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總結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研究性學習 高中語文 可行性
研究性學習方法是一種全新的學習方法,貫穿于整個高中教學過程中。研究性學習的實質是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所以了解和掌握研究性學習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內涵
研究性學習通常有兩種理解方式,從廣義上講,“研究性學習”就是指學生們主動探索學習的學習方式。從狹義上講,“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的帶領和引導下,開展探索活動,根據原本掌握的知識進一步獲取新知識的過程,在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同時,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升。研究性學習方法就是解決問題的過程,著重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1]。
二、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的特點
(一)學習自主性
自主性學習是一種培養(yǎng)學生主動性與能動性的學習方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問題,從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可以提高學生對課文的閱讀理解能力。自主性學習使學生能夠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制定學習方法,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過程,最后對學習方法和能力進行評價。
(二)問題探究性
探究性學習方法具有對問題進行更深一步探究的特點,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發(fā)現問題,尋找學習的新思路,找到解決問題的途徑。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結合探究性學習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的能力,完成教學目的和教學任務,提高教學效果。
(三)實踐性
實踐性是指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在各種不同的活動類型當中,教師實施不同的策略,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豐富了語文知識的同時,增強了學生對學習的自信心。在實踐活動中盡可能地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益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四)人文性
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中的人文性體現在一切以學生為本,教師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通過民主性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語文教學更為民主化,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進一步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重視學生情感的表達,進而形成良好的語感。
三、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的意義
研究性學習就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使高中語文教學脫離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以教師為主體,學生被動的接受教學內容,而研究性學習,學生完成由被動接受到自主學習的角色轉換,體現“小主人”的特性,教師起到引導性的作用。真正做到在語文課堂中體現研究性學習的理念,在掌握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的同時,加深對研究性語文教學的理解。
四、高中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可行性分析
通過以上對研究性學習方法的學習和特點的了解,不難發(fā)現研究性學習著重強調的部分,例如在《滕王閣序》等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中,學生單憑自己的想象,也許不能夠充分理解詩詞中的意境和語言環(huán)境;通過語文教學研究性學習方法,對文言文中的語言進行細致的分析,學生把握文章的整體內容和意境,教師深入淺出的進行講解,從而完成教學目標和任務。由此可以看出,語文教學當中的研究性學習的必要性。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強調開放性和探究性,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模式,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主要目標,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法,摒棄傳統(tǒng)的機械性的學習方法,通過自己的思維模式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體現出了研究性學習方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五.總結:
關鍵詞: 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新課程理念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扎實推進,新課程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在近一輪的高中語文課改中,研究性學習模式由于符合高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并且能夠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因此十分受到學生的歡迎。在教學實踐中,教師還應進一步把握語文學科特點,立足教材與課堂,為學生進行語文探究提供更多機會,從而扎實有效的開展語文教學。
一、立足教材實際,制定可行性研究內容
語文教材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根本,也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語言技能的有效途徑。要充分發(fā)揮研究性學習的優(yōu)勢,教師就要充分的了解學情,為學生制定可行性的研究內容。具體來講,在確定研究主題時要把握三方面:一是課題本身要有內容、有意義,值得學生去挖掘與研究;二是要能引起學生興趣,學生也有能力研究;三是容易獲得研究資料。選題有三種思路:一是就課文中的某的一個問題來就事論事,對有關事件與人物進行直接闡述;二是聯系課外材料結合社會現實思考;三是把問題從個別升到一定高度來研究。
當學生的研究性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基礎后,專題的確定就應讓學生自己拿主意,教師主要起指導、參謀作用,絕不能越俎代庖。只要是有利于開拓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拓展學生的語文學習視野的課題都可以,當然基本的原則還是參照前面所述。
二、扎根課堂教學,有效開展研究性學習
課堂是開展研究性學習的“主陣地”。研究性學習一般包括問題情境設置、主體體驗探究、表達交流三個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入手,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與實踐能力。
1.單篇研究性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
研究性閱讀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自己研讀文章,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規(guī)律,然后在班上交流學習所得的一種學習活動。因此,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實質,就是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因此,在閱讀活動中,教師要經常性的鼓勵、指導、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出一些問題。
例如,在學習《勾踐滅吳》一課時,有學生問:“越王勾踐不惜屈尊侍奉吳王的行為方式有沒有可憎的一面,是不是為了達到目的,一切手段都可以用?”再如學習《紀念劉和珍君》一課時,有學生問:“魯迅起初并不知道請愿之事,假如便迅早點知道,或者劉和珍去邀請魯迅,魯迅人不會也去參加請愿?”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深思的。
2.比較研究性閱讀中,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能力
“比較閱讀”是對在內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聯系的作品進行比較,有分析地進行閱讀。學生通過比較閱讀,分析、研究、尋找出比較對象在內容和形式上的相似點以及形成原因,從面獲得對作品的新認識。
例如,在講解《燭之武退秦師》、《勾踐滅吳》、《鄒忌諷齊王納諫》、《觸龍說趙太后》等文章時,比較燭之武、文種、鄒忌、觸龍四位說客的游說技巧,并聯系教材《口語表達要求》想象他們游說時的聲音、姿態(tài)、表情等。經常這樣前后聯系比較,就能較好地培養(yǎng)學生分析、歸納、整理材料的能力,并為進一步地深入研究積累經驗,打好基礎。
三、拓展研究范圍,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
語文教師應樹立“大語文”教學觀念,應引導學生把語文研究的范圍向課外延伸,讓學生時代感受到時代的脈搏和沖擊,以此拓寬知識視野,提升實踐能力。
例如,針對當前風靡全球的網絡文化,我以小組為單位,決定對網絡流行語的相關內容進行調查了解。了解內容主要包括:新興詞語的來源、成因、發(fā)展、意義、適用人群及新興詞語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用語的沖突和應怎樣正確看待網絡流行語等方面。
流行語的特征:一是標新立異。二是輕松隨意。三是流行受限。有些人認為,所謂的網絡語言是都是“文化垃圾”,他們是對“傳統(tǒng)漢語的嚴重破壞”。同時,也有對于網絡語言持高度支持的學者,他們認為,這些新興的語言生動風趣、有人情味,是語言的另類發(fā)展,觀念上的更新。
典型的較為詼諧幽默的網絡用語如“織圍脖”。微博在 2010年因為眾多明星的喜愛而大火特火,引發(fā)“圍脖”熱潮?!翱棁薄本褪菍懳⒉?。明星姚晨人稱“圍脖女王”,走路、逛街、當嘉賓、做節(jié)目、有時間就敲敲打打。寒冷的冬天已經來襲,如果有人問你:“今天織圍脖了么?”可千萬別去找毛線喲~
又如,“給力”?!斑@首歌太給力了!”2010年9月,網上開始盛傳“給力”一詞。當某事、某人給你強烈刺激,精神為之一振時,你就可以說:“太給力了!”此詞出處,一種說法是網友在世界杯期間所創(chuàng);另一種是“給力”一詞是由閩南話演變過來的。
通過學習小組對網絡語言的研究,我們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當今社會中,流行文化的飛速發(fā)展已經使我國正規(guī)的傳統(tǒng)文化被逐漸的非正規(guī)化,取而代之的是傳統(tǒng)文化與流行文化的結合體。所以為了保護我們的傳統(tǒng)文化,我們應該正確對待流行文化和傳統(tǒng)文化間的關系。
總之,研究性學習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從自身的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自然界以及人類自身的發(fā)展中選取研究主題,并在研究過程中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在語文研究性學習活動中,教師要依據學生的知識水平、興趣愛好有針對性的確定學習內容,讓學生在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中增強情感,收獲知識,鍛煉能力。
參考文獻:
[1] 范儀強 研究性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新課程》2013年 第5期
[2] 王貌貌 論高中語文研究性閱讀的教學方法《文理導航》2013年 第7期
關鍵詞:語文選修課 課堂新范式 理論基礎
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至今已經八個年頭了。新課程標準的確立為選修課程的開設奠定了基礎,也為課堂新范式的研究提供了可能。廣大語文教師為此也作出了許多思考和研究,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是,我們通過調查發(fā)現,選修課開設以來,很多老師的教學理念并沒有發(fā)生大的變化,選修課的課堂模式和必修課也沒有什么區(qū)別。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缺少研究精神,課堂效果不佳,有悖于選修課程設置的初衷。筆者以為很有必要對高中語文選修課課堂新范式的理論和模式建構作一些研究,以引起大家的思考和探究,并就教于大方之家。
根據建構主義學習思想,運用人本主義的心理學原理,依據課程標準的相關理論,我們認為高中語文選修課課堂的新范式,應該由以下幾個要素構成:
一.閱讀整冊教材,選擇學習內容
就是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要求學生先整體閱讀教材,師生一起選擇并確定學習內容。師生共選教學內容,老師能從一定的高度審視教材,提升對教材認識水平,掌控、把握教材,具有戰(zhàn)略意義;學生了解整冊教材的內容,明確學習的要求和目標,也很具有實際的使用價值。從理論上來說,選修課的前提是“選”。選修課“應該致力于讓學生有選擇地學習,促進學生有個性地發(fā)展”,“以滿足高中學生對學習的不同興趣愛好和學習要求、生存與發(fā)展需求,為培養(yǎng)實踐能力,實現有差異的發(fā)展和有個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空間”。(《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再者,現在的選修教材,有的為了體例的需要,有的因為名篇的緣故,有的因為名家的原因,出現了不少篇幅偏長、文字偏深、內容偏雜、版本偏冷的“四偏”作品。它們或脫離學生的知識實際,或離開學生的接受能力,或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和老師的講授,因此需要挑選,需要刪減,需要增補,甚至需要拓展和重組。另外,“選”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權利,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選擇,滿足了學生趣味性的要求,滿足了學生心理、生活的需求,滿足了學生追求人生價值、實現人生理想的欲望和個性的追求,也利于了學生創(chuàng)造性潛能的挖掘;經過選擇后的教學內容,學生想學、愛學、樂學,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切合了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實際,便于集中有限精力,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因此,對教學內容進行必要的選擇,是建構選修課課程新范式的基本條件。
二.根據課本要求,確定研習目標
明確教材的要求,制定切合實際的學習目標,是選修課教學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教者必須心中有數,學者也必須清清楚楚,不可輕視。因為目標的明確與否,直接關系到學習的成效。下面我們舉例來說明:《語言規(guī)范和創(chuàng)新》(蘇教版)這一部選修教材的每個專題由導語、文本、資料鏈接、閱讀探討、積累與運用五個部分組成。教學內容主要有:如何遵守漢語言規(guī)范,如何運用語言手段進行語言創(chuàng)新?;镜囊笫牵簢栏褡袷噩F代漢語各項規(guī)范,做到文從字順;熟悉語言創(chuàng)新途徑,充分挖掘并調動漢語的各種潛力,大膽創(chuàng)新進一步提高語言能力。為此,我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了解祖國語言的博大精深,進行系列化的語言訓練,學會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據此,我們把每個專題分為三個目標基本點:閱讀基本點,研究基本點和訓練基本點。每一個專題前面的例文,我們把它作為閱讀基本點,意在了解語言現象,了解語言的構成,語言的藝術性和民族意識,以擴大學生的視野;把“資料鏈接”作為研究基本點,意在研究具體的語言問題,并收集平時口語、作文中的語音、文字、語病的錯誤,研究它們產生的原因和糾正的方法,為準確地運用漢語打下堅實的基礎;編寫系列的專題練習,作為訓練點,意在通過題目的訓練,養(yǎng)成正確使用祖國語言的習慣,糾正錯誤的語言現象,并且同高考接軌,既利于學,又利于考。根據教材要求,分解相關內容,明確學習的重點和達成要求,是建構選修課課堂新范式目標基礎。
三.圍繞教學專題,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
高中語文選修課應該是專題研究性課程。每一本選修教材,就是一個總研究課題;每一個板塊,就是一個子研究課題;每一個學習的知識點,就是一個具體的小研究課題。例如,選修《選讀》(蘇教版),可以把《史記》的相關內容,分解成若干個研究專題:司馬遷生平事跡的研究,《史記》思想的研究,《史記》敘事藝術的研究,《史記》語言的研究,《史記》人物刻畫藝術的研究等等。然后,圍繞這些專題,運用自主研究性學習的方法,進行專題研究。這樣做,是為了在滿足學生共同性學習需求的同時,滿足了學生個性化、趣味性的學習需求,“顧及學生在原有基礎、自我發(fā)展方向和學習需求等方面的差異,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潛能”(《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以建構學生的知識體系,尊重學生的個體性差異,達到開設選修課的目的。
圍繞專題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白灾餮芯啃詫W習”,首先是“自主”,不是“師主”。不是人云亦云,不是參考書上現成的表述和固有的結論,而是從自身理解出發(fā),從自身的體驗出發(fā),去閱讀,去體驗,去感知,去表述,得出屬于“自己”的看法,說出或寫出屬于“自己”觀點和結論,并且不斷斟酌和完善。因此,“自主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自我體驗性閱讀。只有強化自我體驗性閱讀,才能使學生的閱讀個性得以張揚,閱讀體驗更加真切。只有自主閱讀和個性閱讀,才會引出真情體驗、個性體驗,才會激發(fā)閱讀的興趣,使學生的閱讀健康持續(xù)地發(fā)展。要進行“自主研究性學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是必不可少的條件。教師應該有民主思想和平等意識,應該明白自己是學生學習的“導”師,不是“教”師,不只是我教你學,不只是教知識,還要導思路,導學法,導研究的發(fā)展方向。教師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更是學生學習的激勵者,興趣的激發(fā)者。如何營造活潑生動的課堂氛圍,如何引導有序而又實效的課堂討論,如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總結歸納,應該是為師者所關注的重點。要創(chuàng)設學生自主研究性學習的平臺和自由交流的平臺??筛鶕坏呐帕?,以四人或六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相互研究,交流學習的心得或對某一個問題的理解,并推薦一人代表本組在全班交流;可以興趣和愛好作為組合的基礎,成立學習興趣小組,以組長為代表在班級交流學習的見解和體會;也可以用其他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講臺也是學習交流的平臺,是學生表達思想、抒感的平臺。也可以把舉行閱讀體驗的報告會、討論會作為課堂的重要形式,交流閱讀的心得體會,研討爭論相關問題;滿足朗誦和表演的需求,使詩歌的誦讀和戲劇的表演有成為課堂交流的一種形式。因此,運用自主研究性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進行自我體驗性閱讀,并提供自由表達的空間,應該成為選修課課堂新范式的核心手段和重要過程。
四.自我總結歸納,形成自己的知識系統(tǒng)
可是,我們一些農村中學,雖然按照要求,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但是有許多不足。
其一,不能正確理解開設研究性學習課的意義,消極應付上級檢查。許多學校領導不懂得何為研究性學習,錯誤認為這是上級教育部門一時興起翻出的新花樣,它必定會影響學生對其他學科的學習。但又迫于壓力,于是只在課表上安排了研究性學習課,實際上一直無人上課。有的學校暗地里把這門課分給了所謂的主科老師或讓學生自習。
其二,有的學校雖然安排了教師上這門課,可是選擇的卻是什么課都不能帶而又無事可干的教師。學校認為這人閑著也是閑著,讓他頂幾節(jié)課才講吧。而授課的教師也沒有真正理解研究性學習,只知如何站完45分鐘。
其三,好一點的學校,開設了研究性學習課,也定了具體教師來教,但是,他們把研究性學習當作一門與語文、數學、英語等并列的課程,上課時只帶著學生讀讀,這就失去了開設這門課的實際意義。
其四,再好一點的學校,在上課后,教師也布置了一些研究性課題,但題目大而無當。教師對學生的研究過程不加指導,對學生的研究成果不進行總結,挫傷了學生的積極性,導致學生對研究性學習不感興趣。
凡此種種,都與開展研究性學習的宗旨有悖。為此,對在農村中學開設研究性學習課,我有如下看法:
首先,加強對學校中層以上干部的培訓,使他們真正了解研究性學習,并重視它。因為研究性學習確實有助于學生形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具有科學精神、形成科學態(tài)度、學會科學方法,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發(fā)展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其次,學校要組織全體教師學習、研討,讓教師都懂得研究性學習,知道研究性學習它不單純是一門課,實際上是一種方法學,它教會學生研究的方法,并用此方法到各學科中去實踐。應該說,研究性學習與每個教師都有關,眾多的教師不能成為研究性學習的旁觀者。
再次,要讓教師明白,在研究性學習中,每個教師要擔負起“導”的責任。每學期每科教師都可給學生出一些適當的課題,讓學生按照自己的興趣選擇課題,主動研究,從而獲得這門學科的知識。這里特別強調的是教師的“導”,要指導學生看那些書,要指導學生如何去分析、歸納,要指導學生如何寫好總結。有時,學生遇到困難,而教師自己也不能解決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更高層次的地方去請教。
還有,在研究性學習中,學校領導、教師不能太注重結果。開設研究性學習這門課,并不能要求學生馬上有什么研究成果和發(fā)明創(chuàng)造,而是讓學生在嘗試研究中去獲得主動攝取知識的方法。不單是我們農村中學,就是一些重點中學,我想也不會強迫學生一定要出成果。因為中學生的知識積累、認識水平、分析歸納的能力畢竟還不足,所以,我認為過程比結果更重要。對學生的研究結果,不論優(yōu)劣,教師要給以肯定,要多鼓勵,少挑剔,以免打擊學生從事研究性學習的積極性。
我是一名農村中學的高中語文教師,多年來到全國各地參加過不少研究性學習研討會,會上聽取了一些國家級重點中學校長關于這方面的報告,感覺到我們農村中學與全國重點中學有很大的差距。但我覺得在研究性學習上不能盲目仿效。畢竟地區(qū)不同,學校各異,學生也不一樣。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校本課程;教育功能;新課標
中國分類號:G633.3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學校開設課程應當充分估計自身具備的現實條件,從實際出發(fā),因地制宜,揚長避短。高中語文校本課程是以語文知識為載體,以促進學生發(fā)展和提高語文素養(yǎng)為目的的一門課程。高中語文課程的教育,應當以學校的資源條件、性質特點為基礎,與校本課程巧妙結合,滿足學生在學習上的需求,實施豐富多彩的語文課程開發(fā)活動。
一、高中語文校本課程在教學活動中的定位
1.校本課程是國家課程的重要補充
在形式、內容單一的國家課程下,所有的學生都使用相同或相似的教材,這樣做的意義在于使學生掌握相同的技巧與知識,勝任將來所要承擔的使命,發(fā)揮在社會中的作用。然而,每個人的興趣和愛好不同,各自的潛力也相差甚遠,這就需要更多的知識來滋養(yǎng),校本課程即關注學生的獨特性與差異性的有益補充。校本課程與國家課程是兩種互補的課程開發(fā)模式。
2.校本課程是對課外活動課的深化
課外活動課能有效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也是學生表現自己的重要途徑。然而,以往的課外活動課常常是隨意、零散的,不能形成一個連貫、系統(tǒng)的課程組織形式。校本課程在開發(fā)的過程中包含了對學生學習需求的分析,對學校辦學理念的分析,對學校資源的分析,更加強調一種動態(tài)的課程開發(fā),更加強調學生的生活感受與體驗,使學生在認識自我中不斷完善。
3.校本課程是對綜合實踐課的擴展
校本課程能夠以長期系統(tǒng)的方式講解知識,且以開放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為主,在開展形式上與綜合實踐活動課十分相似,因此,可以說校本課程是對綜合實踐課的擴展。
二、高中語文校本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功能
1.滿足學生興趣需求
以人為本是校本課程貫徹的理念,既強調全體學生的共同、全面發(fā)展,又強調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成長為與眾不同的個體。《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新的基礎教育課程要體現課程結構的選擇性、綜合性核均衡性,校本課程強調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根據學生需求去選擇課程項目,就給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空間,與素質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
2.促進教師的發(fā)展
校本課程的實施不僅要靠教學內容和教學工具,還需要教師的鉆研精神,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有一個最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了解學生額需求,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創(chuàng)新意識,參與精神,掌握課程開發(fā)的原理與技巧,對語文知識結構的呈現方式有新的理解,做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安排。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必然會提高教師的教學研究水平。
三、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實施現狀
1.學校、教師和學生都持漠視態(tài)度
校本課程的實施,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支持。然而,由于校本課程的開發(fā)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一些學校處于生計問題,擔心開發(fā)校本課程會影響學生成績,進而影響學校發(fā)展,因而對校本課程持漠視態(tài)度。學校領導的漠視也影響到教師和學生,導致學校整體對校本課程認識不足,即使開展了也往往是應付了事。
2.校本課程出現應試化傾向
學生學習成績是學校、家長、學生共同關注的最重要的問題,不少高校用必修課擠占選修課課時,使得選秀課程的開設流于形式,教師、學校和學生長期依賴國家課程,校本課程的設置成為可有可無之事,難以與新課程標準相契合。國家課程減不下來,校本課程起步難也就不足為奇了。
3.校本課程開設出現盲目性
就當前的高中語文校本課程來說,出現了兩種不良傾向,一是一味迎合學生興趣,忽視語文教育的學術性,二是教師只顧從自身角度出發(fā),忽略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與學校特色,學術性太強,導致學生學不到感興趣的科目。同時,校本課程的評價也不健全,很難判斷校本課程的實施質量。
四、如何實現高中語文校本課程與語文教學的巧妙結合
1.根據學生認知規(guī)律編纂文本
高中語文課程應當是充滿活力和開放性的,要兼顧不同學生的需求,并進行自我更新與發(fā)展。因此,高中語文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要涉及到學生學習的各個領域,強調課程內容的個性化、多樣化與特色化,不局限于活動課與選修課。
學校、教師可以根據“因材施教”的原則,開發(fā)層級語文校本課程,第一層為基礎性課程,主要為語文知識課程,包括對國家課程內容的拓展、改編、新編等,還包括語文學習策略課程,傳授學生再發(fā)展的基本技能。第二層為發(fā)展性課程,包括圖書館閱讀、詩歌鑒賞、新聞品評、名作欣賞等,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欣賞能力,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第三層為提高課程,在基礎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難度,更加重視探究性與學術性,例如學術小論文、語文知識競賽輔導、思維訓練等,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這樣,通過分層次的課程設計,一方面能使校本課程成為國家課程資源的有益補充,另一方面也能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語文學習要求。
2.根據區(qū)域特色體現富有特色的語文課程
以往,高考題目往往是各學校開展語文教學的“指揮棒”,也是學校評價教學成績的核心依據,高考怎么考,教師就怎么教,這必然會對校本課程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要重新審視語文課程資源,從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情感態(tài)度,審美價值觀等角度出發(fā),探索校本課程在語文課堂上的應用。
區(qū)域特色是開展語文校本課程的重要資源,將區(qū)域人文資源滲透到語文課堂上,對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激發(fā)學習興趣具有重要作用。如我們在校本課程中設置的唐詩宋詞內容,如果只是讓學生單純的去重復誦讀,空洞的去理解詩詞情感,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我國古代詩詞題材眾多,內容包含萬象,描繪各地人文、自然的詩詞更是數不勝數,在語文教學當中,我們把描繪我們地區(qū)的古代詩詞呈現在校本課程的內容當中,學生們在誦讀這些詩詞的同時,聯想到詩詞中描繪的景象、景觀實際上就在自己家鄉(xiāng),自己身邊,往往學習熱情很高。在拓展學習中,我們也經常鼓勵學生模仿古代詩詞的平仄、韻腳進行仿寫,仿寫對象主要是學校、家鄉(xiāng)等,如此開放、自由的課堂教學往往能極大地調動起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熱情,在投入嘗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對詩詞的理解也就潛移默化的加深了,語文水平也得到了潛移默化的提高。
3.利用學校特色體現富有特色的語文課程
學校特色也是校本課程與語文教學的結合點。每一所學校都有自身的校園文化,校園資源,在學校的校園環(huán)境、人文環(huán)境、辦學理念中多有體現。在校本課程中增加學校特色的內容,并在語文教學中加以運用,往往會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論語,講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時,我利用學校內常見的文化資源對學生進行了強化教育。我校有一條思齊路,有牌立于旁,而“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就題于上。我說:“學校命名這條道路為思齊路,其寓意就在于希望大家能向德才兼?zhèn)涞娜藢W習,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素養(yǎng),使自己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高中生?!蓖ㄟ^這樣的解釋,學生也加深了對論語精深思想的理解。
4.利用社會資源體現富有特色的語文課程
社會資源也是校本課程與語文教學相結合的契機。學校不是封閉和鼓勵存在于社會上的,學生也需要關注社會上的活動,并積極參與。我們學校開設的綜合社會實踐課程是很典型的校本課程,其中的“研究性學習”就是讓學生進行有目的的研究和了解社會,而語文課堂教學中包含的豐富素材無疑是引發(fā)研究性學習的良好途徑。例如在學習完老舍的《茶館》一文之后,我布置了一個研究性學習作業(yè),讓學生觀察現代茶館與老舍所描述的舊社會的茶館有哪些不同。在現代城市中,茶館是常見的場所,學生們有大量的時機去觀察。從學生們的作業(yè)完成情況來看,效果十分理想,學生們分別從茶館的裝修格局、經營目的、經營理念、茶客活動、茶館功能等角度出發(fā),對古今茶館的異同進行了比較。學生們發(fā)現,現代茶館大多裝修精致,設有包廂,雖然沒有張貼“莫談國事”的告示,但茶客們來此也多是飯后消遣,很少談論政治,而是玩紙牌、打麻將,雖然沒有劉麻子一樣的社會敗類,也沒有宋恩子一般的特務,但卻也沒有常四爺這般的大好男兒。學生們最終認為,現代的茶館只有休閑娛樂場所這一功能了。雖然這樣的看法還比較片面和不成熟,但整個活動過程卻極大的提高了學生們得觀察、總結能力,活動目的已經達到了。
5.合理評價校本課程的實施效果,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校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施是學校和教師自主進行的,并沒有太多可以借鑒的經驗,因此,對校本課程開發(fā)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反思,不斷改進也是促進校本課程完善,補充語文教學的重要途徑。對此,我們借用了語文課程的評價要求,從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三個方面進行評價,做到質量結合,自評與互評結合。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校本課程在語文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必須引起我們的重視,只有明確校本課程的開發(fā)意義,充分利用各類資源,才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高語文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朱寧.校本課程開發(fā)的實踐與思考――以寧波市愛菊藝術學校為例[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0(03)
關鍵詞:高中語文;研究性學習
進入高中,學生們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科知識,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和掌握,對各種文章已學會了一般的閱讀和分析。因此,他們對偏重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教學方式,已深感不滿,迫切希望改變自己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真正地在學習過程中能自己把握學習的主動權。但是,舊的教學方式中,為了強化技能訓練,落實學科知識,課本上設計的不少形式單一死板的思考練習,學生沒有什么興趣;而為了“過關”或提高學習成績,不少老師又大量地采用了課課達標或單元訓練題,造成了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而成效卻欠佳。不少學生勤奮刻苦的學習語文,而考試成績則與得過且過應付學習語文的學生差不多,導致他們沒有一種成功感,更無效益感,越學越沒有興趣,越沒有學習語文積極性,慢慢地便對語文學習產生一種消極抵抗的心理,甚至產生較強的逆反心理。
傳統(tǒng)的接受式語文教學體系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現代化教學模式的發(fā)展,改革傳統(tǒng)語文教學體系,將研究性教學模式引入語文教學體系勢在必行。研究性語文教學以探索性與革新性的學習方式為基礎,以研究性學習方法為理論指導,對改變傳統(tǒng)學習方式,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研究性學習”概念對當今中學語文教學的突出作用
研究性學習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以個人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的學習。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yǎng)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傳統(tǒng)中學語文教學往往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對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培養(yǎng)?!把芯啃詫W習”教學模式以發(fā)展探究思維為目標,以學科的基本結構為內容,以再發(fā)現為學習方法。學生是“發(fā)現者”,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探索、學習和實踐,激發(fā)學生對語文本身的興趣,進一步去發(fā)現規(guī)律,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能力。
1、“研究性學習”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社會發(fā)展與進步的客觀要求,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一大主題,也是語文教學適應教改需要和時展的迫切任務。“研究性學習”特別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精神和社會實踐活動,其“培養(yǎng)信息處理能力、發(fā)展獨立探究和合作學習的精神、培養(yǎng)科研精神和科學態(tài)度、強調親身實踐于探索、靈活運用知識以及形成神圣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的目標定位,同素質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完全一致的,也符合中學生培養(yǎng)發(fā)展的要求。
2、“研究性學習”更適合于學生全員參與
素質教育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得到鍛煉和培養(yǎng),一般的課堂教學很難真正讓學生做到名副其實的全員參與?!把芯啃詫W習”強調的是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方法的優(yōu)勢就是能真正做到讓學生主動、積極全員參與進去,從而更能發(fā)揮學生主體地位的作用,從小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精神和交往能力。
3、研究性學習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比,語文課堂內部發(fā)生了重大變化。首先,學生地位實現從被動到主動。近年來,在教過程中,學生始終還是處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師生的雙邊教學活動仍然限定在“傳授-―接受”的模式內,致使我們的教學嚴重輕視實踐、發(fā)現、探索等活動。語文研究性學習的核心是自主性,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學生有了很強的研究意識,就會有創(chuàng)造性的實踐活動。因此,學生是否自主地開展研究性學習是衡量語文研究性學習效果的重要標志。設計語文“研究性學習”教學的首要便是在學生自主研究活動上下功夫。20世紀著名的美國教育家杜威,他從經驗主義出發(fā),開展主張以學生主動活動為中心的教學,使學生的認識活動從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開始,讓學生積極地、多方位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實施解決問題的過程,最后以驗證方案的正確與否作為階段性認識活動的結束。其次,教師角色實現從傳授到指導。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語文教師好多情況下充當知識的傳授者,忽視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走進了應試教育的“惡性循環(huán)”。而新課程理念中有一句話:“教師要做學生的伴游,而不僅僅是導游?!彼^“伴游”,就是要自始至終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并在學習當中與學生同甘共苦;所謂“導游”,就是要指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排疑解難。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為核心。這種主導作用貫穿于學生活動的始終。教師導在活動前,引在活動中,評在活動后,指導的形式不是直接明示,而是間接暗示。當學生在某一環(huán)節(jié)出現困難的疑問時,教師適時、適當的指導是舉足輕重的,這將提高學生活動的質量,有利于學生在教師高質量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活動任務。換句話說,語文研究性學習要求教師發(fā)揮“導而弗牽”、“開而弗達”的主導作用,而不是傳授、灌輸中的主導作用。
二、如何將研究性學習和具體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
如何將研究性學習和具體的教學活動結合起來,使研究性學習成為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習能力,提高學習效率的手段,是目前教育工作者最應追求的目標。那么,怎樣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出發(fā):
1、開拓教材內容,挖掘其研究價值
現代中學生學習任務重,生活圈子狹小,要進行研究性學習,除了從自身生活中選取題材之外,更應該注重從教材中尋找和確立課題。在研究課題的過程中實現學習模式的根本轉變:從被動地接受灌輸到主動地探索研究;從簡單的知識的記憶,文章內容的再現到問題的發(fā)現與解決;從迷信教材到審視教材。方法之一,結合具體的教材尋找與之相關的其他內容進行比較研究。如在教授《裝在套子麗的人》時,可以引導學生分析小說的時代背景,再讓學生去搜索相關時代背景下的文學作品,更詳細地了解沙皇專職制度對人民的摧殘和毒害。方法之二,指導學生進行求異思維,用新角度,新觀念重新解讀教材或進行再創(chuàng)作。
2、設計研究性作業(yè),幫助學生學會總結研究成果
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中,作業(yè)的設計偏重于對已學過的知識的復習和鞏固,難免流于簡單機械的重復,不能有效地訓練思維,提高能力。研究性學習模式下的作業(yè)設計應體現對課堂內容的引深和拓展,著眼于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態(tài)度,有助于形成批評意識、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相應的實踐能力和習慣。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需要反復閱讀課文,仔細揣摩教材內容,運用多方面的思維方法,多角度地綜合、比較、提煉,深入細致地分析研究。這樣一來,不僅可以有效地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可以喚起學生問題意識和創(chuàng)新意識,訓練學生縱向求深,橫向求廣,逆向求新以及發(fā)散聚合等思維能力,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探究、解決問題的系統(tǒng)研究能力并學會一定的研究方法,為繼續(xù)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基礎。
3、給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自主時間和空間
【關鍵詞】高中 語文 教學 總結
語文學科具有基礎性,因為它包括了語言文字知識和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實踐活動,并創(chuàng)造語文實踐活動成果的訓練內容,是一門分支廣、范圍寬、實踐性強的綜合學科,教學中除了教給學生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外,還參與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和觀察、記憶、想象、思維等心理素質探索、審美、創(chuàng)造能力、人格情操的培養(yǎng),在實施素質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語文是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與能力。教師這座橋就是讓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解決學生與教材交流時出現的障礙和引導學生怎樣更好地理解教材。
(一)運用研究性教學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學生學起來本應得心應手,但由于長期以來學生受到教師影響把語文當作政治課來學,一些純美的文學的東西都被冠以政治的高調,令學生越學越無味,主動學習更無從談起。
(二)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往往誤入教師為主體,學生為客體的教學誤區(qū)。學生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往往如竹筒倒豆般地被動學習,思維往往局限于單一的形式,解惑能力往往被弱化甚至被“消化”掉。培養(yǎng)學生的質疑能力是創(chuàng)新教學,有利于學生由單一思維向多向思維,由局限到全方位的轉變。一是設置疑問,多問幾個為什么。
(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在教學過程中,有些教師往往忘記了誰是課堂的主人,而在課堂中以主人的形象自居,命令學生這樣做,那樣做,或命令他們不許這樣,不許那樣,令學生厭煩至極,主動學習更無從談起。最終的結果是學生的天性被扼殺,主動學習的能力逐漸消失。學習對他們來說只能是一種責任、一種負擔,而不是一種樂趣。要確立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應該做的,不是單純的傳授給他們知識,而是教會他們如何去掌握知識,在這個探索知識的過程中,學生就會感受到學習的樂趣,無形中增加了學習的欲望,學習的主動性也就慢慢培養(yǎng)起來了。而要做到這些,就要運用一些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傊?,不管采用哪種教學方式,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確立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才是學習的主人,盡一切努力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讓他們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
學生的興趣也是一種資源。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就必須把教學活動與學生的興趣結合起來,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次,學生的差異也是一種資源。差異普遍存在于學生中間,它會導致兩種不同的情況:沖突和共享。學生之間會因為差異而形成沖突,但是如果引導得好,學生則可以共享差異,在差異中豐富和拓展自己。傳統(tǒng)的語文閱讀教學是封閉性的閱讀教學,它的缺點是淺習課文,讀得較少,背得更少;著重教,忽視學;重分析,輕領會;極少體現中心,平均使用力量。面對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我們必須構建新的開放型的語文閱讀教學理念,明確新時期開放型的語文閱讀教學的目的。首先是加大情感熏陶力度,強化民族情感,發(fā)展學生個性,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
在閱讀教學課堂上,要加大學生個人情感熏陶力度,強化民族感情,尊重多樣文化所反映出來的多種民族的情感內涵,營造健康、豐富、積極、向上的情感世界,從而發(fā)展學生的個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使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感染。同時,努力開拓文學鑒賞領域,創(chuàng)造性地組織閱讀教學,超越“封閉性”的閱讀教學,既要繼承以提高文學鑒賞水平為目的傳統(tǒng),又要開拓文學鑒賞領域,徹底摒棄“以本為本”“以資料為資料”的狹隘閱讀觀,而是以課本為主干,以資料為繁枝,以學生見解為茂葉。在教學實際中,我們要允許并鼓勵學生努力形成個性化的閱讀體驗。因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任何一種課本都只能精選極少的一部分來介紹,單靠課本去體會,是很困難的。同樣,不管是哪種文化現象,資料中的見解都是因人而異的,要讓學生知道,只能拿來作為參考,拿來啟發(fā)個人思維,努力拓寬閱讀視野才是重要的。其次,我們要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科學尤其是人文科學的精神,但是不能以科學為本,而是要“以人為本”。教學過程中,既要尊重定論,又不能迷信定論,要帶著批判的眼光來引導學生學習,體現教的自主性和學的自主性。這樣,主體的人文主義氣息才能體現出來。閱讀教學才能血肉豐滿。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開放型語文閱讀教學也要有相適應的氛圍才行。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應試教育的觀念逐漸被素質教育觀念所替代。其次,大膽創(chuàng)新考試形式。繁、難、偏、僵的考試形式只能引起劇烈的應試教育活動,不可能帶來充滿生機的素質教育活動。素質教育活動必須在考試形式的大膽創(chuàng)新的前提下產生。現在的語文考試已經意識到著重考查學生的語文能力,包括閱讀能力、口語能力、寫作能力等,應用性的、創(chuàng)造性的考試形式正在逐步出現,這必將催生一個全新的語文閱讀教學觀。
一、教材“二次開發(fā)”的策略
蘇教版的高中語文新教材“讓我歡喜讓我憂”:它以人為本,注重整合,建構開放;但在農村高中的實際教學中效果不佳。于是,我在憂喜中進行了如下實踐:
1.“必讀”相融,為我所用
“必讀”指的是必修教材與讀本;“必讀”相融,則是指教師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有意識地融合必修教材與讀本內容,將讀本為“我”所用,以達到教學的最優(yōu)化。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之間并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一個相對完整的體系。因此,教師必須找到這一體系中的教學規(guī)律,才能靈活地加以運用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必修二“珍愛生命”專題中只節(jié)選了史鐵生《我與地壇》原文的前半部分,而讀本中又補充了它的后半部分。筆者在授課前注意到了這一點,在講授必修內容時就聯系了讀本,將必修教材與讀本的內容相融合,更好地加深了學生的理解,使學生能完整地體悟史鐵生的心路歷程:他為何痛苦?又怎樣擺脫痛苦,獲得生命的頓悟?母親做了些什么,為什么說母愛是堅忍而又平凡的?作者做了什么,為什么內心充滿無限的苦楚與前所未有的痛悔?
“必讀”相融,立足點在文本,如果文本沒有吃透,必定無法實現既定的教學目標。趙謙翔老師說:“既沒弄懂教材,又不了解學生,這樣的教學是‘空對空’導彈?!庇终f:“鉆研教材的最高境界,是化為己有,即朱熹所謂‘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币虼耍挥辛⒆阄谋?,對必讀教材和讀本教材加以整合,才能使它們真正為我們所用。
2.別人忽視,我來挖掘
一本成熟的教材所傳遞出的信息是豐富而多元的,有很多獨特的部分可以加以利用進行輔助教學。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教師需通過多種教學方式,從學生的不同認知角度完成既定的教學目標。當前,圖片、音頻材料、視頻材料、網絡等新型的教學媒體都漸漸為教師所用。而教材本身的助讀系統(tǒng)和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卻經常被忽視。教學別出心裁往往在于如何開發(fā)教材中的注釋、附錄等。蘇教版的這套語文教材,無論是必修還是選修,在每本模塊的扉頁上都有編者精心撰寫的《致同學》,從每篇《致同學》當中,我們都能了解到這一模塊的主要內容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這里面包含了編者對教師教學的希望,更重要的是包含了對學生的學習指導。在進入某一模塊的學習時,我通常先帶領學生一起讀一讀《致同學》,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本模塊教材內容有一個預先的了解,從而使他們在學習具體文章時能迅速地進入情境,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和主題思想。
同時,模塊中每個專題前也都設置了前言。它們也能幫助我們概括性地了解專題的主要內容。一些概念性、結論性的總結也在其中體現。如《唐詩宋詞選讀》第一專題‘風神初振’的初唐詩的前言,介紹了初唐詩歌形成的政治歷史背景,創(chuàng)作風格的脈絡和承繼,介紹了“初唐四杰”及其詩風。這些無疑對學生在本專題的學習非常重要。
3.運用新型學習模式,組織研究性學習
新課程改革強調: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強調在教學過程中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而研究性學習無疑是一個較開放的學習方式。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的角色應該定位在學生學習的伙伴,在必要時對學生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進行指點,總之一定要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研究性學習,我看重的不是結果,而是學生與教師之間共同學習、共同探討的過程。通過研究性學習,筆者想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語文能力,因為,現在的語文學習,重知識、更重能力。
必修四的模塊三中,“詩從肺腑出”專題、“詞別是一家”和“文以氣為主”專題涉及古代詩文的學習。而誦讀是古代詩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于是筆者在學校領導的指引下,和本組的教師們一起合作搞了《農村高中經典古詩文誦讀的研究》這一研究性課題,還讓有興趣的同學積極參與進來,從學生的角度進行研究。我們邀請到淮陰師范學院的周桂峰教授來校開講座,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經典詩文誦讀比賽,并認真撰寫研究報告,利用課堂匯報研究成果,回答學生的相關提問。在這一系列過程之后,筆者發(fā)現教師和學生對于古詩文的興趣都大大提高,有的學生還購買了一套《中華經典誦讀讀本》,帶到學校與同學共同分享,一起探討。漸漸地很多學生愛上了誦讀。
二、教材“二次開發(fā)”的效果評價及反思
1.教材:靈活多變。筆者在語文課堂教學生態(tài)實踐中注重教材二次開發(fā),充分體會到“用教材教”這一教材觀的進步性和實用性。比如為了拓寬內容,必修五中的《長亭送別》可以播放馬蘭的經典黃梅戲唱段;《唐詩宋詞》選讀可以插入《唐之韻》的解說;《史記》選讀可以插入“百家講壇”;每周定期播放“新聞周刊”等時事類節(jié)目,師生就某一話題共同探討。從“教教材”到“用教材教”使得語文教學指導思想發(fā)生了轉變,語文教學也由靜態(tài)走向動態(tài),體現了教學過程中學生、教師、教材的和諧統(tǒng)一,將指引著語文教學達到從教到不需要教的理想境界。
2.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受限。語文教師是語文課程實施的主體,在語文教學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教材是課程的載體,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材實施“二次開發(fā)”。但實踐中,筆者發(fā)現,教材的二次開發(fā)困難重重:
(1)教師自身能力有限
首先,“教師中心”論的傳統(tǒng)思想很難轉變。一直以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都起著主體作用。唐代詩人韓愈的“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也”這一法則深深地扎根于教師的傳統(tǒng)思想里。教師被視為知識的“權威化身”,扮演著知識“傳遞者”的角色,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ǘ涞某砷L必須依賴園丁的澆灌。長此以往,教師和學生的關系就變成了控制與被控制、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教師,尤其是老教師很難改變這種傳統(tǒng)的觀念。
其次,教師要從“教書匠”蛻變成教材研究者也比較難。教師除了要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和自己先前的知識經驗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還要根據本班學生的理解和反應不斷整改教材內容,進一步改善教學實踐。教師不能將自己置身事外,做一個“旁觀者”,而應是親歷現場,做一個認真負責的“導演”。教師應該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己任,用最適合本班學生認知和心理特征的教材教育學生,使他們有所學,有所悟。這些對于筆者所在學校,就現狀來看,教師很難做到。
(2)學生時間有限
學生也是教材“二次開發(fā)”的主體,教師也希望把他們吸納到教材的“二次開發(fā)”中來,讓他們也積極主動地開發(fā)“產品”,享受“成果”,因為他們擁有“二次開發(fā)”的權利。這樣,學生在課堂教學生態(tài)中才能真正從“邊緣”走向“中心”,教師和學生的關系也由“對立”走向“對話”。這將意味著雙方不再是主客體關系,而是平等的關系。但這都是筆者一廂情愿的想法,作為寄宿生,學生的學習時間被安排得滴水不漏,有時連語文作業(yè)都被數理化給擠了。高考不只考語文,所以學生根本擠不出時間來和語文老師一起研究語文教材,共同進行教材的“二次開發(fā)”。
參考資料:
1.惲理霞《新教材更應注重因材施教》,《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7年第7期。
隨著2003年《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的頒布,我國開始正式走進新課程。2005年我國全面進入課程改革的新時代。語文課程標準樹立了體現時代精神的語文課程與教學的總目標和階段目標,凸現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新課程帶給老師同學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學、學習方式,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逐漸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建設達成新目標的新內容,是當前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最為重要也最為迫切的任務。
教師教學的陣地是課堂,作為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科的特點,進行目的教學。明確教學目標,分時期,分步驟完成計劃內容。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提出研究性學習法,即學生自己對學習的對象采取研究的態(tài)度,教師并不把現成的結論、對于某一定理的正確性的證明告訴學生,而是學生通過觀察、研究、討論去證明一個解釋和另一個解釋。在這種情況下,知識就不是消極地去掌握的,而是去獲取的,是靠積極的努力去獲得的。因此,這種知識就能成為信念,學生也會非常珍視它們。
在研究性學習法中,學習的目的或每堂課教學的任務就成為決定教學成敗的關鍵因素。將抽象的概念要求轉化為具體的感性的表象,是促使學生開展積極的腦力勞動的十分重要的因素。譬如在講文言文中詞匯的意義,學生也仔細的聽著豐富的講解,講完后,教師問學生:“你們有哪些疑問?”教室里沒人吭聲,沒有人提出問題。于是,教師就默認為學生是對文章理解了??墒钱攲W生一個個被叫來重新解釋詞匯時,他們的回答卻是一知半解的,對詞匯并沒有清晰地理解。教師不得不重復的講解。這是我們就心存疑問,為什么學生并沒有弄懂,卻沒有把疑問提出來?其實,問題的關鍵在于學生并未意識到他們對于教材究竟懂了還是沒懂,因為教師在講課之前沒有使學生明確的意識到:究竟什么是必須理解的,在學習的過程中的思維過程究竟要達到什么目的。要使思維、思考成為名副其實的腦力勞動,那就必須使思維有明確的目的性,也就是說,要使它具有解決任務的性質,教師越是善于給學生的思維活動賦予一種解決任務的性質,那么他們的智慧力量就越積極地投入這種活動,障礙和困難就暴露的越加明顯,從而使腦力勞動成為一種克服困難的過程。
因此這就要求我們在課堂教學之前的準備階段,明確課堂教學目標,將它與學生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步驟,構建多元化、最優(yōu)化的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提前告知學生具體的任務目標,明確學習概念,指定任務標準,便于課后教師的總結和回饋。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凸顯學生的主體意識,使他們成為學習的主角。
當然,沒有任何一種語文教學模式能完全適用于所有的教學內容。所以不管是什么類型的語文課,只要我們擁有有效教學的理念,掌握有效教學的策略,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智慧,那么我們的教學課堂就是新課程的課堂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