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課題研究現(xiàn)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題研究現(xiàn)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課題研究現(xiàn)狀

第1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1993年11月,多年成為懸案的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并于1994年10月1日開始,正式付諸施行。1962年,作為對行政不服申訴程序的一般法,制定了行政不服審查法;并且作為行政的司法審查程序,又制定了行政案件訴訟法。而今,作為事前程序的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依據(jù)程序法制約行政的制度,從總體上得以基本完備。

二、行政程序法的概要及其效果

1.行政程序法的目的

從前,關于行政的程序,被委任給個別的法律,從制度總體來看是不完備不統(tǒng)一的,比較難以理解的。因此本法就處分(即具體行政行為-譯者)、行政指導及申報的程序的共通事項作出規(guī)定。本法的目的在于,確保行政運營中的公正,提高其透明性,以助于保護國民的權益(第1條)。確保公正,是指在進行處分之前,給予相對人等以有利的主張立證的機會,慎重發(fā)動處分權,抑制違法或不當?shù)男姓?。所謂透明性,是指關于行政上的意思決定,對國民來說,其內容及過程都一目了然。確保公正及提高透明性,歸根結蒂有助于保護國民的權益。

2.行政程序法的概要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法將行政的處分分為對申請的處分和不利處分,分別設定了規(guī)定。

A對申請的處分

對申請的處分,是指基于請求行政作出許可、認可、發(fā)給執(zhí)照及其他對自己賦予某種利益的申請,行政廳作出的許可、認可等處分或者拒絕申請的處分。關于對申請的處分,規(guī)定了如下程序:

(1)設定是否作出申請所請求的許認可等的審查基準,并予以公布。其目的在于提高行政運營的透明性,提高許可及不許可的預見可能性。

(2)盡量規(guī)定標準處理期間,并予以公開。其目的在于使申請人明確處理的目標,以期處理的迅速。

(3)一旦申請到達,立即開始審查,毫不延緩。這一措施是為了防止不受理申請或者由于進行行政指導,使審查的開始被延緩。

(4)拒絕申請時,原則上以書面提示其理由。這是為了行政運營的透明化和給不服申訴提供方便的措施。

B不利處分

不利處分,是指行政廳根據(jù)法令,以特定的人為相對人,直接賦課義務,或者限制其權利的處分。例如,撤銷許認可等的處分、停止營業(yè)的處分等。關于不利處分,規(guī)定了以下程序:

(1)設定是否作出不利處分的處分基準,并為公開而努力。

(2)對處分的相對人,事前通知預定的處分內容、所依據(jù)的法令以及成為處分原因的事實等。

(3)關于撤銷許認可等之類的剝奪資格或地位的重大處分,采取聽證程序;關于其他處分,采取給予辯明機會的程序。

聽證,由行政廳指定的主持人主持。當事人可以請求閱覽證明成為處分原因的事實的文書。得到主持人的許可,可以對行政廳的職員提出質問。行政廳必須對主持人提出的聽證筆錄的內容和報告書進行充分的斟酌之后作出處分。辯明機會的賦予程序,原則上提出辯明書。

(4)作出不利處分時,原則上必須提示理由。

C行政指導

(1)進行行政指導時,不得超過其所掌管事務的范圍,對相對人的自愿協(xié)助為前提,不得對相對人不服從為理由而采取對其不利的措施。這是期待行政指導的明確性、透明性的一般原則。

(2)不得以許認可等的權限為背景,逼迫相對人不得不服從行政指導。

(3)進行行政指導時,根據(jù)請求,要交付書面文件等,對明確行政指導的宗旨、內容和責任人等。此外,根據(jù)具體情況,規(guī)定關于行政指導的準則,并予以公布。

三、對行政程序法的評價及其影響

1.對行政程序法的評價

(1)由于行政程序法施行后時間尚短,對其評價還未形成統(tǒng)一的見解,要預測其效果也有困難。

從前,在日本的行政實務中,盡量回避處分,而選擇行政指導的途徑,已經成為慣例。一般認為,這是為了阻止對處分提訟而采取向行政指導逃避的策略。

行政程序法得以制定,對行政指導也課以法律上的一定制約,其結果使輕易采取行政指導的形式成為不可能。但是,采取處分的形式,必須服從法定程序,因此,對于行政廳來說,今后將陷于采取處分的形式還是采取行政指導的形式的艱難選擇的境地。

(2)行政程序法,將行政廳的處分分為對申請的處分和不利處分兩種,并規(guī)定了其分別適用的程序。

根據(jù)該規(guī)定,聽證或者辯明機會的賦予程序的運用,只限于不利處分。對申請的處分,特別是關于申請的拒絕處分(不許可、不認可等),聽證、辯明的程序都不能適用。但是,在日本的行政實踐中,進行不利處分的情況極為少見,即使進行不利處分時,通常也是在收集了充分證據(jù)的基礎上進行的。并且,在許多情況下,不利處分受到新聞報道等社會輿論的斥責,對特別相對人來說,往往對此也一清二楚。因此,有人指出,對于不利處分,聽證、辯明的程序并不具有多大的意義。毋寧說,問題在于本法中關于許認可等的處分,排除了聽證、辯明程序的適用。在許認可等的公共規(guī)制之中,政界、官界和產業(yè)構成的鐵三角轉化為權利的溫床,妨礙著國內外的產業(yè)的新參入的情況也不是沒有。因此,出現(xiàn)了以下批判性見解。即為了確保行政的公正性,提高其透明性,關于許認可等的處分,更應該導入聽證或辯明的程序。

(3)操縱制度的,歸根結蒂是人。無論多么良好的制度,只要得不到運用之并且活用之的人,無異于巨龍欠缺眼睛。但是,人們擔心在日本的行政現(xiàn)狀下,能否得到理解行政程序并能正確運用之的公務員,擔心國民方面能否活用行政程序,擔心許多國民在事前對提起爭訟產生躊躇,或者認為行政程序繁瑣。

2.制定行政程序法的影響

(1)行政程序法,適用于地方公共團體的機關進行的處分等中基于法律的規(guī)定而作出的處分。因此,不僅限于機關委任事務,并且關于團體委任事務,只要法律上有處分的根據(jù),就適用本法。但是,關于地方公共團體以條例及規(guī)則規(guī)定其根據(jù)的處分,從尊重地方自治的觀點出發(fā),在排除本法的適用的同時,地方公共團體應該遵照本法的宗旨,作出努力采取必要措施的規(guī)定(第38條)。人們期待著,根據(jù)這一規(guī)定,行政程序條例之類的法規(guī)在各地方公共團體得以制定。

(2)關于經過聽證作出的處分,若承認根據(jù)行政不服審查法提起異議申訴,便將導致審理的重復進行,有悖于程序經濟的原則,因此,規(guī)定不能提起異議申訴(第27條第2項)。所以,可以預想,今后的異議申訴件數(shù)將減少。但是,由于其不妨礙審查請求的提起,所以審查請求的件數(shù)是否減少,還要取決于聽證程序對違法行政的抑制是否有效的實際業(yè)績,現(xiàn)階段要預測案件數(shù)的增減,是困難的。當然,現(xiàn)行審查請求制度的形式,與采取當面審理形式的異議申訴相比較,基本上沒有什么區(qū)別。不僅如此,而且在聽證程序上,也承認行政廳職員的出席聽證會,以給予當事人質問的機會。所以有人主張,在審查請求中,也應該承認審理擔當者的回避,通過導入口頭辯

論的公開對審形式,以謀求程序的充,將審查請求制度改革成為由國民活用的具有實效性的制度。

(3)有的學者對行政程序法的適用除外事項太多,提出批判性見解。比較有說服力的見解認為,關于重要的處分,例如,關于課稅處分,由于其特殊性,即使不能將本法原封不動地付諸適用,也應該另外制定租稅行政程序法之類的獨立的立法,或者即使在稅的領域,也應該在不違反稅的特殊性的范圍內類推適用本法。

(4)通過本法的制定,有的人認為以程序違反為理由的訴訟案件會增加。也有的人認為,由于違法行政被

事前抑制的結果,訴訟案件會減少。此外,還有的人認為,法院的審查范圍被限定于對是否違背程序的審查,便不涉及實體性統(tǒng)制了。更有的人認為,毋寧說通過程序審查,實體性統(tǒng)制的范圍得以擴大。眾說紛紜,各有道理。

四、日本行政法面臨的課題

為了對應行政環(huán)境的變化,日本的行政制度面臨著需要解決的許多課題。例如,公共規(guī)制的緩和,地方分極推進法的制定,特殊法人的統(tǒng)制、廢止及合并,情報公開法的制定,行政監(jiān)察官法的制定等等。在這里,不能就上述所有問題展開論述,僅就司法外的紛爭解決制度作一定的闡述。

1.司法救濟的界限

訴訟程序是發(fā)現(xiàn)事實的程序,是人類長期經驗與智慧的產物。但是,從前就有人指出,該制度存在費用高與時間長的缺點。并且,也有人認為訴訟程序不能適應現(xiàn)代型紛爭,對司法追隨行政及司法軟弱無力等現(xiàn)象提出批判。

現(xiàn)代型紛爭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具有某種程度的地域廣泛性,因此,以多數(shù)人為當事人的紛爭呈增加趨勢。第二,不是侵害發(fā)生之后,而是在侵害尚未發(fā)生的未然階段,以預防侵害的發(fā)生為目的的紛爭呈增加趨勢。第三,在紛爭的解決中,需要高度的科學技術性見解的紛爭呈增加趨勢。第四,與關于權利義務的紛爭相比較,爭論政府政策的正確與否的紛爭增加,因而導致發(fā)現(xiàn)成為裁判基準的客觀性法極其困難?,F(xiàn)行的訴訟制度,以辯論主義為基調。辯論主義,毋用說,是指將訴訟的具體進展委任給當事人的責任和負擔,而排除法官依據(jù)職權介入的制度。在由私人自治支配的私法領域,也許可以說這種辯論主義的訴訟構造,是適合于紛爭的解決的。但是,對于上述現(xiàn)代型紛爭的解決,辯論主義卻并不一定能稱得上為適當?shù)慕鉀Q手段?,F(xiàn)代型紛爭,不是象私法關系那樣可以分解為債權和債務,而是常常以與政策相關聯(lián)的社會利益及價值觀的沖突的形式出現(xiàn)。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法官,必須發(fā)現(xiàn)某種客觀性法,并依照該法,對何為正確作出判斷。但是,到底有無客觀性法的存在,還是有疑問的。通常的情況下,作為判斷的基準而使用的,是利益的比較衡量論。根據(jù)這一基準,比較小、比較輕微的利益,將被完全拋棄。這樣處理果然正確嗎?在一方當事人有四分的理、另一方當事人有六分的理的情況下,作出這種判斷當然是適合正義的要求的。但是,以司法的方法,卻不能進行這樣的解決。在紛爭的解決需要高度的科學技術性智慧的情況下,裁判也不能發(fā)揮其應有的機能。一方當事人獨占證據(jù),并且具有豐富的科學技術性智慧,而另一方當事人卻欠缺科學技術性智慧,又不能得到有利證據(jù)。法官雖是法律專家,但卻缺乏科學技術性智慧。并且,在辯論主義之下,不可能由法院負擔費用依據(jù)職權收集證據(jù),所以,其心證勢必產生傾斜,導致其作出有利于更具科學技術性智慧的一方的裁決。

第2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成都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動機是人們?yōu)檫_到各種需要而產生的意愿,它還具有激勵的因素。成都市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但主要還是集中在強身健體、人際交往、娛樂減負、充實業(yè)余生活等方面。這與大學生高素質、高文化的群體需求分不開的。他們能夠充分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魅力、價值與功能,對提高社會適應力也是重要手段。

成都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場所。成都市為西部經濟較發(fā)達地區(qū),但體育場、館建設還比較滯后,分布不均,對外開放程度不高,許多社區(qū)及高校體育場、館和健身場所的數(shù)量不足,多采用收費模式,阻礙了大學生們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大部分學生的課外體育活動的場所比較單一,這一比例平均高達85%,女生的比例更高,達89%。她們情愿在買服裝、買飾品等方面大額消費,也不愿在身體鍛煉上適度進行一些花費。這需要對他們的體育消費意識予以糾正和積極引導。

成都大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與時間。根據(jù)調查分析,成都市大學生每周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次數(shù)嚴重不足,大部分都在2次及以下,這一比例高達60%。對于青年學生一周3次及以上才能達到較好的鍛煉效果。另外,每次鍛煉所持續(xù)的時間也是讓人憂慮,不足1小時的比例相當高,平均達到40%,女生尤其嚴重,這就使鍛煉的效果大打折扣,需要花大力氣進行糾正。

成都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成都市屬西部大都市,交通發(fā)達,對外交流頻繁,作為高知識人群的大學生更易接受外界新鮮事物,所以課外體育活動的項目種類繁多,內容豐富,除了傳統(tǒng)的如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健美操、田徑、游泳等之外,還增加了一些新穎的運動項目,如體育舞蹈、攀巖、旱冰、網球、高爾夫等。調查結果顯示,男生主要集中在對抗性強、運動負荷較大、新穎有趣味的項目上。而女生主要選擇對抗性較小、具有健身性、娛樂性、趣味性的項目。參加傳統(tǒng)項目的大學生還是占了68%,達到一半多。

影響成都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目前成都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還不是很積極,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原因。表1是影響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統(tǒng)計。調查顯示,影響較大的因素主要有:缺少場地器材及專人指導,另外就是學習重課程滿等。對于阻礙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這些因素,需要各級有關部門及領導加以重視。

第3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摘 要 采用文獻資料、訪問調查等研究方法,對淮北市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基本狀況進行調查分析。研究結果表明:該地區(qū)農村小學未按要求開足體育課,教學計劃的制訂和執(zhí)行情況較差,體育教師基本都參加了課程培訓,絕大多數(shù)體育教師未參加過縣級以上的體育研討會,體育教學內容受場地器材等影響只能開設較少的項目,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農村小學 體育課 教學現(xiàn)狀 對策

本研究試圖通過對淮北地區(qū)農村小學體育現(xiàn)狀的調查與分析為研究個案,對當前農村小學由于受地域社會文化的影響所存在的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以期為有關決策部門采取有利措施,為今后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jù)。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淮北市農村地區(qū)部分小學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在課題研究過程中,就課題的研究方向和內容,查閱了大量有關資料。

2.訪問法:實地走訪了農村小學,直接與8位校長或教導主任、10位體育組長、15位體育教師進行了學校體育方面的思想交流和意見交換,以便發(fā)現(xiàn)更多的問題。

二、結果與分析

(一)淮北地區(qū)部分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情況

在對每星期安排幾節(jié)課的調查中,綜合實際觀察發(fā)現(xiàn):目前我市農村小學對體育課正常開課率為80%,另外在調查中還發(fā)現(xiàn)由于場地、器材不足部分學校體育課不能正常開課。

(二)體育課外體育鍛煉開展情況

1.兩操一活動落實情況。52.8%的學校能堅持每天做課間操和眼保健操,43.6%的學校各年級都開展課余體育鍛煉,26%的學校學生平均每日體育活動達到1小時,課外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普遍不好,不同學校之間的差異較大,說明了課外體育活動在農村小學中是不穩(wěn)定的,是農村小學體育突出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從調查的結果看,農村小學難以保證小學生每天一次的課外體育鍛煉,不能滿足學生身心發(fā)展的需求。

2.校內運動會舉辦情況。據(jù)調查了解到,該地區(qū)農村小學,每年舉辦一次或一次以上各種運動會的學校占被調查學校的38.6%,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占7.6%,從不舉辦運動會的占53.8%。這一結果反映出,體育比賽在該地區(qū)農村小學中,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支持。校內運動會規(guī)??纱罂尚。瑑热莺托问揭部伸`活多樣,但有半數(shù)以上的被調查學校從未舉辦過。

(三)師資隊伍

1.體育教師的數(shù)量。所抽查的學校中,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專職體育教師與學生比為1∶200;農村小學為1∶400。其中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占到80.2%;農村小學兼職體育教師占到97.3%。由此可見,專職體育教師的缺口主要在農村小學,且兼職體育教師的比例偏高。實地調查發(fā)現(xiàn),這些兼職體育教師缺乏體育專業(yè)技能和常識,加上學科的側重點而導致對體育課不重視。

2.體育教師的年齡結構、學歷、職稱情況。據(jù)調查,現(xiàn)有的體育教師主體在45歲以下,這一層段的教師占所調查人數(shù)的90%以上。表明體育教師隊伍已進一步年輕化,中青年教師已成為淮北農村小學體育教學的主要力量。調查顯示,淮北農村小學體育教師學歷結構基本達標。小學體育教師具有本科學 歷的占14.5%,??茖W歷的占49.4%,??埔韵抡?6.1%。這主要是由于近些年來,學校普遍重視教師學歷結構,廣大小學體育教師紛紛進修學習,再加上,淮北師范大學每年向學校輸送大量的體育教師,使淮北地區(qū)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學歷結構趨于合理化。

3.體育教師參加培訓情況。農村小學體育教師的在職教育已引起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在被調查的學校中73%的小學,近五年來體育教師進行過繼續(xù)教育。但是在對教師培訓效果滿意度的調查中,超過80%的教師對培訓效果不滿意。近年許多學校一味將教師的學歷證與上崗證掛鉤。

(四)體育課教學設施情況

1.體育場地和器材嚴重不足。調查表明:該地區(qū)農村小學最不缺的體育場地是乒乓球臺,且普遍為水泥臺,成人型的;最常見的器材是乒乓球拍、跳繩、毽子等。雖然都按國家要求配備了一定數(shù)量、規(guī)格的常規(guī)場地、器材,但所配置的體育器材質量較差,根本就不能使用,且器械標準嚴重不合格。

2.體育經費的投入普遍偏低。隨著國家的減免政策,農村小學收費也越來越少,學校又無其他經濟來源,70%被調查者認為沒有體育經費;10%的人認為有經費但得不到保障;10.9%的人認為不知道有體育經費;6.6%的人不表明觀點;2.5%的人認為體育的經費極少。

三、結論與建議

(一)結論

1.淮北農村地區(qū)部分小學體育課開課問題基本解決,但體育教學內容陳舊,組織形式松散,缺乏自編教材。

2.淮北農村地區(qū)部分小學體育教師數(shù)量不足,年齡結構、學歷、職稱情況基本合理,體育教師的社會地位、福利待遇較低。

3.淮北農村地區(qū)部分小學體育經費投入偏低,體育場地,器材嚴重不足嚴重制約農村學校體育活動的開展。

(二)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促進觀念轉變,擺正學校體育工作在整個學校教育中的地位,想方設法使農村小學學校體育工作生機勃勃地開展起來。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師業(yè)務素質。提高農村教師工資待遇,穩(wěn)定教師隊伍,加強體育教師終身從事體育事業(yè)的信念,是搞好新世紀學校體育的關鍵。

第4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1引言

樂山自然風光優(yōu)美,旅游資源豐富,深受廣大中外游客青睞,是中國西南地區(qū)最負盛名的旅游地之一。按照《四川省“十二五”旅游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樂山市將致力打造成為區(qū)域性旅游中心城市,發(fā)展成為成綿樂旅游經濟帶的重要支撐和東南環(huán)線(長江線)的主要旅游城市。因此,樂山旅游由觀光型向休閑度假旅游轉型升級是順應國際國內旅游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也是促進樂山旅游經濟又好又快發(fā)展的現(xiàn)實要求。

美國《時代》雜志(1999)指出“休閑將成為人類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1],休閑活動正在成為人們假日生活的經常性行為。其中,人們對休閑旅游的需求正在大幅增長。休閑旅游是以旅游資源為依托,以休閑為主要目的,以旅游設施為條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觀和服務項目為內容,為離開定居地而到異地逗留一定時期的游覽、娛樂、觀光和休息[2]。進入21世紀后,我國加入WTO、舉辦奧運會、世博會等為休閑旅游發(fā)展提供了契機,主要表現(xiàn):①注重政府作為,利用政府先導作用,為休閑旅游鋪新路(煙臺、無錫、云南等);②主題文化群英薈萃,近年來國內旅游市場中涌現(xiàn)出“養(yǎng)生文化”、“民俗文化”、“儒家文化”、“紅色文化”、“和合文化”等主題,為這些地區(qū)旅游添光加彩(桂林、聊城等);③創(chuàng)立知名品牌,如“好客山東”、“常來常熟”、“多彩貴州”、“晉善晉美”。休閑旅游逐步成為我國旅游產業(yè)發(fā)展最重要的內容之一[3]。休閑旅游是一種追求個性化、體驗化、情感化的特定體驗,因此旅游體驗是休閑旅游的核心。

旅游體驗是在特定體驗活動過程中,旅游者花費時間來游覽、參觀、學習、感受所形成的主觀評價,由個人感知、地方印象以及所消費的產品等因素決定[4]。游客追求旅游過程中主客體融合的境界 ,享受旅游帶來的愉悅感和輕松感,所以休閑旅游體驗是需要感覺、感動、感受、感悟相互滲透、融合得以實現(xiàn)[5]。王鏡、馬耀峰(2007)認為,提升導游服務質量,應以游客體驗為根本依據(jù)。樊忠濤(2009)提出,滿足游客體驗需求,有助于提升景點吸引力。Driver與Brown指出旅游體驗是旅游規(guī)劃與開發(fā)的核心,應注重滿足游客個性化、體驗化的需求。旅游體驗是旅游者所追求的最終目的,也是旅游活動的核心所在[6]。旅游消費是一種體驗消費,旅游服務是一種體驗服務,旅游產品的核心就是旅游體驗[7]。當前旅游休閑市場中旅游產品雷同、缺乏新意,休閑旅游元素同質化現(xiàn)象突出。因此,樂山休閑旅游發(fā)展須以“游客為本”,找出比較優(yōu)勢,制定差異化發(fā)展策略。

4建議

(1)注重打造特色節(jié)日、娛樂活動品牌,積極開發(fā)旅游資源。充分利用樂山自然歷史文化資源,創(chuàng)新休閑旅游產品,提高傳統(tǒng)文化節(jié)日、娛樂活動的認知度和可參與性。

(2)打造樂山休閑旅游景區(qū)鏈。以樂山大佛和峨眉山景區(qū)為核心,通過交通、餐飲、住宿、娛樂等旅游消費項目,提供“以點帶面”的游覽套餐和旅游名片,逐步提高其他景區(qū)知名度,打造樂山休閑旅游景區(qū)鏈。

第5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關鍵詞】小學數(shù)學 提問 現(xiàn)狀 研究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073

課堂提問既是課堂教學的一個古老話題,同時又是一個新話題。有效的提問實現(xiàn)師生的雙邊互動,教師的教學思想通過問題的設置傳遞給學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領悟情況又很好的反饋給教師,呈現(xiàn)一種良好的教學生態(tài)。提問也是小學數(shù)學教師較為喜歡應用的一種教學方法,而目前提問在小學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瑕疵,本文簡單分析不足,針對不足提出應對之策。

一、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現(xiàn)狀分析

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雖然提問對數(shù)學教學的很多方面都能夠產生強大的推動力,但是依然存在各種各樣不盡人意的地方。我們聯(lián)系實際,首先對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不到位之處進行研究,而目前令人較為擔憂的幾個方面具體體現(xiàn)形式如下:

(一)問題多、質量低

首先我們不可回避的一個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就是教師往往設置較多的問題,但是問題的質量卻不如人意。一方面,教師片面的認為只要多問問題,就是更好的促進學生學習的表現(xiàn)。因此,對教學是否需要教師設置問題并沒有進行過多的思考,而是一個問題接著一個問題的對學生進行提問,給學生造成了較大的壓力,整個課堂教學的正常進行也受到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在設置問題的過程中,對問題的質量的考慮較為欠缺,只注重數(shù)量,對問題需要達到的目的并不明確,這也成為課堂教學的一個癥結。

(二)目的不明確

教師每設置一個問題,都應該對該問題進行精雕細琢,尤其要對設置該問題的目的有清楚的認識,這樣教師在提出問題的過程中目標指向性強,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自然也就有更強的目的性。而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提問時往往出現(xiàn)對問題設置的目標不明確的情況,教師的腦海中就是模糊的,更何況學生的做答呢,自然也是毫無目的的,那么,就很難達到預期的提問效果。提問的無目的性,不僅難以達到更好的輔助教師引導學生掌握知識點的目的,還會使寶貴的課堂教學時間被損耗。

(三)為學生留出的思考空間不足

教師問、學生答是提問的兩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使用提問教學法時都能夠很好的注意到這兩點。但是很多教師卻忽視了問與答之間的連接線――思考。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需要學生經過思考才能作答。而目前很多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都想要使學生迅速的作答,甚至學生的回答速度越快越好,學生思考的環(huán)節(jié)被省略。實際上學生的思考空間被壓縮這一現(xiàn)象,嚴重破壞了提問的有效性,我們應該時刻謹記提問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思考,如果學生的思考環(huán)節(jié)被破壞,可想而知提問的有效性就無從談起。

(四)問題的設計僅僅適應部分學生

小學生的數(shù)學水平是存在較大差異性的,而教師在提問時不能僅僅從問題本身出發(fā),更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一些教師在講解一些較為簡單的知識點時,就設計一些簡單的問題,而在講解難度較大的知識點時,就設計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過于簡單的問題對學生的指導意義不大,難度過大的問題又會使學生不得其解,也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而教師在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難易程度適中的問題的過程中往往拿捏不到位,使原本面向全班同學而設置的問題,最終成為部分學生的專屬,也導致教師設置的問題質量降低。

二、解決問題的良方探析

雖然問}教學法是在長期的教學中為廣大小學數(shù)學教師一直使用的教學方法,但是通過上文的解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問題多多。既然存在問題,就需要有良方消除。本人結合教學實踐中對問題教學法的應用及深刻的領悟與體會,就上文提出的問題提出一些可供借鑒的良方:

(一)合理安排問題數(shù)量,提升問題質量

小學數(shù)學教師要明確一點,那就是并不是問題的數(shù)量越多,教學效果就越好,要講究適度原則,只有實際的教學情況切實要求教師進行問題設置時,教師才應該認真的進行問題設置,一味的迷迷糊糊進行問題的提出,反而適得其反。教師對問題的設計還要講究質量,教師在提問之前,要對問題進行精雕細琢,本人尤其鼓勵教師要在備課階段多下工夫,對哪些環(huán)節(jié)需要教師通過提問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進行深入的思考,最好能夠在備課階段也準備一些高質量的問題,以備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出現(xiàn)措手不及的情況??傊?,把握好問題的數(shù)量,掌握好問題的質量,才能為發(fā)揮問題對學生學習的引導性提供保障。

(二)明確問題的目的性

問題是教師精心設計的,因此,融入了教師的思想,針對目前部分教師忽視了問題的目的性的情況,應該引起小學數(shù)學教師的反思。教師每設計一個問題,首先應該對自己提出設問――制定該問題的目的。這樣就能夠很好的考量教師設計的問題是否有較高的質量與實際意義。同時,教師在思考問題的目的性時,一定要與知識點結合起來,教師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引導學生學習,問題的引導性十分重要。當然,隨著現(xiàn)代教學要求教師落實素質教育理念的提出,教師在設計問題的過程中,應該考慮的更多,也包括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發(fā)展方面。

(三)留出足夠學生思考的空間

教師提問的目的就是為了使學生有效作答,進而反饋給教師學生已經有效掌握了知識點的信息。然而教師卻不能人為的省略了學生的思考環(huán)節(jié),不僅如此,教師還要有意識的為學生提供一定的思考空間。對于數(shù)學水平一般的學生,思考時間的給出能夠使學生通過個人的努力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進而鼓舞學生更好的學習,對于數(shù)學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思考的進行使得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更好的鍛煉??傊?,思考時間將教師的設問與學生的作答聯(lián)系了起來,是一個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環(huán)節(jié)。

(四)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設置問題

第6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關鍵詞】體育教育;課余體育;現(xiàn)狀;趨勢

學校體育是一所學校辦學的窗口,體育比賽是學校對外交流互動的平臺,能展示一個學校的辦學風格,學生的精神風貌,教學團隊的凝聚力。而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貫徹普及與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技術水平、推動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對完成學校教育目標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現(xiàn)狀

(一)社會中“重視文化投入,輕視體育培養(yǎng)”的思想觀念在很多人的頭腦中根深蒂固,社會上的很多人也認為從事體育運動的人頭腦簡單、四肢發(fā)達,對于學習反而不是很認真。人們注重文化基礎學習的同時卻忽略了體育存在的社會價值,這種沉淀下來的思想對于有興趣的學生造成影響從而打擊了他們的積極性。

(二)學校的指導思想和辦學條件的影響

1.學校的辦學指導思想直接關系到對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視程度,是決定學校課余體育訓練順利開展的必要因素。

2.學校體育條件是保證課余體育訓練順利開展的物質前提,科學的訓練方法需要建立在良好的訓練條件支撐上,它對條件的依賴遠遠超出體育教學對場地、器材的依賴。

(三)學校體育教師的配備及專業(yè)知識的積累和文化課教師的態(tài)度的影響

1.學生身體正處于發(fā)育階段,也是田徑訓練的基礎和敏感階段,這一階段的訓練對于運動員以后的成長是至關重要的??墒乾F(xiàn)階段有很多學校體育教師,為了應付各種比賽,特別是田徑的中長跑運動員過早的大強度專項訓練所換取的短暫的運動成績,不但損壞了運動員的身體健康,更使那些具有較高運動潛質的運動員由于過早的專項訓練,過早的結束了運動生涯。

2.學校體育訓練工作離不開文化課教師的支持, 文化課教師的體育態(tài)度對學生參與體育學習、訓練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如果文化課教師對體育持有積極認同的態(tài)度,必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體育意識,進而積極投入體育學習或訓練中來。

(四)家長對課余訓練的認識。

現(xiàn)在的中小學生還是要面臨中考,中小學還是在進行選拔式的高分教育,由于受高中招生人數(shù)的限制,每年有許多初中生落榜或進入自費生的行列,家長就把基礎教育放在了首位。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在這種高分學業(yè)成績的壓力下,一部分家長是不支持孩子參加課余運動訓練的,他們認為學習期間是一個關鍵期,是孩子們人生抉擇的第一步,盡一切努力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小學乃至初中學業(yè)上獲得的高分,打好文化課基礎,升入重點高中,這是家長的利益性選擇,這種利益性的選擇,給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難度。

(五)學生自身條件的影響

現(xiàn)在的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生活水平較高,再加上部分家長對孩子過分溺愛和嬌生慣養(yǎng),使孩子養(yǎng)成任性、怕吃苦等不良習慣。也有一些小學生參加學校運動隊訓練,只是好奇、抱著好玩的態(tài)度來訓練,沒有正確認識課余訓練的功能與意義,隨著時間的推移,訓練量的加大,嚴格、枯燥的訓練使得初期的新鮮感逐漸消失,學生就逐漸產生放棄訓練的想法。這對于運動員的流失造成很大影響。

二、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發(fā)展趨勢

(一)轉變觀念,加大投入,擺正課余體育訓練在學校教育教學中的位置。

從校方領導、老師,到家長和學生都應該認識到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為國家競技體育服務方面所發(fā)揮的積極作用,從而支持學生參加課余體育訓練。形成課余體育訓練的大環(huán)境,使家長和社會關心支持課余體育訓練,使學生認識到課余體育訓練也是在接受人才培養(yǎng)。

(二)學校管理部門將課余體育訓練納入到學校教育工作計劃中,保證課余體育訓練有一套完整管理體制,可以由學校主任級別直接領導,安排好訓練并且全面審查訓練計劃落實情況。

(三)加大學校體育教師輸送與培養(yǎng)

1.從事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教師大多數(shù)都是由學校體育教師兼任,他們的主要任務是體育課堂教學。

2.課余訓練的內容應以全面身體練習為主,以一般身體練習和專項身體練習為輔的要求進行,在運動訓練內容上要重點加強基礎素質訓練和一些基本的運動技能,使學生從小養(yǎng)成正確的跑。

(四)合理的選才與有效的訓練相結合

1.選才工作,必須不辭勞苦地深入到各班,仔細觀察每個學生的表現(xiàn),因為我們所擔任的教學班不一定是本年參加比賽的年齡組,怎么辦?要處理好這個銜接問題,首先體育教師溝通好,其次選才工作還貫穿在一年四季,無論在操場上課,課外活動等活動場所,處處留意,發(fā)現(xiàn)好才去問,并作好記錄。

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好文化知識,所以運動隊只能在課余時間和課外活動進行訓練。

(五)協(xié)調好學習與訓練的關系。

一切訓練以學生為原則,體育教師將學習和訓練之間的矛盾降到最低點,甚至可以兩者相互促進。體育教師的訓練計劃與班主任和學生家長進行探討,充分利用早晚課余時間進行訓練,做到不影響學生正常上課時間。

(六)體育意識改變學生自我。

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體育教師展示體育的魅力,讓學生多了解體育訓練的地位和體育競賽魅力,在平時訓練時盡量內容充實形式多樣。給學生展示才能與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機會和平臺,滿足學生展示才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需要,是提高學生對體育訓練的興趣,促使有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向訓練隊靠攏的重要條件。

結束語

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貫徹普及與提高的重要措施,是提高學校體育運動技術水平、推動學生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形式和途徑。學校課余體育訓練,要納入學校教育的軌道,堅持育人為宗旨,既育體又育心,突出教育的特色。

參考文獻:

[1]楊鐵黎,陳均.學校課余訓練改革新視野[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第7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等對洛陽市初中女生的體育課開展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探討了有關影響洛陽市初中女生體育課的因素,并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 洛陽市 初中女生 體育課

在大力加強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體育課越來越受到重視。但是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常有大部分女生上體育課不主動,對教師布置的練習內容缺乏積極性,多采用應付的態(tài)度,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很大程度地影響了洛陽市初中體育課教學的質量。本文通過調查分析,掌握了洛陽市初中女生體育課學習的現(xiàn)狀和影響她們體育課學習的因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希望能對洛陽市初中的體育教學有一定的影響,并改善洛陽市初中女生體育課的學習狀況。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洛陽市初中女生。

(二)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對洛陽市實驗中學、外國語學校、東升二中、洛陽六中女生發(fā)放問卷400份,回收384份,回收率96%。有效問卷373份,有效率97.1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邏輯分析法、訪談法。

二、結果與分析

(一)洛陽市初中女生體育學習現(xiàn)狀

1.體育學習動機

體育學習動機是體育學習的主要條件和直接推動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內部因素。從調查結果,以“強身健體,增進健康” 為動機的比例占37%,居于首位,說明初中女生對體育學習的意義、作用都有比較正確的認識?!盀榱梭w育中考”這一動機所占比例為27.61%,說明雖然我國近幾年來大力提倡素質教育,但應試教育的根本模式沒有多大改變,中考還是要“分”。學生在緊張的學習過程中,經常會因學習、生活、同學關系等產生緊張、憂愁、壓抑、悲觀等不良情緒反應,所以有部分同學會以“調節(jié)情緒,緩解心理壓力”作為體育學習的動機。

2.體育學習方式

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是自主式學習、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方式,這是對學習方式的變革,也是時展的需要,是實施新課程改革最為核心和最為關鍵的環(huán)節(jié),更是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關鍵。調查結果顯示,進行“填鴨式學習”的占44.77%,所占的比例較高,表明多數(shù)女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體育知識,機械地模仿教師的動作,這也是導致經常出現(xiàn)課堂問題行為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3.體育教學內容

目前洛陽市初中體育課的教學內容主要以田徑、球類和健美操項目為主,比例分別為100%、100%、33.33%,而學校所開設的這些內容并非都是學生所特別喜愛的。

(二)影響洛陽市初中女生體育學習的原因分析

1.硬件設施

表1調查表明,有57.64%的學生因為場地器材的原因影響了他們的體育學習。調查的幾所初中相比,東升二中體育場地、器材安全、衛(wèi)生方面做的較好,但是場地太小,用地不合理。六中的體育場地較充分,但器材衛(wèi)生等方面卻不能滿足學生需要。

2.教學內容

所調查的幾所初中的體育課內容較少且學生對開設的內容不怎么感興趣,年復一年的重復出現(xiàn),讓學生覺得上課枯燥乏味,于是學生普遍認為體育課總是老一套、單調、枯燥、乏味,因此上課提不起精神,對體育課產生厭倦心理。

3.身體素質差怕人嘲笑

“身體素質差怕人嘲笑”這一因素占28.69%。初中的女生中平時對體育鍛煉的意識不夠,長期以往導致身體素質差,加上正處于身體發(fā)育階段,各方面都趨于成熟,自尊心也相對增強,怕因做不好被人嘲笑。

三、結論及建議

(一)結論

1.洛陽市初中女生的體育學習動機較好,但是在體育學習興趣不高。

2.學習方式上,學生多采用“填鴨式”的學習方法,失去了學生學習本有的靈活與創(chuàng)新。

3.學校的體育教學內容開設單一,并且學生對開設內容不太喜歡,選擇性少。

4.由學校的體育成績評定模式與學生的考試評價方式的意向可以看出學生并不喜歡所在學校目前的考試評定標準。

(二)建議

1.根據(jù)女生的生理特點,科學安排和組織教法。

2.改善和美化教學環(huán)境。

3.勞逸結合。

4.體育理論知識的補充。

參考文獻:

[1] 陳敏芳.體育教學要注意體育意識和興趣的培養(yǎng)[J].福建體育科技.1998(增刊).

第8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關鍵詞:多媒體課件;設計與開發(fā);研究現(xiàn)狀;內容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8454(2014)02-0060-04

計算機輔助教學于20世紀70年代開始進入我國。多媒體課件作為一種教學軟件,主要經歷了課件、多媒體課件、積件三個標志性時代。[1]隨著多媒體教學的普及,多媒體課件成為信息化教學必不可少的工具。

一、研究過程

為客觀地反映我國多媒體課件研究的發(fā)展狀況和存在問題,本研究采用內容分析研究方法和文獻法,主要研究我國自2003年開始在全國逐步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后的十一年內,關于多媒體課件研究的總體趨勢、研究內容傾向、研究的學科和教育階段的分布情況等。

1.文獻來源

本研究選取CNKI全文數(shù)據(jù)庫作為數(shù)據(jù)來源,以“多媒體課件”為關鍵詞,選取2003年至2013上半年十一年間的文獻,為了保證研究樣本的客觀性、完整性和科學性,對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有關的教育技術類八種期刊(表1前三種為核心期刊,后五種為普通期刊)進行了全面的檢索。

根據(jù)研究的目的和內容,文獻選擇主要參考以下標準:①本研究排除了一些綜述性文章;②在收集統(tǒng)計過程中,剔除多媒體課堂教學、多媒體技術、“多媒體課件制作”課程等相關文獻。最終確定了225篇文獻作為本次研究的樣本,統(tǒng)計情況如表1所示。

2.內容分析類目表的確定

根據(jù)研究的內容和目的,筆者在參閱相關書籍和研究文獻的基礎上,確定了內容分析類目,分為理論探究、設計、開發(fā)、應用、評價、管理、其他等七大類,每一類又根據(jù)實際情況細分成不同的子類目。將最后確定的225篇文獻根據(jù)研究的內容歸類到相應類目內,得到內容分析類目表的統(tǒng)計結果如表2所示。

二、數(shù)據(jù)分析

1.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研究的整體發(fā)展趨勢

根據(jù)圖1的發(fā)展趨勢圖可知,2003年至2010年的研究整體呈現(xiàn)增長趨勢,特別在2005年至2010年增長趨勢較為明顯,2013年只統(tǒng)計到上半年,可推測從2010至2013年研究趨勢略有下降,2010年是趨勢圖的高峰點。究其原因:①教育部在2000年10月召開的“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工作會議”上,決定從2001年起用5~10年的時間在全國中小學基本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這掀起了我國關于多媒體課件研究的浪潮;[1]②為促進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教育技術能力,2006年開始在全國進行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工程,通過教育教學理論、技術培訓使廣大教師對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教學體現(xiàn)更深刻,激發(fā)教師利用信息技術的熱情,[1]因而2006年之后研究的趨勢增長很明顯;③“校校通”工程爭取在2010年前使全國絕大多數(shù)的中小學配備多媒體教學設備和教育教學資源。[1]

2.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研究的主要內容及其特征分析

根據(jù)表2的內容分析類目表的統(tǒng)計結果進行分析,得到圖2所示的我國關于多媒體課件的研究內容分布情況。

(1)多媒體課件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

其中關于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研究最多,占了總篇數(shù)的74.22%, 這反映出開發(fā)是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研究的子類目分為課件制作工具的介紹,制作的方法、策略、原則,開發(fā)的模式,結合具體課件的案例分析,以及多媒體課件與學科特征、需求的整合。通過歸類統(tǒng)計,得到圖3所示的多媒體課件開發(fā)子類統(tǒng)計圖。其中多媒體課件制作的方法、策略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工具介紹,多媒體課件的原則、案例分析、學科整合研究分布較均衡,最少的是多媒體課件開發(fā)模式的研究。通過對樣本進行分析,有總結如何進行多媒體課件的交互性設計,制作個性化或研究性學習課件的策略,游戲在多媒體課件中的應用方法等研究。而多媒體課件開發(fā)模式的研究,雖然目前很多研究已總結了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流程,但是關于具體的某個學科的課件開發(fā)模式的研究較少。一旦開發(fā)出可實施操作的模式,將極大地提高制作課件的效率,節(jié)約大量的時間和勞動力。

(2)多媒體課件的理論探究、設計、應用研究較為均衡

由圖2可知,多媒體課件的理論探究和設計都是18篇,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是17篇,關于這三大類的研究分布較為均衡。

理論探究的研究主要是通過研究一些理論來指導多媒體課件設計和制作。所選取的文獻樣本中,曹賢鐘等研究了認知彈性理論指導劣構領域課件設計的可行性, 提出了認知彈性理論指導下的劣構領域課件設計的策略性建議,[2]張伯邑在定義和分析認知通道的基礎上,對多媒體畫面的認知通道效應作出分析,意在揭示多媒體教學的認知技術原理。[3]

根據(jù)多媒體課件設計的研究顯示,界面設計的研究較多,占了設計研究總比例的61.11%,教學設計占了22.22%,結構設計最少,只占了16.67%。人們意識到了作為課件“外衣”的界面設計的重要性,美觀的界面設計能夠吸引學習者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然而,關于多媒體課件“靈魂”的教學設計和多媒體課件“骨架”的結構設計的研究較少,這往往會導致研究偏離了課件的重點核心部分,也會出現(xiàn)課件華而不實、教學輔差等一系列問題。

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研究中,多媒體課件存在問題的研究最多,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趨勢研究的文章最少。多媒體課件存在問題研究文獻中往往根據(jù)發(fā)現(xiàn)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如竺柏明研究了很多小學數(shù)學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過分追求形式而忽略了教學內容,以至于小學數(shù)學教學穿著新鞋卻依然走著老路,提出了教師結合具體案例多分析、歸納、總結多媒體教學過程中的規(guī)律,擺正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思想,恰當?shù)剡x擇現(xiàn)代教育技術與數(shù)學課堂教學的最佳切合點,適時、適度、適當?shù)乩枚嗝襟w課件,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全新的、多元化的學習環(huán)境的對策。[4]多媒體課件發(fā)展趨勢的研究有助于預測和指導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方向,指明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和努力方向。

(3)關于多媒體課件評價和管理的研究稀缺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關于多媒體課件評價的研究只有四篇,即占總研究數(shù)量的1.78%,多媒體課件管理的相關文獻研究卻沒有。評價是多媒體課件設計與制作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評定一個多媒體課件需要有合理科學的評價標準,一個科學可行的評價標準可以有效指導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而就目前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我國關于多媒體課件評價研究的數(shù)量是稀缺不足的,這也說明我國對多媒體課件評價的研究不完善,這也將會直接影響到多媒體課件研究成果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由于多媒體課件的數(shù)量急劇上升,加強多媒體課件的管理,有利于精品多媒體課件資源重復、有效的利用,節(jié)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加強對多媒體課件評價和管理的研究是當務之急。

3.多媒體課件研究學科的分布情況

通過對研究樣本進行統(tǒng)計分析,有56篇文獻結合相應學科進行研究,得出了各學科多媒體課件研究的分布情況,如圖4所示。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語數(shù)外主科類和計算機類的課程多媒體課件研究較多,物理、化學等理科類多媒體課件研究適中,政治、地理等文科類的多媒體課件研究相對較少。語文和數(shù)學學科的多媒體課件研究都占了總比例的19.64%。這也說明對主科類多媒體課件設計制作應用的重視。由于多媒體課件通過圖片、動畫、視頻、模擬仿真訓練能將抽象難以理解的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可視化,因此在諸如物理、化學、計算機等理科類學科的應用較為廣泛。而多媒體課件在文科類學科也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正如王波兒等提出的地理學科具有綜合性、區(qū)域性、空間性和動態(tài)性等特點,使多媒體在輔助地理教學中顯現(xiàn)出了強大的優(yōu)勢。[5]因此研究文科類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制作是有巨大價值的。

4.各個教育階段多媒體課件研究的分布情況

根據(jù)數(shù)據(jù)顯示,研究多媒體課件的群體集中在高校,占了總數(shù)的64.44%,其次是中學,占了總比例24.89%,其余的各教育階段分布較少,具體如圖5所示。這表明高校的教師和學生是研究多媒體課件的主力軍。小學和學前研究多媒體課件的群體很少。目前,絕大多數(shù)的中小學已經采用了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所以作為基礎教育的中小學應該要加強對多媒體課件的研究。

在統(tǒng)計過程中,有3篇涉及了多媒體課件在特殊教育領域的應用,他們探索研究如何設計制作多媒體課件能對特殊兒童的教育產生積極作用,給特殊兒童的學習帶來希望。所以需要更多的群體力量投入到特殊教育的多媒體課件研究當中。

三、研究結論與建議

1.主要結論

本研究經過資料檢索、內容分析等研究過程,得出以下主要結論:

(1)經過多媒體課件研究的不斷發(fā)展,我國多媒體課件研究的文獻數(shù)量整體呈平穩(wěn)的發(fā)展趨勢。

(2)研究涉及到了多媒體課件的各個方面,并且研究主要集中在多媒體課件的開發(fā),多媒體課件的教學設計、多媒體課件評價、快速課件開發(fā)模式、多媒體課件發(fā)展趨勢等的研究較少。

(3)研究多媒體課件開發(fā)的工具介紹主要集中于視音頻、動畫等素材加工工具,介紹多媒體課件制作工具主要介紹Authorware、PPT、Flash這些軟件的使用。對于集成幻燈片、時間軸等功能于一體的快速課件開發(fā)軟件如Articulate、Captivate等研究較少。

(4)關于多媒體課件的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發(fā)展趨勢、評價、管理等研究相對較少,特別是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趨勢和管理。

(5)語文、數(shù)學、英語這些主科類和計算機類的課程多媒體課件研究較多,文科類多媒體課件研究較少。

(6)多媒體課件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高校,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研究多媒體課件相對較少,特殊教育逐漸開始關注多媒體課件的應用。

2.建議

根據(jù)以上結論,筆者提出一些建議:在研究內容方面,我國關于多媒體課件研究應加大多媒體課件評價、多媒體課件快速開發(fā)、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趨勢等方面的研究,并且可以參考國外關于多媒體課件的研究,取其精華,為我所用,這樣才能有效指導我國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在研究學科類別方面,文科類多媒體課件的研究具有較大的發(fā)展空間;在研究力量分布方面,我國應該投入更多的精力去研究基礎教育領域的多媒體課件的發(fā)展。由于多媒體課件的許多優(yōu)勢,多媒體課件在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領域有一定的發(fā)展前景。并且應該增強高校與其他教育階段的合作與交流,使高校的研究能夠得到真正的實踐,為其他教育階段服務。

參考文獻:

[1]喬立梅,張佳.多媒體課件理論與實踐[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2]曹賢鐘,王海霞,王潤華.認知彈性理論與劣構領域的課件設計[J].中國電化教育,2006(1):73-76.

[3]張伯邑.多媒體課件畫面的認知通道效應分析[J].電化教育研究,2011(12):32-35.

第9篇:課題研究現(xiàn)狀范文

課程體系是一個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核心組成部分。對于課程體系的概念,學界一般有以下兩種闡述:一是課程體系是指按照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心理,根據(jù)專業(yè)知識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而設計的各門課程的系統(tǒng);二是課程設置是指根據(jù)特定的教育培養(yǎng)目標,組織和編排課程的系統(tǒng)化過程,它受一定的教育目標與教育價值觀的決定和制約。筆者選取了國內部分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設置情況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從不同的角度對課程進行分類并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

我國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從內容上來分,一般可以分為三個板塊,新聞學理論及技能、體育運動基本理論、文學語言類知識。而各個高校的不同課程體系主要體現(xiàn)在不同板塊的課程數(shù)量結構的區(qū)別。

(1)新聞學理論及技能類課程開設情況。作為體育新聞專業(yè)的主干課程,新聞傳播類課程是各高校在課程設置中的核心和重點,這也是學生在校期間主要研習的課程內容。從數(shù)量上來看,新聞轉播類課程一般為13門上下,幾乎占了專業(yè)課程的50%。雖然在開設的課程科目數(shù)量上,各高校并無太大差異,但在開設的科目內容上卻存在明顯的不同。

很明顯,在開設科目的選擇上,各高校也將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理念融入了其中。如在北京體育大學的新聞傳播類課程中,并沒有出現(xiàn)傳統(tǒng)的“采、寫、編、評”課程,而是出現(xiàn)了廣告學、公共關系學這樣的課程。由此可見,該校并沒有將新聞行業(yè)作為畢業(yè)生的唯一就業(yè)培養(yǎng)方向,而是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向其他傳媒產業(yè)發(fā)展。這與北京地區(qū)人才密集,就業(yè)競爭激烈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不無關系。與北京體育大學相似,廣州體育學院在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中也加入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媒體經營管理課程,將經營類課程加入課程體系,體現(xiàn)了廣州體育大學與其他高校不同的人才培養(yǎng)方向,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發(fā)展較為領先的沿海地區(qū)的區(qū)域特色。

(2)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體育新聞專業(yè)是新聞學與體育學的交叉學科,從人才培養(yǎng)的角度來說,體育新聞專業(yè)所培養(yǎng)的學生應該是兼具新聞類學科能力和體育類專業(yè)知識的綜合型人才。在進行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設置中,幾所高校都在課程體系中加入了一定數(shù)量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

從人才培養(yǎng)目標的角度看,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的開設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不同的高校對于體育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理念的區(qū)別。

在現(xiàn)有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各大高校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主要有兩種開設形式。一種是開設純體育類課程,該類課程旨在提高學生體育類知識,凸顯學生的體育特長。以北京體育大學為例,北京體育大學一直以“大體育”的辦學理念建設體育新聞專業(yè),因此在課程設置中對于學生的體育特色予以了相當?shù)闹匾暋T诒本w育大學體育新聞專業(yè)的課程中,共開設有7門純體育類課程:體育概論、體育人文社會學概論、運動人體科學概論、體育教育訓練學概論、運動項目概要、民族傳統(tǒng)體育學概論、奧林匹克運動;另一種開設形式則是將體育類課程與新聞類課程融合,形成交叉類課程。該類課程淡化了體育特征,轉而將體育融入到新聞課程中。這類課程在各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都有出現(xiàn),但數(shù)量不多,課程內容也大同小異。以廣州體育學院為例,廣州體育學院在進行體育新聞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定位中,著重畢業(yè)生的媒體適應性,在課程設置中也一直淡化學生的體育特色,因此僅開設有體育媒體通論一門體育新聞類課程。

(3)在體育新聞專業(yè)開設的體育運動基本理論類課程中,我們還可以總結出一個特點:無論開設的是純體育類課程還是體育新聞類課程,內容上基本都限于理論類課程,而且多以體育人文類的課程居多。這也反映出現(xiàn)在階段體育新聞專業(yè)建設中,高校普遍將體育與新聞的結合點放在體育人文方面的現(xiàn)狀。在這樣的培養(yǎng)模式下,我們也就不難找到專項體育記者缺乏的原因。

(4)文學語言類課程。在體育新聞專業(yè)課程體系中,文學語言類課程也是專業(yè)課程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一類課程的主要目的在于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理解,同時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掌握和運用能力。這一類課程在各高校的開設情況無論是數(shù)量還是內容上都區(qū)別不大,開設數(shù)量一般為4到6門,內容上基本以文學概論、中外文學史、古代文學和文學作品閱讀為主。

在課程內容選擇問題上,依上文所述,國內現(xiàn)階段高校體育新聞專業(yè)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主要采用的是新聞類課程+體育類課程+語言文學類課程的結構形式。高職高專院校的培養(yǎng)方向主要是應用型人才,因此在課程內容的選擇上一直將工具應用型課程放在首位。因此在新聞類的課程開設上,就不能簡單的照搬本科體育新聞專業(yè)的課程,而應該將主要的課時放在能夠切實提升學生實際工作能力的課程上,其中主要包括:新聞采訪、新聞寫作、新聞編輯、新聞評論、新聞攝影、相關工具軟件(如排版軟件、圖片處理軟件、視頻編輯軟件)。 (下轉第115頁)(上接第107頁)

相關熱門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