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wǎng) 精選范文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

第1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下,教師需要利用有效的課堂提問來發(fā)揮自己的課堂主導作用,通過提問加強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提問,是促進學生自主思考,幫助學生提升能力重要手段。一切知識探究活動都源于問題,如何對高中語文課堂的提問內(nèi)容與方式進行改革,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構建主義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提問內(nèi)容的優(yōu)化

在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時,教師要針對教學重難點進行設計,優(yōu)化提問的內(nèi)容。

首先,高中語文課堂提問內(nèi)容應當具有開放性。傳統(tǒng)的封閉性提問,不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學生只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應付老師。在回答封閉性問題的時候,學生很少自主思考,大多數(shù)學生選擇用猜測的方法回答問題。因此,教師應當對提問內(nèi)容進行開放性改革,用開放的問題去獲取一些新的觀點,讓學生將自己的個性化思想融入到問題答案中。比如在講解《囚綠記》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如何將綠色囚起來呢,你會選擇什么方法”這樣的問題。開放性的問題會促使學生得到不同的答案,一些學生說畫下來,一些學生說用照相機拍下來。不同的觀點會提高語文教學的效率,讓學生的語文能力得以提高。

其次,高中語文課堂提問內(nèi)容應當具有趣味性。趣味性的課堂提問更具有吸引力,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深入了解高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習興趣,用符合高中學生心理期待的問題引導學生學習語文知識。比如在講解《赤壁賦》的時候,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給學生播放一段電影《赤壁》的片段,讓學生欣賞赤壁美景。之后,組織學生閱讀課文,找出描述赤壁美景的句子。趣味性的提問會提高學生的思考積極性,促進學生參與課堂學習。

二、構建主義理念下高中語文課堂提問方法的優(yōu)化

構建主義理念強調(diào)課堂教學活動的多樣性,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關注課堂提問形式的轉(zhuǎn)變。

首先,教師要利用重視提問方法的靈活性。教學的過程,就是師生就學習內(nèi)容進行互動的過程。教師無法完全準確地預測學生的思考成果,總會有學生在課堂中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重視課堂生成,將學生的問題轉(zhuǎn)變成為自己的提問,利用學生創(chuàng)造出的教學資源,有利于語文課堂活動靈活性的加強。比如在講解《我有一個夢想》的時候,看到文章的題目,有學生會說“我也有一個夢想”。這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課堂想法,生成一個問題,“大家都有夢想嗎?是什么”,組織學生在課堂中討論與課文主題相關的內(nèi)容,加強語文教學的深度。

其次,教師可以利用比較式提問方法。用同類比較的方法進行提問,能夠促進學生比較思維的形成,讓學生快速發(fā)現(xiàn)兩個作品或者兩個知識點之間的不同。比如在講解《師說》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其與《勸說》進行比較。提出“二者關于教育的觀點有何異同”這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比較閱讀,比較思考。

三、構建主義理念下高中語文提問評價反饋的優(yōu)化

教師在課堂提問環(huán)節(jié)對學生的評價,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大量的教學實踐表明,學生需要積極的評價,需要教師對他們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革自己的提問評價方式。

首先,教師要積極落實賞識性評價,相信每一位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學生能否堅持專注地學習,與教師對他們的信任有明確關系。一些學生能夠準確地回答問題,教師要給予語言上的表揚。一些學生不能流利的回答問題,教師要用期待與肯定的眼神給予學生動力,幫助學生成功。賞識性評價,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信心,促進其學習能力提升。

其次,教師要落實尊重性評價。尊重學生的人格,是提高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原則。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問題思考與回答行為,肯定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教師與學生平等溝通,與學生共同討論問題,促進課堂氛圍的活躍。

總結(jié)

綜上所述,提問,是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高效的提問能夠促進學生思維的運動,啟迪學生的語文學習思維,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語文學習內(nèi)容。用合理的提問內(nèi)容、方法與評價手段促進師生在課堂中的有效互動,能夠讓高中語文課堂氛圍得以改革,讓學生享受高效語文學習。

參考文獻:

[1]吳艷.高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探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5.

[2]葛秀春.論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D].遼寧師范大學,2010.

[3]胡林麗.高中語文教師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

第2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早讀課 有效性

《語文新課程標準》強調(diào):“閱讀是搜集處理信息、認識世界、發(fā)展思維、獲得審美體驗的重要途徑……”“一日之計在于晨”,高中語文的早讀課是實現(xiàn)新課標明確提出的“閱讀教學要發(fā)展獨立閱讀的能力,要注重個性化閱讀,要能閱讀不同類型文本及掌握相關閱讀方法”要求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然而,高一、高二甚至高三的語文早讀課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隨意性和盲目性,其效率和效果難免有不盡如人意之處。如何科學、合理、高效地利用好語文早讀課是語文教師必須反思的問題。因為這關乎著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品讀鑒賞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教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一、高中語文早讀課存在的問題

目前高中語文早讀課還存在不合理、不科學的現(xiàn)象主要有:

1.觀念淡薄

由于對新課程的理念理解的偏差,主管領導、任課教師和學生不同程度地認為高中應重視閱讀、寫作以及重視思維能力的訓練,早讀、朗讀就是“小兒科”,以致早讀課變得單調(diào)、乏味、低效。

2.目標不明確

早讀課時間短,讀什么,怎樣讀,學生甚至教師缺乏明確的目標,茫然不知所措,隨意性、盲目性充斥早讀課的實踐中。

3.重形式輕實效

經(jīng)歷了十年磨練的學生已經(jīng)對“早讀”感到索然無味,或者摸索出了自己的早讀“真經(jīng)”,只是為讀而讀。表面上陣勢浩大,實際上濫竽充數(shù),猶如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教師多數(shù)走形式,只關注是否在讀,對早讀課成效的關注度不高。

長此以往,非但高中生的朗讀能力和鑒賞能力難以提高,恐怕學生對語文早讀的興趣甚至對語文的興致也會逐漸萎縮。

二、搞好高中語文早讀的有效途徑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確指出:“語文教學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yǎng)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痹缱x課是語文學習的前沿陣地,面對低效的早讀課,如何讓高中語文早讀課富有成效呢?筆者認為,搞好高中語文早讀應在新課程的理念的指引下結(jié)合語文教學的實際,科學反思并積極應對。

第一,轉(zhuǎn)變觀念,重視早讀。

“讀是思的憑借、悟的前提、說的儲備、寫的基礎”。高中語文早讀課對語文教學有重要意義。

1.激發(fā)閱讀興趣,培養(yǎng)閱讀習慣

早讀課是學生每天接觸語文的第一時段,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讀書習慣的最佳時光。教師可以從早讀的氣氛、內(nèi)容、形式等方面進行科學的管理和設計,燃起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并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積累知識,提高能力

“一日之計在于晨”,對多數(shù)高中生來說,早晨是記憶的最佳時期。早讀課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實現(xiàn)對字詞音、形、義的積累、文化常識的積累以及寫作素材的積累。

在早讀的有效實踐中,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豐富的知識積累會促進高中生的朗讀能力、語言感知能力、審美和文學鑒賞能力的提高。正如葉圣陶、朱自清在《精讀指導舉隅前言》中所說:“只有反復吟誦,才能作到對課文有親切的體會,這是最可貴的一種境界?!?/p>

3.查缺補漏,完善教學

學生可以利用早讀通過熟讀或背誦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感悟,并能查缺補漏。對教師來說,早讀課是掌控語文教學信息反饋的時機,教師能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朗讀和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從而發(fā)現(xiàn)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給予糾正。所以,早讀課利用的好也能實現(xiàn)教學相長。

第二,明確目標,制定計劃。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的每冊都分為“閱讀鑒賞”“表達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導讀”四部分。其中“閱讀鑒賞”(見下表)分“精讀課文”和“略讀課文”,同時還有“擴展閱讀”和“名著導讀”,形成了從課內(nèi)到課外、校內(nèi)到校外、單篇文章到整本書互相結(jié)合的閱讀系列。

早讀課是鞏固課堂知識和延伸課外知識的重要陣地。教師應制定或引導學生自己制定合理的早讀目標和可行性計劃,如學期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甚至天計劃。具體到每一天早讀課,對早讀內(nèi)容,要明確讀什么,背什么,完成多少;對早讀要求,要明確是泛讀了解、熟讀領悟還是背誦。師生都應該做到心中有目標、有計劃。并且在目標和計劃制定或規(guī)劃完后,教師要狠抓落實,并且要循序漸進、常抓不懈。

第三,注重技巧,強化質(zhì)量。

早讀并不是囫圇吞棗地機械背誦名篇佳作,學生必須擁有必要的朗讀技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運用不同的符號標注閱讀材料,如停頓(/)、重讀()、輕讀(~)、快速(>)、慢速(------)等,運用這些符號使學生在早讀時讀準字音、讀清語句、讀出節(jié)奏、情感、風格和意境,進而讀出效果。宋代學者朱熹也曾說過:“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只是要多誦遍數(shù),自然上口,久遠不忘?!?/p>

早讀要讀出質(zhì)量和成效,還要做到讀思結(jié)合,在早讀時要結(jié)合材料或者教學過程多問幾個為什么,主動質(zhì)疑、尋找答案。如:作品材料寫了些什么,怎樣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對材料中的重難點字、詞、句該怎樣理解?詞語在材料中的感彩如何?它們的表達效果如何?……在“讀”中思考,在思考中“讀”,以讀促思,以思導讀,讀思結(jié)合,才能保證早讀的質(zhì)量。

第四,注重形式多樣化。

為了保持早讀課的活力和魅力,激發(fā)學生對早讀課的興致,教師要注重早讀課的形式,讓早讀課有波瀾、有色彩進而有成效。

1.范讀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榜樣具有示范作用。在閱讀方面,這個示范可以來自教師、學生或多媒體。作為教師,既要做到言傳又要做到身教,對經(jīng)典的閱讀材料要示范讀,讀出感情,讀出意蘊;并且在早讀課時,教師要準時到達課堂與學生一去樣放聲朗讀,以此示范,激發(fā)學生主動感悟材料的文字美、語言美、情感美。教師可以引導班級中閱讀功底好的學生作出示范,讓其他學生體會和感悟,在客觀的評價中體會閱讀的魅力不僅來自教師還來自身邊的同學。當然在科技日益發(fā)展的今天,教師完全可以在早讀課中引進多媒體,發(fā)揮多媒體的獨特作用。所謂“近朱者赤”,在潛移默化中,學生的“讀”功自然會逐步提高。

2.配樂讀

文學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音樂以特有的旋律和節(jié)奏能把早讀中的學生帶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喚起學生的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如:在早讀《荷塘月色》時,教師可以播放貝多芬的《月光曲》。當然,這需要教師的有效組織,能使學生在清晰的音樂中體味文中的語言和作者的情感。

3.擴充式讀

教師可以安排學生朗讀摘抄的經(jīng)典佳句和美文。這就需要學生廣泛涉獵課外閱讀材料,主動地去搜集摘錄富有價值的美文佳句。在課外閱讀中學生的閱讀能力也會得到較好的鍛煉,在早讀中對那些美文佳句通過熟讀成誦也豐富了學生的寫作素材,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也會得到較好的提高。

總之,教師在高中語文的早讀課教學中,要更新觀念、勇于創(chuàng)新,做到有針對性、有目的性,追求早讀課的高效性,力爭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和語文教育教學的水平。

第3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提高;課堂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114-01

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強化實施,高中時期的語文學習在學習方法和方式等方面都發(fā)生了較大變化,那么,如何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已經(jīng)成為我們廣大高中語文老師研究的重要課題?;诖?,結(jié)合本人教學實踐,從如下幾方面作淺要論述。

一、因材施教,以學生為學習主體

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是新課改強調(diào)的理念,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就是我們的老師,所以,構建高效的語文高中課堂,我們一定要改變過去的“一言堂”、“填鴨式”等以前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老師要和同學們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至于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針對某一問題提出的不一樣觀點,我們老師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并進行鼓勵與尊重。老師與學生形成平等的師生關系,能為高效課堂的構建奠定良好的基礎。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他們自己的獨特性,假如在課堂上不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實行一樣的標準與要求,那樣與科學教育是不相符的,也是達不到良好效果的。在高中語文新課標中,要求我們老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在原來基礎、自我發(fā)展方向與學習需求等方面的不一樣,啟發(fā)學生的潛能,增加課程的選擇性,為每一個學生創(chuàng)建更好的學習條件與更廣闊的成長空間,促進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边@是因材施教教育理念的體現(xiàn),是結(jié)合實際的人性化的教育方式,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保證。

二、目標精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的保證就是有一個合理精當?shù)慕虒W目標,把新課改目標中的過程與方法、知識與能力、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與同學們獲得語文知識和能力聯(lián)系結(jié)合起來,目標一旦制定就可以掌握明確的方向。我們以蘇教版教材必修一的第一個專題詩歌教學作為例子,如果沒有精當?shù)哪繕嗽O計,就會削弱學習的重點,同學們也得不到真正的感悟。在這一階段的詩歌教學中,由于學生還沒有相應的詩歌理論方面的基礎,對于詩歌中的“意象”沒有自己深刻的認識,對于“意象”和“意境”的區(qū)別也不太明了。所以,在這個專題的教學中,“意象”和“意境”以及它們二者在情感表達上所突出的作用,就可以作為我們教學的重點問題,而將怎樣感受詩歌中青春的激情作為教學的難點問題也是比較合理的。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如果把的《沁園春?長沙》和《相信未來》組合在一起,通過《沁園春?長沙》“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等意象,感受磅礴的氣勢與壯闊的畫面中意象的壯美;通過《相信未來》“蜘蛛網(wǎng),爐臺,灰燼的余煙;紫葡萄,深秋的露水,鮮花,別人的情懷,凝霜的枯藤”等感受色彩灰暗低沉的意象,以此體會意象的不同在情感營造上所產(chǎn)生的不同效果。通過對這兩首詩的比較和認識,使學生在誦讀中準確地把握詩歌的情感。

三、引導質(zhì)疑,讓學生成為提問主角

思維的火花是靠質(zhì)疑來引燃的,同學們只有產(chǎn)生了疑問,才能激發(fā)他們主動學習的動力,才能推動他們探究知識的興趣。因此,高效高中語文課堂的構建,要提倡與鼓勵學生質(zhì)疑,并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不斷提高質(zhì)疑的能力。據(jù)相關的心理學研究資料表明,人在大腦中產(chǎn)生了問題后,才能讓自己去積極思考探究,在這個基礎上,如果得到啟發(fā),就會讓思維快速進入活躍的狀態(tài)中,就會茅塞頓開,新的認識與想法就會迅速產(chǎn)生,并在努力不斷的探究下,最終得到滿意的答案。什么樣的創(chuàng)新都是以質(zhì)疑為基礎的,所以,我們?nèi)ヒ龑c培養(yǎng)同學們的問題意識非常重要。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老師要改變以前的主角位置,讓同學們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和思考者,在老師與學生平等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大膽地在課堂上提出自己的疑問,并引導學生提出更多有份量的問題,養(yǎng)成質(zhì)疑的習慣,這樣才能在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過程中,創(chuàng)造出一條更加有效的途徑。

四、多媒體教學,提升美育德育效果

當前,隨著信息技術突飛猛進的發(fā)展,多媒體教學手段的運用也備受青睞,多媒體教學手段可以優(yōu)化教學結(jié)構,顯著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所以,廣為高中語文教師所運用。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語文課程要重視提升同學們的審美情趣與品德修養(yǎng),使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等都得到和諧全面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個性與健全的人格。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為實現(xiàn)這一教學目標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多媒體集音、畫、形、聲于一體,可以幫助老師在教學中營造良好的教學氣氛,引導學生置身其中,欣賞課文所描述的境界,提升美育和德育的教育效果。如教學《荷塘月色》時,隨著輕柔、清雅的音樂,為學生展現(xiàn)出一幅幅寧靜、美麗的荷塘月色的圖片;教學《林黛玉進賈府》,可播出《紅樓夢》電視劇這一情節(jié)的片斷等,讓學生如臨其境,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合理地運用多媒體是構建高效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方式之一。

總的來說,我們在高中語文的教學中,只有努力去探索與實踐,積極去構建高效的課堂,才能讓新課改的教學目標和對學生的培養(yǎng)理念滲透于教學過程之中。構建高效的高中語文課堂,需要教師長期不懈的努力探究和孜孜不倦的追求,這既是新課程改革的需要,也是新時代教書育人工作的任重而道遠的使命。

參考文獻:

第4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新教改在課程目標方面提出了“反對過于注重知識傳授,強調(diào)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達成”的要求。然而,新課改十余年,課程理念與實踐操作之間的鴻溝尚存,脫節(jié)現(xiàn)象嚴重”的老問題依然突出。①在這樣的時代和歷史背景下,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推進素質(zhì)教育,教學方法是關鍵。教學方法是知識轉(zhuǎn)化為學生內(nèi)置素質(zhì)的橋梁和紐帶,高中語文課程教學應該更多地通過興趣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通過文感培養(yǎng),促進知識的正確把握;通過情感互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從而促進學生“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fā)展”。

一、興趣引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任務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愿?!雹诮逃摇⑿睦韺W家贊科夫也曾提出:“對所學知識內(nèi)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可見,興趣激發(fā)的重要。興趣可以有效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拓展及深層次的思考,實現(xiàn)學習效果的質(zhì)的飛躍。因此,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成為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教學亟須解決的問題。

1. 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高中語文教學如何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再迷茫,優(yōu)化課堂教學內(nèi)容是關鍵。首先,以課文的關鍵詞、關鍵句、關鍵語段為依托,理清文章的整體思路。作者思路是通過課文中的關鍵詞、關鍵句、關鍵段等直接或間接表達出來的。其次,通過語言、動作等品味情節(jié),深入挖掘文章主題。高中語文課文,特別是文學類課文,離不開情節(jié)的理解與梳理。情節(jié)的發(fā)生、發(fā)展是通過人物之間的矛盾沖突來表現(xiàn)的,而這種矛盾又主要是通過語言、動作等的表達來激發(fā)的。第三,結(jié)合文章的時代背景,提煉文章主旨。解讀文本,不僅要在知人論世、因時悟文的基礎上,將作者所表現(xiàn)的生活還原出來,將作者的寫作意圖復現(xiàn)出來,而且要通過文本內(nèi)容的前后聯(lián)系,立足文本語言,瞻前顧后,進一步分析人物性格,最終明確作品題旨。③正因為這些特有的歷史環(huán)境、民族文化、時點、領悟與感受、寫作的機緣與靈感……造就了文學作品的產(chǎn)生,以及所表達主題的走向。

2. 拓展語文知識視野。知識的容量影響學生思維的角度與方式,決定了學生對知識理解的深度和廣度。一般來說,學生知識的含量越大,對所學內(nèi)容分析和理解的層次就相對越深,新概念、新思想、新內(nèi)涵就越容易吸收和理解。拓展學生語文知識視野,不僅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還可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深層理解與認同感,促進學生對文章的真實解讀。所以,要注意扣緊文本與延伸拓展的有機結(jié)合。④以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為例,如果教師在教授這篇課文之前,學生已對那個時代的歷史背景知識有深刻了解,或者讀過與那個時代相關的展現(xiàn)這層關系的文章、書籍,或者聽自己的長輩們講說過自己祖輩們的相似經(jīng)歷,他就更能深刻體會和理解作者與其乳母之間的濃濃的“母子情”。由此引發(fā)的作者對乳母的懷念、感激、贊美之情,以及作者對乳母的同情,對“不公道的世界”的仇恨。所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拓展文化知識、延伸課文內(nèi)容,觸類旁通,拖寬學生語文知識視野,培養(yǎng)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3. 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謂的自主學習,是指學習主體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對學習內(nèi)容和學習過程具有自覺的意識和反映的學習方式。⑤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語文教學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加突顯和強調(diào)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倡導和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教師要充分重視學生學習主動性的發(fā)揮,引導學生感受自主學習的樂趣,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并在“接受學習”與“發(fā)現(xiàn)學習”的融合中促進感性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向理性知識與實踐能力的轉(zhuǎn)化,提升學生的自身感悟力。另一方面,高中語文教師也要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主導作用,對學生的自主學習進行引領。畢竟高中學生的知識涉獵面有限,對知識的理解不可避免會出現(xiàn)偏頗的現(xiàn)象,這時候教師的引導與點撥就會如黑夜海上航行的燈塔一樣起到“導航”作用,讓學生的學習少走彎路。

二、文感培養(yǎng),促進知識的正確把握

文感是個體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中,通過長期的讀寫積累而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的文化心理結(jié)構,是對文本直接快速感悟與理解的心智技能。⑥高中語文教學,要拓展學生語文知識的深度與廣度,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正確理解,需要培養(yǎng)文感。那么,如何培養(yǎng)高中學生的文感,讓學生“憑著感覺”就能直接快速把握文本意思,作為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 整體把握,領悟文章內(nèi)涵。培養(yǎng)高中學生文感的首要前提:從整體上把握文章,領悟文章內(nèi)涵??梢哉f,從整體上把握文章既是高效領悟文章內(nèi)涵的有效途徑,也是提高高中語文閱讀效率的重要手段。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特別強調(diào)字、詞、句的“知識性”傳授,對學生高層次的能力培養(yǎng)重視不夠。例如在課堂教學中,我們時常要求學生找出文章中某些詞語的讀音、詞義等,盡管這些詞語的讀音與詞義對學生正確理解文章的確有用。然而,正是這種“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教學方式,導致了高中學生對字詞句的過度重視,忽略了對文章的鑒賞及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詞義的理解,讓語文課堂變成了積淀“知識性”語文知識和經(jīng)驗的場所,而從整體上把握文章內(nèi)涵,強調(diào)對文本中眾多信息點的整合,強調(diào)從整體來瀏覽、研讀、體驗、感悟文本內(nèi)容。但這種文感培養(yǎng)方式與傳統(tǒng)方式相異之處在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與傳授,是基于學生的審美感受,自然而然地融進學生的知識體系,并潛移默化地影響和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閱讀、理解、鑒賞等能力。

2. 經(jīng)驗積累,促進知識融通。高中三年是學生獲取知識的關鍵階段,教師應該讓他們學會積累經(jīng)驗,并能把自己的經(jīng)驗、別人的經(jīng)驗以及個人的實踐體驗進行對接,促進進一步的學習。這種積累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對他人經(jīng)驗(知識)在頭腦中的簡單堆積,而是以文感培養(yǎng)為目的、以自主思維與探究為獲取方式的知識的積累與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考慮學生已有的學習積累。⑦通過激發(fā)、喚醒學生已積累的知識經(jīng)驗,來促進學生拓展性的學習與思考,從而進一步增進學生的知識積淀,達到更深層次的融通。以《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學生對已學過的課文《一個人的遭遇》的回憶,思考其中揭示戰(zhàn)爭的殘酷和法西斯的暴行的手法有哪些?然后引導學生閱讀《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并提出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問題,如此文注重景物描寫,《一個人的遭遇》注重人物形象刻畫,他們是否有本質(zhì)上的相似點?與你讀過的其他描寫戰(zhàn)爭的作品相比,此文有哪些不同點等等。通過學生對已學課文的回憶,激活學生的知識、經(jīng)驗沉淀,激發(fā)學生急切閱讀的激情與欲望,調(diào)動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融通。

3. 教育引導,培養(yǎng)閱讀習慣。中國現(xiàn)代文學家巴金認為:“孩子成功教育從好習慣培養(yǎng)開始。”⑧高中學生已經(jīng)具有一定的閱讀能力,因此,拓展知識的關鍵在于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通過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培養(yǎng)文感,從而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目標――獲得閱讀知識,發(fā)展能力,培養(yǎng)高尚的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因此,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當摒棄傳統(tǒng)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及割裂式的知識傳授方式,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的閱讀習慣進行教育引導,讓學生經(jīng)由文本的直覺感知內(nèi)化為對文章的情感體驗和精神享受,從而培育學生的文感。例如,在講授《雷鋒叔叔,你在哪里》一文時,教師可以通過課前思考:雷鋒叔叔早已去世,但文章中為什么還說“哪里需要獻出愛心,雷鋒叔叔就出現(xiàn)在哪里”?引發(fā)學生對文章迫不及待的閱讀與思考。在強烈求知欲的引領下,學生細致地閱讀課文,主動探索問題的答案,挖掘文章的深層次的內(nèi)涵,并提出更多的閱讀需求,以滿足對文章的知識的拓展與延伸。

三、情感互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及情感互動,是有效實現(xiàn)教學主、客體之間的民主平等、理解信任,促進教與學積極性的提高并產(chǎn)生良好教育教學效果的前提和基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尤其要注重師生關系構建及高中學生心理需求的滿足,這對學生學習、探索等積極性的提高,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具有一定的激勵作用。而師生關系和諧融洽,學生參與課堂的主動性便會提高,學生主動性的提高又會促進教師教學效果的提高及教學狀態(tài)的變優(yōu),而良好的教學狀態(tài)又會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可以說,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師生相互之間的提升與成就感,從而形成教學相長的良好氛圍。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是一個引領者,他幫助學生達到性靈和靈魂發(fā)展的高度,探索生命的成長。教師利用自己所擁有的知識不斷地為學生提供有廣度和有深度的拓展延伸,讓學生能在文本學習的同時,擁有更為完善的思維方式和更豐富的思想。”⑨本文中對教學方法的探索,只是深化教學方法改革中普遍可以采用的方法。而針對每一節(jié)具體的課堂教學,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應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教學內(nèi)容、時代性等,從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引導性,并在能力培養(yǎng)的同時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與領悟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和傳承中華文化之精髓,全面提高高中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有效實踐新教改對學生的知識目標要求與能力培養(yǎng)目標。

注釋:

①冒繼承.試論語文課改模式的活化之路[J].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2014(7):72-76.

②馬慧華.語文教學拓展設計策略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4(10):87-88.

③徐聰.探尋文學類文本解讀的途徑和方法[J].教育評論,2014(6):134-136.

④顏禾.對語文教科書使用問題的回顧與思考[J].教育評論,2014(2):141-145.

⑤羅運江.高中語文“自主學習”之我見[J].中國教育學刊,2014,5:102,105.

⑥蔡偉.文感培養(yǎng):高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成功之途[J].課程?教材?教法,2014(2):63-67.

⑦周宏銳.對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示范課標準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4(9):33-34.

第5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

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情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情感教育對語文教學的發(fā)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更是如此。隨著高中生情感的發(fā)展,學生對于事物的發(fā)展有了一定自己的想法,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運用,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發(fā)展。下面本文從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作用入手,就如何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發(fā)展進行了分析。

1、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我們知道,語文是一門非常實用的語言學科,而語言本身就有著非常濃厚的情感,因此,這就使得語文教學有著非常鮮明的情感色彩。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情感的發(fā)揮,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對知識求知欲的激發(fā),通過情感的激發(fā),可以促進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從而使得語文教學效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在語文教學中,情感也是寫作的源泉,情感是作者與讀者之間進行良好溝通的橋梁,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富有情感的教,學習帶有情感地學,可以將作者與讀者之間的關系拉近,使得學生更加體現(xiàn)會作品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通過情感教育可以使得作者與讀者之間達到一種情感上的共鳴,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所要表達的喜怒哀樂,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習語文目的實現(xiàn)。另外,在語文教學中,寫作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尤其是對于高中語文教學來說,更是重中之重,對學生的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運用,可以引導學生的情感得到有效合理地表達,在語文寫作過程中將情感運用其中,可以使得寫出來的作品更加生動、真實,從而使得語文教學效果得到預想不到的收益。

2、如何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的發(fā)展

2.1對于高中學生來說,他們隨著年齡的增加與社會閱歷的變化,他們的情感已經(jīng)得到了快速發(fā)展,對于事物的發(fā)展也會有自己的認知。因此,為了更好地促進高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作用得到有效發(fā)展,那么教師就要加強對高中學生情感變化與發(fā)展的熟悉、了解,根高中生所特有的情感特點開展情感教育。高中學生相較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情感發(fā)展已經(jīng)相對于比較穩(wěn)定,因此,在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中,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引用一些學生所熟悉的偉人、名人來教育學生,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情感的穩(wěn)定性。其次,高中生的情感雖然相對于比較穩(wěn)定,但是有著很強的敏感性,當學生看到一些悲傷或是激動的場景時也會感同身受,一些作品中的喜怒哀樂也會對學生產(chǎn)生直接的影響,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通過教材中一些情感比較豐富、情感色彩比較濃厚的材料對進行進行情感教育與感染,從而使得學生更加深刻地去感受語文教學中的一些情感。

2.2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通過融洽和諧的學習氛圍的營造,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情感的發(fā)展。高中生心智逐漸趨于成熟,對于教師的教學內(nèi)容也會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于事物發(fā)展會有一些自己不的情感體驗。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和諧、平等、融洽的學習氛圍的營造,給學生一個良好的表達自己情感與想法的空間,在教學中發(fā)揚民主教學風格,在教學中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有一個良好的情感感染。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情感的發(fā)展,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也要加強對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將學生引入到情感豐富的教材之中,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文本教材所要表達情感的感悟,促進學生情感的良好發(fā)展,從而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到有效提升。通過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可以將作者的情感更好地傳輸給學生,使得學生對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更加感同身受。例如,在體會對大自然的美好的情感時,可以播放一些青山、綠水、藍天、白云的圖片,配上旋律優(yōu)美的大自然曲子,從而在這種情境下引導學生對課本進行朗誦,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對這種情感的激發(fā)與理解。

2.3在高中語文教學情感教育中,要加強對學生身邊事的關注與融匯,從而使得學生更加理性地對待情感,也使得語文教學更加有活力。對于語文教學來說,它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著密切聯(lián)系,如果離開了生活實際,那么教學就會失去活力,而情感教育也就失去了意義。對于高中生來說,他們已經(jīng)逐漸和社會進行密切的接觸,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加強對學生身邊事的關注,加強對時事的融匯,用具有時代性與現(xiàn)實性的素材去更好地引導學生情感態(tài)度教育的開展。而且通過情感教育對時事的關注與融合,可以引導學生將時事寫入到作文當中,這樣學生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作文當中寫出來的作文更加有活力,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可以得到一定的提升,進而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

參考文獻:

第6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H192 【文獻標識碼】 A

朗讀是人們學習語言、駕馭語言、運用語言的重要方法。在語文課程中,朗讀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活動。“以學生為主體”是新課改的核心思想,在學習過程中發(fā)揮主動積極的作用,以實現(xiàn)學習的主動優(yōu)勢。因此,在新課改的語文教學中,要重視朗讀的作用。

一、高中語文朗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

不難發(fā)現(xiàn),如今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師們幾乎不再重視朗讀,有相當多的教師認為到高中階段無須再進行朗讀教學,更不會做這方面的養(yǎng)成教育,教師普遍認為,朗讀對于提高學生語文水平收效甚微,在應試中更是沒有絲毫促進作用。以上種種誤區(qū)使得“朗讀”與高中語文教學工作被分割開來,這顯然直接導致朗讀在語文教學上處于不被重視和采納的邊緣地位。具體表現(xiàn)如下:

(一)學生缺失主體性

一直以來,教師們都嚴重忽略了朗讀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朗讀無非是讓學生快速總結(jié)出文章段落內(nèi)容、結(jié)構、中心等,導致學生主體體驗的缺位。我們不妨換個角度想,朗讀又何嘗不是一種享受和陶醉,但是在如今的語文課堂上,入情入境的朗讀似乎成為一種奢侈,學生被要求大聲齊聲地朗讀以后便快速進入段落劃分、中心思想的總結(jié),而作為老師,此時對于學生的朗讀并沒有指導和要求,往往一句“自由朗誦”就算是布置了任務。自然學生們機械地朗讀和總結(jié),絲毫體驗不到真正朗讀的美好體驗。老師們的硬性指導剝奪了學生快樂讀書的權利,更是不知不覺中削弱了學生們聯(lián)想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使朗讀教學失去了相應的教育意義和教學功能。

(二)早讀課上才需要朗讀

眾所周知,早晨是學生記憶力最佳時段,對于朗讀的內(nèi)容能迅速記住,而往往語文這一學科又需要背誦去積累豐富的文字作為儲備,因此,專門作為訓練我們朗讀能力的“早讀課”在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這一做法便讓許多學校管理者及語文教師認為早讀課上學生才需要朗讀;在課堂上、課外活動中,朗讀也只是一種點綴,可有可無。在語文教學中,我們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朗讀來幫助強化記憶和增強語感。因此,我們不可只利用了早讀時間就算了事,要盡可能地利用起課堂和課下的時間,養(yǎng)成學生這種意識和習慣,潛移默化中對提高語文能力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放任學生隨意朗讀

在語文教學中,小學、初中階段的朗讀訓練針對性與目的性較強,因而到了高中階段,對于朗讀來說,就幾乎不作什么要求,大多是“放任自流”式的隨意朗讀。但事實上,一些學生并不知道該如何自分主次,如何進行有效的朗讀甚至該怎樣朗讀。這當然會減少朗讀激情和朗讀水平,學生體會不到朗讀的美感,其結(jié)果便是阻礙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高中語文朗讀水平的策略

(一)將朗讀教學提上課堂教學的日程

1.布置預習的任務

新課之前,適當指導學生進行預習,讓學生自己利用一些工具書對陌生的字、詞進行查閱并標注,在課堂上還要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朗讀,這些能使學生稍快速地進入課堂主題,節(jié)約了一些引導和過渡時間,更能夠讓學生系統(tǒng)地對教學內(nèi)容有所了解,自己領悟到教師授課的主旨。不知不覺間,課堂的效率就被提高了。

2.教師范讀

教師的范讀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教學手段,作為教師一項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zhì),只有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讓學生體會到文章的抑揚頓挫、舒緩有度的音韻美感,才能讓其產(chǎn)生心的共鳴并產(chǎn)生主動學習的意愿。

3.細讀感悟

教師應當再配合以詳細解析,以此鞏固知識點。首先要樹立幾個朗讀水平不錯的學生典型,建立學生信心,在朗讀中自然也要適當鼓勵和指導,那么學生便會以此鼓起勇氣,敢于張口,敢于朗讀。在學生的朗讀興趣愈加濃時,教師應當在學生充分感知語言文字內(nèi)容的基礎之上,進一步引導學生細致地讀、深入地讀,并通過朗讀感悟到語言文字當中蘊藏的事理與情感,陶冶學生的情操。

(二)培養(yǎng)學生綜合能力

學生朗讀能力的提升不是一口吃個胖子就可以的,必定是潛移默化的提高。從總體進程上看分為文本認知、文本理解、文本賞析三個階段。朗讀是手段,理解才是目標。在掌握陌生文字和發(fā)音標準的基礎上,學生能夠流利地對文本進行朗讀,接下來便是對文本理解的進一步要求。想要強化學生的朗讀能力,則必須要從理解作品、把握作者的寫作思路來進行充分解讀,讓學生能夠理解作品的內(nèi)涵,對文本內(nèi)容的情感表達做到初步理解。引導學生把握語調(diào)的高低、語氣的輕重,在文字內(nèi)容較為激昂的地方,感情要釋放,聲音要提高并且豪邁;在文字比較婉約柔美的地方,便應該舒緩動情,讀出韻味和美感。只有體會到作者的意圖和意境,品讀出文章的本色,才算是真正把握了這篇文章,也就能夠提升閱讀能力甚至是語文能力。

三、結(jié)論

總之,高中語文教學中,朗讀是重要的一部分。重視朗讀,就可以充分發(fā)揮語文教學的教育和審美的功能。通過各種文體和不同內(nèi)涵的朗讀漸漸激發(fā)學生熱愛語言的情感,以至于愛上學習語文,而學生的這種思想感情和興趣又必將變?yōu)橥苿訉W生學好語文的動力。本文通過對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朗讀教學中的誤區(qū)分析,提出進一步的提高措施,希望能夠為教學工作者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李亞亮.高中語文朗讀教學的實踐研究,呼和浩特.語文學刊,2012(2):106,144.

[2]歐陽企平.淺談高中語文朗讀教學[J].江西教育,2011(12).

第7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 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有效性

語文課堂教學效率低下是現(xiàn)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普遍現(xiàn)象,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很多,素質(zhì)教育的推行向高中課堂提出要求,打造高效課堂,提高高中語文課堂的有效性,更符合現(xiàn)代化教育目標。語文課堂教學應該是豐富多彩的,不能局限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教師要勇于創(chuàng)新,激活語文課堂。下面,我就這個問題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活語文課堂

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對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而言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時要注意幾個問題。首先,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情況,換位思考,問題情境創(chuàng)設不僅要使學生領會和理解,還要符合學生知識經(jīng)驗和興趣愛好。其次,教師要注意問題設計的難度,既要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又要使大多數(shù)學生都能解決。此外,所設問題要對學生一般學習目標起促進作用,并擁有豐富的意義,可以通過類比、概括表示情境。具體來說,可以將語文內(nèi)容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表演,合理利用周邊教學資源,選取學生身邊事物和現(xiàn)象作為素材,創(chuàng)設形象直觀的問題情境。如學習《老人與?!芬晃臅r,可以在課前播放老人與海的視頻,讓學生走進文章的情景,此時再讓學生描述,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觀察和思考,使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產(chǎn)生興趣。此外,教師還可以創(chuàng)設矛盾式問題情境,通過分析推理,學生對事物認識更全面準確,開放式問題情境可以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

二、采取任務教學法,豐富課堂活動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具有知識面廣、范圍大的特點。高中語文教學要顛覆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講究方式方法,以任務形式豐富學生課堂活動,以游戲法活躍課堂氣氛。高中生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和繁重的學習任務,語文又是比較偏難的科目,所以高中教師要適時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梢哉垖W生上臺朗誦,時間大約為五分鐘左右,文章通過教師設定、學生編號抽簽的方式選取,這樣既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又充分活躍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利用“文言文”的分離組織學生進行識詞練習、自主組詞游戲,可以將文言文詞組分離,分別寫到不同紙片上,再寫一些干擾字,然后選出幾位同時完成詞匯的組合任務。利用類似游戲任務讓學生體會不同上課方式,這也是探究式學習讓學生成為學習主角的一部分,同時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組織小組合作,打造探究課堂

合理的小組學習是探究課堂的保證,對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高具有重要作用。小組學習作為課堂重要學習組成部分,需要教師合理分組,分組要求教師根據(jù)班集體內(nèi)各個學生的語文成績、平時表現(xiàn)情況和性格特征科學分組。教師分組要求不僅根據(jù)學生不同特長特點作為基本分組要求,而且要保證學生在小組內(nèi)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特長。讓每一個學生都可以小組組成方式在自由探究學習課堂中增加自信心,實現(xiàn)語文成績進步。探究課堂的性質(zhì)要求小組成員在相對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教師要求的學習目標。教師要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優(yōu)勢向小組實行“布置問題教學”,讓小組通過任務方式更具體、高效地學習。

四、完成課堂評價,促進語文學習

課評分為對學生的評價和對課堂的評價,其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主要根據(jù)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教師做好相關課堂記錄,從而得出學習建議,促進學生在課堂學習中進步。對課堂評價的形式,由教師自我評價、學生對課堂的建議評價和聽課教師的評價組成。再者,教師還可以通過自身在課堂教學中的不足和教學難點進行自我彌補和自我進步,從而促進高中語文教學完善。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具有靈活、生動、多樣、豐富的手段,如果教師能靈活運用課堂評價手段,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就能使高中語文課堂煥發(fā)生機。高中語文教學應該建立一種能促進學生應用能力提高的評價制度,實施有效的評價對提高語文學科品位有著重要意義。目前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分重視課堂教學技巧,缺乏科學有效的評價機制。因此,教師要合理運用各種評價方法,注意評價多維性。同時,教師要注意直接評價和啟發(fā)評價相結(jié)合,運用合適的評價語,采用激勵評價法。此外,教師不能代替學生,一定要給學生空間發(fā)揮,倡導學生自主評價,鼓勵學生互相評價,將他人評價和自我評價相結(jié)合,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快速提高英語能力,更好地完善自己。

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提高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斷探索,總結(jié)經(jīng)驗,更新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率,尊重學生主體地位,合理利用教學資源,全力打造高效高中語文課堂,把語文課堂教學變得真正有效,進一步提高自身教學水平,響應時代要求,提高語文教學有效性。

參考文獻:

[1]王小香.提高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中),2011(04).

[2]胡豐產(chǎn).讓思維綻放如花――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有效性方法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7).

第8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 高中語文 教學新思路 主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99

1 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以及存在的問題

在我國應試教育體制下,語文是一門必考且極為重要的科目,因而大多數(shù)學生往往只是為了達到一定的應試教學要求而被迫接受語文課程的學習,卻很少有學生是發(fā)自內(nèi)心喜歡并熱愛學習語文,這種現(xiàn)象尤其在高中教學中較為明顯。高考對于學生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而語文在高考中占有極大的分值比例,在很大程度上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升學成績。所以,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成為大多數(shù)老師教學的重要目的,導致老師過于追求表面上的應試教學內(nèi)容,過分強調(diào)知識的學習,而忽略了對學生綜合能力素質(zhì)的培養(yǎng),使得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愈發(fā)凸顯其局限性,已經(jīng)無法適應新形勢下的教學要求。同時,在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語文教學過于強調(diào)老師的主體地位,在老師固定的授課模式下,任何問題老師都總是給予學生最完整的講解以及最為標準化的答案,而輕視了學習過程與方法的講解,忽略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課堂交流互動。整個教學過程呈現(xiàn)出的就是老師在講臺上不停地講,學生在課堂上不停地聽與記筆記,這不僅很難體現(xiàn)出學生能動自主的學習,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也束縛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拓展,不利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學習,從而影響了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2 探索新課程標準下的高中語文教學新思路

在課程改革的新形勢下,對高中語文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著重強調(diào)學生在學習上的主體能動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學習思維能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與文化素養(yǎng)。這就要求老師能夠深刻領會新課標的精神,明確新課標下高中語文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把握新課標教材的特點,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與方式,探索出適合新課程標準的高中語文教學新思路。

2.1 營造活躍、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氛圍,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語文是一門內(nèi)容極其豐富的課程,要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zhì)量,必須要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讓學生能真正感受到學習語文的樂趣,并不是讓學生僅僅是為應對高考而處于被迫學習的狀態(tài)。老師要善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與學生的特點,開展一些生動有趣的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活躍的課堂活動氛圍中不斷學習?;钴S、開放性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不僅可以增強老師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還可以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思考,有利于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學生的思維空間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拓展。

2.2 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yǎng)

語文是一門博大精深的課程,而并不應該只是單純的書面知識的講解學習,這是傳統(tǒng)語文教學存在的最大一個弊端。長期以往,會逐漸抑制學生的思維能力。語文教學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讓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語文知識,更應該以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及語言文化素養(yǎng)為主,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注重引導學生受到思想上的熏陶與感染,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與文化素養(yǎng)。因此,基于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下,老師應轉(zhuǎn)變教學觀念,在明確把握新課程目標與新教材特點的前提下,根據(jù)不同內(nèi)容去安排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運用豐富的教學手段與方法以及合理運用教學技巧尤為重要。在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的今天,老師也可以借助先進的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進行開放性課堂教學,內(nèi)容更加生動直觀、形象地體現(xiàn)出來,更容易被學生理解學習,這不僅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大大提高教學效率,這也是當今時展的需要。

2.3 注重角色的轉(zhuǎn)變,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長期以來,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處于主體地位,帶領著學生進行學習,卻忽略了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從而使得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被動。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科知識也在不斷的拓展,老師不可能把所有的知識都全部傳授給學生,尤其是對于語文學科來說,僅僅依靠課堂教學已經(jīng)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新課程包括必修課與選修課兩個部分,在體現(xiàn)基礎性課程教學的同時,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會更加強調(diào)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老師要注重角色的轉(zhuǎn)變,要學會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者逐步轉(zhuǎn)變?yōu)閷W生學習的促進者,要幫助學生去發(fā)現(xiàn)、挖掘獲取知識的方法,樹立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引導他們有選擇性地進行課外學習,促進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拓展學生的視野,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2.4 提升教師自身綜合知識素養(yǎng),實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學

新課程改革主要體現(xiàn)在新課程中實現(xiàn)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三維目標,構建比較完整的課堂教學目標體系。三維目標教學對老師自身的綜合知識素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自身綜合素質(zh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的好壞,給老師的教學帶來了嚴峻的挑戰(zhàn)。作為一名高中語文教師,如果自身沒有很深的知識素養(yǎng)與文化涵養(yǎng)則很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在語文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會容易使學生覺得枯燥乏味,又談何通過教學來提升學生的能力。所以,老師應注重自身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將個人魅力通過語文教學呈現(xiàn)給學生,使學生受到熏陶與感染,努力實現(xiàn)新課程的三維目標教學,從而全面培養(yǎng)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能力。

3 結(jié)語

傳統(tǒng)的教學思路顯然已經(jīng)不太適應時代的需求,新課程改革是適應時展新形勢下的必然要求。如何在把握住新課程標準教學目標的前提下,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探索出一條適合新課改形勢下的語文教學新思路是擺在每個高中語文教師面前極為艱巨而重要的任務。

參考文獻:

[1]楊曉霞.淺析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課堂教學[J].成功(教育),2011,(5).

第9篇:高中語文如何快速提高范文

一、語文思維的特點

1 交流性:教師在課堂上,針對語文知識精心設疑。使學生對此產(chǎn)生學習的興趣及探究的意識,這樣為學生提供了交流探討的空間,在交流探討中讓學生互補、辯論、認知自我,進而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交換。思維的交流性,會使學生在交流探討中,深入地挖掘知識,進而掌握知識,拓寬了思考的空間,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來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

2 廣泛性:人的想象力是無邊界的,可以天馬行空,可以虛元縹緲。所以,語文思維的特點也是廣泛的。在語文教學中,文化也是廣袤的,沒有國界,沒有地域。社會、道德、思想、經(jīng)濟、法律等等。凡語文所涉獵的無所不包,這樣必然會引起各種不同的思考反饋。面對不同的地域文化,不同的學生,便會碰撞出不同的火花,這樣得到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進而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3 滲透性:思維可以通過耳濡目染、文化熏陶,逐漸地滲入到學生的思想和心靈之中。語文從來都是集聚美的地方,無論是語言美、形象美、還是意境美,都融合在語文學科中,當教師以真摯的情感指導學生分析、理解、欣賞、探究文章時,思維便已經(jīng)形成,并逐漸地隨著對知識的理解及審視得以提升。

二、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

1 教師要有培養(yǎng)語文思維的意識,堅持主動積極的態(tài)度。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任務日漸繁重,給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樣對于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增加了難度。而且,應試教育的思想束縛著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而制約了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要想培養(yǎng)高中生的語文思維,首先,教師就要具備語文思維的能力。不僅要具有高度的責任感、自信心,還要具備精心設疑、巧妙分析、快速解答的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充分地將語文思維融入到課堂教學中,進而加以正確引導,拓寬學生的思維領域。其次,還要具備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所謂“態(tài)度決定一切”、“為人師表”,教師的態(tài)度影響著學生的心態(tài)。所以,教師要時刻保持著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以飽滿的熱情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進而將自身的語文思維融入到教學中,使學生在耳濡目染的環(huán)境下。實現(xiàn)自身語文思維的提升。

2 拓展學生語文思維的廣度。語文知識遍及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在這上下五千年的寬廣地域中,我們無處不受語文思維的潛在影響。所以。形成語文思維,首先就要拓寬學生在知識領域的廣度,對于知識領域的延伸,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適時地為學生提供課外的素材,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也拓寬了學生對課外作品的認知。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適時地引導,例如,在講解《將進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事先的做好預習。鞏固李白的生平簡介,對李白的一些作品進一步了解,例如《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蜀道難》、《白頭吟》等等。由于好些高中生沒有配備電腦,也沒時間去查閱更多的書籍,所以。這些資料教師可以事先提供給學生,這樣學生可以學到更多的課外知識,拓寬了視野,增加了閱讀量。這樣自然就為學生創(chuàng)造了更廣闊的思考空間,使他們再考慮問題時更全面,更順暢,眼界也相應地變得高遠,進而通過量的積累達到思維的質(zhì)變。更好地鍛煉學生的語文思維。

3 挖掘?qū)W生語文思維之深度。膚淺只會讓學生逞一時之快,過后便拋到九霄云外了。這樣達不到知識的積累,也無法拓寬知識的領域,進而就無法達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所以,教師在語文教學時,要通過表象的引導,使學生深層地挖掘知識的內(nèi)涵。了解事物的本質(zhì)。例如:在講解《道士塔》一文時,學生會很明顯地了解到,王道士的無知,外國人的貪婪。這時教師要適時地引導,讓學生根據(jù)當時的環(huán)境來進一步探討內(nèi)在實質(zhì)。這樣學生就會得知,根源在于清政府的無能,國家的腐朽。這樣使學生從現(xiàn)象上升到了本質(zhì),進而進入到更深層的理解,開拓了視野,發(fā)散了思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4 轉(zhuǎn)變教學方法,提高學生探知興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一件事情感興趣,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其中,進而在其中得到更多深層的東西。對于語文教學也一樣,教師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汲取傳統(tǒng)教學中的精華,將其有效地應用于全新的教學模式中。例如:探究式教學,教師在教學中,可以精心地設疑,抓住學生的好奇心理,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探究意識。就拿《林黛玉進賈府》來談,教師在講解時,可以精心地設疑,為什么林黛玉與賈寶玉初次見面就感覺已是熟人?為什么刻意地描寫王熙鳳放蕩的笑聲?這樣讓學生對紅學產(chǎn)生極大的興趣。極力地想知道在林黛玉進賈府之后,所發(fā)生的一切事情。這樣,學生就會擠出時間進行《紅樓夢》的品讀。這樣有效地引導學生,使學生在興趣的探索中進行思維的培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語文思維的培養(yǎng),不僅關系著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而且牽制著學生在未來社會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打破應試教育思想的束縛,解放教學思想,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努力地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實現(xiàn)創(chuàng)新思維的開拓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為社會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型人才,使學生不僅在高考中取勝,也使之在未來的發(fā)展中制勝。

參考文獻:

[1]黃榮.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J].

[2]胡艷萍.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