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皮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的運用與傳承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皮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的運用與傳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皮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的運用與傳承

皮影戲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是中國民間古老的傳統(tǒng)藝術,又被稱作“影子戲”,它始于西漢,興于唐朝,有著千年的歷史,是我國文化藝術的瑰寶,它來自中國人民無窮的智慧。在強盛的祖國發(fā)展背景下,我們更要將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tǒng)藝術傳承與發(fā)揚。而在幼兒園的活動中,我們可以將皮影文化藝術融入日常的游戲活動中,成為幼兒教育活動的重要活動資源。這不僅可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愛國精神及強烈的民族歸屬感。將皮影戲作為幼兒園教育資源,既是對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又是了解歷史非常好的手段,能豐富幼兒的經驗與視野、增強愛國主義意識和民族自豪感。皮影戲是通過白色幕布,讓觀眾觀看一種平面人偶表演的、燈影達到藝術效果的戲劇形式,而皮影戲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場面景物,通常是民間藝人利用高超的技藝雕繪而成的皮制品。精湛的雕刻技藝、靈活的操縱技巧、獨特的民俗唱法都使它迫不及待地融入幼兒園教育活動中。《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幼兒的一日活動組織應當注重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比绾螌⑵び皯蛉谌胗變航逃顒又校⒂行ч_展呢?

一、觀皮影,激興趣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教育活動的內容要來源于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與視野。首先,要激發(fā)全園師幼的興趣。怎樣玩轉皮影?怎樣將皮影藝術融入幼兒園?

(一)從教師入手

想要皮影文化藝術融入幼兒園活動中,必然離不開教師的參與和努力,所以要組織教師研討皮影戲運用了哪些材料、可以和幼兒園五大領域中的哪些領域相結合、皮影戲可以運用到幼兒園的哪些活動中等,帶著這些問題讓所有教師行動起來查閱文獻、收集資料等。

(二)從家長入手

發(fā)揮家園共育的積極作用,通過閱讀書籍、觀看動畫片、電影、參觀博物館等直觀有趣的方法激發(fā)探究的積極性。幼兒可以用繪畫、講述的方式記錄下觀看皮影戲的過程及感受,回家可以詢問祖輩皮影戲的由來和傳說,在師幼共同努力的作用下,形成初步對皮影藝術的認識和了解,在親身體驗中感受中華民族文化藝術中無盡的寶藏。

二、普知識,提素養(yǎng)

(一)了解皮影文化的背景

據史料記載,皮影戲起源于兩千年前的西漢,是中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皮影戲廣泛流傳于民間,集唱、說、演為一體的藝術形式深受民間老百姓的喜愛,屬于民間傳統(tǒng)的藝術,具有深厚的文化藝術內涵及價值。皮影戲又稱“燈影戲”“影子戲”“羊皮戲”“驢皮戲”等,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邊操縱影人,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講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和弦樂,有濃厚的鄉(xiāng)土氣息。

(二)了解皮影的特征

1.聲腔特點皮影戲是我國出現最早的戲曲劇種之一。唱腔豐富優(yōu)美,表演精彩動人,所以流傳甚廣,幾乎遍及全國各省區(qū),并因各地所演的聲腔不同而形成多種多樣的皮影戲,如陜西的華縣皮影戲、華陰老腔皮影戲、阿宮腔皮影戲、弦板腔皮影戲,甘肅的環(huán)縣道情皮影戲,山西的孝義碗碗腔皮影戲,河北的唐山皮影戲、冀南皮影戲,浙江的海寧皮影戲,湖北的江漢平原皮影戲,廣東的陸豐皮影戲,遼寧的復州皮影戲、凌源皮影戲等。不僅如此,皮影戲還對國內外文化藝術的發(fā)展起過一定的作用。有不少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就是從各路皮影戲唱腔中派生出來的。2.道具特點皮影戲的演出裝備輕便,它是一種用獸皮或紙板剪制形象并借燈光照射所剪形象而表演故事的戲曲形式。道具主要為影窗,俗稱“亮子”,一般高3尺,寬5尺,最高不過4尺,寬不過6尺,以白紙作幕,以便單人操作。其次,為油燈一盞,用以映射影人和表演動作。

(三)了解皮影戲的制作流程

皮影人物的制作也是繁雜的過程,一般要經過選皮、制皮、刻畫、雕刻、著色、熨平、綴結、手工雕刻等流程。皮影戲人物的四肢和頭部是分別雕成的,用線連綴,以便表現時活動自如。影人一般分頭、身、四肢等幾部分,均為側影,頭部附有盔帽,身部、四肢皆著服飾,涂油彩后用火磚烘烤壓平即成。一個皮影,要用無根竹棍操縱,演出時將影人的頭插于身部,身與四肢相接,同時在身部和兩手安上三根竹扦,即可操作演出。除了人物造型外,還要刻制一些砌末道具、桌椅和景物造型,以便配合表演。從皮影戲的表演角度看,需要藝人手指靈活,除了手上靈活的操作技巧外,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上還要制動鑼鼓。皮影戲又巧妙地將光學、美學以及表演藝術相融合,這是一門獨具匠心的綜合性藝術。

三、融活動,戲皮影

皮影戲有著豐富的故事性和表演性,將皮影戲融入幼兒園的教學活動中,既可以豐富幼兒的知識經驗,又可以使幼兒感受到中國民間傳統(tǒng)文化獨特的魅力,還可以塑造幼兒優(yōu)秀的品格。

(一)教育教學活動

1.藝術領域皮影人物的造型優(yōu)美,而且都用人物側面形象作為美的基本特點,不僅適合演出,而且雕刻制成的圖案花紋裝飾精美,頭飾與面部的留實鏤空顯示了高超的雕刻技法。皮影作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色彩的運用以濃墨重彩的著色方法,賦予了極強的裝飾視覺美感。在幼兒園藝術領域的教學中,可以嘗試用繪畫、雕刻等方式制作或者創(chuàng)新皮影人物,同時培養(yǎng)了幼兒感受美、欣賞美和創(chuàng)造美的能力。2.科學領域皮影戲利用了光的直線傳播原理,它在傳播途中被不透明的“皮影”擋住,在皮影后面的屏幕上,形成與皮影形狀完全相同的影子,所以皮影是由光的直播傳播原理完成各種造型和場景的表演。教師可以在科學領域中開展“光和影子”的科學原理教學,從而探究皮影戲的原理。3.社會領域在皮影戲表演中,藝人們的相互配合也是無縫銜接的。有皮影人物表演情節(jié)之間的配合,也有表演和配樂之間的配合。只有藝人們相互間的密切配合、掌握精準,才能達到動作與聲音的完美和諧。在社會領域中,不僅能讓幼兒產生合作的意識,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也在無形中鍛煉了幼兒的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增進幼兒之間的情感友誼。4.語言領域皮影戲中的人物角色也非常有特點,教師可以分享經典劇目里的角色故事,鼓勵幼兒復述故事,創(chuàng)造一個想說、敢說、有機會說的語言環(huán)境。為了讓幼兒更加了解人物角色,可以分配皮影人物角色演繹故事。5.健康領域皮影人物通常是由雙腿、雙臂、頭顱、雙肘、腹、雙手、胸等部分組成,各個關節(jié)連接的點叫“骨眼”。教師可以分析皮影人物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以及重要性,如頭顱,腦是人體的重要部位,它支配著人體運動、言語、思考等功能,所以每個部位都有它的作用和重要性,要好好保護它。幼兒也可以模仿皮影人物的肢體動作,鍛煉幼兒大肌肉和小肌肉的拉伸功能,以及增強它們的靈活性。

(二)區(qū)域活動

1.美工區(qū)——制作皮影區(qū)域活動是幼兒園活動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皮影戲精湛的手工雕刻、色彩的運用等技藝,對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審美能力、民族意識的提升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導向作用??梢栽诿拦^(qū)投放各種結構材料及皮影制作必備的皮影材料,如卡紙皮影、剪紙皮影、膠片皮影,教師根據幼兒不同的操作水平投放不同難度的操作材料,幼兒根據自選的故事角色設計制作皮影人物,同時教師應當尊重幼兒自發(fā)的表現和創(chuàng)造,并給予適當的指導。例如,在大班主題活動“我是中國娃”中,幼兒可以根據主題活動內容在膠片皮影上創(chuàng)作出不同民族的中國娃,甚至可以是自己的自畫像。幼兒能大膽想象,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過繪畫、剪裁后利用小木棍和釘子固定在皮影人物的各個關節(jié)處,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皮影。2.表演區(qū)——劇本表演教師可以利用前期收集的與皮影有關的經典劇目,如《雞與蛇》《龜兔賽跑》《龜與鶴》等進行表演;幼兒也可以在表演的過程中根據自己喜歡的動畫片或者角色展開自創(chuàng)劇本,如《小豬佩奇》《喜洋洋灰太狼》等,自選材料、商定劇本、分工制作、合作演出,讓幼兒在游戲中了解皮影戲。表演皮影戲的過程與幼兒游戲相結合,充分體現了將幼兒作為活動主體的活動方式和教育理念。最近,幼兒迷上了中國經典四大名著之一——吳承恩的《西游記》,每天班級的幼兒都討論著孫悟空的“七十二變”,是如何的神通廣大,他翻一個跟頭就是十萬八千里,更是能三打白骨精。幼兒繪聲繪色地討論著,其中明明就提議:既然大家這么喜歡,那么可以用皮影表演出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幼兒自己制訂計劃、商討劇目,以最受大家歡迎的“三打白骨精”片段表演,分工明確、制作皮影。在熟練的操作下,幼兒很快第一次在表演區(qū)進行了演出,沒想到效果一般,他們商討后找出原因:原來是演出前沒有宣傳。幼兒增加演出海報,盡情吆喝,宣傳到位,便開始了第二次演出,沒想到觀眾太多,吵鬧的聲音大過了演出的聲音,第二次的演出又失敗了。不過幼兒繼續(xù)商量,找出原因,決定要控制人數。要以什么方式控制入場的人數呢?這可難倒了眾多人,幼兒各抒己見,沒有合適的方案,這時果果提道:“可以賣票啊,我媽媽帶我去電影院去看電影都是先買票才可以看的!”一句話提醒了眾人,接著設計演出票的圖案,邀請繪畫水平高的幼兒幫忙繪畫,制定票價,最后進行售賣。3.科學探究區(qū)——光和影皮影藝術也是光和影的藝術,在科探區(qū)投放相應的材料,收集幼兒生活中熟悉的材料,同時把收集的主動權交給幼兒,讓他們有目的地去收集相應的材料,如手電筒、裸燈、幕布、投影儀、臺燈等,讓幼兒在影子變化的過程中自主探究,教師可以引導幼兒思考影子是什么、影子是怎么變化的、影子為什么會變化、是什么導致了影子的變化。在一次小意外中,觀眾發(fā)現了一只“大怪獸”。幕后的小演員們正興高采烈地表演著,沒想到其中一名幼兒重心不穩(wěn),往后踉蹌了幾步,手中的皮影隨之移動,靠近了光源,幕前驚呼:“剛剛出現了大怪獸!”幼兒在意外中發(fā)現光和影的原理,原來當物體被移動或近或遠離光源的時候,影子也會隨之發(fā)生變化,從而探究物體位置和他們影子大小之間的關系。

(三)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開展不同的活動

小班欣賞皮影戲的表演視頻最為直觀,培養(yǎng)小班幼兒對皮影戲的興趣;中班欣賞皮影戲視頻及制作過程和方法,培養(yǎng)初步的動手能力;大班欣賞皮影戲,參與皮影制作,并大膽進行自主表演。

四、傳皮影,顯價值

(一)傳承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11年,皮影戲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皮影戲蘊涵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凝聚著世世代代民間藝人的無窮智慧,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皮影藝術也隨之流失。弘揚和傳承中華民間文化,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是我們的當務之急。在大力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今天,更應該挖掘保護皮影藝術,使它能獲得更多生存和繁衍的空間。皮影文化進入幼兒園,這不僅象征著傳統(tǒng)文化與新時代的接軌,也為幼兒了解與認識民族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了契機,促進了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二)提高幼兒能力的發(fā)展

將皮影戲融入幼兒園活動中,能讓幼兒各方面能力得到發(fā)展,如在皮影戲的表演過程中,幼兒之間要不停地相互交流、合作,這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也提高了人際交往能力和增強了合作精神;在手工制作皮影時,通過畫、剪、骨眼連接等行為又培養(yǎng)了幼兒認知和動手能力;幼兒在與同伴分享精彩有趣的皮影故事時,也可以探索新的玩法;根據自己喜愛的各種角色創(chuàng)作皮影人物,發(fā)揮了幼兒的探索和創(chuàng)作能力。這能幫助幼兒在濃厚的文化藝術氣息的環(huán)境下,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發(fā)展。

五、結語

無論是皮影戲蕰涵的文化底蘊,還是皮影戲本身的文化魅力,都對幼兒產生了不小的影響,都彰顯出泱泱大國源遠長流的文化特色。幼兒園要努力創(chuàng)設條件,將皮影滲透到幼兒園的一日活動中,這不僅能讓幼兒、教師領略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的魅力所在,也能讓家長感受到,樹立民族自信和民族歸屬感,做一個驕傲自豪的中國人。

作者:張婷 單位:南京市江寧區(qū)青山灣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