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

第1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 玉米苗期;病蟲害;除草劑藥害;防治方法;遼寧朝陽

中圖分類號 S435.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20-0098-01

2016年朝陽市玉米種植面積約為32.2萬hm2,占全市耕地面積的70%。玉米作為朝陽市主栽作物,在種植業(yè)生產中占據(jù)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來,朝陽市玉米發(fā)展呈現(xiàn)出良好的趨勢[1]。而玉米整個生育期因受作物布局、品種抗病性、氣候及防治等諸多因素影響,朝陽市玉米病蟲呈發(fā)生種類多、危害重的趨勢,對玉米創(chuàng)高產優(yōu)質帶來不利因素,特別是加強玉米苗期的病蟲害防治是確保糧食增產、增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筆者將對朝陽市常見苗期病蟲害種類及防治方法進行描述。

1 玉米苗期病害

1.1 玉米苗枯?。‵usarium verticilliodes Sheld)

在玉米二、三葉期開始顯癥,葉片邊緣首先出現(xiàn)黃褐色枯死條斑,由下向上逐漸發(fā)黃干枯萎蔫;根毛較少,根系變褐;植株生長遲緩,發(fā)育不良或明顯矮化[2-3]。

防治方法:播種前,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 g加水100 mL,拌種子5 kg。發(fā)病后,可用50%多菌靈6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對基部噴霧,使根部著藥,連噴2次。

1.2 玉米頂腐?。‵usarium moni-liforme var.subglutinans Wr.& Reink )

在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受害。苗期病株生長緩慢、莖基部變灰、變褐、變黑,葉片邊緣失綠,有黃色條斑,葉片皺縮、扭曲至枯萎死亡。成株期病株多矮小,頂部葉片短小,殘缺不全,皺褶扭曲,有時卷曲成牛尾狀,雌穗小,多不結實,莖基部節(jié)間短,常有害蟲蛀道狀裂口,縱切面褐變。根系不發(fā)達,主根短小,根冠變褐腐爛。高濕條件下病部有粉白色霉狀物[4]。該病在朝陽市呈逐漸加重態(tài)勢。

防治方法:播前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2%拌種或用10%腈菌唑可濕性粉劑150~180 g拌種子100 kg。苗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碧護15~45 g/hm2均勻噴霧,同時混施鋅肥,可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2 玉米苗期害蟲

主要有蒙古灰象甲(Xylinophorus mongolicus Faust)、小地老虎(Agrotis ypsilon Rottemberg)、蠐螬(Hloltrichia diomp-halia Batesa)、金針蟲(Elateridae Leach)等,取食植株葉片造成缺刻,影響光合作用;取食地下部分,毀壞萌發(fā)的種子,咬斷胚軸和幼根,導致幼苗死亡,造成嚴重的缺苗斷壟。玉米旋心蟲(Apophylia flavovirens)已成為朝陽市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蟲,以幼蟲蛀入玉米基部危害,常造成花葉或形成枯心苗,分蘗較多,植株畸形,形成叢生苗,玉米苗根莖處有褐色蛀孔或裂痕,不能正常生長。一般順壟危害,轉株性強,很難找到蟲子[5-6]。

防治方法:在農業(yè)防治上,加強栽培管理,深耕細作,合理倒茬。鏟除地埂雜草,清潔田園。合理施肥,不施未腐熟的肥料,減少產卵量。在化學防治上,一是拌種。播前拌種是防治地下害蟲的有效措施,用50%辛硫磷乳油或48%毒死蜱乳油10 mL加水1 kg拌種子10 kg,堆悶3~5 h后播種。二是誘殺。取0.3~1.0 m長的楊、榆樹枝,在40%氧化樂果乳油30倍液中浸泡12 h,于傍晚前插在田間,一般插75把/hm2,可誘殺金龜子。三是撒施毒土。用50%辛硫磷毒土(藥、水、土比例1∶1∶500拌勻)150.0~187.5 kg/hm2,均勻撒于播種溝內或地面,隨即翻耕;或用5%毒死蜱顆粒劑15 kg/hm2左右撒施。玉米旋心蟲發(fā)生重的地塊,可以用3%克百威顆粒劑15 kg/hm2左右在播種前撒施。四是灌根。作物出苗后遭蠐螬或旋心蟲等危害,可用50%辛硫磷乳油4 500~5 250 mL/hm2對水3 000~3 750 kg/hm2灌根,在離根部5~10 cm處刨一小坑,灌100 g藥液后蓋土。五是噴霧防治。對于取食葉片的苗期害蟲,于早晨或傍晚取食活動期,用20%氰戊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1 0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800倍液,或30%高氯?馬乳油1 2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

3 除草劑藥害

藥劑使用濃度過大、增加用藥次數(shù)、施藥方法不科學、不同作物的敏感度和不適宜的環(huán)境因素均會導致除草劑藥害[7]。導致幼苗生長勢弱,出土能力差,顏色不正常,葉片出現(xiàn)斑點,莖葉扭曲,根莖發(fā)育不正常,植株矮小。

救治措施:激素型除草劑(2,4-D丁酯等)造成的藥害,可噴灑赤霉素或結合排水施石灰或草木灰750~1 500 kg/hm2以減輕藥害。觸殺型除草劑(百草枯/克無蹤)造成的藥害,可追施尿素或葉面噴施0.02%~0.03%磷酸二氫鉀溶液,促使玉米迅速恢復生長,盡量減少藥害損失[8-9]。土壤處理除草劑造成的藥害,可采取耥地、灌水泡田、反復沖洗等措施,盡量使殘留藥劑沖洗排出。加強田間管理,中耕除草,增溫保墑,積極防除病蟲害,提高玉米抵抗藥害的能力。

4 參考文獻

[1] 朱占元.朝陽市玉米施肥現(xiàn)狀及高效施肥建議[J].現(xiàn)代農業(yè),2011(9):30-31.

[2] 邢會琴,馬建倉,毛濤,等.防治玉米苗枯病室內藥劑篩選[J].中國農學通報,2010(9):319-322.

[3] 王麗娟,徐秀德,陳靖,等.我國東北地區(qū)玉米苗枯病致病真菌的種類與分布研究[J].中國植保導刊,2012(2):48-51.

[4] 孫燕,姜興印,趙國玲,等.幾種殺菌劑對玉米頂腐病病原菌的毒力測定及防治效果研究[J].玉米科學,2013(6):140-144.

[5] 高文武,徐國佳,陳皓.2015年遼寧省玉米旋心蟲危害癥狀與防治措施[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16(3):165.

[6] 趙華,王麗,馬秋艷.玉米旋心蟲的發(fā)生與防治[J].吉林農業(yè),2013(2):106.

[7] 葉少鋒.常用玉米除草劑藥害發(fā)生原因及補救方法[J].天津農林科技,2012(5):12-14.

第2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玉米;種植管理;病蟲害防治;玉米銹病;玉米大斑?。挥衩捉z黑穗病

玉米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對我國農業(yè)經濟發(fā)展的作用非常大,也充分的滿足了我國人民對糧食的需求。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病蟲害,威脅著玉米作物的產量,這就需要種植人員合理的根據(jù)玉米的特性進行種植管理,并及時找出常見的病蟲害種類,有針對性的選擇防治病蟲害的措施。

1 玉米的種植管理方式

玉米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糧食作物和重要的飼料來源,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玉米生長期較短,生長期內要求溫暖多雨。玉米耗水量大,如果降水少,灌溉水源不足,就會減產甚至絕收。如果秋季初霜來臨太早,玉米在成熟期受凍,也會減產。下面主要針對玉米的選地和水分管理進行分析。

1.1 選地方法

玉米的適應能力較強,能在多種土壤中生存,但是最適宜玉米生長的土地需具備土層深厚、肥力水平高、具有良好通氣能力、ph接近中性等方面的特點。若土層不具備以上的特點,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對原土層的環(huán)境進行改善。例如,當土層較厚時,應對土壤進行漸進式耕翻,增加土壤的深度;當土壤中存在鐵盤層等不良物質時,需要在土壤深翻的過程中挑揀出鐵盤等異物;當土壤層較薄時,應每年對該土地進行墊土,并相應的增加肥料,提升土壤的肥沃程度。

1.2 水分的管理

從實踐經驗中我們可以看出,玉米是相對比較耐旱的作物,但是在玉米拔節(jié)之后對水分的要求越來越高,尤其是抽絲期需要大量的水分,在抽絲期過后,玉米對水的需求量也逐步下降。

從玉米出苗到拔節(jié)的階段,植株生長較為緩慢,耗水量較少,雖然在后期對水分有了較高的需求,但是正常情況下也不需要進行灌水。

拔節(jié)到抽雄的階段是過渡階段,也是對水分需求較高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中,莖葉生長速度加快,作物從營養(yǎng)生長轉為生殖生長。大喇叭口期是雌穗發(fā)育的關鍵時期,一般從這個時期開始進行灌水。抽雄散粉到抽絲是玉米對水分最敏感的的時期,如果此時水分供應不足,將會抑制花絲伸長,推遲抽絲,使雌穗無法正常的受精結實。因此這個階段的灌水是十分重要的。

2 玉米的常見病蟲害類型及防治方法

當前最為常見的玉米病蟲害主要有玉米銹病、玉米絲黑穗病、玉米大斑病等,下面將對其防治方法進行闡述。

2.1 玉米銹病

玉米銹病是我國華南、西南一帶重要病害。主要侵染葉片,嚴重時也可侵染果穗、苞葉乃至雄花,主要在臺灣和海南島發(fā)生。在對玉米銹病進行防治是,要選擇抗病的品種,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提高寄主抗病力。同時,要加強田間管理,清除酢漿草和病殘體,集中深埋或燒毀,以減少侵染源。在發(fā)病初期開始噴灑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40%多·硫懸浮劑600倍液、50%硫磺懸浮劑300倍液、30%固體石硫合劑150倍液、25%敵力脫乳油3000倍液、12.5%速保利可濕性粉劑4000—5000倍液,隔10天左右1次,連續(xù)防治2—3次。

2.2 玉米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的典型病癥是雄性花器變形,雄花基部膨大,內為一包黑粉,不能形成雄穗。雌穗受害果穗變短,基部粗大,除苞葉外,整個果穗為一包黑粉和散亂的絲狀物,嚴重影響玉米產量。該菌主要以冬孢子在土壤中越冬,有些則混入糞肥或粘附在種子表面越冬。土壤帶菌是最主要的初次侵染來源,種子帶菌則是病害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

對玉米絲黑穗病的防治,首先要選用抗病品種。一般雙親抗病,雜種一代也抗病,雙親感病,雜種一代也感病。所以在抗病育種工作中,應選擇優(yōu)良抗病自交系作親本,以獲得抗病的后代;其次,要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處理。由于玉米絲黑穗病的傳染途徑是種子、土壤、糞肥帶菌。玉米在苗期,土中的病菌都能從幼芽和幼根入侵,所以,藥劑防治必須選擇內吸性強、殘效期長的農藥,效果才比較好;再次,應撥除病苗、可疑苗,撥節(jié)至抽穗期病菌黑粉末散落前撥除病株,抽雄后繼續(xù)撥除,徹底掃殘;最后,要加強耕作栽培措施,科學的與高粱、谷子、大豆等進行輪種。

2.3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又稱條斑病、煤紋病、枯葉病、葉斑病等。主要為害玉米的葉片、葉鞘和苞葉。葉片染病先出現(xiàn)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

對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方法,首先要根據(jù)當?shù)貎?yōu)勢小種選擇抗病品種,注意防止其他小種的變化和擴散,選用不同抗性品種及兼抗品種。其次,要加強農業(yè)防治,盡量在早期播種,避免病害發(fā)生的高峰期,并且盡量多施磷鉀肥。做好中耕除草培土工作,摘除底部2~3片葉,降低田間相對濕度,使植株健壯,提高抗病力。最后,對于價值較高的育種材料及豐產田玉米,可在心葉末期到抽雄期或發(fā)病初期噴灑藥劑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 于生成. 玉米種植管理之我見[J]. 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4:274.

[2] 李少昆,王崇桃. 中國玉米生產技術的演變與發(fā)展[J]. 中國農業(yè)科學,2009,06:1941-1951.

[3] 李林奇. 地膜玉米種植管理初報[J]. 新疆農墾科技,1997,01:10-11.

第3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玉米;病蟲害;防治

玉米的使用價值和營養(yǎng)價值高,人們對它的需求量大。作為我國的主要糧食之一,玉米的種植一直受到人們的重視。但是由于病蟲害的影響,玉米產量每年仍然都會有很大的損失。為了提高玉米的產量,也減少對土地的壓力,必須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措施。不過,具體方法還是會因地區(qū)而異。所以,文章介紹了一些主要的玉米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希望對種植戶有所幫助。

1 玉米的主要病蟲害

玉米病蟲害有30多種,不同地區(qū)均會有差異。它們會出現(xiàn)在玉米發(fā)育的各個階段,使玉米染病。有些病蟲害使玉米成熟后不能食用,人畜若誤食,會出現(xiàn)中毒現(xiàn)象,如玉米絲黑穗病。有些會使種子腐爛,不能種植,或者形成弱苗等。

1.1 玉米絲黑穗病

玉米絲黑穗病是一種系統(tǒng)染病害。病原是絲軸黑粉菌,屬擔子菌亞門真菌,軸黑粉菌屬。早期癥狀是病苗僵化,生長緩慢或停止生長,葉片變厚且密集、濃綠,上部葉片出現(xiàn)縱向的黃條斑。在穗期癥狀較為典型,苞葉內的果穗變成一個黑粉包,內部夾雜絲狀的寄生維管束組織。雄穗受害時,花器變形,花序被破壞,發(fā)黑,雄花變成黑粉,沒有雄蕊,植株矮化。雌穗受害時,穗短且下部膨大、頂部變尖但外部看起來與常果相同,內部是一團黑粉與散亂的絲狀物[1]。

1.2 玉米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的病源菌屬子囊菌亞門真菌,毛球腔菌屬。在東北地區(qū)自拔節(jié)前后開始發(fā)病,由老葉開始發(fā)病向心葉發(fā)展,從下部葉片開始出現(xiàn)水漬狀或綠色半點,后逐漸沿著葉脈方向開始擴大,中間顏色淺,邊緣深,最后到達全株。嚴重發(fā)病時,病斑相互連接成片,使植株枯死,嚴重減產。濕度較大時,病斑表面常密生一層灰黑色的霉菌。

1.3 玉米青枯病

在玉米成熟階段,易發(fā)生青枯病。表現(xiàn)為玉米根部及其莖部出現(xiàn)大面積腐爛,直至干縮,最后根部變空,玉米葉子枯萎,然后植株死亡。青枯病會使玉米大幅度減產。而且,發(fā)病蔓延的速度比較快,必須盡快采取措施。暫時還沒有合適的藥劑可以控制,只能加強農業(yè)防治,適當排水,施用鉀肥。

1.4 玉米螟

玉米螟是玉米最主要害蟲之一,在田間發(fā)生比較普遍,在3~9月間播種的玉米被害較嚴重。成蟲在白天潛伏不動,夜間活動、產卵,將卵塊產于株高約20 cm以上的玉米葉片背面,成鱗片狀排列,孵化的幼蟲危害玉米各部位,初孵幼蟲在分散爬行過程中常吐絲下垂。老熟后,大多在莖稈、穗軸內化蛹。

被玉米螟危害的玉米一般呈現(xiàn)玉米葉片花葉,莖桿蛀空以及果穗穗粒缺失,從而使玉米不能正常生長,并因蛀空莖桿導致玉米倒伏,蛀食穗粒使籽粒霉爛變質,從而嚴重影響玉米產量。

2 病蟲害的防治技術

防治病蟲害,特別是害蟲,一定要從根源消滅它的產生。對于病蟲害,只能是做好預防措施,及時發(fā)現(xiàn)病害并施用化學藥物處理;害蟲必須從萌芽狀態(tài)開始防治,加以生物和化學防治。

2.1 農業(yè)防治

播種,要選用不易感病的品種。種子栽種前要進行殺菌處理,可以在太陽下晾曬或施用殺菌劑。有利于提高發(fā)芽率,還可以預防玉米絲黑穗病的發(fā)生。發(fā)病植株要正確處理,不要讓其感染正常植株,最好是焚燒掉。那些有蟲的秸稈也是,為了防止玉米螟的幼蟲在越冬時羽化,可以將秸稈燒掉或做成飼料。還要合理密植、做好除草工作,減少病菌滋生,讓玉米獲得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

2.2 生物防治

最環(huán)保、也比較有效的就是生物防治了。通過引入害蟲的天敵及采用性引誘劑,減少害蟲的數(shù)量,既不會影響玉米的質量,還健康營養(yǎng),一般多用于害蟲的防治。如玉米螟,就可以利用赤眼蜂、白僵菌等生物。防治的成功率也比較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蟲的危害,挽回可觀的產量。具體防治方法,可于株高20 cm開始釋放赤眼卵寄生蜂,每公頃施放蜂片200片,以抑制玉米螟卵粒孵化。另外分別于玉米輪生初期,輪生中期,雄花抽初前4~5 d,雌花吐絲后3~4 d,施用蘇云金桿菌(16000 iu/mg)粒劑于心葉。每公頃用量5公斤。預防防治率可達70%~80[2]。

2.3 化學防治

早早發(fā)現(xiàn)病蟲害,并使用化學藥劑,也能達到有效的防治。根據(jù)不同的發(fā)病癥狀判斷發(fā)病類型,施用藥劑。發(fā)病前,也可施用藥劑,做好預防措施。如對付玉米大斑病,可選用9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等真菌性殺菌劑噴霧防治[3]。

3 結語

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注定是一項艱巨而長遠的工作。因為根據(jù)不同的發(fā)病原因和發(fā)病特點,需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且,自然環(huán)境總是在變化,各地區(qū)都存在著差異,這對病蟲害的防治又加大了難度。所以,對玉米病蟲害的研究仍然不能松懈,一定要因地制宜,并且要加大研究力度。不過,相信現(xiàn)在科技這么發(fā)達,可以充分利用高科技密切關注玉米的情況,隨時根據(jù)玉米的癥狀采取相應的處理。

參考文獻:

[1] 張明偉,劉樹朋,遼陽地區(qū)玉米空稈的原因及防治技術措施,[J],遼寧農業(yè)科學,2011.

第4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甘蔗;病蟲害防治技術;高效低毒農藥;應用

中圖分類號:S435.66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50501089

甘蔗通過蔗莖進行無性繁殖,因其經濟價值高和營養(yǎng)價值豐富,近年來種植面積逐年增大。但是目前由于常年連作及化學農藥濫用,導致甘蔗病蟲害日趨積累且逐漸加重,影響蔗糖產業(yè)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本文對當前甘蔗生產上主要發(fā)生的幾類重要病蟲害進行探討,提出適合的防治技術,供蔗區(qū)參考。

1 甘蔗常見病蟲害發(fā)生與防治

1.1 甘蔗黑穗病

1.1.1 主要癥狀及發(fā)病條件

甘蔗黑穗病主要危害甘蔗梢頭、葉片等部位,梢頭受害的主要癥狀是長出一條向下的黑色鞭狀物,鞭外部形成黑粉,又稱黑粉病。該病初侵染源為宿根病蔗及帶菌土壤,孢子可以借助雨水、氣流及昆蟲進行傳播,春季高溫多雨有利于該病的流行,通常宿根蔗田比新植蔗田發(fā)病重,宿根年限越長,發(fā)病越重。

1.1.2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目前在生產上主要抗病品種有粵糖63/237、川蔗7號、粵糖57/423及云蔗71-388;清理病穗、實行輪作:收獲后要及時清理田間的病穗,病株殘茬并集中燒毀;實行輪作:與玉米、甘薯、水稻、花生等作物進行輪作;種苗消毒處理:用55℃熱水浸種30min,再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消毒或直接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石灰水浸種24h即可。

1.2 甘蔗鳳梨病

1.2.1 主要癥狀及發(fā)病條件

甘蔗鳳梨病是甘蔗萌芽期間最主要真菌性病害之一,受害后主要癥狀為不能萌芽,后逐漸變黑,產生很多煤粉狀物。病甘蔗種和土壤是主要的初侵染來源,高濕和低溫有利于病害的流行,另外甘蔗田積水、土壤粘重發(fā)病較重。

1.2.2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在右江選擇的抗病品種有粵蔗64/395、廣東3號等;加強田間管理:要及時拔除帶病的植株,清理田園,增施氮肥,與玉米、花生進行合理輪作;種苗處理:可用50%的多菌靈800倍液浸種10min或使用3%的石灰水進行浸泡2h。

1.3 甘蔗褐條病

1.3.1 主要癥狀及發(fā)病條件

褐條病主要危害甘蔗葉片,初期侵染后呈水漬狀小斑點,隨后逐漸形成褐色條紋斑,病斑中間分布在紅色小紅點,且隨時間延長逐漸擴散至全部。該病真菌分生孢子主要是通過氣流進行傳播,帶病的植物和葉片是最初侵染來源,長期下雨、濕度大、溫度低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1.3.2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可以選擇川糖61-408、桂糖17號、云蔗89-7等抗病品種;要及時摘除老葉、清理帶病的植株,多施肥,加強田間管理;藥劑防治:在發(fā)病初期可使用50%的多菌靈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5%的代森錳鋅400倍液進行噴霧。

1.4 甘蔗螟蟲

1.4.1 主要危害癥狀

甘蔗螟蟲又稱甘蔗鉆心蟲,是甘蔗生產上較為普遍的鉆蛀性害蟲,主要有二點螟、大螟及條螟等,以幼蟲進入莖稈后取食,造成枯心苗。該蟲每年在南方地區(qū)發(fā)生5~6代,有世代重疊的現(xiàn)象,高溫有利于該蟲的快速繁殖。

1.4.2 防治方法

選用健康種苗;在甘蔗收入后,及時清理田園,將殘莖枯梢和病株集中燒毀;釋放赤眼蜂、紅螞蟻等天敵進行防治;在螟卵盛期,可使用5%的殺蟲脒乳油800倍液或5%丁硫克百威可濕性粉劑或5%毒死蜱乳油600倍液進行噴霧。

1.5 蔗龜

1.5.1 主要危害癥狀

蔗龜是甘蔗生產上一種危害比較嚴重的地下害蟲,主要以幼蟲的形式危害甘蔗根部、地下莖及蔗芽,造成根部缺失,無抗風能力,是一種毀滅性的害蟲。在各甘蔗地區(qū)主要危害的有突背蔗龜、光背蔗龜及大等鰓金龜。

1.5.2 防治方法

深耕曬田:在甘蔗收獲后,應及時深耕勤耙,除去在土壤中過冬的幼蟲,減少翌年蟲害量;蔗龜具有很強的趨光性,因此使用殺蟲燈進行誘殺;藥劑防治:可在甘蔗松蔸或培土時,用4.5%毒死蜱顆粒劑60kg或15%樂斯本顆粒劑20kg加入適量系統(tǒng)進行拌種后撒施在甘蔗基部或周圍。

2 推薦防治甘蔗病蟲害的高效低毒農藥

為達到國家使用安全農藥的標準,使生產出來的甘蔗農藥殘留量較低,特此推薦一些能在甘蔗上使用的高效低毒農藥,在甘蔗下種前,與細土混合后撒施在甘蔗基部即可。

參考文獻

[1] 盧文潔,徐宏,李文鳳等.甘蔗病蟲害防治技術及高效低毒農藥應用[J].中國糖科,2011,3:64-67.

第5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健詞:玉米播種技術注意事項病蟲害防治

一、主要病蟲害

1、玉米小斑病。

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發(fā)病,主要以抽雄、灌漿期發(fā)生較多。主要為害葉片、葉鞘、苞葉和果穗。苗期染病初在葉面上產生小病斑,周圍或兩端具褐色水浸狀區(qū)域,病斑多時融合在一起,葉片迅速死亡。當病株率達70%時,病葉率才開始自下而上的發(fā)展;降雨早,病株率上升早;反之則晚。

防治方法:因地制宜選種抗病雜交種或品種;清潔田園,深翻土地,控制菌源;摘除玉米底部1-2片病葉集中銷毀;噴灑50%多菌靈或70%托布津500倍液,或代森錳鋅800倍液等。

2、玉米大斑病。

該病在玉米整個生長期皆可發(fā)生,但多見于生長中后期,特別是抽穗以后。主要侵害葉片,嚴重時葉鞘和苞葉也可受害,葉片染病先出現(xiàn)水漬狀青灰色斑點,然后沿葉脈向兩端擴展,形成邊緣暗褐色、中央淡褐色或青灰色的大斑。后期病斑??v裂。嚴重時病斑融合,葉片變黃枯死。

防治方法:選種抗病品種;適期早播,避開病害發(fā)生高峰。發(fā)病初期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5%苯菌靈乳油800倍液、40%克瘟散乳油800-1000倍液、農抗120水劑200倍液,隔10天防一次,連續(xù)防治2-3次。

3、玉米圓斑病:選擇抗病品種,采取五點取樣,每點查10株,檢查病株率和單株病葉數(shù)。一般應在抽果穗吐絲盛期噴藥防治,用25%粉銹寧500-800倍液。

4、玉米黑粉?。喊l(fā)現(xiàn)病瘤要及時割除。

5、玉米病毒?。翰《静∈怯衩壮R姴『?,玉米整個生長期都可感此病,尤以苗期受害最重。該病毒是由灰飛虱和蚜蟲傳播的,在防治上主要是消滅雜草和防蟲來預防玉米病毒病的嚴重發(fā)生。在田間調查中,發(fā)現(xiàn)可疑病株,應立即拔除,帶出園外燒毀或深埋,根除毒源。并噴殺毒劑控制,如5%菌毒清等。

6、玉米螟:注意田間卵孵化差度和幼蟲危害情況,可用Bt乳劑制成顆粒劑或用白僵菌顆粒劑等撒入玉米大喇叭口內,殺死初孵幼蟲。

7、玉米燈蛾:危害玉米田的主要有紅緣燈蛾。在7月下旬開始調查100株上的卵數(shù)和幼蟲數(shù)量,當發(fā)現(xiàn)500株玉米有2塊卵,或被咬粒的果穗達15%以上時,立即進行防治。燈蛾初孵幼蟲有集中危害的習性,在玉米吐絲后幼蟲較多,可組織人工捉蟲,或噴藥防治。

二、種植技術

1、適種環(huán)境選擇光照充足、土層厚、墑情和肥力好的土壤,與其他玉米隔離(相距400米或者錯開花期30天)種植。最早播期在氣溫平穩(wěn)通過12℃即可開始,最晚播期要保證授粉和采收時氣溫在18℃以上,并參照當?shù)赜衩撞テ?。最適宜的氣溫為:苗期至拔節(jié)期18℃-22℃,大喇叭口期至抽雄灌漿期22℃-26℃。氣溫高于35℃或低于18℃都不利于揚花授粉。

2、種植密度每畝3500株,起壟種植。(1)寬窄行種植,大行100厘米,小行50厘米,單株留苗,株距25厘米。(2)單行種植,行距75厘米,單株留苗,株距25厘米。如種植密度過大,會影響產量和質量。

3、育苗移栽配制營養(yǎng)土(用腐熟農家肥和細熟土各一半,尿素和普鈣各1%,混濕配成),用營養(yǎng)球(袋、塊)育苗,3葉期帶土移栽并澆足定根水,以保證苗齊、苗壯。定向種植(行向南北、葉向東西),有利于增加光合效率。用地膜覆蓋或膜側栽培,可增溫保墑。

4、田間管理施足底肥:畝用農家肥2000-3000千克,加過磷酸鈣50千克、硫酸鉀15千克、硫酸鋅2千克,拌勻、堆積腐熟后,開溝深施10厘米,蓋土5厘米,再植苗或直接播種。及時追肥中耕:4-5葉期輕追苗肥,畝施尿素5千克、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液2次,淺中耕松土。7-8葉拔節(jié)至大喇叭口期重施穗肥,畝施尿素25千克,深中耕培土。苗期保墑防澇,大喇叭口期至抽雄灌漿期保持土壤濕潤(如遇干旱,必須重澆水),并及時除草和防治病蟲害。

5、采收保鮮

一般在授粉后20-25天可采收青穗。此時為籽粒乳熟期,苞葉青綠、花絲棕黑,粒飽、皮薄、甜度高,是最佳采收期。反季種植的采收期,一般會延長數(shù)天。采收的青穗應置陰涼通風處,并及時上市或加工。近距離運輸青穗應裝袋(框)并通風,遠距離運輸青穗應裝箱并加冰,以保持苞葉青綠和籽粒鮮甜。

6、防治病蟲害

防治病蟲害可依據(jù)文章上半部分內容進行防治。根據(jù)當?shù)夭∠x害情況,在農科人員指導下防治。注意使用農藥防治應確保農殘低于國家標準。

7、注意事項

1、包衣種不能食用與飼用,不能浸種或拌種。播種后應及時清潔。

2、必須與其他玉米隔離種植,避免因串粉影響本品的口味和質量。

3、對缺少農家肥的種植地,應加適量復合肥作底肥。播種時要足墑淺播,蓋細土2-3厘米,種子不得接觸鉀肥,否則會降低出苗率。

4、種植本品不蹲苗。對直播蓋膜的,出苗后應及時破膜放苗;對育苗移栽的,蓋膜時必須扶苗出膜,并加強苗期水肥管理,否則會燒苗或造成減產。

5、植株長勢旺盛,分蘗和多穗均屬于正常。但應及時拔除分蘗和多穗;每株只能保留頂端1-2個果穗,如留多穗會降低產量和質量。拔除的幼穗可作甜玉米筍。

第6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谷子生產;病蟲害;防治措施

谷子是我國北方重要的種植農作物,在農業(yè)結構的調整種植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隨著高產產品以及各種先進種植方式的推廣,谷子產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但是每年發(fā)生的病蟲害仍然是影響谷子產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這里有必要探討谷子標準化生產中的病蟲害發(fā)生特點與防治措施提高谷子的產量。

1 谷子標準化生產的病蟲害特點

1.1 病害發(fā)生特點 谷子標準化生產主要發(fā)生的病害包括白發(fā)病、黑穗病、谷瘟病等,發(fā)生的蟲害主要包括地下害蟲、粟灰螟以及黑莖跳甲等。

谷子白發(fā)病是谷子標準化生產的主要病害,在田間主要表現(xiàn)為白尖、槍桿、八法以及灰背等癥狀,主要發(fā)生的時期為谷子發(fā)芽到抽穗極端,若是谷子在幼苗期發(fā)生白發(fā)病比較嚴重,將會導致谷子變色扭曲,甚至死亡。谷子在抽穗前發(fā)生白發(fā)病易導致葉子下方出現(xiàn)白色跳板,背面出現(xiàn)灰背現(xiàn)象,葉片逐漸表現(xiàn)為黃白色,在轉變?yōu)楹稚?,導致葉子無法展開,分裂成西斯,散出大量黃褐色粉末,導致整個谷子株無法抽穗,即使能夠抽穗,也會導致穗縮短,小花內外穎加長。谷子染上白發(fā)病的原因是因為病菌以卵孢子的形式附在土壤中,在冬季,大量病菌附著到谷子的種子上,卵孢子一半侵入懂啊谷子株上就會系統(tǒng)性的分生孢子,在氣候區(qū)允許的條件下導致谷子發(fā)生白

發(fā)病。

谷子黑穗病是谷子常見病癥,主要存在粒黑穗病和腥黑穗病兩種,一般粒黑穗病主要侵害谷子株的穗部,導致谷子穗短小,一般都是整穗發(fā)病,谷子或是可以充滿黑色粉末,腥黑穗病通常會使谷子穗的少數(shù)籽粒發(fā)生病變。谷瘟病也是谷子生產常見病癥,可發(fā)生在谷子的葉、莖、穗柄以及籽粒等,在葉片上主要表現(xiàn)為菱形病斑,邊緣呈現(xiàn)很褐色,若是天氣比較潮濕,病葉背面存在灰霉狀物,病情嚴重時會導致葉莖變黑逐漸折斷,發(fā)生在穗頸以及穗柄上時容易導致組織壞死,致使谷子穗因無法得到營養(yǎng)而變成死穗。

1.2 蟲害發(fā)生特點 谷子蟲害地下包括蠐螬、金針蟲、螻蛄以及地老虎等,這類地下害蟲數(shù)量多,危險性也是非常大,主要造成的危害是取食谷子的種子、幼苗、根莖等,造成卻面壟斷或者幼苗發(fā)育不良等癥狀。粟灰螟也是主要危害谷子生產的蟲害,這種病蟲主要是以谷子幼苗為食,因此非常容易導致幼苗枯死,導致谷子株因無法得到營養(yǎng)而造成秕穗。粟莖跳甲的幼蟲害特點也是主要以幼苗為食,由莖基部咬入,導致谷子株因無法得到營養(yǎng)而死亡,成蟲的威海主要是取食葉子,是葉子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干枯。

2 病蟲害防治措施

2.1 病害防治措施 谷子白發(fā)病的發(fā)生條件主要是借助于土壤進行創(chuàng)博,多發(fā)生在冬季,谷子幼芽期是最重要的侵害時起,因此在進行防治時需要控制從播種到幼苗期的土壤濕度、溫度以及時間和播種深度等。白發(fā)病孢子在土壤溫度為11℃~32℃時都能侵染幼苗或者種子,最佳繁殖的溫度為18℃~20℃,孢子在土壤濕度保持在40%~50%情況下容易大量繁殖,土壤濕度只要不在這個范圍內,谷子就不容易發(fā)病,若是連作田也會容易導致白發(fā)病的發(fā)生。針對這些發(fā)病原因,谷子在耕種時首先選取抗病品種,建議與大豆、玉米以及馬鈴薯等進行輪作,在谷子生產期間及時把除掉病株,并集中焚燒,播種時選用3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與谷子拌在一起,降低土壤

濕度。

谷子黑穗病的侵染途徑主要發(fā)生在谷子幼芽期,冬天附著在谷子種子表面果凍,在谷子幼芽時期開始侵襲,通過幼苗的胚芽侵入,并逐漸擴展到生產點,最后導致谷子穗形成黑穗。這種病菌的發(fā)病條件是土壤的溫度為12%~25%,土壤濕度小的情況下,這種病比較嚴重,因此在防治時首先選用抗病害品種,在播種時采用2%立克秀濕拌種劑或者50%多菌靈乳油等拌種種植。

谷瘟病的發(fā)病與氣候條件存在很大的聯(lián)系,一般在谷子的生長季節(jié)是病菌侵染的最佳時節(jié),氣候如降水量、溫度以及濕度等發(fā)生變化也會導致病情劇烈變化。通常谷瘟病在溫度為18℃~20℃,相對濕度大于80%時發(fā)生大面積蔓延,氣候若是持續(xù)型高溫將于會是這種病逐漸嚴重,而陰雨天氣以及霧重情況下也會導致病情加重,氮肥適量過大也會導致谷子患谷瘟病。為防止谷瘟病首先需要選中抗病品種,合理種植,在發(fā)病初期采用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等進行噴霧,每星期噴

一次。

2.2 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地下害蟲主要采取的放置措施首先要深耕耙耢。在冬天土壤上凍之前1個月,深耕土壤達到土壤深度35cm以下,并在耕種的時候拾蟲,減少病蟲害等的生存條件,在次年就可以達到減少地下害蟲密度的目的,另外早春的時候進行耕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地下害蟲的數(shù)量。若是地區(qū)水源條件比較好,可以采取一定的灌水措施,降低地下害蟲的密度。可以選取一些物理措施防治蟲害,誘殺夜蛾,調至均勻糖、酒、醋和水,并摻入50%敵百蟲可濕性粉劑等,攪拌后放入到盆中,傍晚的時候放置到田間誘殺夜蛾,也可在田間插谷草把,引誘蟲產卵,在進行焚燒。在成蟲盛發(fā)季節(jié)采取黑光燈或者頻振式殺蟲繼續(xù)擰誘殺夜蛾。在耕種期間,谷子種子采取一些藥物進行拌種,如可以采用50%乳油和水進行拌種,也可以采用40%甲基異柳磷和乳油進行拌種,在拌種的時候需要注意拌種一定要均勻,在種子陰干后才可以耕種。也可以采用根部灌藥的方法來進行防治地下害蟲,主要是采取40甲基異柳磷和乳油在下午灌澆到植株的根部防治地下害蟲的侵害。

粟灰螟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秋收后翻耕后耙耱使谷子株的根茬暴漏在空氣中增加蟲子越冬的死亡率,也可收集根茬并進行焚燒,減少蟲子的密度。在谷子生產期間把除掉枯心苗,并進行焚燒,在播根茬看羽化,當羽化率達到45%時撒毒粉防治害蟲,通常毒粉采用2.5%敵百蟲粉劑撒在0.067hm2的谷田中,也可采用25%快殺靈噴霧防治。粟莖跳甲的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播種期間采取晚播,兵把除掉枯心苗,在越冬期間采用2.5%三氟氯氰菊酯噴霧防治。

3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先簡單分析了目前谷子標準化生產主要的病蟲害發(fā)生特點,并論述病蟲害的預防措施。自進入到20世紀90年代,我國谷子的種植面積得到明顯的提高,部分地區(qū)出現(xiàn)了標準化的生產,耕種方式的改變同時也是病蟲害發(fā)生了變化,研究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并提出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谷子的產量,隨著我國谷子標準化生產以及農藥等的逐漸發(fā)展,病蟲害的防治措施還需要不斷進行完善,這些還需要更多的人努力去研究。

參考文獻

[1] 任煥珍,王靈麗,申小雪等.淺談“沁州黃”谷子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特點及防治技術[J].農業(yè)技術與裝備,2011,(18):46-47.

[2] 李書田,李盡照,趙敏等.赤峰市谷子病蟲害發(fā)生危害特點及綜合防控措施[J].內蒙古農業(yè)科技,2009,(06):92.

[3] 張海金,趙術偉.遼寧省谷子主要病蟲害種類及其綜合防治技術[J].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2009,(09):143,145.

第7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 北方玉米 種植 管理 措施

玉米在我國的種植十分廣泛,南北均有分布。北方是我國玉米的主產區(qū),擁有成熟的玉米產業(yè)經濟體系,玉米的種植規(guī)模大,面積廣,為我國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提供了巨大的玉米原料支持。從目前的發(fā)展情況來看,我國北方的玉米種植與管理水平正在穩(wěn)步提升,在現(xiàn)代化的農業(yè)發(fā)展中,玉米的種植技術正在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高水平的管理促進了增產增收,人們已經充分地認識到了玉米的種植、管理在玉米生產中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北方的玉米生產實踐情況,對玉米的種植與管理進行了研究探討,為玉米種植提供參考。

一、 北方玉米種植的技術要點

在玉米的種植生產中,種植技術非常重要。在我國的玉米發(fā)展史上,解放前后的玉米種植產量天壤地別,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解放后加強了對種植技術的研究、運用,科技的力量帶來了產量。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選種育苗、施肥除草、防治病蟲害等環(huán)節(jié)都涉及到種植技術的運用,其中病害的防治問題是玉米種植的難點,技術性比較強,針對北方玉米種植上的幾種主要病害,我們在防治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 玉米青枯病的防治

青枯病是玉米種植的常見病害,各地均有發(fā)生。在北方的玉米種植中,玉米青枯病在最近幾年的發(fā)生較多,是主要的玉米病害。玉米青枯病發(fā)生時,有可能突然出現(xiàn)大面積的植株干枯現(xiàn)象,玉米苗根系、莖部出現(xiàn)腐爛干枯,往往很難及時找出發(fā)病的原因,導致精準的救治非常困難,對玉米的生產影響很大。就目前的種植水平來看,還沒有發(fā)現(xiàn)一種能完全防止玉米青枯病的有效方法,必須通過全面的種植技術運用,綜合治理,才能起到較好的防治效果。在種植中,首先,種植戶應盡量選擇抗病性強的玉米良種,從種源上加強預防;其次,在每年的玉米收獲后的空檔期,把玉米地塊全面深耕幾遍,改善土壤結構,消除部分病害源;最后,在玉米苗生長期,要加強對青枯病的預防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有發(fā)病趨勢時,及時進行藥物噴灑,控制住發(fā)病范圍。針對青枯病的防治藥物有葉枯靈、瑞毒霉等,具體應根據(jù)玉米發(fā)病情況,藥物使用說明來使用,大多通過噴霧方式給藥。

(二) 玉米瘤黑粉病的防治

玉米瘤黑粉病是北方玉米種植中對產量影響最大的病害,一旦發(fā)生,往往會導致玉米產量直線下降,甚至顆粒無收。其主要的病癥為植株腫瘤,如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后期則形成黑色粉末。腫瘤的存在不僅影響植株的正常生長,在結果期還會逐步侵蝕玉米果實,必須重視。在具體的防治上,我們應多管齊下,以預防為主。首先,要處理好玉米地塊的黑粉病細菌源,可以通過增施腐熟的有機肥來實現(xiàn)。另外,應盡量選擇抗病能力強的良種來育苗;其次,在玉米幼苗的生長期,應清除生長狀況不好的殘弱病苗,特別是對于出現(xiàn)病癥的幼苗,要及時清除,全面噴灑波爾多液,對玉米瘤黑粉病進行預防。通過合理的間苗、蹲苗來提高玉米植株的生長質量,增強抗病能力;最后,當玉米田出現(xiàn)了玉米瘤黑粉病時,要及時用藥救治,采購克菌丹、三唑酮加水混合后對玉米田進行噴霧。要特別注意的是,當玉米苗花期出現(xiàn)玉米瘤黑粉病時,要選擇福美雙進行噴霧救治,不可盲目使用其他藥物,以免影響玉米果實質量。

二、 北方玉米種植的管理要點

發(fā)展玉米種植,要想實現(xiàn)高產、穩(wěn)產的目標,必須抓住種植期的管理要點。在現(xiàn)代農業(yè)的發(fā)展理念中,玉米的種植管理是一項專業(yè)的工作,作用巨大。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我們要因地制宜,學習先進的農業(yè)管理模式,切實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 玉米生長的幼苗期管理

在玉米種植管理中,對幼苗期的管理應格外精心。實踐中,我們可以把玉米苗拔苗前的生長期統(tǒng)稱為幼苗期。在玉米幼苗期的管理上,主要應做好查苗補苗,及時間苗、定苗的工作。在玉米幼苗出苗后,應及時查看整體苗情,準確地補苗,保證玉米種植的幼苗數(shù)量基礎。當幼苗生長到一定時期時,要開始間苗、定苗,合理地規(guī)劃玉米苗生長間距,以便玉米植株正常地進行光合作用,保證每株玉米苗的生長養(yǎng)分充足。同時也要全面開展優(yōu)勝劣汰的定苗作業(yè),清除掉長勢明顯較弱的幼苗,保留植株健壯,長勢良好的壯苗,讓玉米整體生長整齊規(guī)劃,為日后的生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 玉米生長的旺盛期管理

玉米生長的旺盛期也叫生長中期,一般是指玉米拔苗后至抽雄前的生長期。這個過程是玉米快速生長的時期,生命力強,長勢旺盛,是決定玉米產量的基礎積累期。應把管理重心放在施肥上,科學地制定施肥方案,為玉米的生長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根據(jù)我國北方的玉米種植用肥情況,在生長旺盛時期,可以多用尿素肥料,每畝施肥量可控制在18公斤左右,具體應根據(jù)土壤的肥力來確定,有條件的可以進行土壤肥力檢測,指導精準施肥,實現(xiàn)經濟高效的管理目標。

(三) 玉米生長的掛果期管理

玉米的掛果期管理主要包括適度追肥以及收割管理兩個方面,一般是指玉米抽雄以后到玉米果實成熟的這段時期。我們應全面掌握玉米的生長情況,對生長動力不足,明顯影響掛果鼓粒的玉米植株要及時地追加肥料,保證水肥充足。同時也要注意病蟲害的防治,確保果實不被蟲害吞噬。待玉米的包葉基本變成黃色,玉米粒飽滿硬挺時,要及時地進行玉米收割作業(yè),對于種植規(guī)模大的生產基地,盡量采用機械收割,一體化入庫,采用先進的晾干系統(tǒng),控制好玉米的水分含量,做好儲存、銷售管理。

結束語:

玉米是我國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工業(yè)原料,目前我國的玉米產量還滿足不了市場的需求,每年都需要大量進口。北方作為我國的玉米主產地,要不斷地改善種植技術,優(yōu)化玉米種植Y構,加強玉米種植的病蟲害防治,全面普及現(xiàn)代化的管理模式,實現(xiàn)我國玉米的高產目標,滿足市場需求。

第8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地膜;玉米;高產栽培;關鍵點

中圖分類號:S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0278(2015)04-092-01

作為國內高產糧之一,玉米在我國具有較大的種植面積,近年來,溫室技術不斷成熟,玉米種植也開始在溫室技術的基礎上進行合理改造,其中玉米地膜栽培技術運用比較廣泛。這種栽培方式是通過在地面覆蓋一層薄膜,結合平衡施肥、病蟲綜合防治等技術,使土壤達到增溫、保墑、除草等,促進玉米早熟,實現(xiàn)高產栽培。這種技術對于春玉米的種植具有很大的指導意義,促進春玉米的高產豐收。本文主要分析地膜玉米高產栽培關鍵技術。

一、地膜玉米種植前準備

(一)地膜選擇

在地膜玉米種植中首先要關注的是地膜選擇,因為地膜規(guī)格和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玉米能否高產。地膜選擇要根據(jù)當?shù)貧夂?、地形等合理選擇。一般情況下選擇低壓高密度超薄地膜,其厚度一般為0.005-0.007mm,幅度范圍為70-80cm,用量一般為3-3.5kg/667O,這類地膜一般為地膜比較理想的材料。

(二)整地、施肥

選好地膜以后,選擇種植玉米的田地。地膜玉米一般比較適宜種植在地勢平坦、土質疏松、土地肥沃的田地。不能種植在沙土地、陡坡地、貧瘠地、撈地、洼地等地方,否則影響玉米的高產。田地地勢平坦有利于機械化種植,提高總之效率。地膜玉米地選擇在5~10度的坡度比較好,土層厚度為20-33cm為宜,這樣能夠使玉米充分吸收土壤中的營養(yǎng)成分,促進其生長。田地要適時翻耕,這樣不僅能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結構,而且能夠清除地下病蟲害。春季整地時雨水比較困乏,所以深耕后要對土壤進行保墑。整地過程中要執(zhí)行精耕細作、上虛下實的原則,徹底清除雜草、石礫等,做好土壤的增溫保墑,為高質量地膜玉米提供一個良好的土壤環(huán)境。田間施肥一般每100千克玉米需要3千克氮肥、1.5千克磷肥、3千克鉀肥的比例,底肥一般選用農家肥、尿素、磷肥、硫酸鉀等,底肥一般是一次施肥,施肥深度在30厘米左右。

(三)選種

地膜玉米的種子選擇要考慮其生長季節(jié),根據(jù)季節(jié)特點選擇高產早熟品種。早熟產品的勝于期一般為7~15天。產量一般在800-lOOOkg.玉米成熟后,植株莖葉成青綠色。種子的選擇好以后要做進一步的處理,去雜去劣,保證種子清潔無雜草。

二、地膜玉米的覆膜播種技術

地膜玉米播種時間最好選擇在早春遇雨時節(jié),可以趁墑起壟覆膜,播種適期打孔點種;如果4~5月播種需要有一定的灌溉條件,灌溉土地后進行覆膜播種。地膜覆蓋上以后,壓實膜邊,每個3cm在薄膜邊緣壓上有一定重量的土梁,防止大風把薄膜掀起。

地膜玉米的覆膜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播種、覆膜同時進行,玉米苗出來以后再打孔放苗,這種覆膜方式比較適合應用于機械化作業(yè),增溫效果比較好,出苗質量高,但是這種方式放苗時比較費工夫,放苗時如果遇到高溫可能會出現(xiàn)較多的燙苗;另一種覆膜方式是先覆膜保墑,然后適期播種。這種方法采用的是趁墑覆膜法,利于保墑,不易發(fā)生燙苗,而且容易調整株行距,密度有保證。但是,播種過程中比較耗費人力。

播種時要避開當?shù)赝硭?,一般早于露地玉米l0-15d為宜,一般地溫達到7-10攝氏度時就可以播種。播種時先在地膜兩側人工開溝播種,地膜玉米的播種深度一般為4cm左右。

三、地膜玉米的田間管理技術

(一)放苗與查苗

地膜玉米一般出苗比較齊全,出苗早,出苗質量好,但是在生長過程中也有可能因為某種原因出現(xiàn)缺苗現(xiàn)象。玉米出苗期要及時檢查,如果發(fā)現(xiàn)缺苗,及時補栽預植的小苗,不能直接栽種子,否則不利于后期管理。在覆膜過程中如果采用的是先覆膜后播種的方式,幼苗出土后,要及時打孔放苗,一般選擇下午放苗,幼苗長到2-3片真葉時開始放苗。放苗時如果溫度過高,采用側放的方式;如果溫度太低可以暫時停止放苗;大風大雨天氣禁止放苗。把玉米苗放出來以后及時用土塊封嚴膜口,防止跑墑和熱量損失,產生燒苗。如果幼苗生分蘗,要及時掰除。在定苗過程中,對于3~4片葉的間苗,要保留質量好的苗,去除弱苗;幼苗長到4~6片葉后進行定苗,定苗的時候注意不能傷著幼苗。玉米屬于旱田作物,要保持足夠的水分,控制好澆水量,防止倒伏,一般蹲苗45-60天,蹲苗的原則是蹲好不蹲壞,根據(jù)當?shù)氐奶鞖?、土質情況以及玉米生長的實際情況靈活掌握蹲苗原則。

(二)中耕除草

地膜對雜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早期田間雜草不多,但是進入中期以后,雜草會破膜而出,迅速生長。這時就要采取拔草措施,可以選擇人工拔除,也可以選擇化學拔除的方法消滅雜草。如果中途揭膜,揭膜后應要中耕除草,深中耕,多培土,防止雜草叢生,為玉米后期生長提供良好的環(huán)境,

(三)授粉

玉米授粉的最佳時間是玉米雄花抽出時,采用隔行去雄的方式授粉。如果花期遇到干旱或者高溫的天氣,出現(xiàn)花粉量少,雌雄花期不協(xié)調的情況,可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式傳粉。由于花絲過長不便于授粉,在人工授粉前可先修剪花絲,留15厘米長花絲即可。人工授粉的時間根據(jù)全田玉米開花的狀態(tài)進行確定,把握好開花時機,一般宜選晴天上午8~11時,氣溫120~30℃,邊采邊授,將采集的新鮮花粉裝入搪瓷杯口內,以紗布封口,逐行、逐塊、有序地將花粉輕輕地抹在已修剪的花絲上,進行輔助授粉,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1-2次,間隔3-5d。大面積種植可使用長木條輕推玉米植株,促進雄穗集中散粉。

(四)病蟲害防治

地膜玉米高產栽培病蟲害的防治應以農業(yè)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在選擇抗病品種、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的基礎上,選擇低毒、低殘留合適的農藥的對病蟲害進行防治,以保證玉米品質的安全。防治蟲害的關鍵是在玉米苗期當?shù)妄g黏蟲的幼蟲數(shù)量達到0.5頭/O時,用90%晶體敵百蟲制成毒餌撒入玉米行間,清除幼蟲;在玉米小喇叭口期主要防治玉米螟,采用呋喃丹顆粒劑進行防治。地膜玉米常見病害有玉米銹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玉米銹病在發(fā)病初期,使用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均勻噴霧,依據(jù)發(fā)病情況,一般每隔lOd一次;玉米大、小斑病發(fā)病初期,使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均勻噴霧,每隔lOd一次,可噴2-3次。

四、總結

地膜覆蓋技術的出現(xiàn),改變了很多農產品的生長特點,使不同季節(jié)農產品都能在任何季節(jié)生存,提高農產品種植面積,提高農產品質量。地膜玉米的生長周期比較短,田間管理比較復雜,但是只要抓住種植主要關鍵技術,能夠確保地膜玉米的高產豐收。

參考文獻:

第9篇:玉米常見病蟲害防治方法范文

關鍵詞:美國白峨;為害特點;防治。

Abstract: the American white moths is worldwide and quarantine pests, to a variety of garden plant great harm.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white moths to harm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ts security measures.

Key words: the United States BaiE; Evil character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中圖分類號:Q969.42+3.9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中國分布現(xiàn)狀

現(xiàn)分布于遼寧、河北、山東、天津、陜西等地。

中文名稱:美國白蛾

中文俗名:秋幕蛾,其幼蟲又名:秋幕毛蟲、網幕毛蟲

拉丁學名:Hyphantria.cunea命名:Drury

英文名:Fall.Webworm

二、美國白蛾的生物學特性、發(fā)生規(guī)律及危害性

美國白蛾在北方一年三代,以蛹越冬,有世代重疊現(xiàn)象,喜生活于溫暖、陽光充足的地方。

(一)形態(tài)特征

美國白蛾是一種有害昆蟲,屬鱗翅目,燈蛾科,俗名秋幕毛蟲,網幕毛蟲.

成蟲:為白色蛾子。羽化多在15~19時,交尾時間多達8~36小時,交尾結束后不久就會產卵。飛翔能力較差,一般在200~300米范圍內。屬弱趨光種類,尤其雌蛾對光線不敏感,雄成蟲對光線(尤其是紫外光線)稍強些。對腥臭味比較敏感。

卵:圓球形,直徑約0.5mm,卵塊緊密排列,有密毛粘連,卵綠色,孵化前變褐色。

幼蟲:為綠色毛蟲。食性雜、食量大、耐饑餓強。4齡以前幼蟲吐絲結網,營群居生活,在網幕內取食,所以尋找?guī)x網幕是發(fā)現(xiàn)美國白蛾的關鍵。其特性為:取食前吐絲結網,3齡左右網幕最大,從5齡開始破網分散為害,進入暴食期。

老熟幼蟲:老熟幼蟲頭黑色有光澤,體長28~35mm,體色黃綠至灰黑色,背毛疣黑色,生有白色長毛。背部有一條灰褐色縱帶。

蛹:體長8~15mm,暗紅褐色,下顎須長達前翅23處,前翅延伸到第四腹節(jié)的34處。臀棘8~17根,跟棘前端喇叭口狀。

(二)發(fā)生規(guī)律

卵:一代,4月下旬~5月上旬;二代,6月下旬;三代8月中下旬。

幼蟲:一代,5月中旬~6月中旬;二代,7月上旬~8月上旬;三代,9月上旬~10月下旬。

蛹:一代,6月中下旬;二代,8月上中旬;三代,10月中旬~下年4月上旬。

成蟲:越冬代,4月上中旬;一代,7月上旬;二代,在8月中下旬。

(三)主要寄主植物種類

主要喜食樹種:法桐、泡桐、桑、榆、核桃、杏、臭椿、白蠟、楊樹等。

一般喜食樹種:胡桃、桃、柳樹、李、櫻桃、櫻花、山楂、丁香、蘋果等。

危害農作物的種類:高粱、玉米、大豆、花生、向日葵、蔥、西瓜、南瓜、葫蘆、黃瓜、茄子等。

(四)危害特性

美國白蛾有五個危害特性:一是食性雜,危害嚴重:美國白蛾危害300多種植物;能在2~3天內把樹葉全部吃光;二是繁殖量大:一年繁殖3代,春季1只雌蛾產的卵,一年之內繁殖2億頭;三是適應性強:幼蟲15天不進食,可正常繁殖,遇到惡劣環(huán)境,可提前化蛹;四是傳播途徑廣:(一)是靠自身的爬行、飛行進行傳播;(二)是幼蟲、成蟲極易隨人為活動、物資、交通工具等進行遠距離的傳播;五是嚴重擾民:老熟幼蟲有進村入戶的習性,嚴重擾民,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

4.1為害特點

美國白蛾在北方地區(qū)1年發(fā)生2代,幼蟲危害期分別發(fā)生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和8月上旬至11月中旬。初孵幼蟲吐白絲結網,群居危害。因幼蟲群居危害,每株樹上多達幾百只乃至上千只幼蟲,常會把樹木葉片蠶食光,嚴重影響樹木生長,并影響城市綠化景觀效果。

三、防治方法(一)人工措施

1.1燈光誘殺

美國白蛾在成蟲羽化期可采用燈光誘殺,配合性引誘劑、粘蟲板誘殺效果更好。

1.2圍草誘蛹

7月5~15日、9月5~20日,對于防治困難的高大樹木,在老熟幼蟲化蛹前,距地面1.0~1.5m左右處,用草把在樹下圍綁起來,誘集幼蟲化蛹?;计陂g每隔7~9d換1次草把,解下草把,把蛹用紗網集中起來,放于林地,待寄生天敵羽化后銷毀。1.3人工摘網

美國白蛾1~4齡幼蟲集中在網幕內取食,此時進行人工摘網,集中銷毀。1.4人工誘殺

美國白蛾幼蟲老熟時下樹尋找化蛹場所,在此之前,在樹干上綁草把誘集老熟幼蟲化蛹,蛹期后解下草把進行處理。(二)生物防治1.1生物制劑防治

生物防治生物藥劑防治可選擇的藥劑有:阿維菌素,1~3齡幼蟲為最佳防治期,噴施最佳體積濃度為1:12000,4~5齡幼蟲為1:8000,全園噴灑,3~4天噴1次,連噴2~3次;還可用25%滅幼脲III號膠懸劑5 000倍液,或鈴脲(吉林通化產)8 000~10 000倍液,防治效果均在98%以上。對于4齡幼蟲噴施,使用濃度為1億孢子/mL,5~7d后防治效果可達98%以上。1.2天敵控制

在美國白蛾老熟幼蟲期至蛹期,釋放白蛾周氏嚙小蜂,小蜂寄生率最高達55%。將周氏嚙小蜂的蜂繭或盛有小蜂的試管放在離地面高1.5~2.0m處的枝干上,除去堵塞物,小蜂便會自行擴散尋找寄主,放蜂量掌握蜂蟲比3:1,一般每公頃放蜂30萬頭,采用2次放蜂,間隔5天左右,也可以1次放蜂,用發(fā)育期不同的蜂繭混合搭配。

(三)化學藥劑防治

1.1噴灑除蟲菊酯類

美國白蛾幼蟲破網后,在樹冠上噴灑 1 500~2 000倍的擬除蟲菊酯類農藥。

1.2樹干注射有機磷類

在美國白蛾幼齡幼蟲期,樹干注射具有內吸性的有機磷類農藥,通過樹液流動傳導到樹葉,達到殺蟲的目的。

其他方法利用美國白蛾下樹尋找化蛹場所的生物學特性,用小型噴霧器將綠色威雷觸破式微膠囊劑200倍液于樹干高度1.5m處閉環(huán)狀噴藥,藥環(huán)寬度20cm,以樹皮濕潤不流藥液即可。也可用報紙或牛皮紙卷成20cm寬的紙帶浸泡于2.5%溴氰菊酯、柴油混合液中(體積比1:10),綁縛樹干1.5m高處,毒殺下樹幼蟲。還可在樹干離地1m處打直徑1cm左右的孔,注射40%氧化樂果乳油1500倍液等內吸性藥劑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楊子琦,曹華國.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圖鑒[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

[2]徐明慧.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M].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5.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