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課改范文

課改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課改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課改范文

中國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教育事業(yè),老師也倍受人們尊重。封建時代,學子拜師要先對老師行跪拜禮,俗話說“男兒膝下有黃金”,由此足見他們對老師的尊崇。信奉“嚴師出高徒”的老師對學生的要求也極為嚴格。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舊時老師與學生地位懸殊,等級分明。今天,“新課改”的春風刮了過來,刮遍了神州大地,刮走了那些在人們的思想中根深蒂固的盲目尊師思想,剩下的,則是一種嶄新的、和睦融洽的師生關系。

孔子和曾子都是一代圣賢,但誰能料到一個為師,一個為生的他們竟是一對知心朋友。他們的這種“亦師亦友”的關系讓我們稱道,今天這一幕也到了我們身邊。老師,既是我們在求學路上讓我們學會認知的導師,也是一位能讓我們傾訴心聲的益友!

我們的課堂再也不是以往的老師高高在上拼命講,學生恭恭敬敬在下乏味聽,腰桿被沉重的書包壓彎了,腦袋被文山題海攪渾了。這一幕已是“滾滾長江東逝水”!課堂內,是一片生龍活虎的景象,老師時而說幾句幽默的話,引的大家哄堂大笑,大家像老朋友一樣暢談著自己的感想,交流自己的心聲,在與別人思維的碰撞中,智慧的火花閃爍著耀眼的光芒。在歡樂聲中,我們度過了一節(jié)又一節(jié)課,懂得了一個又一個道理,掌握了一種又一種技能。誰也不會為下節(jié)課沒預習好而擔心受皮肉之苦,知識再也不是死記硬背,而是巧學妙用了,我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解放,實現(xiàn)了“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的愿望!

第2篇:課改范文

看似輕松,實則更忙。我一直能做到為人師表、愛崗敬業(yè),思想上能與學校的辦學理念保持一致,行動上積極參與“121”課堂教學模式課程改革。每周認真參加集體備課,仔細編寫導學案,研究學生,設計每一課時的探究,讓課堂活,讓課堂高效。課堂上,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努力探究,積極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參與、相互合作學習的精神。老師始終充當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老師在課堂上確實少講了,輕松很多,但一學期下來,真忙!

1.忙編寫高質量的導學案。根據導學案的作用、設計理念及編制的九條原則,除了有的教師對教材靈活處理及駕馭的能力外,教師在編寫導學案時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與時間,一個單元的導學案的編寫至少要熬夜趕制。

2.忙作業(yè)全批全改。導學案是提高教學效率、實現(xiàn)課堂高效的前提,學生通過預習完成自主學習部分內容,每天到校的第一件事就是批改導學案,預習質量因人而異,要趕在上課前完成全批全改,必須全神貫注。

3.忙課前組織小組長培訓。每節(jié)課前我要求每一個小組長明確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課堂上積極組織成員進行討論、展示與點評;要求課前對小組成員進行學情分析以致高效利用課堂時間;培訓小組長講題技巧;對C層同學提前進行單詞的抽查或聽寫;量化小組的得分記錄。

4.忙小組建設及班級文化建設。作為課改的實踐載體,小組建設尤為重要。開學初,我確立了班級發(fā)展理念,與科任教師統(tǒng)一了班級課改思想,能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幫助,及時溝通班級課改中的得失,從而有效調整,以合力促進班級走向成功。通過班級學習小組團隊培訓、學生家長培訓、課堂學習機自主管理評價體系建立,小組文化建設。

5.忙,有所獲且有所思。通過一學期的實踐,學生發(fā)生了一些變化:

(1)小組建設初具規(guī)模,小組長組織意識與管理意識增強。在課堂上,小組長能有條不紊地組織學生自學、對學與群學,能利用好A層,對B、C層同學進行耐心的講解,小組長的管理水平逐日提高。

(2)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與表達能力在點評與質疑環(huán)節(jié)有了明顯的提高。一開始,英語每節(jié)課的導學案內容根本無法完成,不是因為導學案上的內容多,而是因為學生點評時說話嗦,說不到點子上,效果也不好,再加上質疑的同學七嘴八舌,時間過去了,留下了課后我的嘆息聲,但我又相信:只要堅持培訓,學生一定會有進步與提高的。半學期后,學生的表達能力有了進步,但離我的標準還有距離,這也是我要繼續(xù)努力的方面。

(3)學生的預習能力有明顯提高。學生進入初中以來,學習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由老師講,老師盯變成了自學與群學,剛開始學生不會看書,不會預習,自主學習部分的作業(yè)質量很差,也增加了學生的改錯任務。隨著導學案的使用,學生知道了如何預習,先看書、記憶單詞,再關書作業(yè)。長此以往,學生的做作業(yè)與預習習慣有所提高。

(4)學生的團隊意識有所增強。每節(jié)課通過小組的討論、展示與點評,教師進行量化打分,每節(jié)課的小組得分是一周小組總分累加的基本單位,一周總分又影響小組的排序與評優(yōu)。通過量化小組課堂、作業(yè)等學情,小組之間的競爭逐漸形成,小組內的關系也就越團結,C層同學也會逐漸收斂貪玩,半推半就地把較以前多一點的心思放在學習上,其進步有目共睹。

(5)課改給優(yōu)生帶來了更好的發(fā)展機會,主動學習、熱心助人,各方面都有提高,但針對C層,參與意識、學習習慣差,不會學習又不聽教,有錯不改,導致成績越來越差,使班級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如何補差又成為教學工作的難點。

(6)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有所降低。大多數學生沒有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習慣,讀書時只動口,不動腦,讀過的內容做題時仍然茫然不知所措,令我堪憂。

第3篇:課改范文

關鍵字:新課改;全面發(fā)展;自主學習

窗外,草長鶯飛,春意漸濃,又是一年春來到,到處都是勃勃的生機,整個城市充滿無限希望,伏案批改著學生的作業(yè),體味著他們的成長與進步,心中涌現(xiàn)出難以言表的幸福感。今年已進入新課改第三個年頭,曾經,“課改”頂著各方面的質疑與壓力,在褒貶不一的評論聲中,在各界期待的目光中不可阻擋地席卷了京城的每一個三尺講臺,如今,我們作為最后進入“課改”的年級,依據前輩們摸著石頭過河的經驗,似乎變得淡定從容了,不再惶惑不安,同時漸漸領悟了課改的核心理念,切實感受到了課改后學生的變化,盡管也有些許忐忑不安,但心中更多的是課改之后帶來的驚喜。

“課改”究竟改的是什么?我想改的應該是教育理念。我國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把“考試”作為選拔和鑒別人才的唯一方式,它決定了教學的目的、方式、手段以及管理和評價的導向,所有的教學活動都以考試為中心、以升學為目的。而新課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本,以學生為中心,“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是新課改核心理念的最基本的組成部分?!耙磺袨榱嗣恳晃粚W生的發(fā)展”就要懂得學生是具有獨立意義的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于教師頭腦之外,不依教師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學生獲得的應該是其終身學習和發(fā)展,以及建設性參與未來社會生活所必需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基本態(tài)度、能力和愿望,而不僅僅是以考試為目的的基本知識。作為教師,要關注學生的繼續(xù)發(fā)展,特別是學習的意愿、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價值等方面的健全發(fā)展。

每一位教師必須用“心”施教,用“愛”灌注全部的教育過程,“教師必須把真誠的愛施于每個孩子、每個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愛護學生,還學生學習的自由,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學生的發(fā)展。

新課改的推行,教學理念的更新,讓我們越來越意識到:課堂應還給學生,課堂應是學生自由學習知識的天堂,而不是教師表演的舞臺,真正的學習并不是由教師傳授給學生,而是源自學生自己的習得、悟得。教師應該留給學生充分的自由思索的空間,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并糾正錯誤,而不是把每件事情都教給學生或者規(guī)定他們按固定的程序完成,那樣,勢必限制學生的思維,教出來的學生都程序化、模式化,又談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

基于這樣的思考,在教學實踐中,我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主動性、自覺性,我要求他們學會為自己負責,為自己最寶貴的青春負責,一定要把課堂當成是自己求知的最重要的陣地,抓緊課堂的每一分鐘。在課堂上,我只會提出關鍵性問題,拋磚引玉,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求。分組討論往往收到良好的效果,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學生們也看到了其它同學的優(yōu)秀之處,常常能互相啟發(fā)、互相促進,思想的火花會時常碰撞,課堂氣氛非?;钴S,而學生們?yōu)榱俗C明自己觀點的正確性,甚至引經據典,其知識面之廣,也常讓我贊嘆不已,給我很多啟發(fā)。課堂,成了師生充分交流思想的幸福場所。盡管分組討論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是教師的導向不同,收到的效果也不盡相同。

看到一名普通學生發(fā)自內心對文學巨匠的理解,對文本的喜愛,我知道,作為一名普通教師,我在身體力行實施著新課改的理念,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的學生真正理解了文學大家的作品,我沒有辜負我摯愛的學生。我懂得了教育的核心思想——“啟智”。無論面對什么樣的學生,每一位教師義不容辭應承擔的責任就是:打開學生心靈的大門。正如“國寶級”教育專家霍懋征老師所言:“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我相信,新課改最終會排除一切阻礙,深入人心,因為它的核心理念順應了“以人為本”的思想,把“一切為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作為核心思想。只有在這樣理念的指引下,教師才會尊重學生,尊重學生自然的認知規(guī)律,尊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我們才能培養(yǎng)出創(chuàng)新人才,中國的教育才會發(fā)生根本性變革。而我也將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摸索,繼續(xù)努力,兢兢業(yè)業(yè),用“愛心”灌注我教學的全過程,為每一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不懈努力。

注釋:

第4篇:課改范文

A說:“我體會到了象征、對比手法的魅力本領。我覺得它們真了不起。”B說:“我特別喜歡這篇課文,它有如春天的旋律,時代的前奏曲,革命的宣言書?!盋說:“我覺得最了不起的是高爾基?!盌說:“我最喜歡文章中海燕的形象,它是一個面對困難能勇往直前的英雄的化身?!甭犃薉的發(fā)言后,學生們都把手舉得更高了,此時,執(zhí)教教師稍稍做了個安靜的手勢,說:“同學們,在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既有溫煦的愛的陽光照耀,也有各種各樣‘暴風雨’考驗。面臨生活的暴風雨,你該怎樣做呢?試就這個話題,與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有的學生說:“無論遇到什么困難挫折,什么大風大浪,我都不會氣餒的,我要像海燕一樣高傲的飛翔,搏擊生活的浪潮。”又有一學生說:“我覺得《真心英雄》已經告訴我們答案了,它和《海燕》一樣具有魅力?!薄?/p>

以上教學片段真可謂“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讓我大開眼界。但學生的回答卻讓我看到了學生的世界是充滿無限想象力的,他們思維的發(fā)散性很強,并富有開拓性,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有自己獨特的感受。

新課標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而最好的踐行方式我認為就是小組學習。以小組為單位安排座位,每周輪回,收作業(yè)、上課提問、測試,全部以小組為單位,每組有自己的名字及口號,并設有組長、副組長。實行組長負責制,副組長監(jiān)督制。但時間久了,剛開始的新鮮勁沒了,小組學習的弊端也初見端倪,取而代之的是部分學困生厭學情緒興風作浪,擾亂小組內其他同學學習,課堂出現(xiàn)混亂局面。……我累了不知如何是好,可靜下心來想:既然事情出現(xiàn)了,就不能坐以待斃,只能一件一件解決。針對學困生厭學情況,我?guī)退麄冊O定短期超越目標,有了前進的動力,自然而然不再懈怠,只能往前超!現(xiàn)在,我們每周調換一次座位,而不是每小組固定坐在那個位置。難題接二連三被我攻堅,只是不知道在前方的路上,還有哪些攔路虎在等著我?但我鐵定了課改的心。

第5篇:課改范文

一、加強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語文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為學生的將來學習和今后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小學語文教學的目的應該回歸到培養(yǎng)學生的基本素養(yǎng)上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才是語文教學返璞歸真的要義所在。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素養(yǎng)是學生學好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闭Z文課程應培育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豐富語言的積累,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使他們具有適應實際需要的識字寫字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口語交際能力。

二、注重學生的閱讀背誦

語文新課標明確提出要重視朗讀和默讀。讓學生逐步學會精讀、略讀和瀏覽。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讀背無疑是積累語文素養(yǎng)的好方法。現(xiàn)代心理學研究成果表明,記憶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礎。 朱熹曾經說過:“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這“三到”是多種分析器官同時參加活動的協(xié)同作用。心理學家早有實驗結論:多種分析器官協(xié)同作用的效果最好。因此讀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反復誦讀才能真正體會課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氣。

三、注重學生自悟探究

當前的語文教學,不管是老牌的“教師講,學生聽”,還是翻新的“教師問,學生答”,或是改革的“教師撥,學生轉”,其總體還是以教師為中心,“喧賓奪主”的情況還是顯而易見。

其實,語文教學是引導學生在閱讀中去感受體驗,強調的是學生的自悟探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深信,只有能夠去激發(fā)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薄白晕颉北闶菍W生形成自我教育的途徑。在“讀”的基礎上,“悟”出精髓。因“文”悟“道”,因“道”學“文”。當然,學生的自悟探究,絕不能采取放羊式的自我領悟,必須在老師的引導、師生的討論下進行。自悟探究中要有思維培養(yǎng),自悟探究中要有語言訓練,自悟探究中要有創(chuàng)新的火花。我們許多老師在新老教材的語文教學中,曾經嘗試運用過“小組互動探究四步法”,也就是:1.讀——讀喜愛的語段;2.說——說探究的內容;3.問——問不懂的問題;4.幫——幫助解決疑難。例如:學習《小馬過河》時,就是主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讀一讀、說一說、問一問、幫一幫的過程,以多元的對話為模式,師生之間的平等交流,同學之間的合作探究,這種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形式,使整個課堂彌漫著一股親切、活潑的氣氛。課堂上或爭先發(fā)言、或點評、或小組討論。教師在課堂上架起一座文本與學生對話的橋梁,使學生學會了真正地學。

四、語文生活化,將語文教學由課內拓展到課外

首先,要更新理念,樹立正確的語文教育觀。要把學生從沉重的課業(yè)負擔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讓學生成為支配課余時間的主人。教學中要強調“精講”,使學生能在課內完成大部分作業(yè)。為此,要關注兒童的經驗和體驗,并以兒童的經驗、體驗為中介,解決語文課程的抽象性、概括性、典型性與兒童生活的具體性、多樣性、獨特性的矛盾。從兒童的經驗世界出發(fā)引導兒童進入課文的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兒童的自我體驗為契機、引發(fā)兒童和課文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共鳴。即使是學生發(fā)表了一些“異想天開”,有悖于常理的意見,也不要輕易否定。我們常常見到的是,恰恰是學生天真、幼稚毫無忌諱的“童言稚語”,表露了兒童純真的天性,閃爍著智慧的火花。生活即課堂。培養(yǎng)學生具有日常口語交際能力,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斷實踐,反復歷練,把生活所得的一點一點累積起來,才會形成一個人的口語交際能力。所以,教師要打破課內課外的界限,樹立大語文觀,生活處處有語文,把口語交際的課堂延伸到學生五彩斑斕的生活之中,關注自然,關注生活,關注社會。

五、采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學習方式

第6篇:課改范文

第八次全國基礎教育課改,既是理性的自覺,更是實踐的呼喚。理性的自覺在于它自覺遵循了課程的形態(tài)與生產方式的形態(tài)相適應、課程實施進程與學生的身心成長相協(xié)同、課程實施途與學生的認知系統(tǒng)和動力系統(tǒng)相同步、課程改革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增強相匹配的規(guī)律。實踐的呼喚在于已有的以傳承性為主的課程教學模式日益暴露出“不適應、不協(xié)調、不全面”等弊端,它是以犧牲相當部分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學習興趣為代價,重理論輕實踐、重灌輸輕啟發(fā)、重共性輕個性、重他主輕自主,既不能體現(xiàn)“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也不能體現(xiàn)“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更不能體現(xiàn)“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江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起步早,推進快,影響大,有成效。2001年9月,無錫市惠山區(qū)、錫山區(qū)成為國家課改實驗區(qū);2002年秋季,我省小學起始年級50%的學生進入課改;2004年秋季,我省義務教育起始年級全部進入課改,比全國提前一年完成了推進任務;學前教育課改與義務教育課改同步進行;2005年秋季,全省普通高中課改在所有學校展開。在全國課改的總體框架當中,江蘇基礎教育課改的基本定位是“提高新課程實施水平”,總體目標是“構建具有江蘇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具體目標是通過改變課程功能、改變課程結構、改變課程內容、改變教學方式、改變評價方式、改革課程管理體系,構建“省市縣相互協(xié)調的課程管理體系、促進發(fā)展的教師專業(yè)成長體系、生動活潑的現(xiàn)代化教學體系、多維并舉的課程資源保障體系、面向未來的學校主動發(fā)展體系、可持續(xù)的過程調控與質量反饋體系”。

十年課改,給江蘇基礎教育注入了活力,帶來了顯著的變化。首先,帶來了江蘇基礎教育整體面貌的顯著變化,用“提供適合學生的教育”代替了“提供適合教育的學生”。其次,帶來了江蘇基礎教育“生態(tài)面貌”的顯著變化,用“遵循規(guī)律、擁有尊嚴”代替了“單一苦干、片面流汗”;再次,帶來了江蘇基礎教育工作者精神面貌的顯著變化,用“關注能力、關注‘會學’”代替了“關注分數、關注‘學會’”;第四,帶來了江蘇基礎教育課堂面貌的顯著變化,用“自主合作探究”代替了“他主訓練灌輸”,呈現(xiàn)出“學生動起來、教師跑起來、課堂活起來,校園樂起來,社會笑起來”的生動局面。

江蘇課改的顯著特點是理念先行。教學以學生為本,就是以學生的生命存在為本,以學生的人格尊嚴為本,以學生的個性和諧發(fā)展為本,以絕大多數學生的長遠根本利益為本。強調全面發(fā)展、尊重個性;強調人人成才、多樣成才;強調終身學習、系統(tǒng)培養(yǎng)。注重學思結合,注重知行統(tǒng)一,注重因材施教。強調教育就是依托現(xiàn)有的人培養(yǎng)未來的人、教育的使命就是最大限度地開發(fā)每一個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能、教師的有效教學意味著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增強、教師的成功在于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快樂進步、最好的教育就是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

江蘇課改的突出成就是教師成長。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體現(xiàn)在課堂教學、實踐鍛煉和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培養(yǎng)之中,打造了“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知行統(tǒng)一”的課堂。建設了“自覺主動、活潑生動、師生互動”的課堂,摒棄了“繁難偏舊”、“滿堂填鴨式灌輸”、“用學科成績簡單地評價學生”的課堂,形成了充滿著“愛”、洋溢著“情”、體驗著“樂”的課堂,構建了“今天離開了、明天還想來、終身難忘”的課堂。

江蘇課改的鮮明標志是質量提升。糾正了忽視教育本質、藐視教育規(guī)律、蔑視時代要求、輕視主動生動、無視有效教學的錯誤。教育部201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業(yè)水平測試結果表明,我省八年級學生在語文、數學、英語和科學學科各水平上的人數比例為:D等級5~15%,遠低于全國21~34%的平均水平;A等級28~41%,遠高于全國19~24%的平均水平。我省三年級學生在語文、數學學科各水平上的人數比例為:D等級2~3%,遠低于全國12~19%的平均水平;A等級48~62%,遠高于全國13-14%的平均水平。

江蘇課改的重要突破是模式革新。堅持學思結合,改革了接受性學習;堅持因材施教,拓展了研究性學習;堅持知行統(tǒng)一,增加了體驗性學習。體現(xiàn)了“給學生以自由,有自由才有選擇;給學生以興趣,有興趣才有學習;給學生以主動,有主動才有進步;給學生以探究,有探究才有創(chuàng)新”。把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比其他所有目標都重要”的“第一目標”。

無錫市惠山區(qū)和錫山區(qū)是全國最早的38個國家級課改實驗區(qū)之一?;萆絽^(qū)堅守教育理想不動搖,堅持課改理念不懷疑,創(chuàng)新課改舉措不停步,破解課改難題不氣餒,以科研促課改,以強師推課改,以“共同體建設”促課改,校本課程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基于尊重學生稟賦的多元性、差異性而建構“促進學習的課堂評價”取得明顯效果,“目標敘寫、目標導引、自主學習、課堂觀察、多元評價”的整體課改思路產生較大影響,經典詩文誦讀等特色工程建設拓寬了素質教育渠道?;萆降淖龇▎⑹疚覀儯褐灰驹诿褡鍙团d的高度上看課改,自覺遵循教育規(guī)律抓課改,采取有效措施促課改,課改就能出成效、出經驗、出人才。惠山的課改實踐有力地證明:課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重要載體,是全面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渠道,是全面促進教育公平的重要途。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立足當前、著眼未來,立足省情、著眼世界,全面審視江蘇基礎教育的課改,與時代要求、人民期待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知‘短’而后勇”,我們應正視差距、不畏差距,迎“短”而上、補“短”而行,“爭先”不倦、“創(chuàng)優(yōu)”不止,力爭在課改的關鍵領域、薄弱_環(huán)節(jié)取得新的突破。

當前,江蘇的基礎教育正在由“面向現(xiàn)代化”走向“建設現(xiàn)代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說,教育現(xiàn)代化的過程就是教育的“現(xiàn)代性”提升的過程,教育的“現(xiàn)代性”提升過程就是“自由、創(chuàng)新、快樂”理念深入人心的過程;由“面向未來”走向“引領未來”,建設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更加豐富的優(yōu)質教育、體系完備的終身教育;由“面向世界”走向“融入世界”,強調共同基礎和個性發(fā)展目標,強調橫向分類的辦學模式體現(xiàn)教育公平,強調高選擇性課程,強調提供專業(yè)的學生發(fā)展指導;由“面向實際”走向“立足實際”,追求“更高質量、更加公平、更具特色、更為可愛”,切實辦好讓人民滿意的基礎教育。上述這些變化,既為繼續(xù)深化課改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也向繼續(xù)深化課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把課程改革作為基礎教育內涵建設的重中之重,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努力,扎實推進;以“領異標新二月花”的改革精神。創(chuàng)新推進;以“一枝一葉總關情”的博愛胸懷,傾情推進。

一要志存高遠,進一步建設和完善“江蘇特色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促進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更加具有國際視野,更加富有時代精神,更加體現(xiàn)開放多元,更加充滿生機活力,為學生的發(fā)展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課程,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和更具彈性的時間,擴大選擇性,增強探究性,激發(fā)主動性,富有創(chuàng)造性。進而,建設具有江蘇特色的課程文化,推動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轉變,引領學校教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創(chuàng)新,提升江蘇基礎教育的品質。

二要夯實基礎,進一步加強教師和校長隊伍建設。

在一定意義上講,教育的意義與價值是通過教師來實現(xiàn)的。優(yōu)先發(fā)展教育,必須優(yōu)先發(fā)展教師。校長既是學校發(fā)展的“設計師”,也是學校發(fā)展的“工程師”,“一位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因此,“辦好每一所學?!保仨毻晟萍顧C制,調動每一個教育工作者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提高校長的課程領導力和教師的課程執(zhí)行力,做到“校長引領發(fā)展、教師首先發(fā)展、學生健康發(fā)展”,傾力打造“教育家型”校長隊伍,傾情建設“學高為師,行為世范”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引導他們積極探索、主動實踐,敢于改革、勇于創(chuàng)新,熱愛教育、建樹教育,通過樹立正確的教育思想,運用科學的教育方法,掌握先進的教育技術,不斷提高課程實施水平。切實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第7篇:課改范文

語文課改了十年,而我在語文教學中探索,我該如何面對語文的新課改?

剛開始著手語文,總發(fā)現(xiàn)學生不能跟著我的思路走,總感覺學生的回答與我的答案差距太遠,總認為學生的質疑是那么的沒有份量,總為學生的不愿開口說、不愿動腦想,不愿動手做而心煩意亂。有壓力才有動力,我開始不斷學習新的教育理念,翻閱教育雜志,上網查看各地的課改信息,并不失時機地參加一些學習研討活動,及時做好總結與反思,回首一年來的新課改工作,我最直接的收獲是:新課改正在無聲無息中改變著我,而我的的心情也已是:累,并快樂著!

在課改中我深深的認識到,教師應真正地轉變自己的觀念,蹲下身子去了解孩子的需要,傾聽孩子的心聲,讓自己融入他們之中,以滿懷期待的“童眼”去看一顆顆天真爛漫的“童心”。一堂課,如果教師沒有真正走入學生心靈中,就算準備得再精心,也“備”不準孩子的心,“防”不了意外事件。

曾在雜記上看到一個故事,故事內容是,一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農民父親相繼把自己的三個兒子培養(yǎng)成了大學生,兒子讀書的學校是一個條件較差的學校,教他們的老師教學水平、知識程度也不高,學校也從未出個大學生,教師上完課后無作業(yè),但這個農民父親給讀書的兒子布置了作業(yè),他布置的作業(yè)是,叫兒子給農民父親講懂當天的學習內容。父親只有小學文化,要把當天學習的初中或高中知識給父親講懂,談何容易,兒子只有認真聽,更多的是琢磨知識的來龍去脈,知識的形成過程,結合生活經驗給父親講懂,三個兒子成功了,他們的農民父親才是他們最好的老師。在我們以前的教學中,更多的是直接給學生傳授知識技能,忽視了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培養(yǎng)。“琢磨”實質就是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這和新課改倡導的精神是一致的。所以現(xiàn)在上課,我已不再像以前那么急躁,總搶學生話茬,總把自己的觀點加強給學生,而是放手讓學生自主表達;課堂上,我不再只是注重知識的傳授,而是更多地注重學習方法的授予,并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我發(fā)現(xiàn),原來教學也可以是一種“溝通”、一種“合作”、一種“交流”、一種“分享”,課改下的學生,也是敢想、敢說、敢做,也是樂于展現(xiàn)自我的。

新課改,讓我體驗到了做為一個教育者的快樂;新課改,也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學生的感覺――學習的快樂。

第8篇:課改范文

【關鍵詞】 初中歷史 興趣 情境

【中圖分類號】 G633.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72(2012)12-013-01

初中歷史學科屬于中考科目,從分值方面看雖然只有五十分,但在我看來它比高考的地位還要高。雖然從事高中歷史教學多年,但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初中歷史教學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簡單,與高中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存在很大的不同,教學中我不斷思考如何讓初中的歷史課堂既有趣味又有知識,擺脫死記硬背的俗套方法,讓學生愛上歷史課。一年來初中歷史教學的實踐讓我感受頗深,我將我的切身體會和心得與各位分享。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初中是歷史學習的起步階段,而初中學生對事物的認知尚處于表象階段,理性思維和抽象思維的能力還沒有提升,但是他們有著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興趣愛好也比較廣泛。而歷史距離我們的現(xiàn)實都是遙遠的,對學生來講也充滿了神秘和幻想,學生本能地對歷史學科還是比較感興趣的,這是我們初中歷史教學與生俱來的優(yōu)勢,我們應該立足于這個起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讓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課堂,充分發(fā)揮學生在歷史課堂的主體作用,讓學生成為歷史課堂的真正主角。例如:在講述《人類的形成》一課中氏族社會產生的原因時,我創(chuàng)設了兩個情境:“如果讓你穿越到三四百萬年前的原始社會初期,你會怎樣生存”;“隨著你不斷的進化,捕捉猛獸的能力逐漸增強,你還愿意保持初期的群居生活嗎,你愿意和誰分享食物”。第一個情境給了學生無限的想象空間,他們真正融入了課堂,非常積極的探究問題;第二個情境比較生活化,學生毫無疑問地選擇了和親人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

通過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學生的興趣得到了激發(fā),思維空間得到了充分的拓展,教師非常輕松的解決了人類由群居過渡到氏族社會的原因。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適時尋找學生的興趣點,為學生創(chuàng)設開放的、自主的、參與度高的探索平臺和歷史情境,讓歷史課堂活躍起來,讓學生自己探索新知,這樣的課堂才是輕松而又高效的課堂。

二、重視體驗,重視探究

新課程下的新理念是“重過程,重體驗,重探究”,在學習中突顯發(fā)現(xiàn)、探究等認識活動。南通歷年中考也重在考查學生探究歷史、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所以我認為應該充分利用新教材的活動課,改變單一的課堂教學,鼓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探索、主動思考、主動實踐,這樣能夠大大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活動中鞏固知識,獲得真正地情感體驗。例如:世界史活動課二《追訪歷史新聞――哥倫布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學生分成五組角色:西班牙王室、哥倫布及船隊同伴、新聞記者、印第安人、歐洲代表團。學生通過報刊、書籍、網絡等途徑搜集了許多相關資料,小組合作探究進行專題討論,最后以新聞會、人物訪談和新聞追蹤報道的形式展示各組的探究成果。這節(jié)課生動活潑,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教師扮演著引導者、參與者、促進者的角色,讓學生通過自己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來實際感受和體驗知識的生成過程,創(chuàng)造性地再現(xiàn)了歷史,并真切體會到歷史人物的內心感受,拓展了學生對新航路開辟的理解和認識,取得了明顯的教學效果。

事實證明新教材中活動課的設置非??茖W合理,是將知識和趣味融為一體的,對廣大初中學生很有吸引力,既能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興趣,又能把課本知識寓于各種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和老師的創(chuàng)新能力,歷史課的教學也變得有聲有色。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提倡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課,給單一的課堂教學增加一點亮麗的色彩。

三、關愛人文,面向未來

古人云:“學史使人明智?!睔v史屬于社會學科,學習歷史的目的不是簡單記憶知識,更重要的是提升學生的認知能力,從歷史經驗中獲得人文精神的熏陶,可以從前人的價值理性中汲取今天所需要的養(yǎng)分,這種不斷滲透、積淀在人們精神深處的教育成果無疑是歷史教育功能最本質、最深刻的體現(xiàn)。

新一輪課程改革中更注重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把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緊密結合,南通歷年中考也很重視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和考查。這就要求我們教師順應課改、深入挖掘蘊藏在歷史過程和歷史知識中的巨大精神財富,采取一切有效手段使其變成有效的教育資源,體現(xiàn)其積極的價值取向和人文精神。例如:在總結美國兩次資產階級革命時,我選擇了華盛頓堅決拒絕國王頭銜、任期結束后毅然退出政治舞臺、林肯競選總統(tǒng)的演講詞等事例,形象而直接地使學生認識到兩個人物的高貴品格,認識到廉潔從政、捍衛(wèi)民主、不貪戀權位、嫉惡如仇、維護統(tǒng)一的精神是我們每一個人需要學習和發(fā)揚的。

第9篇:課改范文

我是一名專職歷史教師,教了十年的歷史。雖然這門課如今還被人稱為“副課”,但是比較課改前后,它還是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

初當歷史教師的那幾年,是我教學工作中最難過的幾年。那時,歷史不是中考科目,在政史地組中,初三歷史教師是處境最難的,而我恰恰就在教初三。中考的指揮棒,讓學生和家長都明白,花時間學歷史是完全多余的,所以,雖然我精心備課,努力講好每一堂歷史課,可學生根本就不學,就連提問都不屑于回答,統(tǒng)一答案都是:“我不會。”但是初三的第一學期末,歷史要參加考試,考試成績還要被公布在電視上。那年月,我們全校教師的教學成績,收視率極高,成為了全團父老鄉(xiāng)親關注的焦點。

而我們初三歷史教師,更成為了大家恥笑的對象。面對教學成績幾個“率”后面的“0”,有“好心人”在為我擔憂:“這姚雪琴在學??烧煜氯パ剑 甭牭竭@樣的話,我感到莫大的委屈:誰能知道我為了講好每一堂課,在課前花的功夫?誰又能知道我花了幾個晚上辛苦刻出來的油印資料,發(fā)到學生手上后,就成了飄散一地的廢紙……回想起只做了幾分鐘的歷史卷子,就帶著滿臉喜氣走出考場的學生,這讓我想到了“”時期交白卷的張鐵生。難道我們的基礎教育真得就不需要學歷史了?歷史課真得就已經淪落為一門多余的課程了?

我無力改變現(xiàn)狀,我只能為我是一名歷史教師感到悲哀,更為我見到的一些現(xiàn)象感到擔憂:我在講日本人在時用極其殘忍的手段屠殺中國人,我們的學生竟發(fā)出了冷漠的笑聲;明星面對電視鏡頭,和主持人提問時,她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不敢想象,如果我們的教育朝這個方向發(fā)展下去,再過若干年,還有多少人會知道為何人?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來的……

2003年,我們團場進入課改的第一年,我作為第一輪進入新課改教學的教師,參加了農二師教委組織的新課改培訓。在和各團場教師交流的過程中,我才知道作為歷史教師,大家的處境都差不多,都為歷史教育的發(fā)展感到無奈,感到茫然。我們的培訓教師,來自農八師教委的歷史教研員王亞光老師重新點燃了我們的信心。他告訴我們:“現(xiàn)在中央都在大力提倡領導干部學習歷史,你們應該相信,我們的歷史教育會有受到重視的一天,教育部門不會讓歷史教育在基礎教育中缺失的?!本驮谀悄昴甑祝瑲v史被確定為2004年中考的科目,學生對歷史這門課也開始重視起來,因為有了學生的學,教師的教學充滿了活力。

課改后的歷史重視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tài)度價值觀。所以,在新課程改革后,我不純粹以傳授知識為主,而是更加重視對學生能力的培養(yǎng),也就是我們說的”授之以漁“。每節(jié)課最多講授不超過25分鐘,留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和練習,以培養(yǎng)學生的各種能力,包括組織文字能力、小組合作學習能力、識圖能力、理解能力、辯論能力、歷史情景劇表演能力,等等。這樣的教學形式受到學生極大的歡迎,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興趣都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歷史考試成績也取得了較為明顯的進步。

新課改不僅改變了我們的教育觀念,更為我們歷史教師提供了施展自己才能的機會。雖然很多人還沒有完全認識歷史課的教育功能,對它仍然輕視,但我認為,重視歷史教學應該從我們歷史教師自身做起,如果我們都不重視,那就不會有人重視這門課。我首先從作業(yè)抓起,嚴把作業(yè)關,認真批改每一本作業(yè),哪怕一個錯別字,我都不會放過。凡是錯誤之處必須訂正,決不放松。久而久之,學生知道歷史教師是認真的教學,他們自然也就會認真地來學習這門課。