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感恩母校社會實踐活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投身實踐,鞏固專業(yè)知識技能
由于我班同學是師范類學生,因此課堂教學經驗對于我們來說至關重要。寒假期間,我班xx等同學從事了家教輔導工作,值得一提的是,該同學為無償輔導,得到了周圍鄰居的一致好評。該同學通過教學實踐活動不但傳授了科學知識,增強了個人能力與經驗,也為家鄉(xiāng)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了貢獻。為今后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從而更好的服務學生,服務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二、全面發(fā)展,寬視角服務群眾
為了全面提升自身素質,我班6人參加了形勢多種多樣的技能實踐活動。其中,3人進入工廠并體驗學習管理經驗,1人進入飯店工作,1人進入電子廠學習相關技能,1人進入大棚學習種植技術。在各行各業(yè)的社會實踐經歷中同學們積累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更重要的是同學們用自己的汗水為群眾送去了生活的便捷,實際行動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班xx同學在寒假期間,心懷感恩回到了母校,做了調研。為母校的發(fā)展做出了記錄。她們在實地調研、聽取信息、閱讀文獻、網絡查詢的基礎之上,總結整個調研活動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感,整理出了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調研報告,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引起人們對于其母校的關注。
四、深入工廠,學習創(chuàng)業(yè)
關鍵詞:實踐活動 德育生活化 主途徑
現(xiàn)代社會是一個開放競爭、日新月異的社會,讓農村學生接觸了解社會,提高社會實踐能力,接受生活實踐的教育,顯得尤其重要。為此,我們努力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通過學生在校園、在家庭、在社會的各類實踐活動中的自主選題,親身體驗,學會自主學習,學會自主選擇,學會自主管理,把德育活動與生活實際緊密結合起來,從而為農村學生將來走上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學校實踐活動
1.經典誦讀
學校要求每節(jié)課前五分鐘統(tǒng)一為《三字經》、《唐詩宋詞》、《弟子規(guī)》等經典詩文誦讀時間,學生在校園廣播的統(tǒng)一播音指揮下朗誦經典詩文,感悟經典文化。并播放優(yōu)雅古典音樂,營造經典誦讀氛圍。定期舉行經典誦讀比賽活動和知識競賽活動。開展“中國傳統(tǒng)文化經典誦讀”活動,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道德情趣。
2.道德講堂
道德講堂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文明素質為核心,以加強社會公德、職業(yè)道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等“四德”建設為重點,滲透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道德教育內容,結合實際,把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內容項目化、實踐化,以“身邊人講身邊事、身邊人講自己事,身邊人教身邊人”等形式,傳播凡人善舉,倡導修身律己,教育感化我們身邊每個人,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升學生的文明素質,自覺成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傳播者和踐行者。道德講堂要按照規(guī)范的“五一”流程,即唱一首道德歌曲、講一個道德故事、誦讀一段經典語錄、作一份道德承諾、送一句愛心祝福。主講人可以邀請專家學者,也可以是學校老師,特別是大學和中小學的品優(yōu)學生對學生的影響更大。
3.文體展賽
每年的藝術節(jié)以“真、善、美”為主題,成立了舞蹈室、合唱團、器樂組、表演組,參加縣市級比賽,曾獲平涼市中學組合唱比賽一、二等獎,莊浪縣校園劇表演一、二等獎,通過師生攝影展、節(jié)花卉展、菊文化寄語、師生書畫展等,展示學校藝術教學和課外活動的教育成果,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精神,促進了學校精神文明的建設。每學年運動會通過組織開幕式,班級入場式和師生大型團體操表演,排球賽、乒乓球賽、籃球賽、師生足球賽、田徑比賽、廣播操比賽等,激發(fā)了學生積極拼搏、為班爭光的意識,增強了師生凝聚力,提高了師生身心素質,展示了師生精神風貌。
4.科技創(chuàng)新
學校每年科技節(jié)以“實踐.創(chuàng)新”為主題,學習探索和研究相結合,興趣性與知識性相結合,實際應用與科技創(chuàng)新相結合。舉行等科技小創(chuàng)造、小發(fā)明比賽,展示學生科技創(chuàng)新成果,師生積極參與,激發(fā)了學生探究創(chuàng)新興趣,豐富了高科技知識,培養(yǎng)了科學精神,增強了為國振興努力學習的責任感。2016年7月11日至12日,第十八屆“飛向北京 飛向太空”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航空航天模型教育競賽和第十七屆“我愛祖國海疆”甘肅省青少年科技體育航海模型教育競賽在蘭州東方中學舉行。我校再創(chuàng)佳績。29名同學參賽,8名選手獲一等獎,5名選手獲二等獎,11名選手獲三等獎。我校獲得2個團體第一名和3個團體第二名,我校被評為“優(yōu)秀組織單位”。輔導教師萬志炎被評為“優(yōu)秀輔導員”。
二.家庭實踐活動
1.當家作主
學校舉行了“今天我當家庭主人”家庭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在家里充當“父母”的角色,干一些買菜、做飯、洗碗、澆花、洗衣服等日?,嵤?,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如播種、除草、施肥等,讓他們體會父母每天為其付出的辛勤勞動,體味父母勞動的辛苦。珍惜吃穿等來之不易的生活用品,
2.感恩教育
每年定期舉辦以對話、寫信、活動等方式,引導農村家長和孩子互相走進對方的心靈,讓學生在和諧的教育活動中感受到父母的關切,對父母更加愛戴和尊敬。感恩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在感恩中不斷成長。讓濃濃的親情蕩漾在每一個學生的心頭,讓親情成為學生自我要求、自我發(fā)展的內動力。通過告家長書,向家長提出“多一點時間陪孩子”,向孩子提出“我為父母分憂愁”的要求,指導學生在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學會生活的自理,減輕父母不必要的負擔。通過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回報父母、回報母校、回報社會。
3.網絡互動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網絡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學校創(chuàng)建網絡平臺,通過建立QQ群、微信群等形式,讓教師與家長溝通交流,教師定期學生在校學習紀律等情況,家長即使外出打工或忙于農活,隨時反饋學生在家里的表現(xiàn),網絡教育便于家校交流,提高了教育實效性。
三.社會實踐活動
1.農業(yè)實踐活動
學校充分利用莊浪農業(yè)大縣的優(yōu)勢,有計劃、有步驟組織學生去周邊農業(yè)基地,田間地頭,進行學農社會實踐和社會考察活動。如聽取莊浪縣全國科技模范吳永斌的“莊薯三號培育技術”等高新科技現(xiàn)場講解,如每年春季組織學生上山植樹活動,組織學生進入田邊地頭,學習農業(yè)科技,周末要求學生幫家長干一些力能所及農活,如除草、澆水、施肥等,舉辦農業(yè)知識有獎競賽,使學農社會生活教育成為學生了解農村、學習現(xiàn)代農業(yè)科技知識、提高社會實踐能力的重要載體。
2.村社見習活動
每年的寒暑假,組織學生進村進社活動,到各村社進行見習活動,內容包括學習、宣傳、組織開展社區(qū)活動。每年評選一批優(yōu)秀小組與個人,以鼓勵學生積極投入村社實踐工作,學生優(yōu)異的見習活動每年都受到所在村委會的高度評價。
3.志愿服務活動
學校成立了中學生志愿者協(xié)會,制定了志愿者章程,長期為孤寡老人、烈軍屬、聾啞學生等獻愛心服務。上街巷宣傳、募捐、打掃衛(wèi)生等服務始終是我校學生義不容辭的職責。享受社會助學金的學生還自發(fā)組建了校內義工服務隊,積極回報社會。學生志愿服務活動:懂得付出,懂得責任、懂得回報。
(一)有利于培養(yǎng)大學生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
感恩是大學生要必備的基本道德素質,對大學生成人、成才、成功具有重要意義。大學生的感恩意識使他們能夠在實際生活中轉化為學習和前進的動力,讓大學生懂得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進而主動去幫助別人,更好的去思考自身的責任和義務,更能夠為自身承擔責任和義務而努力。一個感恩的人一定是一個講道德、講誠信的人,因而成為受社會歡迎的人,適應社會的能力大大增強。因此,加強大學生的感恩教育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二)感恩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重要保證
大學生作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未來主力軍,只有學會感恩,才能對自己與他人和社會的關系產生正確認識,對生活充滿希望、對他人富有愛心、對工作全力以赴、對社會予以回報,才能在社會中與人和諧相處,實現(xiàn)人與自然、社會的和諧統(tǒng)一。感恩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是道德價值的源泉,是家庭、社會和諧的根基。感恩教育對于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具有重要作用。
二、當前高職大學生感恩意識的現(xiàn)狀分析
(一)對父母的感恩意識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對父母的付出認識較為深刻,對父母的感恩意識也較強,表明大多數(shù)學生能主動與父母聯(lián)系,但也有部分學生和父母聯(lián)系很少,與父母之間缺乏有效地交流,不經常和父母談心聊天;親情意識比較淡漠,關心父母和表達感恩有一些欠缺。也有少數(shù)學生不關系和體諒父母,凡事以自我為中心,缺少對父母的感恩意識。
(二)對國家和社會責任意識
調查顯示,大多數(shù)學生關心國家大事,對社會有較強的責任感,但也有一部分大學生缺乏誠信和感恩意識,依靠國家助學貸款才順利完成學業(yè),但是畢業(yè)后背離誠信,在有能力償還國家助學貸款的情況下,依舊拖欠償還,給國家和學校造成負擔。反映出部分大學生嚴重缺乏感恩之心和責任之心。
(三)對同學和朋友的感恩意識
調查顯示,在處理和同學朋友的關系問題上,大多數(shù)學生同他人有良好的關系,很多學生具有互幫互助的意識,共同進步,認為同學朋友的幫助對自己有非常大的的影響,也有少數(shù)學生但也有少數(shù)學生在這方面認識有偏差,以自我為中心,自私自利,認為個人的成長與同學朋友的幫助關系不大,都是自己努力的結果。表明一部分學生在對待和他人的關系上缺乏感恩意識。
(四)對學校的感恩意識
問卷的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能夠在畢業(yè)后會經常回到自己的母??纯矗幸徊糠謱W生表示以后可能還會回來看看,也有少數(shù)的學生表示自己畢業(yè)后不會回來。這說明很多學生對自己的母校有很深厚的感情,但也有不少的學生對自己學校的感情淡漠,缺少歸屬感,缺乏對學校的感恩意識。
三、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加強高職學生感恩教育的對策
思想政治理論課在培養(yǎng)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教育方面發(fā)揮著主渠道的作用。通過在思想政治課教育中加強對大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懂得感謝幫助過自己的人。這對幫助大學生培養(yǎng)感恩心、樹立責任心具有重要意義。
(一)要充分發(fā)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大力倡導感恩教育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的重要基礎。從認知層面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要貫穿感恩教育的思想,要引導大學生識恩、知恩,從情感層面上,通過結合生活中一些生動、典型的事例和身邊的真實故事感動大學生,引發(fā)學生情感的共鳴,培養(yǎng)大學生的感恩意識,從實踐層面上,通過開展各項主題活動,引導學生的感恩行為。
(二)豐富感恩教育的載體,創(chuàng)新感恩教育的方法
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感恩教育應結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在活動載體的豐富性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性上下功夫。在開展感恩教育時可增加感恩類電影、視頻宣傳片的放映,開展專題講座等形式,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
(三)高校教師要不斷提高素質修養(yǎng),做好表率作用
高校教師要通過自身高尚的道德品質對學生起到潤物無聲的感恩教育作用。教師必須不斷加強自身的思想道德和教育技能水平,關愛學生,將感恩教育納入日常思想教育實際工作當中,積極發(fā)揮自身的表率作用,自身懷有感恩心和仁愛心,對學生充滿人文關懷,用自身的形象去影響感染學生。
(四)建立科學的思政課考核體系,實現(xiàn)教書育人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一
從的“農村包圍城市”,到現(xiàn)在中央1號文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鮮明地體現(xiàn)了農村的重要性。農村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需要我們用智慧的眼光去發(fā)現(xiàn)、探索。近年興起的大學生村官、三下鄉(xiāng)等活動,讓我們對農村有了一份期待,期待深入了解農村,期待為農村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滿懷對農村的希望,我們組織了這次三下鄉(xiāng)活動。什么是三下鄉(xiāng)?那就是送心理、送科技、送文化下鄉(xiāng)。任務雖艱巨,但我們充滿信心。
不僅有對于農村的希冀,我們團隊是來自7個學院,3個年級的大學生,我們又有種相互了解,增進感情的愿望。
帶著希望,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出發(fā)了……
來到了xx市xx縣xx鎮(zhèn),我們的第一站是xx鎮(zhèn)政府,接待我們的是招商局xx局長、團委季書記以及我們親愛的xx姐姐。他們的熱情款待,我們銘記在心。頓頓吃葷的,餐餐吃撐的,天天吃好的。我們接受了政府的款待,但我們內心深處是愧疚的。政府對我們的款待,是對當代大學生的尊敬,更是對能給農村帶來福利的三下鄉(xiāng)活動的尊敬。而我們呢,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真正為農民考慮,為農村謀利,才能不辜負政府對我們的希冀。
我們的第二站是農民自發(fā)時蔬大棚,有園藝學院的肖教授和徐教授蒞臨指導,他們與農戶專業(yè)性的交流,我們嘆為觀止。深悟專業(yè)的重要性,堅定了要學好專業(yè)課的決心。農戶還邀請我們吃當?shù)責o公害西瓜,在這里,我們見到了樸實、勤勞、熱心、的農戶。難怪古人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珍惜我們所擁有的,這將使我們一生受益。
我們第三站是xx鎮(zhèn)第二小學,開始我們的捐書活動。我們與校長及各位老師親切交流,認識到農村兒童問題依然存在,父母早出晚歸式的準留守兒童,中小學師資力量的薄弱以及兒童上學交通的不便。我們此次的募捐活動遠遠不能解決農村小學面臨的困難,這需要國家政策,當?shù)卣约按迕窆餐?,我們相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p>
我們第四站是xx社區(qū)葡萄園,楊大姐跟我們講起她的辛酸創(chuàng)業(yè)史……慢慢擴大規(guī)模,逐漸規(guī)范管理,不斷開拓市場。目前占地800畝,以葡萄園為主,還有魚塘、養(yǎng)雞場、養(yǎng)鵝場等,近年楊大姐還興起農家樂,有許多外來人員關顧。為了更好地發(fā)展,非管理專業(yè)的楊大姐準備明年開始實行承包制,將葡萄園分區(qū)承包給不同的農戶,并實行獎勵制度。盡管今年葡萄園與道路瓶頸式的困難—生產期延遲,但楊大姐信誓旦旦地說,通過她的改進,可以克服困難,發(fā)展地越來越好!楊大姐還談到了她的理想,等她老了,就種植20畝葡萄園,自給自足,與親朋好友享用……我們都發(fā)自內心地羨慕楊大姐的膽量與魄力,這份感動也是在學校學不到的……
我們第五站是xx畜禽有限公司,在這里,我們看到了養(yǎng)殖場規(guī)模之大。該公司采用與農戶合作的方式經營,公司提供成本、技術,并承擔主要風險,農戶從事實際養(yǎng)殖。該公司有機地將農戶組織在一起,帶動農戶一起致富,促進我省畜禽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在公司,還有用于畜禽研究的實驗室,用于預防、診斷并治療畜禽各種疾病。公司關總對我們照顧有加,悉心帶領我們參觀公司設備,并組織我們觀看關于公司整體發(fā)展的視頻。看到了xx畜禽有限公司的發(fā)展,我瞬間對我們所學的專業(yè)—動物醫(yī)學,充滿了希望。這份自信,將伴隨我一生。
貫穿整個三下鄉(xiāng)活動的是心理學調研,也是我們隊伍的特色所在。包括村鎮(zhèn)社區(qū)美好鄉(xiāng)村建設、環(huán)境宜人性、人際關系、以及自我和諧的心理學測評調查。深入農村,進行調查,是一種鍛煉,更是一份榮幸。當我們表明意圖,自報家門,說是xx農業(yè)大學的學生時,農戶都樂意合作,認真填寫調查量表,并招待我們喝水,還有邀請吃飯的呢。面對農戶的熱心,我們用感恩的心來回報,盡力解決切實問題。當然,也有人防備心比較強,不愿與我們交流,鐵了心認為我們在推銷……我們只能無奈感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危機。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名師指路,不如自己悟。而我們三下鄉(xiāng)隊員讀了書,行了路,閱了人,名師指了路,自己也悟了……等待我們的就是進步!
我的座右銘是:得之泰然、失之淡然、爭其必然、順其自然。有了進步,也要泰然……畢竟我們只是讀了書,談不上萬卷,行了路,但沒萬里……
此次三下鄉(xiāng)活動我們帶著希望出發(fā),懷著感動歸來。但政府對我們的希冀,農戶對我們的期待,老師對我們的指導以及隊友之間真摯的友情,值得我們彌足珍惜!
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范文二
實踐目的
為響應國務院關于中原經濟區(qū)發(fā)展指導的意見,加快xx大學向一流高校邁進的步伐,促進我校成長發(fā)展,進一步擴大xx大學及各個院系的影響力,同時弘揚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更好的培養(yǎng)我們的感恩意識,傳承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升華思想,提高認識,也為了響應學校舉辦的以“感恩母校,宣傳鄭大”為主題的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我與我校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易陽同學、物理工程院張雪峰同學、管理工程院許冉同學一同對母校xx市一中進行回訪,同時進行了一系列對xx大學的宣傳活動。
xx市一中于XX年首批通過省“示范性普通高中”驗收,成為我省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她經過70年求索躬行,70年風雨礪洗,業(yè)已形成了“求知,求真,求健,求美”的校訓,“尊師愛生,以人為本,誠信嚴謹,博學創(chuàng)新”的校風,“誨人以誠,致學以博,授人以真,育人以德”的教風和“博學善思,學以致用,求實創(chuàng)新,全面發(fā)展”的學風。在各級黨政領導和人名群眾的大力支持下,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為xx乃至河南教育事業(yè)創(chuàng)造過諸多輝煌。學校曾榮獲“全國模范單位”,出席全國群英會;獲“全國先進單位”,受到國務院的嘉獎;曾創(chuàng)八年內四奪河南省高考狀元的教育奇跡;近年來又先后被授予“全國中小學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奧林匹克教育示范學校” “全國三八紅旗集體”“全國模范教工之家”“中國名校”“中國百強中學”等稱號。
作為我省名校之一,xx一中每年會向我校輸送一大批高素質的優(yōu)秀學生,也是我校穩(wěn)定的生源來源之一。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不僅能使母校的學弟學妹們對xx大學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認識,擴大我校影響力,為我校爭取更多優(yōu)秀生源,進一步提高我校的生源質量,加快我校向一流高校邁進的步伐,也能使我們對母校有更深入的認識,體會到更強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同時也增強我們同學間的感情,增強我們與我們中學老師之間的感情,增強我們與母校的感情。
實踐內容
1) 準備工作
因為我和xx、xx、xx是中學同學,到大學后來往也比較頻繁,上學期放假前接到回母校回訪的通知后,我與以上三名同學決定組成團隊,一同回母校進行社會實踐。
在返校之前,我們準備了xx大學的宣傳海報,xx大學的宣傳專頁,鄭大的宣傳片,以及化工與能源學院的宣傳頁,以備宣傳之用。
我們于1月23日以手機短信的方式對中學老師送出了新年祝福,同時詢問了高三年級的開學時間,并與老師預約返校探訪。經過統(tǒng)籌安排,我們定于2月1日前往xx一中進行回訪宣傳。
2) 時間流程
張貼海報
我們于2月1日到達xx一中并與執(zhí)教高三的xx老師取得聯(lián)系后,由于老師帶領我們進入校園,并在老師和門崗師傅的配合下將事先準備好的鄭大宣傳海報張貼到了學校的宣傳欄內;
進行講座
在于老師的陪同下,我們先去看望了我們的物理老師,現(xiàn)任高三年級主任的xx老師,后經張老師安排,我們利用自習課的時間到高三年級一重點班中進行了以介紹鄭大為主題的宣傳講座。
進行了自我介紹后,我們先利用班里的數(shù)字教學設施播放了鄭大的宣傳片,同時輔以一定的配合講解,臺下老師和同學們反映良好。
我們的講解主要是圍繞我校的教育資源和科研成果展開的。我校共有兩院院士26人,教授、副教授2252人,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70多個,這些數(shù)字不由得使那些正在高三奮斗的學弟學妹們議論紛紛,眼神中透露出一種憧憬與向往。我們還介紹了我校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和進展,和政府及教育部對我校工作的支持,以及在中原經濟區(qū)建設中我校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中流砥柱的作用,更使臺下的同學們心向往之。
而后我們又以自己為例,對同學們介紹了自己的感受和所在院系的發(fā)展情況。以我為例,我先向同學們介紹了我們化工與能源學院的“協(xié)作、奉獻、求實、創(chuàng)新“的院風,開設的化學工程與工藝,制藥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環(huán)境科學,熱能與動力工程,安全工程等六個本科專業(yè),院士,博導,碩導等雄厚的師資力量及一些其他基本情況,之后又介紹了我院在科研方面取得的成果,諸如先后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7項,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0余項等等。又從學生的角度講說了我院的研究生保送名額逐年增多,畢業(yè)生一次就業(yè)率居高不下等更加現(xiàn)實的問題,引得同學們連連稱贊。
我們從學校的特色及個人情況出發(fā),先后介紹了我?;瘜W系(含基地班),基礎醫(yī)學院,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物理工程學院,化工與能源學院和管理工程學院等七個學院,將鄭大的文、理、工、醫(yī)四大門類全面的介紹給了高三的同學們,也使他們改變了傳統(tǒng)的“河南有人沒學校“的看法,加深了對鄭大這所211高校的認識和理解。
而后,在老師的建議下,我們又對他們進行了分學科的學習方法指導,講授了我們的學習經驗,當然,我們的成績并不是十分優(yōu)異,我們也相信在座的學弟學妹們中一定有比我們成績要好的,所以我們的經驗介紹更側重于對一些中等層次的學生的指導,我們也真心希望他們能比我們優(yōu)秀,考入自己的理想大學。
3) 互動交流
我們做完我們的講解之后,老師又組織同學們對我們進行提問。
同學們對提問的興致很高,畢竟我們也剛在大學里生活了一學期,而他們,將要推開大學的校門,所以我們的共同話題很多,交流場面也很熱鬧。
同學們從提問的角度很多,有的問高三下學期的學習方法與經驗技巧,有的問到大學里圖書館的情況,有的問到大學的上課方式,還有一名同學在結束后找我們問了高三的心理壓力的問題,說高三失眠,考前壓力大,有什么調整的辦法沒有,看到他們這么熱情我們也是竭盡所能,把我們知道的有關情況和我們的經驗毫不保留地講給了學弟學妹們,希望他們能過好這個高三——難忘、幸福而又值得留戀的高三。
三.實踐結果
通過本次宣傳,母校的同學們的xx大學有了全新的認識。原本在同學們的眼中,xx大學可能并不是一座特別出眾的大學,然而經過我們的宣傳, 同學們看到了xx大學近年來取得的驚人進步和卓越成績。兩院院士26人,教授、副教授2252人,3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22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8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各級各類科研機構170多個,沒有人可以否認,xx大學已經有了很強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科技研發(fā)能力。近年來,xx大學共承擔各級各類科研項目達9000多項,先后與200 多家企業(yè)、政府部門進行技術合作,產學研結合不斷密切,社會介入度和貢 獻率大大提升!看著xx大學取得的驕人成績,母校的同學們從心里萌生出一種憧憬之情??粗覀儙サ膞x大學報上xx大學打造中部地區(qū)高層次 人才培養(yǎng)基地的壯志豪情,看著xx5年投入3個億,實施“重點學科振興 計劃”的雄厚實力,看著鄭大學長們在學校積極進取的氛圍的熏陶下,通過 自身努力講述的“鄭大奇跡”,不少同學發(fā)出了“原來鄭大也是一所相當不錯的學校啊”之類的感嘆。
由此看來,本次鄭重大學宣傳活動圓滿成功。
四.實踐總結與體會
通過本次實踐活動,我收獲頗豐。其實在此之前,我也未曾如此全面的了解xx大學,可借此次活動之機,我看到了一個我所不知道的如此出眾的xx大學,xx大學“篤信仁厚,慎思勤勉”的校風也在我心中扎根,我更加的為我是一名鄭大學子而感到自豪!
關鍵詞:社會資本 高等學校 大學生 就業(yè)機會 分析
新形勢下,高等學校發(fā)展面臨著諸如大學生就業(yè)、交流合作、科技創(chuàng)新和開發(fā)、人才培養(yǎng)質量等多重困境。這些復雜的矛盾和困境絕不是僅僅依靠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所能夠解決的。特別是市場經濟的不斷深化,帶來了高等學校就業(yè)工作模式的不斷改革轉變。大學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已是供需雙方“雙向選擇、擇優(yōu)推薦”,高校就業(yè)工作也完成了社會化轉型。在此過程中,各有關方面都非常關注大學生對于就業(yè)市場規(guī)律的把握、運作。社會資本是保證社會運轉效率和社會持續(xù)發(fā)展所必備的社會關系結構,同樣也是促進高等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更是其發(fā)展不可或缺的資源。因此,高等院校社會資本的充分發(fā)揮對大學生就業(yè)也就愈發(fā)顯得重要,也更加具有研究的理論價值和現(xiàn)實意義。
一、高等學校社會資本內涵分析
我國《“十五”計劃和2010年規(guī)劃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目標和政策》指出,實際經驗表明,投資于人力資本、社會資本、無形資本的收益大大高于投資于自然資源開發(fā)、物質資本和有形資本的收益。21世紀初期中國追趕的戰(zhàn)略是以人為本,以人為中心,促進人類發(fā)展,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這明確地把社會資本作為中國社會發(fā)展中的四種資本之一。當然,它對高等學校發(fā)展至關重要。
社會資本與學校的辦學效益有著極為密切關系,但現(xiàn)實工作中卻常常被忽視和遺忘,給學校帶來無法估量的損失。作為高等教育機構,高等學校社會資本既不同于微觀角度的個人、企業(yè)的社會資本,也不同于宏觀角度的國家或者地區(qū)的社會資本,其擁有的社會資源更為復雜和豐富,是指處于社會網絡或更廣泛的社會結構中的所能調動的為高等學校發(fā)展帶來益處的社會資源,主要包括高等學校的內部社會資本和外部社會資本。它主要表現(xiàn)為網絡、信任、信念以及多功能組織和有意創(chuàng)建的組織等。
高等學校為實現(xiàn)一定目的,通過其所擁有的社會資本,能夠調動和利用包括物質支持和精神支持的社會資源,如金融資本、信息、機會、權力和影響、情感支持、信任和合作等。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和社會資本是三大重要的資本形式,它們是經濟發(fā)展不可或缺的生產因素,高等學校的發(fā)展也是這幾種資本共同作用的結果。充分挖掘高校社會資本潛力,是提高辦學效益的必然選擇。因此,高等學校應該積極培育和利用社會資本以促進其健康持續(xù)快速發(fā)展。
二、高等學校社會資本的重要促進意義
社會資本是促進高等學校發(fā)展的重要基礎,是高等學校發(fā)展不可或缺的資源。在當今高校競爭是愈演愈烈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高等學校社會資本的積極作用對實現(xiàn)高等學??沙掷m(xù)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社會資本在高等學校發(fā)展中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xiàn)為三個方面:
一是增強內部凝聚力和提高管理效率。高校社會資本經營使高校與外界建立起寬泛順暢聯(lián)系,加速信息傳播和共享,使得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提高了資源配置效率。高校資源的閑置浪費往往是因為:缺乏先進的管理理念和科學的管理方法,造成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甚至是閑置不用;信息閉塞、渠道不暢,導致一些看似“多余” 的資源得不到及時有效的開發(fā);內部人際關系疏離,搞“本位主義”,合作效益低下,導致資源被浪費,甚至被個人、部門分割侵吞。通過有效社會資本經營,高??梢詮纳鐣P系網絡中及時獲得有價值的信息,發(fā)現(xiàn)合作伙伴;可以學習先進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提高管理、開發(fā)效率;可以爭取政策的支持和社會的認可,為盤活資源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可以增強學校凝聚力,調動教職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內部信任與合作水平。
二是加強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和提高科技創(chuàng)新水平。作為科學研究和科技創(chuàng)新重要基地,高等學校同樣需要合作研究,包括高校內部與校際間科研人員和機構的合作研究。作為高等學校進行合作研究的“資源庫”,而高校社會資本是其科技創(chuàng)新的動力之一。隨著科技的發(fā)展,高校社會資本也在與時俱進,與日俱增。如高校利用網絡會議、遠程培訓,學生就業(yè)采用遠程面試等。同時,高校社會資本也在拓寬培養(yǎng)渠道,促進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形成,以適應時展需要。知識經濟時代的高校在培養(yǎng)知識運用型人才與專業(yè)人才的同時,還必須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和跨學科、多學科型人才。從大學的內部網絡關系來看,多學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學科、專業(yè)之間的交叉與融合,學院、系科之間的信息交流與資源共享等都是培養(yǎng)跨學科、多學科人才的重要渠道;從大學的外部網絡關系來看,學校與企業(yè)之間的聯(lián)合培養(yǎng),大學與大學之間的合作交流,大學與社會整體的互動,都是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必要路徑。
三是彌補物質資本和人力資本的短缺不足。高校主動整合利用社會資源,已成為市場經濟條件下必須采取的有效行為,其必要性和可能性日益凸顯。高校僅僅依靠國家提供的資源來謀求發(fā)展早已是不夠的,這就要求學校必須利用自身辦學特色和優(yōu)勢合理整合利用社會資源。改善教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都要求學校盡可能利用社會資源彌補自身教育資源的缺口。同時,高校具有依據(jù)國家法律賦予的權利和義務自主行使辦學權,可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社會資源,充分利用市場空間。這既可彌補教育經費不足,又能擴大社會服務渠道,高校與社會共同受益。同時,高??萍紕?chuàng)新工作也需要大量經費支持,這也使高校開始認識到其社會資本在社會融資中的巨大作用和潛力。
三、高等學校社會資本與就業(yè)機會的互動實踐
一是高校內在教育管理職能有利于大學生就業(yè)能力的增強。從培育和積累社會資本的角度看,學校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積極引導和充分發(fā)展校內外社會實踐活動,鼓勵大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這些工作都對大學生的就業(yè)起到正面影響。學校要鼓勵大學生在校期間主動打破班級、年級、院系的界限,積極參加各種學生活動,加入各種正式、非正式的學生組織,參加各類志愿服務和寒暑期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各類實踐活動引導學生走向社會,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技能和才能,為大學生擴大交往范圍、加強與社會的聯(lián)系搭建平臺,充當學生與社會交往的渠道,進而彌補大學生自身社會聯(lián)系狹小的缺陷,使他們能在更廣闊的范圍開發(fā)社會資本。
二是高校內部有效激勵機制有利于大學生就業(yè)社會資本的拓展。高等學校良好的聲譽和影響力有利于吸引和留住高水平的教師和優(yōu)秀的學生。開放的人才市場的建立促使人才自由流動。當一所學校擁有高質量教學水平、優(yōu)越的育人環(huán)境、良好聲譽和廣泛的社會影響力的時候,有利于吸引更多高水平的師資。引進的優(yōu)秀師資保證了學生教學質量。這樣的學校必然也能吸引充足、優(yōu)質的生源,其畢業(yè)生也更容易為社會所認可。這從一個側面促進了學生就業(yè)綜合能力和水平。同時,高校擁有豐富的教師資源,不同學科、專業(yè)的教師有著范圍不同的社會聯(lián)系,從整個學校來看教師的社會資本量非常龐大。但從現(xiàn)有的高校制度看,高校教師沒有運用自己的社會資本幫助學生就業(yè)的職責與義務,因此,學校應通過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調動教師幫助大學生開發(fā)社會資本的積極性。比如可以鼓勵教師吸引大學生參加自己主持的科研課題,推薦畢業(yè)生就業(yè)等,為大學生構建更大范圍的社會關系網絡提供幫助。
三是良好的校企合作機制有利于學生就業(yè)機會創(chuàng)造。作為一個開放系統(tǒng),企業(yè)必須通過與外界環(huán)境的不斷交流才能得以正常生存和發(fā)展。所以高校與企業(yè)合作的過程可以說是一個跨組織的交換和組合資源的過程,是知識、技術、人才等資源的共享過程,是高等學校與企業(yè)的合作互動過程。高等學校需要面向市場,在與企業(yè)的合作中獲得資金、培養(yǎng)人才、發(fā)展技術和提升水平;同時,企業(yè)是經濟建設的主體,其發(fā)展需要人才的支撐和技術創(chuàng)新,需要高校為其提供持續(xù)不斷的、有力的人才和技術的支持。這種共同的需要是他們合作的基礎。著名的北大方正集團就是由北京大學于1986年投資建立二十年來,通過學校與企業(yè)的良好合作,通過北大優(yōu)秀科研人才堅持持續(xù)不斷地技術創(chuàng)新,在中國IT產業(yè)發(fā)展進程中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方正已經成為中國本土最具創(chuàng)新力和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yè)之一,擁有并創(chuàng)造對中國IT產業(yè)發(fā)展和大規(guī)模應用至關重要的核心技術。北京大學為方正集團輸入了大量的優(yōu)秀的高科人才,而方正集團也為這些人才提供了一個可以展示自身才華的平臺,提供了良好的就業(yè)環(huán)境,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四是高校間的資源共享有利于學生就業(yè)綜合素質的提升。社會網絡是一種高度信任的、把資源的不同所有者連接起來的合作機制,是社會資本的重要內容。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分工和知識的專業(yè)化程度越來越高,高等學校不可能具備自己發(fā)展所需要的所有資源,單憑一所學校自己的力量有時也是很難完成一些教學或者科研任務的。高等學校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開放系統(tǒng)中,通過與外界環(huán)境的不斷交流才能得以正常生存和發(fā)展。通過建立廣泛的社會網絡,加強與其他高校的聯(lián)系與合作,能夠達到資源共享,實現(xiàn)優(yōu)勢互補。同時,高校要獲得持續(xù)的發(fā)展,不僅要不斷地致力于在高等學校內部通過研究和開發(fā)創(chuàng)造新知識,而且還要不斷地從外部獲取新知識。高等學校之間通過加強聯(lián)系,促成信任與合作,有利于促進學校間知識的轉移和資源的共享。高校之間的資源共享包括硬、軟兩方面資源的共享。硬資源如圖書資料、實驗設各、體育設施、電腦系統(tǒng)、辦公設施和其他資產;軟資源如師資力量(全校共享,包括聽課、輔導、咨詢、請教,可跨系、跨學科)、學科知識、信息、學術交流活動等。這種共享范圍可能是跨校、跨學科甚至跨國的。高等學校之間這種在多方面資源共享,可以大大提高資源使用效率,節(jié)約大量財力、物力和人力,高校可以把節(jié)約的資源、資金投放到用以提高教學質量等其他方面。同時通過校與校的交往,也為教師、學生間的交流提供了平臺,開拓師生的視野,提高教學和科研水平,有利于學校的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保持在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
五是往屆畢業(yè)生校友資源有利于大學生就業(yè)社會資本的開發(fā)。校友具有人多、面廣、對母校懷有深厚感情等特點,往屆畢業(yè)生經過多年拼搏,已經事業(yè)有成、也掌握了一些資源,是一個巨大的社會資本庫,他們是母校就業(yè)工作有效拓展的重要渠道。母校的發(fā)展意味著校友文憑的升值,校友出于文憑升值以及對母校的感恩,會對母校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關心和支持。他們也有著傳播母校好的信息的強烈積極性和主動性,因為“他自己就是這個學校的產品”,“詆毀學校也就是詆毀他自己”,“說母校好就等于說他自己好”。但是,目前這一巨大的社會資本庫沒有被有效的利用起來。學校應該充分挖掘校友資源,加強校友會建設,做好往屆畢業(yè)生聯(lián)系方式的登記與匯總工作,主動承擔起在校大學生與往屆畢業(yè)生的聯(lián)系媒介,將在校大學生介紹給往屆畢業(yè)生,加強他們的友好往來,為在校大學生開發(fā)社會資本提供條件。
參考文獻:
[1]張維迎.大學的邏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姜繼紅.社會資本與就業(yè)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3]楊躍.關于學校社會資本的理論思考.學海,2003,(5).
[4]侯志軍,儲祖旺.社會資本與大學發(fā)展引論.江蘇高教,2009,(1).
“感恩”是個舶來詞,源自基督教教義,是一個帶有濃厚宗教色彩的概念。它在牛津字典里的定義是“樂于把得到好處的感激呈現(xiàn)出來且回饋他人”。
在我國的漢文化中,“感恩”一詞最早出自晉代文學家潘岳的詩《關中》“觀遂虎奮,感恩輸力”,亦取“感戴恩德”之意。傳統(tǒng)的儒家文化把“感恩”表述為“仁”、“義”、“孝”?!叭省币蟛郾娚?,常懷惻隱之心,感念自然創(chuàng)造眾生和社會創(chuàng)造人生之恩;“義”則是和朋友肝膽相照。乃至“士為知己者死”,感念的是朋友知遇之恩;“孝”則為“愛親、敬親”,以報父母撫育之恩,其中父母養(yǎng)育之恩最直接最深厚,植根于家庭?!案卸鳌痹凇冬F(xiàn)代漢語規(guī)范詞典》被解釋為“恩惠就是他人給予的好處,感恩就是感激別人對自己的恩德”。確切地說,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對受教育者有目的、有步驟地實施識恩、知恩、感恩、報恩而至施恩的人文教育,使感恩成為一個人自覺不自覺的思維意識和行為習慣,成為他內在的品質。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xiàn)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比耸巧鐣娜?,不可能獨立于社會和他人而單獨存在?!耙粋€人活著不只是在為自己而活著,由于一些千絲萬縷的情愫,使得人在某種程度上樂意為別人而活著,不得不為別人而活著?!逼渲兄槐闶嵌髑?,由于恩情的存在,我們不能只為自己考慮,“恩情是聯(lián)結人與人之間的一個良好的紐帶,更是連結大到國與國、地區(qū)與地區(qū)、小到家庭與家庭、人與人,進而支撐起―個社會?!彼裕鐣械拿卡D個人,都應該心存感恩。如果一個人不知道感恩,并以實際行動來報答從外界所獲得的恩情,那他就不是一個人格完整、心靈健康的人,就不是一個受他人和社會歡迎的人。但是,感恩并非與生俱來的天性,它需要通過教育來點撥和引導,幫助人們發(fā)現(xiàn)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并對其回饋以感恩的態(tài)度,從而形成一種感恩的心態(tài)、品德和責任,進而外化為感恩的行為。
感恩教育應包括三個層面:
首先,是認識層面。感恩教育要教會大學生識恩、知恩,了解自身所受的恩惠,并在內心認可這些恩惠。其次,是情感層面。感恩教育要引導大學生細心地捕捉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恩惠,在認識基礎上,喚起大腦中的情緒記憶,產生一種溫暖的幸福感,從而轉化為一種自覺的感恩意識,產生回報恩情的自覺愿望。最后,是實踐層面。感恩教育還要教會大學生將內心的感恩意識轉化為報恩或施恩的實際行動,并將之形成一種習慣。
二、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意義
感恩是一種文明,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是社會上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自尊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xiàn)。只有懂得感恩,才會懂得付出,才會懂得回報。只有懂得感恩的人多了,才能提高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
(一)感恩教育可以培養(yǎng)大學生的自立意識與社會責任感
通過感恩教育,使大學生克服自我中心主義,培養(yǎng)他們換位思考的思維方式。只有設身處地為他人考慮,將心比心,才會真正理解、同情和尊重他人。通過感恩教育使大學生能對自身生活進行反省,明白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能夠做些什么,明白自己在社會中的角色,正確定位自己,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從而使他們樹立自立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二)感恩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
所謂“素質”是指人在后天通過環(huán)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wěn)定的、長期發(fā)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素質教育是指以提高全民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注重開發(fā)受教育者的潛能、促進受教育者德智體多方面發(fā)展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的理念就是“以人為本”。通過感恩教育,使大學生認識到,離開了集體,離開了人與人之間的相互關心、相互幫助,單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成就大事的。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一定得到過父母、老師、他人以及社會的幫助,“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應該用自己的感恩之心來回報父母、老師、他人,用實際行動來報答社會。
(三)感恩教育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2005年2月19日,同志《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提高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能力專題研討班上的講話》指出:“一個社會是否和諧,一個國家能否實現(xiàn)長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全體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素質。沒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沒有良好的道德規(guī)范,是無法實現(xiàn)社會和諧的?!焙椭C社會,即和諧發(fā)展的社會,包括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因素。建設和諧社會呼喚和諧教育?!昂椭C教育”必須致力于促進人內在的全面和諧發(fā)展,體現(xiàn)個人與社會價值的統(tǒng)一、科學與人文價值的統(tǒng)一和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tǒng)一。而通過感恩教育,可以樹立起知恩圖報的社會風范,讓這個世界充滿友愛,以期實現(xiàn)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三大和諧,進而升華我們的人格,弘揚我們的民族精神。在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加強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感恩教育,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三、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xiàn)及其成因分析
(一)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表現(xiàn)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高等教育是繼承人類文化、傳播人類價值的重要媒介。遺憾的是,缺乏愛心、良知和責任感的問題在當代大學生中普遍存在。
1,對待父母、親人缺乏感恩意識
“百善孝為先”,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一個人為人處世最起碼的道德規(guī)范。但現(xiàn)在,很多大學生在進入高校之后脫離了父母的視線和約束,把父母的含辛茹苦拋之腦后,追求享受,放縱消費,無休止地向父母索要金錢,把父母給的學費用于通宵上網,購買高檔手機等高消費商品,大手大腳,大肆揮霍。
2,對待他人缺乏感恩意識
與人為善、互相幫助是人與人之間和諧共處的社會道德準則。深圳的歌手、五星級義工叢飛多年來自己省吃儉用,先后將積攢下來的演出所得分別捐助了178名貧困學生,累計捐款捐物金額達300萬元??僧斔净及┌Y住院治療面臨經濟困頓之時,竟沒有一個受助者前來看望。這不僅使人想起那首令人感動的《感恩的心》,歌中唱到“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可以說這首歌曲的流行并不是一個簡單的現(xiàn)象,實際上,它唱出的恰恰是對日益淡薄的感恩之情的大聲呼喚。
3,對待社會、國家缺乏感恩意識
當代大學生大多數(shù)都非常珍惜上大
學的機會,對家人、社會給予他們的幫助心存感激,并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予以回報。其中一些大學生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的故事令全社會為之敬佩和感動,如“感動中國”人物徐本禹、洪戰(zhàn)輝等。但也有部分大學生由于道德情感的缺失而出現(xiàn)種種不良表現(xiàn)。一些大學畢業(yè)生談起母校時感情淡薄,在描述對母校的印象時,“失望”“沒感覺”“可算離開了”這樣的詞匯使用率相當高,甚至有人還用一些侮辱性字眼來貶低培養(yǎng)了自己四年的學校;一些老師為資助貧困生自掏腰包上萬元,受助者畢業(yè)時竟悄然“蒸發(fā)”;甚至還有學生拖欠學費和助學貸款,學校不得不選擇與其對簿公堂。眾所周知,對享受了國家助學貸款的高校大學生來說,按期還款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和責任。究其根源是大學生感恩意識的缺失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感恩教育的忽視。這不僅暴露了社會道德的缺失,也顯示了教育道德的缺失。感恩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但是高校普遍對感恩教育比較忽視,對感恩教育的實施力度較小,在校園文化建設方面也未形成“學會感恩”的良好氛圍。
(二)大學生感恩意識缺失的成因分析
1,家庭教育的偏失
第一,家長對德育的忽視及代際沖突引發(fā)感恩缺失?,F(xiàn)在的孩子普遍缺乏感恩之心,原因在父母,根子在社會。中國家庭教育普遍存在的問題是重文化教育,忽視做人教育。為使兒女有出人頭地的機會,盼著子女“金榜題名”“光宗耀祖”“成龍成鳳”,父母常常替孩子辦許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放松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和感恩教育,忽視了家長的首要任務是教育孩子如何做人。尤其是當今絕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家長認為自己對孩子的付出是天經地義的,這必然導致當前很多大學生不懂得珍惜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漠視社會的關愛之情。這種現(xiàn)象讓我們感到痛心的同時,也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難度。
第二,“施恩不言謝”導致感恩之心的淡薄。中國的父母有一種傳統(tǒng)意識,“施恩不言謝”。父母為養(yǎng)育自己的兒女不辭辛勞,并不要求孩子立下什么契約與誓言,也不求孩子回報。在他們的眼里,為孩子付出是自己的責任,而孩子們是否會反哺則是孩子們的良心問題,這就使許多孩子形成了只知道索取卻不知道感恩的心態(tài)。尤其是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優(yōu)越的生存環(huán)境使孩子無法體會到父母的艱辛,根本無法理解和懂得什么叫“感恩”。
2,學校教育的脫節(jié)
高等教育機構由于受各類教學評估的影響,過多地把重心放在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的教育培養(yǎng)上,特別是近年來高等學校就業(yè)體制改革后,學生就業(yè)率高低成了衡量高等學校發(fā)展程度的重要指標。一些高校內還沒有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少部分專業(yè)教師認為,學生的德育工作是輔導員的事情,與自己沒有什么關系,使得高校德育尤其是感恩教育被不同程度地淡化,忽視對學生進行人文關懷和情感教育等一些基本素質培養(yǎng),沒能有效引導教育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
3,社會教育的弱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fā)展,在一些領域道德失范、誠信缺失、欺騙欺詐活動有所蔓延;一些地方封建迷信、和黃賭毒等社會丑惡現(xiàn)象沉渣泛起,成為社會公害;一些家長價值觀扭曲,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極端個人主義滋長,等腐敗現(xiàn)象給學生的成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ヂ?lián)網等新興媒體的快速發(fā)展,給學生的學習和娛樂開辟了新渠道,同時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也通過網絡傳播腐蝕著學生的心靈。社會變革不僅體現(xiàn)在經濟體制上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觀念、生活方式等也都造成了沖擊。青年大學生是最早接受新事物、新觀念的群體,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沖突使部分大學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缺乏、團結協(xié)作觀念較差等問題。
4,大學生自我教育的缺失
當代大學生自主意識、權力意識強烈,但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能力較差。不少學生自立意識、責任觀念淡薄,依賴思想、享樂思想嚴重。他們認為父母、朋友和社會所給予他們的都是理所當然的,不需要去報答。總是要求別人做這做那,對自己要求卻不嚴格,遇到一點不順,就滿腹牢騷,抱怨社會對他們的不公正。相反很少反思自己應該做些什么,自身存在什么問題,當然也就很難弄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明確自己的權利和義務。
四、加強大學生感恩意識教育的措施
(一)培養(yǎng)感恩意識
所謂感恩,就是意識到今天自己獲得的一切,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己的努力,還有許多人在背后的創(chuàng)造和奉獻。這意味著要永遠記住那些人和事,并準備為回報而付出努力。培養(yǎng)感恩意識,教育學生深刻理解感恩的內涵,真正懂得在內心深處培植一種感恩的思想,如此才可以沉淀浮躁與不安,消融不滿與不幸,進而把感恩轉化為一種發(fā)自內心的行為。當生活面臨種種失敗和無奈時,能夠勇敢地面對,曠達地處理,因為失敗而找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因為不幸而尋求慰藉和溫暖,并進一步激發(fā)起挑戰(zhàn)困難的勇氣,獲取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二)利用實踐內化學生感恩品質
將感恩教育真正滲入學生的心靈,內化為感恩品質,關鍵在于調動學生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社會實踐是磨煉個性和鍛造人格最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將感恩教育融入社會實踐,才能為大學生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直接對接找到突破口,為大學生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與升華提供新的平臺,讓感恩意識進他們的耳,入他們的心,產生情感體驗,轉化為他們的內在品質。高等院校開展感恩教育要通過社區(qū)服務活動,讓學生在社會實踐活動中體會到自己對他人、對社會的幫助與施恩,不但鍛煉他們的實際動手能力,還能升華他們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只有與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使大學生對感恩教育的認識從感性層面上升到理性高度。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的:“道德準則,只有當它們被學生追求,獲得親身體驗的時候,只有當它們變成學生獨立的個人信念的時候,才能真正成為學生的精神財富。”
(三)營造一個良好的感恩環(huán)境
關鍵詞:四識;六力;雙線推進;學段銜接;學科融合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7-0260-02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睂W校是育人凈土,純潔的心靈、高尚的品質需要“清水”洗滌,才能折射出亮麗的人格魅力;縝密的思維、靈活的方法需要在“清水”中沐浴,才能跳動起智慧的漣漪?!敖?、育”需要源頭活水,源頭何來?如何“飲水思源”?我們立足十二年一貫制辦學優(yōu)勢,提出了“四識、六力、八提升”的素質教育指導方針,以“切入師生成長點,打造持續(xù)發(fā)展力”的教改為抓手,以“新理念求索高效課堂”為載體,全面深入推進素質教育。
一、切入校園環(huán)境提升點,搭建素質教育大舞臺
學校建設重在硬件、軟件建設兩手齊抓,軟件是學校發(fā)展的內涵,然而它要通過硬件平臺來體現(xiàn)。作為辦學者,我們從建設之初就考慮到要充分發(fā)揮環(huán)境的育人作用,讓全校師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高貴、典雅的氣質。由華盛公司投資5000萬元建設的學校北大教學樓,既有傳統(tǒng)的質樸、典雅,又有西方開放、張揚,對于沉淀兼容并蓄、厚德載物的文化底蘊具有很強的影響。液晶多點觸摸屏教學一體機等現(xiàn)代教育系統(tǒng)設備的完善,讓現(xiàn)代教育技術手段滲透到我們的教育教學中,在給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也使課堂變得更加直觀、感性,充分激發(fā)起學生上課的熱情,開闊了學生眼界,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把課堂變成了素質教育的天堂;校園“五化”建設及北大樓前的知恩泉景點的設置,目的是讓學校的每一處都能成為素質教育的支點,每一處都能點燃師生學習的激情和創(chuàng)新的靈感。硬件建設的完善,為素質教育發(fā)展搭建了有力的平臺。
二、切入團隊理念提升點,打造素質教育推進團隊
建設一支學識淵博、政治過硬、作風優(yōu)良的改革指導團隊,是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前提。基于此,2011年學校明確提出“四識、六力、八提升”的素質教育指導思想?!八淖R”即學識、見識、膽識、遠識;“六力”即源動力、規(guī)劃力、感召力、執(zhí)行力、共識力、管控力?!八淖R、六力”是新型教育管理者所具備的軟素質,用于教育管理,小處可提升管理者自身的品味、層次、內涵,大處可提升教育團隊對工作的前瞻性、觀念的開放性、規(guī)劃的可行性、決策的果敢性?!八淖R”是基礎,源于淵博知識的攝取,源于坎坦交替的人生閱歷;“六力”是升華,源于“四識”中的厚積薄發(fā),是推動教育團隊持續(xù)發(fā)展的動力源。通過大力推進“四識、六力”建設,學校呈現(xiàn)出管理高效、內部和諧、效能卓越的狀態(tài),社會美譽度、公信力得到進一步提升,進而轉化為推動學校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強勁動力。
三、切入德育實效點,把住素質教育的核心
素質教育,德育為首。我們在“切入師生成長點,打造持續(xù)發(fā)展力”的教改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教師要準確把握不同學段的教育教學規(guī)律,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習慣、道德情操,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1.抓實德育實效點,落實實效德育。我們制定了《學生手冊》發(fā)放到學生手中,讓行為有章可循;發(fā)揮團委、少先隊、學生會的德育輻射作用,安插文明流動示范崗,使常規(guī)管理扎實有效,校風得以凈化,習慣得以養(yǎng)成;實行德育幫扶,把學生化整為零,讓每位學生都有幫教的老師,無論是文明禮儀、習慣養(yǎng)成,還是學法指導、心理咨詢,都讓學生在第一時間得到幫扶。通過參觀工業(yè)園、參加青年志愿服務等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德育不再是空洞的說教,變得充滿活力。
2.精心設計“畢業(yè)文化”,上好德育最后一課。在抓實德育常規(guī)的同時,學校精心設計畢業(yè)文化,讓學生得以文明離校、感恩離校、留戀離校、勵志離校。學生畢業(yè)時給母校留言,把自己在母校求索的酸甜苦辣全部訴諸筆端,化成篇篇感人肺腑的真情文章,作為送給母校的最重要禮物;校長給每位學生送上十塊甜蜜的糖果,寓意生活甜蜜,人生完美;為畢業(yè)生精心點播了《祝你一路順風》、《一起走過的日子》、《同桌的你》、《朋友》、《二十年后再相會》等勵志歌曲,既有母校對學子溫情的告別,又有母校真誠的祝愿,還有母校對學子的深情呼喚,學生被這穿透心底的“愛”所感化,思維回歸理性,行為得以平靜。離校時,學生自發(fā)地打掃衛(wèi)生,關閉門窗,一切皆是愉愉快快地來,依依不舍的去,留下的只有德育力量給教育者的巨大震撼。打造畢業(yè)班文化,讓德育工作有始有終,讓德育活動化、活動主題化、常規(guī)習慣化、禮儀內在化、文明氣質化,最終達到高尚品行常態(tài)化的德育目標。
四、切入教師專業(yè)成長點,打造素質教育中堅力量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依托十二年一貫制的辦學優(yōu)勢,我們立足于新理念求索高效課堂,通過引領教師專業(yè)成長,打造名師工程,引領學校走內涵發(fā)展之路。
關鍵詞:高校;感恩;感恩教育
感恩是一種美與善的情感,是全人類的美德,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感恩教育是教育者運用一定的方法與手段,通過一定的教育內容對受教育者實施的施恩、知恩、感恩、報恩的人文教育。加強當代大學生感恩教育,既是傳承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樹人”的基本要求。近年來,國內高校越來越注重開展感恩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和行為,高校學生整體感恩意識逐步增強,但是感恩教育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一、感恩教育現(xiàn)狀及問題
課題組面向天津市4所高校的在校學生隨機發(fā)放了500份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466份。通過調查了解當前90后高校學生的感恩意識、感恩行為、各高校感恩教育的開展情況、存在問題、改進方向等。1.感恩意識普遍增強,但感恩行為仍存在缺失。調研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92.27%的學生認為,感恩是當前大學生應具備的基本道德素質,75.97%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感恩意識非常強或比較強。說明當前高校學生的感恩意識普遍得到提升,整體積極向上,對待感恩意識有著較強烈的認同感。當問到“是否清楚父母的生日,并會送上祝?!边@一問題時,有26.39%的學生回答是肯定的,有51.72%的學生認為應該記得,但是時常會忘記;有21.24%學生表示并會在節(jié)日時間向老師發(fā)送問候,有53.65%的學生認為應該對老師充滿感激之情,但放在心理不會表達出來;有30.47%的學生在大學期間參與過獻血、捐款、捐物等志愿服務活動。調查結果顯示,盡管大學生在意識層面對感恩有了積極的認識,但對待家人、師長、社會等真正的感恩行為上仍存在缺失。2.感恩教育受到認可,但教育效果仍不夠理想。調查問卷面向天津的四所高校發(fā)放,結果顯示四所高校均不同程度地開展感恩教育活動。75.11%的學生認為高校應該開展感恩教育,35.41%的學生認為當前所在學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是有意義的,目前各高校開展的感恩教育活動受到了較大認可。對于感恩教育活動的效果,55.79%的學生選擇了從未參與或較少參與學校組織的各類感恩活動,說明高校開展感恩教育的覆蓋面仍然不夠,大部分同學僅通過輔導員的引導和網絡中的一些有關宣傳獲得感恩教育。學生們認為目前的教育活動內容較為單一,存在形式化的問題。這樣的感恩教育活動既無法滿足對全體在校學生的教育,也無法形成長效的感恩教育機制,難以取得理想效果。
二、開展感恩教育的重要意義
1.感恩教育是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的必要條件。當前,高校大學生心胸狹隘、漠視生命,甚至淪為階下囚的事件時有發(fā)生,為整個社會敲響了警鐘,這些事件的發(fā)生正是大學生道德失范、感恩意識薄弱造成的后果。通過加強感恩教育,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使大學生學會用美的眼光接受和欣賞周圍的人和事,有利于大學生心理健康建設以及學生自我教育,能夠有效減少和避免各類校園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對于大學生的成長成才發(fā)揮重要的作用。2.感恩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黨的十提出,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對高校如何培養(yǎng)人才、培養(yǎng)什么樣的人才給出了明確方向,除了要給學生傳授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行以及綜合素質。通過加強感恩教育,提升學生的責任感和擔當,培養(yǎng)學生對家庭、社會、祖國的情懷,使學生將建設祖國與自我實現(xiàn)結合起來,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成為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因此,加強感恩教育能夠促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升。3.感恩教育是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因素。高校學生是全面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力,通過感恩教育讓高校學生心懷感恩之心,就是為構建和諧社會播撒一顆和諧的種子。感恩作為和諧社會的基本道德價值取向,能夠讓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明禮誠信,從而促進人際關系的和諧。人人心懷感恩之心,那么這個社會將會多一些溫暖和關愛,少一些冷漠和無助。
三、高校增強感恩教育實效性的做法
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高校的感恩教育有待進一步提高實效性。造成當前大學生感恩意識和感恩行為缺失的原因不僅僅在于高校,與社會環(huán)境、家庭教育以及大學生的自身素質都有關系,因此,想要真正提高感恩教育的實效性,就要從社會、家庭、學校、學生個人四個方面加強感恩教育。本課題組因只面向高校做了有關調研,因此,重點研究高校這一主體應該如何發(fā)揮作用。一方面要注重集中教育與滲透教育的結合,使感恩教育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實現(xiàn)常態(tài)化;另一方面要注重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的結合,強調知行合一,將感恩意識的提升與感恩行為的體現(xiàn)結合起來。1.發(fā)揮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作用。我國自古就有“知恩圖報,善莫大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投桃報李”等知恩感恩的古訓箴言,可見我國的感恩教育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面對“90后”高校學生開展感恩教育,要充分發(fā)揮我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教育作用。一方面,加強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和傳播,通過櫥窗、書籍、網絡、新媒體等多種途徑,廣泛宣傳和學習傳統(tǒng)文化,利用國學經典教化學生,提高當代大學生歲中華感恩文化的知曉率。另一方面,組織開展各類傳統(tǒng)文化教育活動,通過話劇、論壇、沙龍等方式讓學生親身演繹傳統(tǒng)文化中的感恩故事,將這些歷久彌新的核心價值理念融入學生生活,將優(yōu)秀感恩傳統(tǒng)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2.營造良好校園文化環(huán)境。良好的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于在校學生的思想教育和行為引導有著“潤物細無聲”的重要作用。調研發(fā)現(xiàn),高校有關感恩教育方面的宣傳,大多是配合有關活動階段性地開展,沒有形成常態(tài)化的機制,感恩文化氛圍不濃郁。首先,在校園環(huán)境布置上隨處體現(xiàn)感恩文化。利用校園宣傳欄、校園景觀布置、樓宇、街道命名等,處處營造感恩環(huán)境。其次,把握各類節(jié)假日等特殊時間節(jié)點,以學生們喜聞樂見的漫畫、微視頻等多種方式開展感恩文化展示活動。最后,挖掘身邊感恩的典型人物和事跡,例如,教授捐資助學、校友返校設立基金、孝敬父母長輩的典型事例等,利用校園內的傳統(tǒng)媒體以及新媒體進行廣泛宣傳,發(fā)揮榜樣作用。3.設置感恩教育課程體系。通過調研,發(fā)現(xiàn)當前高校較以往更注重感恩教育,但是幾乎沒有高校開設專門的感恩課程,導致感恩教育在課堂教育上存在缺失。高校應將感恩教育作為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通過科學的設置,為高校感恩教育提供理論基礎和保障,系統(tǒng)地引導學生知恩感恩,幫助大部分學生形成感恩意識,培養(yǎng)良好品德,樹立社會責任感。另外,要在高校開設的其他課程當中融入感恩教育,真正使感恩教育常態(tài)化,每一位任課教師都是感恩教育的主體,使感恩教育與專業(yè)教育融為一體,進而將感恩落實在大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日后工作中,提高感恩教育的實效性。4.開展感恩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各類活動是高校感恩教育的最主要形式之一,但是調研結果顯示,高校感恩教育活動仍然存在形式單一、內容空泛等問題。高校感恩教育活動集中為講座、征文、班團會議等形式,難以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無法形成長效機制。高校應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配合不同的時間節(jié)點,針對不同類別的學生經常性地開展不同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情境中得到真實的感恩體驗。例如,針對貸款學生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結合國家資助政策開展對國家、對社會的感恩教育;結合母親節(jié)、父親節(jié)、教師節(jié)、新生入學季、畢業(yè)季等時間節(jié)點開展對父母、老師、母校的感恩教育;組織捐款捐物、支教幫扶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將感恩之心化作感恩之行等,真正將感恩教育活動做到經常化、深入化。
參考文獻
[1]王瑩.論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徑[J].無錫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3):93-96.
[2]李潔琳.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感恩教育的途徑探析[J].高校招生理論研究,2010(4):42-43.
[3]王海彬.淺析傳統(tǒng)文化作用下的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應用途徑[J].遼寧科技學院學報,2015(1):78-79.
關鍵詞:普通高校;招生宣傳;原則建議
1 前言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社會形勢的變化,高校之間生源競爭日趨激烈。生源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質量,并對學校各項事業(yè)的前進和發(fā)展產生重要的深遠的影響。新形勢下,通過招生宣傳為高校爭取豐富生源和爭奪高素質的考生,不僅成為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成為高校的重點工作之一。本文就如何有效進行高校招生宣傳工作進行探討。
2 高校招生宣傳的原則
按照教育部“陽光高考”的要求,高校的信息必須準確、真實、全面。高等學校只有通過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的優(yōu)勢、特色,介紹學校所開設專業(yè)在社會發(fā)展中的地位和就業(yè)前景等考生關注的問題,才能使家長和考生覺得真誠、公正和可信。高校招生宣傳工作還應堅持以考生為本的原則,把服務于考生作為自己的宗旨。招生宣傳人員要把為考生釋疑解惑作為工作重點,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真實的信息保障,耐心了解考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然后依據(jù)他們的個性特點引導他們如何揚長避短,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優(yōu)勢。此外,招生宣傳的對象也要有針對性,這樣才能確保招生宣傳工作的成功率和效率。
2.1 實事求是原則
招生宣傳直接關系到考生的切身利益,所以要從實際出發(fā),有的學校在宣傳時,以點帶面,夸大某一方面優(yōu)勢甚至弄虛作假,和考生玩“數(shù)字游戲”,這是有害無益的。時間長了勢必會失去考生的信任,也會給學校帶來許多不安定因素和負面影響。
2.2 指導服務原則
招生宣傳不僅是為了宣傳高校自身、提高生源質量,更是招生工作重要環(huán)節(jié),應增強服務意識,以考生為本,為考生服務。在招生前期擔負著指導、幫助考生填報院校、專業(yè)志愿的重任,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和計算機網絡等渠道,以多種形式開展招生宣傳工作。使考生和家長全面、準確地了解招生政策規(guī)定、高等學??陀^情況、錄取日程安排及有關錄取規(guī)則等招生信息。為真正落實陽光工程,在招生工作進程中,要切實加強招生信息管理和服務平臺建設,逐步建立和完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市(縣)級招生考試機構和高等學校三位一體的咨詢服務體系和錄取查詢系統(tǒng);錄取期間要成立專門小組并指定專人負責做好對考生的咨詢、接待工作,加強為考生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進一步提高廣大考生對招生工作的滿意度。
2.3 講究實效原則
招生宣傳要講究實效,要關注宣傳的過程和結果,切合實際地制定有效的宣傳方案,才能達到預期的且的。切不可鋪張浪費、貪大求全,注重宣傳的時效性,若招生宣傳過早,則考生和家長把自身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備考中,基本無暇關注高校的宣傳信息;若招生宣傳過晚,則考生填報志愿的時間已過,即使招生宣傳做得再到位,也無法使考生再修正高考志愿了。所以,招生宣傳的最佳時間在高考前兩三個月到高考志愿填報截止,尤其是考生集中填報志愿的這幾天。一句話,招生宣傳時效性就是選擇最佳的時間進行招生宣傳。
2.4 針對性強原則
所謂的針對性原則就是在招生宣傳時,高校要根據(jù)不同地區(qū)、不同學校、不同考生的情況做出分析,準確定位,選擇適合自己學校的生源,有目的有計劃地爭取這部分生源,才能確保招生宣傳工作的成功率和效率。普通院校在招生宣傳時要對自身辦學實力和辦學水平準確定位,才能找準自己的生源層次和生源根據(jù)地,也才能對考生進行客觀公正的指導和咨詢;普通本科院校要在不同的招生宣傳階段進行不同內容形式的招生宣傳,雖然填報志愿前是進行招生宣傳的黃金時期,但也不能忽略其它時間段的的宣傳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在考生和家長心中對學校形成一種較為穩(wěn)定的認識;普通本科院校還要針對不同省市的考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不同省市的考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環(huán)境、文化習俗、興趣和理想,要根據(jù)各省市考生的特點制定不同的宣傳策略和開展不同形式的招生宣傳活動。
2.5 重點突出原則
招生宣傳工作,既不能以點代面,又不能以面代點,要做好點面結合,才能準確反映出學校的水平和特色。特別是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各高校在專業(yè)設置、人才培養(yǎng)等方面越來越趨于“一致”,在制定招生宣傳內容時,要突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辦學特色,才能增強吸引力。
2.6 長效可持續(xù)原則
招生宣傳是一個逐漸積累和循序漸進的過程,人們對事物的認識都有一個不斷強化、不斷清晰的過程,招生宣傳也是如此。長期在某地區(qū)持續(xù)加強宣傳會使該高校在當?shù)乜忌图议L心中留下一個比較深刻的印象和烙印。并且,從經濟角度來說,宣傳的時效性同招生效果成正比,同投入費用卻成反比,也就是說,宣傳時間越長,費用投入則越少。
3 高校招生宣傳的建議及對策
我國已進入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目前,我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人數(shù)超過2300萬人,毛入學率已達23%,在生源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招生宣傳工作被各個高校放到首要位置。招生宣傳是高校招生工作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是高校發(fā)展的需要,也是為了滿足考生及家長的需要。做好招生宣傳工作,要注重招生宣傳策略。招生宣傳總體思路策略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根據(jù)考生及家長所需,結合高校實際,精心策劃,實事求是地做好相關招生宣傳材料;二是充分挖掘高校培養(yǎng)人才的成功典范,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yōu)”的策略開展招生宣傳;三是探索招生宣傳的有效模式,不斷擴大和拓展新的宣傳途徑;四是加強對招生宣傳人員的培訓,塑造良好的人文與品牌形象。
3.1 要精心策劃宣傳方案
一個好的宣傳策劃,應該包括工作的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工作體制、工作策略和經費預算等方面。具體策劃過程中,要總體了解招生區(qū)域內各中學的現(xiàn)狀和生源情況,確定招生的目標市場,認真分析各類信息,通過最佳途徑最佳時間招生宣傳廣告,注重信息情報的收集、整理、分析、反饋工作,知己知彼,為科學決策提供信息支持等。
3.2 建立一支過硬的招生宣傳隊伍
招生宣傳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關系到招生宣傳的效果。因為參與招生宣傳的老師要直面對考生和家長,代表著高校的形象和喉舌??忌图议L有可能會問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一但招生宣傳人員回答不出、回答不當或者回答不實,不僅誤導考生,還會損害高校的形象。因此,建立一支過硬的招生宣傳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招生宣傳人員必須具有以下基本素質:首先,招生宣傳人員必須是個“本校通”。包括全面了解和掌握本校的基本情況,如專業(yè)設置、師資隊伍、學科特色、學習生活條件、往年的招生錄取情況、畢業(yè)生就業(yè)率及就業(yè)去向等等;其次,招生宣傳人員要有服務考生的意識。有時考生的問題很瑣碎,涉及到今后進入高校生活的方方面面,負責招生宣傳的老師要有耐心,做到有問必答,準確把握招生宣傳的內容。要通過招生宣傳的內容,讓考生和家長充分了解學校的歷史概況、辦學條件、師資狀況、專業(yè)設置、在同類大學中所處的位置和水平等,以便于進行判斷和選擇。
3.3 精心準備宣傳材料
從考生及家長需要了解哪些信息出發(fā),樹立以考生為本的思想,有的放矢地進行宣傳,這是高校招生宣傳的基本出發(fā)點。結合高校實際,精心策劃,實事求是地做好宣傳材料。一個好的宣傳策略,讓考生及家長看了就能清楚高校的辦學情況,便于判斷和選擇。而衡量一所高校,主要是看這所高校的辦學特色、辦學條件和水平、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專業(yè)設置、教學科研、學生升研和就業(yè)率等。針對這些指標,結合高校實際,精心策劃招生宣傳材料的編撰。編印的資料要講究質量,精美大方,給人視覺以美的享受,讓人愿意看或能夠吸引人來看,這樣才能增強宣傳的效果,宣傳資料又不能太復雜,語言表述上要言簡意賅,形式可以多樣化,在較少文字中獲取所需的信息。我校今年還結合行業(yè)特色,著重宣傳我校的郵電通信信息產業(yè)特色,不斷加大與通信運營企業(yè)如中國電信、移動、郵政、聯(lián)通,以及通信制造企業(yè)、科研院所等單位戰(zhàn)略合作力度,從科研、就業(yè)、實習等多個方向與企業(yè)展開廣泛深入的合作,使考生對我校以及郵電通信信息產業(yè)都有了更加深人、理性、生動的認識,增強了他們的信心,明確了他們求學、從業(yè)的目標。
3.4 建立全方位信息化、網絡化的招生宣傳模式‘ 傳統(tǒng)常用的招生宣傳手段有:廣播、電視廣告;印刷媒體廣告;人際傳播方式宣傳等。這些方式都在某一方面存在較大的弊端。廣播電視廣告的覆蓋面廣,但時間短暫,只能造成瞬間印象,不能深入展示;印刷媒體廣告覆蓋面很大,也可以持續(xù)較長時間,但難以具體深入地展現(xiàn)學校風貌,難以給考生留下持久深刻的印象;人際傳播宣傳方式比較直接,有說服力,但無法將學校的實際情況現(xiàn)實地展現(xiàn)在學生眼前,而且往往是個人色彩較濃,宣傳人員對相關內容的理解存在差異。利用高科技和網絡技術隨著電腦普及和因特網的飛速發(fā)展,網絡宣傳可以說是招生宣傳中的后起之秀,宣傳的靈活性和大量的信息彌補了招生??牟蛔?。特點是高效快捷,可以滿足考生的個性需求。在高考填報志愿前期,各普通本科院校招生信息網點擊率明顯提高,說明其招生宣傳的效果越來越明顯。因此,各普通本科院校必須重視招生信息網的建設,在網絡上提供的招生信息要全面、真實和準確,內容要及時更新,特別是關系到考生報考的政策等信息要第一時間公布在網上。同時要建立院校與考生之間的“交互”平臺,加強與招生主管部門和生源地高中之間的友情鏈接,積極參與各省市招生主管部們主辦的網上咨詢活動,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宣傳效果。
3.5 利用高校在校學生的傳播作用
對高校而言,辦學效果最重要的檢測指標就是人材培養(yǎng)的質量如何,而最能評價學校辦學優(yōu)劣的也自然是親身在此接受教育的學生。一所辦學有特色、關愛學生、教育教學質量高的學校,即便是自身不宣傳,來自于全國各地的學子也會將學校的美譽傳播到全國的四面八方。我院今年組織由校團委、招就處聯(lián)合舉辦的以“感恩母校,拜謝恩師,展現(xiàn)西郵學子風采”為主題的寒假學生社會實踐活動,選拔全校各院系優(yōu)秀學生,利用寒假開展感恩活動,通過走訪高中母校,拜謝高中老師,與中學學弟、學妹開展座談等活動,感謝高中母校對自己的精心培養(yǎng),與高中母校的老師和同學們分享自己在西郵期間的成長經歷和學習收獲、心得,展示西郵學子的風采、宣傳西郵文化。通過長期適時組織在校生回中學母?;顒?,與母校老師、中學生充分交流溝通,在校學生的現(xiàn)身說法會起到超越招生廣告的實際效果,并更有信服力。
3.6 加強與中學生面對面互動交流和感性宣傳利用校園開放日、各地高考咨詢會,派出高考招生宣傳工作人員與考生面對面交流溝通,提供個性化服務咨詢;加強生源基地的建立,與中學建立長期有效多形式的合作關系,組織優(yōu)秀中學生來高校參觀、舉辦夏令營、開展我的一天大學生活活動,讓考生充分了解學校,并不定期地派出教授和專家為生源基地中學舉行專題講座、科普知識報告,優(yōu)先接受生源基地中學教師進修課程、參與課題研究,接待其師生參觀學園及實驗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