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社交媒體意識形態(tài)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 高校意識形態(tài) 指導地位 研究綜述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Review of the Guiding Role of Marxism in College Ideological Work
SUN Xiaofang, GU Xiaojing
(College of Political Education,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creasingly severe test for the guidance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acing position, scholars have done a more detailed analysis and propose some practical solutions, play a positive role to consolidate the guiding position of Marxism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 ideology; Marxism; guiding role; review
1 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內涵和外延的界定
意識形態(tài)在整個社會科學中一直是頗具爭議且很難把握的概念。以色列政治學教授伯納德?薩瑟的觀點是:“在人類經歷的地圖上,意識形態(tài)的位置有點特殊,它位于哲學和政治兩個王國之間的交界處。其思想來自一地,其實踐則適合另一地?!蔽覈鴮W者王逸舟認為“它由一整套通觀世界的觀念、看法、思維構成,被認為是提供了解釋全部現(xiàn)實的基礎。它包含了有關目的和手段的價值偏好, 它也說明了達到目標的行動綱領”。從以上論述我們可以看出意識形態(tài)的內涵至少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從哲學上來看,意識形態(tài)是對事物的認知、理解;是觀念、概念、價值觀等方面的總和,并且以系統(tǒng)化理論化的思想體系表現(xiàn)出來的。二是從政治學上來看,意識形態(tài)作為階級觀念的思想體系,帶有一定的價值導向性。
因此,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內涵從宏觀上看也主要包括兩個方面:首先,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認知體系,包括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思維方法、思想、觀念等,并用于指導自己的實際生活;同時,意識形態(tài)作為階級統(tǒng)治的一部分,還需要對學生的思想、行為進行符合一定社會或國家主流價值觀的有效引導。從微觀上來看,高校工作中旨在幫助學生建立正確認知體系,以及宣傳社會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都屬于意識形態(tài)方面的工作。例如:思想政治理論課、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等等。
2 在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面臨的主要挑戰(zhàn)
2.1 依存的階級基礎和經濟基礎受到削弱
陳定梁認為:“從經典理論來看,公有制和計劃經濟是存在和發(fā)展的經濟基礎,工人階級是存在和傳播的階級基礎?!笔袌鼋洕陌l(fā)展打破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單一經濟結構,形成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fā)展的局面。經濟成分的多元化導致了收入分配方式的多樣化,進而導致了我國階級階層結構的復雜化。私營企業(yè)主等其他群體逐漸興起,并日益壯大。工人階級不斷分化成不同群體,主體意識開始淡化,的階級基礎開始逐漸流失。目前高校中的教職工呈現(xiàn)出越來越年輕化的趨勢,大都出生或者成長在國內改革時期,生活成長的環(huán)境決定了人們不可能自發(fā)地產生工人階級意識。
2.2 多元化思想觀念沖擊了意識形態(tài)一元主導地位
首先,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及我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們在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管理技術吸收優(yōu)秀的外來文明的同時也被西方一些負面的價值觀念影響了我們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樂于接受新思想新觀念的大學生也未能置身其外。
其次,國內改革造成的利益多元化和階級多元化的現(xiàn)狀必將導致多元的價值觀和社會意識形態(tài)并存。學者們認為:“社會現(xiàn)狀最終表現(xiàn)為社會轉型期中的一元與多元的矛盾和意識形態(tài)的統(tǒng)一與多樣的沖突。但是,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必然使以主流價值觀為核心的主流意識形態(tài)遭到削弱,從而使社會成員出現(xiàn)了一系列文化價值判斷的困惑?!?/p>
最后,反的社會思潮暗流涌動,利用甚至創(chuàng)造一切可能的條件,或直接或間接敵視、攻擊、背棄和否定潮?!霸谖覈?,反思潮利用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xiàn)的問題,鼓吹不適用于中國;甚至利用我國進行改革開放的時機,鼓吹全盤西化的主張?!边@些思潮雖然未能占據主導地位,但也或多或少影響了人們的價值判斷。
2.3 互聯(lián)網給意識形態(tài)傳播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
首先,國外信息的紛雜涌入。隨著國際互聯(lián)網、多媒體等現(xiàn)代傳媒技術的快速發(fā)展,每天都有大量的信息充斥在人們周圍,增加了人們鑒別思想是非的復雜性。美日韓等國家的電影,電視劇等紛紛涌入國內,影視作品中綜合了不少本國的文化、價值觀等因素,人們在觀看的同時也漸漸被熏陶以至影響了自己的思想言行。
其次,國內媒體的宣傳不力。根據《廣州日報》2014年1月17日公布的數據,中國的網民規(guī)模達到了6.18億。網絡對人們的影響無不可忽視。現(xiàn)代大眾傳媒主體多元,內容形式多樣,監(jiān)管的難度加大。有學者認為:“網絡這一全球性的文化傳播媒介,使信息交流完全突破了時空邊界,它以其全球性、開放性、虛擬性和隱蔽性等特點,在給意識形態(tài)傳播帶來某種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挑戰(zhàn)?!?/p>
2.4 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實效性欠佳影響了意識形態(tài)的主導地位
理論性較強,所以大部分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還是以純理論灌輸為主。學生缺乏學習熱情,收效甚微。是在實踐中產生、發(fā)展和完善的。純理論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很難使學生理解、掌握;更談不上用其指導自己平時的實踐活動。此外,高校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化的工程,僅僅靠思政課是難以完成的,還需要其他方面以及部門緊密合作,共同發(fā)力,形成合力。
3 目前高校對鞏固在意識形態(tài)領域指導地位所采取的措施
3.1 加強學科建設,增強吸引力
現(xiàn)實社會的發(fā)展對經典作家的理論提出了新的問題。最重要的理論品質就是與時俱進,這也是馬克思能夠歷久不衰,永葆青春和活力的原因。如何結合現(xiàn)實社會發(fā)展,發(fā)現(xiàn)新問題、解決新問題,推動理論創(chuàng)新也是目前學界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加強學科建設,加大人員投入,深化理論研究,提高的感召力和公信力,這樣才能抵制各種錯誤思潮的攻擊。
3.2 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提高高校意識形態(tài)教育的實效性
現(xiàn)代大學生呈現(xiàn)出思想活躍性,多樣性的特點,單純死板的理論灌輸亦很難滿足學生的要求。理論聯(lián)系實際,才能增強理論的說服力,不至于讓學生覺得理論只是懸在高空中,在生活中毫無用處。不僅如此,單純的理論教育也違背理論要指導實踐活動的宗旨。高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結合當下熱點話題以及大學生關注的問題適時開展相應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掌握、理解,同時培養(yǎng)愛國精神,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并投身到建設中國特設社會主義社會中去。
3.3 高校黨委牽頭,加強人才培養(yǎng),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意識形態(tài)工作隊伍
加大黨對高校意識形態(tài)的領導是高校意識形態(tài)建設正確方向的保證。因此“要進一步明確高校黨委宣傳部門在統(tǒng)籌協(xié)調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中的地位和職責,配齊班子,配足配強隊伍,加大投入,從制度上保障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的開展?!笔紫?,思政課教師需要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瞬息萬變的國內外環(huán)境以及大學生思維的現(xiàn)代化,對思政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思政課教師在完成平時的教學工作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學習,學會利用現(xiàn)代化教學設備,提高思政課教學實效。其次,輔導員隊伍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建設。輔導員是整個大學期間與學生聯(lián)系最為密切的人,對學生的影響舉足輕重?,F(xiàn)階段,高校中確實出現(xiàn)了一些新問題導致了輔導員隊伍流動性較大的現(xiàn)象。如何穩(wěn)定并不斷鞏固壯大輔導員隊伍,實現(xiàn)由保量到提質的轉變是高校目前應該盡快解決的問題。最后,加大研究投入。加大人員和資金的雙項投入,鼓勵跨部門、跨學科的協(xié)同合作,以課題為紐帶,共同把理論研究向前推進。
3.4 巧用網絡,結合學生興趣,適時給予正確引導
我們在利用技術上的優(yōu)勢屏蔽網絡上一些不良思想和觀念,凈化網絡環(huán)境的同時,更應該巧用網絡,讓其成為宣傳的有力工具。首先,校園網絡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宣傳主流社會意識形態(tài)。其次,“高校要積極推進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點教材網絡化建設,重點建設一批貫穿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哲學社會科學網絡精品課程,用科學理論占領網絡教育陣地?!贝送?,善于利用學生們常用一些社交網站,如微博、論壇等信息,堅持正確的輿論引導。將意識形態(tài)教育貫穿于學生平時接觸的網絡之中,有利于將課堂學習的知識,在課后進一步鞏固加強。
3.5 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氛圍,將學習與生活結為一體
校園文化是營造良好育人環(huán)境的重要保障,將意識形態(tài)教育寓于校園文化建設之中,相對容易獲得學生的認同感。“高校要從本校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學科優(yōu)勢和學校特色著眼,大力抓好校園文化建設,在師生員工中強化的科學文化精神,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題滲透到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等豐富多彩的群眾性精神文明創(chuàng)建活動中去,使師生員工在良好的校園氛圍中潛移默化地接受教育?!?/p>
4 結語
【摘要】受到政治、經濟以及資本主義的影響,媒介在新聞采制過程中不斷物化,政府掌握話語權,媒介成為發(fā)聲工具。與此同時,受商品經濟影響,通俗文化、性別問題和重大事件被媒介化,媒介越來越符合公眾認知。
關鍵詞 物化 話語權 媒介化
現(xiàn)代社會由于媒體和傳播的高度發(fā)達,人們獲得的社會經驗的重點已經朝著影像傾斜,而不再側重于現(xiàn)實生活,“影像飽和”的時代已經到來。人們的認知和行為也越來越受到媒介的影響,但是就像李普曼提到的,“外部世界和人們頭腦中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李普曼把“現(xiàn)實”主要歸納為三種:客觀現(xiàn)實、擬態(tài)環(huán)境和主觀現(xiàn)實。人們形成的對現(xiàn)實的認知即“主觀現(xiàn)實”是經過媒體的中介之后的產物,這些認知已經偏離了原本的客觀真實,而是一種“擬態(tài)”的現(xiàn)實。而對于社會大眾來說,媒介成為了訊息獲得的主要渠道,成為引導民心和塑造民意的中介,因此媒介也常常被用來制造和操縱輿論。
從微觀的新聞的產生過程來看,各個崗位的新聞從業(yè)人員都會從自己的角度來對事實進行加工,使其能夠更加貼近自己的價值取向,無論在此過程中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的;但是從宏觀上來看,整個社會的政治環(huán)境、意識形態(tài)以及相應的政策法規(guī)等這些看不見的手都對新聞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早期有關于新聞媒介的研究認為,新聞媒介在社會中起著“鏡子”般的作用,社會發(fā)生什么,新聞就報道什么。但隨著時代的變遷,新聞報道不可能像鏡子一樣反映社會真實,媒介已經無法完整的反映社會真實。
但是新聞從業(yè)人員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在“鏡子論”中提及,因此在后續(xù)的研究中又相繼有“類向論”和“再現(xiàn)論”的提出?!邦愊蛘摗闭J為媒介對真實的反映是一種模擬;而“再現(xiàn)論”認為新聞媒體對社會的反映是主動的,通過一種有秩序的,可被理解的方式來呈現(xiàn)?!邦愊蛘摗焙汀霸佻F(xiàn)論”在一定程度上承認了新聞產制過程已經不再純粹客觀,新聞內容也已經摻和了相關人員或者整個社會的意識形態(tài)。猶如盧卡奇在有關于物化理論的闡釋中所涉及到的物化意識的產生。
盧卡奇將物化的原因歸結到資本主義,即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拜物本質導致物化的產生。而大眾傳播媒介由于其性質所致,又與政治經濟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在政治方面,主要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是國家意識形態(tài)層面;二是話語權。
從國家意識形態(tài)層面來看,猶如赫伯特·阿特休爾所提到的,新聞媒介是為那些所有者和經營者的利益服務。統(tǒng)治者利用媒介來論證和維護政治權利的合法性。媒介已經是社會權利的代言人,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
而從話語權的角度看,話語是被社會結構所構成,受社會結構制約,并且其在意義上也是建構性的。政府是通過媒介來建構和掌控話語權,媒介事實上是政府的代言人。話語實質上是一種權力,無論是商業(yè)還是政治,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媒介在社會中處于強勢地位。這使得大眾多數時候只是作為一個受眾而存在。
在商業(yè)方面,市場經濟體制下,媒介為了生存不得不迎合市場經濟的發(fā)展規(guī)律。利益驅使下,媒介開始遵循市場和資本的游戲規(guī)則,放棄了文化建設和追求,為了利益尋找賣點。這也是盧卡奇在提出物化理論時的最原始的出發(fā)點——資本主義商品經濟。
反之,資本主義的商品經濟的發(fā)展也在另一個層面驅動著媒介化的發(fā)展。
從文化角度來看,通俗文化的興起正是伴隨著工業(yè)化和城市化的興起而發(fā)展的。Richard Maltby 認為其“提供了一種烏托邦式的自我精神逃避”。通俗文化喚醒了人們的欲望、想象和激情,并通過較為感性的影像滲入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以各類選秀活動為例,普通大眾通過報名參與海選,到站上舞臺;電視觀眾則通過場外投票來決定比賽結果,通過媒介塑造了一場狂歡,并具象化了原本抽象的民主、平等、參與的概念,使得民眾沉迷其中。足球世界杯更是如此。從球星到球迷,從比賽過程到結果,各類花邊新聞到各種紀念品的熱賣以及一些球迷的出格行為,場內場外共同構建了這一豪華的狂歡。物的媒介化的另一個主要特征就是物的媒介化形塑。如性別歧視。John Fiske 指出“性別是被構建的,性別中唯一屬于自然的是性,堅持對性與性別做區(qū)分的關鍵在于,人類的生理狀況不會發(fā)生多少變化,而文化可以在短期內出現(xiàn)轉型。”在大眾傳播中,女性一直處于被壓制的狀況。Hawkins認為即使女性在大眾傳播中的曝露程度增加,也不會對性別歧視有任何的改善。想要獲得改善只有改變媒介對女性呈現(xiàn)方式的本質。社會性別理論認為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只是男權文化的一種期待,經過了男權文化的調整。女性形象在大眾傳媒中被刻板化,主要表現(xiàn)為被動、感性和依附等特征。而這種刻板的固定式的對女性形象的呈現(xiàn)使得男權主義在潛移默化中被強化,造成受眾對性別的歧視以及對性別歧視的無意識,即把性別歧視視為理所當然。
物的媒介化還有一個重要的影響就是促成了媒介對于社會的建構。傳統(tǒng)意義上的媒介的建構都將媒介認為是內容的創(chuàng)造者。而隨著社交平臺的普及化,受眾開始成為了自媒體。受眾既是媒介內容的創(chuàng)造者,也是媒介的消費者;既建構社會,又被結構所影響。以世界杯為例,世界杯是國人民族主義的明顯體現(xiàn)。世界杯是中國球迷心中的痛,理由自然是中國的缺席。但越是遺憾,越是有更多人關注。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許子東認為“中國人看世界杯,潛意識,不是看足球而是看世界,自虐式?!敝袊蛎钥词澜绫蠖紟е唤z酸意。以上屆世界杯為例,日本對戰(zhàn)科特迪瓦。當日本隊進球之后,網絡上中國網民開始出現(xiàn)兩極。一種是稱贊,稱贊日本進球漂亮,而另一種民族主義分子就開始出來酸。民族主義此消彼長之下,這些人就舉著民族主義的大旗開始在各類社交平臺上逐漸掌握了主動權。這場球賽的意義開始逐漸偏離了原本的方向。以至于到最后科特迪瓦逆轉成功之后網路上一片歡呼之聲。不過在這里出現(xiàn)了一個小插曲,就是傳統(tǒng)媒體開始出現(xiàn)報道日本球迷球場撿垃圾展現(xiàn)出高素質的一面。不論怎樣,原本單純的比賽經過各類媒體的曝光之后,開始被披上了一件件外衣,讓民眾注意的焦點開始模糊,甚至被引導。因此無論怎樣,各種媒介在向受眾傳達觀點,并且是在對事件進行篩選、加工、聚焦、放大之后,給受眾構建一個框架,一個對事件認知的框架,這也是受眾心中所認定的真實。
所以其實不論媒介是否物化,在對社會真實構建上一直是其不斷也無法中斷的過程。人們總會傾向于選擇符合自己價值取向的訊息,媒介出于經濟或者其他各種因素考慮,不需要也無法做到“鏡子般”的反映事件本身。媒介雖然讓我們看得更遠,但也同時讓我們更加近視。
關鍵詞 中美高校 管理體制 隊伍建設 網絡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On Differences and Lessons of American and Chinese
College Student Affairs Administration
CHEN Shizhang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1418)
Abstract American college student management is in a leading position in the world.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mphasis on school affairs is also increasingly improved. The article for main difference between the current and American undergraduates management include five aspects of ideology, personnel and network systems have been studi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lack of respect and learn from domesti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pe to play a reference for changing management ideas and improving service quality.
Key words American and Chinese colleges; management system; team construction; network system
隨著全球化進程進一步加大,互聯(lián)網的全面普及,社交網絡媒體以及移動網絡的異軍突起,中美兩國文化教育領域的交流與相互學習逐步加強,由于中美兩國在思想意識形態(tài)、高等教育體制的不同。兩國學生事務管理工作在體制、機構設置、管理隊伍、學生服務、學生參與管理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美國作為全世界優(yōu)秀院校的集合地,不光在科研,學術領域領先于其他國家,在學生事務管理方面也有著相當多值得借鑒和學習的地方。以下我們粗略的從意識形態(tài),管理體制,管理隊伍,學生信息管理系統(tǒng)與第三方機構這五個方面展開分析。
1 主要差異
1.1 思想意識形態(tài)
關鍵詞 媒體融合;社交媒體;網絡;文化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5)131-0189-01
“媒體融合”(media convergence) 作為一個新聞傳播學術語,就是綜合運用各種表現(xiàn)形式,如文、圖、聲、光、電,來全方位、立體化地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傳播手段來傳輸的一種新的傳播形態(tài)。媒體融合不再是單落點、單形態(tài)、臺的,而是在多平臺上進行多落點、多形態(tài)的傳播。其最明顯的特點就是信息的海量化、碎片化及傳播的多渠道化、個性化。
在全媒體發(fā)展進程中,傳統(tǒng)媒體與新媒體的結合是發(fā)展的大趨勢。 隨著全媒體時代的到來,融合已是必然,而且是全方位的。
鳳凰網也是全媒體發(fā)展中的一個先行者。在鳳凰的全媒體概念中,有鳳凰電視、鳳凰網、廣播、以《鳳凰周刊》為代表的平面媒體部分,還有戶外大屏。它的網頁點擊率是每天約3.2億人次,手機網、手機媒體點擊量每天超過2億次,成為全世界新聞網站中的佼佼者。鳳凰在iPhone和iPad平臺上,是最早接入的,全球華人都可以通過iPhone和iPad,看到24小時的鳳凰新聞頻道,所以它等同于全面落地。同時,鳳凰也有自己的官方博客、官方微博,其影響力的波及范圍很廣。鳳凰衛(wèi)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認為,真正的全媒體可用“兩個三”來概括:即“三網合一”、“三G合一”。“三網合一”指的是廣電網絡、電信網絡及互聯(lián)網的三網融合;“三G合一”,即電視、電腦和手機等多種終端的融合接收。經過記者的采訪和編輯,全媒體把文字、圖形、圖像、動畫、網頁、聲音和視頻等多種媒體表現(xiàn)手段通過廣播、電視、音像、電影、出版、報紙、雜志、網站等不同的媒介形態(tài),通過融合的廣電網絡、電信網絡、互聯(lián)網絡進行傳播,實現(xiàn)了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接收任何媒體內容的過程和狀態(tài)。
社交媒體,即Social Media,也稱社會化媒體,社會性媒體。是媒體融合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指允許用戶撰寫、分享、評論、討論相互溝通的網站和技術,是基于WEB2.0,并且由大批網民自發(fā)貢獻、提取、創(chuàng)造和傳播信息的過程。其中以社交網站,如微信、人人網、facebook等和微博,如新浪微博、twitter等最為典型。毋庸置疑,社交媒體已成為當下最廣為流行、傳播最為有效的交流平臺。
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和移動互聯(lián)網井噴式發(fā)展,用戶的時間越來越被移動端所壟斷,報刊、電視、圖書等傳統(tǒng)媒體雖然還依然重要,但卻要不得不面臨日益被邊緣化的現(xiàn)實。在這種趨勢下,傳統(tǒng)媒體必須通過媒體融合在移動端發(fā)力,才能在將來的媒體格局中占據一席之地。根據美國獨立民調機構皮尤研究中心發(fā)起的一項“互聯(lián)網與美國生活”的調查報告顯示:觀眾在觀看電視的同時,38%的人會使用手機在廣告時間或節(jié)目間隙打發(fā)時間;23%的手機用戶用手機與正觀看統(tǒng)一節(jié)目的其他觀眾短信交流;22%的用戶使用手機驗證電視節(jié)目所傳遞信息的真實性;20%的人用手機瀏覽電視節(jié)目內容涉及的網站;11%的人使用手機收看其他觀眾對節(jié)目的評論,同時也有11%的人在網上評論這些節(jié)目;總體來說,52%的手機用戶至少因為以上一個原因在邊看電視邊玩手機。正是由于移動技術的廣泛應用,以往單向的、被動的信息流動已經變成交互式、社會化、主動性地流動。觀眾使用手機找到了與他們有共同興趣的伙伴,分享他們的所見所聞。媒體融合所產生的最有意義的變革體現(xiàn)在對內容生產模式和流程的重構上。 融合到基于網絡的新媒體上,大力推進以互聯(lián)網技術為基礎的多媒體建設平臺。結合實際人員和資源,首先要培養(yǎng)全媒體記者。打破單一部門區(qū)隔與壁壘的傳統(tǒng)觀念,時刻牢記“全媒體表現(xiàn)”。有效整合社會與市場資源。
一是 在采訪手段上,要求全媒體記者熟悉多媒體平臺操作,除會使用電腦、相機、錄音筆、攝像機等常規(guī)采訪設備,并熟練掌握博客、微博、微信、QQ等網絡技術。
二是從采寫方式上,全力灌輸“全媒體”理念,當記者第一時間達到采訪現(xiàn)場,就要做出判斷:第一時間編寫文字稿件、拍照,上傳視頻、發(fā)回人物訪談錄音及上傳采訪視頻。
第三,要求記者要有效規(guī)劃和實施宣傳。快訊、消息、通訊、視頻、微博等各種新聞表現(xiàn)形式,并深刻洞悉“層級開發(fā)”。要對一個新聞主題進行全方位、多層次、多側面的離析與整合,形成不同定位、不同個性、不同特色的新聞信息產品,滿足不同受眾群體的需求,從而產生多種效益的疊加,使一次信息采集以最低成本產生最大效益。
1 借助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文化道德情感的宣傳
記述剖析親情、友情、愛情等情感話題,達到吸引受眾、傳播正能量、批判丑惡現(xiàn)象等。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和融入性,有助于增進受眾對真實情況的認知和了解。例如,每到二十四節(jié)氣或傳統(tǒng)節(jié)日,在社交媒體上相關民俗、文化歷史溯源等知識,配以相關圖片,再發(fā)起諸如“臘八你喝粥了嗎?”“端午節(jié)的粽子你最喜歡什么餡兒的?”“五仁月餅到底好不好吃?”“如果情人節(jié)與元宵節(jié)是同一天,你是陪家人還是戀人?”等話題,引發(fā)網友互動留言與討論,激發(fā)受眾之間的共鳴。
2 借助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文化娛樂的宣傳
文藝類內容對受眾的影響更貼近精神與審美的意識形態(tài)層面,更容易引發(fā)共鳴與認同。通過對上架新書文學作品、繪畫、流行歌曲、新上檔影視作品、明星動態(tài)與訪談等民眾較為關注的信息進行收集、發(fā)表、傳播和評論。但應注意在宣傳中強調時效性,緊跟熱點文藝作品,同時應特別注意宣傳時尚文藝作品,吸引年輕人群體,消除差異觀念,形成同頻同步的認識。能夠有效地、長遠影響受眾審美及意識形態(tài)。例如,音樂節(jié)目可以設置成一檔主題音樂類節(jié)目,每期一個與音樂或者情感相關的主題,在節(jié)目直播前一天將話題在社交媒體上,利用受眾的留言互動確定歌曲的歌單、主持人的串詞等。在特定節(jié)日,更可以話題討論與點歌、利用社交媒體平臺進行傳情達意。例如,感恩節(jié)時,設定“感恩之歌”的主題,受眾提前留言,為想要感恩的人點播歌曲并留下想要表達的話,主持人在節(jié)目直播時予以播出。主持人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留言與歌曲,激發(fā)受眾產生情感共鳴,增進相互了解。
3 借助于社交媒體平臺,進行旅游節(jié)目的交流與推廣
通常是背包客、攝影師、美食家、生活達人等,通過圖文并茂且具有指導性的風景名勝旅行日記、對各地特色美食的品評記述、對各城市生活娛樂設施和知名企業(yè)及學校的評價推薦,達到增進民眾的了解,吸引網民互動交流甚至有條件時親身來游覽、工作、學習和生活。應注重充分運用圖、文、聲、像等多種媒體手段,有效吸引受眾,并盡量給出詳細可行的具體指導,對網友提問應給予積極的回復。
在當前媒體融合背景下,面臨著多媒體競爭的壓力。運用包括社交媒體在內的網絡工具作為傳播的重要途徑,除具有一般傳播方式的共性特點外,還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把握好這些特殊規(guī)律,對于充分發(fā)揮社交媒體宣傳效能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庚年.全媒體技術發(fā)展研究.
[2]沈陽.媒體融合的四種思維和路徑.人民日報.
Facebook即將正式上市,中國無疑是為數不多的對其潛在市值具有決定性因素的重量級市場。一方面,中國擁有超過5億的網民,是世界上最大的互聯(lián)網市場,一座名副其實的金礦。另一方面,F(xiàn)acebook這個社交媒體巨頭要想進入中國市場,必須嚴格遵守中國的互聯(lián)網制度,并做好國際聲望會有所下降的準備。
很顯然,F(xiàn)acebook動心了。在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IPO申請材料中,中國被提到了9次。在材料中,F(xiàn)acebook公司將中國描述為“巨大的潛在市場”,并表示他們“正不斷評估進軍中國市場的可能性”。不過材料里同時也承認,F(xiàn)acebook不確定自己能否在中國市場取得成功?!皩τ谠诠芾砭W頁內容和信息上找到平衡點,使之能同時被我們和中國政府所接受,我們不抱有一定能夠成功的信心?!?/p>
強龍不壓地頭蛇
中國人民大學的一位教授發(fā)出警告稱,即使Facebook真的決定進入中國市場,其要面臨的競爭對手也絕非泛泛之輩。他指出,中國有很多模仿Facebook的本土社交媒體已經夯實了自己的市場根基。
類似Facebook的國際社交網站建立了相對開放的網絡社交平臺,中 國政府對此一向持有非常謹慎的態(tài)度。3年前,中國政府就拒絕Facebook進入中國,而絕大多數中國本土網絡用戶也并不熱衷于使用操作繁瑣的“翻墻軟件”來瀏覽Facebook。
扎克伯格寫給潛在投資者的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中國政府的疑慮。這位Facebook創(chuàng)立人在信中表達了自己的以下想法:“對政府進行更加透明的討論,有助于加強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
折衷之路
不過看起來Facebook并不打算像谷歌那樣的固執(zhí)和堅持。以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知名電子雜志The Next Web的亞裔編輯拉塞爾說:“他們表示‘在考慮中國市場的時候將拋開涉及意識形態(tài)的復雜問題’,這意味著他們很可能會做出妥協(xié),以找到折衷點?!?/p>
一位中國互聯(lián)網專家警告說:“Facebook必須遵守中國的互聯(lián)網政策,不過如果他們能找到一個良好的本地合作者的話,或許就能找到一條解決問題的新路子?!彼M鸉acebook能“為中國帶來某些新的東西”,并促進政府對互聯(lián)網政策進行某種程度上的改革,因為“中國本土的社交媒體都太保守和缺乏創(chuàng)新能力”。然而,應該如何去做,他也不清楚。
大難題
與此同時,F(xiàn)acebook能否在中國取得像在其他國家一樣的成功,還是個未知數。谷歌雖然已經退出中國,但是在此之前,谷歌在與中國本土的“山寨”搜索引擎百度之間的正面交鋒中并未占得上風。
不管報紙命運如何,不管報界在忙活什么,社會大眾似乎只愿活在當下。于是,微博與微信這兩款極其“世俗”的溝通工具,就成了普羅大眾的“溝通神器”。在“數字時代的麥克盧漢”——保羅·萊文森的理論視野里,臉書(Facebook)、維基百科都被稱為“新新媒介”,因為它們與之前的“新媒介”截然不同。如果萊文森了解中國的微博和微信,也許會在“新新媒介”之前再多加一個“新”字。微博、微信之后,是否還會有更“新”的媒體取而代之?如果不揣冒昧,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為它勾畫一幅“非標準像”吧!
首先,根據萊文森的“補償性媒介”原理,微博、微信之后的未來媒體,必能補其不足。也就是說,未來的新媒體可能融合了微博和微信的強弱關系、通信功能以及臉書、Skype的“郵件聯(lián)系人匹配”等社交功能,將“強關系”一網打盡,同時又能彌補微信“弱關系”不足的劣勢,更加凸顯“社交媒體”的優(yōu)勢。
其次,它是一個比微博更“融”、比微信更“富”的“融媒體”和“富媒體”。也就是說,它將融合現(xiàn)有平面媒體、網絡媒體、廣電媒體、移動媒體的優(yōu)勢而各去其短。它將更方便視頻的錄制與上傳;它還是一個新聞、信息、社交、服務的綜合平臺;它還將融合“物聯(lián)網”技術,成為家務和“物體系”管理平臺。
第三,它還比微博更個性化,有不同的智能界面供選擇,“中文版”、“外文版”、“少兒版”、“企業(yè)版”、“高端定制版”可以一鍵切換。保證了不同語言、不同年齡和階層都能使用這個新媒體,“環(huán)球同此涼熱”。
一、傳播的儀式觀與網絡營銷
(一)傳播的傳遞觀與儀式觀傳播的傳遞觀是關于傳播本質界定的傳統(tǒng)范式,它把傳播與運輸結合在一起,強調信息在地理位置上的傳送,認為傳播旨在對空間的控制。從文化研究的角度,傳播學者詹姆斯•凱瑞創(chuàng)造性地提出了傳播的儀式觀,他認為“傳播是一種現(xiàn)實得以生產、維系、修正和轉變的符號過程”。①從傳播的傳遞觀看,媒介的任務是信息,受眾的任務是接收信息,因此它所研究的是傳播的功能與效果問題,而傳播的儀式觀完全著眼于不同的范疇,它并不強調信息的發(fā)送或獲取,而是把傳播視為參加一次儀式,它所強調的不是信息的獲取,而是信息的共享。在傳播過程中,受眾不一定獲得新知識,但是原有的世界觀得到了描述和強化。
(二)儀式營銷的表現(xiàn)隨著思想觀念的不斷進步,傳統(tǒng)的叫賣式的推銷很難再吸引人們的注意,相反,儀式化的營銷往往能吸引群眾的廣泛參與。營銷是一種傳播,人們在分享文化和儀式的過程中,接收信息,改變態(tài)度,這種自覺主動的參與會產生巨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1.眾人狂歡:春節(jié)送紅包春節(jié)送紅包是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騰訊選擇在春節(jié)期間推出這個應用,以微信原有的大量使用者為潛在客戶,憑借朋友圈病毒式的傳播方式,利用“搶”這種游戲化的形式吸引人們參與、分享和傳播。微信紅包策劃精細,在春節(jié)前就推出“明星發(fā)紅包”、“企業(yè)發(fā)紅包”等預熱活動,在除夕當晚,與央視春晚合作,通過掃描二維碼、“搖一搖”的方式就可以參與搶紅包。在搶紅包的游戲當中,受眾積極參與,廣泛互動,曬紅包、轉發(fā)、評論、點贊、吐槽等使得微信紅包無處不在,成為一場商家與受眾的盛大狂歡,然而狂歡背后的實質是一種隱形的、邀請受眾積極參與的儀式化營銷。2.實名社交:千里傳祝福發(fā)紅包活動并不是騰訊的首創(chuàng),在2011年春節(jié)期間百度舉行了“百度搜紅包”好禮活動,新浪微博發(fā)起了“讓紅包飛”的大型活動,同時,網絡紅包也是阿里巴巴的拿手好戲。在這種情形下,微信紅包能一枝獨秀,取得巨大的成功,與微信本身的社交屬性是分不開的。微信通過符號創(chuàng)建了“擬態(tài)環(huán)境”,提供實名制的社交方式,實現(xiàn)了與現(xiàn)實的無縫對接,人們在游戲當中分享信息、傳達祝福。正是在這種參與性的活動中,媒體完成了自己宣傳和推廣的營銷目的。
二、儀式觀視野下網絡營銷的特征
(一)以文化為依托,強調文化的共享文化是一種生活方式,是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共享的精神價值和思維習慣,是加強人們情感聯(lián)系的橋梁和紐帶。傳播是一種“文化表演”,通過傳播,受眾參與和共享了相同的文化。春節(jié)發(fā)紅包是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紅包代表長輩對晚輩的關懷和祝福。微信紅包是新媒體技術環(huán)境下,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移動客戶端的展現(xiàn),發(fā)紅包的過程,也是分享文化、傳達祝福和感情的過程。人們在這一過程中,共享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習俗,聯(lián)絡了感情,加強了聯(lián)系。
(二)象征性符號的維系與建構符號是一種載體,我們生活在符號所創(chuàng)造的象征性社會中。意義和文化并不能單獨存在,必須通過符號表現(xiàn)出來,我們根據現(xiàn)實創(chuàng)造了符號,同時又生活在符號所創(chuàng)建的現(xiàn)實里。微信紅包是一種象征符號,人們?yōu)榱藥酌X甚至幾分錢的紅包不停地搖手機,除了對未知結果和驚喜的期盼外,更加享受的是那種儀式化的游戲所帶來的精神體驗和文化消費。人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微信紅包所營造的象征親情、友情,傳達祝福和情感的虛擬環(huán)境中,并主動成為傳播者,邀請朋友圈的人一起參與。正是在這個過程中,符號實現(xiàn)了對現(xiàn)實的表征、維系和建構。
(三)受眾不是被動的接收者,而是互動的參與者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自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微博、微信等都是自媒體的典型代表。在自媒體時代,受眾不再滿足于被動地接受傳播者信息,而是要求與傳播者進行互動,要求自己的意見被采納和傳播,甚至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主動信息。因此,商家過去那種叫賣式的營銷很難再獲得成功了,他們必須順應這種變化,在營銷的過程中盡可能地讓受眾參與。傳播的儀式觀以符號互動理論為基礎,它不強調信息從傳者到受者的傳遞,而是把雙方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使雙方在共同參與、互相交流的過程中,達到意義的共享。它突出強調了受眾的主體地位,然而,“正是這種虛擬出來的平等的主體性,將接收者帶入傳播儀式的氛圍,使其喪失主體性,達到對接收者的精神控制,從而建構傳播發(fā)起者希望的秩序狀態(tài)”。
(四)游戲化的營銷“搶紅包”是一種游戲,尤其是拼手氣紅包,其由于結果的不確定性而受到用戶的歡迎。在游戲中,人們渴望與人分享與交流,每一次參與都可能有喜悅或懊惱,這些都能激發(fā)用戶進一步的參與和分享。游戲本身就是一種儀式,人們在乎的不是輸贏、不是結果,而是參與本身,正如宗教儀式一樣,它并不強調布道和說教的作用,而更注重圣歌和典禮的重要性。
三、儀式觀視野下網絡營銷的影響
(一)傳承文化:對意識形態(tài)的塑造建立在日常生活之上的儀式是不可或缺的。傳播的功能不僅僅在于信息的傳遞和獲取,還在于對文化的分享、認同、傳承和建構。比如央視春晚,很多人對它的內容并不是很喜歡,甚至還有很多人對央視春晚吐槽、批評,但是幾乎每個人每年還是會看,觀眾并不是為了觀看它的內容,而是把春晚當成一個儀式,看春晚是對春節(jié)的確認,是對傳統(tǒng)的認可。人們在觀看的過程中和家人交流情感,分享共同的文化,完成了對深層的文化理念和意識形態(tài)的共享和確認。
(二)維系價值:對社會現(xiàn)實的建構杜威曾說過,不是社會創(chuàng)造了傳播,而是傳播創(chuàng)造了社會,社會就存在于傳播之中。通過傳播,我們最終生活在了我們用符號所構建的世界中。儀式觀并不否認信息傳遞和娛樂教育等功能,它從更深層面上強調了傳播在重塑社會現(xiàn)實方面的作用。微信紅包是根據傳統(tǒng)習俗在網上發(fā)起的活動,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眾分享信息、共享文化,在潛移默化中維系了主流意識形態(tài),調整了自身的行為,并最終對我們生活的環(huán)境產生了影響,使得網上的“擬態(tài)環(huán)境”越來越接近現(xiàn)實,最終我們生活在了這種通過傳播建構的現(xiàn)實之中。
(三)聯(lián)結受眾:對社會的維系整合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認為,儀式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體驗的瞬間,激發(fā)、增強或重塑個人成員的集體意識和認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和意愿上的高度一致。③傳媒確定媒介事件之后,通過宣傳、預熱等方式邀請受眾的參與,受眾在參與過程中,通過分享共同的知識和經驗,加強了情感聯(lián)系,從而成為一個關系密切的牢固群體,就像參加一次彌撒儀式一樣,人們有了共同的信仰而成為一個共同體。
(四)使用與滿足傳遞觀強調信息的傳遞,認為人們接觸媒介是為了獲得信息,減少對現(xiàn)實的不確定性,而儀式觀則強調對事件本身的參與、分享和確認。微信紅包不僅是一場眾人狂歡的活動,更是一種社會現(xiàn)象,是春節(jié)期間微信用戶不可或缺的討論話題之一。它成為微信用戶的一種希冀,一種參與集體活動甚至某種文化的渴望。受眾參與其中并不能獲得多少有意義的信息,總體上也不會帶來多大的利益(不排除個別幸運的參與者),他們的滿足就是來源于參與本身,來源于在活動中感受到的春節(jié)氛圍。
四、結語
MOOC是一種從2012年開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網絡教學形式,它將學校中的課堂,轉化為更碎片化、更適合在線學習的形式,利用互聯(lián)網的技術與服務,向全世界的人們提供免費學習。MOOC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類以傳統(tǒng)教育體制為基石的學習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發(fā)展,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是一種來自網絡教育革新的嚴峻挑戰(zhàn)。本文針對MOOC的五大主要特征,從意識形態(tài)教育、學習資源、學習方式、交互形式、評價機制五個方面深入探討MOOC興起對傳統(tǒng)思政課的沖擊,為思政課程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MOOC;思想政治理論課;挑戰(zhàn)
MOOC全稱為Massive Online Open Courses,被譯作“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中文簡稱為“慕課”,是一種從2012年開始迅速在全球流行的網絡教學形式。它將學校中的課堂,轉化為更碎片化、更適合在線學習的形式,利用互聯(lián)網的技術與服務,向全世界的人們提供免費學習。MOOC憑借名校光環(huán)、頂尖師資以及網絡便捷,成功吸引了眾多知名高校加入MOOC平臺,奉獻屬于高等學府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并且讓成千上萬的學習者跨越高校的圍墻,擺脫傳統(tǒng)學制的約束,突破時空的局限,輕松吸取了世界級學府的精華。MOOC的出現(xiàn)改變了人類以傳統(tǒng)教育體制為基石的學習方式,加速了高校教育扁平化發(fā)展,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而言是一種來自網絡教育革新的嚴峻挑戰(zhàn)。只有深入了解MOOC的特征,分析傳統(tǒng)與新興教學方式的優(yōu)劣之處,形成優(yōu)勢互補,才能深入推動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
一、MOOC的主要特征
伴隨互聯(lián)網技術的普及以及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MOOC是開放教育資源運動的新發(fā)展和突破,體現(xiàn)了開放教育資源從單純資源到課程與教學的轉變。\+①而MOOC作為一種網絡教育形式,之所以能突破以往依托互聯(lián)網開設的開放課程、精品課程、廣播電視課程等,顛覆傳統(tǒng)教育思維,在國內外得到迅猛發(fā)展,除了具有網絡教育的一般特征外,還具有新型在線課程開發(fā)模式的獨有特征。
(一)大規(guī)模
“大規(guī)?!笔荕OOC首字母Massive的第一個語義,也是MOOC的第一個主要特征?!按笠?guī)模” 至少包含了三層涵義:一意味著這種課程學習在學習人數上沒有限制,參與課程的學生可以多達幾萬、幾十萬甚至更大的規(guī)模;二意味著參與MOOC平臺的高校眾多,截至2013 年 7 月,全球共有83所高校和機構加盟 Coursera 平臺,共有 28 所頂級大學加盟 edX 平臺,\+②我國高校也紛紛加入MOOC行列,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加盟edX平臺,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加盟Coursera,有65所高校加盟中國東西部高校課程共享聯(lián)盟;三意味著大量的網絡課程面世,教育部宣布在“十二五”期間,我國高校將逐步開放1000門視頻公開課、5000門資源共享課\+③。
(二)開放性
“開放性”是MOOC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開放即面向所有的學習者,讓資源實現(xiàn)共享。資源共享是實現(xiàn)終身教育的主要途徑,也是追求教育公平的一種重要體現(xiàn)。傳統(tǒng)教育所設置的年齡、身份、國籍、語言、地域、收入等等門檻已不再是教育的障礙,開放性意味著所有的學習者只要具備上網的條件,就能夠獲得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這些資源面向所有學習者,他們可以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按照自己的實際開展學習,并且與世界任何地方的人進行交流。此外,這些開放的資源大部分是免費的,其廉價的教育成本比傳統(tǒng)課程更具競爭力。
(三)高質量
“高質量”是MOOC的主要內涵,是MOOC能夠風靡全球的重要保證和內在因素。MOOC發(fā)揮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集結全世界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旨在打造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其高質量體現(xiàn)在:其一,知名學府加盟。除了早期創(chuàng)辦MOOC三大平臺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外,目前100余所世界各地頂尖大學紛紛加入。2013年,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6所亞洲名校也宣布加入edX,而Coursera所選擇合作對象是每年最新的世界大學學術排行榜上排名前5%的學校;其二,專業(yè)團隊打造。要完成一門MOOC課程,需要一個專業(yè)教師團隊共同完成。如MITx的“電路與電子學”這門課程,其中參與的教師共有21位團隊成員。這些老師們分別負責知識講解、制作精美視頻、及時回答學生提問、引導學生完成在線作業(yè)、組織學習社區(qū)的交流互動等,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務求給學習者提供高端的學習體驗。
(四)交互性
“交互性”是MOOC比傳統(tǒng)的網絡教育、遠程教育更為卓越的功能特性。傳統(tǒng)網絡課程包括國家精品課程等只是單向提供課程資源,缺乏在線的師生雙向交互、生生交互以及論壇式討論答疑等協(xié)同互動學習。MOOC的交互性堪比傳統(tǒng)課堂的交流模式,學生的課堂作業(yè)通過系統(tǒng)實時測評,主觀問題也可以通過線上學習社區(qū)、社交網絡等方式得到來自老師的反饋或者其他學習者的幫助。一名斯坦福大學的教師在起身倒杯咖啡短短1分鐘后,發(fā)現(xiàn)原本打算回答Coursera上的學生提問已經有其他學習者幫忙回答。這種即時交互提高了學生參與課程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多向互動中增強學習效果。
(五)個性化
“個性化”是MOOC體現(xiàn)以學習者為核心理念的集中體現(xiàn)。個性化學習是學習者根據自身的喜好興趣和學習程度選擇教學。由于每個學習者的知識背景、心理活動、認知能力等都存在個體差異,因此針對個體差異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果。MOOC作為網絡教育,其共享性、開放性、重復性、交互性、可控性等特點,能夠滿足學習者多元化、多層次的需求。同時,MOOC基于大數據的分析,全面跟蹤和掌握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學習行為,促進因材施教,提升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
二、MOOC的興起對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沖擊
思想政治理論課作為大學生學習的主渠道,是履行黨和國家意識形態(tài)教育神圣使命的主陣地,是高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重要體現(xiàn),是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屬于大學的必修課。目前,以“灌輸”理念為主的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模式仍然十分普遍,學生在傳統(tǒng)課堂中難以成為學習主體。MOOC的興起將有限的課堂轉移到無限的網絡空間,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學習生態(tài)環(huán)境,這勢必對傳統(tǒng)思政課形成不可忽視的沖擊和挑戰(zhàn)。
(一)目標價值更復雜,意識形態(tài)教育艱巨
意識形態(tài)教育是傳統(tǒng)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第一使命,堅持黨的領導,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引導大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教學目標和價值觀是立場鮮明的。而MOOC平臺上,來自全世界的學習資源都可以通過網絡技術進行傳播,這是學習知識的新形式,同時也是意識形態(tài)爭奪的新領域。西方國家憑借主導互聯(lián)網技術,形成有利的話語體系,通過MOOC免費課程不僅傳遞有形知識,更滲透無形價值認同,為個人主義、利己主義、拜金主義、宗教救世等西方思潮提供理論依據,其蘊含的思維認知與價值導向對大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目前,很多西方國家大學的大量人文社科類課程通過MOOC平臺進行傳播學習,其主講人擁有國外知名大學的光環(huán),并且講解新穎生動,深受中國大學生的喜愛,聽edX和Coursera網絡課程成為大學生的一種時尚趨勢。在這種趨勢下,思想政治理論課所肩負的意識形態(tài)教育任務將更加艱巨。
(二)教學權利更開放,學習資源優(yōu)勝劣汰
MOOC的開放性表面上是顯性資源的免費開放,而其真正的價值內涵在于教師教學權力和學生學習權力的開放。MOOC以社會化學習網絡為平臺,給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自由。教師通過MOOC進行教學,將不受歸屬學校的制度約束,課程也不專屬某位教師,學生也可以跨校學習,教師自由教學的權利和學生自由學習的權利通過開放轉化為巨大的學習資源。思政課作為所有高校的公共課程,教學目標和要求是共通的。鑒于目前各高校所開設的思政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如果學生通過MOOC平臺可以獲取其他高校更好的思政課學習資源也能達到學習目標,那么普通高校的傳統(tǒng)思政課堂教學有可能淪為虛設,其教學效果將遭遇嚴重挑戰(zhàn)。學生通過MOOC平臺擇優(yōu)而學是遵循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這種優(yōu)勝劣汰雖然會鼓勵學習資源的創(chuàng)新爭優(yōu),但不容忽視的是,普通高校傳統(tǒng)思政課程所肩負的實踐育人功能同時也會被削弱。
(三)學習方式更多樣,自主學習成為主導
傳統(tǒng)思政課堂以教師為中心,依賴場地、紀律等組織課堂,無法真正體現(xiàn)和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MOOC課程依靠網絡技術推進學習,它的革命性意義在于使學習從傳統(tǒng)的獲取知識為主到更加注重發(fā)現(xiàn)、處理、理解、應用和創(chuàng)造知識。因此,MOOC學習者以自主學習為主導,通過各種學習方式構建個人知識體系。第一,視頻學習,自我構建知識系統(tǒng)。課程可以通過視覺效果突出的視頻、動畫、Flash等展開,學生經過自我思考建立知識聯(lián)系,加深學習記憶。而傳統(tǒng)課堂主要是學生按教師思維去掌握已構建的知識體系,這樣被動而機械的記憶易遺忘。第二,同伴學習,海量學習者互幫互助。MOOC平臺的學習者參與度高,如Coursera、edX、Udacity、國內的慕課網、學堂在線等都有在線討論小組、Wiki協(xié)作、問答社區(qū)、廣場討論區(qū)等平臺讓學習者進行提問和討論。“一人發(fā)問,大家來答”的同伴學習方式,能夠提高學習積極性,促進對知識的理解。第三,自由學習,教與學都不受時空限制。傳統(tǒng)課堂教學受到時間、地點等現(xiàn)實資源局限。MOOC課程教學不受時空局限,教師可以在輕松的環(huán)境錄制課程,進行自我發(fā)揮。視頻課程碎片化,一般5到15分鐘甚至更小的“微課程”,“邊角時間”也可以被用來學習。第四,個性學習,根據喜好習慣選擇交流平臺。傳統(tǒng)課堂的師生比例是一對多,教師無法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要,且?guī)熒涣飨鄬Χ虝?。MOOC課程提供了很多線上交流平臺,如國外MOOC平臺可以使用Wiki、blog、Moodle、Twitter、FaceBook,國內慕課平臺有QQ、微信、微博等,學習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習慣選擇交流平臺。
(四)交互形式更多元,從消費到建構課程
啟發(fā)教育、個性教育等生本理念近年來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領域受到高度關注,而生本理念的主要外顯特征在于“以學定教”的多元交互。多元交互是MOOC課程的一大亮點,它引發(fā)傳統(tǒng)思政課堂的教學交互形式的“質變”。從語音交互到文字交互,從人人交互到人機交互,從單媒體交互到多媒體交互,從同場交互到跨域交互,從實時交互到異步交互,從有限空間交互到無限空間交互,從師生交互到教師、學生、媒體等多向融合交互。MOOC平臺向學習者提供比傳統(tǒng)課堂更立體多元的交互形式,為學習者進行自學互學創(chuàng)造了更便捷的途徑,體現(xiàn)生本理念中“學習是人的天性”這一核心。MOOC基于信息技術的開放性、共享性、生成性、多極性等特性,使網絡學習從傳統(tǒng)的教師向學生單向傳授走向多向互動交互,使學習者從被動接受知識到傳播、構建、創(chuàng)造知識,從教學內容的純粹消費者變成課程的重要建構者。例如,學習者可以通過MOOC平臺記錄筆記、發(fā)表評論、交換課程資源以及分享心得體會等,這些學習行為同樣為其他學習者提供新建構的資源。學習者通過多元交互,增強課程參與度,提高個體針對性,才能讓思政教育理念“入心入腦”。
(五)評價機制更全面,評價內涵重新定位
學習評價是反饋學習者的學習成效以及教師教學質量的重要教學環(huán)節(jié)。傳統(tǒng)思政課程學習一般有隨堂提問測試、課后作業(yè)評分、期中期末考核等評價方式,這些學習評價基本來自教師對學生的單向評價,突出成績結果,忽視育人過程,學生根據這些評價難以進行有針對性的調整提高。MOOC的評價機制既包括教師評價,也有學習者互評。除了授課過程中設有隨堂提問、課后測試和期末考核外,還要求學習者必須對同伴作業(yè)進行評閱才能看到自己作業(yè)的被評意見,保證學習者互評方式的落實。由于思政課比其他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思想和經歷,因此學習評價應該成為一種平等的對話,成為學習者進行思維證實與知識建構的過程,而不是教師對學生單向的數字判定?;诖髷祿治龅腗OOC平臺能夠有效跟蹤學習數據,探索認知規(guī)律,調整學習行為,這種學習反饋賦予評價新的內涵,同時也推動思政課追求本真的教育價值。
[注釋]
①焦建利.從開放教育資源到“慕課”――我們能從中學到些什么[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10).
②陳肖庚,王頂明.MOOC 的發(fā)展歷程與主要特征分析[J],《現(xiàn)代教育技術》,2013年第11期,P7.
③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財政部對“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R].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2011]6號.
[參考文獻]
[1]陳柳.MOOC興起對高等教育的影響[D],廣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4月。
[2]劉震,曹澤熙. “慕課”時代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挑戰(zhàn)和機遇[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年第11期。
[3]方靜.MOOC 的發(fā)展及其對傳統(tǒng)教育的挑戰(zhàn)[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年5月。
[4]吳維仲,關曉輝,曲朝陽.“慕課”浪潮引發(fā)的高校教學改革思考[J].東北師大學報.2015年第2期。
【關鍵詞】媒介化生存媒介人性化媒介依賴人的異化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媒介已經越來越廣泛而深刻地成為人們與真實世界交往的中介,人們越來越依賴媒體,媒介化生存已經成為我們這個時代最逼真的一種生存方式。麥克盧漢說“媒介即人的延伸”,媒介在當代深刻介入人們的工作、生活,人的感覺器官以及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延伸從未達到如今天這般的廣度,滿足了人對周圍世界的感知和認識的好奇。但質疑也隨之而來,人通過傳播媒介了解的客觀環(huán)境是擬態(tài)環(huán)境,并非真實環(huán)境,并且針對擬態(tài)環(huán)境,而非真實環(huán)境做出的反應,媒體――作為人親手完成的創(chuàng)造物,成為一種異己的力量外在于人、獨立于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與人疏遠或隔膜,甚至轉過來支配人、束縛人、壓迫人、奴役人。媒介是否具有將人異化的能力?
一、媒介化生存及其背景下人的異化批判
異化在哲學上是指對象化、物化的延伸,是由人創(chuàng)造他物而他物又束縛了人的過程。傳播批判研究更多指向大眾媒介,在眾多流派中法蘭克福學派是這類研究中歷史最久、影響最大的一個學派,該學派的媒介控制思想認為,關于媒介工具化的具體體現(xiàn)問題,傳播媒介的“工具化”,即工具活動的標準滲透到媒介的運作之中?;艨撕D赋觯骸巴ㄟ^大眾媒介以及其他影響方式來形成人們的思想和感情,通過對表達思想客體以及對客體的思想方式上對能夠提供豐富信息的建議和操作進行有效控制,來縮小個人思維的差別?!瘪R爾庫塞認為,科學和媒介之所以成為意識形態(tài),是因為它們都具有明顯的工具性和奴役性,起著統(tǒng)治人和奴役人的社會功能。
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傳播學者格伯納等人提出培養(yǎng)理論,核心觀點是大眾”傳播媒介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受眾的世界觀價值觀。80年代以后,培養(yǎng)理論學派還提出了“主流效果”和“回響效果”理論。“主流效果”是指:理應多樣化的價值觀,因接觸電視而變得與電視所呈現(xiàn)的意見主流相似?!盎仨懶Ч崩碚撝府旊娨暿澜绲慕涷炁c個人經驗趨于一致時,培養(yǎng)效果會如同空谷回音一樣顯著擴大。
進入網絡時代,包括大眾媒體在內的媒體繁榮導致的人的異化仍然存在。主要表現(xiàn)為:
交往異化。媒介的發(fā)達分散了人的注意力,影響了人與人交往的專注度,媒介的人際互動和面對面交往相比仍然有一定程度的失真,有人完全依賴媒介社交,卻在實際生活中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但強關系,尤其是發(fā)展深層次的親密關系,則只有面對面的真實交往才能維系,因而媒介的過度介入不利于發(fā)展和維系親密關系。人變得愈加孤獨,孤獨存在完全背離了人的交往本性。
思維異化。首先,媒介滿足了人們對于獲取信息便利、快捷的要求,但也在不知不覺中降低了人的思維能力,讓人懶于思考。其次,過度的信息讓人總是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無暇思考。再次,碎片化的閱讀習慣讓人對深度閱讀和思考失去興趣。
行動異化。人類社會的有序運行離不開人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與參與。但拉扎斯菲爾德和默頓提出大眾媒介的麻醉功能說,認為人們如果過度沉溺于媒介提供的表層信息和通俗娛樂中,就會不知不覺地失去社會行動力,而滿足于“被動的知識積累”。像“沙發(fā)土豆”、“罐頭人”。如今的新媒介也有類似的迷惑性,讓人以為閱過評過就完成了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比起實際參與真實的公共活動,人們似乎更愿意把時間花在電腦和手機上。
二、保羅?萊文森的媒介人性化理論
媒介環(huán)境學派是20世紀30年代在北美萌芽,在70年代形成發(fā)展起來的一個傳播學派。環(huán)境學派的重點是研究傳播技術本質或內在的符號和物質結構如何對文化導致深遠的微觀及宏觀的影響?!皞鹘y(tǒng)學派(經驗學派)一心于具體傳播內容及其產生的影響,批判學派指向的是傳播背后的政治經濟利益和意識形態(tài)霸權,獨獨媒介形態(tài)理論盯上了媒介本身的深遠社會影響。”在新媒介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大眾媒介呈去中心化趨勢,傳統(tǒng)意義上的傳播者和受傳者界限已不甚分明,媒介技術對人的普遍影響相較于媒介的意識形態(tài)屬性表現(xiàn)更為突出,因此本文更適合在媒介環(huán)境學的框架下進行分析。
保羅?萊文森是媒介環(huán)境學派的代表人物,他高揚“人性化趨勢”的媒介演進大旗,強調人在媒介技術演進中的能動作用。人是技術的自然環(huán)境。媒介技術不斷演進的動力常常不是源自技術自身,而是人和社會需求的合力。
媒介模仿人的感知。人類自身的感覺器官如視力、聽力、腦力等在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存在生理限制,需要借助媒介來延伸對外部世界的認識,因而媒介只能是以現(xiàn)有的人類感覺系統(tǒng)為基礎。然而媒介對人感知的模仿并非全方位,如電話模仿和延伸了人的聽覺功能,電視模仿和延伸了人的視覺功能,書籍拓展了人的記憶能力。人類學理論表明,媒介傾向于復制前技術的世界,前技術世界中的傳播模式代表了我們人性的收集信息的本質模式。
媒介具有人性化趨勢。1979 年,萊文森首次提出了這一理論:“人類技術開發(fā)的歷史說明,技術發(fā)展的趨勢是越來越人性化,技術在模仿甚至是復制人體的某些功能,是在模仿或復制人的感知模式和認知模式?!?/p>
就單類媒介而言,萊文森認為需要經過“玩具-鏡子-藝術”的技術演進三階段。任何媒介技術的初生階段都是以玩具的形式出現(xiàn)的,“人們喜歡它們,是因為好玩”。當人們的好奇心和娛樂心理得到滿足之后,才會關注它傳達的內容,尤其是其復制現(xiàn)實生活的內容,當大眾接受玩具技術用作現(xiàn)實世界的替代品,則進入鏡子階段。完成向藝術的質變,技術媒介“不但要能夠復制現(xiàn)實,而且要能夠以富有想象力的方式重組現(xiàn)實?!毕胂罅κ撬囆g的本質特性,沒有想象力,技術無法實現(xiàn)向藝術的飛躍。并非所有技術都能實現(xiàn)這三個階段的轉變,大多數停留在鏡子階段。
對不同類媒介演進關系,萊文森提出“補救性媒介”理論。任何一種后繼媒介都是對過去的某一媒介或某一種先天不足的功能的補救或補償。每一種媒介在幫助人們圓夢的同時也是有缺點的,讓人失去生理的某些方面,但是都可以補救。例如電視以其音畫同步為廣播無法看到圖像的遺憾提供了一種補償,但是電視具有轉瞬即逝的特點,錄像機的發(fā)明彌補了電視的即時性特點。
人類理性決定媒介生存路線。萊文森認為人決定了哪些媒介存活,哪些落到路邊,哪些命懸一線,哪些如日中天。人類選擇媒介遵循兩條標準:一條是“我們想要憑借媒介來拓展傳播,以求超越耳聞目睹的生物學局限”;另一條是重新捕捉住昔日失去了的某些生物學傳播成分,即“我們渴望回到我們昔日自然傳播的故鄉(xiāng),雖然我們在延伸的過程中超越了這個故鄉(xiāng)?!比诵曰厔葸M化的目的不僅是再現(xiàn)前技術環(huán)境,而且是技術世界的延伸。
三、新媒介環(huán)境下對人被異化的質疑及展望
當今以手機為代表的新媒介開啟了移動數字傳播時代,讓人們能夠隨時隨地連接進入互聯(lián)網,滿足了即時社交的需求,以谷歌眼鏡為代表的可穿戴設備,甚至解放了人們的雙手,彌補了舊媒介的缺陷,更加延伸了人的感官,按照萊文森的媒介進化觀點,也更加符合前技術環(huán)境。雖然媒介技術的發(fā)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便利和樂趣,但是對媒介技術持批評甚至悲觀的聲音不容忽視,在媒介環(huán)境學派內部,波茲曼就認為媒介技術對人性的負面作用更甚于正面作用。分析這些質疑有助于客觀看待媒介技術。
1、從媒介形態(tài)看,偏向圖像的媒介導致人類理性式微
波茲曼認為文字培養(yǎng)理性,圖像降低思考,以電視、電影為代表的以圖像為基礎的媒介,人們對其內容的解碼不需要進行分析,因而不需要任何理性的準備和推理。圖像吸引的是情感,而非智力。隨著圖像媒介大行其道,智力或理性思想的東西自然就會走向衰落。
但萊文森認為口語本身就是對現(xiàn)實的抽象表達,文字又對口語進行抽象,因而文字呈現(xiàn)過度抽象,雖然它可以讓人類跨越時空交流,但除了思想和抽象的描繪外,寫東西的人不得不放棄其余的一切東西,因而失去了真實世界。相反,攝影術能夠精確傳播信息,減少抽象干擾,知識的生成、批評和傳播實現(xiàn)了最大限度、最有利的環(huán)境。其次正是因為圖像的“低門檻”反而能夠鼓勵人學習文化,很多人正是因為圖像媒介引發(fā)興趣,然后轉向文字媒介。圖像媒介與文字媒介并非是前者取代后者的過程,而是人在理性作用下重新分配比重,互為補充的過程。
2、從傳播速度看,信息瞬間傳遞破壞人的線性思維
電子媒介的興起一方面讓信息傳播速度得到提升,甚至讓信息的產生與傳播實現(xiàn)了同步,另一方面也讓信息傳播變得廉價,傳統(tǒng)媒介對于信息渠道的控制受到了挑戰(zhàn)。結果是源源不斷的信息快速涌來,讓人形成忙碌的感覺和見多識廣的錯覺,而來不及去思考對信息進行理性思考,滿足于感性,而不再強調理性和線性思維。并且不受仔細檢討的信息的瞬間傳遞會助長匆忙、情緒化的判斷與回應。
萊文森認為,對信息傳播效率的追求,符合人行動機。長距離傳播造成知識生成階段的頭腦風暴和其他社會成分的互動不可能實現(xiàn),為知識傳播做準備的直接批評中那種有取有舍的意見交換就不復存在。
3、信息超載讓人迷失。
波茲曼認為媒介技術帶來信息量增加,使人的信息免疫系統(tǒng)不起作用,不得不為了讓無用的信息派上用場而制造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而不知道如何過濾、減少、運用信息。
萊文森認為人的認知能力是消化這些信息的消化劑,人并不只是簡單吸收信息,而是加工信息,處理后的信息比原材料更加復雜、統(tǒng)一。好比圖書館承載的信息量遠超過人們的閱讀能力,卻不會引起人們對于信息超載的焦慮,原因在于人們開發(fā)了多種導航技巧,分類體系成為圖書館的補償性媒介?;ヂ?lián)網不光有搜索引擎,還有其他處理、篩選信息的手段,例如網絡問答社區(qū)“知乎”通過對用戶的篩選提供高質量的信息。相較于信息超載,萊文森更擔心信息太少,因為悲劇和誤解往往由此產生。
4、媒介高度智能弱化人的思維能力
先進技術在各方面都能代替人們行使判斷和思考的能力。波茲曼認為如今的技術已經實現(xiàn)了在生活各方面的壟斷。堅信利用電腦可以“實現(xiàn)個人收支平衡,提高烹飪技術,列出合理的購物清單,實現(xiàn)網上投票或是購物,在家就可以享受所有娛樂?!比藗儼褌€人能力與情感讓到一邊,讓思考能力讓位于技術,淪為技術的附庸。
波茲曼的判斷看似符合當下的情形,當人們有困惑時,習慣于求助媒介尋求答案,但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答案并非由媒介做出,提問和回答的主體仍然是人,媒介只是通過一定運算找出最佳的回答,而這個運算方法也是人設計的,用萊文森的話說就是“人是駕馭媒介的主人,對別人已經創(chuàng)造出的內容,人們擁有空前的自主選擇能力”。
5、媒介發(fā)達弱化人際交往能力。
一方面,當今全球社交媒體普遍運用,人們把更多交往的時間和精力轉移到社交媒體上,傳統(tǒng)的人際交往被發(fā)達的媒介交往分流;另一方面,媒介的娛樂性分散了人們的注意力,干擾了傳統(tǒng)人際交往活動,雖然人和人之間的空間距離很近,但心的距離卻因媒介的延伸而相距甚遠。因此不少人擔心發(fā)達的媒介會弱化人際交往能力。
實際上,交往方式的多樣化賦予了人際交往更多可能性。在現(xiàn)實社會里,人際交往一般以血緣、地緣、業(yè)緣為紐帶構成各類關系,人們以特定的身份與他人交往,為了融入各類交往圈,還需要隱藏或者壓抑個性。但是身處以網絡為基礎的媒介,人和人之間的交往變成了符號與符號之間的交往。沒有身份的約束,人和人之間的對話在某種程度上更為平等、真實。媒介為人性的展示和宣泄提供了另外的可能性,那些在現(xiàn)實世界有交往障礙的人有可能在網絡媒介游刃有余,獲得現(xiàn)實交往不曾有過的滿足和價值存在感。當然,正是因為媒介對真實交往的有效補充,使得人們可能不向過去那樣看重現(xiàn)實中的人際交往,當在現(xiàn)實中的人際交往遇到挫折時,有可能不是努力補救,而是躲到網絡媒介中尋求安慰,造成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愈發(fā)孤獨。但這只是媒介賦予人更多選擇自由導致的結果之一,不是媒介導致的必然結果,而是是人不當使用的結果,人始終具有主動地位。
雖然萊文森認為媒介演進是人的理性選擇,但他同時也承認媒介技術在發(fā)展過程中也可能偏離人的理性控制,出現(xiàn)“意外的結果”。而且,無意產生的結果自始至終貫穿在人類媒介技術選擇的過程中。這種“意外”既指出現(xiàn)違背媒介技術發(fā)明者初衷的情況,如貝爾發(fā)明電話只是想給妻子提供聽力幫助,也指媒介進化沒有遵循人性化的發(fā)展趨勢,有悖人類理性,如希特勒利用廣播、電影等媒介手段來加強對人的思想控制。但是,媒介技術的演化趨勢是人性的,它的生存大權最終操控在人理性把握范圍內,“盡管技術也會使人著迷,但麻木和癡迷的狀態(tài)總是暫時的”。萊文森對媒介技術在人類文明過程中始終保持著樂觀態(tài)度:“在我們的數字時代,媒介的活力正在轉換成為人的活力,這種活力是人類業(yè)已得到增強和提升的控制能力?!?/p>
參考文獻:
[1]陳功.萊文森的媒介演進線路圖譜[J].當代傳播,2012(2):27-29,38.
[2]梁晨曦.從萊文森“人性化趨勢”理論看媒介的偏向性[J].新聞世界,2013(3):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