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融合教育范文

融合教育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融合教育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融合教育

第1篇:融合教育范文

融合教育強調(diào)普通學校在不影響普通學生教育的原則下,做出改革以適應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兒童,強調(diào)“有意義的融合,共同成長,主動的改變(包括教師的重新教育)”。在我國,除了特殊學校外,對殘疾學生較為普遍的安置模式是“隨班就讀”和“特殊班”,隨班就讀是在融合教育理念的指導下對特殊教育兒童的一種安置。如何做好隨班就讀生的融合教育呢?我校主要是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探索實踐。

一、加強學校的環(huán)境建設

對特殊學生的教育要走向人本化、生態(tài)化,讓特殊學生與普通學生的融合有意義,特別需要營造以人為本、以關愛為核心的校園環(huán)境。署前路小學重視校園的環(huán)境建設,改善校園的環(huán)境,重視物化環(huán)境和人際環(huán)境的整體建構。具體做法是:

1.加強學習交流,轉變教師觀念

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學校人際環(huán)境的核心,是搞好隨班就讀工作的關鍵,教師只有在不斷的學習中才能更新觀念,才能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我校從學校的實際出發(fā),從教師的需求出發(fā),制定了學習、培訓、競爭、研究的教師發(fā)展機制。

學校組織全校教師完成了心理健康C證和B證的培訓學習,還組織部分教師參加市、區(qū)級的隨班就讀工作培訓和學習,了解隨班就讀工作的發(fā)展趨勢。通過學習和培訓,教師的隨班就讀工作理論知識有了很大提高,教育觀念明顯轉變。此外,學校每學期都會邀請從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專家來校開展專題講座,教師們普遍反映這些專題內(nèi)容聽著親切、用著貼切。講座內(nèi)容不光有新理念,還有教師教學的具體實踐,全體教師能在參與講座的過程中了解隨班就讀工作的新理念,并在自己的教學工作中付諸實踐,有利于更好地搞好隨班就讀工作。

本學期,學校又組織全校教師參加了廣州市繼續(xù)教育“特殊教育導論”的學習,通過這一次系統(tǒng)而全面的學習,教師們的教育觀念有了一次更大的提升,明白了特殊學生不是沒有學習能力,只要教師選擇正確的方法教育他們,所有的學生都能學習。當然,教育特殊學生對教師、學校和家長都是極大的挑戰(zhàn),通過學習,教師們對特殊學生的身心特征與教育需求有了新的認識,也學到了一些教學策略與班級管理的辦法,提升了他們的融合教育技能。

2.開展多彩活動,形成溫馨環(huán)境

隨班就讀的學生由于自身的缺陷很容易產(chǎn)生心理障礙:自卑、膽怯、孤僻、自閉,或我行我素、破罐子破摔,甚至執(zhí)拗、偏激。教育的本質(zhì)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幫助學生健康成長,隨班就讀的融合教育要凸顯“以人為本”“以生為本”的理念來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我校注重開展多樣化的活動,為隨班就讀的學生創(chuàng)設展示的舞臺,如勞技競賽讓隨讀生郭同學大展風采;體育競賽讓隨讀生徐同學體驗成功;學校組織“踏青節(jié)”活動讓學生們一起手拉手去感受春天;爭做“環(huán)保小衛(wèi)士”活動,還有清明節(jié)掃墓、運動會、“六一”兒童節(jié)、少先隊員入隊儀式、植樹節(jié)等活動,都能讓特殊學生充分體驗校園生活,感悟集體榮譽。活動給隨班就讀生營造了一個溫馨的環(huán)境,讓他們體驗生活、增加自信、豐富內(nèi)心世界,在充滿關愛的校園里真切感受大家庭的溫暖,從而愉快地接受教育。

3.設置資源教室,建設支持性生態(tài)環(huán)境

為促進特殊學生更好地與普通學生有意義地融合、共同成長,我校把為隨班就讀生提供支持和幫助、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當作一項重要工作。在學校教室數(shù)量緊張的情況下,依然在環(huán)境方面作出了最大努力,設置了特殊教育資源教室。學校注意充分發(fā)揮資源教室的作用,彌補隨班就讀課堂教學的不足,制訂教育方案,安排好時間表,盡量滿足各類隨班就讀生的特殊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這些學生的潛能,幫助他們健康成長,為建設隨班就讀支持性生態(tài)環(huán)境打下了基礎。

二、加強班級環(huán)境建設

班級是學生成長的搖籃,不論普通學生還是特殊學生,班級都要為他們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最佳的環(huán)境,因此,加強班級管理的教育環(huán)境建設是幫助隨班就讀學生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方面。那么,如何加強班級管理,為隨班就讀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呢?學校的措施如下:

1.創(chuàng)設健康的心理環(huán)境

心理環(huán)境主要指隨班就讀生在所處的教育環(huán)境中的人際關系,即教師與隨讀生的關系、隨讀生與其他同學之間的關系。心理環(huán)境建設主要體現(xiàn)在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游戲等活動之中。班主任從接手隨班就讀生開始,就根據(jù)隨讀生的個別差異制定合理的學習目標,實施分類教學,幫助隨班就讀生在學習活動中消除畏懼、緊張情緒,克服自卑感。如隨讀生徐同學平時沉默寡言,遇事畏縮不前,不敢嘗試,總說“我不會”“我不行”。針對他的這一特點,班主任鼓勵其他學生與班主任一起多與他交往,多為他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一旦發(fā)現(xiàn)他有困難,大家就伸出援助之手助他闖過難關,發(fā)現(xiàn)他有一點進步、取得一點成績即予以肯定,及時表揚鼓勵。漸漸地他不再自卑,樹立起了自信心,性格也變得開朗樂觀,與同學相處也很愉快,形成了良好的學習心理。

同學的關愛、團結和幫助能給隨班就讀生強烈的潛在影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成果。我們在有隨讀生的班級要求學生要尊重他們,平等對待他們,讓隨讀生能在一個得到幫助、心情舒暢的班級中愉快地學習和生活。今年,六年級隨讀生高同學生日那天,班里其他同學把備好的生日禮物送給他,小小的禮物承載著同學們的真誠與關愛,他深深地體會到了同學之間真情,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與尊重,滿懷信心地抬起頭做人,挺起胸前進。

2.創(chuàng)設和諧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師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態(tài)度直接影響著隨讀生的心態(tài),沒有教師的愛心、恒心和耐心,就沒有學生的進步,這就要求教師要關愛隨讀生,尊重、期待和信任每一位學生,憑著高度的耐心和深沉的愛心啟發(fā)學生,引導他們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知識,在愉悅的氣氛中與同學交流情感,獲取知識。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和設計教學方案時既要考慮班級的集體教學,也要兼顧隨班就讀生的個別教學與輔導,可以制訂個別教學計劃,采取集體教學為主、個別教學為輔的教學形式。例如三年級隨讀生王同學患有自閉癥,注意力無法集中,不敢大膽發(fā)言,恐懼心理比較嚴重。在教學中,教師鼓勵他勇敢地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并肯定他的回答,教師一次次的表揚和鼓勵逐漸地增強了他的自信。同時,根據(jù)對他在課堂上情緒變化情況的分析,我們又專門制訂了個性化的教學計劃,剛開始一天需要幾個小時在資源教室由資源教師單獨輔導,而一年半后的今天,只需每周3次、每次40分鐘在資源教室由資源教師單獨輔導,其他時間與同學們一起在班級上課,并積極參加各項課外活動。經(jīng)過教師們的努力,王同學的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人格也得以健康發(fā)展。

三、加強協(xié)伴環(huán)境建設

協(xié)伴,顧名思義,就是互相協(xié)作的伙伴,這里體現(xiàn)的是一種平等互助的理念。為了縮小隨班就讀生在學校、社會適應等方面與普通學生的差距,我們采用“同伴指導,互相協(xié)作”的方式,一方面,同伴與隨班生的年齡相當,心理基本處于同一發(fā)展階段,比起教師、家長而言更容易相互溝通、相互接納;另一方面,通過團結協(xié)作,建立起互相協(xié)作的伙伴關系,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提高普通生的社會責任感。我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校內(nèi)成立“愛心小伙伴”小組

我校為每位隨班就讀生專門成立“愛心小伙伴”小組,這是隨班就讀教學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小組成員分別從學習、生活等方面關心和幫助每一位隨班就讀的學生,讓隨班就讀生在與小伙伴的交流中消除孤獨、感受友愛、開闊眼界,增加接觸社會的機會,學會適應生活和社會,從而感受生活的美好?!皭坌男』锇椤币话阋孕〗M的形式展開,每組選配2~4人,選配的助學伙伴必須是品學兼優(yōu)、有熱情、有耐心的正常學生,在學習上給予幫助,包括課前幫助預習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課中幫助完成課上的練習作業(yè),課后協(xié)助完成作業(yè);在生活中加以協(xié)助,包括帶領他們積極參與各項活動,幫助行動不便的同學等。

2.社區(qū)安排“陽光玩伴”

讓特殊學生以隨班就讀的形式進入普通學校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幫助他們?nèi)谌肷鐣虼颂厥鈱W生所生活的社區(qū)也是實施融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專家對社區(qū)感的環(huán)境因素作過研究,發(fā)現(xiàn)社區(qū)感與社會認同對特殊學生的成長影響很大。Bramston曾經(jīng)研究了智障青少年社區(qū)與鄰里支持的關系,結果表明智障青少年的歸屬感得分與鄰里支持的得分成正相關,如果社區(qū)沒有給特殊學生以關懷,這些學生就容易缺乏安全感,社區(qū)感普遍較低。這個問題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學校和社會都應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

在專家研究的引領下,我校十分關心隨班就讀生的社區(qū)感與社會認同度,對每一位隨班就讀學生所生活的社區(qū)進行了調(diào)查,并與其家庭溝通,與這些特殊學生所在的社區(qū)交流合作,開展了“陽光玩伴――手拉手,我們都是好朋友”的系列活動。這些做法使特殊學生的社區(qū)感和社會認同感進一步增強,活動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第2篇:融合教育范文

隨班就讀是當今普特融合教育的主要發(fā)展方向,也是普特融合教育的有效途徑。隨班就讀的普特教育對普通學生和特殊學生的身心成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谌诤辖逃囊暯牵S班就讀的普特教育應注意心理接納、同伴作用、自助教育三個策略。

關 鍵 詞

融合教育;隨班就讀;德育策略

中圖分類號

G41

文獻編碼

A

文章編號

2095-1183(2017)07-00-02

所謂融合教育,是指在平等和不受歧視的前提下,盡可能將殘疾兒童安排在所在社區(qū)的普通學校就讀,并提供最適合其需要的支持和幫助,使不同學習風格、不同能力和背景的殘疾兒童能夠得到盡可能好的公共教育。[1]融合教育的核心是保障有質(zhì)量的教育公平;把S班就讀作為融合教育的主要發(fā)展方向,在主流教育的環(huán)境中給予特殊兒童特殊的關懷、輔導、心理咨詢;融合教育是可持續(xù)發(fā)展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2]

隨班就讀是在普通教育機構中對有特殊需要的兒童實施教育的一種形式。它有利于普及殘疾兒童義務教育,對普通學生和特殊學生的身心成長都有著積極作用,對發(fā)展我國特殊教育乃至推動整個基礎教育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基于這種認識,在普班的班級中,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三種策略實施有效德育。

一、心理接納策略

觀察發(fā)現(xiàn),隨班就讀班級中往往存在按成績好壞劃分“等次”的現(xiàn)象,因此隨班就讀生常受忽視與排斥,他們就像沒有取得“正式”身份的臨時學員,并隨時存在退學的風險。教師、普通學生與特殊學生相互不接納,甚至常處于對峙狀態(tài),關系十分緊張。為此,我們首先要設法引導老師、普生與特生之間相互接納。

1.加強培訓交流,建立正確觀念

通過推送特殊學生的教育資源,舉辦特殊教育、融合教育及心理教育講座,邀請校外特教老師和校內(nèi)外心理咨詢教師與老師們進行交流研討,更新他們觀念,幫助他們深入了解特殊兒童的內(nèi)心世界和心靈所需,認識特殊教育的重要性,進而樹立正確的普特融合教育價值觀,樹立有教無類、有愛無礙的教育信念,從心底里接納特殊學生。事實證明,老師對特殊學生的接納是師生雙向接納的前提,而不管哪類學生,都不會拒絕愛的擁抱。

2.開展豐富活動,引導相互接納

活動是最好的育人途徑,為了引導普特生相互接納、尊重,學校組織開展了豐富的活動。如助殘日前夕,我們在國旗下講話中呼吁同學們關愛殘障同學;世界殘奧會期間,我們的“百師講壇”特地邀請了兩屆殘奧會冠軍周國華來校作“自強不息,奮勇爭先”的勵志報告。她身殘志不殘、不畏困難、頑強拼搏的精神贏得了全體師生的尊重,而她的樂觀善良、陽光向上更是感染和鼓舞了每位師生。

而在墻報與走道上,我們則有意識地張貼普生撐扶殘疾生、普生教特殊學生做實驗、普特生共上體育課等互助互愛的照片;張貼普特生雙向接納活動中的作文、繪畫、科學小制作等作品;在校園廣播、校園電視臺中播放普特互助的動人故事等。此外,我們還爭取家庭的介入配合,通過有關培訓,引導家長從心理上接納殘疾群體。

這些普特融合活動,加深了普特生間的相互了解,讓他們發(fā)現(xiàn)了個體的差異性,從而接納并尊重這種差異,甚至懂得了欣賞這種差異。

二、同伴作用策略

古語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好的同伴就是一個良師益友。為此,我嘗試采用同伴作用策略解決普特生的交往障礙和老師精力不足問題。所謂同伴作用,即年齡相仿的兒童間通過一定形式的交往,在行為、態(tài)度和學業(yè)等方面產(chǎn)生相互影響。它是個體社會化的重要因素,在普特教育中決定著融合的質(zhì)量。

我從班里挑選了一些責任心強、有耐心、有愛心、善于溝通且情緒穩(wěn)定的同學,與殘障兒童組成一對一或多對一合作小組,各組員一起生活、一起活動、一起學習。為提高合作學習質(zhì)量,我事先對同伴指導者進行了培訓,過程中也有針對性地給予獎勵,這樣就使同伴指導者能在生活、學業(yè)、社交、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地給予殘障學生合理的指導。另外,我們創(chuàng)設了“7+1”和“5+1”住宿模式,以更好地幫扶殘障生的日常生活,如提醒洗頭洗澡、參與打掃宿舍等等。

我曾經(jīng)擔心合作小組的普生們是否會因為要幫扶而耽誤學習,進而厭煩這樣的安排與活動,但調(diào)查結果表明,我完全是多慮了。參與幫扶的大部分同學都表示:“參加幫扶活動前,很少站在別人的角度去想問題,只關心自己的感受和利益。而現(xiàn)在能體會他人情緒和想法,理解他人立場和感受,并能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處理問題。同時,給他人輔導學業(yè)后,自己的學習成績也比以前好了,表達能力和耐心也進步了很多?!?/p>

實踐表明,同伴作用策略能促進普特學生在學業(yè)成績、自信心、自尊心、自助力等方面獲得明顯提高,進而加深情感體驗和社會交往,實現(xiàn)德性發(fā)展。

三、自助教育策略

自助教育是全國特教專家張潔華老師的團隊提出的特教理念。意即通過為殘疾兒童提供他助環(huán)境、自助課程,通過個別化訓練,增強他們的自助力,從而減少這些特殊少年兒童對社會和家庭的依賴,更好地回歸主流社會。

實踐中,我們努力給殘障生創(chuàng)設自助的環(huán)境(如肢體殘疾同學需要的電梯、盲人道等),并選擇適合他們的生活化課程(如心理輔導課程、生活自理課程、交往課程等等)來加強對他們的各種訓練,以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助力,使他們更快地融入正常社會。而對普通學生,我們則大力推送接納課程(如愛心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輔助技能等課程),提升他們輔助殘障生的能力、自助能力等綜合素質(zhì),激發(fā)他們奮發(fā)向上,培養(yǎng)他們的自我發(fā)展意識,促進他們的身心成長。這樣,殘障生和普通生對老師、學校及家庭的依賴都逐漸減少,殘障生能更好地回歸主流社會,普通生的思想品德得到提升,隨班就讀的普特融合教育實效明顯提高。

實踐表明,隨班就讀的普特融合教育是一種“共生共贏”的德育路徑,有著很強的實踐操作性,值得普特融合教育者大力參與和努力探究。

參考文獻:

[1]歷才茂.關于融合教育的闡釋與思考[J].殘疾人研究,2013(1):53-58.

第3篇:融合教育范文

關鍵詞 學前融合教育 特殊教育 師資力量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ki.kjdks.2016.10.017

Abstract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en more and more national attention in recent years. Both in terms of the need to treat special children and the need to treat normal children, we should receive reasonable preschool education.Nowadays, ever-accelerated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become a new mode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has many advantages. It not only can improve normal children’s healthy development,but also can enhance special children’s cognitive level. This thesis analyzes correlational studies of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and then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 to future development of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Keywords inclusive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 education; faculty

學前融合教育指的是讓一些需要特殊對待的幼兒和一般的幼兒一起進入普通的幼兒園,并且在普通幼兒園內(nèi)接受學前教育?!秲和瘷嗬s》是由聯(lián)合國頒布的,它提出應該將殘疾幼兒融入到正常幼兒的隊伍當中,讓殘疾幼兒享受融合教育。目前,國際上越來越重視學前融合教育,并將其作為特殊教育的一種新形式。本文對近幾年來我國與學前融合教育有關的文獻資料進行了整理,并對其存在的問題作出了分析,希望能提出有效建議來促進學前融合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

1學前融合教育的研究概述

1.1 對學前融合教育理念進行探析

部分學者認為,學前融合教育并不是簡單的“隨班就讀”,它不僅需要通過殘聯(lián)、教育以及衛(wèi)生等各個部門的互相配合,還需要得到整個社會的支持,事前需要做好各種準備工作,才能順利開展融合教育。也有部分學者認為,普通幼師與特殊幼師需要對每一個幼兒都給予足夠的尊重,并深入了解幼兒之間的差異,根據(jù)幼兒的實際需求來選擇科學的教學內(nèi)容、方法和策略,讓普通幼兒和特殊幼兒都能夠接受到好的教育。還有人表示要開展融合教育,就需要安排配套服務和教育實踐活動,從而真正發(fā)揮出融合教育的作用。

1.2 對相關人員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

(1)幼兒教師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相關調(diào)查顯示,云南省地區(qū)的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比較支持學前融合教育的開展,新疆地區(qū)大部分普通幼師會存在畏懼心理,不知道如何對特殊幼兒進行教育,并且缺乏相應的知識和技術,態(tài)度比較消極,上海很多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也存在很多疑惑,并缺乏開展融合教育的能力。由此可知,由于缺乏相關經(jīng)驗和能力,使得很多幼兒教師不知道如何應對融合教育,因此態(tài)度上會比較消極。

(2)家長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家長對融合教師持怎樣的態(tài)度會影響到幼兒和幼兒園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相關調(diào)查顯示,大部分家長認為一般的幼兒教師并不具備足夠的開展融合教育的能力與經(jīng)驗,對幼兒教師缺乏足夠的信心。并且對于將特殊幼兒安排在自己孩子所在班級的這種做法,很多家長的態(tài)度是比較保守的。與普通幼兒的家長相比,特殊幼兒的家長更能夠理解融合教育,并且也更加支持融合教育的開展。

1.3 對學前融合教育師資進行調(diào)查

學前融合教育能否順利開展下去與教師具備怎樣的素質(zhì)之間具有密切關系。如今,大部分幼兒教師都沒有學習過專業(yè)的特殊教育,對學前融合教育的了解不夠深入,心理上不太愿意接受特殊幼兒,部分幼兒教師還會認為接收特殊幼兒之后會導致教學質(zhì)量不斷降低。還有部分教師本身缺乏信心,認為自己沒有接觸過融合教育方面的專業(yè)知識,因此無法勝任融合教育的教學工作。因此,相關學者表示,應對學前教育進行改革,將特殊教育合理的融入到學前教育當中,努力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讓幼兒教師掌握專業(yè)的融合教育的知識與技能,為開展融合教育奠定基礎。

2學前融合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2.1 幼兒教師對特殊幼兒的理解不深刻

對于特殊幼兒的教學,大部分幼兒教師思想上存在誤區(qū),認為需要降低教學標準。只有小部分幼兒教師認為接受融合教育是特殊幼兒應該享有的權利。造成幼兒特殊的原因有很多種,大部分幼兒教師比較容易接受在智力、肢體和學習上存在障礙的程度比較輕的幼兒,對于一些在情緒、行為等方面存在障礙的幼兒,往往容易被幼兒教師所排斥。大多數(shù)幼兒教師沒有深入了解到特殊幼兒的實際需求,在教學中缺乏足夠的耐心。由此可知,關于特殊幼兒,幼兒教師了解得太少,接納程度比較低。

2.2 幼兒教師缺乏學前融合教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

目前,我國在開展學前融合教育過程中最主要的困難是缺乏高素質(zhì)的師資力量。在我國從事學前特殊教育的幼兒教師隊伍中,其中大部分幼兒教師學習的是學前教育,只有少部分人的專業(yè)是特殊教育,從整體上看,幼兒教師隊伍缺乏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來開展學前特殊教育,對于國家所制定的隨班就讀政策也缺乏足夠的認知。高質(zhì)量的特殊幼兒教師比較缺乏,難以滿足所有特殊幼兒的學習需求,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問題是大多數(shù)學前教育課程中沒有設置特殊教育的內(nèi)容,使得學生缺少學習特殊教育的意識和途徑。并且進入工作崗位之后,也沒有接受過與特殊教育有關的培訓,因此難以勝任融合教育的工作。

2.3 學前融合教育的實施缺少社會、法律和相關人員的支持

學前融合教育在實際的開展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是遭到了一些特殊幼兒家長的反對,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不適合待在普通幼兒園內(nèi),會被其他正常的幼兒欺負,在特殊幼兒園則可以為特殊幼兒創(chuàng)建一個充滿平等、自信的環(huán)境,讓特殊幼兒可以得到應有的尊重。而普通家長對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大多為中立,但其中也有部分普通家長反對。從學前融合教育在國外的開展狀況來看,要確保學前融合教育的順利實施,就需要在幼兒園內(nèi)配置專業(yè)的物理、語言、作業(yè)等各個方面的治療師。讓他們與幼兒教師共同合作,各個部門之間也需要建立有效的合作關系,然而在我國,這方面還比較欠缺。另外,相關法律也沒有得到完善,使得融合教育的開展并不順利。

3我國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相關對策

3.1 樹立正確的融合教育觀念

人們的行為和態(tài)度會受到自身觀念的影響,所以要確保學前融合教育順利開展下去,就需要從觀念入手,讓人們樹立起正確的觀念,正確理解學前融合教育的意義。對于特殊幼兒來說,開展學前融合教育不僅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語言水平,還可以幫助他們掌握社會交往的技能,對于普通幼兒來說,學前融合教育可以讓他們學會主動幫助他人,尊重他人,養(yǎng)成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zhì)。因此,政府應加大宣傳力度,將學前融合教育的教學理念傳遞給社會群眾,讓人們可以了解融合教育的價值,從而消除對特殊幼兒、對融合教育的偏見和誤解,保持一種積極的態(tài)度來支持學前融合教育的開展。

3.2 加強學前融合教育師資力量的培養(yǎng)

教師是教育的根本,目前學前融合教育無法順利開展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缺乏高素質(zhì)的師資隊伍。因此,國家和學校應對此提高重視,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培養(yǎng)高質(zhì)量的學前融合教育的師資力量。我國目前不少學校內(nèi)會設置學前特殊教育的模塊,但主要以理論教學為主,沒有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實踐機會,不利于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所以在培養(yǎng)過程中,院校應將特殊教育融入到學前教育的教學當中,讓學生學習到正確客觀的對待特殊教育的思想觀念,掌握全面的特殊教育教學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除此之外,還應該在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可以更直接地接觸特殊幼兒,學會與特殊幼兒進行溝通。

3.3 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guī)

目前我國雖然制定了相關法律來為特殊幼兒的教育權利提供保障,但在學前融合教育方面,還沒有建立健全的法律制度。在這一方面,國外不少國家做得比較好,例如美國在1965年所頒布的《經(jīng)濟機會法》中就規(guī)定,對于一些經(jīng)濟比較困難的家庭,國家應給予相應幫助,讓這些家庭里3-4歲的幼兒可以免費享受學前教育、保健和營養(yǎng)等服務,這是與學前融合教育有關的最早法律?!队心芰θ毕莸膫€體教育法案》中也提出無論是具有怎樣的缺陷,只要在3到21歲之間,就可以享受免費的公立教育。德國的不來梅州制定了兩個法案來從法律層面為學前融合教育的開展提供了保障。我國可以借鑒國外的成功經(jīng)驗,加強相關法律制度建設,確保學前融合教育可以順利開展。

3.4 加強團隊合作與支持

除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讓他們掌握特殊教育的知識和技能外,還需要充分利用一切資源,為學前融合教育的開展提供有利條件。例如,應加強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之間的合作,讓普通的幼兒教師可以學習特殊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讓特殊幼兒教師也可以了解對待一般幼兒的經(jīng)驗,在學習彼此優(yōu)勢的同時可以彌補自身的劣勢,共同努力為普通幼兒和特殊幼兒提供高質(zhì)量的教學服務。另外,國家還應該采取相關措施將幼兒園、醫(yī)療、家庭、社區(qū)以及高校等機構聯(lián)系起來,建立一個完善的系統(tǒng)來為融合教育提供支持,從而推動學前融合教育進一步發(fā)展。

4結束語

總而言之,對于特殊幼兒與普通幼兒來說,開展學前融合教育都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可以培養(yǎng)普通幼兒樂于助人和尊重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還可以提高特殊幼兒的交往能力和語言水平,因此,國家和社會群體應充分認識到學前融合教育的價值,積極轉變自身的錯誤觀念,通過提高幼兒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制定相關法律、加強合作等方式來推動學前融合教育更好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劉敏.我國學前融合教育的現(xiàn)狀與分析[J].綏化學院學報,2013(1).

第4篇:融合教育范文

關鍵詞:自閉癥;融合教育;必要性;推行措施

自閉癥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精神心理疾病,多見于兒童群體,典型的癥狀是社會交往能力缺失、情感交流障礙,因此自閉癥兒童確實是社會中較為特殊的一類群體,但他們并不是家庭或社會的負擔,只要我們能夠?qū)ζ鋵嵤┛茖W、有效的教育引導,同樣能夠使他們回歸社會、回歸主流。融合教育是一種倡導讓特殊兒童“回歸主流”的教育理念,對自閉癥兒童的治療、學習與成長發(fā)展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意義,值得我們研究、探討與推廣實踐。

一、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必要性

從醫(yī)學的角度來講,自閉癥是一種精神心理疾病,也被稱作孤獨癥典型的癥狀是社會交往能力缺失、情感交流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難以和他人進行有效的溝通,語言和非語言交流能力低下,興趣和行為活動單調(diào)、重復、機械等,這導致他們與正常人出現(xiàn)了明顯的區(qū)別,成為了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群體。自閉癥的發(fā)病率較高,患兒數(shù)量也非常之多,為此聯(lián)合國還將每年的4月2日設為了“世界自閉癥日”,以呼吁人們關愛自閉癥群體。據(jù)相關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顯示,我國的自閉癥患者人數(shù)已經(jīng)突破一千萬,其中絕大部分是兒童,因此如何對自閉癥兒童實施有效的教育就成為了很大的一個社會問題。

傳統(tǒng)思想理念認為對自閉癥這類的特殊兒童群體,應當實施針對性的特殊教育,但這會使得特殊兒童與正常兒童被進一步的隔離開,不利于特殊兒童的治療、學習與成長發(fā)展。融合教育與此相反,它倡導讓特殊兒童“回歸主流”,為特殊兒童提供豐富的社會環(huán)境、平等的教育機會,是一種更加人性化的教育安置形式。對于自閉癥兒童而言,融合教育可以讓他們走出生活隔離,嘗試融入正常的社會群體、社會環(huán)境,這對他們的治療、學習與成長發(fā)展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意義,有助于他們回歸社會主流,所以對自閉癥兒童推行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不過我們需要認識到,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推行與實施并非易事,我們必須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探討與實踐,以提高教育成效。

二、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推行措施

(一)家長方面

作為自閉癥兒童的家長,肯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像其他正常的孩子一樣,去學習、玩耍和成長,但是在具體的家庭教育措施上,則需要進行改進與調(diào)整。例如,自閉癥兒童的家長要了解融合教育(這需要政府、學校進行對應的宣教工作),認清融合教育的必要性與重要性,在具體的教育措施上和融合教育的思想理念保持一致,要在自閉癥兒童能夠完全接受的情況下,讓他們多與外在的社會環(huán)境進行接觸,例如家長自己可以多與子女溝通,鼓勵他們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鼓勵他們外出玩耍,幫助他們培養(yǎng)各種興趣愛好等等,同時要對子女加強能力培養(yǎng),如生活自理能力、語言能力等等,為子女能夠盡可能融入正常社會群體奠定基礎。對于子女將進入正常學校、正常班級進行學習的情況,家長也要樹立正確的認識,不要過度保護,認為子女可能在學校中受歧視、受欺負而放棄學校教育,這反而不利于子女的成長,而是要對子女有信心,并且要鼓勵子女、幫助子女習慣學習班級生活[1]。

(二)學校方面

首先,學校方面必須要完全的接受自閉癥兒童,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當用愛心來對待自閉癥兒童。為此,一方面教師必須要以身作則,另一方還要加強對普通學生的教育,不能只是口頭上說“要愛護他們,不能欺負他們”,而是要從實際的行為上表現(xiàn)出對自閉癥兒童的關愛,讓普通學生能夠以此為榜樣,照學照做,關愛自閉癥同學。為了消除普通學生和自閉癥兒童之間的隔閡,教師必須要對普通學生進行教育引導,例如可以播放類似于《質(zhì)數(shù)的孤獨》、《自閉歷程》、《我叫山姆》、《雨人》、《海洋天堂》等關注特殊群體的電影,讓普通學生能夠以一種更加開放的方式去了解自閉癥兒童,讓他們知道自閉癥兒童其實和自己并沒有什么區(qū)別,反而可能更敏感、更聰明,或是讓普通學生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的閃光點,經(jīng)常性的對自閉癥兒童做出表揚讓普通學生學會欣賞自閉癥兒童,樹立起普通學生對自閉癥兒童的平等觀念,完全的接受自閉癥兒童[2]。

其次,學校要完善師資力量,改進教育方式,一方面要提升融合班級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鼓勵融合班級教師進修學習,以研究形式進行融合教育,提升融合班級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激發(fā)融合班級教師的教育信心,幫助其更有針對性地教育自閉癥兒童,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態(tài)化的融合教育模式。另一方面對于融合班級的教師應給予一定獎勵,自閉癥兒童行為問題難免會給正常的課堂秩序帶來影響,從而增加融合班級教師的教學、教育工作量,同時還會使融合班級教師產(chǎn)生壓抑等消極情緒。所以,學校應該將融合班級教師的付出與待遇相匹配,爭取融合班級教師與當?shù)靥厥饨逃龑W校教師享有同等的待遇。

(三)政府方面

政府應當從法律法規(guī)方面來推進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實施,完善《義務教育法》,盡快提出《義務教育法》修訂補充條款,明確將自閉癥兒童定為法定特殊教育對象,將自閉癥兒童納入義務教育法系列。在幫助自閉癥兒童入學教育方面,利用國家各種支持政策,解決入學難的問題,確保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資金充足,將自閉癥學生教育補貼納入政府教育補貼計劃。并出臺《特殊教育法》,規(guī)定特殊兒童不僅可以與其他兒童一樣享受免費的義務教育,而且還可以獲得由政府提供的交通、午餐等免費服務。要求所有學校都要制定平等對待自閉癥學生的方案,強調(diào)對自閉癥兒童實施個別化教育原則,對其課程、教學方式和學業(yè)成績的評估等做出相應的調(diào)整[3]。

(四)社會方面

融合教育既要讓自閉癥兒童融入到正常的學校和班級中,同時還要讓自閉癥兒童融入到正常的社會中,因此整個社會也必須要加入到自閉癥兒童的融合教育中來。例如,政府和學校要加強社會宣傳,提高社會大眾對自閉癥的正確認識,并呼吁他們關愛自閉癥兒童,接受自閉癥兒童?;蚴枪膭畎l(fā)展民間的自閉癥兒童關愛保護組織,開展各種自閉癥兒童社會活動,讓自閉癥兒童能夠有機會真正的走進社會、體驗社會、感受社會,并逐漸的融入社會。

三、結語

自閉癥兒童并不是家庭或社會的負擔,他們可能在情感上更加的敏感、細膩,在思維上更加的活躍、高效,我們需要做的是引導他們走入正常的社會,而不是將他們隔離開來,所以對自閉癥兒童實施融合教育是非常必要的。當前我們必須要加強對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研究、探討與實踐,促進融合教育的推廣實施,提高融合教育的成效,以保障自閉癥兒童的治療、學習與成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俞澤檸.自閉癥兒童的教育可接近性問題研究――從權利沖突的角度探究自閉癥兒童融合教育的可行性[J].法制與社會,2016,08:247-248.

第5篇:融合教育范文

一、案例及分析

幼兒的安全是每個“家園”都相當重視的問題,但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威脅幼兒安全的隱患,有時甚至會造成無法彌補的慘痛經(jīng)歷。

李××和郭××都是江西省某幼兒園中二班的學生,某天放學后,由于工作繁忙,兩個孩子的家長都沒能準時來接走孩子,幼兒園老師便留下來一邊陪他們做游戲,一邊等著兩位家長的到來。李父及時打來了電話,告知老師具體來園接走孩子的時間,并在電話中千叮嚀萬囑咐了李××耐心等待,而郭××的家長卻遲遲沒有打來電話。兩個小朋友都著急地等待著家長的到來,趁著幼兒園老師去廁所的時候,一個漂亮阿姨過來跟他們搭話,并告訴他們:自己是受他們父母所托來接他們放學的。由于李××的父母經(jīng)常告誡他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再加上剛才父母的來電,李××沒有理會漂亮阿姨的話,而郭××由于平時父母的教育疏忽,等待父母的焦急心情使他忘記了幼兒園老師平時的教導,選擇了相信漂亮阿姨的話,沒有告訴老師便偷偷跟阿姨離開了。等老師出來后,李××將這件事告訴了老師,老師驚慌失措,第一時間打給了郭××父母,詢問他們是否托人接走了孩子,得到否定答案后,老師和父母馬上報了警,然而為時已晚,郭××已經(jīng)失聯(lián)。當李××的父母知道了這件事后,驚訝的同時,也為自己平時的教育以及與幼兒園老師的及時溝通感到慶幸。

真實而慘痛的教訓告訴家長與幼兒園的老師教育不是單方面的,除了老師的課堂教育外,家長也應在平時生活中隨時配合教育,及時、經(jīng)常地與幼兒園老師聯(lián)系,在掌握孩子實時動態(tài)的同時,也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了孩子的安全行規(guī)。而幼兒園老師也應注意教育園內(nèi)教育需與家庭教育相結合,真正落到實處的教育需要在家園融合下才能完成。

二、對策與建議

上述案例提醒我們,幼兒安全行規(guī)的養(yǎng)成需在家園的融合教育下才能真正完成,那么在實踐過程中,家園教育應該如何融合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幼兒的安全行規(guī)呢?根據(jù)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筆者認為要做好家園融合教育下幼兒安全行規(guī)的養(yǎng)成,家庭與幼兒園至少應做到以下三點:

1.加強家園溝通聯(lián)系

李××與郭××的案例告訴我們,家長與幼兒園加強溝通聯(lián)系的必要性。如果郭××的父母及時打來電話聯(lián)系老師,也不會造成慘劇的發(fā)生。因此,加強家園溝通聯(lián)系,是養(yǎng)成幼兒安全行規(guī)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而家園溝通聯(lián)系落到實處,除了家長與老師經(jīng)常打電話溝通外,幼兒園也應建立較完備的家長信息表與聯(lián)系冊,以便于及時聯(lián)系家長。此外,還可適時開展家長會與家長培訓講座,并定期組織家訪,一方面及時將孩子在園的情況與問題反映給家長,另一方面也提醒家長要注意孩子各方面的教育問題,尤其重視孩子的安全問題,為幼兒安全行規(guī)的養(yǎng)成夯實基礎。

2.雙方共創(chuàng)幼兒安全行規(guī)的教育環(huán)境

除了溝通聯(lián)系外,家園共建一個良好而安全的環(huán)境對幼兒的成長也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家庭方面,家長應仔細檢查家中的安全隱患,在危險物品上貼上形象的標簽與警示,如可在插座旁貼上謹防觸電的標志等,在潛移默化中養(yǎng)成孩子的安全行規(guī),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在幼兒園,園內(nèi)要注意幼兒活動場所的布置,在游樂場所貼上“小心滑倒”“注意安全”等可愛動漫標識圖。除了物質(zhì)環(huán)境的布置外,家長和幼兒園還應注意幼兒心理環(huán)境的建設。家長和老師都要耐心對待幼兒的提問,在孩子犯錯后也要心平氣和地講道理,不要粗暴地一味譴責。

3.利用多種教育形式培養(yǎng)幼兒安全行規(guī)養(yǎng)成

第6篇:融合教育范文

【關鍵詞】生命安全教育;武術教育;融合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定義

“生命安全教育是認知生命、珍惜生命、保護生命,回避風險、抵御危機,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質(zhì)量和獲得生命價值的一種集觀念、知識和技能于一體的綜合理論體系和教育實踐活動?!逼淠康脑谟谑谷藗凁B(yǎng)成對自身和他人生命安全責任的態(tài)度,增強生命安全意識以及控制風險和掌握處理危機的方法,培養(yǎng)人們認識和預防常見的人身安全造成危害的綜合能力。

二、學校體育存在的安全教育問題現(xiàn)狀

體育教學在學生成長的道路上具有較大的意義,但是目前學校體育教育現(xiàn)狀不容樂觀,安全意識等很多方面存在嚴重問題。1.學校對體育教學的不夠重視,有些教師甚至學生都認為體育課是一門無關緊要的課程,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往往比較散漫,學習興趣不高,教師授課效率達不到要求。2.體育教學是主要以身體活動為主,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需要身體力行,因此經(jīng)過長時間、不間斷的教學,非常耗費體力,使教師難以保持旺盛的精力。3.在教學過程中缺乏相應的安全教育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武術課程相比較于其他學科具有較大的危險性,尤其是男生,好勝心較強,會常常應為打鬧產(chǎn)生沖突,這也是導致學生在體育武術課受傷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

三、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武術課程融合的重要性

學生的學習時期對自己的整個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社會的飛速發(fā)展也給學生本身造成了越來越大的壓力,致使學生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困惑甚至是心理問題,然而,武術課程不僅能夠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還能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同時,對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很重要的促進作用。因此,有必要在武術教學的開展過程中傳授學生生命安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生命健康意識,使學生在未來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四、學校武術教學與生命安全教育的同向性

1.教育目的一致性

在學校開展武術課的目的不僅是傳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更是要促進學生身心發(fā)展,促進學生體質(zhì)的提高和道德品質(zhì)的教育,使他們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同時,也是自身的得到全面發(fā)展。而學校開展生命安全教育不僅是為了促進學生對生命安全問題的了解,而且還要通過理論學習和實踐,提高學生保護自身能力和安全意識,因此,可以看出,二者都是通過教育以及實踐增強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提高學生心理品質(zhì),從而使學生更好適應未來發(fā)展。

2.教育作用相似性

武術課程和生命安全教育在教育功能方面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主要表現(xiàn)三個方面:身體素質(zhì)的提高、心理素增強、社會適應性的提高。首先,武術課程是以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為目的,通過技術學習和身體練習,提高學生身體素質(zhì)和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質(zhì)。而生命安全教育是要讓學生面對生命安全問題時候能夠做出相應的處理措施,這不僅需要學生良好的身體素質(zhì),也需要學生具緊有急避險、抵抗災害能力。其次,生命安全教育利于學生減少心理困惑,形成良好的生命觀。而武術教育則能夠使學生養(yǎng)成艱苦奮斗的意志品質(zhì),兩者相輔相成。在社會適應方面,生命安全教育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還能夠提高團隊協(xié)作能力。武術課程則通過技術練習、游戲,促使學生互相交流,提高協(xié)作、適應能力。因此,生命安全教育和武術課教學在目的和功能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武術教學中開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五、生命安全教育與學校武術教學結合的教學模式

教學課程模式是一種教學范式,具有典型性和簡約性,構建其教學模式要與課程的內(nèi)容、實施、管理等課程要素結合起來。在武術教學環(huán)節(jié)中要體現(xiàn)實踐性、過程性、體驗性以及拓展性,通過教學設計和實施,讓學生不僅能夠?qū)W習應急避險的能力,還要培養(yǎng)學生正確對待生命、生活的態(tài)度,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體途徑可以結合以及幾個模塊:

1.結合武術特點

首先,提高學生自我保護技能。比如,在武術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學會基礎動作的同時,也要教授一些基礎的防衛(wèi)術,使學生能夠突發(fā)人身事件中保全自己。

2.結合課堂游戲

游戲環(huán)節(jié)是體育課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還能通過游戲熱身以減少運動損傷,為主要課程內(nèi)容的學習打下基礎。因此,可以把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到教學過程的游戲環(huán)節(jié)部分,提高在學生在緊急情況下防止意外傷害的能力??傊?,游戲要結合武術特點,使學生通過游戲?qū)W會一些躲避災害、處理意外傷害事件的知識和能力。

3.結合突發(fā)事件

由于體育課常在室外教學,尤其是武術課,環(huán)境可控性較低,容易發(fā)生突發(fā)事件。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情景教學的方法,在處理突發(fā)事件的同時,要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講解、教授給學生,提高學生處理突發(fā)事件的能力。比如,在武術練習過程中會經(jīng)常出現(xiàn)受傷情況,不僅要妥善安置受傷學生,還要將應對這些傷病的簡單處理方法和恢復方法進行講解和傳授,使學生在面能夠從容處理意外事件,也減少不必要的二次傷害。因此,在結合各個模塊內(nèi)容方面,以“主題范圍”作為學習內(nèi)容,不同模塊之間互相配合練習和補充,最終形成完整的課程整體。同時,在各個模塊實施過程中,“互動式”教學和“體驗式”學習要相互滲透,要體現(xiàn)出學習的過程性。并結合生命安全教育內(nèi)容組成完整的生命安全教育課程模式。

結語

第7篇:融合教育范文

關鍵詞 融合教育 國家 社會 學校 家庭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針對我國學前特殊教育存在的問題,用融合教育理念的視角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對于我國實施與探索學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對策如下:

1國家層面的對策

政策法律法規(guī)能夠硬性地保障特殊兒童進行學前特殊教育。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表明,制定明確的政策法律法規(guī)對于保障特殊兒童學前教育是非常有效的。

發(fā)展我國學前特殊教育必須有資金的支持與保障。發(fā)達國家對學前特殊教育的資金投入力度大且擁有有效的監(jiān)督機制。(1)國家要設立學前特殊教育專項資金并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以融合教育理念指導下學前特殊教育能夠在普通幼兒園及特殊教育機構的普及,但是要做對學前特殊教育專項資金流向的有效監(jiān)控,防止被挪用;(2)學前特殊教育經(jīng)費的投入結構合理,加大對欠發(fā)達地區(qū)的資金投入力度,或者通過其他手段減免部分財政稅收以支持對學前特殊教育資金投入。

2社會層面的對策

引起社會對特殊兒童進行融合教育的重視,對于普及推行學前特殊教育具有重要意義。提倡融合教育,不僅是體現(xiàn)教育公平,更是社會公平的重要體現(xiàn)。采取融合教育理念,有利于特殊兒童回歸到主流社會中。

2.1加大宣傳力度,改變社會傳統(tǒng)觀念

特殊兒童不是社會的包袱,經(jīng)過教育他們也可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我們社會要改變以往的錯誤觀念,對待特殊兒童不僅僅是養(yǎng)活他們,還要對他們進行教育,他們有受到教育的權利,而且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并不浪費現(xiàn)有教育資源。

2.2在全社會倡導融合教育理念

融合教育理念有助于促進兒童的交流與身心發(fā)展,同時也是保障特殊兒童受教育權利理念思想。通過媒體等渠道加大對融合教育理念的宣傳,引起社會對特殊兒童教育的關注,理解對特殊兒童進行教育的方式方法及重要性。

3學校層面的對策

學校是實踐學前特殊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學校要充分重視學前特殊教育的重要性,接納融合教育理念,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等。

3.1提升教育理念,推行融合教育

發(fā)展教育,理念先行。普通幼兒園要積極采取融合教育的理念,尊重每個人受教育的權利,接納特殊兒童入園并隨班就讀,關心特殊兒童心理需求,按照特殊兒童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其進行教育,使其回歸教育主流,融入到普通兒童的學習生活中去。

3.2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

基礎設施是教師正常教學和學生正常學習的保障。我們在尊重特殊兒童有受教育權利的同時,要保障其正常學習生活的權利。因此,普通幼兒園要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充分做好招收特殊兒童入學的準備,使其受教育的環(huán)境達到無障礙的限制,最大限度地提高特殊兒童學習活動的參與水平。

3.3加強師資建設,提高教師素質(zhì)

師資是發(fā)展學前融合教育的力量。從融合教育的觀點出發(fā),努力使得每一名幼兒教師具備特殊教育的基本技能。具體做法如下:

(1)普通幼兒園要增加對有學前特殊教育專業(yè)背景教師的招聘力度。這樣通過增加對專業(yè)背景教師的需求數(shù)量,從側面就鼓勵高校開設相關特殊教育專業(yè),增加高校招生人數(shù),這樣從根本上就能解決全國特殊教育專業(yè)背景人才的不足現(xiàn)象。

(2)重視融合教育理念,加大對普通教師的相關培訓。學校要積極組織普通教師進行學前融合教育的培訓,提高普通教師對融合教育的理解與實踐能力。只有提升教師素質(zhì)才能對特殊兒童進行融合教育。

4家庭層面的對策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與態(tài)度,將會對孩子的教育結果造成很大的影響。改變家長的陳舊觀念對特殊兒童身心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4.1改變家長傳統(tǒng)觀念,正確認識融合教育

面對特殊兒童這一群體,家長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拋棄世俗的觀點,努力讓自己的孩子成為社會有用的人才。家長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認識改變:

(1)承認既定事實,積極尋求改變。家長要正面面對特殊兒童,少一些抱怨與苦惱,積極尋求幫助。要拋棄對待特殊兒童只養(yǎng)活而忽視教育的思想,要認識到通過特殊兒童也可以成為家庭的自豪,成為棟梁之才。

(2)正確認識融合教育。家長要積極學習融合教育的思想,充分認識到對特殊兒童進行學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只要這樣,家長才能積極把特殊兒童送到普通幼兒園進行融合教育,促進特殊兒童融入到主流教育環(huán)境中去。

4.2宣傳融合教育,消除普通兒童家長與特殊兒童家長間的對立態(tài)度

從宏觀層面上來講,要建立對學前融合教育的宣傳體系,要通過各種途徑,比如說電視、報紙、網(wǎng)絡等媒體宣傳在普通幼兒園開設融合教育班的意義,讓廣大普通兒童家長加深對特殊兒童的關懷、理解與支持,以此也可以提高融合教育理念的知名度與接納度。

第8篇:融合教育范文

關鍵詞:音美結合 融入園林 素質(zhì)教育 快樂體驗

素質(zhì)教育強調(diào)教學過程的快樂和教學質(zhì)量的高效,音樂美術學科是貫徹快樂教育理念最有效的載體之一,而將兩學科進行有機融合,產(chǎn)生的效應更是超乎想象,這是我們與竹西公園合作取得的雙贏嘗試。

竹西公園在揚州以融歷史文化與山水園林于一體見長,備受游客青睞。近年瞄準學生群體,意欲擴大校園市場份額。而我們音美結合的創(chuàng)意是貫徹素質(zhì)教育理念,將課堂教學與實踐體驗有機結合起來,寓教于樂,在實踐中拓寬知識面,鞏固課堂效果,提高教育效應。因為策劃理念的相同,雙方一拍即合。設計方案:在中學音樂美術統(tǒng)編課本及補充教材中提煉與揚州特別是竹西相連接的題材內(nèi)容,利用竹西公園歷史文化旅游資源,采取實景展覽手法,或制作微縮景觀,配以彩色圖文和背景音樂,實行一景一圖一解讀,讓學生帶著課本知識進入實景感受,在游覽中鞏固課堂內(nèi)容,體驗升華,陶冶情操,增強融入大自然意識和動手動腦能力,培養(yǎng)愛國愛鄉(xiāng)思想感情。

具體活動分為三個階段:策劃布展、組織參觀和征文推廣,本文著重述說第一階段。策劃布展設課本竹西區(qū)和文化竹西兩個區(qū)。其中,課本竹西區(qū)在西環(huán)島“竹西八景”內(nèi):文化竹西區(qū)沿公園中間主干道布置,南起畫屏,北至上方橋。概括為兩個標題:一、走出課堂融入園林:二、感受文化體驗快樂。

一、走出課堂融入園林

“走出課堂融入園林”展示的為竹西公園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實景,圍繞古“竹西八景”布展。主要有:竹西亭、月明橋、蜀井、蘇詩石刻、三絕碑、呂祖照面池、芍藥圃、昆丘臺,以及竹西精舍、禪智碼頭等。

展覽概述如下。景一,竹西亭。取唐杜牧《題揚州禪智寺》“誰知竹西路,歌吹是揚州”詩意而建之。彩色布景:杜牧與揚州。背景音樂:《法曲》。景二,月明橋。因張祜詩《縱游淮南》“十里長街市井連,月明橋上看神仙”而盛名。繪畫:舊官河與月明橋,《縱游淮南》寫意圖。背景音樂:《五鉉譜》。景三,蜀井。相傳通川蜀。唐代又名“還缽井”,宋代又名“第一泉”。彩色布景:“還缽井”故事圖,坡品題“第一泉”圖。背景音樂:坡《水調(diào)歌頭》。景四,蘇詩石刻。即坡《次韻蘇伯固送李孝博之嶺南》十韻詩石刻。彩色布景:坡與蘇伯固、李孝博游竹西圖。背景音樂:秦少游《滿庭芳》。景五,三絕碑。集李白詩、吳道子畫、顏真卿書于一體,構成三絕刻石?,F(xiàn)為國內(nèi)僅存,價同“和氏璧”。彩色布景:南朝高僧志公和尚圖,李白、吳道子、顏真卿像。背景音樂:《碣石調(diào)幽蘭曲》。景六,呂祖照面池。呂祖,即呂洞賓,與觀音菩薩、關公齊名,又是八仙中最著名、民間傳說最多的一位。彩色布景:《八仙的傳說》,呂祖與何仙姑竹西修煉九年圖。背景音樂:故事片《八仙的傳說》主題歌。景七,芍藥圃。宋代“揚州芍藥冠天下”。竹西芍藥圃名勝有二:“金帶圍”與“四相簪花”。彩色布景:金帶圍,韓琦、王安石、陳升之、王珪四相簪花圖。背景音樂:《鮮花調(diào)》。景八,昆丘臺。為宋太祖趙匡胤祭天臺,“竹西八景”中最壯麗之景觀。彩色布景:宋太祖祭天圖。背景音樂:秦少游《憶王孫》。

此外,禪智碼頭和竹西精舍為“竹西八景”之外新增景點,禪智碼頭修建于唐中葉。為揚州海外交通重要商埠。彩色布景:古運河風景,禪智繁華圖。背景音樂:傅明鑒《泛龍舟》。竹西精舍因乾隆皇帝御題“竹西精舍”而盛名。彩色布景:乾隆下江南,乾隆題竹西詩。背景音樂:徐常遇《澄鑒堂琴譜》。

二、感受文化體驗快樂

“感受文化體驗快樂”展示的為竹西公園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是根據(jù)故事傳說布設的人文景點。主要有:借沙淘銀、吳聲歌曲、隋堤行宮、明皇觀燈、竹西歌謠等二十余個。

選擇部分加以介紹。其一,借沙淘銀。微宿景觀:劉備率軍入廣陵。彩色布景:劉備在大王廟借沙淘金。背景音樂:《滾滾長江東逝水》。其二,隋堤行宮。微宿景觀:隋煬帝,隋堤,江都十宮。彩色布景:亞首都,煬帝行宮。背景音樂:《步虛曲》。其三,明皇觀燈。微宿景觀:上元孝感寺。彩色布景:唐玄宗夜觀廣陵圖。背景音樂:《霓裳羽衣曲》。其四,鑒真東渡。微宿景觀:鑒真出家處。彩色布景:鑒真禪智碼頭啟程圖。背景音樂:電影《鑒真》主題歌。其五,竹西佳處。實景:竹西芳徑。彩色布景:姜夔與小紅游竹西。背景音樂:姜夔《揚州慢》。其六,韓梁抗金。實景:竹西亭。彩色布景:韓世忠、梁紅玉斬叛黨,揮師抗金。背景音樂:岳飛《滿江紅》。其七,儒林人生。實景:竹西南樓。彩色布景:《儒林外史》作者吳敬梓游竹西,精選《范進中舉》。電視劇《儒林外史》片尾曲。其八,南樓補夢。實景:竹西南樓。彩色布景:曹雪芹竹西改紅樓:《紅樓夢》精選《葫蘆僧判斷葫蘆案》、《林黛玉進賈府》。背景音樂:《枉凝眉》。其九,板橋竹石。實景:竹西芳徑。彩色布景:揚州八怪,鄭板橋初返揚州第一畫。背景音樂:《板橋道情》。

第9篇:融合教育范文

將學前特殊需要兒童安置于融合幼兒園,已成為世界性的教育潮流[1]。我國《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也明確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是為所有在園幼兒的健康成長服務的,要為每一個兒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兒童提供積極的支持和幫助?!盵2]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早期教育開展較晚,特殊教育與學前教育雖有交叉,但未形成系統(tǒng)體系,并存在普通幼兒園不接收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現(xiàn)象[3]。國內(nèi)關于幼兒教師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研究呈現(xiàn)出“四多四少”的特點:在研究對象上,中小學教師的融合教育態(tài)度研究多,學前教育教師的融合教育態(tài)度研究少;在研究內(nèi)容上,關于學前融合教育開展現(xiàn)狀研究多,教師的接納觀念與態(tài)度研究少;在研究區(qū)域上,研究者對于經(jīng)濟發(fā)達地區(qū)教師的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研究關注多,對于邊疆、多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下教師的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研究關注少;在研究視角上,引進國外先進經(jīng)驗的多,本土化研究少。鑒于此,本研究以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的幼兒園教師為研究對象,旨在了解云南省不同文化背景下各民族地區(qū)的幼兒教師對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觀念與態(tài)度,探討不同文化背景下影響幼兒教師接納態(tài)度的因素,歸納云南省幼兒教師在學前融合教育工作開展中亟須解決的問題,以期為相關部門與教育機構提供決策依據(jù),促進民族地區(qū)特殊教育、學前教育、民族教育事業(yè)的繁榮與發(fā)展。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對云南省18個民族地區(qū)15個不同民族背景的300位幼兒教師發(fā)放問卷,共發(fā)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48份,有效回收率為83%。本研究采用問卷調(diào)查法,在閱讀國內(nèi)外有關文獻的基礎上,初步編訂《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調(diào)查問卷》。經(jīng)修改和預測,確定正式問卷。問卷分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被試的一般情況調(diào)查;第二部分為問卷的核心部分,主要考察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接納態(tài)度,分兩組問題,第一組分認知、情感、行為傾向三個維度。題目參考了由Toby Long編制,周念麗譯的《教育者關于學前融合教育的調(diào)查問卷》以及Leyser和Kirk的《融合教育問卷》[4],并結合云南省當?shù)厍闆r編制而成。第二組考察幼兒教師對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安置情況與支持系統(tǒng)調(diào)查,由5道多選題構成。研究中所有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錄入、處理和分析。

三、結果分析

1.云南省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接納態(tài)度狀況

表1結果顯示,幼兒教師在問卷各維度上的得分均高于中等值,說明幼兒教師對于幼兒園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總體上持積極、接納和支持態(tài)度,這對于云南省普及和推廣學前融合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從三個維度的結果來看,“行為傾向”維度得分最高,其次是“認知”維度,最后是“情感”維度。從對具體各個項目頻率分析結果來看,部分幼兒教師在有些題目,如“學前特殊需要兒童雖然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礙,但有一定的學習能力”、“學前特殊需要兒童不應該接受隔離式的教育方式”、“愿意接受學前特殊需要兒童進入自己所在幼兒園”等問題上的態(tài)度并不積極,分別有35%、45%、47%的教師不同意以上看法。說明雖然云南省幼兒教師總體上對學前融合教育持積極態(tài)度,但實施學前融合教育尚未得到所有幼兒教師的肯定與支持,仍有部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對特殊需要兒童存在誤解,對殘疾兒童的能力不夠理解,甚至存在主觀偏見。融合教育最初的目標即是改變教育者的的態(tài)度與觀念[5],因此,轉變教師的觀念與態(tài)度,增進其對特殊需要兒童的理解,成為幼兒園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必要條件之一。

2.影響云南省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接納態(tài)度的因素分析

1)地域因素對幼兒教師學前融合教育接納態(tài)度的影響

表2顯示,總問卷T值為0.698,在.05水平上未達到顯著差異,表明民族地區(qū)與非民族地區(qū)的幼兒教師在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總體態(tài)度上無顯著性差異。但是,不同地區(qū)幼兒教師在“認知”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T=.538,p=.041),且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的態(tài)度積極于漢族地區(qū)教師,在對特殊需要兒童的情感、行動支持方面各地區(qū)無顯著性差異。

2)職稱因素對幼兒教師學前融合教育接納態(tài)度的影響

表3顯示,總問卷F值為3.979,在.01水平上達到顯著差異。三個維度上的得分,均在.05水平上達到顯著,這表明幼兒教師的職稱因素對其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具有顯著影響。其中,職稱為小教一級的幼兒教師的態(tài)度平均得分均高于其他職稱的教師,說明小教一級的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要積極于其他職稱的教師。進一步事后檢驗結果顯示,小教一級的教師與小教高級的教師差異顯著(F=.70,p=.001),職稱為小教二級與小教三級的幼兒教師之間均無顯著差異。

3)幼兒園性質(zhì)對幼兒教師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影響

表4顯示,不同性質(zhì)幼兒園的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T=-2.099,p=.038

3.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安置情況分析

1)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可接受的特殊需要兒童類別

表5結果表明,相對而言,幼兒教師較容易接受言語與語言障礙、學習障礙以及肢體障礙的兒童進入所教班級,而較難接受情緒與行為障礙以及多重障礙兒童。在對云南省幼兒教師是否接觸過特殊需要兒童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248名幼兒教師中有接近1/2(44%)的教師接觸過特殊需要兒童。這44的幼兒教師接觸過的特殊需要兒童的障礙程度集中在輕度,約占75,其中,只有三位教師愿意接受重度障礙的特殊需要兒童。

2)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特殊需要兒童安置的支持系統(tǒng)需求分析

目前,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學前教育事業(yè)發(fā)展相比發(fā)達地區(qū)仍然薄弱[6],在學前教育基礎上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更是雪上加霜,很多問題尚未解決。表6數(shù)據(jù)顯示,目前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園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教師最急需的支持集中在政府、幼兒園宏觀層面的支持以及法律傾斜、特殊教育教師“走出去”培訓與合作以及特殊教育專家“引進來”指導等方面。因此,加強外部各界的支持與合作以及增強自身教育教學技能是云南省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的必要條件。

四、討論

1.云南省邊疆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分析

通過此次調(diào)查,研究者發(fā)現(xiàn)云南省幼兒教師對于學前融合教育總體上持積極、接納和支持的態(tài)度,普遍認為學前特殊需要兒童有權接受學前教育,與普通兒童共享學前教育資源,并且認為開展學前融合教育有利于增強自己的教學能力。幼兒教師雖愿意幫助特殊需要兒童并給予行動支持,但在接納特殊需要兒童時情感上仍存在顧慮、擔心,以至于仍有部分教師在一定程度上對特殊需要兒童存在誤解,對于殘疾兒童的能力不夠理解,甚至存在主觀偏見。上述消極反應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云南省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正處于“瓶頸期”。云南省兼具邊疆、民族、貧困、山區(qū)等特點,云南省殘疾人群面廣、點多、線長,特殊教育存在類型多樣、層次復雜等問題。截至2012年底,云南省殘疾人共有288.3萬人,特殊教育學校47所,在校學生16 777人,其中,特殊教育學校專任教師僅934人(其殊教育專業(yè)教師僅占26.3%),按照云南省提出的特殊教育生師比平均3:1的要求,云南省目前特殊教育教師缺口已達4 658人[7],隨著特殊教育隨班就讀規(guī)模的擴大,意味著專業(yè)教師的缺口將進一步增大。第二,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而行。雖然2002年時教育部等各部門明確提出幼兒師范學校(專業(yè))要有計劃地開設特殊教育相關課程[8],但在實際教學殊教育與學前教育仍然屬于“雙軌課程”。《云南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中明確提出要“重視發(fā)展殘疾兒童學前教育”,但是關于學前特殊教育師資培養(yǎng)問題卻尚未提及。第三,地域限制。云南省地處邊疆、民族地區(qū),部分地區(qū)經(jīng)濟與教育條件相對落后,交通不便,觀念陳舊,在“送出去”教師培訓與“引進來”專家指導方面存在困難。

2.影響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因素

1)地域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漢族地區(qū)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在對實施學前融合教育的總體態(tài)度上無顯著性差異,但漢族地區(qū)與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在“認知”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T=.538,p=.041),并且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更積極。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隨著社會發(fā)展、文化傳播方式的加快以及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整體知識水平的提高,各地區(qū)、各民族間的文教事業(yè)快速發(fā)展,交流頻繁,文化帶來的差異性越來越小;另一方面由于近幾年來,云南省政府重視特殊教育事業(yè)發(fā)展以及融合教育的宣傳,普及面逐漸擴大,并沒有因為區(qū)域、民族、交通等因素造成信息傳播上的限制。

2)職稱因素

不同職稱的幼兒教師反映出不同的接納程度。從總體上看,接納程度按積極程度依次為:小教一級、小教三級、小教高級。原因如下:第一,小教一級教師大部分教齡較長,教學經(jīng)驗豐富,正處于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高峰期,考慮問題更客觀、理性,能夠充分認識到學前融合教育的重要性,愿意也有能力為學前特殊需要兒童的發(fā)展提供支持。第二,具有小教三級職稱的幼兒教師,通常教齡較短,對于工作的熱情與積極程度較高。此外,年輕教師外出培訓機會較多,對于新理念的接受、更新較快,因而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相對積極。第三,小教高級教師雖然教齡長、職稱高、經(jīng)驗豐富,但是有研究表明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職業(yè)幸福感最低[9],另外在接受新理念、情感投入以及改變教學行為等方面相對困難,影響其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

3)幼兒園性質(zhì)因素

不同性質(zhì)的幼兒園教師對學前融合教育的態(tài)度表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從總體上看,私立幼兒園教師的態(tài)度更積極于公立幼兒園教師,尤其在“情感”、“行為傾向”程度上差異顯著。研究者認為主要與目前云南省學前教育條件、幼兒教師對學前特殊需要兒童接觸程度密切相關。云南省學前教育與國內(nèi)發(fā)達城市相比,在教育經(jīng)費、教育資源等方面尚有一定差距,多數(shù)公立幼兒園并不具備招收特殊需要兒童入園的條件,多數(shù)殘疾兒童只能進入各地區(qū)私立幼兒園就讀,因此,私立幼兒園教師在對殘疾兒童的認知、接納、理解、行動支持等方面經(jīng)驗較豐富。

3.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對學前特殊需要兒童安置態(tài)度的探討

在對不同類別特殊需要兒童的接納態(tài)度上,相對而言,幼兒教師樂意接受言語與語言障礙、學習障礙以及肢體障礙的兒童進入自己所教班級,而較難接受情緒與行為障礙以及多重障礙兒童。原因在于目前學前教育是云南省各級各類教育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學前資源短缺,教師數(shù)量嚴重不足且專業(yè)化水平不高,園所數(shù)以及在園幼兒數(shù)難以保障[10]。另外,云南省幼兒園多為大班教學模式,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再加上特殊需要兒童的介入,教師負擔甚重。幼兒教師不希望情緒與行為障礙問題兒童進入自己的班級。

在對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幼兒教師拒絕特殊需要兒童入園理由的調(diào)查中發(fā)現(xiàn),拒絕理由以教師缺乏特殊教育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存在安全壓力、本園缺乏特殊教育康復設備居多。教師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識和技能、個人素質(zhì)和工作動力的情況下,才能滿足人們對他們的期望,順利完成工作。因此,在支持系統(tǒng)方面,教師的需求多元化:既需要宏觀上政府的重視,又需要微觀上幼兒園行政領導的實際支持;既需要“走出去”學習新的特殊教育理念與方法,又需要“引進來”專家學者巡回指導。結合目前云南省實際情況與調(diào)查結果分析,師資培訓為學前融合教育開展的必要基礎,資金投入與政策支持為學前融合教育開展的重要保障,合作關系的建立為學前融合教育開展的有力推手,社會大眾的理解與支持為學前融合教育開展的精神源泉,只有各方面環(huán)環(huán)相扣,才能共同促進學前融合教育發(fā)展。

綜合上述研究成果,我們認為:當前云南省邊疆多民族地區(qū)幼兒園教師對于開展學前融合教育總體上持積極、支持態(tài)度,教師的職稱因素與幼兒園性質(zhì)是影響云南省幼兒教師融合教育態(tài)度的主要因素,順利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工作,我們必須充分、客觀地認識到這一點。云南省集民族、邊疆、貧困、山區(qū)等特點,開展學前融合教育就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之資源,團結一切可以團結之力量,結合地區(qū)、民族實際,加強國內(nèi)外合作與聯(lián)系,借鑒先進特殊教育經(jīng)驗,形成云南省特色的學前融合教育體系,促進云南省多民族地區(qū)特殊教育、學前教育、民族教育的繁榮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楊希潔.關于學前全納教育有效性思考[J].中國特殊教育,2005(9):3-7.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25.

[3]張丹丹,孫鈉.成都市幼兒園融合教育現(xiàn)狀調(diào)查研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1(12):114-118.

[4]Leyser, Y., Kirk, R. Evaluating inclusion: An examination of parent views and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perspectiv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2004,51(3): 271-285.

[5]Forlin, C., Douglas, G., Hattie, J.Inclusive practices: How accepting are teach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ability,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1996, 43:2.

[6]成巧云,施涌.農(nóng)村學前教育存在的若干問題及成因分析――以云南為例[J].大理學院學報,2013(7):21-25.

[7]http:///society/2007-01/11/content_5593761.htm.

[8]萬莉莉.本科師范生對隨班就讀態(tài)度的調(diào)查[J].中國特殊教育,2005(1):28-31.

[9]趙斌,李燕,張大均.川渝地區(qū)特殊教育學校教師職業(yè)幸福感狀況及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國特殊教育,2012(1):42-46.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