行為的獨立性并加以引導,但是學生一旦回家,將在校獲得的德育教育運用在家里,可能會適得其反。例如,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作業(yè)而家長非要監(jiān)督、學生希望幫家長處理一些家務而受到家長的斥責:“有心情幫忙做家務,還不如去學習”。學生的心理發(fā)展和道德發(fā)展受到打擊,主體性地位被剝奪,德育教育效果難以保持。因此,建議高中教師在尊重學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體性同時,將這種德育教育思想傳輸給學生的家長,力求學生無論是在校還是在家,所處的德育教育環(huán)境都是一致的;學生的心理發(fā)展需要和道德表現能夠得到高中教師和家長的一致認同和支持,只有這樣,學生的德育教育主體地位才能展現,德育發(fā)展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夠得到發(fā)揮。

作者:金云云 單位:山東省昌邑市文華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