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中國古代史;教育研究;問題與對策
我國人民不僅創(chuàng)造了一部氣貫長虹的文明史,還保持有研究歷史、學習歷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當今高度發(fā)達的工業(yè)社會,如何利用我國古代史中蘊藏豐富的文化元素,來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和社會道德文明建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但是,在實際的教育研究中,卻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為其教育研究的發(fā)展設置了重重障礙。
一、我國古代歷史教育研究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歷史教育研究”的概念理解過于籠統(tǒng)
從我們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歷史學科就緊緊地伴隨著我們,直到九年義務教育結束。因此,學習歷史,接受歷史教育,已經成了我們教育生涯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然而,在教育界卻存在著把“歷史教育”學科化的傾向。換句話說,我國的教育部門僅僅把中國古代歷史當做了一門學科進行“教學”,而不是為了發(fā)揮中國古代史的特殊作用對學生進行“教育”,即出現(xiàn)了將歷史教育的概念籠統(tǒng)化的問題。這樣一來,具有極其豐富內涵的中國古代歷史就變成了為應付考試的干巴巴的學科,這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剝奪了學生接受歷史教育的權利,還無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更是對我國五千余年光輝歷史的極大“浪費”。
同樣,在學術界,對歷史教育研究的概念理解也不夠清晰。即便是不少帶著“歷史大師”帽子的專業(yè)學者,也沒能在更深的層次上理解”歷史教育研究”的含義。也就是說,很多中國古代歷史研究者僅僅是“為研究歷史”而“研究歷史”,而不是“為歷史教育”而研究歷史,熱衷于將某個歷史事件研究清楚,而對這個歷史事件教育意義卻幾乎“不聞不問”。因此,中國古代史研究陷入了“還原歷史原貌,而非總結歷史經驗教訓”的怪圈。這種研究理念,怎么會完成將祖國輝煌燦爛的歷史發(fā)揚光大的任務呢?怎么能實現(xiàn)讓中國古代史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的目標呢?
2.中國古代史的教育研究眼光過于狹窄
首先,在中國古代歷史的教育方面。翻開我們的歷史書籍,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幾乎整本歷史課本都是在敘述某某年發(fā)生了什么事,某某人完成了什么偉大創(chuàng)舉,這幾乎成了中國古代歷史的“年代秀、名人秀”,而對中國古代歷史深層次的諸如歷史文化、歷史經驗等內容鮮有涉及,也就是說,我國教育界僅僅把歷史教育局限在了幾件歷史大事上。更嚴重的是,中國古代歷史是與經學、儒學等學科密不可分的,但現(xiàn)階段的歷史教育割裂了它們之間的聯(lián)系,這是典型的“歷史本位主義”。而且,歷史教育研究也僅僅把“教育與研究”局限在了課堂之中,不僅讓歷史教育脫離了生活,還造成了“歷史無用化”思想在校園內的泛濫。
3.歷史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對象定位不準
我國歷史文化博大精深,前人在對歷史經驗的研究與總結中,就有著利用不同的歷史經驗對不同群體進行教育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例如,在對國家管理者的教育中,會用“資治”思想,而對其他階層則會使用鑒誡、垂訓、修身、明智、授知、育人等不同的思想。但在現(xiàn)今階段,中國古代史歷史教育研究中卻出現(xiàn)了教育對象定位不準的問題。例如,在筆者曾經學習過的小學四年級的《社會歷史》中,有教育學生“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不可否認,這些歷史精髓在當今社會仍有積極意義,但卻并不適合“小學四年級”這一教育群體。筆者在學習這些內容的時候,就有著云里霧里的感覺,遠遠沒有“孔融讓梨”來得生動有趣??偠灾?,這種歷史教育定位不準的問題對于歷史教育順利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非常不利。
二、解決上述問題的一些策略探討
1.樹立“大歷史”教育研究觀念
從三皇治世,五帝分倫,到前夕,中國古代歷史橫跨了五千多個春秋。在這段歷史時期里,不僅有諸多影響深遠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其中蘊藏的歷史經驗也足以讓后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尤其是讓人嘆為觀止的歷史文化,更是中華民族所獨有的瑰寶。而若想讓這塊瑰寶大放異彩,僅僅依靠幾本歷史書走馬觀花般的敘述是遠遠不夠的,它需要的是“大歷史”教育觀,是將整個歷史時期作為一個完整的系統(tǒng)來研究,將歷史與其他學科緊密結合起來進行研究。因此,在進行歷史教育研究時,必須樹立一個“大歷史”觀念,只有這樣,才能讓祖國古代歷史所蘊藏的寶藏重見天日,才能讓其為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才能讓其為社會道德文明建設建設作出貢獻。
2.歷史教育研究要以發(fā)揮實際性作用為目標
古人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也就是說,歷史教育研究應當做到“借古諷今”和“察往知今”。要做到這一點,僅僅是“還原歷史原貌”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做的是對歷史事件進行深度的挖掘,研究其中蘊藏的歷史規(guī)律和經驗教訓,并以此來啟迪今人。例如,某地區(qū)在歷史上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著名“孝子”,被稱為“孝子故鄉(xiāng)”。本地區(qū)的歷史教育研究部門就充分挖掘利用這一歷史資源,研究出了一套獨樹一幟的歷史教材,將相關的研究成果充分的應用其中。數年之后,本地區(qū)的道德風氣為之一變,尊老愛幼、孝敬長輩的“孝悌之義”蔚然成風。由此可見,歷史教育所蘊藏的實際價值多么巨大!因此,只有歷史教育研究以發(fā)揮實際性作用為目標,才能夠讓歷史中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發(fā)揚光大。
3.注意歷史教育研究中的教育對象定位問題
雖然我國教育界所使用的歷史教材多次改版,但類似教育學生如何“做個好皇帝”“如何治國平天下”的內容仍然屢見不鮮?!皯c父不死,魯難未已”,這種歷史教育中教育對象定位問題一日不解決,古代歷史的教育價值就不能被充分利用。因此,在歷史教育研究過程中,一定要根據具體的受教育群體,應用不同的教育理念,準確定位,以發(fā)揮歷史教育的最大效能。
除此之外,在古代歷史教育研究中,還要積極總結歷史中的經驗教訓,并用來告誡后人。前事不忘,后事之師,只有如此,才能幫助受教育者樹立正確的歷史觀,才能使歷史教育發(fā)揮更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白壽彝.史學論集[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23-145.
[關鍵詞]簡牘;古代語言;文化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H1-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2)12-0090-02
一種語言文化,都有與其特點相符合的載體,從考古材料和傳世典籍可知我國古代我國的語言文化,有各種不同的載體。舊、新石器文化的載體是舊和新石器以及陶器等遺物,進入文明時期以后,龜甲、獸骨、鐘、鼎與簡牘、絹帛、紙張等,也都成為我國古代語言文化的載體。其中的絹帛與簡牘是春秋至秦漢時期主要的書寫載體。因為絹帛的產量有限和價格昂貴,其使用范圍也非常有限,以竹木為主要材質的簡牘則隨處可見也容易制作,成為紙張發(fā)明前的最理想的書寫材料,也成為我國古語言文化的重要載體。
簡牘,《說文解字》釋“簡”為:“牒也,從竹間聲?!雹俣斡癫米⒃唬骸鞍春?,竹為之。”即把竹子鋸斷,剖成片,即成簡,也稱“竹簡”??梢姡昂啞被颉爸窈啞本褪怯弥衿龀傻臅鴮懖牧??!盃?,《說文解字》釋“牘”為:“書版也,從片,賣聲?!倍斡癫迷卺尅昂啞弊謺r說:“牘,木為之?!庇帧墩f文解字》釋“片”為判木,段玉裁注“判木”為“一分為二之木”;又注“牘”字曰:“專謂用于書者。”“牘”是木片做成的書寫材料,亦可稱作“木牘”?!昂啞焙汀盃钡膮^(qū)別在于:簡是竹片加工而成,櫝則由木料做成。
竹簡在竹子的選材上并沒有太大的不同,只要是比較大的竹子都可以用作竹簡。但是,木牘的制作,就有一個選材的問題。制作木牘的木材一般要求木質比較細,宜于書寫,又要求產量比較多而木質不堅。從居延、敦煌和武威已經出土的木簡和木牘情況看,一般多用紅柳、胡楊和松樹等作材料,因為該地區(qū)適宜于此類樹木的生長,是以上地區(qū)比較常見的樹種,易于就地取材?!短接[》引揚雄《答劉歆書》“以鉛擿松槧,二十七年矣”中的“松槧”,②《說文》釋“槧,牘牒也”,《說文》:“然則(牘之)粗者為槧,精者為牘?!庇纱?,揚雄所說的“松槧”,就是松木牘,即用松木做成的粗糙木片,經過加工,用于書寫。
制作簡牘,需要經過一定的工藝和制作過程。就竹簡來說,是把竹子鋸成一定長度的筒狀,再把口鋸平整,削平竹節(jié),然后剖為竹片。竹片又要經過削刮,使之光滑而后才能用于書寫。在正式書寫之前,還要經過“殺青”的工序。所謂“殺青”,是以火炙烤竹簡,令其出水以防蟲蛀?!逗鬂h書·吳佑傳》:“恢欲殺青簡以寫經書,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青,亦謂汗簡。義見劉向《別錄》也?!雹劾钯t注曰:“殺青者,以火炙簡令汗,取其青易書,復不蠢,謂之殺青,亦謂汗簡?!边@一解釋很有道理。
簡牘作為文字載體在人們長期的使用過程中,形成了一定的規(guī)范。根據其形制、規(guī)格和約定俗成而加以命名,首先從它的幅度即容字的行數來看有尺牘,從出土簡牘可知,尺牘約長23厘米,寬1厘米,厚0.2~0.3厘米,因其長度相當于秦漢1尺(1漢尺相當于今天23.1厘米),所以稱為尺牘或籠統(tǒng)地稱為札,在尺牘上寫字稱為書札;兩行,為記事便利有時采取加寬簡牘辦法,由原來1厘米增至1.5~1.8厘米,以便能容兩行字;方,將木加以拓寬增加至五行更多,《儀禮·聘禮》中曰:“百名以上書于策,不及百名書于方?!雹苜Z公彥曰:“不假編連之策,一板書盡,故言方板也?!滨嗬怏w。古人有時為書寫較多內容或習字,往往需要較大書寫版面而不重視其規(guī)范性,為此可利用天然木材,稍加刮削即用于書寫?!都本推吩唬骸凹本绕骢c群異?!鳖亷煿抛⒃唬骸磅?,學書之牘……其形或六面或八面,皆可書。觚者,棱也,因有棱角故謂之觚?!滨旧鲜悄举|,且多見于西北,內容一般都不太重要,但也有例外,如1977年玉門花海出土的七面觚,記錄了一份珍貴的遺書;策,和“冊”通假,簡牘之策指編連若干簡牘而成冊。《儀禮·聘禮》中賈公彥曰:“簡謂一片而言,冊是編連之稱?!薄洞呵镒髠鳌ば颉房追f達疏:“單執(zhí)一札為之簡,編連竹簡乃名為冊。”簡冊相當于今天的書籍,注重史籍是我國2000年以來的傳統(tǒng),往往將史書通稱為冊書。其次,從簡牘長度而言有:尺一,古時詔板長一尺一寸,故稱天子的詔書為“尺一”,是皇帝專用簡牘的稱呼,以表示天子高于臣民的品格?!逗鬂h書·光武帝紀》:“稱皇帝,以命諸侯王……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薄岸咚拇纭?,專門用來記錄儒家經典的簡牘格式?!墩摵狻ぶx段短篇》有曰:“二尺四寸,圣人之語。”;三尺,《漢書·杜周傳》有曰:“三尺安在哉?前主所是著為律,后主所是疏為令。當時為是,何古之法乎?”裴松之《集解》引《漢書音義》曰:“以三尺竹簡書法律也?!闭f明當時的法律條文是寫在3尺長的竹簡上的,如1959年在甘肅武威磨嘴子的六號漢墓中出土的《儀禮》⑤簡甲、乙、丙三種本,其中甲種本簡長55.6~56厘米,乙種本簡長50.5厘米,丙種本簡長56.5厘米,都接近鄭玄和賈公彥所說的以2尺4寸長簡抄寫《儀禮》的說法,從而證明史書記載的正確性。
這會兒,它穿上牧羊人的服裝,套上坎肩,找了根木棍作牧杖。為了裝得更像,它還沒忘記帶上牧羊人的笛子,并在帽子上寫上:“我是居約,是這群羊的放牧人。”它學著用前爪抓著牧杖,躡手躡腳地靠近了羊群。(很詳細地描寫狼怎樣偽裝成牧羊人,正是要襯托故事最后的結局。寫狼的偽裝,有點夸張,這也是寓言故事常用的手法。)真正的牧羊人居約則正躺在草地上小憩。他的狗、大多數羊和他的笛子都沒有發(fā)出一點聲音,好像都進入了夢鄉(xiāng)。
為了把一些羊趕到密林之中,偽裝的狼學著居約的聲音加上幾
聲吆喝。誰知這一下露了餡,
狼的嗥叫根本不像牧羊
人的聲音,大家
都被這丑陋
的聲音驚醒,人人喊打。可憐的狼被自己的裝束絆倒,只好束手就擒。(寫狼最后還是露餡了,并且自作自受,等著它的是束手就擒的命運。)
騙子總不會偽裝長久的,狼就是狼,真所謂萬變不離其宗。(點明寓言。)
這個寓言故事,就比《伊索寓言》要詳細生動了很多。后來的《列那狐的故事》,就更追求故事的曲折有趣,更注重塑造故事形象,已經接受了童話的寫法。但其最終的目的,還是在揭示故事的寓意,所以它仍然是寓言而非童話。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極為豐富。中國的成語中,就有不少來自寓言,如大家熟悉的“守株待兔”“拔苗助長”“刻舟求劍”,等等。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多散見于典籍中,其中以《莊子》《韓非子》《列子》為最多。我們也可以來看看:
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jù qì)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敝壑?,從其
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
亦惑乎?
這就是著名的“刻舟求劍”的故事。這個故事大家都比較熟悉,這里就不翻譯了。這個故事簡潔得不能再簡潔了,求劍的結果人人皆知,故事都不用寫出來?!爸垡研幸?,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一句話點明寓意:客觀條件變了,社會變了,環(huán)境變了,如果還用老眼光、舊觀念來看待、處理事情,自然不會得到想要的結果。
古今中外,寓言故事真是豐富多彩。我們可以歸納一下,它大致有以下這些特點:1.鮮明的教育性;2.強烈的諷喻性;3.故事情節(jié)的虛構性;4.語言精練,極富表現(xiàn)力;
5.一般篇幅短小,結構緊湊;
6.常用手法為:比喻,夸張,
象征等手法。我們在學習寫
作的時候,也要注意從這些
韓非口吃(結巴),不善言談,而善于著述。韓非與李斯同是荀卿的學生,他博學多能,才學超人,思維敏捷,李斯自以為不如。他寫起文章來氣勢逼人,堪稱當時的大手筆。凡是讀過他的文章的人,幾乎沒有不佩服他的才學的。
韓非師從荀卿,但思想觀念卻與荀卿大不相同,他沒有承襲儒家的思想,卻“喜刑名法術之學”(申不害主張君主當執(zhí)術無刑,因循以督責臣下,其責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論稱為“術”。商鞅的理論稱為“法”。這兩種理論統(tǒng)稱“刑名”,所以稱為“刑名法術之學”),“歸本于黃老”(指韓非的理論與黃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華,清簡無為,君臣自正),繼承并發(fā)展了法家思想,成為戰(zhàn)國末年法家之集大成者。
韓國在戰(zhàn)國七雄中是最弱小的國家,韓非身為韓國公子,目睹韓國日趨衰弱,曾多次向韓王上書進諫,希望韓王安勵精圖治,變法圖強,但韓王置若罔聞,始終都未采納。這使他非常悲憤和失望。他從“觀往者得失之變”之中探索變弱為強的道路,寫了《孤憤》《五蠹》《內外儲》《說林》《說難》等十余萬言的著作,全面、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法治思想,抒發(fā)了憂憤孤直而不容于時的憤懣。
后來這些著作流傳到秦國,秦王政讀了《孤憤》《五蠹》之后,大加贊賞,發(fā)出“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游,死不恨矣”的感嘆。可謂推崇備至,仰慕已極。秦王政不知這兩篇文章是誰所寫,于是便問李斯,李斯告訴他是韓非的著作。秦始皇為了見到韓非,下令攻打韓國。韓王安原本不重用韓非,但此時形勢緊迫,于是便派韓非出使秦國。秦王政見到韓非,非常高興,然而卻未對其信任和重用。韓非曾上書勸秦始皇先伐趙緩伐韓,由此遭到李斯和姚賈的讒害,他們詆毀地說:“韓非,韓之諸公子也。今王欲并諸侯,非終為韓不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歸之,此自遣患也,不如以過法誅之?!鼻赝跽J可了他們的說法,下令將韓非入獄審訊。李斯派人給韓非送去毒藥,讓他自殺。韓非想向秦始皇自陳心跡,卻又不能進見。秦王政在韓非入獄之后后悔了,便下令赦免韓非,然而為時已晚。
韓非的著作,是他逝世后,后人輯集而成的?!俄n非子》一書,重點宣揚了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法治理論。韓非“法”“術”“勢”相結合的理論,達到了先秦法家理論的最高峰,為秦統(tǒng)一六國提供了理論武器,同時,也為以后的封建專制制度提供了理論根據。
不是真實存在的,而是古人將常見的獸類,拼合對接,再放大若干倍之后的文字描述,《山海經》簡介如下:
《山海經》是中國先秦古籍,也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該書作者不詳,現(xiàn)代學者均認為成書并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經》全書現(xiàn)存18篇,其余篇章內容早佚。原共22篇約32650字。共藏山經5篇、海外經4篇、海內經5篇、大荒經4篇。《漢書·藝文志》作13篇,未把大荒經和海內經計算在內。山海經內容主要是民間傳說中的地理知識,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產、藥物、祭祀、巫醫(yī)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媧補天、精衛(wèi)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膾炙人口的遠古神話傳說和寓言故事;
《山海經》具有非凡的文獻價值,對中國古代歷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話等的研究,均有參考,其中的礦物記錄,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關文獻。
(來源:文章屋網 )
1、下定義、作結論中國古代散文,能言善辯如孟子、荀子,也總是在他們的議論文章中運用比喻和寓言故事來幫助說理。相比之下,韓愈這篇論說文卻在邏輯思維方面大大超過了前人。這表現(xiàn)在概念明晰、論證嚴密上;
2、對比論證本文第二段寫得最為精彩,這和恰當地運用了對比的論證方法有直接的關系。這段所用的三組對比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經過雙方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效果,都可以用“反而”承接上文,在語意上形成了一個逆接序列;
3、引用論證引用是論說文中常用的論證方法,這在現(xiàn)在的學術論文中也是最常見的。本文第三段,作者引述了孔子的言行來進一步闡明自己的觀點,這就比前文籠統(tǒng)地說“古之圣人”更加切實可信。
(來源:文章屋網 )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哲學家其實是在回答著同樣的問題,有著對人類面臨的共同根本問題的關注和思索。但是,東西方哲學家回答的方式和結論的取向卻是相去甚遠。正因如此,才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哲學形態(tài)和表達形式,為全球化交流背景下的現(xiàn)代學者借鑒和利用多種哲學研究形式觀照哲學提供了可能的資源;但同時也使得在研究不同形態(tài)的哲學時尤其需要依循和關注其本有的特質。本文僅從中國古代哲學家的認知特質來觀照中國古代哲學的殊相。
一、認知對象的混成性
西方哲學家在思索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時,很早便意識到人與自然之間的區(qū)別。普羅泰戈拉“人是萬物的尺度”便是以此為前提喊出重視人的響亮口號,蘇格拉底由此提出“認識你自己”的命題,至此,對世界本原與對人自身的認識均產生,物質與精神、客體與主體二分的思維取向初步奠定,并得到了長足的發(fā)展。西方近代哲學推波助瀾了這種主客二分的思維模式,從笛卡爾“我思故我在”開始,西方近代哲學家先是揭示二者的差別,后來走向極端,把二者對立起來,德國古典哲學則進入了尋求二者統(tǒng)一的時代。不過這種統(tǒng)一,是以主體湮沒客體為代價的,對人的關注是以人獨立于自然之外甚至是凌駕于自然之上得以呈現(xiàn)的??档绿岢?ldquo;人為自然界立法”,充分張揚了人的主體性。因此在西方哲學家的認知視野中,有著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之間的二分,并明確地意識到主體、主觀和客體、客觀遵循著各自不同的規(guī)則,分屬于不同的領域。
而在中國哲學發(fā)展的歷史上,哲學家們整體上傾向于主客體之間的融合,并以各種不同的方式論證和闡揚這種融合,最典型的命題莫過于“天人合一”。哲學家們總是把認識主體的人與自然之天混成一體,以至以人通天和以天觀人,一般不會把人置之自然之外。儒家學者孟子便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上》)心、性、天是可以貫通的整體。董仲舒則對天人合一思想予以系統(tǒng)的論述,張載第一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題,說:“儒者則因明至誠,因誠至明,故天人合一,致學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遺人。”①道家學者則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人、地、天、道、自然遵循著相同的法則。莊子甚至把人與外界完全融為一體,提出“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子·齊物論》)的疑惑,追求著“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的境界。不過儒家將天人合一賦予道德意義,而道家則是純粹而非德性的。當然,中國哲學史上也有天人相分的思想,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②,劉禹錫的“天與人交相勝”③等,但它們就像西方哲學中的天人一體思想一樣,沒有形成主流,只起綠葉點綴鮮花的作用。
在“天人合一”思想的指引下,中國古代哲學家所理解把握的認知對象是混成性的、整體性的,沒有明顯的主客之界,既可以把對象世界完全收攝為一心,也可以把人心歸之于世界。正如《中庸》所言:“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④正因如此我們很難用西方哲學中發(fā)達的理性認識論來理解和解讀中國古代哲學,因為在中國哲學家那里基本上找不到有明確界限的認識主體和客體來研究,他們的認識對象是涵括了人本身在內的全息世界。
二、認知范疇的意境性
由于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知對象的混成性,使得中國哲學家很早便注意到意識表達的外殼——語言的不可靠性,“較之西方哲人,中國古代哲人對于語言的局限性有著更普遍的清楚認識……因此自覺地不追求概念的絕對抽象性”⑤,故而中國古代哲學家并不刻意追尋認知范疇邏輯的科學界定,更少從事認知范疇間的邏輯推定,從未像西方絕大部分哲學家那樣以范疇為紐帶構筑自己龐大的哲學體系。恰恰相反,中國古代哲學家所提出的認知范疇具有很濃的意境性特質,范疇提出的當時或運用的時候總是與具體的事情或背景相關聯(lián),很難找到中國古代哲學家專門對某一范疇予以純粹抽象的界說,這也使得中國古代哲學中許多通用的范疇呈現(xiàn)出多義性、模糊性。
道家學者對語言文字的局限性有著十分自覺的意識,道家的著作較之其他各家讀起來難度更甚,連西方學者也因道家文本中許多范疇的抽象性而認其為是哲學。殊不知道家學者并未如西方學者所想,是要去創(chuàng)立具有高度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具備嚴謹邏輯性的哲學范疇體系,而是建基于對語言的不信任而采取的看似較為模糊,實則更加具有涵括性和豐富性的范疇。在《老子》中為此還專門強調他們所使用的“道”這一范疇,也只不過是“強為之名” (《老子第25章》)而已,并“道常無名”(《老子第32章》)。因為他們斷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第1章》)。所有的稱呼、范疇均無法完全表達人類的思想,更無法盡表哲人所領會到的永恒真諦。既如此,便無需也不能把表達思想的范疇定得太死,嚴謹的文字既不必要甚而有害,甚至應該用便于人們領會同時涵括性更大的比附似的表達方式,乃至是講故事似的寓言模式來演繹思想。老子對道的模糊描述和莊子書中無數的寓言故事便是明證?!独献印吩唬?ldquo;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老子第21章》)老子并未象西方學者那樣給道下出一個精確的定義,甚至使用了十分不確定的恍惚的語言。《莊子》中這樣的情形更加明顯,他用一則故事告訴人們大道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甚至文字只是一些“糟粕”(《莊子·天道》),而大道卻是在文字的背后。持此論者非道家特有,儒家學者也有所察覺,尤其是孟子,認為:“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孟子·萬章上》)對文本的理解不能拘泥于文本的詞句,甚至不能拘泥于文本原本傳達的思想,故而孟子曰:“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孟子·盡心下》)儒家中較為具備利性特質的荀子,也認為人們的認識實質上是有許多的遮蔽的,《解蔽》篇有著詳盡的論述。就是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孔子對其思想中的核心范疇“仁”也未下過準確的定義,往往是在不同的情境中,針對不同的人和事,給出了不同的回答,其范疇的情境性特質十分鮮明。莊子更是主張予以世界以情境性的觀察,指出對同一事件可以“以道觀之”“以俗觀之”“以差觀之”“以功觀之”(《莊子·秋水》)。從而得出不同的結論,因而更難于用一確定的范疇來抽象表述具有多種層面的世界。
因為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知范疇的情境性特質,我們很難按照范疇間的差異和內在演繹的規(guī)律來研究中國古代哲學,其哲學體系的建構不是純概念性的邏輯抽象,而是對世界和人類的真實生存內容的觀照。故而有學者指出中國古代哲學家遵循的是一種“內容邏輯”“內涵邏輯”,而非西方式的“形式邏輯”“外延邏輯”。⑥正因如此中國古代的辯證邏輯才非常的發(fā)達,因為辯證邏輯是與內容密切相關的思維形式。
三、認知方式的直覺性
中國古代哲學家認知對象的混成性,使得主體對客體的認識不是盡量的擺脫主體的主觀參與,恰恰是通過主客體之間的融合,主體把自己盡最大努力地融進客體中,來達到由此及彼的理解。這樣的認知方式具有明顯的個體直接參與性,要求認知主體必得親身身處其間,“物化”(《莊子·齊物論》)其身、設身處地、交換立場,方能獲得真知。故而中國古代哲學家十分強調“體”為核心的直覺方法。先秦莊子就認為“道”的認識只能是“體道”(《莊子·知北游》)??鬃痈嬖V弟子“一以貫之”的忠恕之道,就其本質也是設身處地物我一體的換位思考。王弼認為對貴無本體的認識也是需要“體無”⑦來實現(xiàn)。東晉名士更是公開宣揚“體認”的作用,并將“一身體之”的認知看作高于讀書學習一類的知識接受。宋明學者在其著作中廣泛使用“體認”一詞,程顥宣稱:“吾學雖有所授,然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認出來。”⑧朱熹就“體”的認知方法作出了解釋,指出:“體之義如何?曰:此是置心在物中,究見其禮,如格物致知之義,與體用之體不同”。⑨李颙在《四書反身錄》中更是強調:“不要引訓詁,須反己實實體認。”⑩可見體認式的直覺認知方式在中國古代哲學家中是十分普遍地得到認同和運用的方法。
從小學中高年級學生的思維特點看,他們情感豐富,擅長于形象思維,而理性思維處于萌芽時期,正期待著教育的輕輕喚醒。課改以來,語文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得到凸顯,而與此同時,學生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并未得到有效重視。在情感泡沫化、科學的理性不斷弱化的現(xiàn)實背景下,注重學生理性精神的培養(yǎng)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在寓言教學中,教師應當依托文本對學生進行理性啟蒙,讓學生嘗試理智的判斷、合理地選擇,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不斷提高教學的效率。
基于以上認識,在寓言教學中,我圍繞學生理性精神培養(yǎng)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
一、感知形象,披文入理
寓言既包含情趣,又不乏理趣。情為表象,理為實質,往往情中見理、理中含情,而小學生的思維發(fā)展也是由感性向理性逐步過渡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順應寓言的特點及學生思維發(fā)展的規(guī)律,處理好情與理的關系,既要情感豐富,又須緣情入理,使教學達到“情理交融、言意共生”的和諧境界。
1.角色扮演,活化文本
人文教育應建立在充分的語言體悟的基礎上,沒有對文本深入的體味與感悟,學生對人文內涵的體驗必定是膚淺的。小學生年齡比較小,活潑好動,樂于自我表現(xiàn),角色扮演能夠讓他們愉快地投入到課文學習之中,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迸發(fā)思維的火花。而寓言故事性強,又適合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扮演的過程中,學生用自己的動作、表情對文本內容進行了具體形象的詮釋,為對文中之理的把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設身處地,走進內心
寓言故事中的人物常常讓人覺得比較可笑,如《守株待兔》中的農夫,《自相矛盾》里那個賣矛又賣盾的人。究其原因是因為創(chuàng)作者運用了夸張、變形的手法,對故事中人物的弱點進行了放大,讓人們在笑聲中能有所思考、有所領悟。而人物之所以有這樣可笑的表現(xiàn),都是由人物心里的想法所主導的,人物的內心想法總是與寓意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人物的內心世界,揣摩人物想法,觸摸精神實質,使文中之理呼之欲出。
二、沉凝對話,言意共生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當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在寓言教學中,教師不是一個寓意的揭示者,而應在感性與理性之間架設一座橋梁,化難為易,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受到智慧啟迪。
1.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導靜思默想
如果將課堂教學看做一個圓,那么對寓意的把握就是這個圓的圓心,每一個知識、能力的訓練點其目標都指向了寓意。在學生對文本充分把握的基礎上,對寓意的理解應是水到渠成的,此時教師不需要過多的分析,而應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或聯(lián)系上下文,或抓住關鍵詞語去靜思默想、沉凝思緒。
如《螳螂捕蟬》一文,在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一定認識的基礎上,教師可提出問題:“吳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明白了什么?”引導學生縱觀全文,理解少年講的小故事與吳國潛在的危險處境之間的關系,理解大臣勸諫的必要,感受少年的良苦用心等。此時應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讓學生以一種“駐足觀賞”的姿態(tài)潛心會文,與文中人物、文章作者進行多角度的深入對話,使思維由淺入深、由表及里,達到與作者心靈相通、情感相連的境界。
2.巧妙設計對話,促使自然生成
寓言是通過具體的形象來引發(fā)學生思維,傳達言外之意的。對兒童而言,直接概括寓意有一定的難度,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生動活潑的情境,讓學生把自己當做故事中或故事外的一個人物,與文中的人物展開對話,在說一說、議一議、辯一辯的過程中不斷加深認識。
如《揠苗助長》一文中,教師在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后發(fā)問:“如果你就是這個農夫的鄰居,看到這種情景,你一定有話想對他說,你想說什么?”有的孩子說:“農夫呀,要想禾苗長得好,需要常常澆水、施肥、捉蟲才行呀!你這樣做,反而把禾苗害死了?!庇械暮⒆诱f:“禾苗是慢慢長的,你太性急了,以后可要吸取教訓哪!”此時孩子用自己的語言對寓意進行了生動的詮釋,對文中之理已有了一個比較準確的把握。
三、適度拓展,照應生活
寓言故事短小、凝練,如果僅僅局限于文本之中,課堂教學往往顯得單薄與蒼白。語文教學資源是豐富的,教師如果能適度拓展相關資料,使它們“為我所用”,必能使教學內容更為豐滿,使課堂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1.文本、信息拓展
寓言教學中可供拓展的文本、信息是很廣泛的,尤其是中國古代寓言,每一個寓言故事背后都有一個特定的時代背景或歷史事件。因為那些寓言通常都是大臣或游說家在勸諫君王或諷喻某種社會現(xiàn)實時講的一個故事,因此拓展相關歷史資料、圖片等,學生就不會局限于寓言故事本身,而是透過寓言產生的土壤,從更大范圍和更廣視角去思考,學生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
除了歷史史實,相關古文也是一個可供拓展的點,學生將古文與現(xiàn)代文相互對照,還有助于感受現(xiàn)代文的流暢、具體與古文的凝練、雋永的語言特點。
2.生活實際拓展
A.記錄孟子言行的儒家著作《孟子》,常于從容談論之間引喻取比,意思精到,“揠苗助長”的故事尤為生動,廣為后人傳誦。
B.《韓非子》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書中保存了不少寓言故事作為論證材料,形象生動,趣味濃厚,如“守株待兔”“濫竽充數”“刻舟求劍”等都有深刻的教育意義。
C.我國地理學名著《山海經》,因其保存了大量遠古神話傳說,被譽為中國古代神話的淵源。這些神話又可以看作古代小說的萌芽,故又被稱為“古今志怪之祖”和“小說之祖”。
D.《淮南子》為雜家著作,其中保存的上古神話傳說,一定程度反映了古代社會的面貌和人民群眾的愿望,如《女媧補天》顯示了古代勞動人民改造自然的斗爭和理想。
2.下列有關文學常識的表述錯誤的一項是( )
A.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的《三國志》,成書早于范曄的《后漢書》,后人因為推重陳壽的史學與文筆,于《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史外,加上《三國志》,合稱為“前四史”。
B.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jié)先生。他的作品《桃花源記(并序)》描繪了一幅沒有剝削的社會圖景,反映了古代農民的愿望與要求,是現(xiàn)實主義描寫與浪漫主義精神結合的典范之作。
C.《玉臺新詠》是南朝徐陵所編的一部詩歌總集,其中的《木蘭詩》為我國最杰出的民間敘事詩。
D.南朝梁代劉勰所著的《文心雕龍》,全面總結了前代文學,把文學理論批評推向新的階段,成為我國文學批評史上杰出的理論巨著。
3.下列各項對作品故事情節(jié)的敘述,不正確的兩項是( )
A.覺慧說服了姑媽張?zhí)?,讓躲在同學家的覺民與琴見了面。兩個飽受相思之苦的情人見面后,抱頭痛哭,訴說著別后的思念。(《家》)
B.吳蓀甫對屠維岳委以重任,并派車送他回廠,但又對他浪漫頹廢的作風很不滿意,就打電話給莫干丞命令其暗中監(jiān)視屠維岳。(《子夜》)
C.克洛德告訴愛斯梅拉達在目睹對她的用刑時,他用藏在教士服下面的匕首一刀刀割自己的胸膛,他還掀開教士服,讓她看傷口。(《巴黎圣母院》)
D.馬斯洛娃被判刑后,聶赫留朵夫便想退掉大宅子,把傭人都打發(fā)了,自己搬到旅館去住,但由于女管家一再勸說,他放棄了這種想法。(《復活》)
E.查理覺得咖啡太苦想加些糖,盡管父親霹靂般的目光瞪著她,使她驚慌到心都碎了,但歐也妮還是把父親藏起的糖碟子重新拿來放上桌子。(《歐也妮?葛朗臺》)
4.根據上聯(lián)“身殘志堅,保爾唱響生命曲”(《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選出合適的下聯(lián)是( )
A.沉穩(wěn)機智,諸葛亮草船借箭(《三國演義》)
B.撥草尋蛇,林沖棒打洪教頭(《水滸傳》)
C.不知所措,劉姥姥進大觀園(《紅樓夢》)
D.眼明心亮,悟空識破白骨精(《西游記》)
5.“字字寫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焙汀拔牟簧跎?,言不甚俗”分別講的是中國古典文學中的
和 。
6.閱讀下面的《三國演義》選段,回答問題。
孔明曰:“如雄師到日,即當遠接犒勞?!濒斆C暗喜,宴罷辭回。玄德問孔明曰:“此是何意?”孔明大笑曰:“周瑜死日近矣!這等計策,小兒也瞞不過!”
“這等計策”的主要內容是什么?結果怎樣?
答:
7.閱讀下面的《紅樓夢》選段,回答問題。
“我是橫了心的,當著眾人在這里,我這一輩子莫說是‘寶玉’,便是‘寶金’‘寶銀’‘寶天王’‘寶皇帝’,橫豎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著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從命!”
這是誰說的話?她因為何事而說此話?她的最終結局是怎樣的?
答:
8.對聯(lián)是我國燦爛文化史上的一株奇葩,有“詩中之詩”的美稱。請根據給定的上聯(lián),從白鶴梁、石寶寨、太白巖、張飛廟、神女峰中任選一景為對象,補寫出下聯(li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